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4月份A股市场主题是波动,情绪面比较脆弱的背景下,白马股频频上演闪崩,引起市场关注。在这一背景下,公募基金领域也出现一些市场亮点。
基金君发现,林英睿管理的广发价值领先基金在2021年业绩领跑,引起市场关注而导致一个月两次发布“限购令”。近期也有一批业绩抗跌的基金宣布暂停大额申购。从2021年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分化在加大,首尾业绩差已超过60个百分点。
一个月两次“限购”
绩优基金为保护原本份额持有人利益,往往发布“限购令”来控制规模,近期又出现这一情况。
基金君发现,广发基金日前发布对于旗下部分基金申赎调整的公告,2021年业绩领先的广发价值领先赫然在列,这是一个月以来该基金又一次出现限购。
早在3月22日,广发基金就宣布,决定自2021年3月23日起,广发价值领先混合型基金暂停投资者单日单个基金账户通过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和不定额投资)合计超过100万元的大额业务。
时隔仅三周多时间,广发价值领先再发“限购令”。据公告显示,广发基金决定自4月16日起,广发价值领先混合型基金调整投资者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和不定额投资)该基金的业务限额为80万元。
即如投资者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和不定额投资)该基金的申请金额大于80万元,则80万元确认申购成功,超过80万元(不含)金额的部分将有权确认失败;如投资者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多笔累计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和不定额投资)该基金的金额大于80万元,按申请金额从大到小排序,将逐笔累加至80万元的申请确认成功,其余超出部分的申请金额有权确认失败。
不仅如此,同样是林英睿管理的广发睿毅领先混合基金也同样在近一个月内两次宣布“限购”,在4月15日也宣布,4月16日起,广发睿毅领先混合基金调整投资者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和不定额投资)该基金的业务限额为80万元。
“限购令”背后是林英睿在2021年的*表现。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林英睿管理的广发价值领先以37.47%的年内收益,在全部各类型基金中业绩领先。同样是他管理的广发睿毅领先也获得了19.5%的收益。
近期因业绩突出,林英睿也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其学霸履历、工作经历等被挖掘。从简历来看,林英睿是经济学硕士,曾任瑞银证券研究员,中欧基金基金经理助理兼研究员、基金经理,广发基金权益投资一部研究员、基金经理。截至2020年底,在管规模33.63亿元。
从近期媒体对林英睿的采访来看,他的风格是传统的价值投资,一直致力于寻找价值被低估的投资标的,相信“均值回归”。林英睿没有选择买入并一直持有“*秀的公司”这条路来做投资,一是不一定能找到*秀的企业,二是资金的性质可能不一定让我们能坚持长期持有不动。而且,同时做到前面两点是一个概率相乘的小概率事件,胜率较低。相较之下,通过发掘低估标的,并在价值回归的过程中实现盈利,是波动更小、胜率更高的投资。
林英睿的投资比较偏左侧,对自己风格的定义是,不惧冷门,不追热点。“不惧冷门”就是关注暂时不受追捧、但是面临底部上涨的投资标的。暂时处于“冷门”的股票,股价已经跌了很多,在底部也没有被过度关注,波动天然更小。如果出现比较明显的基本面变化,收益向上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热点是大家关注度高、涨幅比较大的股票,如果盲目追热点,可能需要面临较大波动,而且,获取收益的胜率也在降低。
可以说,根据媒体采访来看林英睿的投资风格,和目前市场非常契合,这可能也解释了他管理基金业绩为何能脱颖而出。
从林英睿管理的基金年报来看,他展望 2021 年认为,全球经济将逐步走出阴霾,货币环境会维持较为宽松的状态,但是对政策回归正常的讨论会更加频繁。目前大部分的行业已处于高估值区域,很难在这些板块找到未来三年能有较好回报率的标的。投资者需要严肃地思考关于降低预期回报的问题。
在结构上,2021 年价值风格会全面跑赢。中国仍然是一个中高增速的经济体,相信对于绝大部分行业和领域,回报率的均值回归大概率会发生。特别是在港股能够发现不少优质且低估的投资机会,会保持一定的港股仓位。下周即将披露一季报,会揭开一季度林英睿的规模增速、投资策略等具体信息。
不仅广发基金,近期嘉实基金等也对旗下部分绩优基金宣布“限购”。如嘉实旗下嘉实精选平衡、嘉实新财富、嘉实新起航、嘉实新起点等都宣布了暂停大额申购,申购上限为100万元,而给出的原因是保证基金业绩和规模的良性成长,向投资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据业内人士表示,因业绩突出而规模激增是公募领域的一种常态。以广发基金来看,在2019年、2020年、2021年均出现了年度业绩领先的选手,如2019年的*刘格菘,去年底管理规模超过840亿,所管理规模增长较快。而2020年受到市场关注的孙迪、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高端制造,管理规模迅速增加。据此推测,近期也有不少资金涌入了绩优基金。“限购令”或正是调整规模增速和投资策略的一个信号。
2021年业绩分化加大
价值派成为“新顶流”
以春节为分界点,让2021年市场格局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风”。春节之后,伴随着核心资产的节节下跌,白马股闪崩频频出现,让整体公募主动权益基金在这个市场之下,也出现了明显分化。
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今年以来上证指数、深成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分别下跌1.34%、5.18%、4.7%、6.17%、8.49%。若仅看春节之后的行情,沪深300、创业板指跌幅要超过10%。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剔除今年成立新基金,纳入统计的4890只主动权益基金(含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偏债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偏股混合型,仅算有4月16日*净值的基金)平均收益率-2.28%,其实整体表现虽然不及上证指数,要好于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等。
若分类型看,*仓位80%的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2.86%,而*仓位为60%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3.62%,表现也好于创业板指。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波业绩差异明显拉大。这一次大跌之下,绝大多数主动权益基金受到冲击,仅少数主动权益基金获得正收益,而“价值派”基金经理开始走“红”。
数据显示,从获得正收益的主动权益基金来看,大概是37.5%的基金获得正收益,表现差的基金亏损幅度超24%,而表现*的基金年内收益已经超37%,这意味着首尾业绩差异超61个百分点。
这一波表现较好的主动权益基金,主要是价值派选手。
今年以来业绩超7%的基金一览(剔除C类)
数据显示,今年业绩较好的是林英睿管理的广发价值领先,今年以来收益达到37.47%,是目前*收益超30%的主动权益基金。同样是他管理的广发睿毅领先、广发多策略、广发聚富
也业绩领先。
唐晓斌管理的广发多因子紧随其后,收益率达到27.41%。此外,安信鑫发优选、宝盈优势产业、中欧价值智选回报A、中欧睿泓定期开放、大成新锐产业、华泰柏瑞港股通量化、大成睿景A、嘉实基础产业优选A、上投摩根核心精选等也表现较好。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比较重视回撤的价值派选手,如中欧基金曹名长、景顺长城鲍无可、大成基金徐彦、安信基金袁玮等管理基金表现较好,成为市场近期较为关注的品种。而从近期各大朋友圈宣传来看,这类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成为重头戏。
不过,投资者应该对基金短期的波动淡定一些,从长期投资、理性投资出发去布局基金,不要过多追求短期业绩,短期可能会昙花一现,而中长期业绩扎实的品种更能“打”
4月又见百亿基金
年内新基金募集超1.1万亿
受到A股市场震荡影响,新基金发行市场的遇冷成为近期的主旋律,爆款不再、新基金延期募集、平均募集金额下滑、发行失败……种种情况频频发生。然而,也有一些基金低调发行为“爆款”。
4月6日成立的易方达悦安一年持有期债券基金,就成为4月份以来首个百亿级基金。从易方达悦安一年持有债券基金发行就显示出强势,最开始募集时间是3月29日至4月9日,后来宣布提前结束募集,将募集截止日提前到4月1日。因此该基金认购天数为4天,最终发行规模达到140.4亿元,这一募集水平确实令行业惊叹。
WIND资讯数据统计来看,易方达悦安一年持有的代销机构主要是平安银行、平安证券和上海陆金所基金销售公司。从该基金认购户数来看,达到82496户,其中管理人从业人员认购了20万左右,占比0.0014%。
从投资策略来看,这只基金主打“固收+”策略,以债券投资为主,择机把握权益投资机会。产品设计上,该基金投资于债券资产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投资于港股通股票的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
基金经理为张雅君,投资经理年限达到6.75年,目前管理规模为578.51亿元(wind资讯数据)。她曾任海通证券项目经理,工银瑞信债券交易员,易方达债券交易员、固定收益研究员、固定收益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助理、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助理等职务。现任易方达多资产公募投资部负责人,管理易方达纯债、易方达裕丰回报等多只基金。
受到A股市场震荡影响,固收类产品发行明显好于权益类基金。除了易方达这只募集超百亿外,浦银安盛也有一只基金低调成立,募集规模达到80亿,这只是发起式基金。
近期发行还有亮点的是南方誉享一年持有基金,该基金募集规模为31.66亿元。此外,东方红远见价值、海富通中债1-3年农发债的成立规模也超过20亿。整体来看,“固收+”及固收类产品发行相对更好。
从2021年整体来看,截至4月17日,今年以来合计成立了472只新基金,合计募集规模为1.119万亿,平均单只基金发行规模为23,7亿元。虽然近期新基金发行有些亮点产品,但是整体发行确实较1月份、2月份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大部分新基金成立规模在10亿以下,不少基金都是2、3亿元左右。
一家基金公司市场人士表示,牛年节后市场调整较大,不少基金净值较节前回撤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认购情绪,导致新基金发行难度大幅提升,基金公司整体也在调整新基金产品布局,更重于稳健类产品,如打起“固收+”、债券产品、量化对冲产品等。
上述人士还表示,今年市场部除了做好产品发行之外,更重要是做好客户服务。在过去两年基金公司的客户数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面对庞大的新的客户群体,在市场震荡阶段做更多投资者教育、投资者关心管理等工作,是目前工作的重点。而从目前看,各大型基金公司也将发力点放在投资者教育之上。
10月18日讯 融通巨潮100指数A/B基金10月15日下跌0.29%,现价1.363元,成交0.12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1.3820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上涨1.02%,场内价格溢价率为-1.66%。
本基金为上市可交易型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上涨3.21%,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下跌5.08%,近6月本基金净值上涨2.52%,近1年本基金净值上涨7.30%,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3.3570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25次,累计分红金额17.35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蔡志伟,自2015年02月11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84.54%。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贵州茅台(持仓比例7.53%)、招商银行(持仓比例5.67%)、宁德时代(持仓比例4.51%)、中国平安(持仓比例4.10%)、五粮液(持仓比例3.61%)、(持仓比例3.20%)、隆基股份(持仓比例2.63%)、平安银行(持仓比例2.51%)、药明康德(持仓比例2.42%)、中国中免(持仓比例2.17%)。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在严格遵守基金合同的前提下实现持有人利益的*化是本基金管理的核心思想,并将此原则贯彻于基金的运作之中。本基金运用量化投资策略进行指数增强和风险管理,在控制基金相对巨潮100指数基金基准的跟踪误差下,力求最终为投资者带来超越基金基准的收益。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截至本报告期末融通巨潮100指数A/B基金份额净值为1.471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63%;截至本报告期末融通巨潮100指数C基金份额净值为1.295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3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62%。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1年下半年,从海内外宏观经济来看,随着下半年新冠疫苗接种提高,疫情扰动边际减弱,2021年全球经济共振复苏大趋势延续。从国内经济来看,中国经济今年有望迎来高增长,一方面国内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增强,另一方面出口将维持强劲增长,预计全年GDP有望达到8%以上。从政策的角度来看,由于海外疫情影响还未完全消退,海外货币政策仍处宽松阶段,因此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仍较大,7月全面降准预示下半年稳健货币政策或仍将延续。从企业盈利角度看,受益于全球共振式复苏,A股全年有望实现20%的高增长。从资金面的角度看,居民资金正趋势性入场,21年预计仍将为公募基金发行大年。总体而言,在企业盈利向好叠加增量资金入场,货币保持稳健的环境下,预计A股市场仍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从行业配置的角度看,受益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高端制造业,以及科技新周期下的核心领域:5G、半导体、信息创新等长期受益。
3月8日,小编了解到,昨日广发基金价值投资部基金经理林英睿就“Value+:2022年投资新方向”的话题在直播间发表了市场观点。
公开资料显示,林英睿曾任瑞银证券研究员,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助理兼研究员、基金经理,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权益投资一部研究员。目前林英睿管理有6只产品,总规模突破百亿元。
对于2022年市场走向,林英睿认为,对于整体市场,保持一个比较中性的态度,2022年看不到太多的系统性牛市和熊市的机会,结构性行情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周期板块的很多公司股价估值涨幅较大,赔率变低,同时很多上中游累库,叠加经济下行,过去三五年行业没有做资本开支,未来两三年难见大的产量扩张,行业整体波动率会显著提高。
对于具体的行业,林英睿表示看好航空板块,不仅受益于疫情复苏,未来三五年内国内航空公司还面临明确的供需格局变化的机会。根据民航“十四五”规划,飞机供给增速从9%降低到5%,同时民航渗透率在提升,大家对航空出行的需求增速超过5个点,行业存在基本面的机会。
国泰君安*研报也称,航空行业疫情影响节后恢复,催化预期回归理性,建议逆向增持。春运40天航空客流同比增长13%,为2019年同期55%。受重大活动及疫情影响,节后客流恢复慢于2021年同期。
国泰君安表示,航空长期前景乐观,且中期复苏确定。近期国内与香港疫情形势正在催化乐观预期逐步回归理性,建议逆向增持。
在操作策略上,林英睿表示做一些中长周期的资产配置,方向上选择向下空间比较小的行业,同时会在行业里边会做一些个股的分散。
通过个股分散的方式,林英睿称大概做了三个步骤:(1)尽量规避大的beta下行。(2)买的是底部向下空间比较小,波动也比较低的东西。(3)做个股的分散。
从实际操作上看,林英睿增持了相关航空个股,持仓也较为分散。以广发聚富混合(270001.OF)为例,*财报显示,于2021年四季报,林英睿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中国国航、杭州银行、南京银行、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华策影视、江苏银行、吉祥航空、华夏航空和贵研铂业。前十大个股仓位均在4%-7%之间,仓位较为分散均衡。
图表广发聚富混合财报
持仓数量上,航空个股占据半壁江山,中国国航一跃成为第一大重仓股,去年四季度末持股1664.35万股,仓位占比不到6.5%。华夏航空为前十大新进个股,持股911.80万股,市值约1.15亿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4.9%。
我们上个月说到,对于主动权益而言,市场似乎进入了一个你买啥都可能会赔钱的状态,所以在列基金池的时候,我纠结了很久。这个月更纠结,不过想了很久,还是找了一些可能和现在市场风格比较契合的产品,仅供参考。
关于基金池的使用方法,我已经重复很多遍了:“关注基金池”并不代表我推荐你购买,即使是好的基金也需要有正确的投资方法,更何况不仅我会看走眼,基金经理的后续操作也可能失误,过往的业绩并不代表未来;其次我列出来的基金都是自己研究过并且觉得值得关注的,不存在恰烂饭的问题,本人目前有稳定的正当职业,在一家大型民营工地旗下某搬砖子部门的搅拌站担任*和泥专员,主要负责混凝土的调制,月薪高达4300块(税前),所以暂时没有恰饭需求,请大家放心食用。
之前有网友问,你这个基金池是不是发布后,立马清仓上个月的基金池产品,然后买入这个月?如果真这么操作,那申购赎回的手续费要爆表了。
这期我准备换个方式,先给你们梳理下上期剔除替换的产品短期的区间表现如何(见《民工看市基金组合月度运行报告(2021年2月) 》):
1、上期剔除了富国互联科技股票(006751),替换成了富国高新技术产业混合(前端:100060 后端:000159),2月7日~3月16日的区间,富国互联科技股票净值增长-17.58%,富国高新技术产业混合净值增长-12.29%,回撤显著降低。
2、上期剔除了汇丰晋信科技先锋股票(540010),替换成了汇丰晋信动态策略混合A(540003),2月7日~3月16日的区间,汇丰晋信科技先锋股票净值增长-17.57%,汇丰晋信动态策略混合A净值增长-0.03%,后者几乎没跌。
3、上期剔除了长城久鼎混合(002542),替换成了招商行业精选股票(000746),2月7日~3月16日的区间,长城久鼎混合净值增长-15.41%,招商行业精选股票净值增长-11.08%,回撤有一定降低。
没别的意思,运气好,刚好全部踩中而已。
好,下面开始绣红旗。
国富基本面优选混合(008515)
之前很多人让我分析一下赵晓东这位老将,他是拿过6次金牛奖的*“双十”选手,从业绩排名看,交银的何帅几乎就是他的模板——熊市控制回撤,牛市不输沪深300。所以牛市的时候你拿着也是比较折磨的,但这种的好处就是长期拿着会比较放心,哪怕遇到大熊市也大概率不会给你砸个巨坑。
我发现国海富兰克林这家基金公司不大,但是赵晓东和徐荔蓉两位老将都非常稳健,其实行业里面能干十年以上的基金经理还是不少的,但是不代表你干得时间越长就越牛,有些人就越干越平庸,管了十年公募基金,年化收益率越来越低,金牛奖也没拿过几次,就很尴尬(不针对任何人,请各位基民朋友买所谓的老将之前*看看历史业绩)。
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001071)
我知道,一提到传媒,很多人就直摆手:垃圾传媒,毁我青春。
先别吐槽,我知道传媒过去三五年几乎没怎么涨,但不代表这是个烂行业,起码胡宜斌在这个行业找到了自己的阿尔法。
之所以近期关注到传媒行业,起因是有基金经理近期组团跑去芒果超媒调研,还有资管的朋友认为,传媒板块正处于业绩与估值的双底,未来可能有机会爆发。其实你们看年后的这一波大跌,传媒几乎没什么回撤,一方面是真的没什么机构资金在传媒,另一方面业绩真的有反转预期。不过近期睿远也参与了三七互娱,刚进去就吃了个跌停,据说是因为业绩不及预期——但也许这说明传媒的业绩真的到底了。即便传媒行业烂,但是胡宜斌过往的业绩并不烂。
嘉实价值精选股票(005267)
我很少提到嘉实的产品,这只基金我说过好几次,说张啸伟、谭丽和陈一峰等是“伪价值风格”,因为他们确实会买一些估值不低的股票,并且其中有做波段的迹象。“伪价值风格”听起来不好听,但其实是真的香,我这么定义看上去比较负面,给人的感觉是这些基金经理在假装做价值投资,其实不是的。后来我看完曹名长的直播,觉得应该这样定义:曹名长、丘栋荣和徐彦属于“低估值价值投资”,而张啸伟、谭丽和陈一峰等应该是“非完全低估值价值投资”。
不论是什么细分类型的价值风格,去年能做出超70%的收益,这*不简单。嘉实的谭丽和洪流,大家可以好好观察下。民工讲过很多次,对于大部分新手而言,看一个基金经理,不要只关注*收益,还要关注控制回撤能力。
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混合(519732)
同样是很多朋友让我讲下这个产品,我之前买过交银三剑客之一杨浩的另一个产品交银新生活力灵活配置混合,其实持仓跟这个定期支付是差不多的,特殊就特殊在,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是一个每月都会支付0.5%现金的产品,所以这个产品常年保持着比较高的现金比例。为什么我之前没选这个而选了新生活力,因为我觉得牛市中持有太多现金是一种浪费。
杨浩进攻性还不错,采取了相对激进的股票投资策略,但历史风险控制水平一般,由于现金持有比例高,能平滑一部分波动,长期持有也不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广发价值领先混合(008099)
林英睿是近期最火的基金经理,没有之一,主要原因是他的基金产品年内收益冲到了最前面,而我们基民朋友普遍有看排行榜买基金的传统,所以关注度立马起来了。
林英睿比较偏向做价值风格(中小盘价值),注意,这个价值风格跟曹名长和谭丽都不一样,他的换手率非常高,他的四个基金风格大致相同,但是仓位不太一样。广发多策略是灵活配置型的,广发聚富是混合基金,股票仓位最多买到75%,睿毅和价值领先是偏股混合,最多可以买95%的股票。之所以说价值领先主要是因为这个比较新的产品可以买港股,所以今年以来才跑出如此*的收益率。据说林英睿曾在路演中承认,他的深度价值风格会导致换手率非常高。这样也好,总比老曹这种死扛着不动的风格持有体验好一些。
林英睿的*问题在于他的这种投资思路,规模做大后会逐渐换不动。跟郑澄然一样,管理规模低的时候做切换、做交易非常轻松,但这一波出名,他的规模会膨胀很多,导致业绩跑得慢一些,工银战略转型的杜洋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说到那个前段时间被骂的杜洋,我找到了一个类似骂林英睿的帖子,非常喜感:
现在画风已经变成这样了:
我真不知道说啥好,基金经理为什么秃得快?估计都是被气的。
还有几个产品,我之前单独开贴聊过,就暂时不放在基金池了,可以看下这篇《抱团股全线大跌?盘点一下投资非抱团股的基金经理 》。我在抱团股刚开始跌的时候就做了盘点,估计是全市场最早的,实在是时间太少精力有限,没办法写更多的文章,后续我有事没事都多发一些短的观点,给大家做好心理按摩,欢迎留言讨论。
后市展望:
我对后市是比较谨慎的,还是想提醒下各位,短期市场也许还有继续下行的压力。个人感觉现在就是资金面和情绪面的双杀,新基金募集不到钱,老基金还在净赎回,所以短期市场就下去了。基本面我没看到有什么大的变化,顶多是一些公司业绩披露不符合预期,导致大家集中调仓。
即便市场估值看起来也许合理了,但是交易层面看可能还不够合理。多看少动,分批缓慢建仓好于冲动重仓抄底。
一位经常跟基金经理交流的朋友是这么说的:当前并不是好的买点,好多没来得及减仓或者持有抱团股太多的基金经理明确表示,会在反弹中,涨一点减一点。所以,短时间A股可能就会这样,混混沌沌,不清不楚。反弹一点,跌一点;反弹一点,跌一点,直至新的变化出现……
风险提示:“关注基金池”并不代表我推荐你购买,千万不要冲动投资,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广发聚富混合》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广发聚富混合、融通100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