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信投(中海能源策略)中信建投低碳成长混合a

2022-08-24 15:24:15 股票 xialuotejs

中建信投



本文目录一览:



近日,中信建投证券发布公告,对受让中信建投基金25%股权的进度予以公布,中信建投基金于2022年2月10日完成本次股权变更的工商变更登记。至此,中信建投基金将成为中信建投证券全资控股子公司。

Wind统计显示,2021年,中信建投基金管理规模已超482亿,同比2020年267.15亿元,增幅超过80%,以目前产品结构来看,货币及债券型基金仍占据多数,资产净值合计366.74亿元,占比达75.95%。

中信建投证券将全资控股

从去年开始,有关中信建投基金股东股权变动的讨论不绝于耳,随着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出“清仓”单后,彼时就有业内传言中信建投证券或将全部接手。

2月10日,中信建投基金发布公告称,原第一大股东中信建投证券已在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同意受让控股子公司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后由证监会核准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持有的中信建投基金25%股权转让给中信建投证券。

随着本次股权受让,中信建投证券对中信建投基金的持股比例由75%增加至***。自此,中信建投基金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根据去年6月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的信息,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转让的这25%股权,转让底价为1.83亿元。根据相关法规要求,中信建投基金于2022年2月10日完成本次股权变更的工商变更登记。

事实上,外界早前关于中信建投证券要全权接手的消息并非臆测,早在去年4月,中信建投证券发布公告称,证监会核准江苏广传将其持有的中信建投基金20%股权转让给公司。股权转让完成后,中信建投证券对中信建投基金的持股比例由55%增加至75%,而江苏广传则完全退出中信建投基金。

此外,根据交易规则,公司第一大股东中信建投证券具有优先购买权,在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期满后,若只产生一家未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原股东为意向受让方,则该项目将采取协议转让方式成交。

如此一来,从去年年中报出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转让股权消息时,基金公司的经营业绩就成为潜在买方关注的重点。但据Wind数据统计,中信建投基金在2021年中报时,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为亏损,前项为-7014.12万元,后项-9939.84万元。

公司高管人事变动频繁

除了业绩稳定性欠佳外,基金公司核心高管的变动在过去一到两年内也屡见不鲜,涉及董事长、督察长、总经理及副总经理,其中多位履新人事履历与中信建投证券有关。

如在2021年11月18日履新督察长的朱伟,曾任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合规部总监;2021年2月26日履新的董事长黄凌此前也在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任债券承销部总监、行政负责人;另外像在2020年6月19日履新的总经理金强,曾在2005年12月至2020年5月历任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望京中环南路营业部经理、 沈阳分公司总经理、北京东直门营业部经理、北京安立路营业部经理。

不过,公司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在2021年迎来增长,截至去年6月30日,全部基金资产规模366.88亿元;全年统计为482.88亿元,同比2020年267.15亿元,增幅超过80%,以目前产品结构来看,货币及债券型基金仍占据多数,资产净值合计366.74亿元,占比达75.95%。

具体看来,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2月11日,公司旗下现有在管基金33只(统计初始份额),权益类产品较少,*一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为被动指数型产品,即中信建投北京50ETF联接A。

在主动管理产品中,拥有三年业绩的产品有13只,其中两只为货币市场基金,其余产品均为债券及混合型产品,以三年期业绩来看,截至2022年2月10日,目前业绩*的是中信建投智信物联网A,区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83.01%。

但考察一年期内产品业绩水平,公司旗下多数产品均在20%以下,其中,业绩*的是中信建投行业轮换A,截至2022年2月10日,区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7.90%。

此外,一年期产品当中,目前有部分偏债混合基金业绩告负,其中,中信建投睿溢A区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5.53%,根据其2021年第四季度报告,基金管理规模已至0.11亿元。

可见,基金公司目前不仅面临经营业绩的不稳定,同时旗下管理基金的业绩水平也与同类型产品头部业绩有一定差距。虽然券商系基金在投研和渠道方面占尽优势,但就中信建投基金来看,需要提振的空间还是很大。




中海能源策略

姚晨曦,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曾任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二级分析师。2009年5月进入中海基金,历任分析师、分析师兼基金经理助理,现任权益投资部权益投资副总监、基金经理。2016年4月至2021年7月任中海沪港深价值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5年4月至今任中海消费主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和中海能源策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6月至今任中海信息产业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有人说他是“成长股猎手”,因为他总能如猎豹般迅捷地捕获看中的个股,堪称新兴赛道“狙击手”;

也有人说他是“价值坚守者”,因为他对国家政策动向保持着较高的敏锐度,深耕价值,挖掘龙头,始终聚焦行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他自己则笑言 “没有安全圈的限制”,比起重复过往,“更愿意打破常规寻求突破”。

突破,不仅助他成就了更全面的自己,也让他始终行走在时代前沿,投资业绩优异。

他管 理 的 中 海 能 源 策 略 混 合(398021),不仅大幅跑赢业绩基准,而且同时斩获海通证券三年期、五年期和十年期五星评级(评级海通证券,评级时间:2022.07.29)。

三点论

靓丽业绩的背后是十数年如一日的钻研与坚守,更是看惯风浪后对市场的高度敬畏和投资组合的均衡配置。

2015年4月刚刚接手新基金,6月份就遇到股灾,惨烈的熊市让姚晨曦充分认识到风险的可怕,也直接奠定了他现在的风控策略。

第一,单一行业控制在20-30个点,相对均衡配置赛道(行业);

第二,在不同属性的行业间进行搭配,比如消费和科技搭配在一起,形成对冲,有效规避风险。

第三,投资新兴产业时,考虑到股价提前透支的可能,结合产业空间和发展阶段进行必要的波段操作。

“我仓位择时很少,更多的择时体现在板块配置和结构上的调整。”观察姚晨曦的持仓变动,可以发现他在板块配置和仓位调整上的煞费苦心。

从卖方到买方,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14年穿越牛熊的立体式投研历练,让姚晨曦的投资理念日臻成熟,投资体系也更加完备。

关于怎么选出好的投资标的,姚晨曦有个“三点论”:“首先,找行业里的龙头公司;其次,找有核心竞争力或技术优势、在市场中能够提前布局的优势,以及有成本方面优势等的公司;最后,找管理层比较强的公司,包括老板自身修养、能力、战略布局的眼光等。”

尝鲜者

在中海基金从事投研工作的十余年间,姚晨曦的视野遍及银行、保险、券商、电子、计算机、传媒等传统和新兴领域的多个行业,先后被他发掘并重仓的牛股不胜枚举。

对乐于接受一切新事物的姚晨曦来说,“尝鲜”是他投资生涯的常态,也很好的拓展了他的投资能力圈。

为了研究电动车产业链,他试驾过特斯拉。从试驾体验看,他觉得驾驶层面虽然还行,但总体来看,性价比不高。“如果电子技术不成熟,折旧就会非常快,对非刚需人群的吸引力相对有限。”

医美作为新消费的重要赛道,他也十分关注,亲友做完医美项目后,他会及时去了解一手体验信息。从客户体验角度,他了解到,过去相对混乱的医美行业正在发生变化,以注射为代表的轻医美更加标准化和信息透明,不仅效果明显,安全性也更加可控,有望成为一个新的高频次消费领域。

他尤其喜欢车和电子类产品,VR眼镜、电话手表、无线耳机等,只要一出来,他基本第一波参与购买“尝鲜”。

这也让他总能在一个产业形成投资风潮前率先入驻,从而占得先机。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中海能源策略混合基金近一年、近三年、近五年在同类偏股混合型基金中分别排名27/321、19/173、18/100(排名海通证券基金业绩排行榜,偏股混合型,截至2022.07.29)。

大机会

姚晨曦很欣赏中信建投前经济学家周金涛的一句名言:“人生发财靠康波”,意思是财富的积累最重要源于对经济大周期的把握。所以,他特别关注国家政策动向及关键事件节点,具体投资时也会结合宏观政策和货币政策自上而下的进行前瞻性研究和预判,进而指导仓位结构的优化调整。

综合当前的经济背景和时代特征,他看好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能源转型相关的新能源领域和碳中和领域。虽然这个领域在经历前期热炒后近期出现调整,但姚晨曦认为整个能源转型才刚刚开始,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然会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有机会从进口替代走向全球扩张的先进制造业。“虽然国家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低价劳动力优势慢慢失去,不少资源优势也在淡化,但这并不影响产业发展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低端制造业往先进制造业转型的必然需求。”姚晨曦认为这是国家“专精特新”发展大战略的时代背景,也能够*程度发挥我们人力资源上的“工程师红利”。

三是科技板块。经济发展的最终出路还是技术革命,因此姚晨曦认为投资机会最终还会回到成长股和科技股上来。“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哪些科技板块在什么时候真正爆发,但最后的大机会一定来自这里面。”

把握新兴行业大机会,现在正是好时机。

即将由姚晨曦管理的新基金中海新兴成长(015986)正在全面发售中,有兴趣的小伙伴可通过中国工商银行各营销网点及中海基金直销平台等渠道进行认购。

顾名思义,这只基金名为 “新兴成长”,聚焦的正是新兴领域的产业投资,“主要投资方向是国家规划的几个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以及一些服务业。”姚晨曦认为,未来这些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领域,长期发展增速会显著超过整体GDP增速和工业增速。结合基金经理有效的主动管理和轮动配置,通过投资这些领域可以自然分享到新兴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进而获得显著超越市场的投资收益。此外,“A+H”的跨市场设置,也使得这一基金可以通过投资港股通获得更宽广的投资空间。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信建投低碳成长混合a

北京8月4日讯 (

据同花顺数据,剔除今年内新成立基金和净值异常基金后,全市场有可比业绩的6104只混合型基金中,前7月只有720只基金实现净值上涨,占比11.8%;净值下跌基金多达5381只,占比88.2%。此外还有3只基金净值收平。

不过,与上半年混合型基金业绩榜单对比不难发现,经过7月份的回调,上述3只基金的年内涨幅均有不同程度回撤,上半年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涨幅52.63%,万家新利、万家精选混合A分别涨46.80%、40.77%。

黄海在基金二季报中称,二季度延用了一季报的判断和策略,适度调整了价值股的持仓结构,增加了能源股的仓位,降低了地产股的仓位,四月下旬曾逢低建仓了部分估值合理的风电和军工的股票,但在此类个股过快的上涨行情中也逐步兑现了收益。

与此同时,上半年排在混合型基金涨幅榜第4名的万家颐和灵活配置混合,前7月名次下滑至第9名,涨幅也由30.60%回落至19.52%。

与万家基金上述基金7月份回调情况不同,中信建投低碳成长混合A、中信建投低碳成长混合C在7月份延续了5、6月份的上涨行情,并成功跻身前7月混合型基金涨幅榜第4、第5名。这2只基金前7月涨幅分别为29.04%、28.75%。

其基金经理周紫光在二季报中表示,二季度,基金产品恪守主题投资范围,坚持成长风格,严选优质个股进行组合配置。其认为,全球低碳进程加速,提升了新能源的增速和确定性,尤其在经过调整之后,很多个股性价比突显,因此增加了新能源和储能方向的持仓。

周紫光强调,中长期角度,继续看好新能源、储能、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军工、科技创新、半导体、绿电、新消费等方向,中短期角度会关注这些方向的景气度变化,动态调整持仓结构。

前7月涨幅超过20%的混基还有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金信转型创新成长混合、易方达供给改革混合,其涨幅分别是28.25%、23.17%、20.49%。除此之外,还有近40只混基前7月实现10%以上的涨幅。

而在近九成净值下跌基金中,前7月跌幅超过10%的有2823只基金,占比46%;跌幅超过20%(含20%)的有551只基金,占比9%;跌幅超过30%的有38只基金,*跌幅达39.91%。

值得关注的是,跌幅榜前3名均受港股拖累,其中,华泰柏瑞港股通时代机遇混合A、华泰柏瑞港股通时代机遇混合C分别下跌38.63%、38.84%。

截至二季度末,华泰柏瑞港股通时代机遇混合A、华泰柏瑞港股通时代机遇混合C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金科服务、旭辉控股集团、绿城中国、中信证券、中国海外发展、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广发证券、中远海能、龙湖集团,主要集中于地产和金融板块。

而独揽前7月涨幅榜冠亚季军的万家基金,也并非所有产品都业绩表现出色,其旗下另一位基金经理黄兴亮所管理的万家科技创新混合A、万家科技创新混合C就表现欠佳,前7月分别下跌32.71%、32.90%。

万家科技创新混合A、万家科技创新混合C的持仓风格偏科技成长,截至二季度末,其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兆易创新、安恒信息、深信服、用友网络、晶晨股份、思瑞浦、圣邦股份、瑞芯微、中微公司、艾为电子。

在股市震荡影响下,今年新基发行整体“降温”。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今年新成立基金共819只,总发行份额达8118.46亿份。其中,混合型基金317只,发行份额1918.16亿份。截至7月31日,今年来已经有20只基金募集失败。

前7月混合型基金涨跌幅前100名

数据同花顺(规模截止日期:2022年6月30日)




中信建投证券

海通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维持华润啤酒(00291.HK)“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64港元。上半年费用投放不及预期,该行预计公司仍将加大费用投放。给予2022-24年EPS分别为1.01(不变)/1.26(调低9.4%)/1.44元,22年50倍PE。此外,该行指出,上半年疫情导致公司今年次高及以上增速目标较难达成,但公司战略仍将继续聚焦喜力、纯生以及super x,希望助力公司在2025年实现次高端及以上400万千升的业绩目标。

截至2022年8月19日收盘,华润啤酒(00291.HK)报收于58.1元,下跌1.02%,换手率0.28%,成交量904.37万股,成交额5.24亿元。投行对该股的评级以买入为主,近90天内共有31家投行给出买入评级,近90天的目标均价为69.69。中信建投证券*一份研报给予华润啤酒买入评级,目标价65.8。

机构评级详情

华润啤酒市值1904.33亿元,在饮料制造行业中排名第3。主要指标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建信投》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建信投、中海能源策略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