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投资理财平台,目前稳健理财哪种收益高

2022-08-28 14:00:50 生活指南 xialuotejs

稳健投资理财平台



本文目录一览:



打破刚兑势在必行。

——馨金融

今年以来「股债双熊」大环境下,股票、基金跌跌不休。就连一向「浓眉大眼」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出现了净值回撤,产品亏损甚至成为了普遍现象。

这让不少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难以接受。客户投诉一路从银行网点杀到总行;从地方监管局逐级传递到会里;从传统的线下聚众维权到线上拉群、发视频,不讨要个说法誓不罢休。

熊市是一面镜子,让投资者真切体会到,过往稳赚不赔的「稳健理财」产品也会亏损。事实上,现在所谓的「稳健理财」产品基本都是转型后的净值型产品,跟以往刚性兑付产品,根本就是两回事。

「稳健理财」的美梦该醒醒了。

1

资管新规实施前,以银行理财为代表的刚兑产品,几乎都是采用「滚动发售、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资金池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下,同一家资产管理机构的所有产品,基本都放到统一的资金池里投资,期限几个月的产品往往对标几年的资产。到期产品的本金和利息,不是来源于产品持仓资产到期或出售的变现资金,而是由新发售产品募集来的资金兑付。

因此,即便产品投资的资产价格巨幅波动,甚至资产违约造成巨额损失,资产管理机构也可以在资金池里,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填补窟窿。如果亏损太大,甚至资金池被勒令清理,资产管理机构或财富管理机构则会自己掏钱,确保产品能按预期收益兑付。

所以,这些刚兑产品本质上并不是资管产品,而是资产管理机构或财富管理机构的负债,是金融机构向社会大众「借」钱投资的影子银行业务。

换句话说,投资者良好的体验是金融机构违规给「惯出来的」。

这种产品刚兑模式下,投资者获得了远高于无风险利率的高收益,风险却由资产管理机构、财富管理机构承担。这容易诱发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也违背了「买者自负」的资管业务本源。

以招商银行为例,其理财子公司招银理财2021年底的管理规模2.78万亿元,当期净利润32.03亿元。然而,招商银行对理财业务回表资产,累计计提的损失准备达到207.50亿元,接近招银理财当年利润的7倍。

不能说更多了,懂的自然懂。

资管新规实施后,所有资管产品全面进入了真净值时代。刚兑产品这种本质上是金融机构负债的「假」资管产品,已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由投资者承担风险的净值型产品。

2

面对这个划时代改变,不仅仅投资者还没转变过来,不少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自身也没做好转变的准备。

银行理财子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仍希望能管理出「低风险、高收益」产品。一方面想尽一切办法控制产品净值波动,期望净值曲线仍然能走出与老产品类似的形态。

另一方面为了维持产品的高收益,在非标资产严格受限、市场利率走低情况下,不得不增加股票、可转债等价格波动更大的资产投资。

银行理财子的母行等财富管理机构,仍沿用刚兑产品的销售套路。为了销售更加顺利,想尽一切办法*化「继承」刚兑产品在投资者心中长期以来的信任。混淆「预期收益率」和「业绩比较基准」的概念,打着「稳健理财」旗号,把净值每天波动、到期收益不确定的真净值产品,销售给低风险偏好投资者。

在债券市场相对平稳,股票市场持续上涨时期,这种真净值产品回撤较小,且持有收益可观。因此,整体上打着“稳健理财”旗号并没有遭到较大挑战。

来到今年,债市和股市双双疲软,市场行情急转直下。不但基金产品瑟瑟发抖,银行理财产品最终也没能扛住,出现大面积亏损。

根据Wind数据统计,在今年股市低点的3月16日,近一周有披露净值的15371只银行理财产品中,7072只产品最近一周的投资回报为负数,占比高达46%。

拉长持有时间来看,这15371只银行理财产品中,3613只产品今年以来的投资回报为负数,占比23.51%。其中,185只产品亏损大于5%,694只产品亏损大于3%,2104只产品亏损大于1%。

净值型产品跟之前的刚兑产品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就像一只猫,把它画得再像老虎,最终还只是一只猫,不可能成为老虎。

不管资产管理机构把产品收益曲线阶段性地做得跟刚兑产品多相似,财富管理机构如何尽一切办法把这些产品包装成刚兑产品,只要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稳健理财」就再也站不住脚。

3

纵观近期的客户投诉案例,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对净值型产品不了解,以及产品的实际表现与投资者认为的「稳健理财、低风险」不符。

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就很好说明了这些问题。有位投资者在XX平台看上一只二级债券基金,中低风险评级,近1年收益率5%以上。可是买入后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净值合计回撤并不大,约-0.5%。

但这位投资者就已经愤怒了,表示:「当初买主要看重安全,XX平台推荐基金我当时就相信了,就看了利率和中低风险就买了。我买的是中低风险理财又不是高风险股票,买之前没有充分告之我风险,买了四天亏了一千块钱,我买理财近十年从没碰到这种情况,这不是诈骗是什么,我现在要求退我买之前本金,别砸了你们的招牌」。

从这位投资者的诉求中,不难看出他把「近十年理财」的经验复制到本次投资上,把基金产品当成了刚兑理财产品,只看「利率」(事实上这是基金的历史业绩,仅代表过去表现,与银行存款利率承诺未来收益完全不一样)和「中低风险」(事实上中低风险不是无风险,也有可能亏损)就买了,并且买入后对产品短期的亏损无法接受。

这个案例固然有投资者未改变刚兑产品投资习惯和认知的原因,但销售平台也有一定责任。在推荐该基金时带上「稳健理财」来宣传,强化投资者固有的错误认知,却没有做到让投资者充分理解产品收益不确定的事实。

这波「稳健理财」产品大面积浮亏,虽然是一次较好的投资者教育。可是靠事后投资者以「交学费」的方式成长,显然不如事前充分披露清楚产品风险,更能获得投资者的长期信任。

混淆净值型产品与刚兑产品的区别,能过得了一时,但终究会露馅。

4

刚兑产品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投资者的稳健理财需求还在,该如何是好?

对资产管理机构而言,资管新规实施后,非标资产投资和摊余成本法估值均受到严格限制,要制造出高收益且无风险的产品已无可能。因此需要对「稳健理财」产品重新作出可量化的明确的定义。

比如产品在一定持有期内的盈利概率是多少(如滚动持有产品一年的盈利概率不低于95%),或者在怎样的市场条件下,产品的*回撤控制在多少范围内(如一年内国债利率水平上行50bp,产品*回撤不超过-1%)等等。然后严格按照产品定位来管理。努力把产品风险收益做到「可预期」或「高确定性」,配置高风险资产需慎之又慎。

对财富管理机构而言,若要打着「稳健理财」来销售净值型产品,事实上就已经对产品的未来表现做了一定程度背书,必须慎之又慎。毕竟不少投资者仍然把「稳健理财」与以往的刚兑产品划上等号。

这时候,既要严格产品售前准入,售中投资者适配,售后产品风险监控;也把「稳健理财」的新定义必须全面明确地披露出来,把产品风险清晰地传递给投资者,不能把净值型产品跟之前的刚兑产品一样销售,过分强调收益,并做好投资者教育和陪伴工作。

事实上更优的选择是,放弃与刚兑产品深度绑定的「稳健理财」标签。在投资者购买时,就把这净值型产品与刚兑产品明确区分开来。

对投资者而言,重构对净值型产品的认知,调整投资收益预期,是当前大部分投资者必须补的课。

过往刚性兑付的「稳健理财」产品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净值型产品不会「稳赚不赔」。购买前,需要深入了解产品的投资策略、持仓资产结构和信用风险。买入后也不能高枕无忧,而是需要定期去察看产品净值的变化和*投资情况。

即便资管新规已经过渡了4年,但直至今日「稳健理财在不少投资者眼中,依然是保本刚兑的代名词。

表面上,这对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来说是个红利,通过「稳健理财」的招牌,能向投资者快速推广转型后的净值化产品,增加AUM和客户数。

事实上,却有点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净值化转型后,股票市场的波动、持仓债券的信用风险等,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产品的净值波动,并最终由投资者承担相应的风险。

保本刚兑的「稳健理财』门面,终究是装不下去的。

「无风险、高收益」的刚兑理财产品本来就与金融常识相悖,退出历史舞台在所难免。

昨天是清明节,让我们给过去保本刚兑的银行理财产品上一柱香。毕竟这些产品曾经给大家提供了无风险、高收益的良好投资体验。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世间万物都将归于常识,投资理财也不例外。




各个银行的存款利率

从历年利率的公布结果来看,利率走低已成为常态和趋势。30年前我们习惯了10.98%的利息;20年前我们习惯了8%的利息;而现在你习惯了2.75%,5年后你大概要习惯1%,之后可能还要习惯0%甚至负利率。

2021年7月9日消息,央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

2021年12月6日消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融成本稳中有降,央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各大银行官网*存款利率

银行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基准利率

1.500

2.100

2.750

-

中国银行

1.750

2.250

2.750

2.750

建设银行

1.750

2.250

2.750

2.750

工商银行

1.750

2.250

2.750

2.750

农业银行

1.750

2.250

2.750

2.750

邮储银行

1.780

2.250

2.750

2.750

交通银行

1.750

2.250

2.750

2.750

招商银行

1.750

2.250

2.750

2.750

上海银行

1.950

2.400

2.750

2.750

光大银行

1.950

2.410

2.750

3.000

浦发银行

1.950

2.400

2.800

2.800

平安银行

1.950

2.500

2.800

2.800

宁波银行

2.000

2.400

2.800

3.250

中信银行

1.950

2.300

2.750

2.750

民生银行

1.950

2.350

2.800

2.800

广发银行

1.950

2.400

3.100

3.200

华夏银行

1.950

2.400

3.100

3.200

兴业银行

1.950

2.750

3.200

3.200

北京银行

1.950

2.500

3.150

3.150

渤海银行

1.950

2.650

3.250

3.000

恒丰银行

1.950

2.500

3.100

3.100

浙商银行

1.950

2.500

3.000

3.250

吉林银行

1.950

2.520

3.300

3.600

东莞银行

2.025

2.520

3.025

3.250

南京银行

1.900

2.520

3.150

3.300

江苏银行

1.920

2.520

3.100

3.150

齐鲁银行

1.875

2.520

3.300

3.600

徽商银行

1.950

2.500

3.250

3.250

河北银行

2.250

2.730

3.300

3.300

长沙银行

2.025

2.835

3.575

3.705

锦州银行

1.95

2.73

3.575

自主

盛京银行

1.950

2.730

3.570

4.220

西安银行

2.025

2.520

3.300

3.600

晋商银行

1.950

2.730

3.575

4.500

重庆银行

2.000

2.520

3.300

4.300

汉口银行

2.250

2.800

3.250

3.750

海峡银行

2.100

2.900

3.850

4.000

龙江银行

1.950

2.730

3.575

3.900


历年央行存款利率表调整一览

调整时间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三个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1990.04.15

2.88

6.30

7.74

10.08

10.98

11.88

13.68

1990.08.21

2.16

4.32

6.48

8.64

9.36

10.08

11.52

1991.04.21

1.80

3.24

5.40

7.56

7.92

8.28

9.00

1993.05.15

2.16

4.86

7.20

9.18

9.90

10.80

12.06

1993.07.11

3.15

6.66

9.00

10.98

11.70

12.24

13.86

1996.05.01

2.97

4.86

7.20

9.18

9.90

10.80

12.06

1996.08.23

1.98

3.33

5.40

7.47

7.92

8.28

9.00

1997.10.23

1.71

2.88

4.14

5.67

5.94

6.21

6.66

1998.03.25

1.71

2.88

4.14

5.22

5.58

6.21

6.66

1998.07.01

1.44

2.79

3.96

4.77

4.86

4.95

5.22

1998.12.07

1.44

2.79

3.33

3.78

3.96

4.14

4.50

1999.06.10

0.99

1.98

2.16

2.25

2.43

2.70

2.88

2002.02.21

0.72

1.71

1.89

1.98

2.25

2.52

2.79

2004.10.29

0.72

1.71

2.07

2.25

2.70

3.24

3.60

2006.08.19

0.72

1.80

2.25

2.52

3.06

3.69

4.14

2007.03.18

0.72

1.98

2.43

2.79

3.33

3.96

4.41

2007.05.19

0.72

2.07

2.61

3.06

3.69

4.41

4.95

2007.07.21

0.81

2.34

2.88

3.33

3.96

4.68

5.22

2007.08.22

0.81

2.61

3.15

3.60

4.23

4.95

5.49

2007.09.15

0.81

2.88

3.42

3.87

4.50

5.22

5.76

2007.12.21

0.72

3.33

3.78

4.14

4.68

5.40

5.85

2008.10.09

0.72

3.15

3.51

3.87

4.41

5.13

5.58

2008.10.30

0.72

2.88

3.24

3.60

4.14

4.77

5.13

2008.11.27

0.36

1.98

2.25

2.52

3.06

3.60

3.87

2008.12.23

0.36

1.71

1.98

2.25

2.79

3.33

3.60

2010.10.20

0.36

1.91

2.20

2.50

3.25

3.85

4.20

2010.12.26

0.36

2.25

2.50

2.75

3.55

4.15

4.55

2011.02.09

0.40

2.60

2.80

3.00

3.90

4.50

5.00

2011.04.06

0.50

2.85

3.05

3.25

4.15

4.75

5.25

2011.07.07

0.50

3.10

3.30

3.50

4.40

5.00

5.50

2012.06.08

0.40

2.85

3.05

3.25

4.10

4.65

5.10

2012.07.06

0.35

2.60

2.80

3.00

3.75

4.25

4.75

2014.11.22*

0.35

2.35

2.55

2.75

3.35

4.00

——

2015.03.01

0.35

2.10

2.30

2.50

3.10

3.75

——

2015.05.11

0.35

1.85

2.05

2.25

2.85

3.50

——

2015.06.28

0.35

1.60

1.80

2.00

2.60

3.25

——

2015.08.26

0.35

1.35

1.55

1.75

2.35

3.00

——

2015.10.24

0.35

1.10

1.30

1.50

2.10

2.75

——




稳健投资理财平台怎么样

南方财经全媒体

昨日,建信理财首支试点产品——“安享固收类封闭式养老理财产品”,从12月6日上午9时开售到中午12时,募集金额已经达到了20亿元。

光大理财表示,“颐享阳光养老理财产品橙2026第1期”在青岛地区销售情况良好,无论是产品首募规模还是募集速度都屡创青岛分行理财产品销售新高。

12月6日,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四家试点机构的首批养老理财产品正式开售。从销售数据可以看出,市场对养老类理财产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线上+线下”,未来有望通过第三方机构代销

本次四家试点机构均采取“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投资者可选择前往对应银行的营业网点,或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进行购买。

此外,工银理财首只养老理财产品除了在工商银行零售渠道发售外,未来还有望根据监管试点工作*指导,择机增加第三方代销等销售渠道。

在具体的收益率方面,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工银理财首只养老理财产品业绩基准在5%-7%,建信理财和招银理财为5.8%-8%,光大理财则是5.8%。

相较于其他理财产品,还特设赎回、分红、风险保障等机制。比如,招引的养老理财产品在满足分配的条件下,在运作周期满6个月后开始按季分红,以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

普惠和稳健成为养老理财的*卖点

养老理财作为养老保障体系中“第三支柱”的创新试点,更加注重将投资者的生命周期和长期养老需求相比配,普惠和稳健成为养老理财产品的特色。

在普惠方面,四家机构均为1元起购,并且均0认购费,0销售服务费。工银理财收取0.02%的托管费;建信理财收取固定管理费0.1%/年、托管费0.02%/年;招银理财收取固定投资管理费0.1%/年、托管费0.02%/年;光大理财收取管理费0.1%/年,以及托管费0.015%。

稳健则主要体现在投资策略上,四家机构的理财产品中有三家为R2风险,一家为R3风险,并且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的风险准备金率均为20%。

光大养老理财在投资策略上,采用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拟投资于债券、非标准化债券资产、股票、量化中性策略资产等。在风险管理方面,设立收益平滑基金机制,将产品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部分,按照50%纳入平滑基金并进行专项管理,根据产品业绩表现,专项用于合理平滑养老理财产品收益。同时,结合预期信用损失方法充分计提减值准备,按照产品投资资产的0.5%计算附加风险资本。

工银理财养老产品也设置了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减值准备等。在投资策略上,兼顾安全性和收益性,以大类资产配置理念为引领,采用类CPPI(固定比例组合动态管理)策略,优选安全等级更高的子类资产,重点投向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的领域,兼顾产品安全性和收益性。

招银理财也根据监管要求,针对养老理财产品建立完备的风险保障机制,包括但不限于设立养老理财产品收益平滑基金、计提养老风险准备金等。此外,参考国外养老投资经验,招银理财一共储备了三类试点策略:固收+策略建立口碑,实现客群广覆盖;多资产策略,包括目标风险与目标日期策略则重点布局未来,将成为个人养老保障深化发展的策略支撑。




目前稳健理财哪种收益高

最近,理财险市场除了有新产品陆续上线之外,

最令人激动的,则是部分去年热卖的老产品重回市场!

其中就有收益顶流利多多、加减保*增多多增额寿等,一下就让本月的榜单增色不少。

不过,本月也会迎来个别好产品的下架。

事不宜迟,马上来看看3月份有哪些理财险产品值得买。

01

年金险,这5款产品更*

本月的年金险榜单,分为2类:纯年金险可附加*账户的年金险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可附加*账户的年金险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我们先来看下纯年金险推荐产品:

1、百岁人生福享版:终身有现金价值、保证领取期限长

【特点】

终身有现价:现金价值覆盖终身,随时可退保,资金使用更灵活

80岁前保证领取:最早55岁领年金、保证领取至80岁,则最长保证领取25年,比一般保证领取20年的产品更长

投保年龄广:*69岁可投,高龄老年人也可规划养老

保单灵活:支持加减保、保单贷款等

【总结】

终身有现金价值、年金领取额度较高,**的养老年金险。

【适用人群】

想要规划养老金的高龄老年群体,或追求资金使用比较灵活的朋友。

2、爱心乐养多养老年金:收益高、终身有现金价值

【特点】

年金额度领取高:相同的投保和领取条件下,乐养多的年金额度比一般产品要高

终身有现金价值:和百岁人生一样,终身有现价,可随时退保,灵活支取资金

投保年龄广:*69周岁可投,高龄老年人也能投

起领时间早:无论男女,最早55岁就能领取年金,对晚退休的男性更友好

【总结】

年金额度高、现价高,是目前市场上少有的收益高、使用灵活的养老年金。

【适用人群】

想要兼顾养老生活品质和传承的人群。

3、大家橙心养老年金:低门槛对接养老社区、保单灵活

【特点】

保证领取20年:即使领取没多久后不幸身故,也能保证保单的收益

保单权益丰富:支持加减保、保单贷款、减额交清等,加减保规则较宽松,保单使用灵活

能对接养老社区:总保费25万即可入住旅居疗养社区

【总结】

是目前新产品里收益不错的一类养老年金,资金的投入和使用较灵活。

【适用人群】

有养老规划、想要入住养老社区的人群。

再来看下可以附加*账户的两款年金险:

1、光明慧选:领取方案灵活选择、可对接养老社区

【特点】

两个领取方案可选:领取方案有领取20年定期版和终身领取版可选,前者满期能一次性领大笔满期金,后者可领至终身,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保证领取20年:保证领取20年年金,保证保单收益

低门槛对接养老社区:总保费30万,选择30年交则低至每年1万元,即可入住光大集团旗下的中高端养老社区

【总结】

光明一生的升级版,两个不同领取方案满足不同人群,适用人群范围广。

【适用人群】

对养老社区有想法,想要兼顾养老和传承的朋友。

2、光明一生:可附加*账户、保单灵活

【特点】

可附加*账户:可附加增利宝*账户,保底利率3%,有机会博取更高收益

保证领取20年:若年金没领多少就身故,可一次性将剩余年金赔付家人,保证收益

保单使用灵活:支持加减保、保单贷款等功能,资金使用较灵活

可对接养老社区:和光明慧选一样,能够低门槛入住养老社区

【总结】

较灵活、附加权益也较多的*养老年金。

【适用人群】

追求大公司产品、对养老社区有想法的人群。

02

值得买的增额终身寿险,看这6款

除了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也受到不少朋友的关注。

本期增额寿的榜单依旧分为【适合长期缴费的产品】【适合短期缴费的产品】

我们先来看下【适合长期缴费】的产品榜单:

1、康乾1号益利多:投保灵活、提供专业信托服务

【特点】

10年交收益更高:30岁男性,年交10万,到80岁IRR可达3.488%

投保灵活:支持隔代投保,传递祖辈对孙辈的爱意

保单使用灵活:支持加减保,且支持线上操作,规则较宽松;提供专业信托服务,管理高端资产

【总结】

投保、使用较灵活,收益也不错。

【适用人群】

想给孙子、孙女直传财产的祖辈,或有储蓄、养老规划的人群。

2、和泰鑫享盈(增多多):起投门槛低、加减保宽松

【特点】

短期缴费回本快:趸交、3/5年交,现金价值在第6年超过已交保费

起投门槛低:1000元起即可占坑,工薪阶层也没有压力

加减保规则宽松:支持线上加减保,产品停售了也支持加保,资金配置很灵活

【总结】

老牌增额寿产品,加减保方面一直领先同行。

【适用人群】

有闲置资金、没有想好如何规划的朋友,可以考虑用这款产品进行增值、灵活使用资金。

3、横琴传世壹号:加保写进合同、可选投保人豁免

【特点】

加保规则写进合同:支持加减保,且写进合同条款,更有保障

可选投保人豁免:市面上少有增额终身寿险可附加投保人豁免,传世壹号给到被保人更好的风险保障

支持年金转换:可将增额寿保单转换成年金险,给被保人提供更多的领取选择

投保年龄广:*支持75岁投保,高龄老年人也能获得保障

【总结】

保单权益和保障丰富且稳定,起投门槛较高,且将在3月25日下架

【适用人群】

预算较充足、想要更全面保障的人群。

适合短期缴费的产品有以下3款:

1、爱心守护神2.0:支持转换养老年金、额外保障航空意外

【特点】

短期缴费收益更高:女性3/5年缴,在80岁IRR可达到3.49%,收益表现较好

长期缴费回本快:10/15/20年交,现价都在10年内超过已交保费

支持转换养老年金:在60-80周岁之间,可以将部分或全部现金价值转换为养老年金

额外保障航空意外:因航空意外身故/全残,额外给付当年有效保额

【总结】

收益在目前市场上比较*,保障、权益丰富。

【适用人群】

经常乘坐飞机出行,或晚年想要同时拥有年金险和增额寿,灵活使用资金的朋友。

2、弘康金多多(利多多):收益处市场顶峰、投保灵活

【特点】

收益为市场*水平:30岁男性,选择年交10万、5年交,到70岁时已经达到3.49%,到80岁超过3.49%,更快逼近3.5%的顶峰利率,增值水平市场少有

短期缴费回本快:趸交、3年交第4年回本,5年交第5年回本,这个速度市场罕见

投保灵活:*75岁可投,投保年龄广;支持隔代投保,投保关系范围广

【总结】

目前市场上非常少有的收益高、回本快的增额寿产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适用人群】

追求高收益、预算充裕,想要短期缴费的人群。

3、弘康金玉满堂(金满意足臻享版):健康告知宽松、保障全面

【特点】

健康告知宽松:只有一条健康告知,三高、乙肝、结节等患病人群都能投保

长期缴费回本快:10/15/20年交第8年回本,长缴保单资金使用更灵活

保障全面:额外保障假日交通意外身故,同时可附加投保人豁免责任

【总结】

对带病投保人群很友好,收益和资金回笼速度都不错。

【适用人群】

带病投保的朋友,如果买不到健康险,可用这款产品代替。

03

奶爸总结

如今优质的老产品回归,增额寿市场也再次活跃起来,

但毕竟监管政策在收缩,目前这些产品能卖多久,依旧未知。

如果你有保本理财的打算,还是早日挑选合适的、收益高的产品上车,

任何关于理财保险的疑惑,都可以来找奶爸,或在评论区留言。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稳健投资理财平台》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稳健投资理财平台、各个银行的存款利率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