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证券时报
近日,新三板企业特瑞斯的一则定增公告引发市场关注。
此次定增中,特瑞斯主办券商中信建投证券的另类投资子公司中信建投投资入股。根据附带协议,如果特瑞斯的北交所IPO材料没有在2022年12月31日前被受理,则该公司股东需购回中信建投投资所持的定增股份,并附带赔偿利息。去年底,特瑞斯已经提交了北交所上市的辅导报告,辅导机构正是中信建投证券。
投行+投资+对du,这一模式渐趋普遍。证券时报
保荐+投资+对du
特瑞斯此次定增发行股份392万股,其中中信建投投资入股242万股。
特瑞斯公告称,此次发行对象中信建投投资系该公司持续督导主办券商中信建投证券另类投资子公司。根据附带协议条款,中信建投投资与该公司股东共同为公司设定的经营目标为,自签订合同之日起,该公司在2022年12月31日前向北交所递交IPO申请并获得正式受理。
如果上述目标没有达成,中信建投投资有权以书面通知(下称“回购通知”)的形式,要求该公司股东按条款所约定的价格,回购中信建投投资因此次发行所持有的该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该书面通知一经发出即告生效。除了有权主张回购,中信建投投资亦有权要求特瑞斯股东以认购款为基数按照年化8%的利率计算资金实际占用期间的投资收益后,连带支付。
公告还称,此补充协议自该公司向属地证监会派出机构提交IPO辅导验收申请并获取辅导验收通过无异议函自动中止。若因为任何原因该公司IPO申请未被北交所受理、未审议通过或被撤回、失效、被终止审查、否决、不予注册,则此补充协议自动恢复效力。此补充协议自该公司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审议并完成证监会注册程序,自动终止且自始无效、不附任何恢复条款。
涉及券商的相关人士向证券时报
“条款的核心是推动企业去北交所申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和业绩或上市申请成功与否挂钩的对du。”上述人士说。
对du现象并不罕见
证券时报
2021年3月25日,合顺兴定增,东吴证券作为主办券商入股,且附带对du条款——企业要2022年5月1日前完成公开发行并进入精选层;2021年12月15日,太湖雪定增,主办券商为东吴证券,东吴证券入股,对du条款为,该公司2023年底申报IPO材料或2024年底上市;2022年,帝斯博定增,东海证券创新投资入股,东海证券为主办券商,前者为后者的另类投资子公司,对du条款为,该公司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上市。
对于北交所拟IPO企业而言,保荐机构的入股是符合规定的。去年11月底,证监会发布的《监管规则适用指引——机构类第1号(2021年11月修订)》规定,“发行人拟公开发行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在保荐机构对发行人提供保荐服务前后,保荐机构或者控股该保荐机构的证券公司,及前述机构的相关子公司,均可对发行人进行投资。”
至于对du条款是否合规的问题,有相关人士向证券时报
也有*投行人士表示,对du现象比较常见。保荐机构对科创板企业是可以跟投的,跟投的过程中,大多数也是有对du条款的。不过,这些科创板企业当时还没有上市,所以不需要公告,当然也就不为投资者所熟悉了。而市场容易见到新三板对du案例的出现,是因为新三板挂牌企业需要公告相关事项,定增属于重大事项。
根据证监会《网友分享业务若干问题解答》的规定,投资机构在投资发行人时约定对du协议等类似安排的,原则上要求发行人在申报前清理,但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的可以不清理:一是发行人不作为对du协议当事人;二是对du协议不存在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化的约定;三是对du协议不与市值挂钩;四是对du协议不存在严重影响发行人持续经营能力或者其他严重影响投资者权益的情形。
“有的对du条款要求在申报前解除,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某*投行人士称。
保荐+投资增厚收益
投资+保荐,券商一方面可以获得投资收益,一方面又有承销保荐的收入。科创板的实践表明,券商投资收益颇丰。
安信证券诸海滨团队称,券商直投科创板累计收益达149%。截至今年1月,券商的科创板跟投共计386次,获配投入资金合计184.42亿元,实现跟投浮盈274.87亿元,平均单只浮盈0.712亿元,跟投收益整体达149%。承销保荐费则合计265.83亿元,平均值0.705亿元。
另外,券商跟投市场前十的集中度高达60%,其中跟投次数前十券商的跟投次数合计占比达63.7%。*的分别为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证券;跟投收益额前十合计占比达74.0%,*的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中金财富,分别达37.9亿元、32.9亿元、32.1亿元。
北交所现在也可以采用“先保荐、后直投”模式。诸海滨称,此举可以增强券商获利能力,并解绑其持股限制,增强其参与新三板定增、做市、直投积极性,北交所直投有望成为券商未来投行、自营、直投等业务的新增长点,同时券商也可以将直投“前移”,侧重上市前投资机会,降低投资成本。
01月21日讯 工银瑞信核心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工银核心价值混合A,代码481001)01月18日净值上涨1.50%,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2501元,累计净值为4.3573元。
工银核心价值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收益472.63%,今年以来收益3.48%,近一月收益1.01%,近一年收益-26.89%,近三年收益1.98%。
工银核心价值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2次,累计分红金额105.63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何肖颉,自2014年03月06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8.47%。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中国太保(持仓比例5.86%)、双汇发展(持仓比例5.30%)、保利地产(持仓比例4.87%)、中国平安(持仓比例3.63%)、万科A(持仓比例3.35%)、招商蛇口(持仓比例3.27%)、建设银行(持仓比例3.27%)、中青旅(持仓比例3.20%)、伊利股份(持仓比例2.93%)、格力电器(持仓比例2.93%)。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四季度经济数据有所放缓,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均有所下滑。11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5.4%,增速明显放缓。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9%,环比有所提升。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8.1%,环比大幅下滑,主要由汽车销售不振导致。领先指标方面,11月份中国制造业物流与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报50,显示企业信心进一步减弱,已经回到荣枯线水平。通胀方面,8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增速2.2%,比前期有所下滑;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2.7%,比前期进一步下滑。流动性方面,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500亿元,社融新增15191亿元,人民币贷款规模小幅下滑,社融规模有所上升。M2同比增速8%,M1同比增速1.5%,M2增速放缓,M1数据大幅下滑。股市方面,四季度,从指数表现看,各指数涨跌不一,其中上证综指下跌11.61%,沪深300指数下跌12.45%,深证成指收益率为-13.82%。从风格来看,代表大盘股的中证100指数和代表中盘指数的中证200回报分别为-12.50%和-12.34%,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回报分别为-18.22%和-11.39%。分行业来看,农林牧渔、电力设备、房地产表现排名前三,收益率分别为0.07%、-3.73%和-5.28%,石油石化、钢铁、医药回报列最后三位,分别为-23.96%、-18.66%和-18%。操作方面,增持房地产、电力及公用事业、汽车,减持电子元器件、非银行金融、传媒、计算机。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报告期内,工银瑞信核心价值A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2.1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8.77%。
中信建投证券(06066)发布公告,该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戴德明、白建军和刘俏由于连任时间即将届满,为保持公司治理持续合规,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相关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戴先生辞任审计委员会主任和薪酬与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白先生辞任薪酬与提名委员会主任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职务,刘先生辞任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和薪酬与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
此外,周成跃、张峥和吴溪获董事会提名为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周先生、张先生和吴先生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股票上市地証券交易所上市规则对上市证券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职条件。周先生、张先生和吴先生将自临时股东大会选举通过其任职议案之日起正式履职,任期至本公司第二届董事会任期结束之日止。
中信建投证券(06066.HK)公布2021年度A股权益分派实施公告,该公司拟于2022年8月18日发放A股每股现金红利0.395元(含税),股权登记日2022年8月17日。
截至2022年8月9日收盘,中信建投证券(06066.HK)报收于7.27元,上涨0.69%,换手率0.1%,成交量129.05万股,成交额942.81万元。投行对该股关注度不高,90天内无投行对其给出评级。
中信建投证券市值91.05亿元,在证券行业中排名第9。主要指标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信建设证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信建设证券、工银价值基金分红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