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排名(广发货币)基金排名2021年所有基金排名表

2022-08-28 10:44:56 基金 xialuotejs

基金排名



本文目录一览:



【深圳商报-读创】

读创/深圳商报

进入8月,基金业协会公布了2022年二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在基金管理机构非货币公募二季度月均规模排行榜中,天弘基金以2889.61亿元的规模排名16,对比一季度末,排名前进1名。

事实上,近年来在固收+、主动权益及指数基金的大力布局及亮丽业绩推动下,天弘基金的非货规模一直稳步向前。以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固收+基金为例,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天弘基金旗下共有固收+基金26只产品,二季报总规模达881.05亿元,市占率4.98%,整体规模排名第4。

从产品线来看,天弘基金将旗下诸多固收+基金按照波动与风险分为较低风险、中风险和高弹性三大类,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需求,而且在每一类产品中都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如较低风险中天弘永利债券,据基金定期报告及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天弘永利B份额成立超13年来总回报139.62%,年化收益6.3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仅为79.18%。此外,天弘永利债券B实现了自2012年至2021年连续十年正收益,年化回报超过7.8%。

其现任基金经理之一的姜晓丽,是天弘基金固收+带头人,五度获得中国基金业“金牛奖”,而且由其领衔管理的多只绩优基金都收到了投资者的认可,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姜晓丽管理的固收+基金规模达到722.69亿元,全市场排名第二。

据海通证券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固定收益类大型公司业绩排行榜”中,天弘基金近一年以5.2%收益率在14家固定收益类大型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同时近两年、近三年、近五年、近七年分别以12.15%、20.02%、38.56%和49.33%的平均收益率排名第二。

主动权益方面,天弘基金贯彻“投研一体化”思路,打造消费、医药、科技、制造四大投研小组,聚焦专业赛道合理分工,并通过良性的投研互动机制和长效的考核制度,引导投研人员聚焦基本面,专注核心能力圈建设,同时以深度研究为基础,以价值投资为指引,争取为客户创造长久、可持续的回报。

在投资理念方面,通过对企业基本面扎实深入准确的研究,发现并在估值合理的情况下持有具备长期、稳定的核心竞争力或竞争壁垒的企业,通过分享企业的业绩增长从而追求中长期稳健、可解释的投资收益。

以谷琦彬、李佳明、唐博等人组成的制造组为例,面对近几年的热门板块频繁轮动,始终坚守周期及制造业“阵地”,并收获颇丰。据海通证券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代表作天弘周期策略最近1年、2年收益率分别为3.94%和64.64%,分别排名同类前12%和8%,长期来看,该基金最近3年、5年、10年均获得五星评级。

此外,指数基金也一直是天弘基金的重点产品线,其背后由拥有数十年宏观策略研究经验的天弘宏观策略小组提供研究支持,除了覆盖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中证800等主流宽基指数外,在行业、主题指数方面的布局也十分全面,尤其近年来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积极“上新”,助力投资者及时捕捉赛道风口。

如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光伏板块,天弘基金在2021年初相继布局了ETF与普通指数基金,同样依托于二季度的V型反转,中长期业绩向好。基金二季报显示,光伏ETF自2021年2月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41.5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37.87%。天弘中证光伏则迎来了业绩与规模的双提升,A份额自2021年1月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为37.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25.67%,同时目前A、C份额合并规模超过了100亿份。

同样截至上半年,成立于2021年4月的天弘中证新能源车A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8.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55.39%。成立于2015年的新材料ETF在晨星中国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基金业绩排行榜中,以近一年4.63%的总回报(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2.69%),在201只大盘平衡股票基金中排名第9。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审读:谭录岗

ID:jrtt




广发货币

08月16日讯【增聘情况】巨灵财经数据显示,广发天天红货币A(000389)、广发天天红货币B(002183)今日新增基金经理周卓熙管理。

基金




基金排名2021年所有基金排名表

中国基金报

实习生 周倬睿

随着二季报披露完毕,全市场1000多只“固收+”基金最新规模出炉。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全市场1132只“固收+”基金管理总规模接近1.8万亿元,虽然经过上半年A股巨震、净值回撤,仍保持了规模的相对稳定。易方达、招商、广发基金等位居“固收+”业务前三强,公司旗下“固收+”基金规模都在千亿体量。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受益于稳健收益、严控回撤、注重投资者体验等,多家公募的“固收+”基金规模实现了逆市猛增。站在资管新时代的路口,各类资管细分市场空间足够大,在“固收+”业务上布局落后的基金管理人,依然有很大机会后来者居上,不断做大做强。

“固收+”总规模接近1.8万亿部分基金规模激增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全市场“固收+”基金(统计偏债混合和二级债基)数量1132只,比去年末新增157只;总管理规模1.77万亿元,比去年末减少了703亿元,规模略少3.82%。

谈及今年上半年“固收+”基金规模停滞的现象,东兴基金固定收益部负责人、东兴兴利债券基金经理司马义买买提表示,主要还是和这类基金的净值收益和回撤相关,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场产生较大波动,如果“固收+”基金无法控制好组合的股票和债券配比,就会产生“固收-”的效应,进而产品遇到赎回,全市场整体这一类风格的基金规模就会产生萎缩。

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也表示,今年前四个月权益市场回调明显,带动了“固收+”产品普遍出现回撤,引发部分投资者的赎回,可能因此导致了整体规模的萎缩。

虽然受制于今年股市大幅震荡,“固收+”基金业绩一度告负,该类基金规模在高歌猛进中出现停滞,但是部分管理稳健的产品,仍然逆市实现了规模的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司马义买买提管理的东兴兴利,上半年规模从27亿元增至166亿元,上半年规模激增139亿元,规模飙涨6倍多;姜晓丽等人管理的天弘永利债券,规模也激增106.8亿元,最新规模接近400亿元。另外,长城悦享增利、广发集裕、安信稳健增利等产品,同样出现了规模的快速增长,多只产品新晋为百亿“固收+”基金。

天弘基金对此表示,中长期持有体验好,可能是投资者布局天弘“固收+”的重要原因。过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持有天弘稳健型“固收+”超1年的用户中,盈利比例超过99%。过去5年,有10只天弘旗舰“固收+”产品实现了年年正收益,其中天弘永利债券B和天弘安康颐养A实现了2012年至2021年每年正收益,年化回报超过7.8%。

东兴基金司马义买买提也表示,今年上半年,我们根据股票和债券市场重新制定了投资和交易策略,坚持大类资产配置的大周期操作,并且根据投资者结构和风险偏好,制定了以“净值稳定、回撤较小、严控风险”为目标的投资策略和风格,很好满足了这一类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另外,我们果断抓住了今年上半年几个事件性机会,提前制定投资和交易策略,最后起到了不错的效果,最后净值的表现还是符合原有目标。

“可能正是因为我们执行了以上风格的投资策略,才吸引了对此类净值风格比较偏好的投资者的青睐。总体来说,今年上半年的规模增长主要还是感谢所有投资者对东兴基金的认可和信任。”司马义买买提称。

前十大管理规模超9600亿超过“固收+”业务半壁江山

从基金公司角度,易方达基金“固收+”业务规模最大,公募“固收+”基金总规模达到2789亿元,处于“一超多强”的格局。

其中,易方达稳健收益规模626亿元,易方达裕丰回报、易方达裕祥回报都超350亿元,易方达安心回报、易方达丰和等多只基金也是200亿体量,为公司“固收+”业务贡献较大。

招商基金以1125亿元规模位居其次,招商基金旗下的招商安华规模超300亿,招商瑞文超200亿元,也对公司规模做出了较大贡献。

另外,广发基金旗下31只“固收+”基金,管理规模也接近千亿体量。天弘基金881亿元,位居第四;南方、景顺长城、鹏华基金“固收+”管理规模也超过750亿元,紧随其后,都是国内公募固收业务的“大厂”。

不过,在国内“固收+”基金规模逼近1.8万亿的当下,“固收+”业务的两极分化也非常严重,其中,前10家“固收+”业务大厂管理规模达到9638亿元,全市场占比达到54.5%;剩余143家基金管理人的市场总份额还不足半数。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行业大分化背景下,在“固收+”业务上布局相对落后的基金管理人,依然有很大的机会后来者居上,不断将业务做大做强。

东兴基金司马义买买提分析,首先,公募基金市场站在了资管新时代的路口,资管市场足够大,细分市场也足够多,每个管理人都会凭借自身的投资特色,找到相应的投资者群体,获得市场的认可;其次,从管理人自身角度来说,不断加强投研力量,不断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专注于投资本身,依然是王道。“金钱永不睡眠”,资金永远会追逐好的管理人和投资品;最后,世界上没有满足所有投资者的所有投资需求的基金产品,大家各种个性化的投资需求,才造就了这个丰富多彩的资本市场和基金管理人,大家寻找适合自己的专属基金和基金经理的同时,也为各类基金管理人提供了发展机会。

天弘基金也表示,“固收+”产品管理对投研能力要求较高:一方面,基金公司必须具备多资产配置能力,即具备纯债、转债、股票等多资产的投研能力;另一方面,管理“固收+”需要根据不同市场环境,动态调整各类资产配置比例。而天弘“固收+”打造科学投研体系,制定了大类资产配置到细分领域投资的科学流程,突出群策群力与专业分工,因此实现了规模的稳定增长。




基金排名查询网站

A股一季度大幅震荡,公募基金却“乘风破浪”,继续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基金一季报今天披露完毕,最新公募基金数据新鲜出炉,市场依然亮点纷呈。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达到21.79万亿元,再度刷新历史记录;25家基金公司的规模增长超百亿,易方达基金规模激增近1300亿,再度震惊市场;权益类基金继续大发展,绝大多数的“千亿”权益类基金公司规模继续攀升。

21.79万亿!公募规模再创记录

37家公募跻身“千亿俱乐部”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146家基金管理人旗下的7400多只(含估算基金)总规模达到21.79万亿元,比去年末新增1.6万亿元,规模增幅为8.12%。

从各类型基金规模变化看,在一季度A股巨震中,货币型基金新增1.06万亿元,是新增规模最多的产品类型;混合型基金次之,在新发基金的驰援下,虽然该类基金一度产生较大回撤,但新增规模也超过5千亿元;而一季度相对低迷的债市,让纯债型基金规模缩水近1300亿元。

在公募基金业管理规模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各家公募管理规模也快速扩容,“千亿”基金公司数量继续增多。

从各家基金公司规模来看,扣除货币、短期理财基金,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易方达基金以9343.98亿元规模,依然位居各家基金公司规模冠军。

在今年一季度,在广发均衡优选等爆款基金驰援下,广发基金规模猛增至5813亿元,行业排名连续上升两位,跻身行业第二名;汇添富基金、华夏基金两家公募,一季末规模也都超过5600亿元,分居3、4名,两家公司比去年底排名皆下降一位,同样位居行业第二梯队。

事实上,目前广发、汇添富、华夏基金三家公募,管理规模差距不超过160亿元,未来基金行业第二名的位次仍然竞争激烈。

另外,南方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博时基金等四家公募,最新规模在4200亿元-5000亿元之间,同样跻身全行业前列。招商基金、中欧基金、工银瑞信基金、鹏华基金的管理规模则位居3000亿元以上,也面临管理规模排名战的近身搏击。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季度爆款基金频出、公募新基金发行超万亿的市场中,目前管理规模超千亿的基金公司数量已经多达37家,千亿基金公司数量创造了历史记录,一大批公募基金也实现了规模的快速增长。

25家公募规模增长超百亿

易方达、广发、富国基金居前三

从基金公司规模新增情况看,一季度规模最大的易方达基金高位猛增,规模激增1290亿元,堪比一家千亿基金公司的体量。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等爆款基金,以及部分存量基金的申购,都让该公司规模快速增长。

广发基金以775亿元规模增长位居其次,该家公司一季度发行了4只百亿体量的新基金,都为基金规模的快速扩容增色不少。

另外,富国基金、南方基金一季度规模增长也超过400亿元,同样位居规模增长前列;中欧、景顺长城、前海开源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一季度规模增长也超过百亿,规模增长也相对可观。

其他受关注较多的规模排名提升还有:前海开源基金跻身千亿规模俱乐部,一季度规模新增344亿元,排名为35位,跃升11名;财通资管规模达到636亿元,新增规模296亿元,排名跃升16名;朱雀基金一季度规模从128亿元增至280亿元,单季激增152亿元,实现了翻倍式增长。

针对上述现象,北京一位中型公募基金经理表示,中国正在进入财富管理大时代,资管新规后,我国资产管理市场进入打破刚兑、实行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的时期,公募基金在各类资管机构中的优势明显,并受益于“房住不炒”,居民理财资产迁移等大背景,行业管理总规模快速扩容,多家公募规模快速增长。展望未来,他认为未来行业将继续诞生更多的千亿,甚至万亿体量的公募基金公司和财富管理机构,各家资管机构都有望在这一快速成长的市场,获得一席之地。

权益类基金大发展

多数“千亿”权益类基金公司规模猛增

从2019年下半年以来,在监管层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的倡导下,权益类基金开启大发展节奏,借助科创板开市,科技、消费、医药股等结构性行情,各家公募也积极投入资源,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

从最新的权益类基金规模榜单看,易方达基金同样是权益类基金的最大赢家。截至一季度末,易方达基金权益类基金管理规模超过6500亿元,仍然高居榜首。一季度新增规模860亿元,同样位居增幅榜的第一名。

重视权益类基金投研建设的广发基金,一季度权益基金规模新增也达到718亿元,以4405亿元规模位居亚军。

汇添富、华夏基金一季度新增规模相对较少,权益类基金规模也都超过了4100亿元,分居行业三、四名。

另外,富国、南方、嘉实基金一季度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都超过270亿元,目前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同样位居行业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在权益类基金规模榜单中,20家千亿规模的公募,绝大多数公司在一季度规模继续快速增长,部分兼顾主动权益类基金和指数型基金的公司,在股市巨震中都实现了规模的稳健增长。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

18家公募管理规模迈入千亿

具体到主动权益类基金,更是各家公募必争之地。

今年一季度新发基金规模1.07万亿元,权益类基金就多达9400多亿元,在顶流基金经理的市场号召力之下,百亿爆款的主动权益类基金频频现身市场,助推各家公募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也不断走高。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易方达基金旗下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为5117亿元,比去年底激增1074亿元,成为一季度基金行业规模扩容的最大受益者。

广发基金同样在这一细分排名中,以3612亿元规模位居第二,一季度规模猛增653亿元,一举站上3600亿元的关口。

汇添富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3439亿元,位居行业第三名,由于相比去年末规模增幅有限,排名下滑一个名次。

中欧、富国、嘉实基金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分别为2750亿元、2678亿元、2240亿元,也是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重要管理人。

在资金对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追捧中,千亿主动权益类基金公司也增至18家,招商基金一季度新晋主动权益类基金“千亿俱乐部”,达到1070亿元,泓德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911亿元,也即将面临突破千亿关口的“窗口期”。

针对行业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的现象,上述北京中型公募基金经理认为,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业绩是公募主动管理能力和投研能力的集中体现,近两年结构性分化市场中,多数公募基金也以较好的管理水平,为投资者带来的长期较好收益,“炒股不如买基金”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

“我们会不辜负投资者的信任,不辜负时代的使命,在基金管理规模扩张的同时,不断提升公司的投研团队和投资能力,在财富管理大时代,为居民理财贡献一份基金行业的力量。”该基金经理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排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排名、广发货币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