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主题精选(上海公司查询网)嘉实主题精选怎么样

2022-08-19 5:05:02 基金 xialuotejs

嘉实主题精选



本文目录一览:





2022年有个很奇怪的现象——新旧能源共舞,连巴菲特都是左手比亚迪,右手原油股。在各种宏观事件和经济因素的共振下,紧张的供需关系,传统能源的复燃,也让机构们对新能源的趋势出现了分歧。


这不是新能源第一次站在风暴眼。


2008年9月29日,巴菲特斥资2.3亿美元认购比亚迪港股2.25亿股。「巴菲特效应」一举掀起国内电池投资浪潮,将整个板块的平均市盈率抬升至150倍。一时间,市场为新技术该不该用市盈率去定价陷入争辩。2017年,市场涌现的200多家新能源车企,在政策补贴缩水、双积分政策落定的背景下前景惨淡。2018年5月,光伏新政导致整个行业估值闪崩。


迂回之中,特斯拉在2019年3季度实现盈利,又成为整个行业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连带着国内的造车新势力、相关的新能源上市公司走出一波气贯长虹的大牛市。


从巴菲特买进比亚迪算起,新能源行情在这十多年里潮起潮落,每个历史节点都充满分歧。但嘉实基金却一直坚定地走在新能源产业的研究和投资中,重仓新能源长达15年。


基于对产业的深度研究和对产业周期的理解,嘉实基金的投资布局和组合调整特色鲜明。而在更底层的价值观上,嘉实基金有更坚实的长远追求——他们不仅希望找到中国未来真正值得关注的赛道,更想要助力这一产业走向伟大。


这也是当下备受关注的公募基金在能源转型下的投资故事。如何用行动讲好能源转型中的投资故事,成为公募基金投资新能源的差异化所在。



01

产业视角看世界



投资收益总是和产业周期紧密相关。


1988年,巴菲特看到了消费品的全球化趋势,一举买进价值10.7亿的可口可乐公司股票,造就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声名鹊起;而当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巴菲特又看到,“iPhone不是科技产品,而是现代的卡夫通心粉和芝士”,买进苹果公司让他获利千亿美元。


而在A股市场也相似。“五朵金花”造就了中国第一代基金经理;宽松环境催生了一批创业板明星;供给侧改革让核心资产走向极致又养育了新一代的「一哥」、「一姐」。


作为公募基金公司中很早就提出「基本面研究」的嘉实基金,也在这二十年的投资脉络中划出了一个个时代阶段,也从中剖析着含义丰富的「基本面」中提炼出其中的一个宏观维度——对产业周期的深入研究和前瞻判断。


在当下,此前持续维持高景气度的地产,面临预期转弱等困境,景气度恐将长期处于底部;我国人口结构的趋势性改变,也促使人口红利等低要素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唯有瞄向高端制造业的新能源产业链这一难且正确的事情,才是大级别产业趋势所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搭建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一度成为全球主流。发达国家经历「去工业化」,新兴市场则在全球化浪潮中承接产业转移。但在金融危机以后,经济全球化褪去光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重振制造业」回温,各大经济体因此制定了制造业发展或复兴战略,中国也不例外。


对中国来说,发展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型和战略新兴产业等高端制造业,就是在争夺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力的制高点,从而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掌握主动权。这不仅意味着在关键技术、关键领域不再受制于他人,而且意味着在全球产业链里获取更加的附加值。


在嘉实基金看来,在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型升级成高端制造业大国的路途中,新能源产业链是必须抓住的机会。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国际上那些传统大型车企背靠精密的机械制造和批量化工业生产能力,中国很难在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在汽车电动化如火如荼、汽车智能化如日方升的时代,中国具备先发优势和替代机遇。


中国不仅拥有完备的工业产业链,企业的能力也在持续提升,同时还有庞大的终端市场。当电动车将底层硬件差异化明显缩小以后,基于ICT思维的开发和改造能力变得更加重要,中国在这一层面上明显具备更强大的优势。随着智能电动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有望在产业链上走向更核心的位置。


更何况,中国在新能源产业链上的竞争优势和广泛的细分领域还不止新能源汽车。根据嘉实基金的发布的“新能源投资洞见”,从稀土、光伏,到储能、绿电,再到新能源电池、智能化等等,无一不蕴含着丰富的投资线索。


显然,对于嘉实基金来说,只有抓住这些机会,才能让基金公司有能力为投资人拿到下一个时代产业周期的门票。



02

周期思维做投资



2007年,当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茅台的价格还是500元/瓶时,尚未正式交付的Tesla Roadster还在经受变速箱危机。那时,重仓了苹果的美国对冲基金、重仓了茅台的中国基金经理,抓住了自己投资生涯无以伦比的一次机会。


不过,恐怕那时鲜有人相信:电动车能像iPhone、茅台一样成为一个划时代的音符。


嘉实基金是例外之一。早在人们为移动互联网到来而摩拳擦掌的时候,嘉实基金就已经在内部成立了专门的新能源研究团队,是当时屈指可数从事新能源行业研究的专业机构。


基于研究深度,嘉实基金也早早开始买入新能源行业。譬如,早在2008年底,嘉实主题精选就重仓持有当时的太阳能玻璃龙头南玻A3000多万股,风电龙头金风科技1000多万股,太阳能光伏龙头保变电气950多万股,这3只股票都在随后走出了翻倍行情。


根据统计,在2009年1季度,公募里持有新能源概念股最多的机构,就是嘉实基金。



当然,在那个特斯拉还没有被验证的年代里,为梦想呼吸的新能源车自然不是二级市场最优先的投资标的,布局风电和光伏是基于其确定性。随着板块估值拔升,市场出现了分歧。一面是高达150倍的动态估值,一面是坚定对行业前景长期看好,而嘉实基金成为坚持的少数派。


2010年11月,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召开,新能源电动车被推向历史舞台中心。可惜,成熟车型的匮乏、电动车自燃的发生,让市场对电动车始终保持谨慎。光伏产业也因为各国扶持政策改变、银行银根紧缩、产品价格暴跌和产能严重过剩而经历着大萧条。


新能源前路一片黑暗。


2011年,如今的嘉实成长风格投资总监的姚志鹏正式入职嘉实基金。在进入金融行业以前,他曾在半导体龙头公司一线工作过。攻读完清华的MIT国际工商管理硕士后,他以应届生的身份转战投资行业。那一年,他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中国光伏风电比较研究》。


姚志鹏的过往预兆了一件事——他就是来二级市场做新能源的。


姚志鹏刚入职的第一年,全球光伏行业景气度很差,欧债危机持续影响欧洲市场需求,大小企业接连破产,他只能看空。但他对新能源的热情只会有增无减。2012年底,一则“某光伏企业元旦不放假,加班赶工”的传闻在业内传开,让姚志鹏感觉到行业的拐点即将来临。

只不过,黎明前的黑暗比想象中要长。


2014年,特斯拉销量上升,姚志鹏感到“热血沸腾”,还专门发了一条朋友圈:能源革命一定会到来,且时间不远。谁曾想,他被主流卖方机构给怼了,券商分析师觉得他“过于乐观”,整个产业链中还有诸多条件限制,电网稳定性和成本等问题还没解决。但姚志鹏不以为意,开始参与嘉实智能汽车、嘉实环保低碳等当时少见的创新产品的筹备,为瞄准这两只能源转型产品的发行做准备。


一个信徒的殷切期望,绝非一瓢冷水就会熄灭。


2016年4月,嘉实智能汽车股票发行,姚志鹏开启基金经理生涯。这期间,嘉实基金也基于新能源车的前景开始布局。伴随市场回暖,新能源车从品牌力到渗透率逐步向好,成为那些怀疑论者和冷嘲热讽者有力的反驳论据。嘉实新能源研究团队在姚志鹏等人跟踪、覆盖、研究到投资的实践里,验证了投资中的一个经典理念——超额收益来自非共识的正确。


2021年,姚志鹏和嘉实基金的坚持得到了兑现。在中国经济藉由新能源等行业攀升至新的增长点之时,“宁组合”一举取代“茅指数”,形成投资的合力。姚志鹏的业绩迎来爆发,业内称其为新能源产业链强悍挖掘机”。


姚志鹏的故事,只是嘉实基金较早追踪能源转型的案例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嘉实基金大制造研究总监刘杰。


刘杰在公募略显低调,但经常做专户业务的人对他非常熟悉。他常年深耕制造行业的研究与投资,至今已经有16年。2021年起,刘杰开始管理嘉实先进制造。


长期的产业深耕让刘杰清晰地看到,以新能源产业链为代表的能源转型,是下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产业周期线索,“在新型电力系统大背景下,‘源、网、荷、储’各个环节都有投资机会。”


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中,嘉实基金无疑是坚定的见证者。哪怕是新能源的估值与景气再度出现分歧的当下,嘉实仍然对新能源产业链的投资价值保持信心。


正如姚志鹏所言:“我们从来没有担忧过电动车的需求。”


面向未来,嘉实基金对新能源投资的理解,上升至更宏大的议题之中。刘杰说:“我们要赋予能源更‘新’的理解,我们的‘新’不是指新旧的新,我们要有新的思维、新的视角,重点是能源变革、数字能源以及智慧能源,能源场景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场景的价值量大幅提升”。



03

时代的机遇一定要在场



恐怕姚志鹏都不曾想到,当年的不拔之志能铸就“新能源主动三子”的称号。


他管理的嘉实环保低碳、嘉实智能汽车和嘉实新能源新材料业绩斐然,截至2022年7月底,三只基金成立以来回报率分别达259.3%、313.2%、232.6%,大幅超过基准回报,收益居同类前列。


在持仓配置上,三只基金都关注新能源产业链细分龙头,不仅布局早,而且“拿得住”。嘉实智能汽车的头号重仓股宁德时代,早在2019年1季报就已出现。


除了主动产品布局得早,嘉实基金在被动产品上同样具有先发优势,而且率先实现了新能源产业链产品全布局。


整个2021年里,嘉实基金发行了上游资源原材料端的嘉实中证稀有金属ETF及联接基金,以及下游用电端的嘉实中证电池主题ETF和嘉实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基金。2022年,嘉实基金补齐了中游发电端的嘉实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型发起式基金,和嘉实国证绿色电力ETF,覆盖了整个新能源行业的细分行业。


在嘉实基金布局新能源全产业链的背后,是对新能源产业链的深度理解。但要把握好这一宏大的产业链投资机遇,绝非易事。


刘杰曾在公开分享提到,制造赛道细分行业众多、产业链条长、跟踪难度大,因为很多变化都是非线性的,而这也是投身以新能源产业链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投资独具魅力的地方。


对他来说,过去的中国是制造大国,未来的道路则是制造强国,从「大」到「强」最大的变化是可以兑现从资产到收入、从收入到利润、从利润到盈利模式再到市值壮大,从投资角度来讲,相关资产的可投资性会变得非常强,嘉实也一定要在场,见证和推动这个过程的发生。


对于嘉实基金而言,二级市场投资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与投资互为一体的双向驱动,持续与居民分享时代发展的红利。而当下,在全球化车轮开始转向、能源转型加速的时代环境里,嘉实基金已然率先站在新能源产业链的时代趋势里。



04

尾声



投资需要连续决策。敢做决定是一个层次,敢早于市场做决定是另一个层次,敢一直不停做决定,则会造就巨大的差异。哪怕是50%的概率,经过幂次化乘积,也会变成极小概率,非共识正确就在一个个分岔路口中创造出超额收益。


作为一家管理规模超1.4万亿的基金公司,嘉实在新能源投资上显示出了大公司风范。全产业链布局、主被动产品全覆盖体现它不仅要追求把握新能源行业作为时代大势的β,也要通过纵深的公司研究找到个股层面的α。


为了讲好能源转型的投资故事,嘉实基金既要成为追光向上,也要逆光而行——追光是向时代而行,逆光则是在产业周期不可避免的螺旋波动中坚守。



视觉设计:疏睿




上海公司查询网

在上海注册公司第一步就是要通过工商局的名称核准,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不了解些核名小知识,公司名称没有过会带来时间精力浪费!可以说,知道了下面介绍的知识,快速通过名称核准将不再困难。

上海注册公司查名规则

1、 同行业的公司字号不能同名同音。

2、 上海核名是两两查名模式,即两个以上字号时要拆开分别查名,如果其中任意两个字不能用,那么整个字号 都不能用。

例如:

1)ABC” 查名,先查“AB”,再查“AC”,再查“BC”,如果其中任意一个不能用,那么“ABC”这个字号就不能用。

2)四字查明如“ABCD”查名,先查“AB”,再查“AC”,再查“AD”,再查“BC”,再查“BD”,再查“CD”,如果其中任何一个不能用,那么“ABCD”这个字号就不能用。如此说来,能注册的耳熟能详的词汇就会不用考虑了,其中“AB”形2字查明更加简单,创业者可以优先考虑。

除了核名规则硬性规定,还有明文规定的不允许核准的公司名称

企业有以下名称的,不允许核准

(一)与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或者登记注册的同行业企业名称字号相同,有投资关系的除外;

(二)与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或者登记注册符合《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的企业名称字号相同,有投资关系的除外;

(三)与其他企业变更名称未满1年的原名称相同;

(四)与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未满3年的企业名称相同;

(五)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

上海注册公司名称构成

行政区划+字号+行业号+组织形式;如:上海创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字号+(行政区划)+行业号+组织形式;如:创客(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字号+行业号+行政区划+组织形式;如:创客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字号: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

行业号:产品名称或者行业名称等。

组织形式:公司类型,如有限公司、合伙企业、股份公司等。

注册公司取名注意事项

建议起名时尽量选用两个字,减少查名时间,增加通过率。

建议不要起大众化、通俗化、常见的名字,要起有个性、有特点的名字,增加通过率。

关注上海注册公司网,了解上海注册公司最新优惠政策,也可免费为您解答注册公司疑问。

上海公司名称查询,上海注册公司代理(https://www.zhucegongsi.org/shanghai/20180103-442.htm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嘉实主题精选怎么样

谁是更受老百姓青睐的投资方式?在多年前答案或许是储蓄、买房,但近年来随着权益市场的发展,基金投资已经成为国人的“心头好”,公募基金正逐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理财方式。在长期持有中,基金往往能够带来更理想的收益。


我们用嘉实基金做了一组测试,结果显示:嘉实基金旗下8只产品成立以来收益超500%,62只基金净值翻番。(数据wind,截至2021.06.21)

(数据wind,截至2021.06.21)

“好基”值得长期持有

首先来看看这8只成立以来收益超500%的基金,从收益层级来看,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4只收益超10倍的基金,有“嘉实长子”之称的嘉实泰和,从1999年成立至今,累计增长已超过58倍。同时,还有成立于2003年7月的嘉实增长,成立以来累计收益3035.82%;成立于2002年11月的嘉实成长收益A,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728.21%;以及成立于2004年4月的嘉实服务增值行业,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076.66%。


第二梯队是4只收益在5到10倍之间的基金,分别是:成立于2003年7月的嘉实稳健,成立以来累计收益595.12%;成立于2006年的嘉实主题精选,成立以来累计收益581.11%;成立于2008年的嘉实研究精选A,成立以来累计收益560.63%;以及成立于2012年的嘉实优化红利,成立以来累计收益543.91%。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基金的收益高,并非只是因为时间的累计,“熬”得更久,单从年化收益来看,这几只基金均在10%以上,其中有两只甚至超过了20%,分别是嘉实优化红利的23.01%、嘉实增长的21.14%;还有3只基金成立以来年化收益也都超过了15%,分别是嘉实成长收益A的16.87%、嘉实研究精选A的15.53%、以及嘉实服务增值行业的15.38%。(数据wind,截至2021.06.21)

好基金值得长期持有,无论是累计收益还是年化收益可以说都相当可观。


好业绩离不开好基金经理


基金业绩是基金经理实力的体现,以上述8只累计增长超过500%的基金为例,每一只基金都离不开优秀的基金经理坐镇。

以常蓁为例,她管理的嘉实服务增值行业累计涨幅超过1000%,管理的嘉实优化红利涨幅超过500%。

常蓁拥有14年投研经验、6年投资经验,积累了长期深厚的消费、医药健康等领域投研经验,是行业内稀缺的“平衡型投资大咖”。在投资风格上,常蓁擅长按照好生意、好行业和好公司的“三好学生”标准筛选优质公司,第一步从宏观的角度考察合适的商业模式选出好生意,第二步从产业趋势中选出好行业,最后再从公司核心竞争力中选出好公司。截至目前,常蓁管理的基金任期业绩年化回报超过18%。

另一位“平衡投资大师”,同样来自嘉实的胡涛,他管理的嘉实成长收益A同样表现出色。业内常以“双十”形容少有的优质基金经理,“双十”即10年以上的投资经验,且保持10%以上的年化回报创造能力。全市场中“双十”基金经理十分稀缺,而胡涛就是其中之一。胡涛管理年限为11.63年,任期年化回报达到了15.15%,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的存在。胡涛最大的特征是“长期”,投资策略是长期持有能够为市场带来增长的10%的头部公司。

强投研文化打造可持续的回报

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在于,上述这些涨幅超过500%的基金,悉数是主动管理型基金。众所周知,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而言,投资理念奠定了基金的基础风格,基金经理的投资实力决定了基金的持有体验。面对变幻莫测的A股市场,嘉实基金之所以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与自身优秀的投研团队密不可分。

成立22年以来,嘉实基金始终坚持强投研文化,并持续前瞻性的进行投研体系升级,力争在市场变化中为投资人实现可持续回报。据海通证券统计,截至一季度末,嘉实基金近一年权益产品绝对收益为60.31%,排名大型公募基金公司前三。#基金##基金实战##基金投资科普知识#




嘉实主题精选070010基金净值

10月21日讯 嘉实基金旗下嘉实主题混合(070010)发布分红公告。具体分红方案为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红利0.1元。以下为公告详情:

与分红相关的时间信息:

权益登记日:2019年10月23日

除息日:2019年10月23日

现金红利发放日:2019年10月24日

本只基金由基金经理方晗独自管理。

方晗,证券从业10年。曾任职于Christensen International LLC ,从事资本市场咨询工作。 2011年5月加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宏观策略研究工作。现任嘉实主题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

根据基金公司半年报,本只基金业绩表现为单位净值为1.288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3.43%,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5.66%。

基金经理认为目前组合的仓位中性:相信在未来的半年时间,宽基指数的上行空间有限,市场目前计入的对于经济周期复苏的时点和企业盈利存在的弹性估计仍偏乐观;宏观经济在总需求层面需要应对关税带来的外需冲击、房地产新开工周期回落带来的投资下行、以及企业制造业部门和居民部门加杠杆能力与意愿的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货币与财政政策提供一定的政策对冲,但加杠杆的空间总体有限。目前市场预期的三季度经济底可能只是一个短期因为低基数造成的阶段底,而非本轮经济周期的最终底部。积极的因素也有,从全球金融市场环境、美联储等中央银行引领的新一轮宽松周期、大经济体大面积的长端国债收益率环境看,A 股将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全球资金的配置行为,为市场提供支撑。总体上判断,三季度市场将维持一定区间内的震荡格局,上有顶下有底,本组合将在中性仓位的情况下以发掘结构机会为下半年首要任务。目前市场的个股表现结构比较割裂,由于投资者对经济周期的弹性和不确定成长的风险偏好很低,在持股选择上大幅扎堆确定性成长的可选与必选消费行业,造成市场陷入 “好的东西都很贵,便宜的东西把握不大”的困局。基金经理认为未来半年到一年,结构发掘的核心任务围绕两条线索展开:1)经济与政策环境的变化会让投资者对那些之前认为不够好的行业与个股出现信心修复与认知改善,如银行、地产、汽车。2)估值合理偏低,行业景气度在明年有望显著改善,被风格约束制约,没有持续性表现,但已经展现出一定 Alpha 潜力的个股,如消费电子、家电、计算机中的部分优质公司。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嘉实主题精选》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嘉实主题精选、上海公司查询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