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顶流基金经理董承非“奔私”后的首批新产品本周在多个销售渠道开卖,尽管首日5月9日仅卖出了7个亿,但后面几天销售出现了明显的放量,到5月13日晚间结募,合计募资规模达45亿元,成为今年私募销售弱市中难得的一抹亮色。
关于为什么能卖出“爆款”,有业内人士分析,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本周A股开始企稳回暖,市场信心也回来了,相信后面会越来越好。
董承非也表示,现在A股估值底、政策底已经出现,但是盈利底可能还没有看到。现在市场处于过渡期或者说是低回报期,但不代表市场不可为。看好一些中小市值的公司是春天播种的品种。
董承非新产品5天募集达45亿元
本周一(5月9日),睿郡资产管理合伙人、首席研究官董承非的首批新产品“睿郡承非系列”,在招行、兴业、平安、中信、国君、中金、好买等十来个银行、券商、三方渠道开卖。
尽管首日销售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仅仅募集了7亿元左右,但是基金君从多个渠道了解到,董承非新产品这几天后劲十足,到周三晚上(5月11日)突破了20亿元,到周四晚上(5月12日)则超过了26亿元。
到本周五晚间(5月13日)正式结募,5天时间里面,总体的累计募集规模达45亿元。其中,几个银行渠道相当给力,比如招行销售规模有十几个亿,兴业、中信、平安等银行也表现得挺好。但是券商渠道的销售情况稍显逊色,但也不错,其中有些大型券商销量有几个亿。
睿郡资产表示,“隆冬已过,春寒料峭。在今年最冷的市场环境里,我们共同见证了今春最浓的暖意!用五天时间,一起为睿郡承非新产品完成募集45亿元,难能可贵!可喜可贺!本次发行,是*的试金石,伙伴们展示了迎难而上、愈战愈勇的拼搏精神和优良的工作成效,睿郡人感谢、感恩并将铭记在心。千里之行,正好起步;春华秋实,只争朝夕。睿郡人会用扎实稳健的业绩和踏实用心的服务,回报伙伴们的信任和厚爱!让我们的合作之花更加绽放。”
值得一提的是,5月6日,睿郡资产发布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同持有人共进退的初心,公司管理合伙人、首席研究官董承非先生,将运用不少于4000万元人民币的个人资金,认购即将于2022年5月9日开始募集的睿郡承非系列产品。截至目前,睿郡资产及其员工合计持有公司旗下管理的基金超过2亿元。
为什么董承非产品能出现“爆款”?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不少业内人士向基金君表示,在今年低迷的市场环境下,私募基金销售也降到了冰点,董承非的新产品算是寒冬里的一抹亮色,这样的募集成绩实属不易。
北京某私募市场总监分析,第一,董承非是15年的*老将、明星基金经理,过往创造过较好的投资业绩,拥有较强的市场地位和号召力,买过他产品的投资者有很多;第二,这次睿郡资产、董承非本人还有合作渠道都非常努力,此次新产品的销售渠道囊括了全国的私募代销的头牌,包括招行、中信、兴业、平安、好买等,而且前期铺垫路演时间也比较长,董承非在疫情期间在线上做了多场路演,讲述投资理念、市场观点等,非常不容易;第三,还跟市场有关系,本周A股市场在回暖和企稳,尤其是在美股暴跌的时候,A股走出了独立行情。
“说白了基金发行,一定是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都要符合。我认为,董承非新产品的这个销量,并不算意外,但是如果从今年的市场来看,算是弱市中的爆款了。”该私募市场总监称,基金发行的回暖,要市场出来赚钱效应,客户逐步亏损减少,才会起来。现在已经是销售市场的冰点了,后面会越来越好的,董承非此次发行也算是销售市场的一个信号,越来越强势的信号。
沪上某私募渠道总监也称,首先还是现在市场比较缺好的资产,之前一些管理人要么规模比较大,要么业绩一般,客户出于各种原因需要重新寻找好的管理人和产品;第二,此次销售渠道也非常不错,比如招行本来销售能力就很强,新产品符合客户需求;第三,睿郡和董承非自身的光环还是有吸引力,市场比较关注,而且此次董承非跟投4000万也让客户比较有信心;第四,目前市场已经到了一定底部,高净值客户也有自己的判断,愿意此时追加投资,正好市场也*反弹。
另一家新锐私募市场总监告诉基金君,明星基金经理“公奔私”后自带流量,同时他通过自购也展示了对市场的信心,“还有这几天市场走出较好的行情,新产品的销售也跟市场差不多,呈现低开高走的走势,相信未来销售市场会有所回暖。”
市场估值底、政策底已经出现
新产品会分步建仓、积累安全垫
公开资料显示,董承非被视为任职年限最长的“顶流基金经理”,将近15年,此前他在公募期间管理的基金*规模达到700亿元。他在2003年加盟兴业全球基金(现改名为兴证全球基金),从行业研究员起步,慢慢升任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管理部副总监等职务,后来成为兴全基金副总经理兼研究部总监,在离职前他管理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兴全新视野定开混合两只基金,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合计管理规模超过520亿元。券商研报评价董承非是:两轮牛熊长跑健将,均衡组合稳健取胜。
今年年初,董承非正式“公奔私”,加盟睿郡资产,和原来的老同事杜昌勇、王晓明一起在百亿私募的平台上携手创业做投资。
从投资策略来看,董承非此前曾在路演中表示,他是一个“策略型选手”,整个投资框架的底层的出发点是风险和收益的配比,在投资过程中,花了比较多的精力在做各种资产、各种行业、各个公司,乃至不同行业的公司的风险收益的比价。
“最重要是选股策略,以往主要精力花在自下而上选股上面,还有中观的行业比较。另外我会坚持做择时,但不是一年做几次择时,而是几年做一次择时。第三个子策略是套利策略,第四个子策略是另类策略的尝试,是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进入私募想要完善和拓展的领域。”董承非也说。
关于当前的市场,最近董承非在路演中也讲到,4月底,随着市场风险的一路释放,基本上越来越偏乐观,“现在的时间点用三句话基本可以概况我自己对市场的观点,就是三个底:第一,估值底已经出现了,四月中下旬就出现了;第二,政策底也出现了,五一节前后非常明确,包括对互联网行业的看法、对资本市场的定位等;第三,盈利底可能现在还没有看出来,更重要的是被疫情的节奏所影响。4月底我当初说市场处于至暗时刻,最寒冷的时候,现在春寒过去了,将迎来春暖花开的时候。”
董承非也指出,我们需要给市场时间,基本上这个位置买进权益产品,要拿一年以上的时间,大概率是赚钱的。“因为从我管钱以来,经历过三次大规模的资金入市,06、07年,14、15年,还有2020年,这三次资金入市以后结果都是大同小异的。在资金大规模入市以后,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瓶颈期或者说过渡期,市场基本上是一种低回报的时期。但是,低回报期不代表市场不可为,意思是在这段时间里面市场的回报跟牛市里面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如果做得好,也是可以赚钱的。“所幸的是市场现在无风险收益率已经降下来了,所以如果做得好,市场提供的收益也能满足一定要求,因为今年个股跌幅非常大,我会相对偏乐观一些。”
关于新产品的建仓思路,董承非表示,会先确定一个目标,可能在30%-60%的仓位,举个例子,如果以50%作为目标仓位,第一步0%-50%会比较快完成建仓,“如果市场在这两三个星期里面还是维持在这个水平,没有出现大幅上涨的话,我可能会很快完成0%-50%的仓位的建仓过程。但是,后面我可能会在50%的仓位上停留比较长的时间,一直到整个产品净值表现能够积累一定的安全垫以后,再选择加仓。”
但董承非也说,“如果市场继续往下走或者一直横盘,无法赚到安全垫,我可能更多会在股票配置上做一些结构上的调整,而不是选择加仓。因为作为一个新产品,我相信稳一点的开局,会让投资人有更好的体验,持有上更由于耐心,同时也是防止自己犯错,用机制来约束自己。”
在投资方向上,董承非强调,人多的地方不去,会相对谨慎,第一会避开宁王和茅王;短期更看重一些高分红的板块和个股;中长期来看,更关注一些中等市值或中小市值的公司,比如100-1000亿市值的,基于长远的布局,就是春天播种的品种,中小市值公司跟宏观的联系会更小一些,获得阿尔法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06月02日讯 长信银利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长信银利精选混合,代码519997)06月01日净值上涨2.47%,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1664元,累计净值为3.2814元。
长信银利精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511.44%,今年以来收益11.54%,近一月收益1.33%,近一年收益30.79%,近三年收益45.25%。
长信银利精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9次,累计分红金额6.13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高远,自2017年01月03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51.62%。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万科A(持仓比例5.16%)、永辉超市(持仓比例4.42%)、朗新科技(持仓比例4.39%)、双汇发展(持仓比例4.23%)、招商银行(持仓比例4.17%)、涪陵榨菜(持仓比例3.62%)、中顺洁柔(持仓比例3.18%)、恒瑞医药(持仓比例2.64%)、宁德时代(持仓比例2.25%)、保利地产(持仓比例2.24%)。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整体看,2019年A股市场呈现普涨的走势。期间上证指数上涨22.3%,沪深300指数上涨36.07%,中小板指数上涨41.03%,创业板指数上涨43.79%,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涨幅大于沪深300。2019年本基金股票持仓比例相对积极,而在七月初创业板指数较低位之时,对科技股的仓位做了一定幅度的加仓。
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0457元,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4.61%,成立以来的累计份额净值为3.1607元,本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30.25%。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国家爆发,对全球经济和股市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我们预计一季度的中国经济数据将呈现“失速”状态,政府正在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并将出台一些稳增长的措施,货币宽松和财政积极将是接下来政策的主旋律,让经济逐渐回归到正常轨道。然而,和2009年“四万亿”时期相比,当前的政策仅是终结“失速”而非强力拉升经济,因此,对于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的时间和幅度不能抱以过高的预期。
在2020年,宽松的流动性是确定的,经济基本面则是先低后高,但仅是回归正常轨道,这个背景决定了市场上涨的空间比较有限,我们要更聚焦与经济关联度较低的方向。
1月21日晚间,董承非离职传闻尘埃落定。
据兴证全球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董承非先生因个人原因离职。据业内人士表示,董承非下一步可能会加盟私募。
卸任基金经理三个月后离职
董承非的离职意料之中,去年10月,他卸任在管产品基金经理,虽然仍担任公司基金管理部及研究部的分管领导,但被外界看做离职的前兆。
他管理的兴全趋势基金将增聘谢治宇和董理为基金经理,与原基金经理童兰共同管理;兴全新视野基金将由乔迁接任管理。
彼时,董承非表示,“随着公司的投研团队趋于成熟和稳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才梯队,我也想做出一些改变,暂时告别基金管理工作,将更多时间用于沉淀和成长,尝试在投资上做出一些新的探索。”
在基金界,董承非的地位不言而喻。
公开信息显示,2003年9月就正式加盟兴业全球基金(后改名为兴证全球)的董承非,担任基金经理时间已经超过14年,是行业里为数不多的老将。券商研报评价他是:两轮牛熊长跑健将,均衡组合稳健取胜。
2007年2月,他开始担任基金经理,近15年来,董承非创造了16%的年化收益,管理规模也水涨船高,达到了606亿元。
以其代表作兴全趋势投资为例,自2013年10月28日至2021年10月20日近八年时间,董承非累计任职回报高达319.34%,年化回报19.66%。
下一步可能奔私
近期,杨东和董承非频频携手调研,自10月董承非宣布卸任基金经理职务后,两人已经携手调研了三家上市公司。
兴全基金诞生多位明星基金经理,但前些年,已有不少知名基金经理“奔私”,比如杨东、王晓明、杜昌勇、吴圣涛等。
其中,杨东于2017年离任,创立百亿私募宁泉资产;王晓明、杜昌勇分别创办兴聚投资、睿郡资产,二者创办的私募于2020年7月合并为睿郡资产,目前已经是超过百亿管理规模的头部私募,办公地址都和兴全基金同在浦东嘉里城;吴圣涛则加入了理成资产并担任首席执行官,这些私募也被业内统称为“兴全系”私募。
岁末年初本就是跳槽旺季,事实上,董承非的离职只是今年基金经理离职潮的开始。2022开年以来,已有多家机构发生基金经理变动,包括信达澳银基金、上投摩根基金。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公募大佬,有钱有名声,无论是股权激励还是升职加薪,公募都很难吸引人留住,而体制机制更为灵活的私募机构,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实习
5月6日,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官方*发布关于企业管理合伙人董承非拟认购不少于4000万元新基金的公告。
公告称,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首席研究官董承非,将运用不少于4000万元人民币的个人资金,认购即将于5月9日开始募集的睿郡承非系列产品。截至目前,睿郡资产及其员工合计持有公司旗下管理的基金超过2亿元。
今年以来,A股整体呈震荡下行走势,截至5月6日收盘,沪指跌2.16%,盘中再度下探至3000点下方。
受市场情绪的影响,今年私募产品的备案情况也不容乐观。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月度统计数据(*数据截至2022年3月),2022年1、2、3月份新备案产品数量分别为2681只、1378只,2502只,月均为2187只,较2021Q4月均水平(2550只)、2021年全年的月均水平(2633只)均有下降。
相比于新产品备案数量而言,新产品备案规模下降幅度更大。今年前三个月新备案产品规模分别为401亿元、138亿元、242亿元,而2021年全年月均水平、2021Q4月均水平分别为 654亿元、576亿元。同比来看,今年前三个月新发下降幅度则更为明显,2021年1、2、3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分别为2214只、1903只和2785只,新备案规模则达到了691.83亿元、730.73亿元和730.01亿元。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董承非以个人名义认购不少于4000万睿郡发行的新产品,也是为了体现对市场的信心、以及与投资人风险共担的态度。
近期的一场直播路演中,董承非用“隆冬已过,春寒料峭”为题形容当前的市场。他在路演中坦言当前市场可上可下,很难做方向性判断,而决定下阶段市场的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是业绩。并最终给出一条明确建议:“非专业投资者不建议此时卖出!”
董承非为睿郡资产管理合伙人、首席研究官,曾任兴证全球基金(前兴业全球基金、兴全基金)副总经理、研究部总监,旗下基金管理规模一度超600亿。董承非的长期投资业绩优异,以其代表作“兴全趋势投资混合”为例,自2013年10月28日接管起,近8年时间累计任职回报超过300%,年化回报达到20%。董承非在投资中强调投资收益比,回撤控制和投资稳定性尤其为人称道。
2022年2月14日,董承非宣布加盟睿郡资产。而这只以其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承非系列产品也是董承非“公奔私”之后的首只产品。
为提振投资人的信心,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截止5月6日,2022年来私募合计有18家私募管理人自购旗下基金超27.36亿元,其中百亿私募成为自购的主力军,一共有14家百亿私募自购旗下基金超26.08亿元。
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表示,私募自购,一方面是认可当前市场已经处于底部区域,对接下来的市场行情充满信心;另一方面通过自购这种利益捆绑的方式,可以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投资者非理性赎带来的损失,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
睿郡资产是上海知名百亿私募,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2020年,睿郡资产和兴聚投资完成国内私募业首例实质性合并,杜昌勇(原兴全基金副总经理、专户投资总监)和王晓明(原兴全基金副总经理、公募投资总监)强强联合,董承非的加盟,意味着这三位前兴全副总经理将同台创业。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睿郡资产近一年平均收益为-1.32%。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兴业全球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兴业全球基金、长信银利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