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深圳地铁5号线
旅客如何前往上海机场、火车站?有哪些防疫事项需要牢记?市交通委给大家整理了一份小贴士,请查收↓(ps:以下信息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机场篇
地面公交
前往浦东国际机场:机场一线、机场环一线、机场二线、机场四线、机场五线、机场七线、机场八线、机场九线等
前往虹桥国际机场:机场一线、虹桥枢纽4路、虹桥枢纽9路、941路等
轨道交通
前往浦东国际机场:2号线、磁悬浮
前往虹桥国际机场:10号线
出租汽车
市民乘客(中高风险地区除外)可以乘坐出租汽车前往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
铁路篇
地面公交
铁路上海站:104路、106路、109路、113路、115路、117路、78路、823路、837路、859路、898路、912路、927路、929路、930路、941路、942路、962路、机场五线、南新专线、申川专线、新川专线等
上海南站:1252路、729路、747路、763路、867路、973路、虹桥枢纽1路、机场七线、上奉专线、上嘉线等
上海虹桥站:虹桥枢纽1路、虹桥枢纽5路、虹桥枢纽6路、虹桥枢纽7路B线、虹桥枢纽8路、虹桥枢纽10路等
轨道交通
铁路上海站:3号线、4号线
上海南站:1号线、3号线、15号线
上海虹桥站:10号线
出租汽车
市民乘客(中高风险地区除外)可以乘坐出租汽车前往铁路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
温馨提示
所有乘客乘坐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巡游出租汽车等交通工具,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24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体温正常(<37.3℃)、随申码为绿码。
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不同乘客分别如何乘坐公共交通?是否需要扫场所码?无智能手机或不方便使用手机的老年人如何乘坐上海公共交通?
详见链接:无智能手机老年人可通过这三种方式乘坐公共交通
资料:上海发布、市交通委
翻开深铁集团的“民生账本”,一项项工程,一个个数据……满载着沉甸甸的“深圳记忆”和助力城市发展的使命感。
433.3公里——所辖线网密度位列*
深铁集团第一条运营线路(深圳地铁1号线)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截止2022年7月,所辖运营线路达13条,包括深圳地铁、龙华区有轨电车和平南铁路,共289座车站,总线网长度433.3公里,线网密度(按照行政区面积测算)位列*,可覆盖深圳市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宝安区、龙华区、龙岗区、光明区8个市辖行政区。
558.6公里——“三铁”在建线路达21条
2022年是深铁集团的建设“大年”,深铁“国铁、城际、城轨”三铁在建线路共21条、在建里程达558.6公里,共186座车站。其中,国铁、城际方面,在建工程包括穗莞深城际机前段及前皇段、深汕铁路、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等5条线路6个项目共331.8公里。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地铁四期、三期及四期调整工程16条线路共226.8公里正在有序实施建设。
126公里——2022年内将开通4条地铁线路
2022年深铁集团所辖地铁12号线、14号线、16号线以及6号线支线将陆续开通运营,共计126公里,是历年来通车总里程最长的一年,届时深圳轨道交通线网长度将一举突破500公里,可进一步提升深圳市民的出行便利度和生活幸福感。目前,4条新线均已完成热滑,各线车站附属工程均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稳步向通车目标迈进。
57.3%——地铁日益凸显公共交通主体作用
2004年12月28日至2022年6月30日,深铁集团所辖地铁线网累计安全运送乘客达144.46亿人次,安全运营6394天,全市公共交通分担率57.3%(2022年上半年)。其中,2021年所辖11条地铁线路全年日均客运量545.24万人次,日均客运强度达1.41万人次/公里,位列全国首位。2021年12月31日,总客运量高达772.36万人次,是线网单日客运量的历史*。
230.07万人次——数字化解锁市民出行新方式
自“扫码过闸”功能上线以来,截至2022年6月30日,深铁集团所辖地铁线网乘车码(包括腾讯乘车码、深圳通乘车码)日均使用量达230.07万人次,占日均总客运量的64.31%。其中,使用量排名前三的地铁车站分别为老街、深圳北和会展中心。乘车码已逐渐成为市民地铁出行的支付*。
79.24万人次——5号线是深圳最繁忙的线路
受疫情影响,2022年地铁全年客运量相比往年有所下滑,截止2022年6月30日,深铁集团所辖地铁5号线日均客运量79.24万人次,成为深圳最繁忙的地铁线路。紧随其后的是1号线和3号线,日均客流量分别达到71.75万人次和56.95万人次。
4万套——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住房建设
近年来,深铁集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采用“轨道+物业”模式助力优质公共住房及配套资源的有效供给。截至目前,已交付和在建公共住房项目16个,建筑面积约308万平方米,可提供约4万套公共住房,为区域人才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其中,由深圳地铁打造的深铁璟城项目配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拟设72个班),规划建筑面积约为6.6万平方米,是松岗片区目前规模较大的学校。
62.5万平方米——加速打造“城市第二空间”
随着地铁线网规模的扩大,深铁集团地下商业空间将覆盖城市各级核心商圈。目前,深铁集团已开发并投入商业经营的地下空间共19处约13万平方米,在建地下空间约49.5万平方米,预计在2026年前陆续投入运营。其中,作为深圳地铁第一个“尝鲜”的地下商业项目,“连城新天地”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市民乘客的出行体验,同时还为深圳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添砖加瓦”。
247.3公里——助力国内外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深铁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宽国内外市场,先后参与了埃塞俄比亚、越南、以色列、郑州、埃及、雄安等国内外轨道交通项目,提供了运营、综合联调、维保、咨询等多项服务,共涉及国内外(不含深圳)运营线路达247.3公里,用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视野和先进理念,为国际国内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贡献“深铁力量”。
18793名——地铁员工24小时保障运营
深铁集团每天约有18793万名地铁员工坚守在一线岗位上,给市民出行带来便捷。清晨,地铁工作人员准时走上岗位开始准备迎接八方来客;深夜,末班车送完最后一名乘客结束一天的运营。此时,清洁、维护、检修、施工等各种维保作业才刚刚拉开序幕。地铁没有24小时运营,地铁人却在24小时工作。
182.17万件——全力保障乘客平安出行
在所辖地铁线网内,每天约有182.17万余件乘客行李物品从安检机通过,接受严格的检查,各类违禁物品被阻挡在了安检大门之外;累计过包检查近3.29亿件,开包检查260万余件,收缴各类违禁物品1.16万余件,*程度地保证了市民乘客的乘车安全和出行便利。
【
【摄影】鲁力
【通讯员】王禹程
@宝山市民
还记得轨交19号线吗?
终点在宝山
途经北外滩、陆家嘴、前滩……
又有新消息来啦!
感兴趣的小伙伴快看~
轨道交通19号线是一条贯穿中心城中央活动区的南北向径向市区线,途经闵行、徐汇、浦东新区、虹口、宝山等行政区。
19号线可增强吴淞创新城与北外滩、陆家嘴CBD地区、世博会地区、后滩、前滩等功能区的交通联系,有助于分流3号线北段和1号线北段客流压力。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方案的批复,轨道交通19号线北延伸段起于宝杨路站(不含),终于宝山站,长1.7公里,均为地下线。北延伸后宝山区内线路长度10.7km,共设有8座站点,其中换乘站有3座。
是不是很激动!
让我们一起期待19号线吧~
上海宝山
视频加载中...
新华社上海8月6日电(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1999年9月,上海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建成通车,浦东开启地铁交通的时代。为进一步促进浦东开发开放,改善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投资环境,上海地铁2号线东延伸段于2000年12月投入运营,终点延伸至张江高科站。
张江高科站共有4个出入口,日均进出站客流量为6万人次左右。潘勤向
在地铁人潘勤的眼中,张江高科地铁站所经历的一次次变化,正是张江科学城发展的*注脚。
1992年,17平方公里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1999年,上海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规划措施支持张江;2017年,张江科学城规划出炉……随着张江高科技园区向张江科学城升级,学校、商场、住房等配套设施加速建设,张江实现从“园区”向“城区”的时代蝶变。
张江科学城的人气越来越旺,张江高科站则显得“越来越小”。于是,张江高科站又进行了一次改造,包括增加自动扶梯和闸机等,从而提高了从站台到站厅之间的垂直通行能力。2018年12月30日,上海地铁13号线张江路站开通,更方便了张江科学城员工的通行。
如今的张江科学城汇聚了千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数十万人才。在潘勤眼中,张江人有激情、有拼劲,每一个在早晚高峰来去匆匆的张江人就是张江的活力所在。
“加班是张江人的家常便饭,我常常在晚上九、十点看到一波又一波背着电脑包、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从祖冲之路、张江高科技园等入口进站搭乘地铁,其中还包括一些外籍人士,可见张江科学城对天下英才的‘强磁力’。”潘勤告诉
张江已成为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集聚、综合技术水平*、产业链最齐全的产业重镇之一。
“我有幸见证了张江从一片阡陌农田起步,建设发展成为科技创新前沿阵地,衷心祝愿张江的明天更好,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更大,在国际的影响力更显著!”这位地铁张江高科站的老站长对张江科学城深情告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深圳地铁5号线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