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回应停产(工银货币基金)蔚来销量掉队高端战略遇瓶颈

2022-08-28 4:45:50 基金 xialuotejs

蔚来汽车回应停产



本文目录一览:



3月26日,蔚来汽车宣布,因芯片短缺,决定从3月29日起将合肥江淮汽车工厂的生产暂停5天。

3月27日,蔚来相关负责人向表示,芯片短缺情况超出此前预估,目前仍在密切关注行业供给情况,积极协调供应链资源。目前预期停产五个工作日后可以恢复生产,但长期供应情况仍有待观察。

芯片短缺超出此前预估

蔚来表示,半导体的整体供应限制已经影响了公司2021年3月的产量。公司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交付量将降至19500辆,此前发布的预期为20000辆至20500辆。

蔚来的临时停产其实早已有预兆。此前,在2020年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表示,蔚来公司目前已具备月产1万辆电动车的能力,但由于全球芯片短缺和电池供应限制,目前仅限于7500辆。李斌当时表示,预计到7月份,这些阻力会消退,产能将实现提升。

投行巴克莱分析师布莱恩·约翰逊表示,尽管蔚来高管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该公司有足够的芯片来满足第二季度的生产目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芯片仍将供不应求。

多家汽车制造商遭遇停产危机

除了蔚来以外,福特、通用、本田、大众等多家汽车制造商也都因芯片短缺遭遇停产的冲击。

福特汽车本周停止了俄亥俄州一家商用车工厂的生产,并削减了肯塔基一家卡车工厂的产量。

通用和本田两家汽车制造商本周都表示,两家公司位于北美的工厂未来几周维持停产状态。

与此同时,沃尔沃本周二表示,芯片短缺问题将对其第二季度收益产生“实质性”不利影响。该公司还称,从4月开始,其全球的生产工厂将停产数日。

屋漏偏逢连夜雨。3月19日,芯片生产商日本瑞萨电子工厂发生火灾,一部分车载芯片的生产线停止运行,这也导致全球汽车厂商面临的芯片短缺状况加剧。

上汽集团副总裁卫勇在谈及汽车芯片时表示,芯片紧缺的现状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恢复让行业始料未及;其次,家电等行业对芯片需求增加,影响了汽车行业的芯片供给;第三,芯片涨价导致囤货现象;第四,雪灾、火灾等对芯片企业生产造成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传统车企向新四化转型,车载芯片需求越来越大,控制着从发动机到车窗、安全气囊、车载娱乐影音系统、ABS系统、车灯,以及越来越多的主动安全辅助设备。未来汽车对芯片的需求会进一步提高,这决定了汽车行业对半导体产能的高度依赖仍将持续下去。

全球芯片陷入短缺 原因何在

汽车缺“芯”已蔓延到其他行业,3月以来,随着各大手机厂商进入到了较为集中的新品发布期,手机厂商也面临着芯片短缺的难题。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制造业产业链陷入一场持续的“芯片短缺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芯片短缺?芯片产业又有哪些新动向?

芯片短缺问题首先是因为需求方面的变化。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报告指出,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总额在去年达到4400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了6.8%。该组织预计今年将进一步加速增长,总规模达到4880亿美元,涨幅预计为10.9%。

而在疫情前,全球半导体销售增长趋势一度放缓,一些机构也曾预期2020年销售可能下滑。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厂商并没有积极扩能,但疫情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了整个市场格局。远程办公、家庭娱乐以及数据中心等方面的需求飙升,各类型的半导体芯片需求几乎出现全方位上涨。

全球范围内芯片企业不少,但只有英特尔等极少数企业能够独立完成设计、制造和封测所有工序。大部分芯片设计企业通过代工完成生产。芯片代工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市场,5家企业共同占据全球九成的市场份额,而*进的制程更是只掌握在极少数企业手中。

综合中国证券报、***财经




工银货币基金

nginx/1.22.0

08月25日讯 工银印度基金人民币基金08月23日上涨0.00%,现价1.202元,成交295.24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1.2215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上涨1.07%,场内价格溢价率为-1.60%。

本基金为上市可交易型QDII基金、基金中的基金(FOF)基金,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上涨6.06%,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6.63%,近6月本基金净值上涨5.36%,近1年本基金净值上涨2.38%,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1.2215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刘伟琳,自2018年06月15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0.86%。

对基金投资策略和业绩表现的说明与解释

本报告期内,本基金跟踪误差产生的主要来源是申购赎回的影响等。

本基金为基金中基金,主要投资于境外跟踪印度市场的相关基金(包括ETF),基金管理人将继续按照基金合同的要求,参照业绩基准指数的基金配置进行股票类基金投资,在严格控制组合风险的前提下,力争实现对印度股票市场走势的有效跟踪。




蔚来销量掉队高端战略遇瓶颈

谈及内地很懂用户的手机制造商,小米称第二恐怕没人敢称第一;谈及内地重视用户体验的造车新势力,蔚来一直首当前冲。

这种打法本身能给蔚来带来多少商业价值不好说。不过,“用户体验”的策略显然并没有给蔚来带来强有力的护城河效益。

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盈利与否暂且不谈,仅从销量数据上看,蔚来汽车明显掉队了。

2020年,力帆汽车、华晨汽车等一些传统车企经受不住风雨,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年,造车新势力纷纷崛起。2020年—2021年上半年,蔚来汽车一直是造车新势力领域的领头羊。

不过,进入2022年,蔚来汽车的交付量跌出排行榜前三名。根据*公布的7月交付量数据,位居二线阵营的哪吒汽车、零跑均赶超“蔚小理”,而蔚来汽车交付量则退居第6位。

数据相关公司公告

用户思维,到底行不行?

“用户服务”的观念刻在了蔚来的基因里。

蔚来创始人李斌曾说:“如果你购买了一辆汽车,你不仅仅是在买一辆车,而是在买一张通往新生活方式的门票。”毕竟,打着国产高端电动汽车定位进场的蔚来,并不只想做一个中国版的特斯拉。

尽管,不少公司在商场上奉行“客户至上”的理念,不过,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用户对于性能的追求本就千差万别。

实际上,让用户满意这件事儿,本身就很花钱。并且,只要蔚来稍微一松懈,用户马上就能体验出差别。

早年间,为了让服务用户的理念快速落地,2019年之前,蔚来并没有做太多财务控制,用户体验和成本之间存在着严重失衡。

据悉,2017年,蔚来NIO Day 在北京举办年会时,曾包下9架飞机,接送各个城市飞往北京参加年会的蔚来车主。而最后压轴的节目,更是请到当时名气正旺的梦龙乐队,“燃爆”当晚的五棵松体育馆。

一场车友会,蔚来豪掷千金,让客户体验值被*拉满。

不过,经过前期的用户积累,蔚来逐渐形成“换电模式+用户运营”两大核心运营模式,因此,在换电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先机。

2020年之前,蔚来的换电站只有172座,2021年这个数字翻了4倍多,达到了778座,新建超充桩和目的地充电桩共计4582根。而在2022年,蔚来将在中国市场累计建成1300+座换电站、6000+根超充桩。

造车新势力,各自为阵

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蔚小理的初代车型分别在40w、20w、30w的市场价格区间各占一席之地。尽管在销量排名上你追我赶,然而,孰强孰弱始终分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2022年,三家车企迎来“第二代”旗舰车型的发布:蔚来ES7等、小鹏G9、理想L9,且三款产品价格均在40万上下,预示着正面交锋正式开始。

SUV 方面,蔚来老款866焕新,*NT2.0平台SUV ES7正式上市,然后是理想、小鹏,先后发布 500 万以内、百万以内和50万以内\"*的\"SUV。

查阅公开产品信息发现,硬件方面,蔚小理其实差距不大。

三家公司的新车型均搭载*的座舱和自动驾驶高算力芯片,在硬件的角度预留可支持未来2—3年发展的算力。此外,在EE架构方面,各家均在算力集中和区域控制的方向迈进。

在硬件打不出差异化的情况下,对于用户来说,买车这件事变成了一种“情结”和认同感。

比如,蔚来崇尚用户体验至上,对标BBA,打造豪华品牌服务;理想追求“有幸福感”的家庭用车,安全+实用是最重要的标签;小鹏强调科技感,吸引对智能有“刚需”的年轻人。

另外,“蔚小理”选择同台竞技也说明一个问题,造车新势力的销量焦虑一直存在。第二代车型的推出,也是为了将出货量再抬升一个台阶。

毕竟汽车本身是一个规模效应尤为明显的行业,企业产品只有达到业内公认的销量规模后,才有可能实现盈利。比如特斯拉,在现象级车型Model 3 达成年销量10万辆的小目标后,才一举崛起。

尤其是对于蔚来而言,营收或许成了头等大事。

据报道,2020年的2月份,蔚来汽车获得了合肥地区支持的70亿元投资,并且签下对du协议。协议内容提及:蔚来汽车要在2020年实现营收148亿元,上市三款新车;2024年营收达到1200亿元,上市6-8款新车;并且需要在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等。

根据财报数据,蔚来公布2021年营收是361.4亿元。如果要达成2024年所说的1200亿元的营收目标,在产品不降价的基础之上,每年必须保持50%左右的增速。

不过,近日,蔚来汽车CEO李斌在参加***《对话》节目时,针对近期网络流传的“蔚来与合肥对du”一事进行了辟谣,并表示,公司已在2020年和2021年回购一部分股份,回购的部分原值是15亿元,蔚来已经付75亿元,所以不存在什么对du失败的问题。

未来,造车新势力如何发力?

从财报角度来看,尽管盈利能力还不行,不过三家造车新势力也各有所长。

其中,蔚来一直是营收大户,小鹏产品交付量*,理想毛利率*。这背后,当然与其各自所选择的战略有关。

在横向梯队当中,蔚来选择服务主义,理想选择产品主义,小鹏则选择高举高大的技术主义。不可否认,标签很重要。不过,市场需求的变化更需要觉察。

当下来看,新能源汽车已经从少数走向大众。在这一阶段,性价比显得更加重要。毕竟,经济环境的好坏、可支配收入等都成为影响民众消费的变量。

纵观全球工商业发展历史,走大众路线成为占领市场的一大法宝,尤其对于注重规模效益的汽车产业来说尤为重要。

一百年前福特发明流水线生产汽车,从而推动汽车走向万千百姓家庭,而用通用、大众等也靠走国民车路径,从而执汽车产业之牛耳。

就中国市场而言,一位分析师指出,从2021年开始,整个市场正在从启动阶段往发展阶段转变。也就是说,中端大众市场正在逐渐被激活。

普惠性的市场需要,激发了更多车企的涌入,使得供给端的产品变得丰富起来。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互联网巨头,都在盯着这个市场。这就造成,蔚小理的市场份额被挤占。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蔚来汽车内部人士透露,蔚来正在筹划第三品牌,从内部产品定义和开发的情况看,*产品将会是10万元级别的入门级电动轿车。

曾经,一句“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手机广告语被大众所熟知,也让人见识了快充的神奇。

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不过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长、续航时间短、安全等核心痛点还有待解决。更快的充电模式,也成了万千车主向往的方式。因此,发展快充技术,解决“里程焦虑”,成了俘获用户的关键。

目前,特斯拉、小鹏、广汽埃安等车企已经陆续推出了支持超级快充的相关车型,并满足“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诉求。

不过,“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远不是终点。因为更快的充电技术—“量子电池”理念已经被提出,新技术可将充电速度提高200倍,并能在9秒内充满一台车。

在国家战略导向的布局之下,新能源替代燃油车的趋势已定。当下,市场正处于新能源+智能化的时间窗口期,车企的角逐或许才刚刚开始。




蔚来汽车 停产

3月26日,蔚来汽车宣布,因芯片短缺,决定从3月29日起将合肥江淮汽车工厂的生产暂停5天。

3月27日,蔚来相关负责人向表示,芯片短缺情况超出此前预估,目前仍在密切关注行业供给情况,积极协调供应链资源。目前预期停产五个工作日后可以恢复生产,但长期供应情况仍有待观察。

芯片短缺超出此前预估

蔚来表示,半导体的整体供应限制已经影响了公司2021年3月的产量。公司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交付量将降至19500辆,此前发布的预期为20000辆至20500辆。

蔚来的临时停产其实早已有预兆。此前,在2020年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表示,蔚来公司目前已具备月产1万辆电动车的能力,但由于全球芯片短缺和电池供应限制,目前仅限于7500辆。李斌当时表示,预计到7月份,这些阻力会消退,产能将实现提升。

投行巴克莱分析师布莱恩·约翰逊表示,尽管蔚来高管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该公司有足够的芯片来满足第二季度的生产目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芯片仍将供不应求。

多家汽车制造商遭遇停产危机

除了蔚来以外,福特、通用、本田、大众等多家汽车制造商也都因芯片短缺遭遇停产的冲击。

福特汽车本周停止了俄亥俄州一家商用车工厂的生产,并削减了肯塔基一家卡车工厂的产量。

通用和本田两家汽车制造商本周都表示,两家公司位于北美的工厂未来几周维持停产状态。

与此同时,沃尔沃本周二表示,芯片短缺问题将对其第二季度收益产生“实质性”不利影响。该公司还称,从4月开始,其全球的生产工厂将停产数日。

屋漏偏逢连夜雨。3月19日,芯片生产商日本瑞萨电子工厂发生火灾,一部分车载芯片的生产线停止运行,这也导致全球汽车厂商面临的芯片短缺状况加剧。

上汽集团副总裁卫勇在谈及汽车芯片时表示,芯片紧缺的现状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恢复让行业始料未及;其次,家电等行业对芯片需求增加,影响了汽车行业的芯片供给;第三,芯片涨价导致囤货现象;第四,雪灾、火灾等对芯片企业生产造成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传统车企向新四化转型,车载芯片需求越来越大,控制着从发动机到车窗、安全气囊、车载娱乐影音系统、ABS系统、车灯,以及越来越多的主动安全辅助设备。未来汽车对芯片的需求会进一步提高,这决定了汽车行业对半导体产能的高度依赖仍将持续下去。

全球芯片陷入短缺 原因何在

汽车缺“芯”已蔓延到其他行业,3月以来,随着各大手机厂商进入到了较为集中的新品发布期,手机厂商也面临着芯片短缺的难题。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制造业产业链陷入一场持续的“芯片短缺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芯片短缺?芯片产业又有哪些新动向?

芯片短缺问题首先是因为需求方面的变化。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报告指出,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总额在去年达到4400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了6.8%。该组织预计今年将进一步加速增长,总规模达到4880亿美元,涨幅预计为10.9%。

而在疫情前,全球半导体销售增长趋势一度放缓,一些机构也曾预期2020年销售可能下滑。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厂商并没有积极扩能,但疫情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了整个市场格局。远程办公、家庭娱乐以及数据中心等方面的需求飙升,各类型的半导体芯片需求几乎出现全方位上涨。

全球范围内芯片企业不少,但只有英特尔等极少数企业能够独立完成设计、制造和封测所有工序。大部分芯片设计企业通过代工完成生产。芯片代工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市场,5家企业共同占据全球九成的市场份额,而*进的制程更是只掌握在极少数企业手中。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蔚来汽车回应停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蔚来汽车回应停产、工银货币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