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庞华玮 报道
随着公募基金二季报的收官,券商管理的公募产品规模、盈利浮出水面。
在券商大力发展公募业务的背景下,二季度,随着大量券商资管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完成,以及市场回暖,券商管理的公募规模和盈利均出现大幅上升。
规模近万亿
随着二季度以来的市场反弹,券商的公募基金规模也随之大幅反弹。
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末,49家券商资管公募业务的资产管理规模近万亿元(剔除ETF联接基金市值,下同),为9893.48亿元,较一季度末的8166.02亿元,增加1727.46亿元,增长21.15%。
从公司层面来看,市场上公募“万亿俱乐部”成员数量二季度末有6位,全部是基金公司,券商资管没有进入“万亿俱乐部”,仅3位“千亿俱乐部”成员。其中,东证资管以2390亿元的公募管理规模继续*;财通资管以公募规模1422亿元,排名第二位;中银证券以公募规模1233亿元排名第三。
其余券商的公募规模皆在千亿以内。
其中,华泰资管以公募规模974亿元排名第四。此外,国泰君安资管、招商资管、中信证券的公募规模皆超过400亿元,中泰资管的公募规模超过300亿元,光大资管、山西证券的公募规模超过200亿元,浙商资管、安信资管、中信建投证券、平安证券、长江资管、国信证券、渤海汇金证券、方正证券等公募管理规模都超过100亿元。
此外,有18家券商的公募规模超过100亿元。14家券商公募管理规模在10亿-100亿元之间,16家券商公募管理规模在10亿元以下。
总体来看,二季度券商的公募管理规模较一季度增加了两成。
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券商的大集合公募化改造进一步推进,截至7月28日,市场上共有164只大集合公募化改造产品(A/C类合并计算,下同)成立,今年以来共有51只成立,其中,二季度有23只大集合公募化改造产品成立;
另一方面是二季度市场回暖,基金净值上升带来总规模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季度券商的公募管理规模大幅上升时,头部券商出现分化,有的缩水,有的大幅上升。
券商资管公募规模*的东证资管,二季度规模就有所缩水。
二季度东证资管管理的公募总份额净赎回86.41亿份,总资产净值缩水7.44亿元,但相对于其2390亿元的在管公募规模,占比仅0.3%。
截至二季度末,东证资管共有85只基金,包括3只股票型基金,68只混合型基金,13只债券型基金,1只货币型基金。
其中,二季度东证资管的债券型基金净赎回份额较大,达56亿,缩水11.97%,同时规模较一季度环比下降11.90%,这是东证资管的公募规模二季度下降的主因。
不过,在二季度,除了货币基金之外,东证资管旗下的公募中,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都出现了净赎回,但由于市场回暖,混合型基金二季度规模环比仍有2%上升,但股票型基金份额有13%的下降,股票型基金规模环比降幅为7%。
而与之相反,二季度,不少券商公募基金出现净申购,规模大幅上升。
比如券商公募管理规模排名第二的财通资管,二季度末公募规模1422亿元,较一季度末的1247亿元,增加175亿元,环比增长14%。
同样的,券商公募管理规模排名第四的华泰资管,二季度末公募规模974亿元,一季度末为775亿元,环比增长199亿元,增长了25.68%。
而券商公募管理规模排名第三的中银证券,在二季度基金虽然出现了5.69亿份的净赎回,但市场回暖下,总规模反而出现了7.86亿元的增长。
二季度盈利240亿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2季度参与统计的9573只基金的利润总额为6999亿元。二季度超过200亿元的基金公司有11家,合计利润占总利润的一半以上。
券商的公募利润相对有限,根据Choice数据统计,二季度45家券商的公募业务都实现盈利,总利润为240亿元。
但一季度,有公募业务的41家券商公募利润为-482亿元,有25家券商基金盈利为负。
一般而言,基金公司的规模与利润会较强关联,随着二季度行情回暖,基金的利润也随之水涨船高,总体来看,***券商的公募基金业务在二季度实现了正收益,而一季度实现正收益的则不足四成。
具体来看,二季度仅东证资管基金利润超过100亿元,为113亿元。
紧随其后的是中信证券30亿元,财通资管29亿元,中银证券15亿元,国泰君安资管10亿元。
除上述券商之外,二季度基金的利润超过1亿元的券商还有光大资管、华泰资管、广发资管、浙商资管、长江资管、山西证券、中信建股证券、渤海汇金资管、招商资管、海通资管、兴证资管、安信资管等。
此外,二季度有18家券商资管的公募业务利润超亿元。
与之相对,二季度券商资管业务利润的前十位,在一季度时利润均为负,比如东证券管为-296亿元,中信证券-73亿元,财通资管-44亿元。
08月09日讯 鹏华环保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鹏华环保产业股票,代码000409)公布*净值,上涨2.39%。本基金单位净值为1.583元,累计净值为1.583元。
鹏华环保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于2014-03-07,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环保产业指数*80.00% + 中证综合债指数*20.00%”。本基金成立以来收益58.30%,今年以来收益10.70%,近一月收益5.96%,近一年收益5.18%,近三年收益8.42%。近一年,本基金排名同类(445/642),成立以来,本基金排名同类(84/780)。
定投排行数据显示,近一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6.38%,近两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0.07%,近三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0.15%,近五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7.26%。(点此查看定投排行)
基金经理为孟昊,自2019年07月24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3.01%。
*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中国平安(持仓比例7.48% )、联化科技(持仓比例6.21% )、华电国际(持仓比例5.70% )、长江电力(持仓比例5.43% )、工商银行(持仓比例4.99% )、通威股份(持仓比例3.91% )、宁德时代(持仓比例3.86% )、川投能源(持仓比例3.83% )、振德医疗(持仓比例3.69% )、桂冠电力(持仓比例3.48% ),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48.58%,整体持股集中度(中)。
*报告期的上一报告期内,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金发科技(持仓比例4.70% )、长青集团(持仓比例4.01% )、碧水源(持仓比例3.57% )、大禹节水(持仓比例3.21% )、上海洗霸(持仓比例3.18% )、三峡水利(持仓比例2.96% )、国祯环保(持仓比例2.79% )、杰瑞股份(持仓比例2.78% )、国电南瑞(持仓比例2.58% )、天源迪科(持仓比例2.53% ),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32.31%,整体持股集中度(低)。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二季度宏观经济环境相对平稳,去年底开始的地产和基建等刺激政策开始逐渐减弱,宽松货币政策在季度初期有所恢复,后期随着包商银行事件出来后货币政策再次放松。五月份中美贸易战冲突爆发后,市场的风险偏好迅速下降,对于政治、经济和科技的担忧显著提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组合保持一定的均衡,加大了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龙头和*个股的配置,同时重点关注了项目储备丰富,市场关注度不高的民营上市公司。由于资金面比较充裕,经营业绩稳定、估值低、分红率高的企业的长期价值我们也比较看好。往后看,市场行情还是会围绕公司经营业绩展开。从6月份一些龙头公司的经营数据看,总体情况还是比较超预期的,龙头公司的优势更加明显。基金整体将维持二季度的持仓结构不变,个股上做一些微调。
?鹏华环保产业股票组合净值增长率-9.80%,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8.70%,同期上证综指涨跌幅为-3.6198%,深证成指涨跌幅为-7.3540%,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2074%。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东证资管旗下有28只权益类基金近一年收益率飘绿,净值跌幅超过20%的有东方红睿元三年定期、东方红智远三年持有期等11只
《投资时报》研究员 齐文健
最近一年A股市场跌宕起伏,公募基金业绩两极分化。部分一直带着权益投资 “优等生”光环的基金公司表现亦不尽如人意,比如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东证资管)。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东证资管旗下有29只基金近一年收益率飘绿(各类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其中包括28只权益类基金。值得一提的是,东方红睿元三年定期、东方红智远三年持有期、东方红睿泽三年定开A/C等11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近一年净值跌幅超过20%。
近年来,东证资管投研老将出现流失。譬如2021年同年3月12日,该公司原副总经理饶刚因个人原因离任;2020年5月,分管权益投资的林鹏也作别“老东家”,创办私募基金公司。
就基金业绩等问题,《投资时报》向东证资管发送了沟通函,不过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28只权益基金业绩欠佳
近年来,公募基金成为普通投资者曲线入市的重要工具。老牌权益投资“玩家”被投资者所追捧,不过常胜将军并不好当。
据《投资时报》研究员统计,截至1月28日,东证资管旗下有29只基金近一年收益率告负,包括28只产品是权益类基金和1只是偏债混合型基金。
其中,东证资管曾引以为傲的主动管理基金近一年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截至1月28日,该公司旗下有26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近一年净值跌幅高于10%。
作为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单只规模*的产品,东方红睿玺三年A近一年收益率为-24.71%,同类排名为1965/2079。
该基金其他阶段的业绩也差强人意。截至1月28日,该基金今年以来、近两年、近三年的收益率分别为-7.86%、17.72%、74.26%,同类排名分别为1125/2220、1572/1943、910/1858。
从重仓股来看,东方红睿玺三年A前十大重仓股中有分众传媒(002027.SZ)、海康威视(002415.SZ)、伊利股份(600887.SH)、智飞生物(300122.SZ)、洋河股份(002304.SZ)5只个股贯穿了2021年四个季度,其中第四季度上述5只个股占基金净值比例合计达到31.76%。
而截至2月7日收盘,上述5只个股近一年的涨幅分别为-30.55%、-22.05%、-10.34%、-43.47%、-21.51%。
或受业绩表现不理想影响,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东方红睿玺三年A管理规模为165.42亿元,较2020年四季度末的187.2亿元缩水21.7亿元。
“后林鹏”时代的东方红睿华沪港深业绩表现又如何呢?
截至1月28日,东方红睿华沪港深今年以来、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的收益率分别为-9.01%、-24.54%、19.72%、63.35%,同类排名分别为1337/2220、1959/2079、1493/1943、1014/1858。
2020年5月份,林鹏离职并卸任东方红睿华沪港深的基金经理职务,同年9月2日,张伟峰与李响、周杨三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该基金。根据相关履历显示,张伟锋在加盟东证资管前曾在A股上市公司汉得信息(300170.SZ)担任董秘。
随着产业背景深厚的张伟峰正式加入,东方红睿华沪港深前十大重仓股“悄然”出现了一些变化。
譬如,林鹏偏爱的华域汽车(600741.SH)、伊利股份在2020年二季度就已从前十大重仓股中消失,美的集团(000333.SZ)最后出现的时间是2021年一季度,之后也是难觅踪迹。
投研团队、高管层相继调整
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不理想,或与东证资管投研核心人员调整、基金经理普遍“年轻化”有关。
东证资管成立于2010年7月28日,是东方证券全资子公司,前身是东方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部。2005年发行东方红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东方红”品牌由此诞生。
众所周知,东证资管以长期价值投资著称,诞生了包括王国斌、陈光明、林鹏在内的多位业内知名人物。不过,以上几位人员都已悉数离职。
2016年年初,时任东证资管董事长王国斌宣布辞去董事长一职,此后该职位由总经理陈光明接任。
两年后的2018年3月,陈光明也告别东证资管,董事长一职由时任东方证券董事长兼总裁潘鑫军接任。
2020年5月,分管权益投资的林鹏也作别“老东家”东证资管,而后创办私募机构上海和谐汇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东证资管还发生了董事长变更。2020年10月,东证资管发布*管理人员变更公告称,原董事长潘鑫军因个人原因离任。同年12月30日,时任申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上海申能能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东方证券党委书记的宋雪枫履新董事长。
然而,东证资管的明星老将依旧在相继离开。
2021年3月,东证资管发布*管理人员变更公告称,原副总经理饶刚因个人原因离职。
随后,东证资管的投研团队也发生重大调整。副总经理张峰任首席投资官;原公募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胡伟任公司总助;原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胡雅丽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董事总经理、兼任权益研究部总经理。
东证资管的高管变动并未就此结束。2021年8月,任职已超过15年的公司总经理任莉因个人原因离职。随着任莉的离职,曾经在市场上作为标杆的“东方红”,创始人悉数离开。任莉离职后,原副总经理张峰因工作调整离任,并转任为公司总经理。
2021年9月24日,东证资管发布公告称,公司总经理助理、董事总经理兼权益研究部总经理胡雅丽升任公司副总经理。此外,公告内容还显示,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聘任胡雅丽为联席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此外,不过东证资管还面临旗下基金经理“年轻化”的问题。Wind数据显示,蔡志鹏、邓炯鹏、郭乃幸、余剑锋等基金经理任职年限不足2年,这些基金经理的能力尚待市场的考验。
东方红睿玺三年A业绩表现
注:数据截至2022年1月28日。
数据Wind
10月27日,东证资管发布《关于*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告》,10月26日,董事长潘鑫军因个人原因离任,不再转任本公司其他工作岗位,由任莉代任董事长。
公告显示,代任董事长任莉此前历任东方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部副总经理,随后在东证资管担任过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联席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现任东证资管董事、总经理、公开募集基金管理业务负责人、财务负责人。
实际上,东证资管*的变动是与母公司一致的行动。更早之前,10月16日晚间,东方证券(600958.SH;03958.HK)已经发布了关于董事长辞职的公告。公告显示,潘鑫军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执行董事、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合规与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在公司担任的其他一切职务。
资料显示,2003年1月,潘鑫军正式加入东方证券,任党委副书记、总经理。2010年1月,开始担任东方证券董事长、党委书记。
2010年6月,东证资管正式成立,前身为东方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部,是东方证券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首家券商资产管理公司。
东证资管是东方证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主要抓手,提供包括集合资产管理、单一资产管理、专项资产管理和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在内的完整的资产管理业务产品线。
东方证券2020年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东证资管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2309.80亿元,其中主动管理规模占比高达99.51%。
业绩表现方面,2020 年上半年东证资管实现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2亿元,同比增长30.59%;净利润人民币3.32亿元,同比增长10.15%。在所有上市券商的资管子公司中,东证资管营业收入规模落后于华泰资管,排在第二位;净利润则已落后至第六名,逊于华泰资管、海通资管、广发资管、招商资管、国泰君安资产等。
成立10年,东证资管已痛失了不少灵魂人物。2016年2月,董事长王国斌宣布辞职,让业内感慨一个时代的结束。两年后,2018年3月,陈光明宣告离任东证资管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而后成立了睿远基金,潘鑫军接任董事长一职。
如今,掌舵东方证券17载的潘鑫军也宣布离开。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东证资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东证资管、股票000409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