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8月15日,持有稀缺AMC牌照A股上市公司海德股份(000567.SZ)发布了半年度业绩报告,受益于困境资产管理业务逆周期的行业特点与公司经营能力不断增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107.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1.31%,创上市以来半年业绩的历史新高。
响应产业政策 服务实体经济纾困提质
顺势而为 业绩叠创新高
国内困境资产往往受制于经济周期或资产错配的短期困境,但资产本质上仍具有价值实现,甚至是价值提升的空间。海德股份顺应国家对AMC在服务实体经济、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导向,依托集团产业背景优势,以产业思维指导资产管理业务、以丰富项目经验提供支撑,盘活闲置低效困境资产、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化解企业违约风险与经营压力,帮助困境企业脱困提质、升级提效,重回良性发展轨道。
以收购重组业务为例,公司可以快速*的对项目进行估值并设计出*重组方案,帮助企业恢复经营、改善管理。既可以让债务人获得喘息机会,以时间换空间恢复正常经营和持续造血能力,又使公司获得稳定可预期的项目收益。报告期内,公司困境资产业务新增投放15.33亿元,其中收购重组类业务13.5亿元,收购处置类业务1.83亿元。存量项目回款13.22亿元,其中收购重组类业务5.94亿元,收购处置类业务7.28亿元。
公司深耕契合国家政策的资源、不动产困境项目,已在To B端业务形成核心竞争优势。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存量业务规模66.97亿元,比年初增长11.84%,其中收购重组类业务64.12亿元、收购处置类业务2.85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约2.9万亿元。信托资管规模约20.16万亿元,证券、期货、公/私募基金合计约86.4万亿元,按3%的不良率,估计不良资产规模约2.59万亿元。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19.16万亿元,按5%的不良率,估计不良资产规模约0.96万亿元。以上,我国不良资产存量规模预计达6.45万亿元,行业规模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公司身在蓝海之中,业绩逐年创新高。
信息智能化赋能个贷不良业务
从To B到To C端全产业链布局
目前,我国个贷不良资产总规模已超过一万亿元,是困境资产行业的“新蓝海”。由于个贷的不良资产具有单笔金额小、户数多、个体差异大、债务人均为个人的特征,需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才能保证前端收购的*估值和后端处置的高效回款。
海德股份于2021年7月取得在个人不良贷款收购处置业务的资质后,迅速在全国开展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增资并控股下游金融科技类个贷不良处置公司(西藏峻丰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管理团队长期深耕个贷数据科技,自主研发的个贷智能系统拥有16项软件著作权,集成了资产估值、资产管理、资产处置等多个功能模块,可以通过先进的在线自动化系统批量开展资产处置,实现了个贷不良资产处置的数据化、智能化。
海德秉承“科技赋能、科技提效、科技向善”的理念,将AMC牌照与自动化系统相融合,围绕个贷不良业务持续加强自动化系统的研发投入,利用自研的机器学习算法评估资产价值,推动公司业务创新发展,建立全链条、产业化的个贷不良业务。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公司从困境资产管理行业的To B端拓展到To C端业务,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商业价值,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资产与资本互补协同
不良资产和优良资产双轮驱动
不良资产管理与资本投资管理业务的核心逻辑相同,都是对项目所处行业前景及项目本身风险和收益的做出研判并管控。由此,公司在困境资产业务取得的骄人成绩,可以复制到资本管理领域,识别投资管理业务机遇与风险。
在资本管理方面,公司着力精选价值创造潜力大且契合公司资源禀赋的投资项目,现阶段将重点推动储能新能源行业中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特别是储能领域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产业开发相关的项目。
通过与兄弟单位在储能领域合作,海德股份快速进入科技领域,发挥产业协同优势,拓展新能源领域投资管理业务。通过自投、发起或参与发起设立股权基金、产业基金等形式,全面实施资本募投管退各环节、全周期、全链条的投资管理。
未来几年,海德股份将按资本管理和资产管理双轮驱动的整体战略规划,以困境资产管理为基本盘,拓展业务深度和广度,逐步走向全面资产管理,促进公司进一步转型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绘制新的业绩发展曲线。
免责声明:文中涉及个股仅做举例,不做买卖推荐。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
2004年,境内首只ETF产品在上交所成立,揭开了中国ETF蓬勃发展的帷幕。经过十七年的发展,再加上今年A股结构性行情以及行业轮动加速等影响,ETF基金的发展正当其时。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今年以来,已有228只ETF成立,远高于2020年的94只和2019年的92只。基金公司布局ETF的步伐正在明显加快。
《华夏时报》
日前,由上交所联合各大公募基金举办的“十七年十七城”ETF高峰论坛系列活动正在持续推进中,在由鹏华基金承办的上海专场活动现场,上交所创新产品部副总监陈炎玮对
首批A50ETF交易火爆
11月8日,首批A50ETF集体上市,汇添富A50ETF、易方达A50ETF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华夏A50ETF、南方A50ETF正式登录深交所。
从产品申报到上市交易,首批上述4只A50ETF仅用时一个多月,并获得了33万户267亿元的首募战绩。在市场高度关注下,上市首日,首批A50ETF成交同样火爆,4只A50ETF在上市首日即创下总成交破百亿的成绩。
其中华夏A50ETF全天共成交36.17亿元,不仅成为当天股票ETF产品成交第一的品种,还打破了此前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上市当日32.86亿元的纪录。
这4只基金为何受到市场追捧?据悉,A50ETF密切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该指数表征A股核心龙头资产,囊括“宁茅”龙头。从收益表现看,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长期表现优于上证50、沪深300等主流宽基指数,自基日以来累计涨幅达233.47%,明显优于同期上证50(164.27%)、沪深300指数(175.69%)。
华夏基金基金经理荣膺认为A50ETF成交火爆的原因有两点:一是A50ETF具有很强的配置属性,成分股都是A股的核心龙头股,非常符合机构和个人对龙头股配置的概念;另外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易品种,它是一个标准的交易工具,并且有香港交易所的期货配合,所以是非常好的交易工具。这两个属性碰撞出了火花,创造了ETF上市首日成交量的历史新记录。
年内已有228只ETF成立
日前,在“十七年十七城”ETF高峰论坛上海专场现场,鹏华基金副总裁高鹏向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今年以来,已有228只ETF成立,远高于2020年的94只和2019年的92只,并且在数量上创近十年新高。基金公司布局ETF的步伐正在明显加快,布局方向主要集中在稀有金属、芯片、新能源、光伏、电动车等领域。
近十年ETF全年发行数量及规模情况
业内人士认为,ETF正在获得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特别是在今年结构性行情轮动加速个人投资者占比抬升的背景下,ETF总规模扩容,部分主题、行业类ETF成交额明显放大。
上交所创新产品部副总监陈炎玮指出,未来,上交所将根据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投资者的双重使命,不断推动ETF市场的发展。包括探索产品创新,完善ETF产品布局和产品链,大力发展权益类ETF,重点支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的产品;持续推进创新业务模式;继续发展ETF配套相关产品,特别是ETF期权市场;进一步加大ETF市场推广力度,拓展ETF的销售渠道,举办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面向个人投资者的主题研讨活动。
展望四季度市场,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副总经理陈龙指出,随着北上资金持续流入,市场对于缩表担忧减缓,房地产、科技和能源周期下,市场风格将呈现高景气、高盈利与低估值板块轮动的“三国杀”格局。
鉴于四季度通常会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下一年度的行情,陈龙建议投资者可围绕三条思路展开后市布局:思路一,大金融修复,有赖于央行全面的宽松政策,以此创造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思路二,景气度延续,高景气赛道排序新能源(车)>国防军工>半导体芯片;思路三,困境反转,潜在的方向包括疫情修复方向、生猪养殖等,实际判断难度较大。
2022-05-04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胡翔,葛玉翔,朱洁羽,方一宇对海德股份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AMC转型成绩卓越,未来机遇广阔》,本报告对海德股份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位为45.08元,当前股价为15.2元,预期上涨幅度为196.58%。
海德股份(000567)
投资要点
以不良资产管理起步转型,不断打造自身资管品牌:1)AMC牌照稀缺,上市平台优势显著。资管公司审批通过难度大,行业进入壁垒高,公司持有稀缺AMC牌照,预计未来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成长有望提速;借助上市平台优势,2018年公司净资产同比+1304.82%至41.41亿元,海德资管实缴资本升至47.21亿元(地方AMC平均资本36亿元),位居前列。2)管理层经验丰富,市场化机制优异。公司管理层专业背景与公司业务高度契合,有助于公司把握住未来发展的战略机遇;公司薪酬机制更为灵活,能够显著提升其对于金融人才的吸引力。3)政策利好不断,公司业务有望深度受益。受经济下行压力及国内外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影响,国内金融风险不断上扬,为维护金融稳定,国家政策频出,AMC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愈发凸显,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有望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公司作为行业主体之一,有望深度受益。
转型成绩卓著,未来机遇广阔:1)AMC市场持续扩大,公司未来增长动力强劲。国内不良资产整体规模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预计将不断扩大;同时,截至2021年末公司杠杆率仅0.40倍(同期中国华融14.08倍,中国信达6.75倍),低杠杆叠加强资本,公司融资能力将有显著提升,未来业务空间弹性大。2)控股股东实体产业优势,房企纾困蕴藏机遇。公司控股股东永泰集团,涉足产业包括能源、房地产等,同时其债务问题得到实质性化解,公司预计将恢复稳定发展、提升融资能力;受“房住不炒”政策调控影响,房企经营面临困难,AMC成为化解房企风险的重要抓手,公司地产背景雄厚,地产类收购重组业务有望获得较大发展,整体收购重组类业务占比有望持续提升。3)发展战略不断深化,以资本管理+资产管理双轮驱动。公司在行业趋势下不断深化以困境资产收购重组为主的业务主线;并以资本管理+资产管理为核心发展理念,依托海德股份、海德资管两大主体,并行发展,双轮驱动,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资管行业影响力。截至2021年末,公司存量管理资产规模达252.64亿元,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同比+113.82%至6.66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海德股份转型速度不断加快,以产业背景优势和资产管理业务优势协同协作,且自身基本面不断向好,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未来业务有望呈现高成长性。预计公司2022~20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3亿元、11.34亿元、16.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65%、46.70%、46.32%,对应PE分别为12.61x、8.59x、5.87x,对应PB分别为1.76x、1.46x、1.17x,*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竞争加剧风险;2)监管趋严抑制行业创新;3)市场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华西证券罗惠洲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56.22%,其预测2022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3.06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31.67。
*盈利预测明细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9.5。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海德股份(000567)好公司评级为2.5星,好价格评级为2.5星,估值综合评级为2.5星。(评级范围:1 ~ 5星,*5星)
11月21日丨海德股份(000567.SZ)公布,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连续2个交易日(2021年11月18日、11月19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11%,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有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经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书面询证,公司控股股东永泰集团有限公司控制的上市企业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20年底前完成重整,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永泰集团及其控股股东与所属子公司等五家公司合并重整,已于9月经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预计将于今年底前完成,届时永泰集团债务问题将得到化解,进入发展新阶段。
公司经营稳定,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99.63%,创同期历史新高。
此外,公司董事会确认,本公司目前没有任何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董事会也未获悉本公司有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对本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000567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000567股票、a50etf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