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孙正义和马云这对相互成就了21年的合作伙伴,相互退出了对方公司的董事会。
6月25日,
此前的5月18日,软银集团已经宣布,马云将卸任软银集团董事,任期截止日期也是6月25日。
这意味着,在6月25日,孙正义和马云这对老搭档实现了从对方公司董事会的“互退”。
“作为董事,我从阿里‘毕业’了。”
据彭博社报道,孙正义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他的离职与马云辞去软银集团董事职务一样,并不意味着两人之间存在任何分歧,阿里巴巴仍是软银投资组合中皇冠上的宝石。
相识21载,马云与孙正义之间的关系,曾被孙正义身边的人评价为soul partner(灵魂伴侣)。两人互相成就,阿里巴巴从一家创业公司成长为市值超6000亿美元的超大型公司,孙正义也因阿里巴巴赚得盆满钵满。
马云曾评价孙正义,大概是全球投资者里最有胆的,这世上没几个人有他那种勇气。孙正义则说,自己与马云是同类人,都有点疯狂。
一个是投资大牛,一个是创业教父,即便日后分道扬镳,两人的这段经历依然会被视为一段佳话。
“一见钟情”,阿里获软银2000万美元投资
阿里巴巴庞大的商业版图起点在1999年,马云在位于湖畔花园的家里聚齐“十八罗汉”开创业动员会。在这场创业动员会上,马云定下创业愿景,做一个中国人创办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互联网公司,但在2000年从软银融资2000万美元前,马云在硅谷至少被拒绝了40次。
2008年,成名后的马云在《赢在中国》节目中,回忆起与孙正义的见面。“见孙正义那天,我根本没穿西装,很随便地见,心里也没想过要钱,见了面我就和孙正义谈我要做一件什么样的事,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了,他问我要多少钱?我说我没想过要钱。孙正义还劝我,你得要啊,还教我怎么花钱花得快。有人不相信一见钟情,也许那就是一见钟情。”
这次的见面,孙正义提出向阿里巴巴投资4000万美元,虽然听起来心潮澎湃,但还是被马云拒绝了。马云的理由是,自己最多只管过200万人民币,拿这么多钱不会用,公司肯定会出问题。孙正义压价到3500万美元,马云表示再回去考虑一下,与团队商量后,马云飞到日本与孙正义再次谈判,投资金额依然未敲定。
最后的投资金额源于一封邮件。“我给孙正义写的是2000万美元,同意就干,不同意就不干。孙正义回了我两个字,go ahead(去干)。在互联网最冷的冬天,我从没骚扰过他,他也从来不骚扰我,我们互相信任。”马云说。
时间证明,向当时还在起步阶段的阿里巴巴投资2000万美元,是软银在科技公司上最成功的押注。
对于如何评价孙正义,马云说:“我和他的区别是,我看起来很聪明,实际上不聪明,那哥们是看起来真不聪明,但他很聪明,大智若愚。”当时,马云希望通过自己与孙正义的例子,告诉中国的创业者,跟风险投资谈判,腰要挺起来,但眼睛里要有尊重。“你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你比资本家更会挣钱。我跟风险投资人讲过很多遍,你觉得你讲的比我有道理,那你来干。现在,我能把钱变成更多的钱,而你能找到更好的项目。我们之间是共通、平等的。”
2017年,孙正义在接受外媒访问时,回忆起对阿里巴巴的投资。“马云最初经商时毫无计划,公司也没有收入,员工大概只有三四十个人,但他有一双睿智的眼睛,眼光卓越,闪闪发光。从他的交谈方式,看待事物的眼光来看,显然他的领导力非凡,尽管他当时的商业模式有缺陷,但他谈吐能力不俗,他有实力成为中国年轻一代的榜样。”孙正义说。
2019年12月,孙正义在东京大学一场对话中再次表示,马云和他见过的所有创业者都不一样,不谈商业模式,也不要钱,“他只说了自己的愿景,我能感受到他的决心和激情,5分钟之后我说我懂了,你要改变世界。”
互相任职对方公司董事
在2000年以2000万美元投资阿里巴巴后,2004年,软银再次追加4000万美元投资,占股超过28%。2005年10月,孙正义成为阿里巴巴董事,而在2007年5月,软银也宣布马云受邀成为软银集团的第10位董事,参与软银的重大事件决策。截至目前,马云已在软银董事会任职13年,孙正义则在阿里巴巴董事会任职15年。
外界鲜少有孙正义直接参与阿里巴巴管理的报道,但孙正义曾公开发声,力挺阿里的合伙人制度。孙正义称:“这些年来,阿里巴巴为股东们创造了巨大的价值,成绩惊人。阿里巴巴特殊的企业文化,是其成功的核心,保持这种文化对企业继续向前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我们非常支持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
2013年,阿里巴巴正式推出的合伙人制度,合伙人制度规定公司由各业务线骨干操盘而非股东掌控,甚至可以由合伙人提名董事局的大多数董事人选,而不是根据股份的多少来分配董事席位。这个制度保障了阿里管理层的权力,一直延续至今。
当时的阿里正有意香港上市,因为“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让阿里与港交所失之交臂。2014年9月,成立15周年的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创下了美股最大IPO记录,软银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价值翻涨约2900倍。
软银与阿里巴巴的关系,总会被拿来与雅虎比较。软银和雅虎都曾是阿里巴巴的大股东,但相较于软银,雅虎与阿里的关系更加微妙,一度公开交恶。
2005年,雅虎用10亿美元投资阿里巴巴,同时将中国雅虎资产打包给阿里巴巴,从而成为阿里巴巴大股东,软银公司则成了第二大股东,但雅虎曾因支付宝被剥离出阿里巴巴的上市资产,和阿里巴巴交恶。在阿里巴巴上市后,马云通过合伙人机制形成了对阿里巴巴的控制,自身业务乏力的雅虎也退出董事会,成为阿里巴巴的财务投资人。今年5月,雅虎基金表示,5月20日起开始出售阿里巴巴股份,最多可以清仓。
关于阿里的股权结构,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26日,软银持有阿里25.2%的股份,以目前阿里6068.86亿美元市值计算,软银持有阿里巴巴股份的价值超1500亿美元。
另外,据阿里巴巴2019年11月香港上市的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集团与马云、蔡崇信、软银及Altaba签署表决协议,其中软银、Altaba同意,只要软银拥有阿里巴巴集团发行在外股份的至少15%,他们在各年度股东大会上应就其股份表决支持阿里巴巴合伙提名的董事候选人进入董事会。投票协议还达成共识,软银有权向董事会召集一名董事,直至软银持股比例低于阿里巴巴集团发行在外股份的15%。
从6月25日,阿里巴巴发布的公告来看,即便孙正义辞任阿里巴巴董事,软银仍然有权提名一名董事进入董事会。
因投资失利软银巨亏,减持阿里“填坑”
去年12月6日,在 2019年东京论坛,马云评价孙正义,大概是全球投资者里最有胆的,这世上没几个人有他那种勇气。孙正义则说:“确实是大胆过头了,让我赔了不少钱。”
阿里巴巴的股票目前依然是软银持有的价值最高的资产。孙正义曾不止一次对外表示,将尽可能长地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权。即便是在6月25日的软银集团年度股东大会上,孙正义依然表示,软银仍将尽可能长期地持有阿里巴巴股票。
2019年3月,孙正义在接受外媒访问时表示:“现在阿里巴巴的营收还在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利润还会不断增长,马云依旧是阿里巴巴最大的个人股东,软银还是最大的企业股东,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合作伙伴。马云会在管理团队需要帮助时及时出现,他一直跟我说,他的风格是尽快让年轻人成长起来,这样他就不用过多着眼于日常工作,而是专心于更高层次的思考。”孙正义说。
事实上,软银自2016年开始减持阿里,今年3月23日,软银又突然宣布将出售410亿美元资产,其中包含价值140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
赔钱被外界认为是软银减持阿里,甚至让孙正义退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的直接原因。
孙正义近年来坚定地投资WeWork及Uber,因两者经营不善亏损过多而遭质疑。软银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因WeWork和Uber的投资大幅贬值,软银出现了14年来首次季度运营亏损。另外,据日本共同社披露,软银集团2019财年(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合并财报显示,年度净亏损961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38亿元,上财年为盈利1.4111万亿日元)。亏损额达到1981年创业以来最大,财年亏损为2004财年后15年来首次。
5月18日,软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正义在其巨亏的财报发布会上表示,软银集团将减持阿里巴巴股票,募集1.25万亿日元(约117亿美元),以回购软银公司股票。
除了阿里之外,软银大量持股的另一项优质资产是T-Mobile。T-Mobile是美国第三大通信公司,市值超过1250亿美元。为了筹措资金,软银同时在寻求出售旗下价值200亿美元的T-Mobile股票。
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财年,软银集团旗下风险投资部门愿景基金(Vision Fund)巨亏170亿美元,其中仅1-3月的财季便亏损100亿美元,这拖累软银集团该财年净亏损90亿美元。另外,愿景基金旗下所投一系列科技“独角兽”公司中,有一部分即使在新冠肺炎全球疫情之前也没有盈利。
据路透社报道,截至3月底,“愿景基金”向88家初创企业投资共计750亿美元,这些企业市值却仅为696亿美元。仅对网约车公司Uber和共享办公空间WeWork的投资,软银就亏损将近100亿美元。
本期编辑 常琛
今日滨江集团(002244)涨7.97%,收盘报7.18元。
2022年3月8日,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员竺劲,黄啸天发布了对滨江集团的研报《聚焦浙江得地利之便,内功强大乘天时之风》,该研报对滨江集团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为8.4元,现价距离目标价尚有16.99%的涨幅空间。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该研报作者对此股的盈利预测准确度为94.61%。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计算显示,对该股盈利预测较准的分析师团队为中信证券的陈聪、张全国。
滨江集团(002244)个股
嗯,不邀自来!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人原则,有的人靠出卖技术赚钱,有的人靠经商挣钱,有的人则靠上班挣钱。
对于蔡崇信而言,他的人生心态就是立信,信不立,何以成大事?众所周知,当年马云创业的时候,蔡崇信就在国外的投行圈有很高的名气,而那时候马云只不过是经历了几次失败之后的再出发,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蔡崇信要跟着马云混?而又不能投资阿里巴巴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蔡崇信为何相中马云?
在国外年薪70万美元的工作,选择投奔一个一无所有的老板,领着一个月500元的工资。这个人就是蔡崇信!当时蔡崇信的老婆都说他疯了!用网友们的话来说,蔡崇信是亲眼看见马云从太空飞船下来的。
当然了,蔡崇信之所以选择一穷二白的马云,主要还是为马云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大家想啊,马云一创业就拉起了“阿里18”罗汉,可见马云的人格魅力!事实证明,蔡崇信并没有看走眼!
蔡崇信为何不投资马云?
当然了,那时候阿里巴巴需要融资,蔡崇信是完全有实力给阿里巴巴投上一笔钱的。但蔡崇信并没有这么做,大家想啊,有些事情你就算再看好,也不能做出来,因为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一个人品格问题。我相信谁都不敢和品格差的人合作吧?
再说了,你站在马云的角度想,并不是你想投马云就同意啊!当年孙正义是准备投4000万美金,结果是被马云砍到了2000万美金,不然现在软银公司在阿里的股份更高!
当然了,马云和孙正义这条线就是蔡崇信给牵上的。而蔡崇信也成为了继马云之后的阿里终身合伙人,崇信,崇信,对得上这个名字。
蔡崇信对阿里的贡献
蔡崇信是投行出身,阿里近些年投资战略基本上都是蔡崇信一手策划。我们看到的蚂蚁金服,盒马以及阿里系公司,都是蔡崇信打出来的。但前几年蔡崇信已经卸任了阿里的财务部长!同马云一样,未来将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慈善与教育上来。
结论:有的人喜钱大过于名,而有的人则把名节看作是人生的信条!而蔡崇信就是这么一个人,所以蔡崇信没有投资阿里,是对他人生信条最好的诠释!
“我为自己过去贪图暴利而感到羞愧。我们太自信,太好高骛远。”面对持续的投资失利,现年64岁的日本“投资之神”孙正义在业绩发布会上如是反省。
8月8日,软银发布了第一财季绩报告,报告显示第二季度净亏损3.16万亿日元(合234亿美元),刷新了上季度亏损1.7万亿日元(合128亿)的最高亏损纪录。软银也迎来至暗时刻,在过去的六个月一共亏掉了362亿美元。
(孙正义与马云图源:elceo)
面对流动性困境,孙正义也不得不割肉“最成功的投资”来救急,中资企业成割肉重点。
8月10号,作为阿里巴巴最大股东的软银宣布“董事会同意结算至多2.42亿份阿里巴巴ADR(“美国存托股份”)的远期合约,总计约9%的股份,交易总收益将达4.6万亿日元(约合340亿美元)。”
虽然通过预付远期合约获得的现金只有股票当前价值的75%至90%,但对焦头烂额的孙正义来说,“断臂求生”已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孙正义及软银还会更多断臂自救么?掌链梳理此前软银在华众多物流与供应链投资,会成下一个断臂对象?
一、中国数字物流投手
作为全球最大科技投资企业之一,软银自1981年创立以来在全球新科技、新赛道都是投资翘楚。
2000年,孙正义仅用6分钟就决定投资阿里巴巴2000万美元,获得34%的股份,最终获得数千倍回报率,投资阿里被视为孙正义的封神之作。
等到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孙正义所持股份价值已经达到500亿美元,而阿里也带出了中国最大的电商物流集群——中通、圆通、申通、汇通(后百世)、韵达等,并组建了中国最大的电商物流平台菜鸟网络。
由此,孙正义尝到了中国市场的甜头,同时也发现了中国物流企业发展的潜力。
据掌链·第一物流网不完全统计,软银自2013年投资当时的O2O平台“美食送”开始,先后又投资了快易检、百世物流、满帮集团、京东物流、中谷物流等11家企业,在数量上略低于红杉资本。
软银在华投资部分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企业
与红杉资本投资战略不同的是,软银并没有只盯着物流头部企业去投,而是更青睐于物流科技型企业,在所有的物流投资中,软银投资的科技型物流企业比率占到了64%。
二、在华物流稍显起色
对于想要发现下一个阿里巴巴的孙正义来说, 2021年并不好过,2022年尤其难过。
(1)伤逝2021——京东物流和滴滴出行带来双亏
京东物流在上市前获得了7名基石投资者的认购,约119亿港元股票(合15.2亿美元),软银是认购金额最多的投资企业,认购金额为6亿美元,每股的价格为40.36港元,但不到一年的时间京东物流每股就跌至14.3港元,跌幅直接超过65%,也就意味着软银的直接浮亏近4亿美元。
滴滴出行更是给软银带来了2021年最大亏损。滴滴出行仅上市一年就黯然退市,市值从870亿美元直接缩水9成,退市时仅剩73.78亿美元,创下美股从上市到退市的最快纪录的同时,也给软银带来了近100亿美元的浮亏。
(2)转机2022——京东物流满帮中谷物流向好
好在2022年软银在华投资的物流企业都有了好转的迹象。
①京东物流空间大——虽然京东物流到目前为止尚未盈利,但从2022年京东物流第一季度财报可以看到,第一季度总收入为273.51亿元,同比增长22%,亏损为13.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6.1亿元,总体向好。
(图源:KrASIA)
随着上半年对德邦物流的并购完成,拉动了京东物流外部客户的增长。同时,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完成了对京东货运的初审,京东物流引进的3架波音737货机有望在年底前开航,增加京东物流的航空竞争力,将有力刺激京东物流的业务产出,进一步增加营业收入。
②满帮集团营收大增——作为“中国数字货运第一股”的满帮在背后也有软银的多次支持,在2018年战略融资中,软银就掏出19亿美元帮助满帮完成第一轮融资,在接下来的2020年,软银再次拿出17亿美元帮助满帮进行第二轮融资,助力满帮在2021年6月成功登陆纽交所。
满帮今年3月发布的2021年的财报显示,2021年满帮的成交GTV达2,623亿元,同比增长50.9%;全年总营收达46.6亿元,同比增长80.4%。四季度非美国会计准则下实现净利润约2.43亿元。
此外,满帮客户端的数据显示,满帮客户的粘性在持续增加,履约活跃的司机数也保持在高位,营收能力有望实现增强。
③中谷物流海运红利——2020年9月25日在上交所上市中谷物流的是软银不错的投资。中谷物流运营着一支115艘船的船队,总运力约为16.8万标箱,是全球第13大集装箱班轮公司,也是中国国内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2021年海运费暴涨,也让中谷物流大赚,2021年营业收入约123亿元,同比增加17.97%
7月28日,中谷物流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现实,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28亿元,同比增长28.98%,净利润15.42亿元,同比增长40.04%,创新新高。
而软银投资的部分传统物流企业在我国已经得到了稳定发展,投资回报率也屈于平稳。
三、软银在华投资步调放缓
软银除寻求断臂回血外,从过去几年软银的投资动态可以看到,对于物流行业的融资步伐逐渐放缓。
(图源:wework)
软银放缓在华物流企业投资脚步可归结于几个面,
(1)经济下行压力: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让烧钱式的科技融资也收紧步伐。软银自去年开始受科技市场的低迷影响陷入亏损。刚过去的半年,软银亏损进一步扩大,打乱了软银的投资节奏。软银之前会向热门赛道的一两家企业投入大笔资金,帮助企业迅速扩张并实现高估值上市,然后获利后再退出,但是资金的短缺让软银很难再现这一策略。
(2)中国监管环境:我国加强了科技领域的反垄断监管政策,反垄断监管对于软银投资上市的企业股价受到严重打击,阿里巴巴在去年受此影响股价下跌超过10%,而滴滴出行更是遭遇七部门的联合调查,股价直接缩水三成,这也让软银在华投资的价值大缩水。
(3)地缘经济环境: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紧随美国对华展开供应链脱钩。此前,岸田文雄政府就此出台了一份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希望通过这个法案提高日本经济结构的自主性,从而摆脱对中国的供应链依赖,中日经贸关系存在诸多不确定风险,这是否会促使软银考虑断臂在华投资?
截至8月17日,日本新冠疫情确诊人数16万+高居全球第二,欲对华供应链软脱钩的日本或还将面临经济低迷,软银亏损面是否还会扩大?
京东物流、满帮集团、滴滴出行(滴滴货运)等数字物流企业,符合把投资眼光放在人工智能和独角兽企业孙正义的投资方向,试图通过长期的投资培养成下一个类阿里企业。
但如果软银亏损继续扩大,软银是否会继续断臂优质资产,而京东物流、满帮集团等高估值物流企业是否会成为软银割肉自救对象?
(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马云孙正义互退》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马云孙正义互退、002244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