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证券时报
基金经理的隐形重仓股越来越多地体现了“第二增长曲线”,即上市公司在原有主业的基础上正在转型并希望实现第二次增长。
在资本市场,不确定和争议也往往意味着弹性,这类带有不确定性的“第二增长曲线”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地进入基金经理的隐形重仓股。尽管不确定性会带来股价的巨大波动,但部分个股也为明星基金经理带来惊人的回报。
基金隐形重仓股
或有10倍股
“你认为未来三年或五年内,具有3倍甚至10倍想象力的股票可能会在哪里?”在最近一次对广州某公募基金经理的专访过程中,面对证券时报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基金经理的隐形重仓股中,涉及的相关股票大多偏中小盘,并具有“业务转型”的特点,即所谓的“第二增长曲线”。比如上述基金经理持仓的一只科技股的第一增长曲线是工业检测,但该股备受基金经理关注的是上市公司孵化的高端医学仪器业务,该业务可能使得这家上市公司的传统业务和基本面得到极大改变。
“不少隐形重仓股的一个特点在于,第一增长曲线还在进行中,但想象力不大了;第二增长曲线正在布局中,有想象力但还没有转正为白马,弹性大,但还不能作为核心持仓。”深圳一位管理着70亿元资金的基金经理直言,隐形重仓股多为二线成长品种,如果第一增长曲线都不行了,那市场也不大可能会相信第二增长曲线能够实现,因为机构资金首先认可至少能做成功一件事的上市公司。
上述深圳基金经理认为,第一增长曲线意味着上市公司做成功一次,而第二增长曲线可能正处于蜕变过程中,但这类品种多多少少会存在缺点,可能是面临行业问题,也可能是处于第二增长曲线的转型过程中,但还没有完全变身。
“正因为这些上市公司积累的市场印象大多来自第一增长曲线,因此第二曲线一旦实现,股价弹性会很大。”华南另一位基金经理认为,市场没有充分认识的上市公司才能有更大的机会,但好的上市公司都是市场选出来的,好的上市公司大多波动小,可以作为核心品种,弹性大、波动大、有缺点、有想象力的可以作为组合的卫星品种,也就是隐形重仓股。
明星基金也布局
在隐形重仓股的个股选择上,即便是明星基金经理也会受到第二增长曲线的诱惑。
例如,证券时报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拓邦股份在今年二三季度内吸引了大量基金的调研,而它披露的半年度报告也显示了明星基金已将其作为隐形重仓品种。根据拓邦股份的半年报,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管理的中庚价值领航基金,在二季度期间总计买入超1600万股。
拓邦股份正在转型,不大可能立即成为基金经理的核心品种。丘栋荣将拓邦股份作为其隐形重仓股,很可能也是看中该股第二增长曲线具有的弹性。从拓邦股份的股价运行区间看,丘栋荣对这只隐形重仓股挖掘相当成功。虽然买入位置在6月份的高位,但截至目前,中庚价值领航基金在该股上获利已超过20%,若丘栋荣是在4月或5月买入拓邦股份,获利幅度或已超过40%。
挖掘具有第二增长曲线的隐形重仓股,还包括睿远成长价值基金经理傅鹏博,这位明星基金经理在今年二季度大幅增持广和通,累计持有达2588.万股,持股市值已超7亿元。
广和通的传统业务主要以中低速无线通信模块为主,集中在POS机、笔记本电脑相关组件上,在该领域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广和通8月8日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上涨32.71%。不过,虽然该公司市占率较高,但该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上涨仅有0.56%。显而易见,无论是站在2022年或未来五年内,POS机和笔记本电脑的相关通信模组的增长潜力,以及目前的业绩,是难以打动精挑细选的公募基金经理的。
在上述背景下,明星基金经理傅鹏博却将广和通作为隐形重仓股。同时,在8月9日该股还吸引了包括南方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博时基金在内的128家机构调研。
不怕争议怕没弹性
上半年业绩疲软的欧普康视,也因为第二增长曲线,被明星基金经理重新重视。
欧普康视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84亿元,同比增长20.05%;实现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0.90%。尽管该公司业绩并不漂亮,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基金在今年二季度内却进行了大幅增持。
业内人士猜测,葛兰作为明星基金经理,能够容忍欧普康视低迷的业绩,并在二季度内进一步增持选入隐形重仓股,很大可能在于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可能带来的想象力。2021年11月,欧普康视定增事项获得证监会同意,公司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0.42亿元,其中4.18亿元用于接触镜和配套产品产业化项目,余下16.24亿元用于投资社区化眼视光服务终端建设项目,这被许多卖方机构认为具有第二增长曲线的潜力。
据证券时报
小市值股票阳光诺和,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点。该股披露的半年度显示,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基金在二季度期间买入该股约170万股,为阳光诺和的第一大机构投资者。
阳光诺和是一家医药研发公司,成为隐形重仓股的很大原因,可能也在于面临的行业竞争,该股的主要业务是CRO,而在A股该领域还有多家大型上市公司,但CRO的领域特点具有“小公司也有春天”的可能,瑕疵和优势使得这家二线公司成为明星基金的隐形重仓股。
华南一位医药基金经理接受证券时报
“在行业红利来临时,这种中小型企业弹性会显著放大。”上述医药基金经理强调,在行业红利来临时,这种中小型企业弹性会显著放大,一方面是经营弹性,另一方面是股价弹性,因为此类小股票的估值起点比较低。但他也认为此类上市公司只能作为高弹性的隐形重仓股。
吉林信托又迎来两位高管变动。
根据吉林省政府于3月10日发布的人事任免决定,吉林信托总经理张兆义将转任吉林省金融局局长(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而原吉林省金融局局长(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唐庆会拟任吉林信托监事长。
随着张兆义调任,吉林信托总经理一职又空缺出来。而唐庆会任职吉林信托监事长,也还需经过公司治理和监管核准程序。
吉林两高层人士“互换单位”
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吉林信托)是吉林省*一家专业从事金融信托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注册资本金15.96亿元(含外汇1815万美元),吉林省财政厅代表吉林省政府持股97.496%。
吉林信托总经理任职变动上月已有迹象。今年2月,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省管干部任职前公示公告(2022年2号)显示,时任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的张兆义,拟任正厅级领导职务。
随着吉林省政府公布多项人事任免事项,张兆义去向得已明确。
吉林省政府3月10日向吉林信托下发了《关于唐庆会、张兆义任免职的通知》,其建议唐庆会为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人选,免去张兆义的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职务。
同时,吉林省政府向省内各厅委办、直属机构发布多项人事任免,其中包括:张兆义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局长(主任)(试用期一年),免去唐庆会的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局长(主任)职务。
这意味着,张兆义和唐庆会互换任职单位。张兆义从吉林信托总经理调任吉林金融局局长(吉林金融办主任),唐庆会则从吉林金融局局长(吉林金融办主任)任上调至吉林信托,拟任监事长。
吉林信托的总经理人选则出现空缺。此前张兆义在该职务上任职不到2年时间,他于2021年7月8日被吉林省政府建议为吉林信托总经理人选,至调离时尚未从公开渠道搜寻到银保监会对张兆义任职资格的核准批复。
张兆义于1973年6月生,在就职吉林信托前,曾任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他*赴任的吉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吉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为吉林省政府直属机构,正厅级建制。
据公开信息,唐庆会于1970年3月生,今年52岁,他曾任吉林省长春市财政局副局长。2018年10月出任吉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副局长(副主任),2020年7月开始任吉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吉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局长(主任)。
半年前已有高管调任副市长
值得一提的是,半年之前,吉林信托已有一位高管调至地方政府任职。
去年8月,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发布了9位吉林省管干部任职前公示公告(2021年第12号),其中包括时任吉林信托董事、董事会秘书、总经理助理的张巍;1个月后,张巍赴任吉林省松原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目前吉林信托尚未披露公司2021年年报。根据其2020年年报,吉林信托及合并子公司营业收入2.9亿元,同比降49%;净利息收入为负;净利润6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92万元,同比降92%,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净利润为-1428万元。母公司利润表显示,吉林信托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降52%,净利润3242万元,同比降84%。
期内,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包括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富期货、天治北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吉林省汇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吉林省汇通典当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信托官网动态信息较少,*动态是去年12月的一则招聘信息。该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拟招聘多位专业人才,包括:信托标准化业务项目经理5名,资金市场部交易员1名,法律事务部法务审核岗1名。
步入2022下半程,老娘舅的TOP30明星基金经理榜迎来了年内的第三次发布。
回顾二季度初,股市日成交额大幅下滑,北向资金大举抛售,新发主动基金规模大幅缩水……
在一片悲观的市场情绪中,我们再一次优化了明星基金经理榜单,经由基金公司提名、主理人提名、定量指标三方结合,更换了共计10位基金经理。(点此回顾二季度TOP30基金经理榜单)
10位新晋基金经理中,还出现了一些业绩特别出色的选手。比如,凭借着对于制造行业的*把控,陈良栋(明星TOP30)管理的长城久富A在二季度涨幅为15.36%;凭借着对于农业板块的布局和挖掘,财通基金沈犁(新锐TOP10)从4月27日的*点反弹近31%。
除此之外,一直在榜单中出现的基金经理也有业绩拔尖的选手,比如易方达新能源“扫地僧”祁禾(明星TOP30),在单季度创造了24.17%的收益。
立足当下,随着“中报行情”风雨欲来,经历两个月反弹的市场似乎又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三季度还有哪些基金经理值得我们配置呢?
我们将通过两张基金经理榜单,在本篇文章的结尾给出答案。
二季度榜单业绩回顾
在公布榜单之前,我们先回顾下此前的两张榜单在二季度的整体表现。
收益方面,TOP30明星基金经理榜单上的产品在二季度平均涨幅9.15%,TOP10新锐基金经理榜单上的产品二季度平均涨幅7.48%,均高于全市场主动基金6.21%的平均涨幅。
*回撤方面,两张榜单上的产品*回撤均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CHOICE,2022.4.1至2022.6.30)
两张榜单上,二季度业绩*的是易方达基金的祁禾(TOP30),由他管理的易方达环保主题涨幅为24.17%。
该基金主要布局新能源,将该基金自祁禾任职以来的表现与中证新能源指数做比较的结果如下。
(数据来源CHOICE,2017.12.25至2022.6.30)
从统计来看,祁禾自任职以来管理基金的走势长期稳压中证新能源指数,这充分体现了主动基金经理的价值。而在统计的完整18个季度内,涨幅超过中证新能涨幅概率更是超过80%,表现十分稳定。
(数据来源CHOICE,2017.12.25至2022.6.30)
不仅如此,在做到基金收益远超同期指数的同时,祁禾的回撤控制同样大幅好于指数。在5年多的时间内,基金的动态回撤几乎都小于同期指数!
(数据来源CHOICE,2017.12.25至2022.6.30)
收益防守一把抓,祁禾不愧“易方达扫地僧”之名!
回顾整个二季度,新能源作为主线的反弹非常亮眼,但传统的白酒赛道也再度雄起,数据统计显示,中证白酒指数二季度涨幅高约27%,大A久违地出现了一场“宁茅共舞”的好戏。因为重仓了白酒,吴越管理的嘉实消费精选A以17.67%的涨幅位列两榜第二,并且,*回撤不到5%。
如果要评选二季度*的持有体验产品,那么这个产品非吴越管理的嘉实消费精选A莫属。
注:了解祁禾,请点击《【Fund群英汇】业绩4年翻3倍,他才是新能源赛道的“扫地僧”?》阅读。
了解吴越,请点击《【明星TOP30】7年年化26%以上,竟然有人能做好行业轮动?》阅读。
三季度榜单披露
基于对市场风格的考量以及某些硬性条件的筛选(比如基金经理年限超限),老娘舅的三季度TOP30明星基金经理榜与TOP10新锐基金经理榜有所调整。
TOP30明星基金经理榜调换了7人,各有风格,独具特色。
比如,华商基金的周海栋,尤为擅长周期行业投资,他管理的华商新趋势混合近7年涨幅287.8%,在同期所有主动基金中位列第7;(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2.6.30)
财通基金的金梓才,精于科技投资,但他并没有落于窠臼,而是用行业轮动的方式*布局风口上的优质行业,今年年初成功踩准旅游、消费等风口,是大盘反弹前少有的收益为正的基金经理;
还有“调研狂魔”陆彬,这位2020年股票型基金业绩*得主,原本为管理年限3年以下的新锐TOP10基金经理。因为在三季度已经突破3年任期限制,于是晋升TOP30明星基金经理榜单。
本次新锐TOP10新调入的3位基金经理,都以新能源投资见长,风格比较集中。其中的代表,是信达澳亚基金的李博。
在本轮新能源的反弹中,李博管理的信澳新能源精选以66.7%的涨幅独占鳌头,技惊四座!(数据来源CHOICE,2022.4.26至2022.6.30)。
当然,被调出的基金经理并非不*,而是榜单名额有限。我们在经过风险收益、投资风格、行业的综合评估后,偏向于选择更适合当前阶段市场风格的基金经理上榜。
最后,正式向大家公布二季度TOP30明星基金经理榜单与TOP10新锐基金经理榜单:
明星基金经理TOP30
新锐基金经理TOP10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供参考,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公募基金2022年一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以葛兰、傅鹏博、张坤、谢治宇、朱少醒等为代表的一批明星基金经理持仓情况得以浮出水面。
季报写成“作文体”在行业已经蔚然成风。在季报中,我们能看到基金经理的忏悔与反思,也能看到洋洋洒洒大几千字引经据典的长文。不管形式如何,季报是基金经理跟投资者真诚交流的通道,能让投资者了解其持仓背后的逻辑与思考。
“公募一哥”张坤的季报历来备受市场关注,面对今年一季度的市场回调,张坤仍维持了高仓位运作,他管理的四只基金一季度末仓位均高于93%。他也在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优质精选等多只基金的一季报中表示,一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主要是对结构进行了调整。
以易方达蓝筹精选为例,该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加仓了美团-W、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其中美团-W是该基金一季度加仓力度*的重仓股,加仓幅度高达32.53%,使得美团取代平安银行,成为易方达蓝筹精选的第十大重仓股。
相较而言,该基金对腾讯控股、海康威视、洋河股份等均进行了小幅减持,贵州茅台取代腾讯控股成为第一大重仓股,仓位达到9.81%;招商银行、腾讯控股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大重仓股,仓位也均超过9.5%。
对于一季度的调整,张坤在季报中总结为增加了科技等行业的配置,降低了金融等行业的配置,个股方面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张坤还在季报中分享了他对于市场下跌的感受,“一季度,本基金净值出现了较明显的下跌,这让不少持有人感到了焦虑,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我想,焦虑可能不仅来自于已经实现的下跌,更来自对未来继续下跌的担忧。毕竟大脑天生就会感知趋势,即使其并不存在……而且,预期好事和坏事的感觉,往往要比实际经历它们更为强烈。当想象可能发生的痛苦事情时,那种感觉丝毫不亚于真正的痛苦。”
张坤认为,究其原因,在于大脑中最原始的部分——感觉和情绪系统(杏仁核和脑岛等)的强大力量,理性分析的部分(大脑皮层)要弱小许多。这就使人们在面对难题时,有时会不自主的将它替换为另一个较为简单的问题。当人们被问及“这只股票是否会继续上涨?”,感觉系统会“诱骗”他们解答一个截然不同的问题“这只股票是不是一直在上涨?”,而投资者往往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我想,坦然接受这些特性可能是保持心态平和的前提,然后才能避免投资受到这些特性的伤害。当股票下跌时,我们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克制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问自己几个问题:1.我的恐惧,是来自于股价下跌,还是来自于基本面发生了负面变化?2.最初的投资理由不存在了吗?3.股价更低了,作为长期的净买入者,我不应该更高兴才对吗?”
他由此总结道,要判断某个事物的真伪,最可靠的方法是证明其错误性(证伪)。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的抑制感觉系统,因为感觉系统擅长的是处理“是什么”这样的生动事实,而面对“不是什么”或“为什么”这样的抽象概念时,我们的理性分析系统就会被强行调用起来。
张坤还引用了两位投资大咖的话来佐证感性情绪对理性判断的干扰。“巴菲特曾提到,对于一个投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性情(Temperament),我理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情绪和保持理性的能力。格雷厄姆曾经说过,大部分投资者失败的原因在于,过于在意股市当前的运行情况,对于这样的投资者而言,股票干脆没有市场报价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这样的话,他就不会因为他人的错误判断而遭受精神折磨了。人类的反射系统过分关注变化,以至于它很难注意到保持恒定的事物。”
张坤写道,股票价格就像天气,永远都在变化且捉摸不定、难以把握,而企业价值就像气候,始终在缓慢而有规律的变化。尽管在短期内,抓住我们眼球、决定环境的似乎是天气,但就长期而言,真正决定一个地区环境的还是气候。
在一季度市场下跌的背景下,张坤旗下基金普遍遭遇了净值下跌和份额赎回,其基金规模也掉落千亿,从去年末的1019.36亿元缩水至849.28亿元,面对扑面而来的市场波动和非理性情绪,张坤这份季报是写给投资者,也是写给自己。
4月22日,中欧医疗健康基金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基金经理葛兰连续两个季度加仓迈瑞医疗,她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加仓568.44万股,今年一季度继续加仓112.44万股,到一季度末持股数量增至1299.57万股,期末持股市值为39.93亿元,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的位置。
截至2022年一季末,中欧医疗健康前十大持仓分别为药明康德、爱尔眼科、凯莱英、迈瑞医疗、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博腾股份、片仔癀、通策医疗、智飞生物。
葛兰表示,“今年一季度医药板块内部热点快速轮动,我们仍将坚持以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为投资导向。2022年一季度疫情的持续反复、全球资本市场流动性预期以及国内宏观环境等复杂的变化,市场情绪敏感度相对放大,对整个板块造成一定扰动。“
回归基本面,葛兰指出,“行业总体仍保持了较强的韧性,疫情对于部分行业造成了一定的扰动,但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的公司仍将会从波动中重新恢复到增长的趋势中。政策方面,市场对于政策相关的信息极度敏感,但我们认为政策总体延续了稳健、积极的趋势,引导行业向有真正创新、有临床价值、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及服务转变的导向没有变化。”
在基金操作层面,基金经理仍严格按照其投资框架进行个股选择,在长期看好的核心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产业链,医疗服务以及消费性医疗等方向进行了着重布局。
展望未来,葛兰表示,创新相关的市场还远未触及国内市场的天花板,海外市场也在逐步蓄力中。具体到公司层面,企业转型创新的趋势仍在延续,创新药临床申请数量逐年创出新高。创新质量方面,近几年整体研发管线布局更加理性,资源向差异化方向倾斜,甚至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品种诞生。
从早期临床管线来看,一方面跟随海外*技术的相关分子快速涌现,另一方面品种布局更加的多样化,而这些变化都有望促进创新的长期景气度得到维持。随着海外临床的逐步推进,预计我国创新产品也将在海外逐步进入收获期。
与此同时,国内的创新药服务企业也逐步形成了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部分细分领域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此外,相关服务商的竞争力更多的体现在平台的技术和管理能力,龙头企业的市占率大概率仍将持续提升,保持其较高的景气度。此外,伴随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及认知水平快速提升,医疗服务以及消费性医疗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长且未得到充分满足,未来空间依然巨大。
受持续板块轮动影响,2022年第一季度,中欧医疗健康A、C净值下跌13.92%及14.1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8.34%。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季报显示,中欧基金已于1月27日至2月11日,分批申购合计超过970万份中欧医疗健康基金,亦于1月27日申购约1270万份中欧医疗创新基金,两只基金合计交易金额逾5000万元。
富国天惠发布的一季报显示,该基金在一季度末继续保持93.65%的高仓位运作。截至一季度末,富国天惠的前十大重仓股为:贵州茅台、宁德时代、宁波银行、伊利股份、韦尔股份、药明康德、五粮液、立讯精密、迈瑞医疗、东方雨虹。
其中,朱少醒在一季度增加了7只个股的持仓数量,包括连续第五个季度增持的贵州茅台、连续第三个季度增持的宁德时代、连续第六个季度增持的五粮液、立讯精密、迈瑞医疗。
朱少醒在富国天惠2022年一季报中称,一季度黑天鹅事件频发。俄乌战争爆发,新冠病毒再次快速传播,以及美国加息预期强化。多重利空同时叠加,导致市场大幅下挫。
他旗帜鲜明地表示,站在当前的时点去分析短期的市场环境,我们的确挺难推出乐观的结论。资源品价格高涨,中美利差已经收窄而美股面临加息,外资还在持续流出市场。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到更长的时间维度,再对市场过度悲观已经没有意义。当下已经是权益投资者应该承受波动、有技巧地承担风险的时候。
朱少醒指出,在当前的宏观背景下,我们将依然注重上市公司的质地,希望投资标的生产经营有更强的鲁棒性。有利的方面是核心资产中,相当部分优质标的前期股价有较大幅度的回撤,估值吸引力显著上升。未来我们依然会致力于在优质股票里寻找价值,去翻更多的“石头”。
“我们并不具备精确预测市场短期趋势的可靠能力,而把精力集中在耐心收集具有远大前景的*公司,等待公司自身创造价值的实现和市场情绪的周期性回归。个股选择层面,本基金偏好投资于具有良好“企业基因”,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层*的企业。我们认为此类企业,有更大的概率能在未来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分享企业自身增长带来的资本市场收益是成长型基金获取回报的*途径。”
4月22日,睿远基金发布旗下基金产品一季报。睿远基金副总经理傅鹏博在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季报中表示,在不断反思和总结。对上一季度配置中的重点公司做了调整,增加了和疫苗板块相关的沃森生物,加大了对中国移动的配置,后者较为稳定的分红,为持有提供了较好的安全边际。
基金季报显示,一季度末,睿远成长价值混合的股票仓位为92.35%,去年年末,股票仓位为93.51%。一季度末,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中国移动、三安光电、东方雨虹、立讯精密、万华化学、先导智能、大族激光、沃森生物、国瓷材料和卫宁健康。一季度,吉利汽车退出前十大重仓股名单,沃森生物新进前十大重仓股。
傅鹏博表示,从行业分布看,组合重点配置了TMT、化工、新能源设备和建材等板块。展望二季度,在动态调整组合的过程中,将对公司估值和增长确定性做更加审慎的评估,以期控制好净值的波动。结合上市公司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将继续挖掘新的投资机会,剔除经营情况和预想不符合的公司,并在备选标的被市场“误杀”时加大配置。
在众多明星基金经理中,交银施罗德基金的何帅相对调仓幅度较大,他也在交银优势行业的一季报中坦言,“一季报本基金重仓股明显变化,增加了较多‘核心资产’。”
具体来看,该基金大幅加仓了宁德时代、药明康德、恩捷股份等,爱美客、爱尔眼科、长春高新、通策医疗等个股新进成为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其中爱美客直接跃升至该基金第一大重仓股。
这与何帅之前的持仓风格有很大不同,他在季报中写道,“持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在上述风险环境下,这些‘核心资产’眼看着景气度或者政策层面发生了不利的趋势,为什么还要进行配置?这个问题的答案关乎管理人较为基础的投资理念。”
何帅解释道,“首先,我们性格偏好于‘逆向’,我们更多地追求从下跌的公司中去寻找低估的机会,而不是从上涨的板块中去寻找趋势的机会。其次,我们对公司的定价模式偏向于长期,而非景气度。”
由于经济、行业周期或者疫情的影响,有很多公司的基本面短期会受到影响,市场在估值层面对此进行了反应,当面对估值和景气度双下行,该怎么判断?核心是投资眼光的长远,生意的模式、行业的空间,以及这家公司的竞争壁垒。往往短期景气度下行时带来具备价格优势的估值,可能会是长期超额收益的来源。
同时也要理性的预期,这些过往几年获得巨大涨幅的核心资产,股价很难在短时间内重复这样的辉煌,也许短时间大幅的估值波动本来就是不合理的,期待从更长期的角度,他们会带来一个还不错的收益率。
“就我们过去的投资经验,这种逆向投资是充满危险的,市场在大部分时候都是对的。我们如履薄冰,不断反复思考这些公司的长期价值和短期估值之间的性价比和安全边际。同时在此过程中,股价和净值表现也经常会使人难受。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希望持有人和我们有同样的目标,以追求长期的稳定,而非短期的爆发,有耐心面对短期的困难,并且相信经济的发展总会越来越好。”何帅写道。
兴证全球基金副总经理谢治宇管理的多只基金也公布一季报,其在管基金规模超过700亿元。
从兴全合润一季度来看,前十大重仓股相较去年底变化不大,重仓了海尔智家、三安光电、晶晨股份、普洛药业、芒果超媒。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新进了三七互娱和梅花生物,持有比例分别为2.88%、256%,而去年底曾重仓的万华化学、舜宇光学科技则退出前十大重仓股。
同样是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宜的一季末前十大重仓股和兴全合润有些类似,不过该基金最重仓的是港股快手-W,占比达到7.71%,此外还重仓了海尔智家,持股占比为5.91%。相比去年底新进了普洛药业和梅花生物,同样是万华化学、舜宇光学科技退出了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
谢治宇表示,一季度表现较好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煤炭、地产、银行等传统周期性行业,新能源、科技、军工、医药、食品饮料等板块表现较弱。“基金股票仓位较为稳定,将坚守对基民信托责任,继续精选个股、挖掘公司长期成长价值,努力平衡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空间与短期估值,不断寻找具有良好投资性价比的*公司。”
广发基金的林英睿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一位中生代基金经理,今年一季报中,林英睿有些感性,不仅谈了对市场的看法,还在文末对东航失事事件表示了缅怀。
他写道:“我们对2022年3月21日东航MU5735不幸失事感到悲痛,向所有受影响的人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习惯了去应对投资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小概率事件,但当现实生活中的灾难发生在眼前,我们仍然会在震惊中手足失措,数字和生命永远没法对等。唯愿每一个起落平安,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从林英睿的持仓来看,一季度他重仓多只航空股、银行股。就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而言,和去年四季度相比,林英睿加仓了南京银行、中国国航、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春秋航空等。
林英睿表示,市场下跌一方面表征了悲观的预期,另一方面也是对风险一定程度的释放。“值得注意是,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市场出现了与过去两三年不太一致的行为模式,比如尝试对部分周期行业的长期稳定性进行讨论,对困境行业的反转赔率而不是胜率给予更重要的定价权重等等。抛开对错不谈,这些行为发生的本身代表着市场的定价模型逐渐从较为单一化向多元化改变。我们认为多元化定价的市场是更为健康而生机勃勃的。”
在多数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告负的当下,截至4月21日,广发多策略混合今年以来收益为正,年内净值涨幅为1.07%,处于同类基金较为领先的位置。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明星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明星基金、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