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1世纪资管研究院研究员 周炎炎
萌芽自2004年,中国资管业至今走过风雨18年,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变成英姿勃发的青年。
银行资管、信托、基金、券商资管,中国资管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充,而在2018年“资管新规”树立起行业统一规范之后,原先层层嵌套、通道肆虐、非标盛行、各自为政的混乱状态迎来了强监管时代,从粗放式经营向精耕细作演进。
资管新规是资产管理行业的顶层设计,促使行业回归资产管理本质,按照“功能监管”、“统一监管”的思路,重新设计行业监管框架,影响深远。旧有的规则被颠覆,新的规则重新确立,随着资管新规配配套细则逐步落地,监管图谱逐渐完善,各个资管子行业的监管套利现象日渐稀少,资管行业格局被重塑。
资管新规政策落地已经4年有余,这期间各资管子行业推出了各类监管细则,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在蓬勃生长。截至2022年7月,国内共有29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26家已经正式开业。按发起银行类型的不同,银行理财子公司可分为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中外合资五类。2022年上半年以来顺利开业的理财子公司共有4家,分别是浦银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上银理财和民生理财。
截至2021年底,111.36万亿规模的资管行业(除保险资管以外)格局银行理财29万亿元,占比26.04%;信托资产规模20.55万亿元,占比18.45%;证券业资管(包括券商资管、公募基金、基金专户、基金子公司专户、私募、期货)总规模为61.81万亿元,占比55.50%。
本报告将2012年作为观察各类资管业务参与主体情况的起点,原因在于2012年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新管理办法出台,证监会允许基金公司设立专门子公司,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开展非标等业务。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这股资管市场的重要力量*汇入大资管,才构成了今天大资管参与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经历了2017年银监会“三三四十”专项治理和对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的整顿,以及2018年以来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证监会资管细则、资金信托管理办法、保险资管细则、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估值指引、标准化债券类资产认定规则、现金管理类产品新规的相继颁布,监管主体分散、监管标准不一、套利现象频发的资管行业迈入了统一监管时代。而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一年,2021年对于资管行业是“淬火炼真金”的一年。这一年的成果已经见分晓。
本文选择规模、资管业务中的通道、资产端配置、报酬及收益率四个角度,将各类资管机构的数据进行综合对比,试图勾勒出统一监管四年后的大资管行业的生态图谱。
一、规模和份额
图1:主要资管业务参与主体规模和增速统计
2021年资管总体规模来看为111.36亿元(其中有银信合作、银证合作等重复计算未剔除),这是资管新规出台以来,继2020年之后第二次出现正增长,并且第一次增幅达到两位数。
增幅主要是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迅速扩量。这一年,公募基金规模增幅耀眼,接近三成,已经顺利超越信托成为第二大资管子行业。而信托行业在这一年继续出清不合规资产、压降融资类信托规模,在产品方面非标转标实现突破,非通道业务中的主动管理信托持续增长,因此信托股实现了近四年来*规模增长,虽然只是0.29%的微弱增长,但依旧是个令人欣喜的转折点。
回顾这十年,自2012年到2016年监管的暴风雨来临之前,资管行业的总规模保持着强劲增长,5年内迅速地从20万亿扩张至100万亿。2013年到2015年之间,每年总量攀升水平均在50%以上,尤其是2015年,达到了67%,大资管业规模增速到达顶点。2016年开始,野蛮生长脚步略缓,监管酝酿统一监管,当年的同比增长率下滑到32%。而2017年几乎是紧急刹车,规模增量仅为5.8%。2018年,高歌猛进的资管业终于进入了负增长时期。相较于2017年末的109万亿的存量,2018年资管业总规模不仅未增长,反而下滑了4.2万亿元,同比降幅为3.84%。而2019年在此基础上再度下降到93万亿元。自2020年起,各资管子行业细则落定,整体平稳转型,资管规模实现正增长7.55%;2021年在此基础上又获得较大提升,达到111.36万亿元 ,这是大资管行业目前创下的规模新高,甚至超过资管新规发布之前的2017年(109.36万亿元)。
从不同类型机构来看,由于分业监管,各机构受所属监管部门政策影响较大,因此各类资管机构的发展历程不尽相同。
银行理财:由于银行理财一直都是银行客户的*投资方式,因此几乎没有规模下滑期。其中2018年规模下滑25%以上,其中有个重要原因是统计口径的变化——资管新规颁布之后,银行理财规模统计口径由含保本理财的全口径变成了非保本理财存续规模。
在此前的野蛮生长期,银行理财在2012年规模增幅达到惊人的73%,但在2013年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增速放缓,当时是因为银监会8号文(《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理财非标投资的监管。不过随后的2014-2015年,银行理财规模仍以40%以上的增幅扩张,2016年再度放缓,而2017年仅为2%不到。
进入被称为“资管新规元年”的2018年,实际上含保本理财在内的银行理财*突破30万亿元,这是由于股市不景气,加上部分私募产品、P2P产品爆雷之后,居民储蓄回流银行理财的缘故。不过剔除保本理财,2018年非保本理财的体量为22万亿元。
2019年-2021年间,行业正本清源,银行及理财子公司的非保本理财存量有序上升,并且增幅不断扩大,2021年达到了29万亿元,增幅12.14%。截至2021年底,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已由资管新规发布时的4万亿元压降至零;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26.96万亿元,占比92.97%,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增加23.89万亿元;同业理财降至541亿元,较资管新规发布前下降97.52%;绝大部分银行如期完成理财存量整改计划,为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信托:信托资产规模在连续三年下跌之后终于止跌回升。2021年四季度末,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余额20.55万亿元,比上年末20.49万亿元增加600亿元,同比增长0.29%,比三季度20.44万亿元增加1100亿元,环比增长0.52%。增幅虽然不大,却是信托业自2018年步入下行期以来的首年度止跌回升。信托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自2017年达到26.25万亿元峰值以来,2018-2020年间一直处于负增长的渐次回落之中,三年间规模分别降至22.70万亿元、21.61万亿元和20.49万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13.50%、4.83%和5.17%。这种下行趋势在2021年前三季度出现了明显的企稳迹象,到四季度实现了止跌回升。这也反应了信托业务在去通道、回归本源、发挥主动管理能力之后,内生发展动能良好。在近年来的严监管下,主动管理信托中的融资类信托加速下降,投资类信托则持续上升,事务管理类信托中的通道信托加速下降,而服务信托则快速上升。到2021年底,信托功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回溯过去,信托规模增速的放缓早于整个行业,在2013年就已开始,2014年时的同比增速下滑了18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信托公司的业务高度依赖其作为银行理财的通道,后由于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其他通道的崛起而大受影响。然而在2017年的资管新规出台前夕,整个行业发展明显放缓的情况下,信托保持了近30%的增长,增速位于所有类型资管机构之首。截至目前,信托资产*规模出现在2017年四季度末,26.25万亿元。
证券业资管:在统一监管下,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专户、基金子公司专户等原先主要作为银行理财通道成长起来的业务,其规模曾经在数年间翻倍成长,但2018-2021年大多处于急剧萎缩状态。
券商资管从2012年到2016年5年间从不到2万亿增长到超过17万亿;公募基金专户2013年到2016年4年间规模从0.47万亿增长到6.38万亿,*年增幅超过240%;基金子公司从2012年的0.25万亿到2016年突破10万亿。但这些都是最容易受到资管新规冲击的主体。
2018年-2020年,券商资管每年规模跌幅两成左右,2021年下跌放缓到3.63%;公募基金专户2018年下滑超过6%,2019年加速跌了28.14%,2020年则上升了7.60%,2021年继续增长8.57%;基金子公司专户2017年就已经下滑了超过30%,2018、2019、2020、2021年在此基础上再度下滑28%、20%、19.09%、31.56%,总量下滑至2.32万亿元。
公募基金起步较早,在2019年和2020年迎来规模大发展。2014年到2015年间,出现了连续两年超过40%的增长,这与银行委外需求关系密切。通道受限对公募基金的影响小于对其他资管机构的影响,随着资本市场在2019、2020年出现回暖迹象,新基金频繁上马,百亿基金频频现世,公募基金迎来新机遇。2021年,公募基金规模再创新高,并取代信托成为资管子行业中规模排名第二的行业。其背景是,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全年分别上涨4.8%、2.67%、12%,均连涨三年。
主要资管业务份额变化
截至2021年底,各资管业务份额占比银行理财占比26.04%,公募基金占比22.95%,信托资金占比18.45%,私募资管占比18.20%,证券公司资管占比7.40%,公募基金专户占比4.55%,基金子公司专户占比2.08%,期货资管占比0.31%。
纵向变化上看,银行理财规模占比出现反弹,自2012年的38.91%在波动中下降至2019年的25.16%之后,银行理财连续两年规模占比平稳上升,达到 26.04%。信托资金份额在资管新规之后份额下降至21.59%,2019年短暂回升到23.23%,2021年降至18.45%,被公募基金份额超越,预计2022年将被私募基金超越。
证券业资管方面,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专户、基金子公司专户这类严重依赖通道的资管业务形态占比总体来说呈下滑趋势。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规模则自2016年起稳步攀升,公募基金从2016年的不到9%提升到2021年的22.95%;私募基金2017年*突破10%之后,2021年已经达到18.20%。
(统筹:马春园)
2022年04月28日,由四川华太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世界证券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金盒企业管理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盒集团”)主办,重庆华太壹方电子商务中心(有限合伙)-重庆事业部、华太诗越重庆科技中心(有限合伙)-重庆九龙坡事业部承办,四川华太现货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瑞盈投资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约瑟夫(四川)实业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华太上市高峰论坛”于重庆顺利举行,共襄盛举。本次峰会的主题是“聚智前行,众启新征程;燃势腾飞,齐心赢未来”,旨在探寻时代骤变下的资本本质,聚焦不变的资本核心价值。
论坛现场
峰会上,一段燃势的开场舞拉开了此次高峰论坛的序幕。华太集团董事长王英女士代表主办方致辞,她对出席此次峰会的所有来宾表示了感谢与欢迎,并表示世界发生巨变的时候,有些人慌张不知所措,有些人却早已为巨变做好了一切准备。华太集团上市之路走到今天,是在全国各地的市场精英共同奋斗下及金盒集团、世界证券管理集团的精心辅导下,集团的品牌价值才能不断提升,华太的上市之路也即将进入新的阶段。坚信在华太集团全国市场精英的共同奋斗下,在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将会加速推进华太集团在纳斯达克上市计划,本次峰会专为华太集团全国各地的市场精英定制。精彩的致辞之后,本次峰会就进入到了分享的盛宴。
华太集团董事长王英
由于疫情原因,世界证券大中华区执行总裁、美国中国金融家协会常务董事桥汉先生和金盒集团董事长、世界证券董事赵庆敏先生分别以视频的形式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金盒集团董事长赵庆敏
首先金盒集团营销总裁李总隆重宣布了华太集团在OTC市场的股票代码《AMHV》,也对这家公司进行了详情介绍“AMHV成立于2007年11月,位于美国内华达州,是专注于将人工智能 (AI) 应用于各种电子商务市场。AMHV 利用专有的无 cookie 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来提供内容和产品的个性化和推荐,从而提供实时个性化和独特的用户体验。”此消息的发布也是华太集团出征纳斯达克的第一步。
随后,李总讲述了金盒集团通过优势业务资产化,去发现、辅导、孵化、整合、并购、共享研发、共享生产、共享营销、共享渠道,帮助华太集团降低经营成本,抱团取暖。企业与企业之间,除了竞争关系,其实还是天然的合作伙伴。
金盒集团采用一套公平的利益分配模式,通过赋权数字化系统,量化绩效指标。以前的企业以谋求利润为主导,现在更多是靠资本介入重新分配资源。根据贡献值量化结果,判断不同企业的“价值”,通过股权数字化系统确权,把企业的利益份额确定下来,上市后也可以据此分配利益。
企业行为可传承,消费者也会更加笃定自己的消费行为。这也是上市带给企业的巨大利好——找到企业竞争优势,帮助企业升维,让企业快速增值。上市可帮助企业资产证券化,通过分配财富为产品赋能,增加企业竞争力。吉利汽车拿出1.67亿股票分给一万多个股东,海底捞拿出60多亿分给员工,腾讯更是为员工分了两次股票,增加员工福利,才能更为企业凝聚向心力。
金盒集团营销总裁李伯伦
论坛上还有华太集团投资战略顾问闫书铭先生的演讲,以“十亿美金独角兽成长路径”做主题分享,他在演讲中指出,现在的企业家一定要明白两个“市”,市场和市值,上市公司拼比的是市值管理,然后没有上市之前拼的是市场规模,这是独角兽的基因。
除了两个“市”,还要明白三个“钱”。第一点是值钱即股权值钱。第二点是品牌有钱,全国各地有人愿意联合开直营公司。因为华太集团在目前已经有直营控股公司接近20家,在今年6月份完成49家。
只有品牌的吸引力足够的强,才能在未来的3-5年,甚至10-20年会有品牌的红利期。消费者在有需求的时候,第一时间他的心智战场,被占领在第一名,这个占领的位置叫品类*,然后做到与众不同,我们在物理市场当中,铺到全国各地,那可能一年只能做20亿到30亿,但是如果物理市场出了二、三十亿的品牌授权直营公司,加盟商,再加上c端的消费者愿意使用我们的品牌,华太集团应该是百亿甚至好几个百亿。
最后一个钱即赚钱,也就是数据,数据驱动产品买卖,产品交易从获取客户到成交转化率,到客单价到每*产品,每一次交易带来的利润,这是毛利,客单价带来的毛利再到客户的复购,选择独特产品,比如一县一品,能带来高频的消费,叠加大众的消费,大众+高频就具备超级独角兽的基因。成为独角兽也有法规要求,即规范,如果要取得上市代码,更需要规范,加之金盒集团也有财税核心业务,是做财税业务十余年的集团公司,在多方加持下才能为华太集团的上市之路保驾护航。
华太集团顾问闫书铭发表演讲
本次高峰论分享了他们多年深耕在资本市场的感悟,并呼吁大家勇当中国资本市场的弄潮儿,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学习跟上时代脚步,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干货满满的分享外,还举行了 “华太集团贵阳、遵义、长沙、泸州”事业部的授牌仪式。至此,此次“华太上市高峰论坛”顺利落下帷幕。未来华太集团仍将一如既往的以坚定的步伐在新型的资本市场道路上砥砺前行,在资本+实体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做好行业的领头羊。
授牌仪式
高峰论坛部分现场照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国气象局令第111号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已于2020年12月31日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经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气象局同意,并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公布,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财政部 部 长:刘 昆
生态环境部 部 长:黄润秋
发展改革委 主 任:何立峰
外交部 部 长:王 毅
科技部 部 长:王志刚
农业农村部 部 长:唐仁健
气象局 局 长:庄国泰
2022年6月28日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以下简称基金)的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实现基金宗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基金是由国家批准设立的政策性基金,按照市场化模式进行运作。
第三条 基金的宗旨是支持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等绿色低碳领域活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四条 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安全规范、专款专用、注重绩效的原则。
第二章 基金组织架构
第五条 基金的组织架构由基金政策指导委员会和基金管理中心组成。
第六条 基金政策指导委员会是基金事务的部际议事机构,负责对基金进行政策指导。
基金政策指导委员会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和气象局的代表组成。
基金政策指导委员会设联合主席,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发展改革委的代表担任,负责召集和主持基金政策指导委员会会议。
基金政策指导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由基金管理中心承担具体工作。
第七条 基金政策指导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制定基金基本管理制度提出指导意见;
(二)对基金发展方向、中长期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给予政策性指导;
(三)对基金赠款、有偿使用等的支持方向以及其他政策提出指导意见;
(四)对影响基金发展的其他重大事项提出指导意见。
第八条 基金管理中心是基金的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工作,由财政部归口管理。
第九条 基金管理中心履行下列职责:
(一)起草基金基本管理制度,制定基金具体运行管理规定;
(二)筹集和管理基金资金;
(三)组织开展基金赠款和有偿使用等业务;
(四)对基金赠款和有偿使用等项目进行监督管理;
(五)向基金政策指导委员会报告基金年度业务计划及其开展情况,以及其他重大事项;
(六)履行基金政策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职责;
(七)开展其他符合基金宗旨的活动。
第三章 基金筹集
第十条 基金来源包括:
(一)通过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转让温室气体减排量所获得收入中属于国家所有的部分;
(二)基金运营收入;
(三)国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捐赠;
(四)其他来源。
第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减排量,是指经国家批准,通过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转让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减排量收入,是指转让减排量所获得的收入。
减排量收入由国家和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分别所有。减排量收入中属于国家所有的部分全额纳入基金。
第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基金运营收入,是指在本办法规定的使用范围内,基金开展有偿使用等所获得的收入。
第四章 基金使用
第十三条 基金使用应当以保本微利、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采取赠款、有偿使用等方式。
第十四条 基金通过安排一定规模赠款支持以下项目活动:
(一)与碳达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学术活动;
(二)与碳达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活动;
(三)旨在加强碳达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培训活动;
(四)旨在提高公众碳达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五)符合基金宗旨的其他项目。
基金赠款年度支出规模根据基金上年度收益情况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实际工作需要确定。
第十五条 基金赠款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与碳达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相关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地方赠款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
第十六条 基金赠款项目的申报、评审、管理和考核验收等应当按照基金赠款项目管理有关规定进行。
基金赠款项目管理办法由生态环境部、财政部另行制定。生态环境部据此牵头编制年度赠款项目指南。
第十七条 基金通过有偿使用方式支持以下项目活动:
(一)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产生应对气候变化效益的项目活动;
(二)落实国家有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重大决策部署的项目活动;
(三)符合基金宗旨的其他项目活动。
第十八条 基金有偿使用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一)债权投资;
(二)股权投资;
(三)融资性担保;
(四)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方式。
第十九条 基金有偿使用依托专业机构开展,实行专业化管理。
基金有偿使用形成的各种资产和权益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财务等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第二十条 基金有偿使用的组织与开展应当按照财政部有关基金有偿使用管理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基金支出包括赠款支出和基础管理费支出。
前款所称基础管理费支出,是指基金筹集、管理、使用过程中的相关费用,包括基金管理中心日常管理费、基金业务发展费以及其他费用。
第二十二条 基金管理中心应当公开以下信息:
(一)基金有关政策文件;
(二)基金赠款项目的申报流程以及所需提供的材料清单;
(三)基金赠款、有偿使用等业务开展情况,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除外;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信息。
第二十三条 基金与基金管理中心应当分别建账、分别核算,并按照财政部有关基金财务管理的规定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保障资金安全。
第二十四条 基金管理中心应当加强对基金使用的风险管理,及时识别、分析、评价和处理相关风险。
基金不得用于不符合其宗旨的赞助和捐赠支出,不得从事房地产、股票、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以及期货等高风险金融衍生产品投资。
第五章 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基金有偿使用情况、赠款项目开展情况和会计资料等的监督检查,全链条规范基金运行管理。
基金管理中心应当会同有关单位对基金资金使用情况和产出成果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及时向基金政策指导委员会报告相关情况。
第二十六条 基金及其管理中心应当接受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实施的审计监督。
第二十七条 基金管理中心应当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对基金收支规模、基金结余、基金运行情况以及基金管理中心的支出情况等进行审计。
第二十八条 基金管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基金赠款项目和有偿使用项目管理以及其他重大业务中,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以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基金使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基金使用行为的,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和气象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2010年9月14日公布的《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外交部 科技部 环境保护部 农业部 中国气象局令第59号)同时废止。
5月30日消息,基金业协会网站信息显示,近日,私募机构上海孚腾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孚腾私募基金”)完成了备案登记。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孚腾私募基金的股东阵容强大,其股东包括国资背景的上海国投资本、上汽旗下的上汽金控,“锂电池巨头”宁德时代、B站旗下绘界文化、知名投资机构中信资本等。
具体来看,上海孚腾私募基金的第一大股东,是国资背景的上海国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5%,是该基金的牵头方。“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站旗下的上海绘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信资本旗下的中信资本(天津)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则分别持有上海孚腾私募基金5%的股权。
机构信息显示,上海孚腾私募基金的机构类型是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业务类型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类FOF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类FOF基金,管理规模区间在0至5亿元。(文|《财经天下》周刊 刘镇)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子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子公司、华太证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