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公司招聘

2022-08-14 19:15:44 基金 xialuotejs

南方基金公司



本文目录一览:



公募基金经历2022年上半年A股先抑后扬格局洗礼后,最新官方数据出炉。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场139家基金管理公司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6.79万亿元。相比年初25.56万亿元的规模,上半年环比增长4.8%。同时市场基金数量也突破万只大关,截至6月末总计10010只基金。

其中,上半年基金规模增长集中在债券型、货币及QDII基金。而股票及混合型基金资产净值在上半年均不同程度收缩。对于以规模为尊的公募基金行业来说,基金机构的规模变动也是公司实力的体现。二季度,头部易方达月均非货基金规模骤降8百亿,但仍居市场第一。南方基金则减超5百亿规模,掉队3名。此外,拉长一年来看,2匹黑马诞生,也有基金公司失速,从原行业第二的位置被频繁追赶。

易方达二季度规模骤降8百亿 南方基金排名掉3名

中基协同日也发布了公募基金管理机构非货公募基金一季度月均排名,相比一季度也有不少变化。

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依然占据榜一位置,超万亿规模遥遥领先,二季度非货月均规模为10488亿元,同比增长4.85%。不过与一季度时月均规模激增超千亿相比,二季度则骤降874亿元。

之所以资产规模在半年间大幅摆动,或可从新基金成立入市找到答案。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易方达共44只(A、C份额分开统计,下同)新基金成立入市,其中一季度成立的有26只。此外,债券及混合型基金在二季度遭遇较大规模的净赎回,两类份额净赎回分别为242及177亿份。而这两类基金在一季度仅减少了40亿。

混合型基金规模一直在易方达基金中占比较高,同样位列市场第一。上半年至今,易方达177只混合基金中,仅61只实现正收益。包括顶流基金经理张坤在管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执掌超千亿的张清华易方达新收益A、C等年初至今投资业绩均是公司内倒数。

华夏基金则从去年第四名的位置,赶超广发、富国,在一季度排名提升2名位列市场第二。今年二季度月均规模6840亿元,环比增长222亿元,仍位居第二。广发基金二季度规模下降了159亿元,不过是行业第三名,二季度月均规模6323亿元。富国基金二季度月均管理规模同样降低,不过维持住了六千亿大关,位列市场第四。

相比一季度多数基金公司规模均增长的情况,2个季度规模降低较普遍。招商基金在进入2022年后,管理规模迅速提升,一季度,非货月均规模同样激增超千亿,达到1176亿元,排名提升了2名。二季度则仅增长92亿元,以5684亿元的二季度月均规模,提升1名至市场第五。

此外,汇添富基金及博时基金都在二季度排名提升了一名,其中汇添富基金规模较一季度下降了174亿元,博时则增长了36亿元。

排名变化较大的是南方基金,其在一季度以5658亿元的月均规模位列市场第五,但在二季度缩水575亿元,余5083亿元,排名也掉到了市场第八名。

从新发基金增量规模来看,南方基金年初至今共42只新基金告立,其中混合型占比过半,份额总计92亿份。但该类基金上半年份额却缩减,Wind数据显示,净赎回达121亿元,新发基金份额也缩减了15亿份。与此相对应的是,上半年南方基金在管的111只混合型基金中,仅26只正收益。可以看到,投资者净赎回及基金净值出现大面积回撤是规模减少的主要原因。

余下12家基金公司排名则较一季度无明显变化,其中,鹏华、中欧、交银施罗德、景顺长城、华安基金排名无变化,嘉实、天弘、国泰基金均提升一名,工银瑞信、兴证全球、中银基金均掉落一名,银华基金则重新进入二十强,位列第20名。

近一年多家基金规模增超千亿 原行业第二汇添富规模缩减7百亿

规模与业绩是基金公司重要衡量指标,也是基金公司实力的证明,将观察时间拉长一年可以看到,公募基金行业20强中进入2匹“黑马”,而也有基金公司迅速被赶超。

对于2021年二季度数据可以看到,天弘基金从一年前的榜外公司进入20强位列第16名。同时,招商基金在一年间从市场第九名提升至第五名,规模增长了1690亿元。此外,华夏基金也从市场第四赶超广发、富国,代替汇添富基金成为市场第二,规模同样增长超千亿。排名规模有较大提升的还有鹏华基金,其在去年二季度位列第12名,一年间赶超工银瑞信位列第九,规模增长987亿元。交银施罗德基金也从一年前的第16名增长3名至13名,规模增长850亿。

此长彼消的是,汇添富基金在去年二季度以6058以元的规模仅次于易方达,位列市场第二,但在此后一年间,汇添富分别被华夏、广发、富国、招商基金赶超,目前居第六名。同时,规模也较一年前减少了768亿元,余5290亿元。

此外,兴证全球基金从去年二季度的第13名,分别被景顺长城、华安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赶超,掉落至今年的第17名,规模则缩水120亿元。南方基金、嘉实基金、中欧基金排名均掉落2名,不同的是,南方基金一年间规模减少25亿,嘉实增长百亿,中欧则减少5亿。

中信证券指出,2022年二季度公募基金行业规模提升,固收类产品贡献主要增量,行业整体进一步扩容。同时,二季度受权益市场回暖,主要基金品类获得正回报,超9成基金在二季度取得正收益,主动权益型基金领涨。

整体来看,公募基金公司20强间追赶不停,但头部效应已凸显。中信证券认为,当前头部基金公司份额占比相对稳定,剔除货基、短期理财基金后,近4年头部基金公司份额相对稳定,头部10家基金公司规模占比约40%,此外,已有40家基金公司规模迈入千亿元级,8家公司管理规模超过五千亿元,头部效应明显。

此外,2022年第二季度公募基金23个子类产品线中,共21个子类产品收益率为正,超9成的基金产品二季度获得正回报。主动权益型基金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以8.5%的收益率领涨,可转债型和混合型基金二季度的平均业绩分别为7.2%和4.8%,混合债券型基金以2.35%领涨债券型基金子类,偏股混合型FOF基金以6.4%的收益率领涨FOF型基金子类。热门单品方面,二季度主动股混型前十大品种中以新能源低碳和科技创新主题基金居多。

2022年二季度末,主动偏股基金行业配置方面,重仓并超配电新、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环比增仓最快的三大行业是汽车、消费者服务、钢铁。

采写:南都湾财社




中能国投

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火热,在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磷酸铁锂这一细分赛道,湖南裕能2020、2021年连续保持“出货王”地位,业绩也同步飙涨:3年营收增长42倍,净利润增长97倍。行业红利也引得各路势力纷纷上马新产能,两年后或带来产能过剩危机。

宁德时代、比亚迪不仅在2020年末突击入股湖南裕能,还分别是其第一和第二大客户,贡献销售额合计超过95%。不过,在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大客户博弈中,湖南裕能持续让利,低价出货。湖南裕能此次上市,市盈率预估仅为6倍多,并可望在其总部湘潭市造就诸多千万富豪。

比亚迪以超64万辆销量超越特斯拉,拿下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军功章”里也有上游供应商的一半。比亚迪前五大供应商之一,磷酸铁锂行业龙头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湖南裕能”)近日也已成功过会。

湖南裕能成立于2016年,登陆创业板之路较顺畅:2021年9月获受理,同年11月进入问询阶段,2022年6月15日网友分享获通过,上市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主承销商为中信建投(601066)。

作为赛道上重要玩家,2020、2021年,湖南裕能持续压制德方纳米(300769),成为磷酸铁锂“出货王”,拿下国内1/4市场份额。在2021年行业大涨价中,其提价幅度高于同行,销量仍暴涨3倍,营收和利润双双大丰收。

较高的行业利润,吸引新老玩家纷纷上马磷酸铁锂产能。根据统计,2021年底,主要磷酸铁锂企业的产能超过60万吨,2023年预计超过180万吨,已能满足2025年全球所需,产能过剩或将提前到来。湖南裕能虽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客户阶段性保供协议加持,短期业绩应有保障,长期成长性却有待证明。

湖南裕能利润激增,但经营净现金流持续为负,资本市场补血后,其在新一轮扩军备战中能笑到最后吗?

01 估值72亿,成长性远高于同行,市盈率仅6倍

此次创业板IPO,湖南裕能拟募资18亿元,按照拟发行18931.32万股测算,则其每股发行价大约9.52元/股,IPO后总股数将增加至7.57亿股,上市后市值大约72.1亿元,对应2021年度营收70.3亿元,归母净利润11.75亿元,则市销率1倍多,市盈率6倍多。

该估值远远低于主要同行。

在A股,湖南裕能有4家可比公司,德方纳米、当升科技(300073)、容百科技(688005)、长远锂科(688779)。单纯以2021年营收和归母利润规模对比,湖南裕能营收低于容百科技与当升科技,高过德方纳米,净利润则力压同行(表1)。

如果以最近3年成长性看,湖南裕能收入增速超过42倍,归母净利润增长近97倍,简直就是碾压对手的存在。

2021年,湖南裕能毛利率为26.35%,比德方纳米低2.5个百分点,却明显高于当升科技、容百科技、长远锂科。至于净资产收益率(ROE),湖南裕能2021年高达55.43%,也是碾压四大可比公司。

截至2022年6月30日收市,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44.6倍,平均市销率7.8倍,除德方纳米市销率明显较高外,其他公司在5-6倍之间。若参照可比公司,湖南裕能以6倍市盈率定价,还有大约6倍左右上涨空间,1倍市销率也有5倍至7倍上涨空间。

湖南裕能主营业务磷酸铁锂,2021年占总营收近99%。这是非常火热的赛道,高成长低估值,6倍多市盈率的定价看起来相当“厚道”,也让打新者颇为期待。至于2020年12月突击入股的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等,也有望获得较高收益。

02 磷酸铁锂出货量两连冠,3年净利润暴增97倍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万辆,同比增长1.6倍,预计2025年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下游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上游电池以及磷酸铁锂材料商自然开足马力供应。

目前,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主要分为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电池凭借较高安全性能和出色循环性能,早期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商用车,近几年,在乘用车上出货量亦快速增长,如特斯拉低配版与比亚迪,主要均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三元材料电池凭借能量密度高的优势,主要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但其成本相对较高,且重要原材料镍、钴等主要产自海外。

根据高工锂电统计,2019至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装机量中,三元材料电池占比分别为89%、82%和60%,磷酸铁锂电池占比分别为4%、15%和40%,增长迅速,已有追上三元材料之势。

财信证券研报称,电池技术路线没有重大突破情况下,磷酸铁锂将长期保持成本优势,预计2025年国内磷酸铁锂装机量占比达到60%,全球磷酸铁锂中长期渗透率有望达35%。华金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需求量将达265万吨,2021-2025年间年复合增速为57%。

湖南裕能主要生产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且以磷酸铁锂为主,占营收比例持续在95%以上。

2021年,国内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达48万吨,同比增长287%。其中,湖南裕能出货量超过12万吨,市占率高达25%,连续在2020、2021年力压德方纳米,拿走出货量第一(图1)。

图1:2020年国内磷酸铁锂企业市场份额

资料公司招股书

2020年市场前6占有率92.2%,2021年快速下滑至76.4%,体现了竞争激烈程度,并形成“两超多强”格局,湖南裕能、德方纳米牢牢占据前两位,但双方差距从不到1%扩大到超过4%(图2)。

2021年国内磷酸铁锂企业市场份额

资料公司招股书

此外,行业第3到6名的市场份额均在6%-9%区间内,差距较小;龙蟠科技收购贝特瑞相关资产后,迅速跻身前四;而重庆特瑞、北大先行的前六位置被融通高科、贵州安达取代,这也暗示着,随着产能大扩张到来,它们的市场地位并不稳固。

湖南裕能称,其磷酸铁锂产品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长循环寿命、低温性能优异等优点,已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300014)、蜂巢能源、远景动力、赣锋锂电、瑞浦能源、宁德新能源、南都电源(300068)、中兴派能、鹏辉能源(300438)等众多下游知名锂电池企业供应商。

2019至2021年,湖南裕能的营收从5.81亿元增至70.27亿元,三年增长42倍;实现归母净利润从0.57亿元增至11.75亿元,三年增长97倍(表2)。利润增速远高于营收增速,也表明湖南裕能提价幅度不低。

表2:湖南裕能主要财务数据

数据招股书

03 上游原材料价格飙升,磷酸铁锂也大提价

湖南裕能主打产品磷酸铁锂,2021年创收6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在98%以上;另有少部分三元材料和磷酸铁,合计营收占比约1.5%(表3)。

表3:湖南裕能主营收入构成

资料公司招股书

磷酸铁锂也为湖南裕能贡献了全部利润,三元业务毛利则为负数。整体来看,湖南裕能2019至2021年综合毛利率为23.64%、15.29%、26.35%,波动较大,主要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影响所致。

2021年,湖南裕能的碳酸锂、磷酸、无水磷酸铁采购额分别为37亿元、4.8亿元、2.6亿元,三大原材料占采购金额比例为85.46%(表4)。

表4:湖南裕能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

资料公司招股书

2021年上游材料价格大涨,其中,占大头的碳酸锂,湖南裕能采购成本从3.29万元/吨涨至11.16万元/吨,涨幅达到惊人的239%。无水磷酸铁涨价33%,磷酸涨价40%。

湖南裕能的三元材料业务2019年下半年才正式投产,近3年毛利润为负数,好消息则是,目前其已完成宁德时代的三元产品认证和产线认证,2021年末开始批量供货,预计后续毛利将大幅改善。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湖南裕能的核心产品磷酸铁锂销售单价从2.96万元/吨上涨至2021年的5.73万元/吨,均价比德方纳米要高大约4600元/吨,且近乎翻倍的提价幅度也高过德方纳米的78%(表5)。

表5:湖南裕能主要产品销量、单价、收入变化

资料公司招股书

从销量看,2020年湖南裕能、德方纳米的磷酸铁锂销量均为3万吨,而到了2021年,湖南裕能销量12万吨,比2020年增长约3倍,德方纳米则为9万吨,二者差距拉大。

2021年,湖南裕能产品提价幅度和销量增速均超过同行,销售收入得以同比增长6倍多,至68.97亿元,ROE也高出德方纳米20多个点,体现了作为市场领先者的地位。

生意社数据显示,磷酸铁锂价格还在持续高涨,截至2022年6月30日,达15.5万元/吨,和湖南裕能2021年下半年销售均价(6.46万元/吨)相比,增加140%。德方纳米2022年一季度收入大增5.6倍,净利润则暴涨14倍。

作为行业龙头,湖南裕能预计同样大赚,却也难以回避两大风险:过于依靠大客户宁德时代、比亚迪,以及潜在的产能过剩危机。

04

宁德时代、比亚迪“低价”拿货,影响湖南裕能利润有多大?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既是湖南裕能的重要股东,同时也是公司第一大和第二大客户。

过去3年,宁德时代及相关公司的采购占湖南裕能的销售额比例均超过五成,比亚迪则始终贡献三成以上,并在2021年进一步提升到超过四成。

2021年,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分别为湖南裕能贡献37.87亿元、29.18亿元营收,合计占比已高达95.42%。而据比亚迪2021年报,其向第四大供应商采购额29.3亿元,应该就是湖南裕能。

2021年,宁德时代向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254.3亿元,占年度总采购额的15.42%。按照销售金额看,湖南裕能应是宁德时代第五大供应商,占比2.36%。

德方德米2021年的第一大客户为宁德时代,贡献33.73亿元销售额,占比近七成。长远锂科2021年第一大客户贡献销售额30.94亿元,占比46%。2021年,容百科技第一大客户贡献销售额64.72亿元,占比63%。从动力电池市占率看,它们第一大客户较大可能还是宁德时代。

2021年,国内前五大动力锂电池厂商市场占有率为82.4%。其中,前两位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市场占有率合计达到70%。磷酸铁锂市场更集中,从2021年全国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看,宁德时代份额为51.3%,比亚迪为31.3%,两大巨头合计高达82.6%(表6)。上游的湖南裕能在客户集中度上则更进一步。

表6:2021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

资料公司招股书

2021年,湖南裕能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签订《产能锁定协议》。根据保供协议,宁德时代保证2022至2024年的3年内对湖南裕能采购磷酸铁锂不低于8500吨/月,且在未足额采购前不采购其他厂商产品,承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湖南裕能产品。比亚迪则在3年内平均每年向湖南裕能采购不低于36000吨。这意味着,湖南裕能每年磷酸铁锂的保底出货量在13.8万吨。

在本次发行审核问询中,监管层曾要求湖南裕能说明,宁德时代等股东入股后扩大合作规模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交换商业利益情形、合作可持续性、限售期满后是否存在向其销售大幅降低风险等甚为敏感议题。

湖南裕能在回复函表示,对宁德时代、比亚迪存在一定依赖,但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表7)。我们不妨分析关联交易对湖南裕能财务数据的影响。

表7:湖南裕能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关联销售产品相关数据

资料公司回复函

2020年,宁德时代、比亚迪合计从湖南裕能采购磷酸铁锂大约2.92万吨,单价2.95万元,金额8.62亿元。2020年,德方纳米销售磷酸铁锂均价为2.96万元,安达科技(830809)销售均价为3.05万元,湖南裕能销售价和德方纳米基本相同,但要比安达科技销售均价每吨低近1000元。

另一组数据则显示了销售单价的波动性。

就在2020年,湖南裕能向其他客户销售均价为3.21万元/吨,即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比其他客户便宜2600元/吨。2021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每吨产品比其他客户低5600元(表8)。

表8:宁德时代、比亚迪与其他客户采购湖南裕能磷酸铁锂价格差异

资料公司回复函

有意思的是,在此之前的2019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不仅未享受“优惠价”,还以溢价14.3%从湖南裕能拿货,每吨比其他客户贵5600元,共计消化掉1.22万吨,相当于向湖南裕能多贡献6800万元收入。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湖南裕能归母净利润为5700万元,若非这多出的6800万元,其恐不能盈利。

宁德时代、比亚迪和湖南裕能全方位合作,既做股东又做大客户,在利益博弈中或许有更多话语权。这应该不是个案。

龙蟠科技在山东鄄城上马磷酸铁锂新产能,宁德时代将包销项目投产后一年半内全部产能,并提前支付3.5亿元,可谓诚意满满。不过作为交换,其给予宁德时代的销售价每吨优惠了2150元。

湖南裕能的下游客户十分集中,但供应商相对分散。2021年,其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为41%,金辉锂业及关联公司、天齐锂业(002466)是前两大供应商,分别占湖南裕能当年采购额的11.45%、10.85%。公司最大客户宁德时代以及关联公司为第五大供应商,占采购额的6.12%。

05 宁德时代、比亚迪近1/3销售额成应收款

德方纳米2019年4月IPO,募资约4.5亿元;容百科技2019年7月IPO,募资近17亿元;长远锂科2021年8月IPO,募资约28亿元。湖南裕能拟募资18亿元,和容百科技相当,低于长远锂科,远远高于德方纳米。

这18亿元将分别用于四川裕能三期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四川裕能四期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资6亿元、7亿元和5亿元。

2019至2021年,湖南裕能资产负债率为35%、44%、69%,增长明显。此外,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得到的现金分别为1.17亿元、1.11亿元、17.79亿元,和各年营收相比,现金收入比(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比率)只有20%、12%、25%,远远低于1,这表明公司把货卖出去,但销售款没有及时回笼。

2021年末,其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规模增加至23.63亿元,和一年前的4.5亿元相比,大涨4倍,且在当年营收中占到了3成以上。

2021年末,湖南裕能来自宁德时代方、比亚迪的应收款分别为10亿、11亿元,在对应销售额中占比接近1/3。近两年,来自比亚迪的应收款与销售额之比,高达39%,而宁德时代付款虽然更畅快,但也达到了26%(表9)。

湖南裕能对此解释,销售主要发生在四季度,而账期有90天,所以应收款较多,但一年内账期占比99.6%,难收回风险很小。

2019至2021年,湖南裕能归母净利润为0.57亿元、0.46亿元、11.75亿元,应收款有0.61亿元、2.67亿元和21.24亿元,“打白条”带来的利润,让很多投资者感觉不太“踏实”。同期,德方纳米的现金收入比分别为0.78、0.96、0.35,整体情况比湖南裕能略好。

如此看来,湖南裕能、德方纳米在行业内虽是头部企业,但回款普遍较难,和销售季节性有关,也和产业链地位也不无关系。

比如宁德时代同期现金收入比分别为1.14、1.07、1,始终大于1,说明下游甚至会提前预付款项;比亚迪现金收入比则为0.84、0.89、0.94,虽然低于1,但是远远高于湖南裕能。湖南裕能、德方纳米作为磷酸铁锂出货量第一和第二的公司尚且如此,其他企业只怕情况更甚。

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成长时,应收款不会成为大规模坏账,如果市场转向下行,则巨额应收款可能带来较大规模计提。

除了应收款,存货风险也不容忽视,湖南裕能存货从2020年末1.3亿元增加至2021年末9亿元,增幅592%。这背后或许暗藏着产能过剩的风险。

06 重点企业千亿投资上马,产能两年或增两倍

截至2021年末,湖南裕能已建成产线的设计年产能合计19.3万吨(含本次IPO募投项目)。其还计划在湖南、贵州、云南新建/扩建磷酸铁锂产能,并配套建设磷酸铁产能,新增产能将在2022至2025年逐步释放,全部建成后总设计年产能将达到89.3万吨,是2021年底的4.6倍。

德方纳米、龙蟠科技、湖北万润同样在扩军备战。

2022年1月,德方纳米与云南曲靖市签订年产33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德方纳米2022年6月完成定增募资31.6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

湖北万润科创板IPO已过会,拟募资12.62亿元,主要用于建设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和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宏迈高科项目总投资额为8亿元,一期投产磷酸铁锂3万吨,二期投产磷酸铁锂2万吨。

2021年12月,龙蟠科技公告,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与与鄄城县政府签署协议,投资约8亿元新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

部分磷化工上市公司也跨界进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领域,且投资规模较大。

2021年2月,中核钛白(002145)宣布投资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一期10万吨、二期20万吨、三期20万吨),预计总投资121亿元。

2021年7月,富临精工(300432)公告,规划新增投资年产2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一期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预计于2022年6月投产。此外,富临精工2022年3月完成定增募资15亿元,计划新建年产5万吨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项目。

2021年11月,中银绒业(000982)收购四川鑫锐恒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股权,并计划以鑫锐恒作为投资主体,建设年产8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项目,投资预算20亿元。

2021年12月,天原股份(002386)公告,拟成立新公司投资建设10万吨/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项目总投资23.89亿元。

2022年1月,新洋丰(000902)公告计划与宜都市政府总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磷酸铁和5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配套10万吨精制磷酸生产线。

2022年2月,川发龙蟒(002312)公告,拟以全资子公司德阳川发龙蟒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主体在四川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投资120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20万吨磷酸铁及配套产品项目。

此外,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下游企业也将触角伸向上游。2021年10月,宁德时代通过控股子公司在宜昌投资320亿元建设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生产磷酸铁锂及三元前驱体等。

2021年3月,亿纬锂能与德方纳米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1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并优先向亿纬锂能及其子公司供应。2022年2月,亿纬锂能、恩捷股份、云天化(600096)、浙江华友控股集团以及玉溪市政府多方签订协议,共建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项目,一、二期项目金额总计517亿元,配套项目包括新能源电池、锂电池隔离膜、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等。

现有磷酸铁锂龙头企业计划扩大产能在年产100万吨以上,其他领域跨界计划投资产能就更大。

新上马产能建设周期在18至24个月,根据财信证券统计,磷酸铁锂重点企业2021年底产能规模62.6万吨,2022年预计将超过120万吨,接近翻倍,2023年底超过188万吨(表10),大约是2021年底产能3倍左右。未来几年整个行业投资规模或在千亿元以上。

而市场需求量有多大?

国信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电池需求量预计达到710GWh;按照0.25万吨/GWh磷酸铁锂单耗测算,2025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量有望达到180万吨。若上述重点企业规划产能全部落地,2023年产能即达到2025年全球需求量,产能过剩或将提前两年。

大量资本涌入正极材料行业,产能急剧扩张,终端应用场景对材料安全性、能量密度等要求越来越高,若未来下游终端市场需求增速不及预期,而主要正极材料生产企业产能扩张过快,行业可能出现结构性、阶段性产能过剩风险。但拥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仍有望在竞争中领先。湖南裕能募投项目并没有预算投向研发,其2021年研发支出0.8亿元,占营收的1.14%,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07 宁德时代、比亚迪共投资3亿元,一年半浮盈185%

湖南裕能历史并不长。2016年6月,广州力辉、湘潭电化、文宇、津晟投资(后转让给津晟新材料)等合资设立裕能有限,注册资本1亿元。广州力辉以磷酸铁锂专有生产技术出资3000万元,还以货币出资1000万元,共占股40%,为最大股东。其余各方均以货币出资,湘潭电化占股20%,为第二大股东。

湖南裕能经过5轮增资,总募资合计约14.25亿元(表11)。IPO前,其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75.23%。

其中,湘潭电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电化集团”)为湖南裕能第一大股东,持有13.48%股份;津晟新材料、宁德时代、湘潭电化(002125)分别持有10.57%、10.54%、8.47%股份,为公司第二、第三、第四大股东。广州力辉股权逐渐被稀释,为第六大股东。比亚迪则持股5.27%,为第七大股东(表12)。

2020年12月,湖南裕能最后一轮融资9亿元,新增注册资本26870.917万元,此轮融后估值为19亿元。

宁德时代、比亚迪各投资2亿元、1亿元,分别认缴5984.6万股、2992.3万股,成本价为3.34元/股。若按照IPO定价9.52元/股,二者突击入股的投资浮盈率约为185%。

在持股湖南裕能4.49%的长江晨道里,宁德时代也是出资方,占15.868%份额,和招银国际等四方并列为最大LP。宁德时代直接加间接持有湖南裕能约11.28%股权,超过津晟新材料。

08 湘潭有望诞生多位千万富豪

截至2022年7月8日,湖南省A股上市公司共134家,主要集中在长沙,共计67家,刚好占据“半壁江山”。经济总量在湖南处于中游的湘潭,仅有5家A股公司,其中3家国企、1家央企、1家民企,市值最高是央企下属的中兵红箭(000519),大约440亿元。湖南裕能有望成为湘潭第6家上市公司。

湖南裕能前十大股东中,湘潭振湘国有资产经营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振湘国投”)持有电化集团100%股权、持有湘潭电化12.69%股权;电化集团也持有湘潭电化28.59%股权。因此,公司合并口径第一大股东(湘潭电化、电化集团及振湘国投)共持有湖南裕能23%股份(图3),但未能实际控制。

湖南裕能合并口径第一大股东持股情况

数据公司招股书

不过,湖南裕能现有6名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董事长谭新乔担任过电化集团、湘潭电化董事长,细究董事任职经历,除了陆怡皓,其余5名董事均是电化集团、湘潭电化现任或前任高层。

此外,湖南裕能现有高管9人,均曾任职于电化集团及其关联方,监事会主席谢军恒也曾就职于电化集团(表13)。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持股虽都超过5%,但均未提名董事。

湖南裕富、靖西源聚、湘潭裕和等八大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有湖南裕能6084万股,上市前占比超过10.7%。这意味着,第一大股东方在举行股东大会时可施加影响的股权实际应更多。

从董监高成员背景,到股东持股结构,湘潭国资方在公司治理中应有较大主导权。

湖南裕能上市还带来造富效应。自然人文宇,两次出资合计金额2996万元,持股1998万股,按照9.52元/股测算,市值大约1.9亿元,浮盈534%,投资6年,成绩不俗。

湖南裕能总经理赵怀球,出生于1975年,曾担任湘潭电化硫酸锰分厂厂长、电化集团总经理助理等职,2016年开始出任湖南裕能总经理,目前持股超过500万股,上市后其身家大约5000万元。

高层中受益最大的还是副总经理周守红,其合计持股3.477%,市值近1.9亿元,他掌舵的广西裕宁2021年实现净利润1.7亿元,是湖南裕能子公司中的利润大户。

上市前,湖南裕能140余位高层和员工完成获得股权激励,按拟发行价计算,人均持股市值大约500万元。湖南裕能IPO定价较为“厚道”,上市后股价有望大幅提升,高层中将产生多位千万富豪。A股“造富风”从一二线城市刮向了四线城市湘潭。




南方基金公司客服电话是多少

根据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与嘉实财富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嘉实财富”)签署的销售合作协议,嘉实财富将自2022年4月1日起代理销售本公司旗下部分基金。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 适用基金及业务范围

从2022年4月1日起,投资人可通过嘉实财富办理上述列表中对应基金的开户、申购、赎回、转换等业务。

上述列表中的基金可参与费率优惠活动,具体优惠规则以嘉实财富的安排为准。

二、 重要提示

1、上述申购赎回业务仅适用于处于正常申购期及处于特定开放日和开放时间的基金。基金封闭期、募集期等特殊期间的有关规定详见对应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相关法律文件及本公司发布的最新业务公告。

2、基金转换是指投资人可将其通过销售机构购买并持有的本公司旗下某只开放式基金的全部或部分基金份额,转换为本公司管理的另一只开放式基金的份额。上述适用基金列表中的基金,若同时采用前端收费和后端收费,则只开通前端收费模式下的转换业务。

三、 投资人可通过以下途径了解或咨询相关情况:

嘉实财富客服电话:400-021-8850

嘉实财富网址:www.harvestwm.cn

南方基金客服电话:400-889-8899

南方基金网址:www.nffund.com

四、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及相关公告,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特此公告

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4月1日




南方基金公司招聘

近日,南方基金发布《2021年ESG投资报告》。报告显示,作为国内资管行业ESG投资先行者,南方基金正从多方面积极履行环境、社会和治理责任,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资管力量。

南方基金总经理杨小松在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新时代的新目标对我国资管行业践行ESG投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南方基金服务客户超24年,我们始终将为客户、社会创造价值作为一切业务的出发点,致力于通过数智化转型提升核心能力,为当今面临的问题提供专业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坚持ESG投资,立体践行ESG理念

自2018年加入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以来,南方基金在投资全链条中,多维度推动ESG融合,重塑价值创造基石。以ESG数据库为例,2021年南方基金通过外部数据采集和AI算法等手段完成了覆盖45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与6364个发债主体的ESG自评级体系与数据库,涉及17个主题、39个子主题、115个子类评选指标。特别是,凭借ESG评级体系的覆盖度、适配性以及创新性等优势,2021年“南方基金管理固定收益纳入ESG整合”入围PRI“负责任投资奖”新兴市场方向,获得了国际权威认可。

除了打造可靠的数据库之外,南方基金还搭建了相对完善的ESG管理框架和流程制度,全方位构建了ESG风险评估体系,并且在投资组合中通过整合法、筛选法、主题法纳入ESG元素,从而提升投资组合价值创造的韧性。

另外,南方基金还通过积极持有人策略提高投资对象ESG表现:2021年全年,南方基金累计在2010个持有人会议投票中开展了ESG影响评估,针对气候变化等ESG具体议题,主动向上市公司提出参考与建议。例如,经过历时一年多、数轮沟通辅导后,在南方基金推动下,某央企煤炭龙头建立了较完善的气候变化管理工作机制与人员配置,公开披露了双碳目标的承诺和实施路径。该公司的“转型路径倡议”(Transition Pathway Initiative,TPI)气候变化风险管理评级于2021年度提升一级。

创造可持续价值,服务高质量发展

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是资管行业实现“基业长青”之本,南方基金长期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产品创新为引擎”经营理念,探索可持续的价值创造。截至2021年底,南方基金公募管理规模突破1万亿,服务客户数突破1.69亿户,累计分红突破1500亿元。

在产品创新方面,2021年南方基金开发并推出各类创新产品,包括中证科创创业50ETF、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北交所主题基金等,满足客户多元化投资需要,服务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在人才培养方面,南方基金围绕“价值驱动、科技智选”业务目标,积极制定多元化、高水准、全方面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内部培养等方式打造了多层次人才梯队,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人才优势。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发布了欧拉系统,打造投研、运营、客户服务、合规风控一体化的金融科技生态闭环;作为国内首批获得基金投顾试点的公募基金,南方基金推出的“司南投顾”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将专业的资产配置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及客户服务能力进行全面融合,截至2021年底,司南投顾盈利客户占比87%,客户留存率72%,复投金额占比80%,改善了“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顽疾。

在助力国民养老方面,2021年,南方基金继续依托多年积累的养老金管理经验、专业的投研团队、丰富完善的产品体系、严谨的风控体系以及完善的智能投顾技术等,全方位助力国民养老体系建设。截至2021年底,南方基金管理的各类养老资产规模已超3500亿元,赢得了社保基金理事会、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养老目标基金客户的托付和赞誉。

在服务客户方面,南方基金采用多元渠道精诚服务客户。2021年,南方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网站上线运营;“南方直播间”全年直播超1200场,覆盖投资者1.2亿人次;2021年度,客户服务满意度99.69%,客户投诉办结率100%。

助力双碳战略,支持绿色创新产业

2021年,南方基金自建碳排放数据库并将其融入ESG评级,重点挖掘新能源方向及碳减排领域的投资机遇,提升“双碳”领域投资力度。截至2021年底,南方基金旗下产品绿色投资累计总规模约达2321.30亿元,较年初增加1306.95亿元,增长129%,以实际行动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南方基金还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对公司运营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并从2020年起实现机构自身运营活动的碳中和,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碳中和的资管公司。

积极反哺社会,主动履责承担使命

南方基金高度重视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各项公益慈善和环境保护工作,以爱心企业的责任形象树立行业标杆。2021年南方基金合计开展公益项目6个,投入资金412余万元,自公司成立以来,直接捐赠和通过南方基金慈善基金会捐赠累计2316.39万元。

例如,2021年11月南方基金捐资25万元,用于汾西县贫困学生助学计划,资助了247名学生;2021年7月,河南省多地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为驰援河南人民对抗暴雨灾害,南方基金向河南省慈善总会捐款300万元,专项用于河南省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

为了更广泛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共建可持续发展生态,除了成为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签署方之外,南方基金还先后成为气候行动100+签署方、可持续蓝色经济金融倡议(UNEP FI)签署方、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签署方、中国ESG领导者组织理事会成员、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支持机构、香蜜湖女性董事倡议首批发起单位等。

南方基金表示,投资是对未来的无尽探索,也是主动开创未来的一种方式。ESG投资是难而正确的事,未来南方基金将进一步落实行业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继续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勾勒可持续发展蓝图。

编辑 白华兵

校对 李铭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南方基金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南方基金公司、中能国投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