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2-03-02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王湘杰对同花顺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全年业绩稳中有进,中长期逻辑依然坚定》,本报告对同花顺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位为143.68元,当前股价为106.17元,预期上涨幅度为35.33%。
同花顺(300033)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 35.1亿元,同比增长 23.4%;实现归母净利润 19.1亿元,同比增长 10.9%。整体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但仍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
战略转型带来短期阵痛,基金代销业务表现亮眼。分业务板块看:1)增值电信服务实现收入 16.2亿元,同比增长 26.0%,作为公司的业务基石及重点技术投入领域,仍然保持稳定增长。2)软件销售及维护实现收入 3.0亿元,同比增长22.6%, iFinD金融数据终端等 2B 业务凭借高性价比优势持续抢占市场份额。 3)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实现收入 13.8亿元,同比增长 53.6%,主要是由于公司用户活跃度增加,又辅以独特的中立性优势,相应各类机构的导流营销服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4)基金销售及其他交易手续费实现收入 3.1亿元,同比减少 35.3%,主要是由于公司业务战略调整,其他业务代销手续费减少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爱基金”平台接入基金公司及证券公司 171 家,代销基金产品及资管产品 14322 支,基金代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72.9%,增长势头迅猛。伴随居民资产配置持续向偏股型基金迁移,预计公司后续将逐渐度过转型阵痛阶段,占据卡位优势的第三方基金代销有望成为公司收入增长新引擎。
依托流量护城河,持续高研发投入提升变现空间。公司流量壁垒依然高筑,旗下同花顺 APP 月活量长期保持在 3000 万人以上,大幅领先排名二、三位的竞品。庞大用户基数下,公司持续在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投入,不断强化其金融资讯服务、投资理财分析工具等产品的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员工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 692人,其中博士学历员工增加 10人,全年研发投入 8.3亿元,同比增长 41.6%,研发费用率达到 23.6%,同比提升 3.02pp。高投入虽然短期影响利润表现,但公司 AI平台技术已逐步成熟,未来有望依托流量优势,深挖用户价值以提升付费转化率和 ARPU 值,中长期逻辑依然向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 25.0%,整体看公司业务收入情况与市场交投量相关性较强,但公司基本面逻辑并未被削弱:依托壁垒高筑的流量资源,凭借 AI技术深挖用户价值,持续丰富变现渠道,充分享受顺周期下的高成长红利。综合行业估值及公司历史估值水平,保守给予 2022 年 32 倍 PE,对应目标价 143.68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交投活跃度大幅下滑,市场监管政策变动,行业竞争加剧等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57.42。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同花顺(300033)好公司评级为4星,好价格评级为3星,估值综合评级为3.5星。(评级范围:1 ~ 5星,*5星)
就在两周前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债券基金不是业绩看上去越漂亮越好》,里面提到了某短债产品业绩不佳,提醒大家注意纯债基金的风险,结果这才没多久,又有纯债产品连续回撤。
朋友今天统计了下近期发生异常回撤的纯债,数量很多,还涉及不少头部公募基金,比较有代表性的两只净值曲线
还是要再强调一遍:民工不会刻意做负面,所以涉及基金产品我会打码,而且我的观点也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据说渠道那边也在安抚基民,说近期受俄乌事件影响啦,还有美联储加息预期啦,所以导致债券发生下跌——我告诉你,都是鬼扯。
比如周四的大跌你还可以勉强解释成近期短端债券就是跌得厉害,这几天好多短债确实没涨,杠杆加高了,久期拉长了,所以跌了。但问题是,周五又跌了,跌得比周四还狠,这个跌幅明显是踩雷了才有的跌幅——可怜的散户连下跌的原因都搞不清楚,渠道还在用胡扯的话术安抚你。
显然,不可能有基金经理承认自己踩了雷,尤其是四季报披露的持仓中没有爆雷债券的,更是坚决不能承认。
比如这个近期净值异常波动的债券基金,看披露的持仓看不出来什么问题:
换一家看,比如这个纯债产品的持仓:
由于持有了ABS,所以除了披露前五大债券,还要披露前十大ABS的持仓,这里面就有两个ABS不是很正常。
以下的抽丝拨茧,稍微有点难懂,且比较枯燥,不想看的可以直接拉到最后看结论。
首先是龙控09优,我打开wind,发现看不到详细的成交,但资讯那个地方能看到近期评级被下调:
于是我看了下这个债券发行人的主体上市公司,是龙光地产,破案了,近两天大幅下跌:
一般股债都是双杀,不用想,估计是美元债的问题。
由于好奇,我找了拥有*权限的朋友去查了这个债的成交:
果然,中证估值从95跌到88,YTM高达41%。
解释一下YTM的含义,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YTM)又称最终收益率,是投资购买债券的内部收益率,即可以使投资购买债券获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债券当前市价的贴现率。
通俗来说,这玩意儿真的到期不违约,隐含的收益率高达41%。
一般来说利率越高的风险越大,比如你月薪10万、家里有矿的表哥找你借10万块周转几天,年化收益率5%,你敢不敢?这个风险肯定不大,但隔壁没有工作、欠了一屁股债的小王找你借1000块,并表示按照年化200%的收益率付利息,你敢不敢借?
你借钱的利率就隐含了信用的等级。如果你信用非常好,银行给你的利率就会比较低,额度也会比较大;如果你之前有违约记录,银行可能都不会下贷款给你。为什么很多网贷的利率那么高?因为都是实在借不到钱、信用极差的人才去用网贷,隐含的坏账率很高,所以必须要高利率覆盖掉坏账。
我这么一说,你就理解了信用债的利率逻辑,但需要注意的是:
1、并不是股价走势好,债券走势就一定好,这两者未必强相关,所以不能用债券大跌去倒推股价一定暴跌;
2、地产债确实大坑很多,但并不是民企地产债就一定不好,YTM只有3点几的民营地产公司债券也是有的;
3、龙光大跌其实是超出很多人预期的,拿这家的机构不少,但换句话说,龙光都大跌了,其他地产公司的债券可能隐含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4、债券大跌也不是一定就会违约,比如什么美元私募债还不了,那肯定会想办法,开个什么债委会,把发行人持有人中介机构啥的都叫上,然后大家一起商量,要不展期吧,先还个利息,你要是不展期我们也确实没钱,什么,你发行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再看另外一个ABS,这个直接都没办法看出来是哪个公司的债,但也能看到评级下调的新闻:
估值非常感人,近期一直在跌:
再深入查一下发现这个ABS的权益人是保理公司,某某地产公司合作的,另一个地产公司借的钱,而且也是这个保理公司的股东,从名称上可以看到是某券商的投行发行的:
拉了下中债估值,这个ABS从2月10日开始,就在下跌了,后面跌幅很大:
麻了,跌麻了。如果是散户看到这里,早都劝退了,估计还是一脸懵逼。
再看下持有机构: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上述这些东西,本行业大部分PR老师都看不懂,加上这几天大跌的纯债这么多,他们都不知道我说的是不是自家产品。
讲这么多无非是告诉你:听叔一句劝,纯债基金里面水很深,基金经理买的债可能随时会爆炸,你们散户把握不住。
大家现在都把短债和中短债当理财买,尤其喜欢买收益率高的,殊不知,这玩意儿跟货币基金比,风险高多了。我一直的观点是:纯债基金的风险收益比远不如固收+,买纯债不如买固收+。
没错,固收+确实波动更大,但持仓的债券大部分是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基金经理更多是用股票和转债增强收益,即便跌得多一些,但弹性大,容易涨回来,而前面说的某些纯债基金,运气好的话两三个月净值能修复,运气不好,像某个近半年亏了10%的纯债,那估计是遥遥无期,尽早剁了买点指数基金说不定回本还快点。
当然如果你真的是风险偏好特别低,接受不了固收+的波动,那还是老老实实买货币基金或者低风险的银行理财吧。
前几天有个债券基金经理给我展示了下他的书柜,里面放满了各种企业破产、金融案例的书籍,他说自从开始买信用债,如履薄冰,天天都在研究各种法律法规,希望永远用不到。
据业内朋友不完全统计,近期疑似踩雷的机构不下10家,里面不乏排名前20的*头部公司,能咋办呢,蔓延开了大家都逃不掉,只能慢慢消化呗。基金经理能做的是,尽量做到持仓分散,这样即便有黑天鹅发生,对整体造成影响也比较小;而贪图高收益和排名,不对基民负责,那真是良心大大的坏。
仔细研究了下短债和中短债的运作逻辑,我发现有时候买基金还真得看基金经理的良心,持仓集中、爱买烂债的du狗那是真的不要碰。
但散户如何能分辨?
债券基金对散户其实很不友好,底层资产你看不到也看不明白(很多只披露前五大持仓,想藏点垃圾债太容易了),债券的交易机制我都没弄明白,还有债券的信批,连机构投资者都要吐槽。有的债券发行的时候,整个一套东西都是造假的,你说你能咋办?
当然了,我说这么多不是为了推固收+产品,虽然我很看好固收+的发展(此处应该插入广告)。近年来固收+发展很快,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但也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像枣哥说的那样,如果固收+运作不好,可能也会变成固收-。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不是开玩笑的,希望大家明白。
在这个市场上,你连你的钱是怎么亏的都不知道,实在是一件太过于悲哀的事情!
为什么账户会“被盗”?为何投资者的账户被恶意清空后,又被全仓买入了济民制药?是什么导致的资金账户、密码泄露?
4月10日,多名投资者告诉新京报
对此,同花顺4月10日午间给出回应称:该事件与同花顺相关的内容完全与事实不符。部分投资者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导致资金账户、密码泄露。据公司了解到的情况,部分投资者因为在炒股微信群里被骗或其他各种原因泄露了证券公司的交易账号和密码,导致盗买盗卖的发生。
但同花顺的回应遭到了投资者的反驳,4月10日下午投资者韩先生对新京报
针对此事件,同花顺董秘办负责人张勇(化名)4月10日晚间接受新京报
值得注意的是,4月3日,即韩先生反映账号被“盗用”的次日,济民制药股价突然跌停。
受此事件影响,截至4月10日收盘,同花顺股价下跌6.14%,报收116.24元/股。
多地股民账户被盗
异地登录同花顺的IP地址均为广州
“4月2日下午六点,我发现账户中的股票全被卖掉了,卖出时间为中午11点18分,卖出资金在下午1点整全部买入了济民制药。”4月10日,投资者韩先生告诉新京报
与韩先生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在华福证券开户的陈女士,同样是在4月2日,陈女士在同花顺平台上发现自己持有的股票全部被卖出了,开始她以为是自己误触操作没有多想,再次委托买入了日常持有的股票,但下午1点时,她发现自己此前的委托全部被撤销,反而买入了济民制药。
网友发布的同花顺股票账户买卖信息。
据韩先生与陈女士讲述,他们的同花顺账户在被他人登录时没有任何异地登录提示,其账户的股票被卖出和买入时,同花顺APP也没有任何提示信息,直到看到这个自己完全不知情的买入(济民制药)操作,他们才发觉账号被盗这一事实。并且,在被他人操作买完济民制药后,他们仍然可以正常登录同花顺APP。
需要注意的是,韩先生与陈女士分别来自吉林与泉州,而根据西南证券与华福证券分别发给他们的回复,买入济民制药的操作中,异地登录同花顺的IP地址均为广东广州。
陈女士向
一名投资者向新京报
是什么导致的资金账户、密码泄露?
同花顺与投资者各执一词
由于大部分投资者反映都是在同花顺进行的股票交易,因此也把同花顺卷入这场风波。
对此,4月10日中午,同花顺发布声明称,部分投资者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导致资金账户、密码泄露。据公司了解到的情况,部分投资者因为在炒股微信群里被骗或其他各种原因泄露了证券公司的交易账号和密码,导致盗买盗卖的发生。
但新京报
“对于同花顺的声明,我们现有的这些人没有加入过类似的‘炒股群’,但我们要怎么举证我们没有做过的事?”陈女士所在的一个投资者维权群中,群内一名投资者对
陈女士表示,她目前联系到的被盗号买入济民制药的投资者来自泉州、上海、广东、北京、杭州、山东、山西、南京等多地,这些投资者的开户证券公司也多种多样,*的共同点就是都使用同花顺平台进行股票交易。
目前,被投资者们诟病最多的就是同花顺的账户安全系统。一名郭姓投资者对
此外,投资者们表示他们的账户在4月2日买进济民制药的股票后,直到4月3日才收到同花顺方面的安全提示短信或人工电话,如韩先生在4月3日下午6点12分收到同花顺短信提示“通过监控发现您的账号登录硬件设备信息有异常,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及时修改账号密码和证券账号密码。”对此,投资者们表示在受骗后才收到的安全提示没有任何意义,“此时损失已经发生了”。
韩先生4月3日收到的同花顺提示。
对此,张勇称,同花顺通过对接证券公司进行交易,只是一个交易的平台,不是一个资金的平台。作为一个主要是提供信息咨询的平台,同花顺账户体系安全防范级别有无必要达到类似银行的交易级别需要商榷。其次,同花顺安全体系比较完整,并非提示异地登录这么简单,比如投资者经常在上海、北京往返,那城市不会是判断异常的*标准。
张勇向
“因为用户规模同类软件中靠前,可能存在部分用户在没有中病毒同时很注意保护自己隐私但泄露自己账号密码的情况,但也就是十几个人的规模。”张勇称。
出现被盗号责任如何界定?
业内:责任界定暂未明确 不可轻信网上代客理财、非法荐股信息
盗取投资者股票账户进行投资的事件较为罕见,出现被盗号的情况,责任如何界定?
新京报
根据*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在中国法院网发布的文章,2001年4月至2002年1月间,被告人钱炳良非法获得殷阿祥等16人的资金账号及交易密码后,以高买低卖某一证券,同时在自己的资金账号上低买高卖同一证券的方法,共获取非法利润19.8万余元,并造成被害人损失37.1万余元。该案最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于2003年6月20日判决被告人钱炳良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券商人士对
新京报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名单中包含中信证券等多家中大型券商,但一些券商账户并不支持在同花顺中进行交易。当
对于此事,中信证券内部人士告诉
业内人士告诉
此外,该业内人士同时建议投资者注意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虽然目前具体的责任界定暂时还不清楚,但投资者也要警惕,在操作时要格外谨慎,尤其不要轻信网上代客理财、非法荐股的信息”。
针对此次同花顺用户账户被盗一事,某出现用户账户被盗的证券公司回应
一年多飙涨5.6倍
济民制药“庄股”特征明显
资料显示,济民制药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材生产,旗下主导产品包括各种品规的非PVC软袋大输液、塑料瓶大输液以及安全注射器、无菌注射器和输液器等产品。
济民制药的业绩表现平平。2016年-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济民制药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89万元、5288万元、3206万元和4127.84万元,总体波动较大且增速并不明显。
并且,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济民制药2018年还发生了大幅亏损,其年内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9968.23万元,同比上一年下滑293.15%。
然而,其股价却上演一轮飞天走势。wind数据显示,2018年6月,济民制药股价曾创下自2016年以来*价8.43元/股,此后公司股价一路走高到2020年1月,公司股价创下55.95元的新高。据计算,一年半的时间内,济民制药股价涨幅为563.7%。
业绩平平、缺乏热点炒作,股价却一飞冲天。有投资者认为,济民制药当前筹码较为集中,是“庄股”的嫌疑很大。
相关财报显示,2018年底,济民制药尚有股东19061户,到了2019年三季度就只剩5968户。从流通盘看,2019年9月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有2139万股公司股票,累计占流通股比例66.8%,且其中6位是个人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4月3日,即投资者账号被“盗用”的次日,济民制药股价突然跌停。当日龙虎榜数据显示,前5名卖出总计2046.78万元,占当天总成交额的63.25%。其中,仅国泰君安上海礼泉路证券营业部一处便卖出1693.77万元,占成交比例的52.34%,“庄家”出货迹象明显。
此后数日,济民制药股价总体走势较为平稳。据统计,4月10日,济民制药股价收盘报46.77元/股,较4月2日的52.09元/股下滑11.4%。
新京报
为什么账户会“被盗”?为何投资者的账户被恶意清空后,又被全仓买入了济民制药?是什么导致的资金账户、密码泄露?
4月10日,多名投资者告诉新京报
对此,同花顺4月10日午间给出回应称:该事件与同花顺相关的内容完全与事实不符。部分投资者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导致资金账户、密码泄露。据公司了解到的情况,部分投资者因为在炒股微信群里被骗或其他各种原因泄露了证券公司的交易账号和密码,导致盗买盗卖的发生。
但同花顺的回应遭到了投资者的反驳,4月10日下午投资者韩先生对新京报
针对此事件,同花顺董秘办负责人张勇(化名)4月10日晚间接受新京报
值得注意的是,4月3日,即韩先生反映账号被“盗用”的次日,济民制药股价突然跌停。
受此事件影响,截至4月10日收盘,同花顺股价下跌6.14%,报收116.24元/股。
多地股民账户被盗
异地登录同花顺的IP地址均为广州
“4月2日下午六点,我发现账户中的股票全被卖掉了,卖出时间为中午11点18分,卖出资金在下午1点整全部买入了济民制药。”4月10日,投资者韩先生告诉新京报
与韩先生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在华福证券开户的陈女士,同样是在4月2日,陈女士在同花顺平台上发现自己持有的股票全部被卖出了,开始她以为是自己误触操作没有多想,再次委托买入了日常持有的股票,但下午1点时,她发现自己此前的委托全部被撤销,反而买入了济民制药。
网友发布的同花顺股票账户买卖信息。
据韩先生与陈女士讲述,他们的同花顺账户在被他人登录时没有任何异地登录提示,其账户的股票被卖出和买入时,同花顺APP也没有任何提示信息,直到看到这个自己完全不知情的买入(济民制药)操作,他们才发觉账号被盗这一事实。并且,在被他人操作买完济民制药后,他们仍然可以正常登录同花顺APP。
需要注意的是,韩先生与陈女士分别来自吉林与泉州,而根据西南证券与华福证券分别发给他们的回复,买入济民制药的操作中,异地登录同花顺的IP地址均为广东广州。
陈女士向
一名投资者向新京报
是什么导致的资金账户、密码泄露?
同花顺与投资者各执一词
由于大部分投资者反映都是在同花顺进行的股票交易,因此也把同花顺卷入这场风波。
对此,4月10日中午,同花顺发布声明称,部分投资者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导致资金账户、密码泄露。据公司了解到的情况,部分投资者因为在炒股微信群里被骗或其他各种原因泄露了证券公司的交易账号和密码,导致盗买盗卖的发生。
但新京报
“对于同花顺的声明,我们现有的这些人没有加入过类似的‘炒股群’,但我们要怎么举证我们没有做过的事?”陈女士所在的一个投资者维权群中,群内一名投资者对
陈女士表示,她目前联系到的被盗号买入济民制药的投资者来自泉州、上海、广东、北京、杭州、山东、山西、南京等多地,这些投资者的开户证券公司也多种多样,*的共同点就是都使用同花顺平台进行股票交易。
目前,被投资者们诟病最多的就是同花顺的账户安全系统。一名郭姓投资者对
此外,投资者们表示他们的账户在4月2日买进济民制药的股票后,直到4月3日才收到同花顺方面的安全提示短信或人工电话,如韩先生在4月3日下午6点12分收到同花顺短信提示“通过监控发现您的账号登录硬件设备信息有异常,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及时修改账号密码和证券账号密码。”对此,投资者们表示在受骗后才收到的安全提示没有任何意义,“此时损失已经发生了”。
韩先生4月3日收到的同花顺提示。
对此,张勇称,同花顺通过对接证券公司进行交易,只是一个交易的平台,不是一个资金的平台。作为一个主要是提供信息咨询的平台,同花顺账户体系安全防范级别有无必要达到类似银行的交易级别需要商榷。其次,同花顺安全体系比较完整,并非提示异地登录这么简单,比如投资者经常在上海、北京往返,那城市不会是判断异常的*标准。
张勇向
“因为用户规模同类软件中靠前,可能存在部分用户在没有中病毒同时很注意保护自己隐私但泄露自己账号密码的情况,但也就是十几个人的规模。”张勇称。
出现被盗号责任如何界定?
业内:责任界定暂未明确 不可轻信网上代客理财、非法荐股信息
盗取投资者股票账户进行投资的事件较为罕见,出现被盗号的情况,责任如何界定?
新京报
根据*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在中国法院网发布的文章,2001年4月至2002年1月间,被告人钱炳良非法获得殷阿祥等16人的资金账号及交易密码后,以高买低卖某一证券,同时在自己的资金账号上低买高卖同一证券的方法,共获取非法利润19.8万余元,并造成被害人损失37.1万余元。该案最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于2003年6月20日判决被告人钱炳良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券商人士对
新京报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名单中包含中信证券等多家中大型券商,但一些券商账户并不支持在同花顺中进行交易。当
对于此事,中信证券内部人士告诉
业内人士告诉
此外,该业内人士同时建议投资者注意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虽然目前具体的责任界定暂时还不清楚,但投资者也要警惕,在操作时要格外谨慎,尤其不要轻信网上代客理财、非法荐股的信息”。
针对此次同花顺用户账户被盗一事,某出现用户账户被盗的证券公司回应
一年多飙涨5.6倍
济民制药“庄股”特征明显
资料显示,济民制药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材生产,旗下主导产品包括各种品规的非PVC软袋大输液、塑料瓶大输液以及安全注射器、无菌注射器和输液器等产品。
济民制药的业绩表现平平。2016年-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济民制药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89万元、5288万元、3206万元和4127.84万元,总体波动较大且增速并不明显。
并且,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济民制药2018年还发生了大幅亏损,其年内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9968.23万元,同比上一年下滑293.15%。
然而,其股价却上演一轮飞天走势。wind数据显示,2018年6月,济民制药股价曾创下自2016年以来*价8.43元/股,此后公司股价一路走高到2020年1月,公司股价创下55.95元的新高。据计算,一年半的时间内,济民制药股价涨幅为563.7%。
业绩平平、缺乏热点炒作,股价却一飞冲天。有投资者认为,济民制药当前筹码较为集中,是“庄股”的嫌疑很大。
相关财报显示,2018年底,济民制药尚有股东19061户,到了2019年三季度就只剩5968户。从流通盘看,2019年9月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有2139万股公司股票,累计占流通股比例66.8%,且其中6位是个人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4月3日,即投资者账号被“盗用”的次日,济民制药股价突然跌停。当日龙虎榜数据显示,前5名卖出总计2046.78万元,占当天总成交额的63.25%。其中,仅国泰君安上海礼泉路证券营业部一处便卖出1693.77万元,占成交比例的52.34%,“庄家”出货迹象明显。
此后数日,济民制药股价总体走势较为平稳。据统计,4月10日,济民制药股价收盘报46.77元/股,较4月2日的52.09元/股下滑11.4%。
新京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西南证券同花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西南证券同花顺、短债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