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基金(南方绩优成长)新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数量

2022-08-19 21:10:11 证券 xialuotejs

新世纪基金



本文目录一览:



又见私募尾盘操纵股价被罚!这次当事人却不一样,是一个多年前公募基金投资牛人!

他就是2009年和王亚伟争夺业绩*的新华基金前副总王卫东!

2015年,王卫东“奔私”成立北京新华汇嘉投资。如今,证监会一纸罚书“落地”,王卫东及其私募被罚近500万!

今日,证监会对外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新华汇嘉实际控制并操作涉案账户,利用资金优势,采用尾盘大量买入提高宝信软件、联发股份股票收盘价并于次一交易日卖出、在所控制账户之间进行交易等手法,影响了涉案股票的交易价格,对新华汇嘉没收违法所得109.15万元,并处以327.46万元罚款;对王卫东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

操纵“宝信软件”和“联发股份”

证监会处罚书显示,涉案期间,新华汇嘉控制、管理涉案的10只证券投资产品,其中,4只为新华汇嘉发行的私募基金产品,6只为由新华汇嘉担任投资顾问的资产管理计划产品。相关产品在涉案期间均由新华汇嘉投资总监、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王卫东进行管理,王卫东使用该等产品对应的证券账户进行涉案交易。

在第一个涉案股票“宝信软件”上,新华汇嘉曾在2015年7月-9月四次利用资金优势通过尾盘大量买入并于次一交易日卖出的方式操纵股价。

(1)2015年7月3日尾盘买入并于次一交易日卖出

2015年7月3日14:45,“宝信软件”股价跌停,14:54:04起,新华汇嘉操作新华汇嘉财富成长2号基金下单申报买入,迅速成交后该股打开跌停。14:56:19至14:59:54,新华汇嘉累计申报买入11笔,申买数量1,038,300股,申买档位1档,占该时段市场申买量的97%;成交236,272股,占该时段市场成交量的89.50%。期间,申买价格从58.00元逐步提高到64.50元,*申买价格、*申买价格比委托前*市场成交价分别高出3.51%(高出2.00元)、0.33%(高出0.20元),股价由57.00元涨至64.50元,涨幅13.16%。该股当日收盘价63.41元,全天涨幅1.13%。

次一交易日即2015年7月6日,新华汇嘉卖出“宝信软件”11,000股。

(2)2015年7月7日尾盘买入并于次一交易日卖出

2015年7月7日,“宝信软件”股价自9:44至14:59一直处于跌停状态。14:59:10起,新华汇嘉下单申报买入,14:59:10至14:59:31,新华汇嘉累计申报买入该股4笔,申买数量1,000,000股,申买档位1档,占该时段市场申买量的90.88%;成交991,489股,占该时段市场成交量的90.81%。期间,申买价格从54.00元逐步提高到59.40元,*申买价格、*申买价格比委托前*市场成交价分别高出12.3%(高出6.57元)、1.07%(高出0.57元),股价由53.43元涨至59.40元,涨幅11.17%。该股当日收盘价55.30元,全天涨幅-6.86%。

因筹划重大事项,“宝信软件”2015年7月8日起停牌,7月13日复牌,复牌当日,即上述买入后的次一交易日,新华汇嘉卖出“宝信软件”280,000股。

(3)2015年7月27日尾盘买入并于次一交易日卖出,该股当日收盘价62.66元,全天涨幅-7.18%。次一交易日即2015年7月28日,新华汇嘉卖出“宝信软件”290,100股。

(4)2015年9月2日尾盘买入并于次一交易日卖出,该股当日收盘价43.51元,全天涨幅-7.82%。次一交易日即2015年9月7日,新华汇嘉卖出“宝信软件”88,400股。

除此之外,新华汇嘉通过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交易的方式操纵“宝信软件”开盘价。

新华汇嘉也将操纵宝信软件的手法,如法炮制在联发股份上。

2015年7月3日14:55:03至14:59:44,新华汇嘉累计申报买入“联发股份”9笔,申买数量3,100,000股,期间,股价由12.89元涨至13.50元,涨幅4.37%。次一交易日即2015年7月6日,新华汇嘉卖出“联发股份”2,995,104股。

证监会表示,经计算,新华汇嘉在上述行为产生违法所得109.15万元。

通过操纵维护基金净值、避免被强制平仓

听证中,新华汇嘉也提出了多条理由积极申辩。

新华汇嘉称,新华汇嘉基于价值投资理念长期持有,买入涉案股票是一个持续和长期的过程。同时,涉案账户是不同的基金产品,各产品投资人不同,新华汇嘉作为管理人没有动机为了一只基金而损害其他基金的利益。基于以上多条理由,涉案交易系正常投资行为,不应认定为操纵。

新华汇嘉对账户盈亏也存在异议,新华汇嘉认为账户盈亏计算错误,应扣除板块涨幅和宝信软件筹划重大事项导致的涨幅,并应将不同交易日的盈亏合并计算。

新华汇嘉也对处罚金额进行辩解: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新华汇嘉对相关产品仅收取管理费及较低比例的收益分成,由于交易导致亏损,新华汇嘉实际并无收益分成,对其处以三倍罚款不当。除此之外,初犯且积极配合调查,应减轻处罚。

不过,证监会认为新华汇嘉涉案交易构成操纵。具体理由

在案证据显示,为了维护所管理的证券投资产品的净值、降低因净值下跌而触发平仓风险,当事人用所管理的一些基金以较高价格买入逼近平仓线的基金持有的“宝信软件”。例如,当事人王卫东在接受我会调查时称:2015年8月27日交易“宝信软件”,是因为金钥匙-汇嘉优势成长、新华汇嘉*成长两只产品单位净值当时已经接近平仓线,须卖出“宝信软件”,以避免股价的波动导致净值跌破平仓线。因此,关于没有主观故意和动机的主张不成立。

当事人关于看好涉案股票、决定抄底并长期持有的辩解,与其事实上大量买入并于次一交易日卖出或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交易卖出股票的客观行为不符,且在自己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交易的行为不符合价值投资的正常逻辑。

在处罚时已经充分考虑当事人配合调查等情节。

其他理由,基金君在此不一一列举。

2009年曾与王亚伟上演“二王PK”

作为曾经的公募明星基金经理,王卫东不仅作过高考状元,还与当年的公募一哥王亚伟上演过精彩的“二王PK”年度排名战。

在进入公募基金之前,王卫东还做过宣传部官员、下海办过塑料厂、办过职业教育、去海南炒过股票,履历十分丰富。

2006年底,王卫东加盟新华基金前身——新世纪基金,从研究员做到研究总监一职。2009年,王卫东初战告捷,管理的新华优选当年获得115%的收益,与王亚伟演绎精彩的“二王PK”,最终夺得权益类基金业绩前三!

2015年初,年近50岁的王卫东投身私募,创办了私募基金新华汇嘉。王卫东此前曾表示,自己之所以出来做私募,除了因为看好中国股市的前景,主要还是想实现自己的投资理想。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新华汇嘉共有员工10人,备案了包括新华汇嘉美丽中国1期基金在内近30只产品,机构信息最后更新时间停留在今年5月2日。机构诚信信息也显示,新会汇嘉目前无资产管理规模。




南方绩优成长

从10万元/吨暴涨至38万元/吨,草铵膦价格两年上涨280%,同时也推升了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

3月5日,利尔化学(002258.SZ)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94亿元,同比增长30.70%;实现归母利润10.72亿元,同比增长75.17%。

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草铵膦价格的上涨”。

与此同时,利尔化学宣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

值得注意的是,南方基金旗下至少有4只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加仓了利尔化学。

草铵膦景气高涨,推升业绩增长

资料显示,利尔化学的前身是四川绵阳利尔化工,成立于1993年2月。2008年7月,利尔化学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氯代吡啶类、有机磷类、磺酰脲类、取代脲类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安全农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三大系列共30余个农药。

目前,利尔化学是国内*的氯代吡啶类除草剂系列农药产品研发及生产基地,以及国内*规模的草铵膦原药生产企业,公司的控股股东是四川久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Wind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利尔化学的营业收入从30.84亿元增长至64.94亿元,C*R(年复合增长率)为20.46%;归母净利润从4.02亿元增长至10.72亿元,C*R为27.79%。

“去年的业绩增长主要就是草铵膦的价格上涨,推升了利尔化学的业绩。”某券商化工行业分析师告诉

据中农立华数据,2021年草铵膦原药平均价格为24.38万元/吨,同比增长73.91%,2021年第四季度,草铵膦原药平均价格为36.36万元/吨,环比增长41.34%,12月草铵膦原药*至38万元/吨,创6年新高。

利尔化学2021年年报显示,草铵膦属于有机磷类除草剂,是全球三大非选择性除草剂之一。

截至2021年末,在国内拥有L-草铵膦原药登记证的企业仅有5家,包括利尔化学、永农生物、山东绿霸、江苏七洲绿色和日本明治制果,目前利尔化学分别在绵阳基地和广安基地规划建设3万吨/年和3000吨/年的L-草铵膦,其中广安基地的3000吨/年产能预计2022年投产。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在2022年上半年,暂无新增草铵膦产能,草铵膦价格有望持续高景气。利尔化学的广安基地1万吨产能于2019年12月开始进行甲基二氯化磷项目的并线,根据公司公告,目前广安利尔甲基二氯化磷项目处于正常的试运行状态;“我们预计并线完成后,公司草铵膦的成本将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南方基金加仓,股价创7年新高

“百草枯被停产并禁用之后,其替代率不断提升,这也为草铵膦的销售进一步打开了空间。”上述某券商化工行业分析师告诉

随着产品景气度提升,业绩的增长,利尔化学受到了越来越多机构的关注。

和2021年三季报相比,利尔化学的2021年年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略有变化,原本持有370.55万股的中信证券卓越成长两年持有期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退出,而新进入者是持股1298.162万股的南方兴润价值一年持有期基金,位列第4大流通股股东;原本持有353.73万股的南方绩优成长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增持了446.32万股,目前以持有800.05万股位列第7大流通股股东。

同时,原本持有834.33万股的全国社保基金101组合也加仓至1097.07万股,位列第6大流通股股东。

另外,南方基金旗下的另外两只基金——南方优势产业和南方瑞合三年定期开发在去年四季度也分别持有95.80万股和185万股利尔化学。

在机构加仓的同时,利尔化学的股价在二级市场上也屡创新高。

2022年3月4日,利尔化学以上涨0.25%报收35.6元,今年以来已经上涨了5.54%,而其去年的涨幅更是达到61.39%。

在此前的3月1日,该股*涨至37.40元,这一价格是2015年6月15日以来的新高。

对于2022年的经营计划,利尔化学在年报中表示,“全面实现广安甲基二氯化磷项目正常生产,并择机完成扩能,提升公司草铵膦产能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做好项目策划,全力完成政府审批,确保多基地精草铵膦等项目按规划落地”等。

德邦证券研报指出,考虑利尔化学作为草铵膦全球龙头,规模及成本优势不断提升,同时横向拓展新产品,业绩有望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新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数量

近日,新华基金(博客,微博)发布*管理人员变更公告。翟晨曦因工作安排离任联席董事长,新任公司董事长,而原董事长张宗友转任公司联席董事长。职务变更时间均为2021年4月9日。

公开资料显示,翟晨曦历任国家开发银行投资业务局、评审三局项目经理、 国家开发银行资金交易部交易员、副处长、处长, 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现任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公司执委会副主任、天风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任恒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代任总经理。

天风证券苦苦追寻公募牌照 曲线入主新华基金圆梦

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12月9日获准成立,目前,公司注册资本为2.175亿元人民币,注册地在重庆市,经营管理中心位于北京市。新华基金主要股东有恒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8.62%,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5.31%,杭州永原网络科技公司持股比例为6.07%。

2019年5月28日,天风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北京庆云洲际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交易对方签署股权收购意向性协议,拟收购其合计持有的恒泰证券29.99%股权。

随后在6月17日,天风证券发布其收购恒泰证券29.99%股权的进展公告,天风证券已与交易对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公告称,天风证券拟以每股5.76元,总价不超过45亿元收购恒泰证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7.81亿股,占恒泰证券已发行股份的29.99%。

同年11月,天风证券副总裁翟晨曦出任恒泰证券联席总裁,主要负责业务整合相关事项,并协助总裁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更早之前,天风证券董事长余磊、天风证券副总裁王琳晶就已经担任了恒泰证券非执行董事。

2021年1月22日,天风证券发布《关于收购恒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9.99%股权的进展公告》,表示为了顺利推进本次交易的实施,各方一致同意对本次交易的交易价款支付涉及的相关条款进行修订,并于2020年1月21日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的补充协议》。与此同时,天风证券已支付总计为5亿元的交易定金。

2020年3月8日晚间,天风证券公告,公司收购恒泰证券部分股权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天风证券成为恒泰证券第一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天风证券在完成对恒泰证券的收购后,间接成为新华基金的最终大股东,同时也意味着天风证券间接拥有了公募基*照。

事实上,天风证券对公募基*照的渴望由来已久。

2015年5月27日。长江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天风证券进行合作,共同出资参股设立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暂定名称为超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5亿元,其中天风证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5%;长江证券出资4800万元,持股32%,为第二大股东。另外,将再寻找一至两家财务投资人。

但是,超越基金的申请过程经历了一系列波折,换了三个主体,报了四回材料,最终还是夭折。

因进展太慢不及预期,2018年4月26日,长江证券称,终止设立超越基金公司。但是,天风证券并未就此放弃对公募牌照的追逐。2018年12月,天风证券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透露,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公募基*照的申请工作,相关申请材料已上报证监会。

在完成对恒泰证券的收购后,也算是完成了天风证券对公募牌照追逐的执念。

权益投资黑马扬名业界 辉煌随“新华四杰”离去而落幕

作为一家成立了16年的老牌基金公司,新华基金在22年的公募基金历史中也曾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成功让新华基金在公募行业名声大噪的应该是曾任新华基金投资总监的王卫东。

王卫东,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专业,并获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3年王卫东任职于广发银行海南证券部经理。当年年底广发证券从广发银行证券部独立出来,随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兼并和收购。1995年底,广发证券收购浙江证券海南海甸岛证券营业部,王卫东带领团队完成收购后担任营业部经理。1998年被调到广发证券自营部和理财部担任投资经理。2004年王卫东跳槽到了华龙证券理财投资部担任总经理。期间曾两度参与筹建基金管理公司,满腔热忱欲投入欣欣向荣的基金行业,奈何终因种种复杂因素未能成功设立。为此一度放弃证券投资专业而转战商海,任青岛海东清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上青岛加入房地产开发大潮。

2006年底,王卫东加盟新世纪基金(新华基金前身),担任研究员,半年后开始担任研究总监。2008年7月,新华基金筹备发行了公司的第二只产品——新华优选成长,王卫东被任命为基金经理,而后不到三月,王卫东被任命为投资总监。2009年,王卫东携其管理的新华优选成长基金与王亚伟执掌的华夏大盘争夺*,虽然王卫东最后惜败于王亚伟,以115%的收益夺得当年股票型基金榜眼,但仍然使其一战成名,并让业界开始熟知新华基金这家权益投资黑马基金公司。

彼时,新华基金不仅仅有在业界大放异彩的王卫东,旗下还拥有曹明长、崔建波、周永胜等投资各具风格的基金经理,常成为各类型股基业绩前段排名的座上宾。

同样是在2009年,由曹名长管理的新华优选分红基金以99.73%的业绩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三。

其他两位基金经理崔建波和周永胜管理的产品,也获得了不错的业绩。2011年,由崔建波管理的新华泛资源,喜摘年度偏股型*。得益于在权益投资上的不俗表现,上述4人也被业界称为“新华四杰”。

在王卫东及“新华四杰”的带领下,新华基金不断将自己打造成“*的权益类资产管理人”,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9年,新华基金成为银河证券平均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其中,新华优选成长基金以115.21%的业绩在所有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二,新华优选分红基金以99.73%的业绩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三;2011年,新华基金再度成为银河证券2011年平均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亚军,其中新华泛资源基金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在海通证券的三年期(2009.1.1-2011.12.30)股票投资收益业绩排行榜单中,新华基金以75.67%的净值增长率排名行业第一。

但可惜好景不长,2012年4月,研究总监周永胜突然离职,周永胜在“新华四杰”中并不耀眼,他的离开似乎对新华基金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2013年,由新手基金经理何潇掌舵的新华行业更是一举夺取股票型基金业绩榜年度探花之位。2014年新华基金权益类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34.65%,在权益类基金*收益排行榜中排名第十,新华基金权益投资仍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但2015年2月王卫东的离任,似乎打开了新华基金权益投研体系崩塌的潘多拉魔盒。王卫东离开后,新华基金还曾表示,尽管王卫东是新华基金投研团队的元老级人物,但其离任并未对新华产生过多的影响。早在一年多前,新华基金已经开始为王卫东的离开做准备。王卫东一年多前卸任基金经理职务,专心做投研团队的管理工作,而后公司调整投研管理班子,曹名长升任总经理助理,兼管固定收益部,崔建波升任基金管理部总监,主管基金投资。但仅仅4个月后,曹名长也挂靴而去,跳槽至中欧基金,新华基金权益投资仅剩崔建波独挑大梁。此后,新华基金权益投研团队一直比较动荡,人才面临断层,新华基金的权益产品竞争力开始弱化。

2020年5月,崔建波也离开新华基金,转任方正富邦基金的首席投资官。至此,辉煌一时的“新华四杰”悉数离开新华基金。

权益类基金规模下滑业绩不佳 旗下迷你基金众多

事实上,在王卫东离开后,新华基金的权益产品规模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5年2季度末,新华基金非货规模285.13亿,其中,权益类基金资产规模达到顶峰合计218.82亿元,当时新华基金的非货规模为285.13亿,权益类资产占比近8成。而*数据显示,2020年4季度末,新华基金权益类基金资产规模141.5亿,非货规模为384.38亿,权益类资产占比已不到4成。

以王卫东的成名作新华优选成长为例,这只2012年3月末规模达到40.77亿的产品,到2020年4季度末规模仅剩下5.52亿。目前该基金由栾超管理,从基金去年4季度末的持仓来看,栾超也是基金抱团股的拥趸,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宁德时代、立讯精密、华友钴业、隆基股份、亿联网络、太阳纸业、比亚迪、恒瑞医药、嘉元科技、药明康德。众所周知,今天春节后,基金抱团股大幅度回撤,也使得该基金业绩表现不佳,银河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新华优选成长今年一季度净值增长率为-8.33%,不及同类平均水平,同类排名746/906。

而新华基金另一只知名产品,同时也被称为“曹氏蓝筹风格”代表作的新华优选分红,在曹名长2006年7月至2015年6月任职期间,获得了501.94%的收益率。该基金规模也从2015年45.22亿元的顶峰下滑到2020年4季度末的15.48亿元。今年一季度该基金的业绩也表现平平,净值下跌1.92%,同类排名65/193。

新华基金旗下部分权益类基金2021年1季度业绩表现

数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截至2021年3月31日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目前新华基金共有主动权益基金33只(A、C份额分开计算),其中10亿规模以上的产品仅剩新华优选分红混合、新华景气行业混合A、新华行业灵活配置混合A三只,而1亿元规模以下的产品共有7只。而全公司旗下共有9只规模低于5000万的迷你基金(A/C类份额合并计算)触及清盘红线。

天风证券新战略 固收会否是*选择?

实际上,新华基金此次高管的动荡早在2019年就已经开始。2019年4月18日,新华基金原董事长陈重因退休原因离任,总经理张宗友转任董事长。2019年6月5日,恒泰证券副总经理刘全胜接任新华基金总经理。

而就在成功收购恒泰证券后,天风证券迅速开始了对新华基金的布局。

2020年3月27日,新华基金发布了关于董事及独立董事变更的公告。该公告显示,新华基金2020年第二次股东大会决议通过,聘任翟晨曦女士担任公司董事职务,于芳女士不再担任公司董事职务。聘任胡湘先生、刘成伟先生担任公司独立董事职务,张贵龙先生、宋敏女士不再担任公司独立董事职务。

2020年9月18日,新华基金在官网公告称,聘任天风证券副总裁翟晨曦为公司联席董事长,上述事项已按有关规定向重庆证监局备案。

2020年12月1日,新华基金发布《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基金行业*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公告显示,刘全胜因个人工作安排离任新华基金总经理,离任日期11月30日。新华基金联席董事长翟晨曦代总经理一职。

而今年4月9日,翟晨曦接替张宗友正式接管董事长一职。

2008年底,时任新华基金总经理的孙枝来将新华基金定位于“做*的权益类资产管理人”,专注于偏股型基金的投资管理。孙枝来坦言,走这条道路是“*的选择”,也是“最后的选择”。但回过头来看,也许这条路是*的,但并非是新华基金“最后的选择”,起码天风证券并未选择再走这条路,而是改走了另一条路,这从翟晨曦进入新华基金后一步步接任董事长一职可见一斑。

翟晨曦在债券市场颇有名气,被业界誉为“债券女王”,在天风证券的主攻方向也为固定收益领域。自2014年加入天风证券,带领交易团队先后获得*交易主管、*券商、债券业务*进步奖、国债期货*交易团队奖等奖项。

不论是从翟晨曦过往的工作履历,还是她去年3月进入新华基金接着5月崔建波出走方正富邦基金来看,都透露着新华基金将在固收领域大展拳脚的意思。而从产品发行上也印证着这个猜想。去年一年新华基金仅仅发行了4只新产品,其中就有3只固收类产品,而只有1只主动权益类产品。

新华基金从默默无闻到以黑马之姿扬名业界,辉煌一时之后又再次沉沦,直到此次因天风证券入主而再被业界所聚焦。唯变所适,革故鼎新,希望这一次新华基金作出的是 “对的选择”,而不是“最后的选择”!




新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一朝天子一朝臣,控股股东的变化必然导致管理层的更迭。

本刊

5月19日,新华基金发布公告称,基金经理王滨已于当日离任。至此,2021年以来,新华基金离任的基金经理达到三位,前两位是于泽雨和钟俊,离任时间分别为2月和4月。

Wind资讯显示,于泽雨的基金经理年限为8.17年,离任之前是新华基金资历最老的基金经理。王滨和钟俊的基金经理年限分别为5.34年和1.57年。新华基金的“基金经理平均年限”是3.10年。离任之前,王滨、于泽雨及钟俊管理的基金数量(仅计主基金)分别为8只、3只和2只,涉及到的持有人合计77万户(2020年年报)。

根据公告,上述三位基金经理的离任皆为“个人原因”。不过,若对新华基金控股股东的股权变更,以及公司近期的经营状况及高层变动做进一步考察,则会发现更深层次的原因。

高层变动 去“明天系”

在王滨离任前、于泽雨及钟俊离任后不久,新华基金法定代表人发生了变更。5月8日,新华基金发布的公告显示,翟晨曦已接替张宗友,成为公司法定代表人。

在此之前的4月9日,翟晨曦刚刚接替张宗友成为新华基金董事长。张宗友是因“工作安排”而卸任,“转任本公司联席董事长”,联席董事长”正是翟晨曦接任董事长之前的主要职务。

根据公告,翟晨曦生于1979年,2004年中南大学硕士毕业后(5年后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入职国家开发银行,历任投资业务局、评审三局项目经理,资金交易部交易员、副处长和处长。2014年,她加入天风证券,次年3月被任命为副总裁,兼管公司固定收益总部。

2020年9月18日,翟晨曦进入新华基金董事会,成为联席董事长。11月30日,新华基金总经理刘全胜离任,翟晨曦代任总经理一职。

也就是说,自翟晨曦进入董事会之后,在7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原新华基金的一把手和二把手全部出局。

上述高层人事变动,与新华基金控股股东的股权结构变动有直接关系。新华基金前身是新世纪基金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1亿元,注册地为重庆,发起人股东新华信托投资股份公司(2008年更名为新华信托股份公司)、山东海化集团及深圳市泰丰通讯电子公司分别持股48%、30%和22%。

2008年,深圳市泰丰通讯电子公司将所持股份转让给上海隽基环境产业公司(后更名为上海大众环境产业公司)。次年9月,新世纪基金更名为新华基金。2010年,第二大股东山东海化集团又将所持股份转让给陕西蓝潼电子投资公司。

2011年,新华基金增资扩股,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至1.6亿元,新股东杭州永原网络科技公司认购出资1320万元。于是,公司股权结构变为:新华信托持股48%,陕西蓝潼电子投资公司、上海大众环境产业公司及杭州永原网络科技公司分别持股30%、13.75%和8.25%。

2013年10月,陕西蓝潼投资公司及上海大众环境产业公司将其所持全部股权转让给恒泰证券股份公司(下称“恒泰证券”),新华基金股权结构变为:新华信托、恒泰证券及杭州永原网络科技公司分别持股48%、43.75%和8.25%。

2015年7月,新华基金再度增资扩股,注册资本由1.60亿元增至2.175亿元,恒泰证券出资认购了全部新增注册资本,一举成为控股股东,恒泰证券、新华信托及杭州永原网络科技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8.62%、35.31%和6.07%。

同年9月,恒泰证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恒泰证券前身为内蒙古呼和浩特证券公司,成立于1988年,1992年更名为内蒙古证券公司,2002年更名为恒泰证券有限公司,2008年更名为恒泰证券股份公司。

由于在上市之前,以及上市后的最初几年,恒泰证券第一大股东包头华资实业股份公司由明天控股间接控股,第九大股东中昌恒远控股公司及第十大股东(2018年退为第十二大股东)上海怡达科技投资公司又在2009年与明天控股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因此,恒泰证券被视为“明天系”一员。

由于新华信托几大主要股东皆为“明天系”成员或一致行动人,因此,新华基金也免不了被打上“明天系”的烙印。

不过,随着天风证券成为恒泰证券第一大股东,恒泰证券及新华基金的“明天系”烙印渐渐消退。2019年6月,天风证券与恒泰证券多位股东(包括第二、第四、第八大股东,以及上述与明天控股达成一致行动协议的第九大股东和第十二大股东等)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书》,协议完成后将持有恒泰证券29.99%的股权。截至2020年4月13日,天风证券已经受让恒泰证券26.49%的股权,“剩余3.50%股权收购将有序完成过户”。

正是在股权转让的过程中,2019年11月,天风证券副总裁翟晨曦被任命为恒泰证券联席总裁,并于次年9月代表控股股东进入新华基金董事会。

新舵手投研出身

与前任董事长及总经理的*不同之处在于,翟晨曦是投研出身。而且,有报道称,她在国家开发银行资金交易部做交易员、副处长及处长时,曾有“IRS(利率互换)市场女王”的称号。

而新华基金前任董事长张宗友(2019年但任董事长之前曾担任总经理),以及2020年11月辞职的总经理刘全胜,皆非投研出身。他们都是恒泰证券的老人,进入新华基金之前的管理经验主要来自人力资源部和营业部。

因此,翟晨曦掌舵新华基金之后,无论是站在股东层面还是专业层面,对公司高层及投研团队进行大换血势在必然。

而且,从新华基金的产品结构——以固收业务为主——来看,翟晨曦应该很容易看出这家公司的不足之处。Wind资讯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新华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513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13亿元,混合型基金124亿元,债券型基金240亿元,货币市场基金136亿元。

而从历史来看,新华基金以固收业务为主的特征并非最初的设定。在2012年之前,公司旗下只有混合型基金,直至2012年才有债券型基金,2013年才有货币市场型基金,2014年才有股票型基金。

直至明星基金经理王卫东、曹名长等人先后于2014年及2015年——正好是恒泰证券入主新华基金后不久——选择离开之后,新华基金的“弱权益”特征才日益明显。

Wind资讯显示,2014年年底,新华基金公募规模192亿元,其中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合计115亿元,占比59.90%,至2021年一季度末已降至26.71%。

与之相应的是公募规模排名的下滑:2014年年末,公司排名第43位,2017年降至第55位,2019年甚至降至第73位,2021年一季度末排在第64位。

未来在何方?

站在股东的角度审视,新华基金2020年——众所周知的公募大年——的表现可能也难称如意,尽管其公募规模同比有大幅增长:截至2020年年末,新华基金公募规模541亿元,比2019年同期(233亿元)增长了132.19%。

但是,其同期管理费收入却出现背离:2020年,新华基金管理费收入合计21725万元,与2019年(19725万元)相比仅增长9.99%。而公募管理机构整体规模(14.70万亿元增至20.06万亿元)增幅为36.46%,合计管理费收入(633.71亿元增至937.96亿元)增幅为48.01%。

若与2017年相比,则新华基金的管理费与公募规模“背离”的特征更加明显:2017年年底,新华基金公募规模440亿元,管理费收入为30983.99万元;也就是说,尽管到了2020年年末,其公募规模增长了22.95%,但管理费收入却只有2017年的70.12%。同期公募管理机构整体规模(11.55万亿元增至20.06万亿元)增幅为73.68%,合计管理费收入(由551.95亿元增至937.96亿元)增幅为69.94%。

之所以出现这种“背离”,在某种程度上与公募规模发生变化的时点有关。

例如,尽管新华基金2020年年底的公募规模有541亿元,同比增加了308亿元,但其中有189亿元的增量(占比61.36%)来自第四季度,因此报告期贡献的管理费收入较少。

另一个原因则在产品结构上。根据Wind资讯,2017-2020年年末,在新华基金公募规模的101亿元的增量中,有78.51亿元来自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基金,占比77.73%,这两类基金的管理费率相对较低。

而同期在整个公募规模的增量(8.51万亿元)中,有47.36%(4.03万亿元)来自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

至于翟晨曦将如何改革新华基金尚待观察。

此前有报道称,翟晨曦有意请中再资产管理股份公司总经理于春玲加盟新华基金担任总经理一职。截至发稿,公司未予证实。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新世纪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新世纪基金、南方绩优成长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