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万事开头难,如何开始实践一直都是最难的,今天分享下新手如何买基金,帮助大家顺利开始实践!
新手首先要建立信心,那么稳健的收益是非常必要的,收益也不用过高,毕竟谁也没想刚开始就赚大钱,在基金市场对新手来说最适合的就是债券基金,买了债券基金相当于我们把钱借出去,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方把本金和利息都给我们,利息会给我们创造收益,而相对与直接存储到银行,债券基金收益普遍比银行高。
那么我们买的债券基金都是把钱用在哪了,大多数用于国债、企业债,而对于企业债基金经理会帮我们选择信用*的企业,而对于国债我们是完全不用担心的,债券基金收益怎么样,大多数债券基金每年收益在5-6%,完全高于银行存款,也就是每年存储1万元,收益在500-600左右,而银行存储一般在200-300的收益左右。
接下来的问题就在于如何选择债券基金,这里我分享下我买过的债券基金,我把它们分为三个组合,不同组合有不同的风险和收益:
组合一:稳赚不赔组合
组合成员:招商产业债券A(217022),易方达增强回报债券A(110017),招商信用添利债券(161713)
这是这个组合的年华收益率,近一年5.15%,近三年19.42%,近五年34.84%,以拿五年为例,1万元收益就是3400左右,10万元就是34000左右,收益也是很客观的。最重要的是这个组合收益非常稳定,非常适合新手。
组合二:稳健中等收益组合
组合成员:招商产业债券A(217022),易方达增强回报债券A(110017),天弘永利债券(420102)
这个组合增加了天弘永利债券B,这是一个固收类基金,所谓固收类基金就是大部分没债券,小部分买股票以拿到更多收益,组合近一年收益6.66%,近三年25.54%,近五年39.65,收益已很客观。
当然还有更多组合配置,但对于新手来说这两个组合已经完全够用,对于有持续现金流收入的上班族来说可以先以组合二入手,追求更稳健的就组合一,通过两个稳健的组合慢慢熟悉基金相关知识。
分享到这啦,更多干货
e公司讯,深中华A(000017)6月22日晚间披露股票交易异动公告,公司目前不存在重大资产重组、重大收购等行为。公司在重整计划中设定了重组方条件,截止目前尚未遴选到合适的重组方。未来如有合适的重组机会,公司将按规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
经济日报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5月底,目前全市场公募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数量达6972只,基金规模17.13万亿份,基金资产净值20.23万亿元;封闭式基金为1089只,规模2.48万亿份,资产净值2.67万亿元。
面对数量如此众多的公募基金,选择何种渠道购买更划算?金牛理财网分析师宫曼琳介绍,公募基金的销售分为直销和代销。直销是由基金公司自己销售,代销则是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等其他机构代为销售。
过去数十年里,商业银行一直是基金销售的主力军。投资者买基金喜欢往商业银行跑,因为银行给人一贯的印象是安全可靠,在银行买出错的概率起码比较低。在银行买基金,确实有不少优点,比如支付便捷,对于资金在银行理财里周转的人比较方便。但银行只是担任代销的角色,投资者购买到的基金,并非由银行发行,盈亏实际上与银行无关,基金的申购费也没有明显优势。正常情况下,在银行购买基金都需要1.5%的申购费,就算打了8折,也还需要1.2%。而且购买和赎回都需要通过银行进行操作。换言之,投资者买卖基金的钱,不论流入流出多少次都必须走银行的渠道。
同银行一样,证券公司也会与基金公司合作,代销基金产品。如果投资者有股票账户,一般可以直接通过证券交易账户购买ETF分级基金或者LOF基金。购买方式与买股票一样,输入基金代码即可搜索购买。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在购买场内基金时,与买股票的性质一样,都不需要支付申购费和赎回费,也不需要支付印花税,但需要支付券商佣金。
直接到基金公司官方网站、官方APP或者直销柜台购买基金,也是很多投资者买基金的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基金申购费自然可做到相对优惠,搞促销时甚至可以0费率申购。缺点是基金公司的销售渠道一般只发售自家的产品,在产品选择上会受到限制,流程也相对繁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投资理财的手机端平台也应运而生并日渐丰富。如支付宝、微信理财通、天天基金网、好买基金网等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不断做大做强。同样是代销基金,相比起银行和证券公司,第三方理财平台购买基金的优势是产品丰富、费率相对较低,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指数型等各类型基金均有出售。不过这类平台往往营销广告较多,对投资者选基金有一定的干扰。
平安证券基金研究团队执行总经理贾志认为,商业银行和第三方代销机构在基金代销方面体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银行客户数量少,但认购能力高,而第三方代销机构客户数量多,认购能力较低。这与银行以服务高净值客户为主,而第三方机构大多是普通客户有关,再考虑第三方机构难以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客户数量或者提高客户认购能力的情况,银行渠道在基金代销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不会被颠覆。
宫曼琳认为,目前公募基金公司直销(包括其官网、微信、APP)在费率上有优势,不过目前第三方平台的费率也比较低,基本购买费率1折左右。从购买的便捷程度而言,选择代销平台相对便捷,代销平台中银行和券商的费率较高,第三方平台的费率较低。目前几类买卖基金的渠道可谓各有所长,投资者可深入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交易渠道。
“商业银行和第三方基金代销机构的目标客户群体有所区分,当下的利益冲突尚未达到不可调和的状态。但随着年轻投资者成长为高净值客户,如果第三方代销机构能为高净值客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则第三方机构在未来有可能取代银行成为基金代销业务的主导者,形成以第三方机构为主、银行为辅,券商和基金直销作为补充的基金销售格局。”贾志说。(经济日报-
经过2019年以来的长足发展,沪深两市ETF作为场内开放式交易基金品种已经正式突破了400只,规模突破了万亿元。在某种程度上,ETF已经可以替代个股投资,成为普通投资者参与投资的重要工具。
真正省心省力选宽基类ETF
对于普通小白来说,经验、心态、能力等各个方面都不成熟,又想赚钱,又想省心是大部分小白投资者的想法,这个想法虽然不太现实,但也很朴素,用最小的代价,在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获得收益,谁不是这么想的呢?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投资ETF的话,以沪深300、中证100、中证500、上证50等指数基金为代表的宽基是非常合适。除此之外,还有恒生ETF、国企指数ETF、MSCI等指数基金,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ETF拉长3~10年以上的时间看,年化收益率基本都能够达到10%,而相对波动又比较小,算是非常省心省力了。
选行业ETF要重视景气周期和估值
关于行业基金的风格划分,可以采取市场比较公认的成长、价值和周期三种风格大致分类。芯片、新能源车、医疗、新兴消费、互联网等属于成长风格;银行、地产、保险、基建等属于价值风格;另外,有色、煤炭、钢铁这种属于周期风格。
选行业ETF相对选择个股来说,不用考虑个股基本面的研究,但要增加对景气周期和估值的研究,这就是我常说的:万物皆周期,低估永不败。简单来说,我们*长期景气周期的行业,比如医疗、芯片、新能源车、光伏、新兴消费等,它们的景气周期足够长,逻辑足够长,复利的价值比较大。
但当它们估值严重透支未来数年业绩的时候,就不是好时机,即便不卖出,也不能再买入了,我们可以看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这个指标,PEG>1.5的基本上都是高泡沫区,就不应该再投资了。而价值板块,如银行、地产、保险、基建这些,虽然增速慢一点,但如果进入极度低估的区域,比如只有6~9倍的估值,PEG在0.8~1倍,也会具有价值。
短线交易选科技、周期ETF
有些朋友还是喜欢做短线的,这种操作比较适合波动比较大的ETF,从实践来看,科技类ETF比如芯片、新能源车、军工等,再就是周期类别中的有色、煤炭、证券等,其本身的波动性也比较大,对于那些有短线交易能力的投资者来说,是不错的品种选择。只不过,在选择的时候,投资者注意尽量选择长景气周期的行业ETF,其容错率会比较高。
胆子可以大一点
做ETF投资的投资者胆子可以大一点,不需要畏首畏尾。当然,我仍然不建议融资融券(加杠杆),我指的大胆一点是说在相对底部介入之后,我们不需要担心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黑天鹅,完全可以大胆持有。因为ETF作为被动指数基金的一种,完全跟踪行业发展趋势,只要在相对低点介入,未来创新高是必然的,甚至即便买在了高点,只要耐心一些,早晚都可以创新高,只不过追涨高点太痛苦了,尽量不要干。简而言之,ETF投资是一种下有保底,没有清零之忧,往上走注定创新高的品种。
做大的波段
作为长线投资者出身的我,非常理解长期投资的重要性,穿越牛熊和长期持有一家或者数家公司无惧牛熊的操作我也有过,成功和失败也都经历过,这种方式不是不可以,但在ETF的投资中是行不通的。
我们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如果你在2007年的*点5891点没有止盈的话,即便考虑分红,也要到2020年才能再创新高。所以,对于ETF来说,大的波段还是要做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宽基,还是行业基金,到了历史的高估值区域,止盈无大错。
折价溢价要注意
弄懂了以上五点之后,是不是就可以进行ETF的投资了呢?也不是,我突然想到一个事情,就是ETF的折价和溢价(我在本书中会展开说明)。总之,当溢价超过1.5%的时候,就不要再认购,溢价就意味着以高于当时价格的比例购买,就会被游资收割,千万不要干。当然,如果投资时正好有一定比例的折价,这个便宜可以赚。
LOF是有益补充
场内的ETF都是被动基金,缺少场外那种重仓龙头个股的主动型基金,这是一大憾事,但深交所开发的LOF弥补了这个缺憾,这些基金基本就是主动型基金,是ETF的有益补充。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指数增强的LOF也可以选择。
《基金投资常识》这本书*的价值大概就是打破大家对于基金投资的一些陈旧认识,比如投资基金不能跑赢沪深300指数,投资基金就只能长期持有,投资基金就要选低估值。当然,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从常识到实践的基础上,这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基金投资的基础知识和具体方法。
投资基金是为了获取合理的收益,在合理之下,尽可能多得收益,这个认识是每一位投资者都应该树立的。如果惧怕风险,而采取极度保守的策略,过分在意低估值,投资的结果往往并不理想。既然我们来做风险投资了,就不能太保守,否则为什么不把钱存银行呢?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这个风险并不会因为估值的高低而变得大或者小,这个可能是要打破的第一个常规认识。
本书还要打破的第二个常规认识:选择好方向,投资基金的收益率是可以跑赢沪深300指数的。有数据统计表明,长期来看,沪深300指数是能够跑赢市场上80%投资者的(包括专业投资机构在内),战胜沪深300指数的人终究是少数。但我们如果能够发掘并坚守成长型行业,其实是可以做到的,比如从2004年12月31日有指数发布以来的17年里,沪深300指数涨幅为4.85倍,而同时期的中证消费指数涨幅为24.3倍,中证医疗指数涨幅为14.2倍。
基金投资常识一书还要打破第三个常规认识,做基金投资同样需要做好行业和公司研究,没有“躺赢”这一说。如果只是追求沪深300指数的平均收益率,那叫“躺平”,不需要学习本书甚至任何基金投资相关专业知识,只要坚持定投沪深300指数就好了。但我们要想取得更高的超额收益,就必须要对行业研究和公司研究有所了解。当然,需要承认的是,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是不具备研究行业和公司的专业能力的,这也是本书中给大家补上的一课。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如何购买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如何购买基金、股票000017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