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文/刘振涛
近期,随着上市公司中报披露,一些基金公司上半年的业绩情况也浮出水面。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中信证券此前曾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华夏基金的业绩快报,上半年,华夏基金实现营业收入36.33亿元,实现净利润10.58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华夏基金净利润同比增长了0.95%,展现了头部公募基金的稳定性。
相比于头部公募基金,中小基金公司业绩则表现一般。
8月17日晚间,大恒科技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中一同披露了诺安基金上半年的业绩情况。
数据显示,诺安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7.24%,实现净利润1.28亿元,同比下滑42.29%。诺安基金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诺安基金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滑,与诺安基金管理的基金规模有关,诺安基金管理规模增速在放缓。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末,诺安基金的公募管理总规模为1440.71亿元,较2021年末1335.44亿元增加了105.27亿元。
我们统计了近5年来诺安基金中期的公募总管理规模发现,5年来诺安基金的规模呈现过山车状态,规模增速比较缓慢。
近三年为例,2020年中期-2022年中期,诺安基金的公募总管理规模分别为1049.81亿元、1308.40亿元、1440.71亿元。公募规模的增速分别为-6.58%、24.63%、10.11%。2022年中期与2021年中期相比,诺安基金公募管理规模增速下降了超50%。
众所周知,公募基金的收入主要是靠收管理费,诺安基金的中期管理规模增速放缓,自然会对其营收带来影响,导致营收增长放缓,进而可能影响利润。
诺安基金的管理规模近年来增速放缓,大概有两个原因:
原因一与诺安基金长期未有新基金发行有关。公募基金发行新基金产品,是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增长的重要手段。
据wind数据,2020年之后,也就是2021年以来,诺安基金一只新基金也没有发行。最新数据显示,诺安基金在2022年4月上报了一只基金产品“诺安均衡优选一年持有混合”,目前该基金产品正在募集中。
长达1年半左右的时间,诺安基金都没有新产品发行,所以诺安基金的规模难有较好的增长。
原因二可能与基金经理管理的规模缩水有关。诺安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蔡嵩松是公募基金市场的“网红”。
2019年-2020年,凭借着管理的基金业绩大涨,蔡嵩松管理的规模也大幅上升,在2020年末达到巅峰,管理规模达409.9亿元。
而2021年以来,随着半导体板块低迷,蔡嵩松管理的基金业绩表现平庸,特别是2022年以来,基金跌幅巨大,导致管理资产规模大幅缩水。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末,蔡嵩松管理的总规模仅305.53亿元。较2020年末最高值下降了104亿。
一方面是长期以来没有新产品发行,另一方面是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老基金规模缩水。双重影响下,导致了诺安基金规模增长缓慢,进而影响了公司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诺安基金上半年净利润下降,也给大恒科技带来影响,拖累了公司的营收。大恒科技在半年报中表示,参股诺安基金2022年上半年度实现投资收益2564.40万元,较2021年同期4443.51万元减少42.29%。
实际上,2022年6月24日晚间,大恒科技曾公告称,拟出售掉持有诺安基金的20%股权,不再涉及公募基金行业业务。目前,该出售计划未有最新进展。
诺安基金2022年上半年以来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其实就是公募行业中小基金公司现状的缩影。
随着公募行业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强者恒强,头部基金会随着行业发展扩展而进一步提升。中小基金则将面对更多挑战。对于众多中小基金来说,更多地是要拿出优秀的管理业绩表现,才能提升自己市场地位,更好地迎接挑战。
对于诺安基金上半年净利下滑42%,你怎么看?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2017年被叫停的基金公司小程序交易功能,似乎再度悄然上线了。
部分基金小程序悄然上线交易功能
近日,
以一家头部公募为例,打开该公司的小程序后,打开主页展示的可购买基金列表中任何一只基金产品,底端会显示“申购”和“定投”两个功能按钮。
接下来,开户用户需要完成个人信息填写、风险测评以及银行鉴权等一系列的操作。其中需要提供的个人信息不仅包括姓名、证件号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年收入、职业、投资资金来源等信息。
个人信息完善后,在风险测评环节,开户用户需要完成总计12道题的风险测评,测评问卷涵盖年龄、投资经验、能够承受的风险等多方面内容。
完成风险测评后,再绑定相关扣费银行卡,用户即完成开户,可以进行基金交易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交申购申请前,页面还会展示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并留有一定时间阅读,用户阅读完成后点击“同意并继续”,才能完成交易。
据不完全统计,除该基金公司外,还有几家基金公司微信小程序支持开户和交易功能,而且开户前都要进行一系列信息完善和风险测评等。
对于基金公司小程序上的基金交易功能,业内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监管对基金小程序的交易功能不算正式放开,所以很多公司还没有开始推广展业,都在等待进一步明确的消息。”但据他了解,目前在紧锣密鼓进行相关业务开发的公募不在少数,还有不少基金公司正在观望这一业务。
“此前可能是担心基金小程序会泄露基民隐私等信息安全问题,这块业务开展缓慢。现在这一问题大概率已经得到较好解决,在技术上已经解决了,因此有公司加快了推进步伐。”另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透露。
此前基金小程序交易功能一度被叫停
早在2017年的1月9日的微信小程序刚刚上线时,就曾有不少头部基金公司的微信小程序上线,并上线了交易功能,但被监管层紧急“窗口指导”要求暂停相关业务。
基金君了解到,当时小程序刚刚上线,朋友圈、微信群都已经被小程序引爆,行动最快的有7家基金公司就在当日纷纷加入追赶小程序的风口。其中包括:华夏基金通、南方基金微理财、广发基智理财、银华赢在定投、嘉实逐流英雄汇、建信基金+、工银基金优选。
而在1月13日,7家基金公司的小程序便在证监会的“紧急叫停声”。
(当时被暂停的截图,非现在截图)
中国基金报
据悉,当时是鉴于小程序刚上线不成熟以及安全问题,不允许基金公司的小程序开户申赎,所以各家基金公司已紧急关闭。没暂停的就只剩下查询净值。
一家基金公司解释称,监管层可能更多考虑安全问题,比如涉及客户资料或者交易安全等。指导意见下来后,基金公司的小程序只能保留产品展示的功能,交易、申赎、定投等功能都不能有了。另外,“开户只支持页面跳转方式”是指“只能通过小程序跳转到公司官网等原有开户渠道去进行开户,不能在小程序上直接开户了。”
上述人士也表示,由于交易、申赎、定投等交易功能都被下架了,单独保留产品展示的功能的意义也不大,所以很多基金公司暂时将小程序“搁置”了。截至目前,不少基金公司的微信小程序主要是展示的作用。
或将替代中小公募APP
作为一种直接在微信中运行的轻量级应用,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工具,实现了用户对应用“触手可及”的需求。通过微信小程序做到基金交易,不少基金公司对此寄予较高期待值,或能开创基金直销微信小程序时代。
“确实微信小程序轻量级应用,一旦实现基金开户交易,应该是能够有些玩法可以做的。”据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相比APP的模式,微信小程序肯定是“降本增效”的,对各大基金公司都有吸引力。
上述人士还表示,未来若增加微信小程序,会和APP、官网、微信服务号成为基金公司直销主要的平台。目前整体来看,基金公司直销渠道能破局的不少,发展很艰难。或许头部基金公司因为足够的费用支撑,能不断在APP等领域做好技术、服务、客户分层等发展,但是中小基金公司受制于成本考虑,对直销重视程度要低一些,相对来说会更关注微信小程序。
不过,他表示,无论是APP还是微信小程序,仍然无法解决单一基金公司的基金品种单一问题,无法如大型银行或者互联网平台能“全市场所有基金一网打尽”,难以实现“跨品种”、“跨公司”的投资,也无法实现一键配置,也难以进行全市场基金业绩比较,这个是基金公司直销的尴尬之处,小程序也解决不了这个通点。
“这可能要看未来各大基金公司在小程序上的发力程度问题。”上述人士还表示,从基金直销平台来看,各大基金公司各有自己选择,有的是成为旗下基金“样板间”,有的仅是做基础功能展示,也可以成为积极服务“私域客户”,也可以投顾等未来业务做好准备。他认为,相对来说,直销的私域客户的粘性是较好的,这类客户转为投顾业务客户相对容易。
此外,对于基金公司小程序上线基金交易功能的影响,部分业内人士表示或对成本有限的中小公募电商及直销业务产生较大影响。
今年早些时候,部分基金公司宣布暂停公司旗下APP运营,引发行业关注。这背后体现的不少中小基金公司运营APP成本过高而被迫暂停的无奈。
相关人士曾表示,基金直销业务早已不再是强依赖APP运营的时代。微信生态对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直播能力等的持续建设,给了基金公司在新媒体运营时代一个更好的阵地,让客户更便捷地与基金公司的服务形成连接。
未来在微信域会加强直销渠道的建设,打造更多场景化服务,与客户形成多触点的连接,充分拥抱新媒体时代的来临。
事实上,正如一位公募电商业务负责人所言,“现在基金公司对小程序的运用很多,不少公司利用其做市场陪伴、投资者教育,以及赋能代销渠道等”。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小程序支持基金交易功能,将有一批基金公司将直销业务的主阵地从App转至微信小程序,而小程序也将成为“必争之地”,承载更为核心的基金业务。
中国基金报(ID:chinafundnews)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分享内容,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黑幕调查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现金垃圾,股市更垃圾”!全球头号对冲基金再度预警丨美社交巨头一夜暴跌超40%,啥情况?丨美发生10年来最致命小学校园枪击案丨见证历史!“转板第一股”来了,1.76万股东跨进科创板丨强制退市“接三连二”,又有两家A股公司入列,涉4万投资者丨两天三人落马!央行、银保监会多名官员被调查 ,牵出多名老部下丨突发!IMF预警:全球面临二战来最大考验!欧股低开、美股期货下跌,近百亿外资流出A股!
2022年8月20日,诺安积极回报混合(001706)发布公告,增聘蔡嵩松为基金经理,任职日期自2022年8月20日起,宋德舜不再担任该基金基金经理,离任日期为2022年8月20日,变更后诺安积极回报混合(001706)的基金经理为蔡嵩松。截止2022年8月19日,诺安积极回报混合净值为1.7960,较上一日下跌0.06%,近一年下跌9.88%。
蔡嵩松先生:博士,曾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1月加入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员。2019年2月起任诺安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现拟任诺安和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5月22日任诺安创新驱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7月2日任诺安优化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其管理过的公募基金如下:
重仓股战绩回顾:其管理的诺安成长混合在2019年第二季度调入圣邦股份,调入当季均价122.13,已连续持有3年又1个季度,截止2022年第二季度仍在持有中,最新季度均价1074.28,估算收益率为779.62%(估算收益率按后复权的调入调出季度均价算出)。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财联社7月3日讯
2019年蔡嵩松成为基金经理,上任一年,他便跃入百亿基金经理行列,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此前规模一度超过300亿元,占诺安基金权益类基金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这也让蔡嵩松成为诺安的“台柱子”和行业与投资者的关注点。但因风格极致、涨跌剧烈,蔡嵩松的“口碑”也是屡受争议。蔡嵩松此番正式接管诺安优化配置混合,“保壳”或是一个重要出发点,蔡嵩松出马,会否给这只基金带来起色?
“换将”或为“保壳”
7月2日,诺安基金发布公告称,蔡嵩松接替吴博俊出任诺安优化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至此,蔡嵩松管理产品数量为4只,其他3只产品分别为诺安成长、诺安和鑫、诺安创新驱动。
根据公告信息,该公司已将上述变动事项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基金经理变更手续,并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证监局备案,上述调整自7月2日起生效。
诺安优化配置混合成立于2018年9月,成立规模2.54亿元。不过,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规模仅为0.02亿元。从诺安优化配置混合2022年一季报中对报告期内基金持有人数或基金资产净值预警说明来看,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存在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
众所周知,5000万规模是公募产品清盘的“生死门槛”。如果没有特殊约定,一只基金的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或持有人数不满200人,则基金可选择“清盘”。
那么,已达到清盘条件的诺安优化配置混合为何没有选择清盘?
一季报中有答案,彼时公告中同时提到,基金管理人积极与基金托管人协商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持续营销、转换运作方式、与其他基金合并等,并适时根据法律法规及基金合同约定的程序进行。
有业内人士表示,濒临清盘的产品选择“保壳”,其优势在于一旦有相关客户特别是机构客户提出需求,可以更快地将业务落地,减少重新申报产品的时间成本。但从持有人大量赎回来看,本质上说明投资者对此基金并不看好。
200亿规模的诺安优化配置混合为何选择更换基金经理为蔡嵩松?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诺安优化配置混合的股票持仓比例接近70%,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天邦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汉威科技、翠微股份、天康生物、兴业银行、唐人神、京北方、新五丰。不难发现,诺安优化配置的配置重心主要聚焦于消费、农牧板块,这与蔡嵩松所擅长的半导体行业在风格上存在较大差异。
有意思的是,规模仅200万的诺安优化配置混合股票持仓比例接近70%,因为规模原因,多只持仓数量仅几千股,但聚焦在消费与农牧板块,风格更为鲜明。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天邦股份(10600万股)、牧原股份(1600股)、新希望(5100股)、汉威科技(4400股)、翠微股份(4100股)、天康生物(6300股)、兴业银行(3500股)、唐人神(6500股)、京北方(1700股)、新五丰(5900股)。
蔡嵩松遭遇基民用脚投票
2019年蔡嵩松成为基金经理,上任一年,他便跃入百亿基金经理行列。蔡嵩松的经历也颇为“跨界”,15岁入中科大少年班,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中科院深造芯片设计,后辗转券商研究员,2019年任基金经理。随后他将仓位集中于半导体,得益于科技行情,诺安成长混合业绩一度飙升至200%,2021年,一句“不要赚钱了叫我蔡总,亏了钱叫菜狗”,成了蔡嵩松基金经理执业经历的充分写照。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公布的蔡嵩松基金持仓中,以诺安成长为例,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蔡嵩松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圣邦股份、韦尔股份、兆易创新、中微公司、卓胜微、北方华创、三安光电、中芯国际、北京君正、沪硅产业-U。无一例外,这些个股多属于所在细分行业的龙头,且大多属于半导体行业中市值偏大的个股。
“为什么选择这个赛道,因为我当时想的就是要做最锋利的矛,那就要选择最优秀的赛道。这种投资模式其实不是押注一个赛道,大家对科技股的普遍投资方法是持有一段时间,然后卖掉它,但我不这么认为。2013年、2014年,那时候我们国家的科技股,讲究的还是一种模式创新,到现在,会发现很多讲模式创新的公司都被证伪了。然后到了当下的这个阶段,只有具备硬核科技,真正具备好的产品的公司才有可能被资金持续的关注。另外,现在的一些政策对科技股的土壤的支持都是和以前完全不同的。”2021年7月份,诺安成长基金经理蔡嵩松在一场直播会话中表示。
不过,2021年7月份以来,他管理的诺安成长净值下跌22.23%,2022年以来跌幅达更达23.37%。
与此同时,2021年末同比2020年末,持有诺安成长的投资者数量下降,个人持有份额由2020年末的187.48亿份,下降到了126.07亿份,同比下降32.76%。也就是说,从赎回的数据来看,区间内,至少三成的个人投资者对蔡嵩松感到失望,或者说,对半导体行业基金感到失望。
诺安基金变数不断
不仅仅是业绩的滑坡,近期诺安基金高管变令外界应接不暇。
先是今年4月23日诺安基金发出公告称,聘任于东升为新的副总经理。
公告显示,于东升于2020年10月加入诺安基金,有石油行业从业背景,多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历任石油部上海西捷石油公司技术开发工程师、南方证券部门副总经理、泰达宏利基金总经理助理、汇添富基金副总经理、申万菱信基金总经理、上海尚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等。
随后在5月24日,诺安基金督察长马宏因个人原因离任,由总经理齐斌代任督察长。刚过月余,诺安基金又迎来了董事长秦维舟的离任。
诺安基金发布高管变更公告,称公司原董事长秦维舟因董事会换届离任,由诺安基金总经理齐斌代任,这意味着齐斌现已身兼董事长、总经理、督察长三职。
第三大股东大恒科技将要清仓诺安股权,也是一个重大变数。今年6月25日,大恒科技公告,拟以不低于10亿元的价格出售所持有诺安基金20%的股权。对于出售原因,大恒科技在公告中表示,此举是为了盘活公司存量资产,优化公司资产及业务结构,更好聚焦主业。
据大恒科技年报显示,2021年诺安基金实现营业收入11.24亿元,同比增长14.25%,实现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1.46%。
横向来看诺安的业绩增长并不突出。2016年至2021年,诺安基金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36亿元、9.65亿元、9.09亿元、7.21亿元、9.82亿元、11.2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2.77亿元、3.12亿元、1.9亿元、2.74亿元、3亿元。
从净利润来看,对于诺安来说还算稳定,但“隐忧”却是当蔡嵩松业绩大幅褪色时,或许再无人能挺身而出。
客观而言,蔡嵩松效应对诺安基金规模的贡献度或已触碰到天花板,其他的权益老将、新秀规模贡献能力相对不足。这种畸形发展背后的隐忧是,一旦蔡嵩松未来选择离职或业绩持续大幅滑坡,诺安的效益会受连带影响,这是摆在公司领导层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诺安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诺安基金、基金网上交易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