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华商好基会》第十二期
导语:
攻玉之道,尝问于贤。面对投资市场的风云变幻,华商基金诚意推出《华商好基会》专栏第12期,以期通过华商基金资产配置部独立、专业的研究视角,为各位投资者提供专业、审慎的基金投资信息,传播长期、理性的投资世界观与方法论,分享合理、实用的资产管理智慧与经验。华商基金立志超越一时的市场低谷或高峰,努力成为投资者驶向财富彼岸的忠实、长期的伴侣。
正文:
最近中证1000的热度可谓水涨船高。6月22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就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相关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7月22日,首批中证1000股指期货、股指期权产品正式上市。
究竟什么是股指期货?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的推出对于投资者而言又有哪些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股指期货?
简单来讲,股指期货就是以“股票指数”为对价标的的一种“期货”品种。比如中证1000股指期货以中证1000指数为对价标的。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期货”,简单说它就是一种用于风险对冲的金融工具(既能做多又能做空),相比传统金融工具的最大特性就是做空。股指期货可以弥补传统股票投资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不足。
第二个是“股票指数”,简单说它就是把一篮子股票按照既定规则组合在一起。规则有多种,最常见的是市值法,即把全市场的股票按照市值排序,再叠加一些如流动性等修正规则,就编制出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系列指数。
比如,沪深300指数可大致理解为A股市值最大的300只股票按照市值加权而成的一篮子股票,中证500指数可大致理解为市值排名301-800的500只一篮子股票,中证1000指数可大致理解为市值排名800后的1000只市值相对大且流动性相对好的一篮子股票。可以说中证1000指数就是A股活跃小盘股的代表。
二、为风险管理提供更多可能性
股指期货在国内的发展已有不少年头,目前市面上的股指期货品种已有4种。最先上市的是沪深300股指期货(2010年4月),随后上市的是上证50股指期货和中证500股指期货(2015年4月),再到近期上市的中证1000股指期货(2022年7月)。从股指期货市场的日成交额数据来观察,目前成交活跃度及成交额都相应较高。
股指期货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丰富了投资者的风险管理工具。此前,投资者要想较好地规避股市的系统性风险,需要适时卖出手中的股票,但在卖出过程中仍会面临市场流动性不足等潜在风险。有了股指期货,投资者可以通过持有空头合约的方式,较好地对冲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中证1000股指期货推出后,大资金体量的投资者在投资A股小盘股时,可能会变得更加自如,进而有望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更多资金参与投资A股小盘股,或将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提升小盘股的机构定价能力。
三、是否全是利好?
如上所述,中证1000股指期货推出是否对中证1000指数全是利好呢?
那也未必。一是可能已有一些投资者提前做了投资布局,这个时候短期再介入可能有“利好出尽”的风险;二是在做空机制下,如果指数原本的定价不合理甚至是偏高的,可能存在一定的价值回归压力。
如果回溯一下更早上市的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以上所述的风险可能还是存在的,具体可参考下图。
数据华商基金资产配置部; 统计区间:2007/1/1-2022/7/26
不过,考虑到目前中证1000指数的估值并不高,且一些优秀的基金经理也在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上做出了比较高的α收益,所以,如果投资者看好中证1000指数,可以依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规划需求,通过定投方式来参与相关指数增强基金的投资。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股指期货的参与门槛很高,投资者至少要准备50万元资金,还需要一定投资经验并通过相关考试,才能拿到入场资格。股指期货还带有一定杠杆,如果自身风险控制不到位很容易发生爆仓等投资风险。普通投资者建议三思后行。
本期总结:
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上市,完善了国内小市值股票投资者的风险对冲工具箱,为A股投资者的风险管理补上了一块重要拼图,也有利于丰富市场投资策略,有望使小盘股的定价合理性得到改善。
对于投资者而言,中证1000股指期货对于指数投资价值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应合理看待当前中证1000指数的投资机会,避免盲目追风。
风险提示:本文信息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力争以简明易懂的语言介绍证券投资基础知识,揭示投资风险。本文信息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依据该等信息作出投资决策。
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恪尽职守、谨慎勤勉的态度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以上内容不代表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须谨慎。敬请投资者选择符合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的产品。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
——倘若无法把握时代的脉搏,
便无法与时代共进。
历史年轮滚滚向前,万事万物皆有周期。
站在周期的角度,我们不禁疑问:近几年经历了以“茅”为代表的大盘价值,以“宁”为代表的大盘成长,未来的市场风格将去向何方,小盘将崛起成为新的王者吗?万物皆周期,周而复始,落叶归根。周期背后竟与泡沫息息相关?泡沫又如何沉淀价值?中国股市乃至中国经济的“根”究竟在哪?本文将为您细细道来。
作者简介
孙佳宁
国泰君安资管量化投资部、
权益研究部总经理
16年证券从业经验,南开大学运筹学硕士;历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部研究员、国泰君安证券衍生品投资部高级交易经理等职,具有丰富的衍生品市场投资经验,从最早的ETF、权证、股指期货以及酝酿中的期权,都有最直接的投资经历。
01/ 星星之火,小盘轮回
小盘,仅仅是一个结果,并非有意为之。没有一个上市公司会认为“市值小我骄傲”,大家都想做大做强,最好能变成大盘。不想当大盘的小盘,不是好小盘。
但A股市场4800多只股票,同茅指数与宁组合相比,可以说4000只都属于小盘股。
A股如此之多的小盘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原因有三:
1)全球化中我国经济组织方式的差异;
2)庞大人口基数带来的巨大产业红利;
3)Z世代小圈层带来的细分消费市场。
1)全球化进程中经济组织方式的差异。
多年以来,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基于利润需求,推动低附加值产业向低劳动力成本国家转移,这就是比较经济学下全球化的核心背景。
在这个背景下面,美国绝大多数的大公司,都占据在产业链以及科技创新的最上游,是他们把绝大多数的利润拿走了。正是如此,这些上万亿市值的这些巨无霸们才能够以每年50%甚至更高的业绩增速继续成长。这是美股大市值公司不断聚集、不断成长的一个最核心的原因。
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另一个问题,美国在其他的传统行业里,这样的大市值公司非常少,这说明通过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把绝大多数的利润垄断到以FAANG(Facebook [Meta]、Apple、Amazon、Netflix、Alphabet [Google])为代表的科技成长股身上。
而中国具备全部的27个工业门类,我们要做全产业链,就是“一个都不能少,我全都要”。
所以我们的经济发展布局不希望出现某个环节掉队,而是让产业链格局利润分配格局相对均衡地分布。基于这个情况,就会发现经济发展和上市公司的发展,都会呈现出非常强的周期性,而如今这个周期性就来到了小盘风格上。
2)庞大人口基数带来的巨大产业红利。
中国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过去多年我们普及的高等教育硕果,使得我们的工程师红利的高效产出是巨大的,很多产业迅速完成追赶,基本上两三年就把成本降下来,让消费者获得实惠,并且持续不断地提高生产力效率来降低价格。
比如说大家都有车,可能我的是10万的国产汽车,你的是300万的进口豪车,但实际上大家本质都是车,都能够满足大家通勤的需求。在不考虑炫耀性消费、体验性消费等因素,仅考虑功能性需求来看,两者也并没有本质差别。而随着自主可控的完整电动车产业链实现突破后,势必会出现品牌化、高端化的产业趋势。
在这种“平替产品”也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中国每隔三四年就会出现一轮非常强的产业趋势;同时,仰赖中国足够低廉的高等教育成本,这种产业趋势持续进行快速迭代,不断向更高端的上游进行攀登。一轮新的产业趋势出现后,就会给我们带来非常非常多的投资机会。
这样的投资机会,很多时候更适合相对中小型的企业,因为其产业组织形式会更加灵活、掉头会更快,在这个基础上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会成长起来。
我印象最深的是08年的时候,讲的最多的还是深圳华强北的山寨机,然后到了15年就收到了我们的OPPO、VIVO以及在非洲攻城略地的传音;在上一轮还说是“骗补”的电动车,实际上到今天就发现“蔚小理”和BYD已经能够在全球跟其他的新能源电动车PK。
那么同样的,我对芯片,特别是汽车芯片相关行业也是充满信心的。假如我们以手机行业(消费电子)的发展类比汽车产业链,从最初的座机电话到大哥大,再到智能机,几乎等同于新能源的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无论是从燃油车向电动车的能源组织形式的变化,还是以单车含硅量(汽车芯片)为计量单位的汽车智能化程度的发展,或是为了增加客户体验感与个性化需求提供的各类车载软硬件、设备、娱乐平台与服务等,都会使得一系列有技术含量的企业异军突起,包含了已经成为业内巨头的动力电池相关企业,以及汽车零部件等相关的中小市值企业。
过去两年A股实现的是大市值的公司从千亿到万亿的变化,可能未来的几年我们会看到诸多从几十亿到几百亿的小市值公司大放光彩。在这个过程当中,小盘风格的本质是一种结果,不是为了小盘而小盘,而是在这样一个产业趋势发展下所呈现出的阶段性风格。
3) Z世代小圈层带来的细分消费市场。
我自己是80后,我们团队大多也是80后,坦率地讲我们这代人的市场共识和预期相对一致,大家都是买房子、结婚生孩子,这就导致房产是80后最大宗的消费品。
那么现在,房地产的“黄金十年”早就过去了,未来呢?
对于未来,我现在非常喜欢去关注Z世代的想法,经常跟我们新入司的95后员工交流,然后我发现其实大家的思维和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不是我自嘲,说实话他们讨论的很多东西我都不大理解。
但我很尊重他们,因为他们代表了未来
并且Z世代出现了非常多的圈层分化,也就是一些个性化小圈子。又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足够大,一个很小的圈层可能覆盖了几百万、几千万的人口,足够支撑起一个产业的细分领域。
所以说在这里面,我们认为未来的很多行业包括消费领域,会出现很多和年轻人喜欢的、小圈层相关的新趋势,这种趋势背后的企业不是重资本型的或者大市值的,可能更多的会是些小市值的公司。它不一定要很大,但是由于几十亿中国的人口基数的支撑,也足够它从几十亿成长为几百亿,背后的投资机会不言而喻。
由Z世代小圈层带来的细分赛道,将会成为未来市场重要的发展趋势。
综上,这三个原因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视角。
总体而言,我们所说的小盘崛起,并不是笼统看好所有小盘,而是看好那些能够受益于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业绩能够维持高速增长的景气方向。
伴随各行业产业链的升级与深化,分工愈发下沉,同时也在A股催生大量百亿市值以下的企业。它们有些是深耕细分赛道里的无冕之王,更是新的经济结构下中国经济生生不息的源动力。即便市值不大,但它们能量巨大,如雨后春笋一般茁壮成长。
02/ 泡沫无情,护花有度
古诗有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产业还是资本市场,都难免因短期过热而产生泡沫。泡沫或大或小,如盛放的花朵一般美好;泡沫破裂后,一片狼藉如同落花满地,一切美好恰似流水东去,让人扼腕叹息。
但,泡沫虽是无情物,化作春泥同样更护花。
很多的新兴产业在发展早期,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本等资源,宛如一颗脆弱的花蕊——前景可期但极度需要呵护,要等到真正开花结果,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例如新能源,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很多企业进场,开疆拓土声势浩大,甚至走出国门销往海外,一时风光无两;可惜天时未至,地利不足,最后无能为力惨淡收场。
而当下新能源似乎早已今非昔比。
但你我,都曾是站在那片春泥上的人。
聪明的人、聪明的资本市场押注的始终是预期背后的空间,泡沫时期吸引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与资本。而在泡沫破灭时,虽然行业发展遭遇了巨大的挫折,但这片“失落大陆”上,曾经真实存在的厂房、机器、设备,坚持留在原地的奋斗者们,都还在默默地继续探索着;先前沉淀下的先验知识、实践出的生产经验,未被浇灭的斗志,都会散落在天涯,都是泡沫留给后世再出发的宝贵财富,都在等待着命运的再次召唤。
泡沫,既是炮灰,也是先锋;是一次洗牌,也是一次重生。
曾几何时,从新材料到新消费,从芯片到元宇宙,资本市场的风口层出不穷,泡沫也生生不息。
只能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如果我们能真正全面地认识并且理解泡沫的本质,认识它的背后存在经济与产业周期的必然性,那么或许能够在每一次产业周期、经济周期更迭的时点,跟上时代的大潮,捕获对于投资或许是最重要的资源——天时。
03/ 落叶归根,星火燎原
——万物皆周期,周而复始,落叶归根。
落叶归根,根在哪呢?
——根,就在脚下。
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是不平凡的土地。
100年前,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深刻且痛心疾首地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国运如此,命运如此,即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亦是如此。
100年来,我们通过革命抗争与艰苦奋斗,历经百年沧桑,改变了这片土地的面貌。如今西方国家以贸易战、地缘政治扰动、科技制裁为代表的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曾经欣欣向荣的产业全球化的消亡,也是这片土地在未来将会面临的新挑战。
一直以来,我们通过巨大的基建工程横贯南北东西,实现重大战略资源调度;通过全球化分工与人口红利迅速完成工业化,实现“中国制造,世界工厂”。今非昔比,我们如今在部分领域也有了制衡的实力,随着国产替代逐渐成为主流,我们正式拉开了下一个时代的序幕。
近百年前,中国大地历经革命战火洗礼,验证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而现如今,倘若小盘股背后所代表着的细分产业们早已星火燎原,那么我们所期待的又何尝只是这些小盘股做大做强所创造的市值空间?
我们更期待的,是它们代表着我们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向附加值更高的环节迁移,代表着在贸易冲突、技术封锁背景下国产替代自主研发生生不息的技术攻关实力,代表着中国制造以硬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坚强意志,也代表着新的经济发展结构与世界格局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11月10日讯 华商策略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商策略精选混合,代码630008)11月09日净值上涨2.30%,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4250元,累计净值为1.9550元。
华商策略精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27.73%,今年以来收益24.56%,近一月收益8.45%,近一年收益31.46%,近三年收益49.37%。
华商策略精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2次,累计分红金额3.83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周海栋,自2014年05月05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49.55%。
王毅文,自2020年05月11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6.71%。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中国软件(持仓比例8.14%)、中国国航(持仓比例4.45%)、锦江酒店(持仓比例4.35%)、东方航空(持仓比例4.06%)、赣锋锂业(持仓比例3.46%)、南方航空(持仓比例3.29%)、华域汽车(持仓比例3.24%)、盛屯矿业(持仓比例2.91%)、福耀玻璃(持仓比例2.69%)、德方纳米(持仓比例2.52%)。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三季度,市场先是经历了一轮快速上涨和风格切换,前期滞涨的大周期、军工等行业快速补涨,随后市场在经济基本面复苏反复、监管态度变化、流动性预期收紧、外部局势不确定等因素影响下从7月中旬开始进入了宽幅震荡阶段。市场结构分化严重,免税、军工、汽车、光伏涨幅较大,通信、计算机、商业贸易表现较弱。本季度行业配置变化不大,维持“科技+顺周期”的总体思路,对结构进行了优化,顺周期方向增加了有色金属、汽车行业的配置,降低了银行的配置;科技方向适当降低了电子、计算机的持仓,增加了新能源汽车配置。
4月18日日丰股份(002953)盘中创60日新低,收盘报12.72元。
重仓日丰股份的前十大基金
日丰股份2021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4.52亿元,同比上升113.59%;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上升49.02%;扣非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上升40.35%;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9.4亿元,同比上升119.9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145.48万元,同比上升34.1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028.53万元,同比上升33.48%;负债率50.87%,投资收益623.27万元,财务费用2847.46万元,毛利率13.82%。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根据2021年报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基金共20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为华商策略精选混合。华商策略精选混合目前规模为7.31亿元,最新净值1.648(3月22日),较上一日下跌0.24%,近一年上涨2.17%。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王毅文 刘力。
华商策略精选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商策略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商策略基金、金融投资国泰君安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