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缴纳社保,会分为不同的缴费档次呢?如果说只设定,相同的唯一一个档次不行吗?我们在每一年缴纳社保的过程中,作为灵活就业的个人是会区分为不同的缴费档次,从60%~300%之间每10%递增一个档次,实际上是有几十个档次可以供我们选择。当然你选择的缴费档次越高,那么对应的缴费金额也就会更高,所以说作为灵活就业群体,最常选择的缴费档次应当是60%~100%之间。
而作为企事业单位在职群体,实际上也是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它是严格根据自己本人的工资标准来确定的。如果说你的工资水平刚好是符合,你所在地区社会平均工资60%~300%之间。那么就选择按照你的工资标准为基数,来建立社保的缴费基数,全额扣除自己所应当承担的三险一金的费用。这就是我们的缴费档次。而有的人他的工资可能高于300%,这样的话就按照最高缴费基数,300%来确定社保的缴费基数。有的人工资低于60%,那么就按照最低缴费基数,60%来确定社保的缴费基数。
由于本身工资待遇水平,每个人都是有所不同的。当然在设定社保缴费基数的过程中,也会分为不同的缴费档次。这样的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合理,毕竟它能够涵盖大部分人群工资的标准待遇。也能够使大部分人群接受合理的缴费基数,如果说仅仅只设定一个档次,假设按照社会平均工资100%档次来设定。这样的话对于一些高收入群体,或者说对于一些低收入群体,似乎就会有些不合理。
因为低收入群体,他可能选择100%的缴费档次,对他们来说经济压力会比较大一些。每年他如果说选择60%,可能1万多块钱就可以完成相应的社保交费,包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但如果说你让他直接去选择100%,那么可能就会变成15,000块钱甚至接近于2万块钱的水平。很明显要大大超过自己缴纳社保的预期打算,很显然这是一种不合理的缴费方式。
而对于高数的群体,也是相同的道理,明明他的工资待遇水平比较高,接近于社会平均工资的3%。但是整体上只能够选择100%的缴费支出,对他们似乎是一种不公平的体现,因为社保的平均缴费指数,是决定和影响今后养老金待遇的高低。而这样一来的话,直接会降低他们社保的平均缴费指数,从而严重影响到今后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这些人群来说也是不乐意的,那么区分为不同的缴费档次,更加能够合理的兼顾高收入,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合理性,也是更大的一种公平性。所以对于我们个人来讲,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缴费档次就可以了。
感谢阅读,每天讲点退休知识那点事,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
#有多少人退休金是自己全额缴费得来的##你认为退休后工资怎么发,会更合理些##你认为实行弹性退休政策好吗#
交通安全小常识
交通安全小常识
一:行走安全常识:指挥灯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行走、步行外出时要注意行走在人行道内,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横过马路时须走过街天桥 或地下通道,没有天桥和地下通道的路要仔细观看两侧,小心行走。
二:乘车须知:不准在道路中间招呼车辆,机动车在行驶中不准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乘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在车内吃东西,不强行上下车,做到先下后上,候车要排队,按秩序上车;下车后要等车辆开走后再行走,如要穿越马路,一定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穿行;不乘坐超载车辆,不乘坐无载客许可证、运动证的车辆。
三:交通标线:马路上,用漆划的各种各样颜色线条是“交通标线”。道路中间长长的黄色或白色直线,叫“车道中心线”。它是用来分隔来往车辆,使它们互不干扰。中心线两侧的白色线,叫“车道分界线”,其中虚线表示可以跨过,实线则反之。它规定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
四: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在路口四周有一根白线是“停止线”。红灯亮时,各种车辆应该停在这条线内。马路上用白色平等线像斑马纹那样的线条组成的长廊就是“人行横道线”。行人在这里过马路比较安全。
五:隔离设施:交通隔离设施主要有行人护栏和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行人护栏是用来保护行人安全,防止行人横穿马路走入车行道和防止车辆驶入人行道的。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是设在车行道上用来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来往车辆的。希望大家不要跨钻护栏和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走进车行道,否则有被车辆拦倒的危险。
一、常识:
1、在道路划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道路上,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在没有划分上述车道的道路上,行人要靠道路的右侧通行。
2、在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斑马线等交通设施的路口时,要按信号指示走人行横道线。
3、在通过没有交通设施路口时,要注意过往车辆,在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
4、不许在公路上、马路上和机动车道坐卧、停留、打闹、来回奔跑、相互追逐,随意突然横穿马路。
5、不许追车、扒车、拦车、向车上抛物。
6、不许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任何滑行工具。
7、不许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或在有隔离设施的路段上逆向行驶。
8、上放学时,三人以上,要结队通行。
9、学龄儿童应当由其监护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方可在道路上通行。
10、在通过有交通信号的路口时,要按信号指示,下车推车而行,禁止闯红灯。
11、在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横过马路时,要下车左右瞭望,在确认安全下,推车而过。
12、骑车转弯前要减速慢行,向后瞭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
13、骑车时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不得双手离把行车或者行车时手中持物。
14、不得扶身并行,拉横排骑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
01
长护险将成为社保常规险种
社保第六险是指“长期护理险”,长期护理险是指为因为年老、疾病或伤残而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需要被长期照顾的人,提供护理费用或护理服务的保险。
2016年,我国在首批15个城市开展长护险制度试点;
2020年9月,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增至49个。试点期限2年,新增北京、天津、陕西(汉中)、山西、辽宁、内蒙、福建等14省市。
目前试点长期护理险的城市有49个,部分城市
长期护理险是指那些因为年老、疾病或伤残而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需要被长期照顾的人,提供护理费用或护理服务的保险,长期护理险又被称为社保第六险。
“十四五”规划中提及了长护险的发展,长期护理险在未来有望加入社保,成为一种常规险种。
目前长期护理险还处于试点阶段,只要是经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规范诊疗、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并且申请通过的失能参保人员,便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期间所产生的符合规定的护理服务费用,基金支付水平总体控制在70%左右。
在各地试点过程中,“长护险”制度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医养结合、政企合作、多方受益的模式。
根据各地试点服务,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人员,可根据其失能状况、护理需求和家庭情况,自愿在3种服务方式中选择:一是居家个人护理,二是居家上门护理,三是机构集中护理。
但需注意的是,长期护理保险在试点阶段主要针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需求,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重度残疾人。
02
各地标准
各地执行标准不一,以当地情况为准吧~
其中,有些城市是必须交职工医保才可以参保,也有些城市是参加了城镇医保或者参加了城乡医保,才能参保。
每个地区的政策不同,长护险保障覆盖的人群也不同,所以具体的参保条件还是要看当地的规定。因此,我们列举以陕西、北京、重庆为例的长护险具体详情:
>>陕西
参保对象:陕西汉中市参保对象为全市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参保人员经失能等级评估,达到重度失能标准的可享受护理保险待遇。试点期间为2021年至2022年。
筹资标准: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筹资标准暂定为每人每年100元,其中:个人缴费50元,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中代扣划转;单位缴费30元,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划拨;财政补助20元,由市县区财政按属地化管理分级负担。
对经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规范诊疗、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经申请通过评估认定的失能参保人员符合规定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分别按照医疗机构护理不超过1200元/月、养老服务机构护理不超过1100元/月、协议服务机构上门护理不超过800元/月、居家自主护理不超过450元/月的标准支付。
>>北京
目前北京地区的长期护理险,仍处于局部地区试点阶段。但2022年,北京医保局发布了《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2022年北京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提到了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全市试点。
并且在2022年1月26日至1月30日,市医疗保障局在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和本单位门户网站对《北京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试点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北京有望全市开展长期护理险。
北京石景山区长期护理险规定:
参保人员: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不含学生、儿童),
筹资标准:180元/人/年。
缴费方式:城镇职工由单位和个人同比例分担,其中单位缴费部分由职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划转,个人缴费部分从其基本医保个人账户代扣代缴;城乡居民由财政和个人同比例分担。
待遇保障:将符合条件的护理院、护理站、养老院和社区养老驿站等机构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分为机构护理、机构上门护理和居家护理三种服务方式。失能人员每月提供人均3000元的护理服务。
>>重庆
重庆市长期护理保险实行参保人员终身缴费制。按国家有关要求,试点期间的基金筹集、职工参保人员以单位和个人缴费为主,单位和个人按同比例分担;单位缴费部分从医保基金中划拨,不增加单位负担;个人缴费部分从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代扣代缴。
缴费标准:在职职工,单位、个人缴费部分均以个人职工医保缴费基数为基数,分别按每人每月0.1%的费率筹集。
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员,以上年度全市在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际平均缴费基数为基数,按每人每月0.2%的费率筹集。
参加职工医保一档的,由个人在按年缴纳医保费时同步一次性缴纳;参加职工医保二档的,每月从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代扣代缴。
正常享受职工医保退休待遇人员,以上年度全市在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际平均缴费基数为基数,按每人每月0.2%的费率筹集。其中医保基金承担0.1%,按月从医保基金中划拨;个人承担0.1%,享受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医保一档退休待遇的,在按年缴纳职工大额医保费时同步一次性缴纳;其他人员按月从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代扣代缴。
后两类人员每年具体筹资缴费标准由市医保局测算后及时公布,2022年其缴费标准为122元/年·人。
享受条件:首先要达到本市制定的失能评估标准,然后看其职工医保累计缴费是否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的,从评估结论下达的次月起开始享受待遇;未满15年的,从补足保险费(按评估结论作出时当年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医保参保人员的长期护理保险缴费标准乘以不足年限的方式一次性补足)的次月起开始享受待遇。
服务方式:
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人员,可根据其失能状况、护理需求和家庭情况,自愿在3种服务方式中选择:
一是居家个人护理。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人员选择居家,由本人或监护人指定的个体服务人员,在委托承办机构的管理和指导下,提供符合政策规定的护理服务。待遇标准为40元/日·人。
二是居家上门护理。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人员选择居家,由本人或监护人指定的长护护理机构上门提供符合政策规定的护理服务。待遇标准为50元/日·人。
三是机构集中护理。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人员选择入住由本人或监护人指定的长护护理机构,由长护护理机构集中提供符合政策规定的护理服务。待遇标准为50元/日·人。
如何申请:需同时满足4个条件
申请时参保人应有含申请当月前连续参加市职工医保24个月(含)以上的参保缴费记录(含视同缴费年限,正常享受职工医保退休待遇人员不受此限);经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规范诊疗、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含)以上;自行评估达到我市失能评估管理办法要求的等级;距离上一次结论出具日期6个月(含)以上。
参保人可向委托承办机构提出申请,被受理后由参保人指定一家符合条件的失能评估机构对其失能状况进行评估。失能评估费为300元/人·次,试点阶段暂从长期护理保险基金中列支,不由参保人缴纳。
月个人找工作期间,社保怎么交合适?费用大概需要多少?
个人找工作期间,社保怎么交合适?
辞职是每个职场人出现的事情,如果辞职期间社保断缴,尤其是外地人来说,关系在本地买房、买车摇号、小孩上学等问题,所以积极缴纳才是关键,自己交社保,可以选择比如到职介中心、找代缴公司交等等,都会解决社保缴纳的问题,但是在费用方面全部自行承担,对于具体多少,好多人不了解。
对于费用多少?比如广州而言,在广州社保缴纳主要通过公司,享受5险待遇,费用是企业和个人一起承担,如果是自己缴纳的话,当地户口个人,可以到街道申请缴纳灵活就业社保,最多交3险,也就是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用有档次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档次缴费。
如果没有当地的户口,自己交社保,可以找社保代缴公司进行挂靠,缴纳5险。当然没有工作单位的话,费用方面全部自己承担。费用的话包含社保费+服务费,社保费按照广州目前最低基数缴纳的话,目前每个月费用在1600多元,服务费就看社保代缴公司收取标准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社保有多少个档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社保有多少个档次、交通事故对方全责可以要求哪些赔偿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