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行长(华创证卷)建行行长有行政级别吗

2022-08-18 6:04:44 股票 xialuotejs

建行行长



本文目录一览:






华创证卷

只有周六能够阻止“星期六”涨停了!

3月4日,昔日的“女鞋第一股”星期六(002291.SZ)迎来连续第三日涨停,这也是今年以来的第12个涨停。通过收购“网红概念”遥望网络,连年亏损的星期六业绩坐上“火箭”,2019年净利润暴涨18倍。

然而,虚弱的主业基本面,13.7亿商誉暗藏的暴雷风险,高管集体套现“出逃”,巨量限售股解禁将至,仍让这家公司难逃“妖股”之名,同时也让一家证券公司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走红”了。

一场电话会,一位“假高管”,一幕李逵捉李鬼的好戏,华创证券那场被圈内疯狂转发录音的电话会,经过事态不断发酵,最终以证监会宣布启动调查而暂告段落。也让人们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哄散而去的闹剧。

90后首席遇到大麻烦

“你等律师函吧!”

华创证券传媒首席分析师潘文韬未曾料想过,这场精心安排的电话会最后以如此尴尬的局面收场,这位初出茅庐的90后分析师遇到了大麻烦。

2月19日晚8时,华创证券传媒组团队针对小规模机构投资者召开了一场电话会议,会议的主角是遥望网络高管“陈总”,这家公司是A股近期炙手可热的上市公司星期六旗下“最有价值”的资产,“陈总”将分享对于公司和MCN行业的一些观点。

从界面新闻

这位“陈总”显然有备而来,在会议开始就侃侃而谈了多项公司经营数据,包括内部KPI、年度月度目标等涉及内幕消息的敏感内容。而在随后的提问环节,这位假高管却被“埋伏已久”的遥望网络真董秘抓个正着。

遥望网络董秘马超严厉指出,遥望网络并没有“陈总”这么一位高管,并表示他所说的内容是在误导投资者。

“上次是不是已经有过一次这样的事情了,潘总?大家还有没有一点信任?不带这样玩的嘛!”

面对马超的诘问,潘文韬连番道歉。他在电话会议里承认,“陈总”确实并非遥望邀请,而是从第三方专家库里面寻找到的,还表示对专家身份也没有核实,存在信披层面的误导。

最终所披露的假专家的真身份让人啼笑皆非。这位所谓陈姓高管,仅仅是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的离职产品经理,而且工作时间段早在2018年3月底到2018年9月上旬,试用期都没能转正。

作为会议组织方的华创证券将为此承担怎样的责任?

“一方面,华创证券通过第三方邀请专家,是需要承担审核责任的。另一方面,如果会议邀请的人士与上市公司全资和控股的公司有关,在召开投资者会议前,也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的董秘和证券事务代表进行告知。”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律师宋一欣告诉界面新闻。

宋一欣表示,电话会上披露的信息就等同是上市公司信息。在上市公司不知情的情况下,向投资者介绍这些内容,违反了信息披露相关规定。“如果发布了虚假信息,按照证券法同样需要承担责任,可以被认定为是误导性陈述。”

根据新《证券法》,“由于所任公司职务或者因与公司业务往来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因职务、工作可以获取内幕信息的证券交易场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等都纳入了“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并禁止内幕信息知情人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也有规定,在内幕信息依法披露前,任何知情人不得公开或者泄露该信息,不得利用该信息进行内幕交易,并且“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非法获取、提供、传播上市公司的内幕信息,不得利用所获取的内幕信息买卖或者建议他人买卖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不得在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研究报告等文件中使用内幕信息。”

也有上市公司法务人士告诉界面新闻

“电话门”事件发生之后,华创证券研究所发布声明表示,已经责令研究员停职并启动问责机制,整顿作风纪律,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尽职调查、会议交流、会议纪要和研究报告的合规审核,强化内控管理。

界面新闻在研报平台查阅发现,华创证券潘文韬及其团队此前并未公开发布过星期六的研究报告。值得注意的是,这位90后首席分析师晋升速度可谓惊人,从分析师到首席分析师只用了三个多月时间。

证券业协会从业人员信息显示,潘文韬于2016年8月入职国金证券,仅过了半年多就离职。2017年8月,他转至华创证券,但直到2018年7月底才取得分析师执业证书,此前仅拥有“一般证券业务”资格。

从研报署名情况来看,自2018年8月起,潘文韬开始以传媒组分析师的名义发布研报,到当年12月初时,他的头衔已经变更为传媒组组长。

“获得分析师资格必须要有两年从业经验,这之后才能有正式发布证券报告的资格,在这之前都算助理研究员,”有分析师向界面新闻

潘文韬能如此飞速跃升,与其所在的华创证券传媒组人事变动不无关系。

据界面新闻了解,在潘文韬彼时“转正”刚刚两个月时,时任传媒组组长兼首席分析师的谢晨,就于2018年10月加盟蓝莲花研究机构。随后,与谢晨同期在华创证券传媒组出任联席首席分析师的李妍,也跳槽至浙商证券担任销售工作。

从履历来看,谢晨和李妍皆可谓是明星分析师,多次入围和上榜新财富。相比之下潘文韬的表现则极为暗淡。目前公开可查的奖项,仅仅是在2019年底新浪金麒麟*分析师评选中获得新锐分析师传媒行业第一名,而在新财富等业内含金量高的评选中,却是“颗粒无收”。

“(电话门)这个事情暴露出我们仍然有不足的地方,接下来我们会深入地反思每一个流程上还有什么漏洞。”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董广阳向界面新闻坦承,目前券商研究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互联网的发展拓宽了信息交流方式,监管也比之前更难更严,分析师们在运用新技术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有从业人士指出,分析师的职责是向投资者提供专业化服务,但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丑闻事件,让分析师的独立性和信誉饱受质疑。这背后的原因,是分析师在执业过程中存在大量“利益冲突”,包括与自身所在证券公司其他业务、与所服务机构客户、与上市公司等。

游走在灰暗地带的“专家库”

此次华创证券“电话门”事件中,另外值得关注的就是假专家出现的源头,这将矛头直指监管缺失的专家顾问网络行业。

“有时候买方或者卖方找不到合适的调研对象和嘉宾,就会花钱通过第三方专家网络,让他们来找人,但第三方为了盈利,有时候找的人也是良莠不齐,难免出差错。”有熟悉专家库的人士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透露。

据他介绍,专家顾问网络这个行业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在业内最为知名的公司包括BCC和凯盛。

“事实上,这已经不能算是潜规则了,而是一种商业模式,但游走在灰暗地带。”该人士表示。

界面新闻

BCC全名为上海商霖华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2008年,其客户包括各类金融机构、学术研究机构、企业等,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全球专家网络、研究服务、活动服务等。

“目前已拥有近8万名海外专家和近20万名国内专家,分别来自各行各业的*及专业人士,其中包括上市或跨国企业高管、行业协会顾问、*销售/市场/科研/技术/项目管理等专业人员。”BCC官方如是介绍道。

上述人士透露,类似这样的专家库平台,除了主动申请外,有时平台也会自发去寻找合适的“专家”。

“有时候就是去51、智联上通过简历库搜寻的。“他表示。

据他介绍,一般来说,专家“标价”在1000元-3000元左右,但“真正有料的,未必看得上这个钱。”他表示,专家库中的专家,很多实则为公司基层员工或边缘化部门员工,还有很多是离职员工,有一些也确实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此次华创证券“翻车”也并非业内*。此前,国泰君安同样曾因“假高管”与滴滴发生纠纷。

2016年8月,国泰君安计算机行业分析师召开的行业会议中,邀请到“滴滴副总裁张总”。这位“张总”在这场电话会议中透露出滴滴将减少乘客补贴、滴滴和优步两个APP将合并的消息。

消息传出后,时任滴滴出行副总裁的陶然在微信朋友圈表示,“张姓VP”参加的电话会议是“冒名顶替,糊弄投资人”。当日下午,滴滴出行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有人冒充公司副总裁参加国泰君安电话会议并发表与事实严重不符的观点,公司已启动内部审查机制,并向公安机关报案。最后此事以国泰君安的道歉和对第三方服务公司的责任追究而告终。

有券商人士认为,随着各行各业头部效应的增强,头部公司对行业掌握程度远高于一般分析师,于是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来自产业的讲课嘉宾干起了分析师的活,分析师则逐渐变成了主持人。研究所的业务模式逐渐变成了让客户给客户讲课,不少研究所成为第三方变现的通道,其中不乏“混水摸鱼”之人。

电话会正逢“妖股”巨量解禁前夕

这一事件中不得不提的还有让机构投资者们趋之若鹜的“妖股”星期六。

作为一只“网红”概念股,星期六股价自去年底以来不断出现暴涨。从去年12月初的6.5元,到3月4日*收盘的30.15元,股价已大涨5倍,市盈率高达126倍,总市值达到223亿元。

星期六之所以能以女鞋公司的出道身份,戴上MCN的“光环”,与其收购遥望网络不无关系。

2019年3月,星期六完成收购遥望网络88.57%股权,该笔股权交易价格最终确定为17.71亿元,此次并购也为星期六带来了13.66亿元的巨额商誉。另外遥望网络还与星期六签订了对du协议,其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税后净利润需分别达到:不低于1.6亿元、2.1亿元、2.6亿元。

无论是对du协议、巨额商誉,还是此后星期六多位高管的连番减持,都为这家网红公司的未来埋下隐忧。值得注意的是,华创证券电话会所选择的时间点也十分敏感,正逢星期六巨量限售股解禁前夕。

4月27日,星期六将迎来一大波解禁,涉及数量约1.37亿股,股东28家,限售类别为增发A股法人配售上市。

“有些股东为了能够在股票解禁后高价卖出,有可能会进行拉升股票价格的行为,从而使股票在解禁前出现大幅上涨。”有业内人士表示。

在华创证券“电话门”事件发生后不久,多位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发出质疑:

“星期六因为网红概念而受到市场热炒,股价已被大幅炒高。华创证券忽悠投资者,明显有让投资者当接盘侠的嫌疑,因此在忽悠的背后,是否还涉及到华创证券的利益关系?”

“所谓的专家,不过是伪专家。如果单纯分析还好,是否和背后的炒作资金沆瀣一起,让股民抬轿子呢?”

对此,华创证券方面并未有所回应。

2月21日,证监会正式宣布启动对华创证券“电话门”事件的调查。证监会表示,“经核实相关机构和个人存在违规行为的,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董广阳向界面新闻表示,将会在配合监管调查的同时,反思和梳理问题,对内部进行深度调整。

华创证券“电话门”并非行业孤例,其中所折射出的券商内部管理失控、研究行业乱象和股价疯炒谜局,以及相关责任方是否涉嫌误导性陈述、内幕信息交易、炒作股价,都值得思量。

(实习生夏维兰对本文亦有贡献)




建行行长有行政级别吗

银行是大家经常接触的一类机构,大家也非常羡慕在银行工作的人,而且银行工作一直被称为金饭碗。

但是对于银行工作人员的性质,很多人都分不清,比如银行的行长到底是不是公务员?

至于银行的行长是不是公务员,我们要分不同的银行去分析,目前我国有4000多家银行,这些银行性质其实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我们先来看下我国有哪些类型的银行。

一提到银行很多人都以为都一样,其实不然,从性质上来分,我国银行可以分为几大类。

一、央行

央行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它是国务院的构成部分,是一个行政机构,主要负责我国银行业的管理、汇率管理、制定货币政策以及货币发行等各项工作。

第二、政策性银行。

目前我国有两家政策性银行,分别是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这两家银行主要是为了执行国家经济大政方针而设立的。其成立的目的是为特定领域提供金融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

第三、开发银行。

目前我国开发银行只有一家,那就是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原来也是一家政策性银行,只是前几年单独独立出来成为开发性银行,主要负责一些大型项目的金融服务。

第四、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大家平时看到的银行大多数都是商业银行,这些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六大行、12家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信用社,村镇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合作社等等。

我们再来看一下银行行长到底是不是公务员。

至于银行行长是不是公务员,要看这家银行是属于什么性质的,有的行长就属于公务员编制,有的行长就不属于。

我们来看一下哪些行长属于公务员。

公务员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干部,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判定一个岗位是否属于公务员,有两个重要标准,第一个是否有行政编制,第2个是否由国家财政发放工资。

参考这两个标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真正属于公务员岗位的只有央行总部。

央行总部所有员工都属于公务员,其中央行行长是部级干部,央行总部的员工每年都是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录取的。

但是央行派驻机构,也就是各地的人民银行分行以及支行都不属于公务员系统,而是行员制,他们既不属于公务员,也不属于事业单位,而是参考公务员待遇进行发放,但并不是真正的公务员。

除了央行总部之外,包括央行派出机构,政策性银行,开发银行,商业银行所有的机构,不管是行长还是普通员工都不是公务员,因为他们的工资都是银行内部自己发放,他们领的是年薪。

除了央行之外,其他银行基本上都属于企业,只不过从性质上来看,有的属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而属于商业银行。

所以不论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还是建设银行的行长,或者普通农商行的行长他们都不属于公务员,他们只是普通的企业职工。

只不过对于那些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来说,银行的行长有行政级别,比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这是国有四大行的行长都属于副部级;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行长,也属于副部级。

这些国有大型银行下面的分支机构很多负责人也有行政级别,比如有的是厅局级,有的是处级。

有了这些行政级别之后,他们就可以在银行系统以及公务员系统之间进行调换,比如有些银行的行长就可以直接调到公务员系统里面担任一些领导岗位,像目前银保监会里面的很多领导都是从各大商业银行里面晋升上来的。




建行行长是什么级别

银行工作一直受众人追捧,工作体面,属于白领行列,能够得到别人的敬重。收入稳定,工作安稳、舒适,并且各种保险也很全,生活无忧。那么银行工作的真实状况是怎样的呢?各大银行的薪资待遇又是怎样的呢?

重庆中公金融人小编很好奇银行网点行长年薪大概领多少呢?于是我就是搜索了一下论坛,看到了以下的讨论。

网友:深圳四大行之一(非建行),据了解二级支行(网点、20人左右)行长(正科级别),几年前突破一百万很容易,现在30万到百万不等,普通70万左右。一级支行(相当于二级分行)行长(正处级),一般120万左右。

网友:某五大行银行行长,我只知道公积金是8000,其他的就不知道了,没有透露太多。

网友:支行行长等于是带客户资源加入改银行品牌体系的经销商 其中不乏商业嗅觉灵敏很聪明的人 在所做业务合规的前提下 200-500万年收入普遍存在

由上面的讨论可见,银行工资真的不是一般的高!

下来重点讨论城镇的网点或某城市小区里的社区银行,这里的支行跟网点的负责人往往都叫行长。

银行网点行长年薪受限于支行级别、地域差异、银行类别、效益好坏各方面的因素。各地行长之间不同银行,不同省份,大行的处级支行行长:一线70至120万,二线50万至100万,三四线30万至60万,当然科级支行行长又不一样:一线30万至60万,二线20万至40万,三四线10万至25万。

银行行长工资分为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基础工资跟大家差不多,绩效工资各个银行不一样。主要是看行内评级,然后考核力度,银行级别,同样也看业绩,目前某些股份制银行把所有的分行分为一类行、二类行和三类行。而每一类又分为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分行下面有支行、社区支行,下面还有网点分理处。

社区支行或者分理处支行年薪基本上在10-20万之间,绩效是主要来源,如果完成了所有任务,那么不仅第二年的行长评级会高一点,绩效工资也会更高,行长们的收入差距大,还年商业经济水平发达程度,存款资金量以及贷款总量,每年的经营状况和业绩决定了行长们的年薪。

若是行长所处的支行当年效益好,又没大额的坏账,那么收入超过百万也不出奇,在小编看来所以没有准确数字,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当然银行网点行长也是不太容易的,要承受巨大业务压力,还要规避盈利风险,把风险降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建行行长》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建行行长、华创证卷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