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台风”战斗机
“台风”是欧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联合研发的一种多用途战斗机,采用双发喷气式引擎、三角式机翼布局,作为当下世界上的第四代战斗机之一。
目前在德空军中在役的“台风”式战斗机有141架。
2、“狂风”IDS战斗机
“狂风”IDS是欧洲联合研发的一种多用途战斗机,其中还分为常规战斗机、攻击机、电子战斗机和战斗教练机等型号,其中的IDS是常规型。“狂风”系列诞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虽然年代较早,但目前仍在欧洲部分地区作为主力战斗机之一,其中就包括德国空军。
目前在德空军中现役的“狂风”IDS型战斗机有68架。
3、“狂风”战斗教练机
“狂风”战斗教练机,基于IDS型的框架上改进,采用双座舱,并且附带机炮和发射系统,可供空军学员使用。
目前在德空军中现役的“狂风”战斗教练机有6架左右。
4、T-38型喷气式*教练机
T-38是一种美制喷气式教练机,它是在老式的T-33型上改进而来,升级了之前的老化部件,还改进了航电系统,进一步加强性能。T-38诞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研制,六十年代初期开始采用,并且也向外出口,在众多的用户当中,就包括德国。
目前德空军当中就拥有46架现役的T-38型喷气式*教练机。
5、T-6“德克萨斯”初级教练机
T-6是一种美制单发螺旋桨式的初级教练机,它的代号为“德克萨斯”,诞生在上世纪50年代,除了美空军自用外,还大量向同盟援助或外销。
T-6初级教练机目前在德空军中现役的有50架左右。
6、A-400M战略运输机
A-400M是由欧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联合研发的一种,采用四发螺旋桨的战略运输机,它的诞生是为了取代日益老化的C-130等运输机。A-400M能够运输步兵战车、医疗物资、战略物资、或者伞兵等,而且*的特点就是采用八页式螺旋桨。
A-400M型战略运输机目前在德空军中现役的有30架左右。
7、A-310战术运输机
A-310是一种由德国自行设计的多用途飞机,其中包括战术运输机、医疗机和空中加油机,采用双发喷气式引擎,搭载大容油箱,巡航时间较长。
A-310型战术运输机在德空军中目前服役的有1架。
8、C-130J战术运输机
C-130J是C-130“大力神”战术运输机的衍生型号,由美国洛克希德旗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研制,五十年代中期开始采用,并装备陆海军三大军种。C-130采用四发螺旋桨式引擎,并且衍生型号很多,其中还包括加油机、医疗机、空中炮艇等,到至今这种飞机仍在世界上作为主流军用运输机之一。
德空军当时向洛克希德订购了3架C-130J型,但目前进入服役阶段的只有1架。
9、C-160战术运输机
C-160是由德法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联合研发的一种双发螺旋桨式战术运输机,在七十年代开始采用。C-160也具备多用途能力,可以运载各种类型的物资,必要时还能空投物资或者战斗人员。
现在C-160在德空军现役的有41架左右。
10、A-400M型空中加油机
A-400M空中加油机,是在原本A400M战略运输机的框架上改进而来,内部搭载了燃料补给箱,外部还有输送装置,可在空中为战斗机,或者直升机进行油料补给。
在德空军中现役的A-400M型空中加油机,目前大约有4架。
11、A-310MRTT空中加油机
A-310MRTT空中加油机本质上就是A-310战术运输机,只不过是在机身内部安装了油料箱和加油系统,可在空中为友军各种战机进行空中补给。
A-310MRTT空中加油机目前在德空军现役的有4架。
12、KC-130J空中加油机
KC-130J空中加油机就是在C-130J的基础上改进而来。
目前在德现役的有3架。
13、狂风(ECR)电子战飞机
“狂风”ECR型是“狂风”系列的一个电子作战型号,它搭载了更多先进的航电系统,信息化能力要比标准的“狂风”战斗机更强。
目前在德空军现役的“狂风”ECR电子战斗机共有30架。
14、A-319公务专机/A319CJ电子侦察机
A-319由欧洲“空中客车”旗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研制,并分为德版和法版。A-319采用双发喷气式引擎,机舱空间大,正常情况下是一种客用飞机,只能乘坐人员,但在德空军当中,有部分A-319型飞机,作为公务飞机,或者搭载更先进的航电系统后,改为电子侦察机使用。
A-319型公务机或改进型的A-319CJ电子侦察机,目前在德空军中现役的大约有4架左右。
15、A-321空中指挥机
A-321也是由欧洲“空中客车”旗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研制的一种喷气式飞机,A-321大部分都作为民航飞机,但在德空军中也有一小部分被改为了空中指挥机。目前在役的只有1架。
16、A-340公务专机
A-340是A-321的加强型,它的尺寸更大,起重量更高,还采用了4发喷气式引擎。目前在役的有2架。
17、A-350公务专机
A-350是A-321型的加长型,在德空军中同样也是使用民航飞机,改为军用特种飞机使用,目前现役的有1架。
18、CH-53G重型运输直升机
CH-53是一种美制的重型运输直升机,CH-53G型是*德国的型号。CH-53G直升机的多用途能力很强,可以运输货物、运送人员等,而且机身大,起重量高,还能吊运火炮或者轻型装甲车辆等。
CH-53G重型运输直升机,目前在德空军中现役的有70架。
19、H-145特种任务直升机
H-415直升机由欧洲“空中客车”旗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联合研发,二十一世纪初期开始采用。H-145作为一种身形小巧的作战直升机,它可以装备火箭弹发射巢、空对地/空对空导弹和航空机枪等武器,能够胜任火力支援任务或者空中侦察任务,而且也是特种部队的得力搭档。
H-415直升机目前在德空军现役的有15架,一般多数装备在特种部队当中。
20、“虎”式直升机20架
“虎”式是欧洲最常见的一种武装直升机,由德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进行研制,九十年代初期完成首飞,二十一世纪初期开始采用。“虎”式直升机的重量轻,虽然武器挂载能力较差,但航电系统要较强于美军的“阿帕奇”AH-64武装直升机。
武装直升机一般都是属于陆军的装备,但在德空军中也有少量的“虎”式武装直升机在服役,目前大约有10架左右。
本期有关德国空军的现役飞机就为大家盘点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武器装备内容,请记得关注,下期继续为大家更新。
中国天气网讯 冷!太冷!冷哭了……这是一个南方人发自内心的呐喊。今年春节以来,南方湿冷“魔法攻击”一轮接一轮,本周开始还发起了“总攻”,广东、广西等地雨雪加持气温跌破纪录,冷到全天仿佛置身冰箱。这个2月南方究竟有多冷,什么原因导致今年格外冷,谁又是偏冷最多的大城市?中国天气网通过对比历史同期大数据,揭晓答案。
湿冷车轮战:这个2月南方人在家冻成“冰墩墩”
这个春节,你如果一早就收到了南方小伙伴发来的拜年信息,要相信这都是真爱,毕竟从温暖的被窝里伸出手来,需要很大的勇气。从除夕到初三,南方地区就是在大范围的雨雪中辞旧迎新,雨雪伴随个位数的气温,极其湿冷。
2月4日迎来立春节气,但湿冷的天气并没有停止。2月6日至7日,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部分地区出现降雪,积雪达到10厘米左右,南京雪量达大暴雪,江南人民一边愉快地玩雪一边继续喊冷。
华南的小伙伴更惨些,没有雪只有冷。据广东天气统计,整个春节期间(1月31日至2月6日)广东全省的平均气温仅9.9℃,是近十年来最冷的春节假期。
春节假期结束,南方阳光却继续休假,气温也是没有最冷,只有更冷。2月15日开始,南方再度迎来大范围雨雪天气,外加冷空气补充南下,气温不断被压制。中央气象台从2月17日至24日连续8天发布低温预警,成为有低温预警以来持续发布时间最长的一次。
华南一带在20日至21日迎来此次过程气温*谷,广东、福建、广西多地看雪。常年叫嚣“冷空气,过来呀”的广东人民这次切身感受到了寒冷的“暴击”,广州21日平均气温5.8℃,是当地1996年以后2月下旬最冷的一天。
气温偏低、雨雪不断、屋里屋外一样冷,总之南方人这个2月就是裹着棉被看冬奥,在家冻成“冰墩墩”。
数据盘点:2月以来南方气温为近13年来最冷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2月1日至22日,江南大部、华南、西南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至4℃,其中湖南东南部、广西大部、贵州东南部等地偏低4℃至6℃,冷到发紫。这期间南方地区平均气温约为6.4℃,为2009年以来同期*。
中国天气网统计了2月以来气温数据后发现,南宁、贵阳、长沙、广州、南昌是南方省会级城市中气温偏低最明显的5大城市,2月1日至21日平均*气温与常年相比都偏低了3℃以上,南宁偏低了6.9℃。
南宁2月1日至21日*气温全程低于常年同期,今年平均*气温值11.3℃,为1968年以后同期*。南宁不仅是南方气温偏低最多的大城市,也是雨日最多的大城市,21天中有19天都在下雨,几乎是雨水“天天见”,堪称南方湿冷的突出代表。
南方为何这么冷?幕后推手竟是它
为什么今年2月南方会出现这么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表示,2月低温雨雪是在拉尼娜背景影响下的典型表现。
拉尼娜事件影响下,冷空气活动频繁强度偏强,今年进入2月以来,西伯利亚高压偏强,大气环流形势北高南低,有利于冷空气南下。此外,青藏高原南侧的南支槽非常活跃,带来强盛的西南气流,以及东南沿海东风较强,充沛水汽向南方输送,形成一次次的降温降雪天气。
“冰墩墩”终于等来“雪容融” 南方气温今起触底反弹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南方的小伙伴终于盼到雨雪结束,阳光回归。今天(2月24日)起南方地区迎来大回暖,到28日长江以南多地累计升温幅度都将超过10℃,江南、西南东部一带升温超过15℃。
长江中下游地区,25日起陆续摆脱湿冷,*气温回升到10℃以上,26日回升到15℃左右。西南地区东部到华南一带气温也将会从26日起陆续由偏低转为偏高,28日前后,南方达到今年来最暖的状态,*气温20℃线将北上到达江南一带。
大城市中,南昌28日*气温将达到20℃,是今年以来*达到20℃,杭州28日也有19℃。华南的南宁、广州28日气温回升到22℃左右,由湿冷彻骨转为温暖舒适,春天在一步步走近了。(策划:冯玮 数据支持:张娟 设计:魏来)
中国天气网
随着美国对德战略轰炸的不断进行,越来越多第三帝国的机场被摧毁。由于无法从布满弹坑的跑道上起飞,许多德国战机都趴窝了。因此,从1944年开始,希特勒对能够让飞机垂直起降的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向帝国内人才济济的各飞机设计公司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大家也立即响应元首的号召,纷纷提出自己的方案,其中就包括亨克尔(Heinkel)公司的Lerche(云雀)。
亨克尔公司曾经为德国空军设计了许多飞机,在业界享有盛名。这架名为 “云雀”(Lerche)的飞机将是世界上第一架垂直起降 (VTOL) 单座战斗机。设计中,这架飞机的机尾坐在地面上,起飞和降落都是屁股先着地。升空后,它将恢复水平状态,就像传统飞机那样进行水平飞行。飞行员则会俯卧在机头位置。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设计,它将由两个反向旋转的螺旋桨驱动,这些螺旋桨被包裹在一个环形机翼中。飞行员将通过各种空气动力学装置来操纵圆形的机翼,以进行各种飞行动作。
虽然设计的大方向是好的,但设计者还面临技术上的一些重大障碍,要解决它们需要更多的时间。然而战争的进程显然不会留给他们所需的时间。亨克尔公司的设计人员在剩余一年多的时间里拼了命地工作,希望尽快解决那些技术难题。到 1945年2月,大部分设计已经完成。该机将配备两台2000马力或两台2400马力的发动机,使载重达12500磅的飞机依然可以达到500英里的时速。它尾部的两副13英尺的巨大螺旋桨将共同推动这架32英尺长的飞机垂直升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再转成水平飞行。“云雀”的机翼长度为 14 英尺。在武器装备方面,它将配备两门威力强大的30毫米机炮和三枚空对空鲁尔斯塔尔导弹。该机的升限为15,000 英尺。然而,除了制造出一些全尺寸木制模型和搭配几台发动机进行测试之外,“云雀”从未能走下生产线。
从“云雀”到“弹簧跷”
战后,它成为美苏两国争夺的宝贵遗产。美国人和俄罗斯人都利用这些设计,包括图纸、模型和数据制造了自己的垂直起降飞机。美国人在“云雀”的基础上,由*的“康维尔”(Convair)公司于1954年制造出了真正的垂直起降飞机:XFV -1“弹簧跷”(POGO)。
康维尔公司的这架飞机能够像德国人在1945年设想的那样飞行。它的两台艾利逊XT-40A发动机能产生6,500轴马力以驱动相对旋转的三叶螺旋桨,并以每分钟 8,000 英尺的速度像直升机那样爬升。这架飞机配备了四门20毫米火炮和48枚2.75英寸火箭弹。但由于飞机没有空气刹车,因此很难减速,垂直着陆也因为过于复杂而难以操作。
1954 年,“弹簧跷”开始在旧金山南部莫菲特机场184英尺高的飞艇机库内进行系留测试。最终,它在机库内飞行了250次。1954年8月1日,康维尔公司的试飞员詹姆斯·克尔曼(James F. Coleman)驾驶XFY-1进行了*无系绳垂直飞行,高度达到40英尺。克尔曼于1954年11月2日再次驾驶“弹簧跷”起飞,并成功过渡到水平模式,然后在圣地亚哥上空飞行了20分钟,最后垂直降落在一个周长50英尺的正方形停机坪内。事后,克尔曼说,下降的时候,他感到XFY-1 机头沉重,难以着陆,造成这种感觉的部分原因是飞行员在下降时需要回头看以瞄准停机坪。
最终,这种依靠机尾垂直起降然后再转入水平飞行的概念因为那个时代的技术限制而被美苏两国放弃了。然而,垂直起降战机能够摆脱跑道和机场的限制,在战时拥有巨大的优势,因此依然推动各国航空设计人员对此孜孜不倦。终于人们研制出了像“海鹞”那样较成熟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并在马岛战争中得到了检验。今天,F-35以更先进的方式展示其垂直起降和超音速飞行的作战能力。然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前辈们的不断探索和从失败中吸取经验的基础之上。
二次大战后期,出现在欧洲上空的第一代喷气战斗机,差点改写了历史。这种秘密武器震惊了盟国,几乎使欧洲战场改观,值得庆幸的是,这只不过是第三帝国的垂死挣扎、回光返照而已。
空中杀手
1945年4月26日,一队美军B-26“掠夺者”轰炸机,由10多架“野马式”战斗机护航,径直飞临多瑙河上空,执行对德国工业区的白昼轰炸任务。自从1942年盟军飞机*白昼轰炸德境成功之后,盟军重轰炸机大编队经常翱翔在欧陆上空,对德国工业中心、交通网进行无情地轰炸。这一队在两万英尺高空疾飞的轰炸机群,满以为第三帝国的空中抵抗能力几乎已不存在。
B-26“掠夺者”轰炸机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一队德国战斗机突然间钻进了美机编队,疾如闪电似地猛烈开火,美机领队机长只听到耳机里传来尖锐焦急的报告:“他们在12点钟位置……”便感受到座机被炮火击中的颤抖,浓烟很快弥漫整个驾驶舱。从前窗望去,机长瞥见一架双引擎的德机以极快的速度掠过,攻击其僚机。顷刻间已经有3架庞大的“掠夺者”尾部冒出浓烟烈焰,坠落下去。他的座机也渐渐失去控制,但他尚能勉强把这架受伤严重的轰炸机迫降在田野里。机长爬出残破扭曲的机身,向前没命地狂奔,蓦地一阵强烈的爆炸将他震倒,回头望去,只见陪伴他执行过多次任务的“掠夺者”已完全被烈焰笼罩。
机长感到十分纳闷,究竟是什么飞机把他打下来的?印象里德国空军没有速度这么快的拦截机。
一点不错,疾如狂飙,以连珠似的机关炮和火箭将他击落的,正是震惊盟国的秘密武器,当时世界上速度最快,火力最强,堪称“空中杀手”的ME262喷气战斗机。在这次攻击中,6架ME262一共打下35架轰炸机,而ME262本身却毫无损失。
Me 262A型的俯拍照片
秘密研制
1942年盟国获得情报,德国正在研制以喷气引擎为动力的战斗机,而且喷气战斗机的原型机已出厂。当时美国航空界也正在进行类似的研究。事实上早在欧洲战争爆发前,德国喷气战斗机的研究计划就已秘密进行数年,进展远远超过美国。1938年秋季,德国*的梅塞施密特飞机工厂受军部委托研制一种强韧、经得起高速飞行的战斗机机身结构,以配合装置新式的涡轮喷气引擎。当时德国*的飞机工厂、引擎制造厂如容克、B·M·W、梅塞施密特等,在德国航空之父梅塞施密特教授的领导下,集合起来参与这项名为“1065”的秘密计划。
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喷气引擎的研究获得初步成功,而新机身研制进度则较缓慢。军部遂于1939年6月签下合约,向梅塞施密特工厂订购两架原型机(喷气引擎装于普通机身上)。第一架原型机于1940年夏天呈现在军方官员面前,原型机是利用ME109机身,装上两具B·M·WP3302涡轮喷气引擎。
试飞成功的原型机He178V1
这两架原型机并没有命名,同时由于喷气引擎推进力不足的技术障碍亦未能突破,因此喷气机的研制并不能算成功。梅塞施密特工厂直到1941年4月才制造出耐得住高速飞行张力的机身结构,命名为ME262(并且决定以此来作为即将出世的喷气战斗机的机型号),喷气机的研制初具雏形。
最初使用的B·M·W·109-003A型喷气引擎,每具的净推力只达每秒一千磅,此项困扰一直未获得技术上的突破,梅塞施密特工厂的工程师们提出了暂时的解决方案,把喷气引擎和传统的活塞引擎配合在一起使用。
1941年4月4日那一天,可以说是ME262正式诞生的日子,命名为ME262V1的这架喷气飞机,装置两具容克201G喷气引擎和一具活塞引擎,仿佛是跨越在两个不同时代间的混血儿,因此严格说起来,ME262V1还只能算是半喷气飞机。后来容克推出新型喷气引擎容克004,每具净推力达每秒1850磅,此种引擎成为ME262机的制式引擎。1942年7月18日,ME262V3出厂,这是第一架纯粹使用涡轮喷气引擎的飞机。
以此为宣告,德军拥有了举世无双、威震一时的喷气战斗机。
Me-262标志的半气泡型座舱
空战*
ME262创下了航空史上多项纪录。它是头一个使用喷气引擎的机种,平均时速高达550英里,比盟军最快的战斗机还快三分之一;ME262也是首先装置空对空火箭的机种,机翼下装24枚R4M空对空火箭弹,论火力,除美军的P-51能与其稍较长短外,英军喷火式和苏联的战斗机根本不是对手。
ME262造型优美颇具现代感,为了高速飞行,它的机身结构、线条、机翼后掠角已截然和螺旋桨飞机不同。ME262机身呈优美的流线型,两个大喷气引擎更是它的特征。德国投降后,有数百架ME262落入盟国手中,战后各国喷气飞机的发展,亦多以ME262为蓝图和借鉴。
ME262进行轰炸任务时,通常单机出击,白昼飞行高度为2.5万英尺,轰炸时俯冲到1.8万英尺对目标投弹。夜间攻击时的飞行高度为1.2万英尺。这些攻击方式和螺旋桨飞机的战斗轰炸方式截然不同。ME262俯冲攻击时,*时速达570英里,二次大战中没有任何飞机比得上。
在机场等待起飞的 Me262A
ME262进行拦截任务时,因其速度快,火力强,往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近敌机,以强大的火力将敌机击落,可谓一旦升空几*手,但因其速度快,空战时回旋半径较大亦费时,不利于与敌机在空中缠斗,因此ME262的拦截方式以奇袭为主。ME262通常以五架编队飞行于2.5万英尺高空,当发现盟军轰炸机群时,就降低高度突然俯冲,直取轰炸机,毫不理会护航战斗机,凭着它优越的火力,可远在轰炸机防护火力与战斗机火力射程之外开火,一轮攻击后即拉升,然后再度俯冲攻击。大战末期,盟军飞机对此种方式的奇袭十分头痛,但又无法对付ME262超绝的火力和速度。
延迟生产
ME262正式投入战场的时间很迟。1944年7月25日,一架英国空军蚊式飞机正在慕尼黑上空一带照相侦察,突然被一架速度极快的双引擎战斗机攻击,蚊式飞机紧急降低高度,藏入云层方躲过一劫。攻击蚊式飞机者正是当时被列入*机密的喷气战斗机ME262。
Me262A操作台
ME262在欧洲战场出现后,盟军飞行员和它的接触渐渐增多,盟军当时苦于无任何有关资料和情报,也不晓得德国空军拥有多少架像ME262这样可怕的*。事实上当时仅有极少数的ME262投入战场,德国空军的战斗任务主要是螺旋桨飞机担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4年底,直到德军投降前两三个月,喷气战斗机才真正活跃起来。
德军有限度使用ME262的主要原因在于希特勒固执而错误的指令。希特勒于1943年初参观ME262试飞时,问及ME262能否改变为轰炸机使用,并问道需多长时间可将ME262生产线变更为喷气轰炸机生产线。这个出身步兵,对航空完全外行的独裁者,不肯采纳专家的意见,认为德国需要的是精锐喷气轰炸机,而ME262正好适合。希特勒下令将ME262生产计划全盘变更,执意要使原设计为战斗拦截机的ME262装上炸弹架,挂上炸弹,扮演轰炸机的角色。
ME262挂上炸弹后,仅能勉强充任轰炸任务,不能准确有效地命中目标。原因极简单——ME262根本不是轰炸机,缺乏精确的瞄准具,无法进行高空轰炸,且满载炸弹后耗油量大,使ME262的巡航距离减小,这无异于限制了其作战效能。将ME262当作俯冲轰炸机使用,喷气飞行的高度加上俯冲的加速度使飞机难以控制。航空专家对此提出多次警告与建议,希特勒仍固执己见,置若罔闻。
在希特勒强令下,Me 262最初是以战斗轰炸机的面貌装备德国空军的,图为挂载两枚500公斤炸弹的Me 262A 型
1944年底,盟军已完全掌握了德国上空的制空权,日夜轮番轰炸德国本土。希特勒意识到问题严重,对ME262的立场终于有所改变。1945年元月,他正式下令成立ME262喷气战斗机作战部队,但此时距德国投降不到5个月,实在太迟了。仓促成军的ME262战斗部队,在第三帝国最后几个月困兽犹斗期间,极为活跃,战果十分辉煌。
ME262的主要任务是攻击盟军重轰炸机,当时盟军飞机日以继夜空袭德国本土,通常都是数十架甚至上百架的大编队,由战斗机护航,浩荡而来,德军集中为数不多的ME262战斗机,竭力抵抗,作垂死挣扎,虽处在极端劣势之下,但ME262的战果却相当辉煌。
例如1945年3月19日,美军出动轰炸机和护航战斗机共1150架,白昼空袭柏林。德空军第七战斗团、ME262第一、二连共出动37架喷气战斗机升空迎敌,结果共击落盟军24架轰炸机和5架护航的P-51战斗机,ME262只损失了两架。
ME262喷气战斗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德国空军的被动局面,遏制了盟军对德国本土的轰炸,但这仅仅是第三帝国的回光返照而已,而对盟军*的优势,ME262实在微不足道。
ME262被拆解
无力回天
投入战场的ME262毕竟不多,数量占压倒优势的盟军飞机,后来找出了一种对付ME262的有效战术。这种战法是随时保持空中警戒,战斗机在可疑的ME262集结地区和飞机场附近上空各种高度不断巡航,一发现ME262升空或降落便以逸待劳围攻之。ME262最脆弱的时候是它起飞降落时,毫无防护力,盟军采用这种守株待兔的战术击落了不少ME262。
盟军最有效的绝招是破坏ME262制造厂、运输路线,或攻击停放在地面的ME262,当时德国人把ME262工厂迁入地下,或搬入密林中,但仍难逃盟军飞机的侦察和轰炸,损失很重,转运途中,被击毁的ME262也很多。但是,二次大战中仅有少数的ME262在空中被击落,1944年8月28日,一架美军P-47战斗机,趁一架ME262正在降落时,将其击落,这算是第一次击落ME262的记录。真正空战中将ME262击落,发生在1944年10月5日,五架英军喷火式战斗机在荷兰列马根地区上空,碰到一架单飞的ME262,五架英机一起围攻,将ME262击落,这是第一架在空战中被击落的ME262。德军损失的ME262,大部分是被毁于地面。德国投降后,许多ME262落到盟军手中。
ME262喷气战斗机虽得逞一时,却没有改变第三帝国覆亡的命运。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德国战斗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德国战斗机、南方大数据300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