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民生加银稳健成长
财联社8月1日
“一名基金经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尽量控制回撤,在市场较好的时候努力把业绩做好。”郑爱刚在接受财联社
公开资料显示,郑爱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硕士毕业,拥有近10年证券从业经历 ,公募管理经验2年10个月。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平安证券研究所担任分析师,自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在安信证券担任分析师。2016年4月加入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基金经理,自2019年11月至今担任民生加银稳健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采访中,郑爱刚也总结了近年来其对高端制造板块投资的理解,即力求通过深入研究,投资高景气行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中的高景气板块,重点关注其中的优质龙头公司。背后的逻辑则是从中观或微观层面看,国内的“工程师红利”正在逐步兑现。他乐观地表示,我相信整个新能源及高端制造领域,有望有源源不断的长期投资机会。
他坚信“长期的力量”,终有望将获得时间的馈赠。而针对未来,郑爱刚则强调,要为投资人获取更多收益,未来还是要做到聚焦,即集中自身专业与优势,为投资人在更重要的赛道上努力。
投资长跑中的变与不变
近日,在民生加银基金的会议室里,财联社
事实上,郑爱刚每天都很忙,但他也向
郑爱刚认为,跑步和投资都要有合理正确的目标。想要获得成功,一是要做正确的事,二是要正确地做事。一个代表方向,一个代表方法。
在“做正确的事”方面,从郑爱刚的从业成长经历和风格来看,他一直坚守以新能源赛道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领域,擅于基本面和产业链研究。着眼布局全产业链、注重上下游产业链的技术与创新机会,挖掘具有长期竞争力的成长股。
正是由于在高端制造领域的长期深耕,使得他所管理的民生加银前沿科技业绩可圈可点。
对于新能源产业链的投资,郑爱刚认为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我国锂电、新能源汽车有着万亿的消费市场,光伏装机有望将持续提升,储能电池市场空间或巨大。看好碳中和、新能源车、光伏、储能和新能源与高端制造的全面升级。
与此对应的是,驱动这轮高端制造全面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是“工程师红利”。郑爱刚认为,随着国民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工程师红利”会替代纯粹的人口数量红利,也会逐步促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往高端制造业过渡,从而需要实现更高程度的工业自动化。因此,工业自动化相关领域或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值得长期去挖掘。
而在“正确地做事”方面,郑爱刚表示:“在过去的投资实践中,我的投资理念、方法论再到具体的投资策略和操作上都保持了一致性。”
在投资管理目标上,作为一名“追求长期胜率”的基金经理,郑爱刚并不提倡*风格,而力争让持有人有更好的投资体验。他表示,“一名基金经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尽量控制回撤,在市场较好的时候努力把业绩做好。”
勤跑调研 小心求证
落实到投资框架上,郑爱刚介绍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必须遵守,其基金重仓的公司一定是亲自去调研过的。
不过,因为疫情原因,近两年调研活动更多地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这虽然减少了连轴转的奔波,但也限制了基金经理现场调研的机会。郑爱刚坦言,相比线上调研,他更喜欢去企业现场,亲身感受企业的运营情况。因为直接调研的话,可以看到背后的东西,比如人,实际经营团队、实际控制人的精神面貌、性格状态等,这些对公司的影响非常大。
在郑爱刚看来,调研的真正功底体现在前期准备方面。至于调研前的准备工作,一般而言都会做得很细。例如,调研前都需要把这公司的所有公告,包括财务数据,同行业公司的一些数据,进行一个一个对比。若是重仓股,还需要研究员做模型,自己也会看模型,并拆一下模型。
可见,在基金经理的决策流程中研究员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民生加银基金经理助理兼新能源与高端科技研究小组组长李君海曾表示,基金经理和研究人员是投研一体、互相配合、互相成就的工作模式。如果用“打仗”来形容,基金经理的角色是司令,研究员是参谋。基金经理贯彻具体投资决策、通过多行业比较找到全市场好的投资机会。研究员则提供投资建议,寻找出自己所覆盖1-2个行业内的好的投资机会。
此外研究员还有重要信息收集和传递工作,跟踪到产业链的具体变化要快速反馈,产业层面无论是技术、产品、新应用场景、成本等的变化,都可能会带来产业链上下游或竞争格局的变化。基金经理收到各研究员的信息反馈后,就可以从全行业角度去布局重点方向的投资机会。研究员在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流程中,要提供及时、全面、准确和有深度的行业和公司信息作为基金经理做决策的重要依据。
事实上,不同的行业间存在巨大差异,各家公司同样存在较大差异性。也正因如此,就更需要基金经理在调研过程中时刻保持问题意识并小心求证。重点在于能否去伪存真,从中选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真成长公司。从这个角度出发,考验的是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在调研过程中,郑爱刚更倾向于和企业的业务负责人交流,重点关注具有核心技术壁垒以及较高产品护城河的企业,在他看来这类企业或更具备伴随科技发展大趋势高速成长的可能。同时,在调研过程中,了解企业的财务数据,产品的真实性,产线运营情况,公司管理现状,这些同样也是调研的主要目的。
投资仍须聚焦 守正方能出奇
基金经理这个职业也是残酷的,好坏用数据说话,无法掩饰,以业绩入手,不仅仅从能力圈、投资风格、盈利模式等方面入手。这些方面属于事后描述性研究,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基金经理。
事实上,所有的投资理论在实战中都会遇到不顺的时候,这也是基金经理在不断迭代自己投资框架和方法的触发点。今年以来的市场已给了所有投资者一个“下马威”,震荡分化行情更甚于2021年,事实证明,频繁追热点或不容易收获理想的投资回报。
而从近3个月 的数据来看,郑爱刚重仓的新能源及关注的军工、半导体三个板块异军突起。Wind数据显示,其二季报中不少个股在近3个月涨幅超过30%。
数据重仓股票及行业配置取自民生加银稳健成长混合2022年第2季度报告、较上期表现整理自基金2022年1季度报告及2季度报告,重仓股近3月涨幅来自Wind。截至2022年6月30日。
*以上行业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产品实时持仓,不构成投资建议。
此外,郑爱刚提倡“认识你的基金经理”。他强调,对于投资者而言,了解基金经理及其投资风格,能够选择到更合适自己的基金产品。不同的基金经理风格各异,有的偏好价值,有的偏好成长;有的持股集中注重进攻,有的均衡配置注重安全边际,从更多维度了解基金经理投资风格,有助于投资者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例如,针对部分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投资者,郑爱刚在其所擅长的高端制造领域外,在民生加银稳健成长中也适当关注了较低波动的食品饮料板块,力争平抑净值波动。郑爱刚介绍:“食品饮料行业或许还是非常值得投资的行业,有助于获得行业红利。例如,一些公司护城河很高,且每年业绩在稳定兑现,所以我过往前十大重仓里面总会看到相关行业股票的持仓。
数据民生加银稳健成长混合2022年第2季度报告
不过,郑爱刚强调,要为投资人获取更多收益,未来还是要做到聚焦,即集中自身专业与优势,为投资人在更重要的赛道上努力。
高端制造为什么这么好?是因为我们国家是制造业大国,当前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从之前的世界工厂往世界的高端制造基地转型,所以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还是比较看好高端制造业绩兑现度。他乐观地表示,我相信整个新能源及高端制造领域,有望有源源不断的长期投资机会。
而从细分机会上看,民生加银基金经理助理兼新能源与高端科技研究小组组长李君海也曾强调,投资高端制造行业,核心逻辑是中国制造的高性价比优势:技术在赶超国外先进水平,成本优势又相对明显,工程师红利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共同推动了企业的高速成长。未来好的投资机会,或将从低端切换到中高端,包括光伏、锂电、风电等新能源赛道,也包括自动化、机床机刀具、工程机械等专业、通用设备的国产化代替;产业链方向则是从下游主机到上游核心零部件,寻找能解决技术瓶颈和实现自主可控的环节。具体方向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沿着景气方向找瓶颈环节,另外一类是寻找边际改善的机会,可能来自于技术的进步、成本的下降、产品新应用领域的拓展等等。
民生加银积极成长发起式2017年至2021年每个完整年度收益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9.04%/15.25%、-16.15%/-13.58%、48.75%/32.52%、69.77%/26.64%、22.00%/0.07%,该基金自成立以来发生过基金经理变更,金耀自2017/12/25任基金经理。民生加银稳健成长混合2017年至2021年每个完整年度收益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2.40%/17.32%、-16.86%/-19.66%、40.05%/29.43%、89.06%/22.61%、9.90%/-3.12%,该基金自成立以来发生过基金经理变更,郑爱刚自2019/11/7任基金经理。(基金业绩数据来自产品定期报告,截至2021.12.31)
### 风险提示:以上基金产品由民生加银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以上两只基金是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基金管理人获得的奖项和评价结果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及收益保证。投资者须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及公告,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谨慎选择合适的产品。基金管理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原则管理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和*收益。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1月8日,光大保德信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监金昉毅做客今日头条财经频道和投教基地线上访谈栏目《投基方法论》,详解量化策略基金投资之道。
嘉宾简介:金昉毅,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数量金融博士,金融风险管理师,特许金融分析师,具有8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先后任职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申万菱信基金;现任光大保德信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监。他曾两次获得金牛奖。
问:欢迎光大保德信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监金昉毅老师做客今日头条财经频道和投教基地线上访谈栏目《投基方法论》栏目,金老师在业内被誉为“量化四天王”之一,量化投资作为一种通过数量化方式及计算机程序化发出买卖指令,以获取稳定收益为目的的交易方式,量化基金产品执行具体的量化指令时,会受到基金管理者的人为干预吗?
金昉毅:各位今日头条的网友大家好!我们的模型产生股票组合或者加减仓指令后,不会进行人为的干预。但是我们会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模型进行校验、改进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或者有了新的创新成果后也会应用到模型中。
问:量化投资相对其他投资方式有哪些优势?
金昉毅:量化投资在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对于投资者来说并不陌生,关于量化的优势等相信大家也讨论了很多。我自己的看法是量化是个工具,成功与否取决于基金经理的投资判断和能力。并不是说量化投资就一定会优于其他基金。但是作为一个工具来说,量化的优势在于对于任何一个策略都可以进行历史回测,第二个优势是获取信息更全更快,第三是策略的执行不大会受情绪、市场等因素干扰。
问:随着外资的不断的介入与现在市场风格的改变,现在的市场,与以往相比改变了很多,比如现在技术分析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比如大白马、大蓝筹与其他股票的走势越来越分化,这都会对量化投资策略带来了一定的不方便,请问你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金昉毅:任何一个市场都在发生改变,不会有同一种量化策略放之四海皆准。技术分析确实可以是量化策略的一种,但量化投资也包括利用基本面指标进行投资,这种投资逻辑和大白马大蓝筹可以很好的契合,比如低估值、高盈利能力等指标。所以各种市场都有可适用的量化投资策略,关键是选对策略。
问: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量化产品?
金昉毅:我认为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去判断。定性主要是量化策略的分类。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可能不太一样,共同点是需要业绩记录长一点,规模、历史业绩记录至少三年。机构投资者需要对规模有个起码的要求,规模过大对于高换手策略确实会有影响。除了以上这些方面,还可以考虑超额收益的归因。
问:量化策略的研发流程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具体的分工?迭代周期是怎样的?
金昉毅:我们没有严格的分工,而是在一个平台上鼓励百花齐放,一个平台是指衡量策略优劣的方法论统一,多因子的风格因子体系统一。公募的量化模型主要偏基本面,迭代周期相对慢。策略相对稳定,对于单个alpha因子会有淘汰机制。
问:做指数增强,是否比指数基金本身更有容量限制?换言之,是否有一个规模临界点,在临界点内做增强的效果会更好?
金昉毅:这里面有两个概念需要区分。单从资金容量来讲,指数增强与指数基金是一样的,因为指数增强的选股范围与指数基金是一样的,不存在容量大小问题。大家实际关心的问题是超额收益的获取是否会因规模增加而降低。因为被动指数不存在超额收益,但是如果是指数增强产品,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对所有主动基金都是一样的。
的确超额收益会随着你管理规模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就我自己经验来说,我们很难找到临界点。我们会用一些量化的方法,使得规模的增加对阿尔法减少的影响呈现一个缓慢的线性的过程。如果管理的更好,它下行的幅度会更少一些。
尽管规模对于超额收益有一定负面作用,但是大基金对投资者尤其是大型机构投资者是有吸引力的。对于不同的投资者,规模还是要分开来看。
问:现在有的机构大量运用了机器学习的方法,对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这一块是怎么看的?你认为在量化投资领域,AI能替代多少人的工作?
金昉毅: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是新的工具,在某些领域作用大,比如处理高维度,非机构化、巨量数据时。AI代替不了人,量化基金经理的作用从来不是运算模型,而是决定用什么模型。但是AI能够实现以往人做不了的事。所以不是代替,而是补充。
问:量化选股会失效吗?
金昉毅:取决于你的选股策略,现在的量化模型不能只靠单纯的风格暴露去赚钱。所以量化模型要不断改进。
量化是一个工具,不代表我用量化就一定比其他基金跑的好,这里面差异非常大,量化策略本身有千万种。最终用得好或者不好取决于基金经理和团队能力有关系。
问:你在看指数增强型基金的时候,会更关注增强的效果还是持续性?
金昉毅:沪深300今年确实很难做,500会好做一点。这个值没有以前高,但是已经是比较可观了,这个跟股票市场的成熟度有关,越成熟的市场,相对来说超额收益越低,这个不是量化的问题,主动基金也是这样。关键还是在持续性问题,量化的优点就是它的持续性,假设你每年只跑赢6-8个点,但是如果持续下去都可以跑赢的话这就很好。
问:怎么去选择指数增强型基金?
金昉毅:至少存续期要三年以上。没有三年你都不知道它在不同的周期里面的表现情况。按信息比这个指标降序排序,选表现*的三只基金。(信息比率:衡量某一投资组合优于一个特定指数的风险调整超额报酬。信息比率越大,说明基金经理单位跟踪误差所获得的超额收益越高)
问:你觉得到底什么是*收益?
金昉毅:在我眼里,所谓的*收益就是能够清晰得告诉我这款产品*回撤是多少,根据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回撤在你可承受范围内,就是*收益产品。
问:你觉得指数增强基金的意义在哪里?
金昉毅:指数增强基金存在的意义是超越其所对标的指数。指数增强产品要求指数每年都能有稳定的超额收益,对于被动的ETF持仓是较好的替代作用,满足客户的配置需求(在有稳定的Alpha的前提下)。从今年的情况看,行业类的ETF势头较强,如消费类,酒类,科技类的,未来我们也可能考虑类似方向。
问:你建议投资者该选择300增强型指数基金还是500增强型指数基金?
金昉毅:300增强,500增强以及创业板增强,其实很难判断之后哪个会表现更好,因为他们的Beta是不一样的。若投资者想追求稳定收益,那300增强可能较好;500增强的波动性会略大,但对应的,弹性较大。
问:你怎么看待沪深300指数增强和300价值?
金昉毅:300价值属于SmartBeta,将某一列因子单独列出,并在300中挑选低估值标的。沪深300价值的意义在于,若是有人认为其有能力选择价值风格,愿意将其作为工具去做,去选择时点,但这样比较难。尽管我们现在关注低估值的股票,但是低估值不会一直跑赢高估值,我们同沪深300价值的差别在于,在PE的暴露上没有那么强,同时我们采用了一些其他的因子,使我们在不同的风格中能去找到超额收益。
问:贵司量化业务还有哪些亮点?
金昉毅: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特色。
一是致力于融合量化学术研究和投资,坚信学术研究创造投资价值。因为我们认为量化的学术研究是量化投资赖以生存的土壤,我们希望打造学术研究和实际投资相结合的环境。这方面我们做了2件事:
一是定期举办光保“耀阿尔法”量化学术论坛,邀请学校的一线教授过来分享。我对团队成员要求较高。要求团队每个人每年至少发表一篇工作论文。
二是鼓励创新。指数增强基金里面很多是通过量化模型去做,但是*业绩和最差业绩差异也是很大的,造成差异原因在于大家独特的选股因子。怎么才能发现新的选股因子就是靠创新。
财联社8月1日
“一名基金经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尽量控制回撤,在市场较好的时候努力把业绩做好。”郑爱刚在接受财联社
公开资料显示,郑爱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硕士毕业,拥有近10年证券从业经历 ,公募管理经验2年10个月。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平安证券研究所担任分析师,自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在安信证券担任分析师。2016年4月加入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基金经理,自2019年11月至今担任民生加银稳健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采访中,郑爱刚也总结了近年来其对高端制造板块投资的理解,即力求通过深入研究,投资高景气行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中的高景气板块,重点关注其中的优质龙头公司。背后的逻辑则是从中观或微观层面看,国内的“工程师红利”正在逐步兑现。他乐观地表示,我相信整个新能源及高端制造领域,有望有源源不断的长期投资机会。
他坚信“长期的力量”,终有望将获得时间的馈赠。而针对未来,郑爱刚则强调,要为投资人获取更多收益,未来还是要做到聚焦,即集中自身专业与优势,为投资人在更重要的赛道上努力。
投资长跑中的变与不变
近日,在民生加银基金的会议室里,财联社
事实上,郑爱刚每天都很忙,但他也向
郑爱刚认为,跑步和投资都要有合理正确的目标。想要获得成功,一是要做正确的事,二是要正确地做事。一个代表方向,一个代表方法。
在“做正确的事”方面,从郑爱刚的从业成长经历和风格来看,他一直坚守以新能源赛道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领域,擅于基本面和产业链研究。着眼布局全产业链、注重上下游产业链的技术与创新机会,挖掘具有长期竞争力的成长股。
正是由于在高端制造领域的长期深耕,使得他所管理的民生加银前沿科技业绩可圈可点。
对于新能源产业链的投资,郑爱刚认为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我国锂电、新能源汽车有着万亿的消费市场,光伏装机有望将持续提升,储能电池市场空间或巨大。看好碳中和、新能源车、光伏、储能和新能源与高端制造的全面升级。
与此对应的是,驱动这轮高端制造全面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是“工程师红利”。郑爱刚认为,随着国民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工程师红利”会替代纯粹的人口数量红利,也会逐步促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往高端制造业过渡,从而需要实现更高程度的工业自动化。因此,工业自动化相关领域或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值得长期去挖掘。
而在“正确地做事”方面,郑爱刚表示:“在过去的投资实践中,我的投资理念、方法论再到具体的投资策略和操作上都保持了一致性。”
在投资管理目标上,作为一名“追求长期胜率”的基金经理,郑爱刚并不提倡*风格,而力争让持有人有更好的投资体验。他表示,“一名基金经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尽量控制回撤,在市场较好的时候努力把业绩做好。”
勤跑调研 小心求证
落实到投资框架上,郑爱刚介绍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必须遵守,其基金重仓的公司一定是亲自去调研过的。
不过,因为疫情原因,近两年调研活动更多地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这虽然减少了连轴转的奔波,但也限制了基金经理现场调研的机会。郑爱刚坦言,相比线上调研,他更喜欢去企业现场,亲身感受企业的运营情况。因为直接调研的话,可以看到背后的东西,比如人,实际经营团队、实际控制人的精神面貌、性格状态等,这些对公司的影响非常大。
在郑爱刚看来,调研的真正功底体现在前期准备方面。至于调研前的准备工作,一般而言都会做得很细。例如,调研前都需要把这公司的所有公告,包括财务数据,同行业公司的一些数据,进行一个一个对比。若是重仓股,还需要研究员做模型,自己也会看模型,并拆一下模型。
可见,在基金经理的决策流程中研究员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民生加银基金经理助理兼新能源与高端科技研究小组组长李君海曾表示,基金经理和研究人员是投研一体、互相配合、互相成就的工作模式。如果用“打仗”来形容,基金经理的角色是司令,研究员是参谋。基金经理贯彻具体投资决策、通过多行业比较找到全市场好的投资机会。研究员则提供投资建议,寻找出自己所覆盖1-2个行业内的好的投资机会。
此外研究员还有重要信息收集和传递工作,跟踪到产业链的具体变化要快速反馈,产业层面无论是技术、产品、新应用场景、成本等的变化,都可能会带来产业链上下游或竞争格局的变化。基金经理收到各研究员的信息反馈后,就可以从全行业角度去布局重点方向的投资机会。研究员在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流程中,要提供及时、全面、准确和有深度的行业和公司信息作为基金经理做决策的重要依据。
事实上,不同的行业间存在巨大差异,各家公司同样存在较大差异性。也正因如此,就更需要基金经理在调研过程中时刻保持问题意识并小心求证。重点在于能否去伪存真,从中选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真成长公司。从这个角度出发,考验的是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在调研过程中,郑爱刚更倾向于和企业的业务负责人交流,重点关注具有核心技术壁垒以及较高产品护城河的企业,在他看来这类企业或更具备伴随科技发展大趋势高速成长的可能。同时,在调研过程中,了解企业的财务数据,产品的真实性,产线运营情况,公司管理现状,这些同样也是调研的主要目的。
投资仍须聚焦 守正方能出奇
基金经理这个职业也是残酷的,好坏用数据说话,无法掩饰,以业绩入手,不仅仅从能力圈、投资风格、盈利模式等方面入手。这些方面属于事后描述性研究,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基金经理。
事实上,所有的投资理论在实战中都会遇到不顺的时候,这也是基金经理在不断迭代自己投资框架和方法的触发点。今年以来的市场已给了所有投资者一个“下马威”,震荡分化行情更甚于2021年,事实证明,频繁追热点或不容易收获理想的投资回报。
而从近3个月 的数据来看,郑爱刚重仓的新能源及关注的军工、半导体三个板块异军突起。Wind数据显示,其二季报中不少个股在近3个月涨幅超过30%。
数据重仓股票及行业配置取自民生加银稳健成长混合2022年第2季度报告、较上期表现整理自基金2022年1季度报告及2季度报告,重仓股近3月涨幅来自Wind。截至2022年6月30日。
*以上行业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产品实时持仓,不构成投资建议。
此外,郑爱刚提倡“认识你的基金经理”。他强调,对于投资者而言,了解基金经理及其投资风格,能够选择到更合适自己的基金产品。不同的基金经理风格各异,有的偏好价值,有的偏好成长;有的持股集中注重进攻,有的均衡配置注重安全边际,从更多维度了解基金经理投资风格,有助于投资者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例如,针对部分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投资者,郑爱刚在其所擅长的高端制造领域外,在民生加银稳健成长中也适当关注了较低波动的食品饮料板块,力争平抑净值波动。郑爱刚介绍:“食品饮料行业或许还是非常值得投资的行业,有助于获得行业红利。例如,一些公司护城河很高,且每年业绩在稳定兑现,所以我过往前十大重仓里面总会看到相关行业股票的持仓。
数据民生加银稳健成长混合2022年第2季度报告
不过,郑爱刚强调,要为投资人获取更多收益,未来还是要做到聚焦,即集中自身专业与优势,为投资人在更重要的赛道上努力。
高端制造为什么这么好?是因为我们国家是制造业大国,当前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从之前的世界工厂往世界的高端制造基地转型,所以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还是比较看好高端制造业绩兑现度。他乐观地表示,我相信整个新能源及高端制造领域,有望有源源不断的长期投资机会。
而从细分机会上看,民生加银基金经理助理兼新能源与高端科技研究小组组长李君海也曾强调,投资高端制造行业,核心逻辑是中国制造的高性价比优势:技术在赶超国外先进水平,成本优势又相对明显,工程师红利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共同推动了企业的高速成长。未来好的投资机会,或将从低端切换到中高端,包括光伏、锂电、风电等新能源赛道,也包括自动化、机床机刀具、工程机械等专业、通用设备的国产化代替;产业链方向则是从下游主机到上游核心零部件,寻找能解决技术瓶颈和实现自主可控的环节。具体方向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沿着景气方向找瓶颈环节,另外一类是寻找边际改善的机会,可能来自于技术的进步、成本的下降、产品新应用领域的拓展等等。
民生加银积极成长发起式2017年至2021年每个完整年度收益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9.04%/15.25%、-16.15%/-13.58%、48.75%/32.52%、69.77%/26.64%、22.00%/0.07%,该基金自成立以来发生过基金经理变更,金耀自2017/12/25任基金经理。民生加银稳健成长混合2017年至2021年每个完整年度收益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2.40%/17.32%、-16.86%/-19.66%、40.05%/29.43%、89.06%/22.61%、9.90%/-3.12%,该基金自成立以来发生过基金经理变更,郑爱刚自2019/11/7任基金经理。(基金业绩数据来自产品定期报告,截至2021.12.31)
### 风险提示:以上基金产品由民生加银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以上两只基金是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基金管理人获得的奖项和评价结果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及收益保证。投资者须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及公告,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谨慎选择合适的产品。基金管理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原则管理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和*收益。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联社8月1日
“一名基金经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尽量控制回撤,在市场较好的时候努力把业绩做好。”郑爱刚在接受财联社
公开资料显示,郑爱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硕士毕业,拥有近10年证券从业经历 ,公募管理经验2年10个月。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平安证券研究所担任分析师,自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在安信证券担任分析师。2016年4月加入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基金经理,自2019年11月至今担任民生加银稳健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采访中,郑爱刚也总结了近年来其对高端制造板块投资的理解,即力求通过深入研究,投资高景气行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中的高景气板块,重点关注其中的优质龙头公司。背后的逻辑则是从中观或微观层面看,国内的“工程师红利”正在逐步兑现。他乐观地表示,我相信整个新能源及高端制造领域,有望有源源不断的长期投资机会。
他坚信“长期的力量”,终有望将获得时间的馈赠。而针对未来,郑爱刚则强调,要为投资人获取更多收益,未来还是要做到聚焦,即集中自身专业与优势,为投资人在更重要的赛道上努力。
投资长跑中的变与不变
近日,在民生加银基金的会议室里,财联社
事实上,郑爱刚每天都很忙,但他也向
郑爱刚认为,跑步和投资都要有合理正确的目标。想要获得成功,一是要做正确的事,二是要正确地做事。一个代表方向,一个代表方法。
在“做正确的事”方面,从郑爱刚的从业成长经历和风格来看,他一直坚守以新能源赛道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领域,擅于基本面和产业链研究。着眼布局全产业链、注重上下游产业链的技术与创新机会,挖掘具有长期竞争力的成长股。
正是由于在高端制造领域的长期深耕,使得他所管理的民生加银前沿科技业绩可圈可点。
对于新能源产业链的投资,郑爱刚认为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我国锂电、新能源汽车有着万亿的消费市场,光伏装机有望将持续提升,储能电池市场空间或巨大。看好碳中和、新能源车、光伏、储能和新能源与高端制造的全面升级。
与此对应的是,驱动这轮高端制造全面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是“工程师红利”。郑爱刚认为,随着国民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工程师红利”会替代纯粹的人口数量红利,也会逐步促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往高端制造业过渡,从而需要实现更高程度的工业自动化。因此,工业自动化相关领域或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值得长期去挖掘。
而在“正确地做事”方面,郑爱刚表示:“在过去的投资实践中,我的投资理念、方法论再到具体的投资策略和操作上都保持了一致性。”
在投资管理目标上,作为一名“追求长期胜率”的基金经理,郑爱刚并不提倡*风格,而力争让持有人有更好的投资体验。他表示,“一名基金经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尽量控制回撤,在市场较好的时候努力把业绩做好。”
勤跑调研 小心求证
落实到投资框架上,郑爱刚介绍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必须遵守,其基金重仓的公司一定是亲自去调研过的。
不过,因为疫情原因,近两年调研活动更多地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这虽然减少了连轴转的奔波,但也限制了基金经理现场调研的机会。郑爱刚坦言,相比线上调研,他更喜欢去企业现场,亲身感受企业的运营情况。因为直接调研的话,可以看到背后的东西,比如人,实际经营团队、实际控制人的精神面貌、性格状态等,这些对公司的影响非常大。
在郑爱刚看来,调研的真正功底体现在前期准备方面。至于调研前的准备工作,一般而言都会做得很细。例如,调研前都需要把这公司的所有公告,包括财务数据,同行业公司的一些数据,进行一个一个对比。若是重仓股,还需要研究员做模型,自己也会看模型,并拆一下模型。
可见,在基金经理的决策流程中研究员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民生加银基金经理助理兼新能源与高端科技研究小组组长李君海曾表示,基金经理和研究人员是投研一体、互相配合、互相成就的工作模式。如果用“打仗”来形容,基金经理的角色是司令,研究员是参谋。基金经理贯彻具体投资决策、通过多行业比较找到全市场好的投资机会。研究员则提供投资建议,寻找出自己所覆盖1-2个行业内的好的投资机会。
此外研究员还有重要信息收集和传递工作,跟踪到产业链的具体变化要快速反馈,产业层面无论是技术、产品、新应用场景、成本等的变化,都可能会带来产业链上下游或竞争格局的变化。基金经理收到各研究员的信息反馈后,就可以从全行业角度去布局重点方向的投资机会。研究员在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流程中,要提供及时、全面、准确和有深度的行业和公司信息作为基金经理做决策的重要依据。
事实上,不同的行业间存在巨大差异,各家公司同样存在较大差异性。也正因如此,就更需要基金经理在调研过程中时刻保持问题意识并小心求证。重点在于能否去伪存真,从中选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真成长公司。从这个角度出发,考验的是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在调研过程中,郑爱刚更倾向于和企业的业务负责人交流,重点关注具有核心技术壁垒以及较高产品护城河的企业,在他看来这类企业或更具备伴随科技发展大趋势高速成长的可能。同时,在调研过程中,了解企业的财务数据,产品的真实性,产线运营情况,公司管理现状,这些同样也是调研的主要目的。
投资仍须聚焦 守正方能出奇
基金经理这个职业也是残酷的,好坏用数据说话,无法掩饰,以业绩入手,不仅仅从能力圈、投资风格、盈利模式等方面入手。这些方面属于事后描述性研究,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基金经理。
事实上,所有的投资理论在实战中都会遇到不顺的时候,这也是基金经理在不断迭代自己投资框架和方法的触发点。今年以来的市场已给了所有投资者一个“下马威”,震荡分化行情更甚于2021年,事实证明,频繁追热点或不容易收获理想的投资回报。
而从近3个月 的数据来看,郑爱刚重仓的新能源及关注的军工、半导体三个板块异军突起。Wind数据显示,其二季报中不少个股在近3个月涨幅超过30%。
数据重仓股票及行业配置取自民生加银稳健成长混合2022年第2季度报告、较上期表现整理自基金2022年1季度报告及2季度报告,重仓股近3月涨幅来自Wind。截至2022年6月30日。
*以上行业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产品实时持仓,不构成投资建议。
此外,郑爱刚提倡“认识你的基金经理”。他强调,对于投资者而言,了解基金经理及其投资风格,能够选择到更合适自己的基金产品。不同的基金经理风格各异,有的偏好价值,有的偏好成长;有的持股集中注重进攻,有的均衡配置注重安全边际,从更多维度了解基金经理投资风格,有助于投资者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例如,针对部分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投资者,郑爱刚在其所擅长的高端制造领域外,在民生加银稳健成长中也适当关注了较低波动的食品饮料板块,力争平抑净值波动。郑爱刚介绍:“食品饮料行业或许还是非常值得投资的行业,有助于获得行业红利。例如,一些公司护城河很高,且每年业绩在稳定兑现,所以我过往前十大重仓里面总会看到相关行业股票的持仓。
数据民生加银稳健成长混合2022年第2季度报告
不过,郑爱刚强调,要为投资人获取更多收益,未来还是要做到聚焦,即集中自身专业与优势,为投资人在更重要的赛道上努力。
高端制造为什么这么好?是因为我们国家是制造业大国,当前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从之前的世界工厂往世界的高端制造基地转型,所以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还是比较看好高端制造业绩兑现度。他乐观地表示,我相信整个新能源及高端制造领域,有望有源源不断的长期投资机会。
而从细分机会上看,民生加银基金经理助理兼新能源与高端科技研究小组组长李君海也曾强调,投资高端制造行业,核心逻辑是中国制造的高性价比优势:技术在赶超国外先进水平,成本优势又相对明显,工程师红利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共同推动了企业的高速成长。未来好的投资机会,或将从低端切换到中高端,包括光伏、锂电、风电等新能源赛道,也包括自动化、机床机刀具、工程机械等专业、通用设备的国产化代替;产业链方向则是从下游主机到上游核心零部件,寻找能解决技术瓶颈和实现自主可控的环节。具体方向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沿着景气方向找瓶颈环节,另外一类是寻找边际改善的机会,可能来自于技术的进步、成本的下降、产品新应用领域的拓展等等。
民生加银积极成长发起式2017年至2021年每个完整年度收益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9.04%/15.25%、-16.15%/-13.58%、48.75%/32.52%、69.77%/26.64%、22.00%/0.07%,该基金自成立以来发生过基金经理变更,金耀自2017/12/25任基金经理。民生加银稳健成长混合2017年至2021年每个完整年度收益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2.40%/17.32%、-16.86%/-19.66%、40.05%/29.43%、89.06%/22.61%、9.90%/-3.12%,该基金自成立以来发生过基金经理变更,郑爱刚自2019/11/7任基金经理。(基金业绩数据来自产品定期报告,截至2021.12.31)
### 风险提示:以上基金产品由民生加银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以上两只基金是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基金管理人获得的奖项和评价结果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及收益保证。投资者须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及公告,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谨慎选择合适的产品。基金管理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原则管理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和*收益。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民生加银稳健成长》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民生加银稳健成长、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