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品牌,例外品牌介绍

2022-08-20 17:26:17 基金 xialuotejs

例外品牌



本文目录一览:



11月30日晚,“加拿大鹅中国大陆门店不得退货”一事引发热议,目前该事件已经取得初步解决,加拿大鹅最终同意退货退款。那么,同档或类似品牌的线下门店是否能退换货呢?12月3日,

波司登7天内可退货,部分国外高端羽绒服品牌门店不建议退货

高端羽绒服方面,

另外,

始祖鸟北京SKP门店。

迪桑特北京SKP门店。

户外品牌和运动品牌的线下门店大多可以退换货。其中,加拿大高端户外品牌始祖鸟、日本高端户外品牌迪桑特以及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Fila线下门店均可7天内退换,lululemon服装30天内可以退换等。在始祖鸟门店,

国内高端女装均可退换货,国际轻奢品牌大多不可退货

例外北京SKP门店。

高端女装方面,

男装品牌方面,

Coach北京SKP门店。

Tory Burch北京SKP门店。

但是,轻奢品牌KENZO、Coach、Tory Burch等门店,均表示门店售出的全价产品只可换货,一经售出不可退货,部分打折商品不可退换或者需再与门店沟通。

调查组

编辑 李铮 校对 卢茜

图片




000712

锦龙股份(000712)4月30日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1亿元,同比下降155.23%;归母净利润亏损2.10亿元,上年同期盈利876.64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10亿元,上年同期盈利789.62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57.36万元,上年同期为-15.34亿元;报告期内,锦龙股份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58%。

2022年一季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58%,同比下降6.8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64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7957.36万元,同比下降94.81%,环比下降89.39%;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785.38万元,较上一季度末下降1.3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681.70万元,上年同期为-2966.84万元。

公司近年主要资产结构变化如下图:

2022年一季度末的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股东为北京龙宇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具体持股比例上,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郑权持股有所上升,黄海晓、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黄雪林持股有所下降。

股东名称持股数(万股)占总股本比例(%)变动比例(%)
东莞市新世纪科教拓展有限公司2500027.901786不变
朱凤廉13211.0514.744476不变
杨志茂66307.399554不变
黄海晓1113.041.242237-0.02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998.841.1147810.10
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616.630.6882060.08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456.550.509547-0.02
黄雪林404.080.450979-0.10
北京龙宇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372.280.415491新进
郑权292.350.3262840.02

筹码集中度方面,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4.37万户,较上年末下降了1173户,降幅2.61%;户均持股市值由2021年末的31.41万元下降至30.64万元,降幅为2.45%。




例外品牌服装公司简介

编辑导语:私域已经成为大多数品牌试图抢占的流量高地,童装品牌也不例外。然而,私域运营要如何做才能实现效果*化?本篇文章里,作者结合实际案例,对童装品牌如何做好私域运营一事进行了拆解,一起来看。

近几年受到疫情影响,不少服装品牌在线下门店业务受挫后,纷纷开始开拓线上市场,通过私域、直播等方式寻找新的增长曲线,私域也逐渐成为了服装行业的“顶梁柱”。

在所有服装类目中,童装无论在实体店和私域的增长率均是*的。根据数据显示,预计未来五年童装市场将进一步加速扩张,维持21.34%左右年均复合增速,2025年预计达到4738亿元规模。随着“三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将对童装需求有进一步的刺激。

私域因其较好的用户体验,可以帮助童装品牌更好地提升用户忠诚度,促进线上线下联动,成为了品牌占领市场的致胜关键。

那么各个童装品牌都是如何发挥私域价值的?下面就为大家带来3个案例的拆解。

本文目录

全渠道私域运营,带来高转化率和成交率——贝贝怡以小程序为主阵地,完善会员体系助力私域留存——巴拉巴拉用数字化工具赋能导购,促进流量私域转化——安奈儿

一、全渠道私域运营,带来高转化率和成交率

1. 企业简介

童装品牌贝贝怡成立于2008年,累计销量达2500多万件,在同类产品中销售量与销售额均名列前茅,是天猫童装TOP商家。

2. 案例亮点

贝贝怡通过全渠道的私域运营,配合别出心裁的引流方式和社群活动,实现快速转化。在2020年,仅仅2个月就实现私域单月销售额同比增长14倍的成绩。

3. 渠道触点及策略

1)微信体系渠道(*、小程序)

*:在贝贝怡的*的推文中,有私域引流的入口,具体路径:*推文——扫码二维码添加员工企业微信——员工邀请入群。

小程序:在贝贝怡的官方小程序内有私域引流的入口,具体路径:小程序首页——添加「官方微信」——扫码二维码添加员工企业微信——员工邀请入群。

2)公域渠道

贝贝怡目前在抖音有两个账号,主要视频内容以产品福利、产品介绍为主,几乎每日都会开启福利直播;还有专门的视频号,主要视频内容以门店宣传、产品介绍为主。

3)电商平台(包裹卡设计)

贝贝怡在各个电商平台都采取了「包裹卡→企微个人号→社群」的引流方式。

从以往的「5星好评返现」引流方式,改为「福利任选3件免费领」,增强了吸引力,转化率由原来的4%提升到14%,个人号到社群的转化率达69%,新客户首单下单率达到67%。

4)员工微信

贝贝怡的员工微信采用统一的前缀“贝贝怡-xxx”,例如贝贝怡-小鲸鱼、贝贝怡-福利官。

添加之后会自动发送欢迎语,告知福利信息,引导用户进入商城转化。朋友圈内容以产品介绍、社群福利、婴童知识为主,进一步提升社群的进群率。

5)社群运营

贝贝怡在日常的社群运营中挖掘了一套高转化的内容模式,通过福利活动与产品种草内容相结合。

① 活动形式:种草前先发送红包、抽奖等福利,随机安利产品卖点,给予用户一个下单的理由。

② 种草内容:通常选取近一个月销量*的单品,种草内容通常由“文案描述+图片/视频+购买小程序链接”组成,在文案描述方面,从用户的需求点出发,以时尚搭配、穿着舒适、使用场景等方面展开,*程度打动用户、吸引其下单。

③ 时间节点:通常选择宝妈群体活跃购买的时间,通过小程序统计每个时间段的订单数,宝妈群体一般早上10-11点,下午4-5点半,晚上8-10点下单率高;结合员工下班时间:6点,综合考虑,贝贝怡选取在下午5点左右进行种草。

二、以小程序为主阵地,完善会员体系助力私域留存

1. 企业简介

巴拉巴拉(Balabala)是中国森马集团于2002年创建的童装品牌,产品全面覆盖0-14岁儿童的服装、鞋品、生活家居、出行等品类,是国内儿童时尚生活方式品牌,目前常年占据童装类目TOP1。2020年,巴拉巴拉的品牌小程序与线下约3000家门店相连,呈现爆发式增长,GMV同比增长高达17倍。

2. 案例亮点

2019年,巴拉巴拉开始打造以小程序为主的私域业态,项目成立仅两月,线上业绩就突破1000万。在2020年小程序云店业绩突破3000万,私域板块也成为巴拉巴拉重要的增长点。之后巴拉巴拉也在不断完善线上会员体系,进一步提高用户留存率,为精细化运营提供基础。

3. 会员体系拆解

1)会员注册引导

在关注巴拉巴拉*后,自动欢迎语内有福利引导注册会员,以及在相关的推文中也在引导注册会员。

2)会员权益

权益1:入会即可领取1张8元无门槛优惠券,直接进入微信卡包,全门店适用;权益2:会员消费积分可以实时兑换好礼,积分比例按照消费1元=1积分累积;权益3:宝宝生日当天,到店可适用7折优惠券;权益4:每月8号购物享双倍积分;权益5:会员晋级专享福利。

3)会员等级

目前会员共分为4个等级,具体要求和福利如下图:

4)积分体系

用户可通过每日签到、完善资料、会员任务、购物消费4种方式获取积分。

积分可换兑的产品包括洗手液、护手霜、帆布包等小礼品。

三、用数字化工具赋能导购,促进流量私域转化

1. 企业简介

成立于1996年的主营中高端童装业务的自有品牌服装企业Annil安奈儿于2017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内A股童装第一股,经过二十多年的创业发展,安奈儿目前也稳居童装行业头部。

2. 案例亮点

安奈儿在2020年就通过全员营销+小程序寻求业绩增长,从引入提成机制、组织权限下放、培养导购能力、目标任务和激励等多维度出发,推进安奈儿的数字化进程。最后导购变身成为KOC,助推门店业绩完成率109%。

3. 导购数字化体系拆解

1)引入佣金提成机制

安奈儿给每个导购配备了专属的小程序商城码,导购可以分享小程序商城的所有商品,根据销售结果拿到对应佣金,并在完成既定业绩后,增量部分还会获得额外奖金提成,极大地提升了导购促单的积极性。

2)组织权限下放

安奈儿十分注重组织权限的下放,由总部输出每月的营销规划,区域在执行品牌运营制度的前提下自主运营,包括上下架商品、改价、促销、互动活动等,加强了门店与导购的灵活性,使数字化工作获得了更高效发展。

3)培养导购多方面能力

导购是直接面对面接触到客户的人,因为导购是否能够熟练操作门店的APP,能否推荐到符合客户的产品,对于能否达成最后的成交起着关键作用。

所以安奈儿非常注重对导购的培训,如针对区域管理者进行理念升级、系统知识和管理培训;以店长为骨干进行门店管理培训,提升店长终端管理能力和闭店经营能力;针对门店导购进行APP操作和场景话术培训。

4)门店和导购激励方案

安奈儿制定了一套门店和导购的激励方案。在导购的激励上,除了有业绩提成,还设定了拉新激励奖,即导购每邀请一个新会员并下单,导购可以得到额外的奖励,并以日、周、月为单位,进行店铺内分组PK,胜出的团队获得资金奖励。

通过数字化营销工具和激励政策的共同推进,极大地调动了导购的积极性,使门店销售同比提升了9.1%,目标达成率109% ,区域导购***破冰,让公转私的流量得到了更好的承接,提升了整体的私域转化能力。

四、写在最后

新零售的时代,线上与线下联动的全渠道整合营销是必然之势,尤其对童装品牌而言,私域运营在品牌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布局私域来实现消费者的精细化运营,提升用户忠诚度,创造业绩的新增长。而日益成熟和多元的私域玩法,也为品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专栏作家#

本文由@晏涛三寿 分享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例外品牌介绍



前几天的某一个深夜,当我漫无目的地刷着 IG 的时候,Magazine《F》(全称是 Food Documentary Magazine)账号的帖子突然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对,就是那本内容是记录食品的刊物。想着好久没有刷到过(该死,封面还刚好是面条!),“作死”的我顺着就点进了他们的主页。


Magazine《F》是 Magazine《B》与韩国餐饮配送服务公司 Baemin 合作出品的刊物| image:magazine-b.co.kr


后来的事各位大概也能预见:不顾席卷而来的困意,早已刷完牙躺在床上的我猛然跃起,心里开始盘算买哪种味道的泡面,接着穿上拖鞋就往楼下的便利店跑去......没有哈哈,其实早在点进主页之前,肚子就已经向我发出了警告,匆匆扫了一眼,感觉到不对劲的我马上就点进 Magazine《F》放在简介栏里的兄弟刊——Magazine《B》的主页里去了。


我的天。| image:IG@food.magazine.f


这一看更不得了,我发现了一个此前都没有仔细留意到的事情——这本被我们内容人“奉为圭臬”的*刊物《B》(全称为 Brand Documentary Magazine)竟然来自韩国!Sorry,没有冒犯的意思,但坦白告诉大家,面对这样优质的刊物,我内心自然而然就会将其与欧美划上等号(看到的还都是英文版),很难说会想到韩国。


Magazine《B》由 JOH & Company 公司于 2011 年创立,每一期介绍一个品牌,以全新的叙事方式记录那些平衡了美感、实用、价格和品牌哲学四个方面的品牌。|image:usa.kinokuniya.com


而回到熟悉的服饰领域,尽管已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并且也看过足够多优质的穿搭博主,我对于韩风穿搭理应刷新了的认知,实际上还总是挥之不去(可能也跟在 IG 上常刷到他们有关)。至于韩国服饰品牌,好像除了特别热门的 ADER 和 thisisneverthat,我也说不出来更多了......


为了打破这样一些“成见”,秉着探索和学习的心态,我抱起了手机,默默开始检索。



上来的第一个品牌就足以令很多人(包括我)咋舌了。碰巧的是,EASTLOGUE 刚好和杂志《B》一样,成立于 2011 年,由设计师兼主脑 Dongki Lee 一手创立。


为了让各位也咋舌一下,我得一下子插不少图片,不过好像有点难度......| image:IG@eastlogue


尽管都是扎根在复古军事、户外服饰的土壤当中,但 EASTLOGUE 与 Nigel Cabourn、Engineered Garments 等一众军工装品牌又有所不同。不太严谨地描述,这种感觉就好像是 EASTLOGUE 从复古军事、户外单品的档案中提取个别元素,再将它融入更具功能性的,分享的现代服饰廓形当中。而后者则并没有跳出那一个框架。


是谁,恨不得给品牌制作一个单品档案册给大家展示出来,辛苦美编了。| image:IG@eastlogue


随着品牌的世界观愈发成熟,他们的脉络也愈发清晰: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悄然建立了起来。随之自然就吸引了我们所熟知的品牌与其推出合作,其中便有大家的老熟人 New Balance。


image:IG@eastlogue


对了,穿上以后,画风还可以是这样的。


image:IG@eastlogue


此外,为了更好地对外输出品牌的设计哲学,EASTLOGUE 还在 2020 年推出了 EASTLOGUE PERMANENT,一条专注于以 EASTLOGUE 的方式设计、制作基本款的支线。虽说是基本款,但可不止有 T 恤、衬衫、卫衣这么简单,一些结构不那么复杂的军事单品也能在这条支线上看到。


BTW,价格也更加合适。| image:IG@eastlogue_permanent




CAYL,乍看之下不知道怎么发音的英文,实则来自于「Climb As You Love」的缩写。是不是一下子觉得有点感性了?虽说感性这点,在他家的衣服上好像不太怎么看的出来哈哈。


image:IG@this.thing.of.ours


不过这倒是可以展开讲讲。正如品牌名称表达的:Climb As You Love,品牌的诞生实际上就是建立在创始人 Euijae Lee 对于山脉、户外探险的「Love」上,甚至在我看来,CAYL 只是这份热爱之外的衍生品。


另外,无论是翻阅官网的 Blog 还是浏览 Euijae Lee 个人的社交媒体账号,你会发现:尽管做了品牌以后,户外探险、徒步构仍构成他日常的*一部分,这也是我为什么说 CAYL 更像是一个衍生品。| image:eyecmag.com


若单只是热爱也许还不足以驱使他去建立一个品牌,提及另外一个关键原因,却是我们熟悉的“经典桥段”了——因当地缺少高品质的登山装备,决定自己做。这句话虽然已经听到耳朵起茧了,但由 Euijae Lee 说出来就还觉得是那么回事。毕竟「The product is everything」,产品是可以说明一切的哈哈。


image:IG@this.thing.of.ours


区别于我们熟知的户外品牌,CAYL 在服饰上比较特别的地方,我觉得集中表现在品牌能够集功能性和设计感于一身,却没有呈现出特别复杂的结构、设计,并且也的确呈现出了小众户外品牌难得一见的质感。


CAYL x New Balance| image:m.cayl.co.kr




FrizmWORKS 给我的感觉有点特别:军事、复古的风格不用说了,但整体看上去却又让人觉得无法定义。


image:IG@oipolloi_of_cottonopolis


但聚焦到单品上,就会好理解很多。依旧是“军事改良”这道菜,FrizmWORKS 的独特设计具体体现在整体廓形和局部细节两方面上。上几张图,大家看看就明白了。


image:IG@HIP


不过个人感觉他自家的视觉造型部分,还可以再进步一些?因为看完这几家选货店的造型以及他们模特的驾驭以后,单品对我的吸引力提升了可不止一个度哈哈。





通常我们从一个品牌的视觉上,就能大概了解它处在一个什么样的 Level (当然,有时候也存在例外)。因此,构成品牌「视觉系统」的单一元素,譬如 Lookbook、产品拍摄等等,一直是我第一时间用来给品牌分级的工具哈哈。经过了初步分级之后,接下来才会去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它。


image:IG@uniform_bridge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就是 Uniform Bridge 视觉做得特别不错!我会关注到,并因此进一步深入了解他们的首要原因也是这个。


image:IG@uniform_bridge


不过,就算视觉做再好,如果产品不行,那也是白扯。所以,我的下一步动作就是去关注品牌的单品。令我有些讶异的是,Uniform Bridge 还推出了一条女装线,与男装线并行。在如今这个大环境下,这么做对于一个体量不大的品牌来说,无疑是有些冒险的。


Respect!| image:IG@uniform_bridge / IG@HIP


说回来,聚焦到单品以后,我发现的第一个点就是,他们在材质用料上下很多功夫,我甚至觉得他们想通过面料作为提高品牌辨识度的手段之一。虽说没有切切实实地摸到全部实物,但通过图片也还是能明显感受到。


这次我就不上太多图了......| image:IG@uniform_bridge


最后,落到大家比较关注的款式设计上:我认为他们做了很多在我看来十分“新鲜”的尝试,尤其在裤装的廓形上。总的来说,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给大家的品牌。


image:IG@d_watso




关注到韩国品牌以后,我发现对韩国时尚的探讨里,有一个被重点关照的面相是——迭代迅速。而今天提到的几个品牌里面,他们不外乎都已经成立了十年左右。这正是我的另一个标准,即在韩国时尚快速迭代的洪流中能够留存下来。


但接下来准备讲的 Merely Made,或许在成立的时间跨度(品牌成立于 2018 年)上,没法体现这一点。但从品牌的理念上看,我不认为品牌会迷失在这股迭代的洪流之中。


image:IG@merely_made


初识 Merely Made,还是因为咱们知名的时尚穿搭博主 Yuthanan 的上身。


image:IG@yuthanan__


经过了解过后,我才发现 Merely Made 还和 Yuthanan 的自主品牌 Sillage 对服装共享着一些相同的理解,称之为兄弟品牌也许都不过分。这样的理解最终共同体现在了:极为宽松、肥大的廓形以及对面料工艺的考究上。BTW,Merely Made 2021 春夏和秋冬系列的造型还是由 Yuthanan 掌镜拍摄。


image:en.merelymade.com



好啦,关于一众容易被忽略,且深藏不露的优质韩国品牌就介绍到这边,有遗漏的也欢迎各位朋友在底下留言告诉我咯。


不知道做了这些功课以后,能不能弥补我偏见带来的冒犯。Anyway,挖掘到这么多*的品牌,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收获。有了极大的改观不说,剁手的机会也增加了不少哈哈。开个玩笑,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也很难不关注到的一个事实是——韩国品牌正在成为一股新的力量,在世界范围内诸多*的买手店里崭露头角。


自然而然地,我也联想到了咱们自己。好吧,或许走出国门也不代表一定就 NB,但你觉得,接下来会不会有我们自己的品牌开始冲出国门,冲出亚洲,冲向世界呢?哈哈,答案还是留给大家吧。| image:EASTLOGUE


- END -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例外品牌》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例外品牌、000712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