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4月27日大盘阶段低点以来,在光伏了新能源的带动下,指数开始集体反弹, 4月27日至6月6日在第一阶段反弹中,科创50ETF二级市场涨幅领跑所有宽基。
6月7日后的一个月,科创50横盘震荡,创业板指数在宁德时代的带动下继续暴走,但7月中旬到今天,科创50终于又领涨所有宽基指数。
科创50在上半年跌得最惨,但依然值得通过定投收集筹码,定投后的持有收益率已达4.55%。如果今年只做这一支基金,那么估计可以跑赢99%的全国基友。
接下来科创板还有哪些看点值得关注?
一方面,外资持续增配科创板,还是在北向资金持续流出的情况下。
另一方面,台海危机造成地缘局势升温,自主可控边际强化预期提升。
目前科创50指数持仓行业主要分布于新兴成长板块,其中半导体+新能源占比超60%,细分到概念板块,自主可控概念占比34.04%。
在第一波反弹止盈了,除了继续定投,果断手动加仓科创50,今天更新收益率也近10%。
继续看好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大科技板块,*还是科创50。未来的科创50,就是中国的纳斯达克。
09月03日讯 华商新锐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商新锐产业灵活配置混合,代码000654)09月02日净值上涨3.14%,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1840元,累计净值为1.2040元。
华商新锐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20.50%,今年以来收益30.25%,近一月收益7.73%,近一年收益25.69%,近三年收益-18.63%。
华商新锐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次,累计分红金额0.29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童立,自2016年12月23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6.75%。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华测检测(持仓比例5.01%)、大参林(持仓比例4.70%)、中直股份(持仓比例4.29%)、新洋丰(持仓比例3.95%)、国检集团(持仓比例3.88%)、钢研高纳(持仓比例3.71%)、金域医学(持仓比例3.59%)、恒生电子(持仓比例3.41%)、凯莱英(持仓比例3.17%)、上海钢联(持仓比例2.73%)。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上半年A股市场表现较好,各大指数都实现了双位数的涨幅。但是一季度与二季度的行情表现截然不同:一季度整个市场呈现普涨;而二季度则是震荡调整为主,其中部分消费、金融的龙头公司表现较好。我们的配置未发生太多变化,大方向仍然是“制造业升级+消费升级”,具体持仓则集中于医药、科技、服务业等行业的龙头公司。中国经济的未来必然在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传统的依赖债务与杠杆的增长模式难以持续。此外,我们配置上适度地规避出口产业链的公司,主要因为我们对海外经济未来的情况较为担忧。
截至2019年6月30日,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082元,份额累计净值为1.102元,本报告期内本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9.0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率为18.06%,本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高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0.97个百分点。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得益于专项债的前置发行与地产销售的稳健,上半年的宏观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至少是显著优于去年底市场的悲观预期。这种超预期一方面契合了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的“逆周期调节”,另一方面也为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回顾上半年发生的重大事件,除了上述宏观经济所表现出的韧性外,中美贸易谈判也在五月突变之前进展顺利,尤其在一季度传达出不少乐观信息。内外两方面的积极因素,基本扭转了去年市场的悲观预期,也促使资本市场迎来了一波有力上涨。这也是我们理解今年上半年市场表现的核心,即风险偏好的提升(或者说悲观预期的修复)。科创板的推出意味着通过资本市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成为国家政策的一部分,其带来的资源配置效应必将有力地促进国内企业的科技、创新与补短板,我们一直坚定配置的“制造业升级+消费升级”等经济结构转型方向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最后,我们对海外经济状况保持高度警惕和关注。其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一直未得到有效化解,而近期的一些经济指标已经开始显著走弱,这样的组合令我们对海外经济的未来情况较为担忧,因此也会适当规避出口产业链的配置。(点击查看更多基金异动)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三年来,科创板硕果累累,上市公司从最初的25家扩容至如今的超400家。公募基金作为市场上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也积极参与科创板投资,并在近年陆续提升投资比例,相继推出科创板基金、科创50ETF、双创50ETF等科创板相关主题基金。截至7月21日,首批7只(份额合并计算,下同)科技创新主题基金和首批11只科创主题三年封闭运作混合基金成立运作均已满三年,其中有多只产品成立至今收益率均实现翻倍,但也有个别产品近三年收益率仅超5%。
开市将满三年
自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以来,距今将满三周年。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三年期间,科创板上市公司从最初的25家扩容至如今的437家,网友分享募集资金合计达5924.91亿元,总市值5.81万亿元。而国博电子、隆达股份也拟于7月22日在科创板上市。
另据上交所数据披露,2021年,科创板全部420家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8344.54亿元,同比增长36.86%;实现归母净利润948.41亿元,同比增长75.89%。即使在今年一季度市场震荡回撤的背景下,科创板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也相对良好,共计实现营业收入2162.86亿元,同比增长45.6%;实现归母净利润268.04亿元,同比增长62.42%;其中超七成公司收入同比增长,超五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为进一步推动科创板发展,监管部门也不断推进科创板引入做市商机制,并发布相关指导文件为其顺利运行“保驾护航”。随着科创板引入做市商机制,
事实上,自科创板开市以来,公募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也积极参与其中。在参与科创板投资过程中,相关机构也感触良多。南方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经理王博在接受
万家科创主题基金基金经理李文宾也提到,科创板的开通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有重要意义。科创板开板以来,已取得了重大成果,带给资本市场多方面的积极影响。科创板的设立是正确且意义重大的决策,表明了国家对扶持和发展高新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决心,为我国资本市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形成了持续动力。
主题基金大放异彩
早在科创板开市以前的2019年4月、5月,公募基金就陆续推出科技创新主题基金以及科创主题三年封闭运作混合基金。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首批7只科技创新主题基金和首批11只科创主题三年封闭运作混合基金成立运作均已满三年,多只封闭运作基金也陆续由封转开,成为上市开放式基金(LOF),部分产品也在上市后进行更名。
具体来看,截至当前,成立满三周年的科创板相关主题基金共有22只(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其中有12只产品成立至今的累计收益率实现翻倍,占比超50%。以*披露的业绩数据为例,截至7月20日,南方科技创新混合A/C成立至今的收益率高达167.85%、161.09%,领先其余产品。此外,易方达科技创新混合成立至今的收益率超140%;广发科创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嘉实科技创新混合、大成科创主题混合等多只产品成立至今的收益率也超过120%。
但在过半主题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翻倍的同时,也有产品近三年的收益率仍不足10%。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成立于2019年6月11日的华安智联灵活配置混合(原华安科创主题3年封闭运作灵活配置混合)累计收益率仅为5.53%,在同类1775只灵活配置型基金中排1720名,跑输96%同类产品。针对业绩表现不佳的情况,部分基民对此也是“恨铁不成钢”,更有投资者在该产品的相关论坛处直言“三年封闭还跑不过货币基金”。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9年6月11日-2022年7月20日期间,货币市场基金的区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均值为6.83%。若以同一时间区间内的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来看,也高达77.29%。针对相关产品业绩表现不佳的原因,
回顾产品的运作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公开数据显示,华安智联灵活配置混合在成立之初至2021年一季度末,债券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一度超80%,2021年二季度末至2022年一季度末,债券占基金总资产比例也超50%。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华安智联灵活配置混合的股票、债券、现金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分别为35.86%、0.96%、3.35%。而二季度末,华安智联灵活配置混合的规模也从一季度末的10.36亿元骤降至5.52亿元。
在财经评论员郭施亮看来,基金经理频繁变动,可能会造成基金投资风格频繁变化、基金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同时,不仅会影响基金管理效率,还会影响资产配置状况,很难实现基金资产配置的持续稳定运行。建议投资者尽可能选择基金经理持续任期时间比较长,比较稳定,资产配置比较稳定的基金产品。
主题基金种类有望再扩容
作为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自科创板开市以来,公募基金也积极参与其中,并陆续推出相关主题基金。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当前共有91只科创板相关主题基金,包含科创板基金、科创50ETF、双创50ETF、科技创新主题基金等。
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看来,多种类科创板主题基金的诞生,可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需求。同时,投资者通过基金布局科创板,不仅降低了风险,也能够实现分化投资。杨德龙预计,未来科创板相关基金的种类和数量或有望越来越丰富。
随着科创板不断发展壮大,业内人士如何看待科创板的未来发展前景?王博提到,科创板的推出是时代的必然性,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资本市场助推科技创新潜力释放的必然要求。在制度上设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同时配套市场化制度。在发行制度、退市制度等方面,与现有资本市场存在差异化竞争优势。经过三年的运作,科创板吸引了一批优质公司上市,并将创新制度推广至全市场,在全面推行注册制的背景下表现突出。
李文宾也直言,“我们认为科创板旨在打造为国产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成熟资本市场,因此‘硬科技’和‘市场化’将会是科创板不断深化的两个标签,这两个特点将会极大地推动科创板的创新”。
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嘉实科技创新基金经理王贵重则表示,科创板的推出有助于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产业发展,为投资者带来回报的初衷。王贵重还强调,中国科技的崛起必然带来国力的崛起,国力的崛起必然带来科技的进一步提升,未来我国有望出现更多总部在中国的国际化企业。
自2019年7月份开市至今,首批5只科创主题3年基金日前迎来解封。
从业绩来看,截至6月13日,广发、富国、万家三只科创主题3年封闭基金的回报率分别为117.74%、93.74%、99.45%。而华安科创主题3年的表现则要逊色得多,成立以来的回报仅有4.97%,这样的表现确实很难让投资者满意,在该基金各大平台的评论区,都能看到投资者的各种不满评论。
三年封闭运作期届满,上述5只基金日前已经集体转为了上市开放式,也有部分产品选择进行更名。
具体来看,自6月10日起,鹏华科创主题3年的名称变更为鹏华创新动力LOF;自6月13日起,广发科创主题3年的名称变更为广发科创主题;富国科创主题3年的名称调整为富国创新企业;万家科创主题3年的名称调整为万家科创主题;自6月14日起,华安科创主题3年的名称调整为华安智联混合。
从投资范围来看,鹏华创新动力LOF的投资范围改变为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30%-95%,且投资于港股通标的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不超过50%,业绩比较基准改变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收益率*3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30%+恒生指数收益率*1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30%。
万家科创主题3年的投资范围并没有改变: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仍为为0%-95%,其中投资于科技创新主题的证券资产应满足科技创新产业及子行业的定位要求,且占非现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业绩比较基准则是: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收益率*5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50%。
从任职的基金经理来看,除了万家基金在今年新增聘了欧子辰为第二基金经理外,其余4只基金均保留了成立时的基金经理人选。
回顾科创板成立三年来的业绩,科创50指数(000688.CSI)自2019年7月23日至今年6月13日,报收1088.38点,回报率为8.838%。而科创50指数在今年4月27日创下853.21的低点之后,截至6月13日,区间涨幅达25.38%,抢眼的反弹行情,也让投资者对科创板的后市有着更多的期待。
展望科创板的前景,广发基金李巍在季报中表示,“从成长性来看,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数据显示,不管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科创板的成长性优于其他市场。从外资持续流入科创板、公募机构提高科创板占整体权益配置仓位比例来看,科创板的影响力及吸引力仍在持续提高。”
而具体到配置方向上,李巍坦言:“重点关注四条主线的投资机遇。一是仍处于高景气度的军工行业;二是需求有望保持快速增长的光伏和新能源车产业链;三是国内企业竞争优势在加强的景气行业CXO;四是以医美、医疗服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医疗器械等为代表的医药细分领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科技创新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科技创新基金、000654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