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基金报
公募基金总只数正在走向“万只”大关,而基金销售也达到数百家,在过去几年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往往一位投资者为了“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会持有多只基金,甚至网传有些“海王基民”持有数千只基金。
这么多基金很难记住。而*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全市场公募基金账户和持仓查询服务的APP——“基金E账户”正在渐行渐近,目前正处于内部测试阶段。
届时,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E账户”了解到自己买过的基金持有情况,再也不怕忘记自己买了啥基金,甚至可能出现“找到申购比较久远的基金,能够小赚一笔”。
“基金E账户”正渐行渐近
有从业人员找回十多万“被遗忘”的基金
几个月前,一则加入“基金E账户”APP测试微信群的通知在基金行业内流出。
该通知显示,为方便公募基金投资者查询账户和持有信息,根据证监会相关工作部署,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开发建设了“基金E账户”APP。前期,协会已发送了测试通知,为方便大家交流,协会和中国结算建立了微信群。
基金君从业内了解,此前基金行业确实进行关于“基金E账户”的测试。博时基金表示,参加了前期举行的多轮测试,测试过程中客户体验总体良好,初步实现了E账户建立的目的,同时,在测试过程中也反馈了相关建议,提供给登记公司进行优化。
博时基金还表示,从目前来看,“基金E账户”还无法进行客户的申购和赎回交易,申购赎回仍然需要通过代销机构完成;“基金E账户”对客户体验来讲,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全市场公募基金账户和持仓查询的服务。
创金合信也表示,参与了“基金E账户”的测试,测试显示,数据准确,希望未来“基金E账户”可以支持操作,如赎回、设置分红方式等。
有些参与测试的基金行业从业人员给基金E账户“点赞”。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就表示,前期我们全员都参与了“基金E账户”的内部测试,测试过程中可以提反馈意见。根据当时测试的情况来看,“基金E账户”目前只有查阅功能,还没有申购赎回功能,通过“基金E账户”,投资者可以查到你购买的所有公募基金持仓,还能看到当时购买基金的渠道。
上述人士介绍,当时有个参与测试的同事当时还通过“基金E账户”找到了很多年前曾经买过,之后被遗忘了的基金产品。“那位同事很多年前收到公司发的年终奖,顺手将其中一部分年终奖转入了某只货币基金,总金额合计有10多万元,申购基金开户时留的也是不常用的邮箱,通常情况下,很多基金公司给客户发送的邮件,有时候都会被邮箱系统自动归类到垃圾邮件里,之后他就忘记了这只基金。通过这次‘基金E账户’测试,他回忆起了这只基金,相当于找回了十多万元,他自己也非常开心。”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所在公司在7月份进行了“基金E账户”的测试,登录上“基金E账户”后,所有基金交易持仓能统一从这一平台上看到,非常方便。“我们内部也进行意见反馈,主要是涉及使用过程有没有出现故障,其持有基金份额数据是否准确等。”
上述人士认为,这个给与普通基金投资者一个便利查询的平台,意义较为重大,也有可能未来会增加新的功能。
可以查询全部持仓基金明细及购买渠道
有望单独开辟“养老专区”
目前“基金E账户”APP仍处于内部测试阶段,还未进入正式运行,不过,有业内人士向基金君大致介绍了一下“基金E账户”的操作界面。
打开“基金E账户”APP,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屏介绍:您的公募基金管家。
进入基金E账户之后,页面大致分为“基金查询”与“养老专区”两大板块。
用账户登录进入基金查询,可以显示该账户下的总资产金额,并且详细列出了持仓基金明细。
点击进入某只持仓基金页面,可以查询持仓的该只基金持有份额、资产情况,并且显示该只基金的基金管理人,投资者是通过哪个销售机构进行购买以及当前设置的分红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E账户”APP单独开辟出了“养老专区”,业内人士猜测这或是为未来有望推出的个人养老金税延账户投资公募基金做准备。不过,目前点击“养老专区”时,仍提示“该功能暂未开放,敬请期待”
有助于实现账户归集
大大提升个人客户的基金查询效率
若是未来“基金E账户"顺利推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称得上一个实实在在的便利。
“这几年陆续通过银行渠道、基金公司直销、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购买过很多基金,确实很难保证每次购买之后都不会忘记。比如一家基金公司一直都会每个月给我发短信,列明我在它们公司持有的基金明细,其中列出的某只基金,我已经忘记了当初在哪儿购买,也一直没有时间打基金公司客服电话进行查询。若是‘基金E账户’可以给投资者提供基金一键查询功能,对于投资者而言是非常实用的工具。”一位投资者表示。
在博时基金看来,未来,基金E账户的推出具有很积极的意义。“原先客户通过不同代销机构购买的产品,必须要通过相应的销售机构进行查询,E账户的推出,可以大大提高个人客户的查询效率,可以做到自己的账户和持仓情况便捷查询,全面掌握,一目了然。基金公司将根据中登公司的统一安排推进上线工作。”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根据此前相关监管法规要求,基金管理人每年至少按照一定的频率给持有人发送持有基金明细单,如今正在开发的“基金E账户”也是与这一监管思路一脉相承,就是为了让基金公司服务更加透明,让投资者更加清晰便捷地了解到自己的基金持仓情况。
“从目前的功能看,让投资者获知其所有的基金持有是*的价值。因为当前的环境下,投资者仅能从各大销售机构APP、基金公司APP或小程序等了解持仓;一旦卸载了APP(更换手机等),可能会忘记,如果长时间忘记,其实就是资产‘损失’。” 创金合信基金如是称。
“很多投资者买基金的渠道过于分散,账号缺乏管理,会存在忘记和遗漏的情况,这个工具有助于做账户归集,可能还能帮部分投资者找回被遗忘的账户资产。”上海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基金E账户”非常实用,操作也很便捷,相当于只用登录一个APP就能查询到所有的基金持仓明细,了解个人的整个基金资产情况。
“‘基金E账户’首先先把查询这一基础服务做好,将用户群做大。”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也可以拓展查询之外的功能,比如分享内容开发功能,或是开发对接销售渠道的基金申赎功能,毕竟目前还没有一家基金销售机构可以购买全市场所有的基金,不过基金销售涉及到的关系链条相对复杂,目前并未了解到“基金E账户”是否会开发申赎功能。”
创金合信基金也认为,基金E账户目前不支持申购赎回。如果E账户支持申购赎回等操作,将是最集中的交易平台,对现在的销售生态、各基金公司和销售商的营销策略等,都是比较大的影响。
2021年余额还剩不到30个小时,各种年度基金榜单、热词盘点已经铺天盖地,我们也挑选出2021年基金行业的10组关键数据,从基金规模、业绩分红到基金经理离职变更情况,再到今年开始火热的投顾、FOF的相关数据。
看完之后,相信大家会得出跟我们一样的结论:自己选基金,实在是太难了!
废话不多说,让我们直接开始——
一、总规模25.32万亿元,超过德国去年GDP
截至今年11月底,国内公募基金总体规模达到25万亿人民币,几乎相当于2020年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德国的GDP总额(3.8万亿美元)。
资料2015年以来各类别公募基金规模;资料中基协;截至2021-11-30
从2017年开始,国内公募基金规模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增速增长,尤其这两年,规模增速都在30%左右。
目前全市场共计超过9000只公募基金,数量远超A股上市公司,如何选好基金也成为困扰基民的重大课题。
二、今年募集超3万亿元,6亿基民人均认购5000块
说完总规模,再说说今年的发行情况,截至12月26日,全年新发基金1847只,超过去年全年的1385只,募集规模3.05万亿元,距去年的历史高点3.16万亿仅一步之遥,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超过7成,为2016年以来的峰值。
以6亿基民来算,今年人均认购5000元,今年你参与新基认购了吗?
三、8.31%——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占比创十年新高
权益基金募集规模的增长也体现在基金的A股持仓市值占比上——
截至3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总市值达5.72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8.31%,两项指标均为近十年来的*水平。
资料2010年以来公募基金持有A股情况;资料银河证券;截至2021-9-30
基金持股市值和市值占比接连攀升,说明公募基金对A股的影响力持续增强,也反应出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以上三组数据反映的是当前公募基金整体的发展情况,下面是大家最关心的基金业绩表现。
四、122.54%,-54.64%——偏股基金首尾相差4倍
这两个数字,分别是今年以来(截至2021-12-27)表现*和最差的偏股型基金的业绩,两者相差了177.18%,假设两只基金年初净值都是1,那么到了年末,一个净值来到2.23,另一个则只剩0.46,相差4倍,可谓冰火两重天。
2021公募偏股基金(含股票型、偏股混合、股票指数型、股票型QDII、偏股FOF等)业绩前10及后10;资料Wind;截至2021-12-27
这两只基金分别是前海开源公共事业和博时教育ETF,前者踩准了今年双碳的政策节奏,重仓股都是能源和新能源标的,今年来的表现一骑绝尘,不出意外,掌管基金不到两年的新生代基金经理崔宸龙将拿下今年的公募*。
而今年表现最差的教育ETF,则只能说是生不逢时,遇到双减政策,K12教培行业成为历史,前几年如日中天的教育中概股市值全都跌到谷底,博时教育ETF自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五、45.94%,-48.97%,债基首尾相差竟然也达到3倍
既然上面是偏股基金的对比,那么这组数字自然就是表现*和最差的偏债型基金的业绩对比了。
令人惊讶的是,债基的首尾相差也达到了近3倍,今年表现最差的债基净值几乎腰斩,直追生不逢时的教育ETF。
2021公募偏债基金(含债券型、偏债混合、债券指数型、债券型QDII、偏债FOF等)业绩前10及后10;资料Wind;截至2021-12-27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今年表现*的偏债基金基本上都是固收+和可转债基金,而且固收+加的方向也都是今年变现较好的制造业。
而表现最差的偏债基金基本上都遇到了踩雷的情况,境外高收益债由于美联储升息预期也是雷声隆隆。
说完业绩表现,赚了钱,下面自然就是分红了。
六、今年基金分红2972.92亿元,人均“分”到500块
这是今年以来的基金分红总额,相较去年增长了五成以上,你也许会奇怪,今年的市场相比前两年表现并不好,为什么各大基金还在加大分红力度。
大家知道,基金分红与股票分红不同,前者相当于把左边口袋的钱挪到右边口袋,并不会增加收益,相当于基金公司帮投资者赎回一部分基金,落袋为安,对于股票基金来说,通过分红主动缩小规模之后也更便于管理。
今年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分红超过1000亿元,其中最为慷慨的是周应波卸任前的中欧时代先锋A,今年累计分红37.06亿元,周应波在任时就不止一次坦言规模增长带来的压力很大,自然是不会“浪费”每一次分红缩减规模的机会。
基金分红的主力还是债券基金,全年分红最多的是债王张清华旗下的易方达丰裕回报,年内分红总额达110.4亿元。
今年基金发行、分红都很热闹,不过同样“热闹”的还有基金经理的变动。
七、307位基金经理离职,平均每8只基金就会出现一次变更
截至12月10日,今年已经有307位基金经理离任,涉及122家基金公司,其中13家有5位以上基金经理离职。
2015年以来基金经理离职情况;资料Wind,中国基金报;截至2021-12-10
从2015年高点之后,2016年仅159名基金经理离职,不过此后逐年递增,今年的基金经理离职情况已经超过了2015年。其中最引发关注的无疑是百亿顶流董承非和周应波的卸任。
我们还统计了今年基金经理变更的情况,截至12月20日,发生了超3000起基金经理变更,除了主动业务调整导致的变更外,由于基金经理个人原因变更的有1238起。
换句话说,今年平均每8只基金就有一只发生了基金经理变更,这更加大了基民择基的难度,虽然基金经理变更不一定会导致基金业绩下滑,但是根据我们过往的统计,变更后基金波动率增加的概率达到7成以上(点此查看),无疑会影响基金的持有体验。
我们有一位小伙伴今年就遇到了重仓一只新发基金之后,基金经理很快就因个人原因长期休假的情况,此后基金净值一路下跌,心惊胆战又不甘心割肉赎回。
如果投资基金投顾或FOF基金,则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开这种情况,因为专业机构在选择基金时有更多信息优势,在今年市场分化动荡的行情,以及基金经理离职潮之下,组合化的投资工具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八、投顾试点增至60家,今年新增比前两年加起来还多2倍
虽然早在2019年10月基金投顾试点通知就已经出台,但是前两年投顾的运作都不温不火,只有18家机构拿到了投顾牌照,业务开展进度也比较缓慢。
今年监管加大了对投顾业务的推进力度,发放42张牌照,是前两年总和的两倍;我们的牛基宝组合也在近期顺利从组合改造为投顾,未来也会在投顾业务上有更多的探索。
比起方兴未艾的投顾业务,FOF基金可谓是今年杀出的一匹黑马。
九、FOF基金规模今年翻倍,突破2282.24亿
截至12月17日,公募FOF总规模达到2282.24亿元,其中养老FOF规模突破1000亿元,当前全市场已有近300只公募FOF基金(份额分开计算)。
而今年也是FOF基金也第一次迎来限购,*规模的单只FOF基金也突破200亿元大关。
三种主要类型FOF基金规模变化情况;资料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除了规模的爆发之外,今年公募FOF也迎来不少品种创新,FOF-LOF的推出解决了基民在基金持有期内无法赎回的痛点,更有可以在全球范围优选基金的QDII-FOF-LOF正在申报中,投资者的选择越来越丰富。
既然提到品种创新,公募REITs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十、1.76%——*配售比例记录居然出自这类基金
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全称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是一种不动产证券化的方式,1960年代起源于美国,今年5月,国内首批9只公募REITs开售,募资超过300亿元。
其中中航首钢生物质REIT,配售比例仅1.76%,创出了历史上单只新基金配售比例*的纪录。11月,又有两只REITs上市,配售比例也均在3%以内。
资料Wind
公募REITs的引入,为普通投资者进行更多样的大类资产配置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其受追捧的程度也印证了这一点,我们此前有过详细的针对REITs基金的直播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好买基金APP查看。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们选出的基金2021的10组关键数据,你是否有参与其中,成为这些数字中的一份子呢?
10组数据显示了基金行业不断壮大,受到投资者关注认可,但其中业绩首尾差距和基金经理变更的数据也体现出行业越来越“卷”的现实,让人感叹选基越来越难。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点击下方投票,或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想法。
本文系好买研习社分享,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研习社”。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边学边赚,就在好买研习社,更多内容,关注我们@好买研习社
08月12日讯 博时创业板ETF基金08月11日上涨2.41%,现价2.402元,成交809.89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2.4597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上涨2.34%,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01%。
本基金跟踪指数为创业板指数(价格),*报告期内,本基金收益率为117.49%,业绩比较基准为创业板指数(价格)。
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下跌1.56%,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16.36%,近6月本基金净值下跌0.32%,近1年本基金净值下跌19.69%,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2.4597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尹浩,自2019年10月11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70.98%。
7月4日中公教育(002607)涨5.36%,收盘报5.9元,换手率4.19%,成交量75.03万手,成交额4.34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181.7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3.2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6194.95万元。融资融券方面近5日融资净流出1177.49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41.44万,融券余额减少。
重仓中公教育的公募基金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
根据2022Q1季报公募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公募基金共6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为博时全球中国教育(QDII-ETF)。博时全球中国教育(QDII-ETF)目前规模为6.05亿元,*净值0.4038(6月30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18%,近一年下跌56.81%。该公募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万琼。万琼在任的基金产品包括:博时上证自然资源ETF联接,管理时间为2015年6月8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5.19%;博时上证自然资源ETF,管理时间为2015年6月8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5.07%;博时标普500ETF联接A,管理时间为2015年10月8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96.06%;博时标普500ETF,管理时间为2015年10月8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04.67%。
博时全球中国教育(QDII-ETF)的前十大重仓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博时基金账户查询》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博时基金账户查询、基金数据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