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1年寿险公司“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榜:泰康第一、友邦太保并列第二(2022年第一期 总第三十八期)
其实,分析一家保险公司,单看保费或者单看利润,难免稍显片面。
为了综合去看一家险企的经营情况,我们从风险、盈利、发展、规模等方面,选取了6项指标,自2016年推出《“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榜》,至今已经连续发布三十八期了。
“保费增速”、“ROE”、“偿付能力充足率”
“财务杠杆”、“总资产”、“实际资本”
六个方面
看险企综合实力
谁家竞争力最强
1
2021年
“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榜(TOP50)
前十的竞争实力,究竟如何?
虽然,大家在看每期竞争力排名榜的时候,可能更关注的是排名结果。
但是,这个结果只是根据“13精”综合竞争力的评价理念,选取可获取的相应指标进行的,并不能做到“又全又好”。
不过,竞争力排名的评价体系,也有根据大家反馈的问题以及市场变化进行调整,详见本文第五节。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大家能够在看排名榜的时候,了解背后的发展逻辑,再从险企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差异,去看他们的经营。
比如,头部险企虽然近来增速普遍偏低,但是盈利能力依旧稳健;反观,其他小规模公司,增速虽高但盈利能力和规模难以和老牌险企抗衡。
所以,光看保费增速或者光看ROE都是较为片面的,综合多项指标去分析才是关键。
2
泰康人寿,首次全年第一
友邦人寿、太保寿险并列第二
个代转型,仍是头部寿险的难题
泰康人寿:首度在全年,问鼎“13精”综合竞争力第一位!
2021年,受代理人人数大缩水和居民消费意愿降低等综合因素影响,头部寿险公司规模发展承压。
不过,泰康人寿则是依旧实现规模与效益发展的“双优”,甚至登上综合竞争力排名榜的第一位。
①保费排名上升,连续2年超市场!
首先,从保费规模端看,泰康人寿连续2年超市场,增速保持在10%左右,以1545亿的保费收入,位列寿险公司NO.5,较上年同期上升1位。
这主要得益于,其个险团队改革较早,在2021年行业个险整体负增长的背景下,其大个险保费仍能实现两位数增长!
同时,银保渠道也是全线飘红,新单价值、新单规模保费及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稳居市场领先地位。
②稳定的投资能力,投资收益率连续3年超6%!
再看投资端,根据“13精”计算的财务投资收益率,泰康除2018年受资本市场下行影响,投资收益率偏低外,近三年都是超6%的,且领先行业。
其实,泰康的投资能力强,甚至在业内都是有口皆碑,不少公司因此也会委托其进行投资。
从客户的角度,更直观的可以看投连险和万能险的收益率,比如,泰康人寿的开泰稳利精选(稳健型产品)投资账户年化收益率为7.5%,也是同类产品中收益率最高的。
③用杠杆撬动资产和负债,做到效益最大化!
有保费规模做支撑,就可以撬动更高的杠杆,再加上,其一直以来稳定的投资水平,这就是泰康在2021年盈利再增长的两大核心因素。
自从2017年,定下“打造大健康产业生态”战略后,其一直坚持在养老产业深度布局,“爱家之约”和“幸福有约”的服务体系也日趋完善。
或许,正是这种对战略坚持的持之以恒,才让公司能够在外部环境下行的背景下,仍能“稳”健发展在老六家中脱颖而出。
友邦人寿:ROE第一,机构铺设、代理人数量稳步增长!
此次,友邦之所以会排名第二,主要是资产规模相比泰康不具优势,且当年杠杆下降。
但是,从盈利能力看,友邦仍是寿险公司中最强的,ROE高达57%位列险企第一。
同时,从保费规模看,增速也是13.9%,遥遥领先行业,其中,年化新保费增长9%。
而这一切的背后,其个代渠道“功不可没”!
①分支机构铺设+代理人招聘,下半年代理人数量猛增!
首先,友邦人寿在“分转子”后,机构铺设速度一直在加快。
2021年,友邦四川和湖北分公司相继设立,2022年,天津和石家庄营销服务部也改建为分公司和中心支公司。
因此,在成功的招聘计划下,其新招募的代理人数量,在2021年下半年环比增长近16%,甚至将公司代理人规模,提升至疫情前的水平。
②代理人生产力提升,新业务价值增长7%!
更重要的是,代理人生产力实现强劲的双位数增长,再加上,“最优秀代理人”策略的成功复制,代理收入也增长11%。
而且,友邦一直以传统型保障型产品为主,为公司贡献较高的新业务价值。
纵使,在受消费者对长期储蓄型业务的需求增长,相关业务占比提升,导致新业务价值率略降的情况下,新业务价值仍能增长7%。
这也为其母公司,友邦保险在2022年3月宣布在未来三年回购股份,将向股东返还近100亿美元资本的计划,提供了充足的底气。
据悉,截至5月21日,友邦保险年内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7768.96万股,5月24日又耗资1.63亿港元,回购211万股。
太保寿险并列第二,开始发力银保渠道!解决个险转型,仍是头部寿险公司难题~
此次,太保寿险与友邦人寿,并列第二,不过,从具体指标就能看出两家公司的各自优势。
太保寿险在2021年的表现,除保费增速不理想外,其他规模、杠杆、盈利能力等,与以往相比,还是较为稳定的。
这一点,从这些指标的相对排名,就能看出,也证明老牌险企的底子足够厚。
不过,个代转型难,代理人缩水导致公司保费增长承压,仍是头部寿险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而且,新业务价值率和新业务价值的大幅下滑,对寿险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影响较大。
所以,个代转型拖累险企规模与效益两方面的发展,是平安寿险、中国人寿、新华人寿等老牌险企没能进入竞争力排名榜前三的主要因素。
从2022年一季度的数据看,为解决规模增长压力,新华和太保纷纷发力银保渠道,两家公司银保渠道的增速都很高,新华为25%,太保为892%。
只是,转型银保也会有负作用,那就是对价值的影响,详见《新华、太保提速,靠银保渠道拉动》。
3
寿险业转型之下
求稳还是求快,更应慎重抉择
规模与效益,二者间的平衡难度越来难!
其实,从2022年一季度寿险业的保费增速看,相较同期GDP增速仍较低,说明当前行业发展形势仍不乐观。
再加上,投资市场在一季度的波动较大,导致险企收益率大幅下滑,如何保证规模的稳健增长,并平衡好效益,可能不只是头部寿险公司的难题。
分规模去看2021年寿险公司的发展,仍旧是中小公司增速高,头部公司效益高,二者难以兼得的形势。
而且,大家注意看,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反差越来越大,比如,小公司增速最高近26%,但ROE仅为3%,二者差距悬殊。
再看,合众人寿作为一家老牌险企,2021年保费高增长48%,且保费规模首度突破200亿大关,但却亏损7.57亿,位列亏损榜第三位。
而且,因为风险综合评级为C,他已经成为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详见《2021年四季度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排行榜:6家寿险不达标,3家财险不达标》。
这就是此前我们常说的,越是在行业发展低迷之时,越要寻求稳健的发展策略,盲目冲击规模,一旦踩个雷,可能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行业均值及中位数
此外,“13精”在整理竞争力排名榜的时候,还对行业整体的ROE和财务杠杆等指标进行了均值和中位数的计算,以便大家按照自己公司的相应指标与之对应。
寿险业的两极分化现象,从上图ROE、保费增速,行业均值和中位数的差距,亦可窥见一斑。
看看你家的指标情况
是跑赢了均值?
还是跑赢了中位数?
4
保费增速、ROE、财务杠杆
偿付能力充足率、资产规模等
大排名
5
“13精”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
“13精”综合竞争力规则,修改啦!
截止2021年四季度,“13精”竞争力报告已经推出了三十八期,影响力日益增大。
首先,感谢粉丝们对“13精”竞争力报告的大力支持。但是,影响力越大,我们就越是如履薄冰。
同时,我们也收到了粉丝和业内大咖的一些专业建议。比如,关于偿付能力充足率的门槛问题,再比如,关于寿险公司剩余边际问题。
我们一方面觉得这些建议都是非常宝贵且专业的,另外一方面也担心,修改或者补充指标之后,使得中小公司在竞争力中处于劣势。
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们最终还是决定做了两处修改。
第一,提高我们的偿付能力充足率门槛。
注:80为参与评价的机构总数,根据样本量变化调整。
第二,实际资本期末值,替换实际资本增加量。
原来,我们设计实际资本变化量,是想扑捉剩余边际增量,但是,从最近中国人寿、新华人寿三季报来看,这种扑捉的波动性较大。
比如,国寿在三季报中提到“受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更新影响”,净利润同比下滑较大。类似地,新华也对归母净利润下滑作出了解释:“受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
另外,分红也会影响实际资本的变化量。一些公司有很好的分红,但是,这些分红会降低该公司实际资本变化量的排名。
这与我们的本意并不相符,我们鼓励为股东创造利润并进行分红。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将“实际资本变化量”指标进行了修订,改为更加简单直观的“期末实际资本”,以期克服上面两项缺点。
事实上,实际资本指标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我们在《“净资产、内含价值、剩余边际、实际资本?——解析“寿险股东权益之谜”》一文中提到,该指标与内含价值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与内含价值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根据我们的测算,在行业层面,实际资本大概是内含价值的1.14倍。
因此,实际资本也是一家寿险公司真实价值的某种测度。
“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体系
①指标:最简洁易懂,也最客观透明
保费增长率代表发展;
ROE代表盈利;
偿付能力充足率代表风险;
财务杠杆则既代表发展也代表盈利;
总资产代表规模
实际资本代表损失吸收能力和内含价值
②频率:季度
我们的推出频率为季度,而其他公司都为年度,我们的频率更高,这也是国内首次推出的以季度指标为参考指标的排名。
③指标口径及释义
总得分=∑各项指标得分×权重,再以合计分数转化为百分制,得出“13精”综合竞争力最终得分。
保费增长率=本季度累计保险业务收入/上年同期保险业务收入×100%;
ROE=本季度净利润/((本季度末净资产+年初净资产)/2);
财务杠杆=本季度总资产/本季度净资产;
总资产为本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认可资产(认可资产定义请参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号:实际资本》)
“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方法
①指标构成及分值
指标 | 得分区间 | 权重 |
保费增长率(保险业务收入) | 【1-78】 | 100% |
ROE | 【1-78】 | 100% |
财务杠杆 | 【1-78】 | 100% |
总资产(认可资产) | 【1-78】 | 100% |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 【1-78】 | 100% |
实际资本 | 【1-78】 | 100% |
小编的小小说明:
后台总是有人留言问,为什么百分制第一名的公司却不是100分?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小编有跟主编探讨,第一名换成百分并不是问题,平滑一下就可以了。
最终没有选择平滑,是希望维持一个横向、纵向都可比的得分。
eg:
这么说,好比高考一样,假设只有语数外三科,各科满分100分,总分就是300分。
如果,你三科成绩都是100分,那么,总分就是300分,当然也就是高考满分状元,也是最高分。
但是,如果你任何一科没有得满分,比如英语90分,说明你在这门课上还是有短板,总分汇总不够300分,自然也不能是高考满分状元。
②指标评分规则
保费增长率、ROE、财务杠杆、总资产、实际资本,六项指标按照排名由高到低,依次赋予78分至1分,等差递减。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以78分为满分,200%以上得满分,150%以上得得70%*78,120%-150%得50%*78,100%-120%得30%*78,100%以下得0分。
我们之前曾经做的一个研究显示,杠杆过低和过高都不好。杠杆太低,说明没有享受行业制度红利,杠杆太高,则可能预示着偿付能力不足风险在加剧。
因此,对于达到行业杠杆水平2倍的公司,统一赋予行业中位数。
③本次评价机构
不包含原安邦系公司和部分养老公司,还有刚刚被接管的华夏人寿和天安人寿,以及尚未披露报告的君康人寿、中融人寿、恒大人寿等。
详见《四家险企被延长接管》。
④数据来源
所有数据取自2021年四季度各家公司偿付能力信息披露报告,披露审计后版的以审计后版数据为准。
光明网
就五一出行有哪些出行建议?周荣峰表示,与清明假期相比,“五一”假期免费通行时间更长,一定程度上会释放公众出行出游需求,但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因此我们建议:首先是在出行前提前了解各地疫情防控政策,并做好出行路线规划,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尽量错峰出行;其次是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晒、避雨等准备;重点关注出行中要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做好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出现相关症状要主动报告、及时就诊。
光明网
CFIC导读 上市公司的业绩披露完毕了,82家财险公司披露了保费和利润。 ① 总体情况 总保费13583亿 总利润502亿 保费方面 正增长50家 负增长32家 利润方面 盈利58家 盈利金额541亿元 亏损24家 亏损金额39亿元 43家改善了 29家变差了 ② 保费排名榜单 150亿以上能进前十 4亿以下的排后十位 ③ 增速排名榜 增速25%以上能进前十 后十名 ④ 利润排行榜 人保平安太保居前三 众安冲到第四 鼎和英大居第五第六 ⑤ 利润率排行榜 利润率前十名 自保公司4家 外资公司3家 依托股东业务的3家 利润率均超过12% 百亿以上公司均不在其中 注:利润率=净利润÷保费 不一定很科学,但很有用 ⑥ 完整排行榜 本文保险一哥 上海证券报,新华社主办,中国证监会法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媒体,创立于1991年,是新中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现已形成涵盖报纸、网站、客户端、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全媒体财经传媒矩阵。 追求政治品德、新闻品格、专业品位、服务品质、一流品牌,做有“品”的全媒体财经资讯服务商,做您的决策参谋、投资顾问、理财助手。 因为敬业,所以专业;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最新出炉!
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
①10家中国保险公司上榜
若华夏公布年报
就是11家公司上榜
②9家险企,连续5年上榜
泰康保险排名上升最快
③平安综合实力最强
排名最高,盈利最多,员工最多
1
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
中国145家入围,仍旧领先
10家保险公司
500强
世界
2022年
★★★★★
(55家险企全榜单,参见文末)
1. 10家中国险企,入围世界500强!
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于2022年08月03日全球同步发布。
今年,上榜世界500强的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共计136家,较上年同期增加1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45家公司上榜。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上榜公司数为124家,与之相比,我国大公司数量,仍旧位居各国之首!
聚焦到保险行业...
今年,10家中国保险公司,上榜《财富》世界500强,与此前数量持平!
这10家公司分别是:
中国平安,第25名;中国人寿,第40名;
中国人保,第110名;中国太保,第182名;
友邦保险,第288名;中国太平,第334名;泰康保险,第346名;国泰金控,第376名;新华保险,第416名;富邦金控,第440名。
其中,只有中国太平的世界排名,较上年同期上升10名!
这主要是去年寿险业增长疲软,头部险企因代理人团队缩水,和车险综改等因素,导致保费收入增速较低,影响营业收入,详见《上市险企业绩大PK》。
2. 若考虑华夏人寿,中国或有11家险企,入围世界500强!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华夏人寿此前一直处于被接管状态,相关年度报告并未对外公布,可能是未能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的原因。
不过,从目前的数据看,华夏人寿2021年总保费2549亿,续期保费突破1000亿。
而且,在寿险公司的市场排名为第3名,近三年地位稳固,并无变化。
因此,按照汇率折算,参考与同期入围世界500强险企的排名比较看,华夏人寿应该仍能入围世界500强。
在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华夏人寿的参考排名位置可能在353名左右,较往年有大幅提升。
更多内容,详见《与安邦的结束接管不同!一批职业经理人获批“掌舵”,华夏、天安寿、天安财、易安,破产重整,资产包转让,陆续进入下一阶段!》。
3. 9家险企,连续五年上榜:泰康排名上升最快!
虽然,与上一年相比,中国保险公司在世界500强的排名多数有所下降。不过,回顾近5年的情况,险企的排名还是相对稳定。
从下图可见,自2018年至今,9家公司连续5年入围!
这9家险企分别是: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友邦保险、中国太平、泰康保险、国泰金控、富邦金控。
其中,有2家险企的排名,相较5年前大幅提升,就是泰康保险和中国太平,排名分别上升143位和131位。
2
2021年经营业绩
中国平安,入围三项TOP50
员工人数、最赚钱、总排名
1. 平安综合实力最强:员工人数、最赚钱、总排名,都是TOP50!
从综合实力去看,在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险企中,平安的实力最强。
第一,从总排名看(即营收),平安排名第25名,位列TOP50;
第二,从利润看,平安以15,753.9百万美元,成为最赚钱的50家公司之一;
第三,从员工人数看,平安以355982员工数量,成为50家员工人数最多公司之一。
也就是说,平安有三项排名都是《财富》世界500强公司中的TOP50。
2. 2021年经营业绩
注:以上数据根据财富中文网整理。
不过,与美国公司相比,中国险企的盈利能力还是略逊一筹。
比如,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利润89,795百万美元,是500强中第三赚钱的公司。
而且,2021年中国大陆上榜的非银行企业126家平均利润只有26亿美元。
与之相比,117家美国非银行企业平均利润近92亿美元,超过中国大陆非银行企业的3.5倍。
这一点,从排名相近的公司,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险企利润对比,也能看出一二,详见后文。
3
55家险企(中国10家)
入围世界500强
从上图可以看到,世界500强公司中,保险公司共55家。其中,19家美国险企,10家中国险企。
自2018年,中国超越日本之后,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保险大国的位置!
所以,险企的实力也有所提升,从入围世界500强的险企数仅次于美国,也能出看我国保险市场的国际地位。
此外,美国和中国入围险企的营收,占世界险企的比例分别为39.9%和18.5%。
当前,我国保险业正处在从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迈进的阶段,相信随着行业的不断繁荣发展。
详见《大国保险!央视网倾心打造保险业首部全景纪录片:从萌芽,初创,停办,复业,扩容到飞速发展的200多年保险历史~》
未来,入围世界500强的险企数量会更多,且综合实力也将有所提升。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财产保险排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财产保险排名、过路费免费时间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