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07月22日讯 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基金07月21日下跌1.00%,现价0.904元,成交56.47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0.8946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下跌1.02%,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04%。
本基金跟踪指数为中证红利质量指数,*报告期内,本基金收益率为-4.50%,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红利质量指数。
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下跌2.54%,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5.38%,近6月本基金净值下跌5.61%,近1年本基金净值上涨--,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0.8946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张弘弢,自2021年12月20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9.62%。
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021年初,市场对大盘蓝筹股的热情不减,A股板块轮动加剧,人们在讨论谁会是下一个“茅台”、下一个“宁德时代”。在大盘股倍受关注的环境下,一个中小盘指数“中证500”却悄无声息地冲上高点。年中,中证500指数点位更是创下五年新高。
一,2021年,中证500指数发生了什么?
中证500指数是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组指数,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其构成为:全部A股中剔除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及总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后,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中证500指数成分股市值主要分布在100亿至300亿之间,反映了A股市场中一批中型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中证500指数点位从2021年初的6,482.79点至9月1日达到7,193.10点,累计涨跌幅为10.96%,同期沪深300及上证50均发生负增长。2021年6月,A股市场中一批大市值蓝筹股震荡下跌,作为大盘股代表的沪深300也一路走低。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渐渐恢复生机,代表中小盘的中证500也是水涨船高。指数间分化逐渐形成并扩大,截至2021年9月1日,中证500指数年内跑赢沪深300指数18.52个百分点。
中证500指数成立于2004年12月31日,长期来看,截至2021年9月1日,累计年化收益率12.56%,而同期沪深300年化收益率仅为9.96%。尽管中证500长期收益超过沪深300,放眼最近十年,中证500表现却不如沪深300。
以2011年9月中证500以及沪深300指数点位为基准,两者十年年化收益率分别为5.05%和5.56%,中证500指数涨幅劣于沪深300。而近五年年化收益率沪深300更是达到8.08%,远超中证500的2.42%。由于指数编制规则的限制,随着指数成立时间增长,中证500中表现*的个股大概率会被剔除并调入沪深300,同时沪深300中表现不佳的个股又会被调入中证500,外加市场近年对行业龙头的青睐,沪深300指数表现近十年优于中证500指数。
二,中证500被低估了吗?
有人说“中证500被大大低估了”,研究中证500指数历史市盈率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其市盈率的确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但由于中证500成分股调整对市盈率影响较大、且指数里行业构成包含大量周期股,我们不能简单通过市盈率百分位值来判断中证500是否被低估。
1,今年6月中证500成分股调整带来了估值下降
在通过市盈率判断相对价值时,我们选择滚动市盈率(TTM PE),即以过去最近的十二个月为基准,计算每股价格与每股盈利之比。相比静态市盈率以上一年盈利来计算每股盈利,滚动市盈率更加准确客观。
在2019年结构性牛市市场背景下,大盘股备受关注,股价带动沪深300指数上涨的同时,大盘股的估值也到达了历史高位,沪深300滚动市盈率一度在2021年初到达17.45倍,处于历史80%分位。而中小盘股票因为鲜有人关注,炒作空间有限,中证500滚动市盈率仍在其中位数上下浮动,估值没有明显变化。2021年6月11日,中证500成分股进行了调整,滚动市盈率更是大幅度降低。6月11日中证500滚动市盈率为25.5倍,处于历史17%分位,而6月15日成分股调整后滚动市盈率进一步降至21.5倍,处于历史5%分位。
通过具体研究被剔除的和新调入的50支股票,我们发现,排除市盈率为负值的企业,被剔除股票的平均滚动市盈率为53.3倍,而调入股票市盈率为42.4倍。从权重角度考虑,剔除股票曾占中证500指数权重14%,而新调入的股票权重仅为11%。在成分股调整后,高权重高市盈率的企业被剔除,而一些低市盈率股票的调入使中证500指数的滚动市盈率降低,达到历史相对低点。
2,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以有色、化工为代表的周期股不断走强,为中证500指数的估值走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中证500估值处于低位,但我们仍要关注指数行业成分对估值的影响。行业成份方面,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中证500指数相较于沪深300指数成分行业分布更加平均,权重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化工、电子、有色金属、医药生物以及电气设备,其中权重*的化工行业占比为10.42%。化工、有色金属等工业企业占据了中证500大量权重,而工业作为周期性行业的特点就是低市盈率不单单代表股票价格被低估,同时说明该行业在未来大概率将会受到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很可能进入一段衰弱周期。
从宏观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2021年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再次冲高,8月涨幅高达9.5%,更是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新高。PPI对以化工为主的周期股有良好的指示意义,2020年PPI与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指数涨跌方向一致。根据Wind的PPI预测平均值,在2022年前后,PPI可能会逐渐回落。回落的PPI预示了化工及有色金属这一类中证500高权重行业的盈利能力可能会出现反转。
中证500指数的行业结构所带有的强周期特征,决定了市盈率并不能完全体现其价值是否被高估,尽管目前市盈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但也有可能是行业景气度已到达了高点,即将开始由盛转衰。
三,“专精特新”小巨人能带动中证500更进一步吗?
为贯彻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中提出的“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部和工信部联合印发的通知提出,2021年开始中央财经将安排超过100亿元的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政策,重点支持1,0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政策扶持下,代表中型企业的中证500指数似乎迎来了发展机遇?但通过严谨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到中证500指数包含的企业和“专精特新”关联度其实并不高。
在工信部公布的四批“专精特新”名单中,共有306家A股上市公司,仅有2家同属于中证500指数成分股,有63家同属于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专精特新”企业和中证500、中证1000似乎没有太多关联,中证500指数是否搭上了“专精特新”的“顺风车”仍值得商榷。
从市值方面观察,“专精特新”中的上市企业平均市值为94.72亿元,中位数54.04亿元;而中证500成分股中的企业平均市值高达262.31亿元,中位数222.14亿元。随着股票市场发展,如今的中证500指数似乎代表的已不是中小企业了,代表的更多是一些优质的发展中企业,以及经营不善市值骤降的大型企业。
四,中证500这么好,私募怎么封盘了?
2021年8月底,随着中证500指数点位一路高升,部分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却开始封盘旗下中证500量化指数增强策略产品,而封盘原因也很简单:为了保护超额收益。
指增产品超额收益主要来源包括多因子模型选股以及打新。2021年以前,中证500指增产品规模相对较小,超额收益获取相对容易。进入2021年,投资者对中证500指增产品的热情越来越高,当产品规模扩大时,通过选股获得的超额收益自然会降低,同时打新带来了额外收益相较于整体规模对整体涨幅也不会提供太大帮助。
同时,中证500指数成份股分化程度逐渐加大,机构抱团行情也初见端倪。2021年第一季度中证500成分股中只有192支股票涨幅超过指数,而到了第二季度超过指数的股票数量更是减少到了161支。随着指数中个股分化愈演愈烈,量化选股所获得的超额收益也会受到影响。
我们选取了两只规模较大的以及两只规模较小共四支中证500量化指数增强策略私募基金产品,通过净值分别计算其收益率以及波动率。以沪深300、中证500以及中证1000指数作为基底对私募基金产品进行线性拆解,分析每支产品大、中、小盘的持仓情况,以季度为周期,研究私募基金产品在2021年前两个季度的持仓。
截至2021年9月1日,四支抽样私募基金产品中,相比中证500指数仅有一只小规模基金获得收益为负值。在2021年第一季度中,根据结果,四支中证500指增产品持仓都以中、小盘股为主;而进入第二季度,仅有一支产品依旧选择大量持仓中盘股,其余产品均在小盘股或大盘股寻求超额收益。我们可以认为,机构逐渐开始脱离赛道,在中盘股以外寻求超额收益。
很多人认为规模较大的指增产品不够灵活,但在我们选择的四只产品中,无论规模大小,均在积极寻求阿尔法收益机会更好的赛道。同时大规模基金产品也并不会被限制在持仓大盘股中,例如“大规模A”产品坚定选择重仓小盘股,也获得了20.50%的累计超额收益。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小规模指增产品在市场中更容易获得超额收益,通过观察我们选取的小规模私募指增产品的收益可以发现:小规模指增产品不一定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其波动率较大,获得收益相对不稳定。
五,保持理性才是投资中“最不容易“的事情
中证500指数以及指数增强产品无疑是今年权益市场中*的亮点,伴随着收益的提升,也获得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当“茅指数”和“宁指数”的估值越来越高的时候,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的新势力也寄予了更多的期待。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在看到中证500指数走出相对大盘的独立行情后,也应该关注他取得超额收益的来源,所谓“盈亏同源”,如果我们不知道他为何盈利,也意味着我们很难在他走弱的时候提前察觉。毕竟,没有任何*投资品可以长期只涨不跌的。
站在投资的角度,我们更呼唤市场的理性,当某*投资品热情高涨的时候,冷静想想背后的前因后果,而不是头脑一热就杀进去,才是真正事半功倍的选择。这对于投资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可能又是“最不简单“的事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中所引用的信息和数据均来自于公开渠道,私募观察家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私募观察家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或其内容或者其他与之相关的原因引起的任何损失,以及因本文或其内容的发布,或者由于事实或分析数据传达中的错误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摘要:从市场反馈看,“五一”假期北京各家4S店的客户到店量和成交量普遍远低于去年同期。为了鼓励汽车消费,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利好政策频频出台,同时,不少车企开始深度挖掘市场需求,以求危中寻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
原本应该是车市消费旺季的“五一”长假,受疫情影响变得格外“低调”,连被称为北京车市“晴雨表”的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也是门可罗雀。从市场反馈看,“五一”假期北京各家4S店的客户到店量和成交量普遍远低于去年同期。
疫情中的车市如何才能不被动“躺平”?为了鼓励汽车消费,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利好政策频频出台,同时,不少车企开始深度挖掘市场需求,以求危中寻机。“从汽车产业以及全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角度理解,也不能允许汽车行业就此‘躺平’。因此,重拾发展信心成为摆在汽车行业面前的*选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表示。
MPV市场暗藏红利
“五一”期间,上汽大通全新MPV G90终于上市。其中,七座推荐款车型售价为21.99万-29.99万元,六座推荐款车型售价为24.99万-32.99万元。之所以说“终于”,是因为G90原计划3月31日上市。据了解,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上汽大通正常的生产和经营计划,原材料和整车运输出现严重问题。直到近期,承担生产重任的上汽大通无锡基地才复工复产。上汽大通相关负责人特别强调了上市G90的目的,即为了抢夺更高端市场,“面向未来,上汽大通还将通过核心的技术、先进的智造理念以及C2B用户共创定制等优势,打造更为丰富的高端MPV矩阵,实现产品、品牌全面升级”。
其实国内MPV市场自2016年以来,整体一直呈下行态势。即便是“二胎”政策落地,MPV市场也未能迎来预期中的红利,就连在轿车和SUV阵营中强势表现的比亚迪也在MPV市场中表现黯淡无光。数据显示,2022年1-3月MPV市场累计销量为20.6万辆,同比下滑7.7%。但需注意的是,虽然整体市场走低,但主要是低端MPV市场在萎缩,中高端MPV已占市场份额超50%,份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2%。中高端MPV市场的需求依然旺盛,但想要吃到这块蛋糕也并非易事。
乘坐过MPV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感受,第三排的逼仄空间常让人尴尬不已,即便是别克GL8、本田奥德赛等主流车型,也未能避免这一问题。市场有待满足的需求,车企就有击穿市场的突破点。“对于G90来说,每一位乘坐者都无比重要,由此我们对座舱进行了巧妙布局。”上述负责人介绍。这正是G90最为吸引人的地方,即“座座皆平等、人人都是VIP”,直接解决了家庭和商务用车的痛点,这也是上汽大通MAXUS与用户积极共创的结果。在G90内部,除了前排采用一体式智慧三联屏、第二排配置了太空舱豪华座椅外,G90为第三排用户提供了与前排VIP座椅同等的豪华配置:搭载两个独立电动座椅,支持加热、通风、按摩、腿托以及电动调节功能,并配备可视面积达0.2㎡的超大后排车窗。
可以看到,曾经的MPV车型都秉承着“第一排司机、第二排老板、第三排可有可无”的理念进行设计,这就导致了大部分有家庭出行需求的消费者不得不放弃空间更大、上下车更方便的MPV车型,转而选择SUV。随着车企对这一痛点的深挖,中高端MPV正在全面向“宜家宜商”转型。用岚图CEO卢放的话说,“需要高品质地满足多人出行的场景,甚至关注司机的驾驶感受”。与上汽大通G90的侧重点不同,近期上市的岚图梦想家更关注驾驶者对舒适度的要求。不久前,红旗*MPV(内部代号“C095”)开始路试,新车将会在今年二季度上市。从谍照看,该车的后排舒适性方面明显强于丰田的航空座椅。可以看到,为了实现更好的车内空间,今年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的高端MPV,大部分长度都超过5.1m,轴距超过3m、宽度接近2m,尺寸均超过了去年最畅销的高端MPV丰田埃尔法。
毫无疑问,MPV市场是一片有着丰富市场潜力的蓝海,但想要在这个细分市场站稳脚跟,不仅是产品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利用差异化竞争压住传统合资品牌在MPV市场的号召力。
新政刺激车市流通
5月1日,公安部新修订的《机动车登记规定》正式实施,新规在机动车登记和检验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便利化举措:其一,机动车登记可享受“一站式服务”,这意味着买车、卖车、买保险、年检等手续都可以实现一站式办理;其二,异地办理小微型非营运车辆注册登机,可全国“一证通办”,无须提供其他证明;其三,新车登记实现免检验上牌,新车注册登记有望从原来的8个环节、5个工作日缩减至3个环节、2个工作日完成;其四,机动车变更信息无须返回原登记地便可实现“跨省通办”;其五,实现车牌互换制度,车主名下拥有两辆汽车的,可以进行车牌互换。
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焱对《华夏时报》
今年以来,广州、沈阳、杭州、长沙、珠海、佛山、南京等地均已出台促进汽车消费举措,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增加小客车指标、购买新车或者新能源汽车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推出不同形式的消费券或直接让利等。4月25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要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其中,明确指出,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在我从业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鲜见当前低迷的车市行情,但面对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和未知预期的‘围堵’,总要尝试找到出路。汽车行业和宏观经济好比鱼和水的关系,经济稳中有进主基调同样适用于当前的汽车产业发展,此时汽车行业要做的就是稳住存量、稳住客户,让市场保有信心。”苏晖强调。
08月31日讯 华夏红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夏红利,代码002011)08月28日净值上涨2.16%,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3.1220元,累计净值为5.5950元。
华夏红利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083.40%,今年以来收益29.70%,近一月收益3.72%,近一年收益39.06%,近三年收益28.90%。
华夏红利基金成立以来分红7次,累计分红金额146.3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王怡欢,自2018年07月24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46.92%。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双汇发展(持仓比例3.29%)、招商银行(持仓比例2.95%)、五粮液(持仓比例2.83%)、贵州茅台(持仓比例2.37%)、长春高新(持仓比例2.34%)、泸州老窖(持仓比例2.19%)、捷佳伟创(持仓比例2.18%)、宁德时代(持仓比例1.92%)、沃森生物(持仓比例1.72%)、立讯精密(持仓比例1.53%)。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上半年,A股市场跌宕起伏。年初随着经济复苏,市场稳步上扬,顺周期行业和新能源等新兴成长行业领涨。随后这一趋势被突发疫情打断,随之市场开始以疫情进展和央行对冲政策的演进为线索宽幅震荡,与宏观周期弱相关、甚至受益于疫情的医药、科技和必选消费超额收益巨大。海外主要资本市场的逻辑类似。
报告期内,本基金基于对权益资产的看好,始终保持了较高的仓位,但就持仓结构而言,年初以经济回升逻辑构建组合,并以可选消费、金融等顺经济周期行业和新能源车等成长性个股开局,而去年已经经历了估值系统性大幅提升的医药和TMT在组合中相对低配。虽然新能源持仓表现较为理想,但疫情的到来对我们持仓较重的金融等行业的估值修复逻辑产生了较大挑战。在后期,我们也对这一持仓结构进行了一定调整,通过精选个股提升了医药配置,对组合结构进行了平衡。
截至2020年6月30日,本基金份额净值为2.737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7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5.19%。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下半年,我们认为随着国内经济秩序的恢复、海外主要经济体的陆续重启,复苏、局部通胀、国内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将主导市场的整体走势和结构。我们预期整体市场向好,但震荡将更加显著,同时,上半年成长和价值的分化将得到修复的概率也在增大。此外,国际政治和由此主导的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及相应的内部政策的变化有可能对经济基本面,进而对A股市场产生中期影响,我们将密切关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夏红利怎么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夏红利怎么样、中证指数500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