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18年作为指数基金的“大年”,ETF的规模逆市激增,“通过被动产品进行主动投资”的方式也逐渐被投资者所熟知。进入2019年,布局哪类指数更有望跑赢市场?
汇聚细分行业龙头有潜力更有能力
2019年权益市场以一波亮丽的反弹开局,点燃投资者的信心之余,选择蓝筹还是成长的争议也再度响起。徐猛认为,成长股的估值已跌到安全边际,成长股与价值股的价差已足够大,机构配置成长股的比例也处于历史低位,按照过去的统计规律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成长股占优的概率相对大。但他也提醒,需注意到目前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投资理念和成长股供需关系等因素正在发生变化,市场的定价体系也可能随之变化,过去有效的统计规律在未来市场不一定继续有效。
“未来的市场不能以大小盘或价值成长等大类来区分投资价值,应多关注企业本身的盈利能力与竞争力。”徐猛表示,“相比起来,我们更看好各行业或细分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就这一点来说,汇聚了众多优质龙头公司的中小板指质地更优、增长潜力更大,外资的持有比重相对较高也体现了该指数当下的投资价值。”
顾名思义,很多投资者会认为中小板指数以小股票为主,常和创业板指相混淆,其实两者差异极大。徐猛告诉
首先,中小板指并不代表中小盘风格,中小板指数100只成分股中有45只在沪深300成分股中,权重占比66.6%,可以说是一只中大盘指数,而创业板指的小市值属性更加突出。
其次,中小板指的成分股大多为各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从高波动的增长阶段进入到确定性强的增长阶段,这些企业当前盈利能力强,未来仍有较大成长空间,属于有能力也有潜力的一批股票,产业变迁过程中孕育出的海康威视、比亚迪、科大讯飞等更是享誉全球的优质企业。而创业板也具备潜力,但盈利波动相对较大。
第三,素有“聪明钱”之称的外资对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态度”也有差异。中小板指是北上资金持股市值占指数总市值比重*的指数,其中持有中小板指成分股占比近30%,而持有创业板指成分股的比例仅8.6%。此外,外资重配中小板指成分股中海康威视、洋河股份、大族激光等个股,仅持有前三只个股的市值就达400亿元。
从零到千亿见证指数基金发展历程
作为业内最早成立指数投资团队并推出首只ETF的基金公司,截至2018年底,华夏基金旗下权益类ETF规模已突破千亿元,占全行业份额近三成。从0到千亿元的规模增长,背后承载着基金从业人员长期的付出和努力。2006年来到华夏基金的徐猛,从一开始就和中小板ETF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见证了国内指数基金的发展历程,谈到往昔仍不禁唏嘘。
“当时公司刚刚成立了金融工程部(现数量投资部),我来了以后陆续参与了中小板ETF的产品设计、上市准备工作、申购清单制作、投资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等工作,基本上是全程参与了这只产品的诞生,也一直见证了它这十几年的不断成长。中小板ETF诞生于2006年,作为行业早期成立的代表性ETF,它凝聚了大家的心血也承载了很多行业创新之处。”徐猛说。
“网友分享时中小板ETF卖得非常好,募集39.65亿元,成为当时的*爆款基金,当时整个中小板市场只有50只股票,总流通市值合计300亿元左右,因此在产品成立的前后,中小板指出现一波暴涨。这是市场资金狙击套利机会的行为,也给后续建仓带来了一些困扰。”徐猛回忆道,产品上市之后不久,中小板ETF净值跌破1元,*净值为0.946元。虽然是指数基金,但在当时仍面临很大的业绩压力,还专门给持有人写了一封信,分析当时的市场环境并坚定看好中小板的发展前景。功夫不负有心人, 后来0.946元成为中小板ETF上市12年以来的*净值,中小板ETF为坚持下来的持有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一路走来,点滴工作细节的积累,逐渐形成华夏数量投资团队的深厚底蕴。徐猛告诉
展望未来,徐猛认为国内指数化投资的趋势才刚刚开始。就目前而言,中小板指的估值有较大优势,其成分股是各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有很强的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中小板指与其他指数的相关性小,在资产配置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投资个股的风险收益比并不高,通过指数布局更优,中小板ETF及联接基金都是较好的选择。
平时很少下雪的广州,如今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冰雪世界。
11月1日,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正式拉开帷幕。
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的冰雪展区,咪咕结合“中国冰雪”、“中国移动5G冰雪之队”等元素,用科技的力量打造了中国移动的5G冰雪世界。
本届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以“数即万物 智算未来”为主题,打造了首个5G+大型数智化展馆,实现5G SA网络高密度全覆盖,带来了升级的沉浸式体验。
在冰雪展区,咪咕还向我们展示了5G+4K+XR的黑科技。
再加上中国移动5G云游戏团队结合云游戏技术全新打造的云游戏平台,让现场观众体验到了“超高清、低延时”的云游戏服务。
本次5G云游戏共计展出三个产品,分别是一品跨端、云原生游戏,VR滑雪。
同时,中国移动咪咕带来的“移动云VR”更是为用户带来了超高清的沉浸式享受。
以中国移动5G全千兆为基础,移动云VR产品覆盖VR头显、手机小屏和电视大屏,带来三端多屏的VR新体验。
在这里,既可以体验到沉浸式的游戏,也能结合5G黑科技享受更*、更高清的冰雪赛事体验等多类冰雪内容。
然而,在此次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令人惊艳的技术远远不止于此。
不管是从民生、政企还是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我们都能从中看到中国移动及其合作伙伴对打造未来数智化新生活所付出的努力。
01 致力于民生
你想象过未来的生活吗?
从回家进门的那刻起,你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动动嘴说出自己的需求,智慧家庭操作系统就能让你感受到全房屋的智能联动。
所谓“智简”,即智慧且简洁。
在“智简新生活”的展区里,用户可以体验到仅是通过语音,就能控制电视、洗衣机等各类智能家居的交互式联动。
不仅如此,连电风扇这类非智能设备也能通过语音能力和Andlink连接,从而实现传统家居智能化。
仅仅是实现设备的联动并不足以体现数智新生活的魅力。
当各类设备被统一连接起来以后,最重要的是要有能够物尽其用的场景。
在“智简新生活”展区里,中国移动设计开发的家庭IoT解决方案目前的应用场景分别体现在健康监测、视频通话、家庭游戏和娱乐K歌四个场景,并且智慧家庭生态体系仍然在持续壮大。
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在朝着智慧智能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中国移动也在致力于提升自己的服务品质。
在“数智新产品”的展区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移动聚焦“5G+”战略,力求打造以“手机号码”为中心的数智生活。
占据运营商优势的中国移动,这一次将扩大手机号码对数智生活的影响力。
“移动认证”“超级SIM”“5G消息”“和彩云”四个战略级产品,就是中国移动为建设数智化社会道路而打下的新基石。
打造以手机号码为核心的生态,将传统的功能SIM卡升级为智能的超级SIM卡,进入更为安全、便利的信息服务领域。并用更智能化、媒体化的5G消息,代替只有单一文字的传统信息。
“和彩云”则成为中国移动打造的继语音、短信、流量之后的第四大基础服务,将实现“云盘”向“泛在云服务”的转型。
展区内充满年轻气息、视觉冲击力的“云世界”拍照墙,感受敢于不断创新、打破现有规则的品牌文化。
致力于数智化生活图景建设的并不只有中国移动,在大会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合作伙伴也投身于智慧生活之中。
阿里巴巴,就是其中一员。
在展区里我们可以看到,面对中国移动的数智化转型,阿里巴巴从“应用智能化”、“核心技术互联网化”和“基础设施云化”三个方向为其提供了解决方案大图。
数智化这颗未来的种子,在科技力量的催化下迅速发芽成长。
许多曾经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的事,如今正通过人类的努力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02 致力于政企
“深入推进5G生活”,是中国移动一直以来的目标与坚持。
5G技术所带来的技术升级影响到的并不仅仅是个人,或者家庭生活。政府和企业同样也在进行数智化转型和发展。
在“以智践初心”展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5G+党建的系列成果,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中国移动作为一个*企业,所承担在肩膀上的社会责任。
“赋能组织、减负基层、用商结合”是中国移动用5G技术赋能党建的三个重点。
除了建设智慧党建系统、升级优化党建平台以外,更是与60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共建,推动了5G、VR等技术赋能红色资源,为红色添亮色。
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上,“网络+”扶贫模式,“七项数智化工程”,皆是其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中国移动从未忘记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
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智算新版图”展区中,中国移动展示了基于低碳化、智能化的站点建设理念所设计的一体化节能柜。
提出室外一体化节能柜和室外MIMO叠光系统,引入清洁能源、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实现了灵活快速部署及智能高效运维,真正实现了高密、高效和智能,大大减少了碳排放。
同时,展区内的5G游牧式基站云网业一体化集成,将5G和云绑定在一起。
不仅可应用于洪灾、森林火灾等应急场景,还可应用于露天野外科考等网络慢速移动场景。可移动的5G和云,让优质的信息服务更加无处不在。
在中国移动打造的新型网络形态中,5G是连接的重点,云则是核心的算力。
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给政府和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更多的可创造性。
“数领新产业”展区,则可以看作是一个成果性的展区。
目前,中国移动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50万个,面向政企专用的基站超过两万个。
利用自身的优势,中国移动积极布局九大行业平台,为行业客户提供5G+能力。
其中OnePoint平台目前是建成的全球*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截止到目前统计定位能力调用已经超过200亿次。
正是靠着这些坚实的基础,中国移动在对政务及新兴业态的发展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并赋能政企服务的时候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而华为,在行业赋能中同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华为展台以“5G+可持续领先”为主题参展,涵盖了创新业务、云网融合、泛在千兆、绿色节能、终端五个领域。
无独有偶,中国移动和华为在对行业赋能时相辅相成,5G和云都是进行数智化转型时的核心领域。
将5G技术应用并融合进各行各业,是如今的大势所趋。
03 致力于经济
现如今,由“数字”支撑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模式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
“智联新生态”展区,主要展示了中国移动产业链条债权及股权等金融服务,主要分为财务公司和投资公司两个部分。
“产融协同、以融促产、价值创造”,中国移动以金融服务为纽带,利用了自身资信、数据和技术的优势,做出了产品“移财票”。
而在投资公司的部分,中国移动则致力于将产业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努力成为数智化生态布局“开拓者”。
在金融赛道上,我们仍然能够看到科技所展现出来的力量。
但远远不止,中国移动在“泛全联盟”更是凸显价值。
所谓“泛全联盟”,是指中国移动泛终端全渠道销售联盟。
泛全联盟自去年11月成立至今,构建了手机、智家、潮品、权益四类货架。而这一次,将通过联盟优品、联盟赋能、联盟服务三大板块,向用户展示联盟的功能及价值。
在这三个板块中,体验者可以亲手体验到XR游戏的酣畅淋漓,体会5G技术无穷的魅力;也能泛全云平台的建设,感受科技在赋能智慧运营,甚至是供应链金融借贷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在数字化社会中,数据无疑已经成为资产的一部分。
英特尔在展区中为我们带来了非常有价值的产品。
基于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拓展处理器的“易华录数据银行安全可信解决方案”为数据资产利用提供了安全可信的环境,同时也全面帮助政府和企业实现数据的资产化、运营和增值变现。
想要将“5G深入推进生活”,光是盯着相关的科技行业是远远不够的。
若是想深入推进社会数智化转型,就必须从民生、家庭、政企、及经济等各个方面深化与生态各方融合的发展。
这也是中国移动开展全球伙伴大会的意义所在之处,一家之言难免会存在局限性,但若是将万千伙伴集合到一起,共同建设数智化社会,所能得到的一定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将万物融合于数,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往前走,就能看到更加数智化的新未来。
沉寂了三年的中小板指,会成为今年的主角吗?
各类公募产品现状
今年的机会在哪里?按照公募产品的类型,我们一个个看过来。
短债基金是去年最火的基金,获得了规模和业绩的双丰收。诞生于2006年的短债基金,此前沉寂了10年,受益于2018年的短端利率下行,获得了5%到6%的收益,相比较于低迷市场带来的亏损,特别突出。
“短债基金是特定时期的产品,高收益没有持久性。今年的收益,大概率比不上去年。”一位基金经理私下表示。
在公开的报道中,我们也能看到短债基金经理态度的变化:2019年仍有配置机会,但警惕波动加大,因此具体投资上要更加灵活,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做好收益和风险的平衡。
另外两个固定收益的产品是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
去年同样是债券基金的牛市,眼下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债券的牛市已经走了大半。而货币基金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去年收益率不断走低,规模的增长趋势进入拐点,开始出现下降的迹象。
去年大火的还有各类权益类ETF基金。
最近三年中(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对各类宽基指数一个直观的印象是,上证50和沪深300都有着高光的表现,而创业板指、中小板指一直萎靡不振。
创业板指最近三年,分别下跌了27.71%、10.67%和28.65%,累计下跌了54%。
中小板指最近三年,分别为-22.89%、16.73%和-37.75%,累计下跌了44%。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较于创业板在下跌中的受到的关注,中小板指则要寂寞得多,似乎被忽略了。
有的指数开始蠢蠢欲动?
曾经牛股扎堆的中小板,真的被市场忽略了吗?
前明星公募基金经理、现私募大佬王鹏辉的一段话印象,一直让我念念不忘。2015年上半年,王鹏辉在一次演讲中说,A股市场过去有两个指数10年涨了10倍,一是上证指数,一是中小板综指。
“上证指数的权重股是银行、保险、石化,它上涨的那个10年,这些权重股处于中国经济金字塔的顶端;二是中小板综指,从2005年上半年创立,到今年冲到了11000点。中小板刚推出时,很多人觉得贵、没价值、瞎扯,跟近期对创业板的看法一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金经理开始大量转向中小板。从它诞生以来,10年里只调整了不到3年。”
中小板指,是从中小板综里面精选出规模大和流动性好的100只成分股,大体走势基本和中小板综相同。
我们回头来看2019年以来的市场情况。
截至2019年1月14日,沪深300指数今年以来上涨了1.9%,上证50指数则上涨了1.66%。
另一方面,创业板指今年以来的涨幅为-0.36%,虽然市场一直对寄以希望,但目前的情况表明,创业板指仍在延续2016年以来的跌势。
表现*的反而是中小板指,今年以来上涨了2.48%。
与此同时,跟踪中小板指的*一只ETF基金---中小板ETF(代码:159902.SZ),今年以来的日均成交量,是去年12月份日均数据的1.7倍,而相比较于其他指数基金,成交量也有了明显的放大。
对于沉寂了三年的中小板指而言,这个变化会成为一个信号吗?
中小板指的内涵
中小板指,究竟是一只怎样的指数呢?
中小板指前5大行业中有4个均为新兴行业,包括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传媒,四者权重合计达49%。此外,中小板指覆盖多个新经济重要主题,如锂电池、互联网金融、石墨烯、网络游戏、新能源等领域。
而按照中证行业分类,中小板指中成长行业比重达69%,周期占据31%。
中小板指成分股中有85%的公司市值大于100亿元,而海康威视、洋河股份、比亚迪、顺丰控股4家公司更是超千亿元。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成分股中,大多数为各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比如海康威视、比亚迪、科大讯飞等。
此外,外资更是对中小板青睐有加,持有中小板指成分股占比近30%,其中仅海康威视、洋河股份和大族激光三只股票的市值高达400亿。
财务数据上,最近5个年度以及2018年前三季度,中小板指净资产收益率均保持10%以上的水平;近5年中小板指的营收增速呈现逐步提升的态势,2017年以来,更是升至20%以上;中小板指的净利润增速也较为稳定, 2017年以来净利润增速维持在10%以上。
投资经理常说的一句话是,好的投资不但要好的股票,还要有好的价格。而眼下中小板指的估值(PE)和PB,都处在历史较低水平。
估值低意味着什么?
权益投资的收益,一方面来自公司赚得的利润,另一方面来自估值波动带来的价格变动。估值低,则代表了投资者眼下的悲观预期,一旦悲观预期松动,估值就会向正常回归,那么收益的空间就出来了。
每年的超额收益在1%以上
值得一提的还有,在研究中小板指的过程中,意外的发现对应的中小板ETF(代码:159902.SZ),在基金管理人的管理下,相比较于中小板指数本身,每一年都有稳定的超额收益。
如上图,最上面一栏“阶段涨幅”,代表的是中小板ETF在每个年度的涨幅;最下一栏“跟踪标的”,只的是中小板指的实际涨幅,两者之差即为中小板ETF基金每年的超额收益。
2011年以来,每个年度的超额收益,稳定在1个点以上,而累积下来的复利总收益,至少在15%以上。
最后,如果认同中小板指的投资价值,我个人更倾向于以定投的方式买入。
因为,世间没有股神。
我们能做的是,在估值比较低的时候,不断的获得有潜力的筹码,耐心的等待收获这一天的到来。
ETF指数基金估值表(081期):
1. 格雷厄姆指数为2.19,A股市场整体处于低估区域。
本周,代表A股的中证全指下跌-0.63%,代表港股的恒生指数上涨+0.23%,代表美股的标普500指数上涨+0.36%。
A股本周收长十字星,本次危机的力度低于4月底时的内外交困,周中市场调整幅度也不算大。
作为投资者,在保持谨慎的同时,也要保持乐观,相信这个世界必然是螺旋式上升的,如果没有这点信仰,投资也是没有意义的。
格雷厄姆指数为2.19,A股市场整体处于低估区域。
AH股溢价指数为144.42,也就是A股对H股的溢价比例整体上是44.42%,港股当前处于低估洼地;
美股市场触底后连续反弹近4周,美股市场整体处于正常估值区间。
2.当前低估的指数。
当前处于低估区域的宽基指数:
中证500、500质量成长、上证指数、50AH、沪港深300、沪港深500、中证红利、上证红利、科创50、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
处于低估区域的行业或主题指数:
家电、全指医药、生物科技、创新药、中概互联50、中国互联网30、恒生科技、全指信息、全指金融地产、上证180金融、中证银行、HK银行、中证证券、香港证券、中证传媒、中证基建。
3.稳赚公式。
不死的品种+市场波动+充足的现金流,如果能满足这三个条件,投资稳赚。
不死的品种,这个不必多说,宽基是*,*行业指数次之,个股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可以不用考虑了。
至于市场波动,是二级市场的基本特征,只要不死的品种,市场波动也是必然存在的;
不管是长期价值投资,还是中短期投机,本质上都是低买高卖,利用的就是市场波动,这也是投资收益来源的根本,波动不是投资者的敌人,而应该是投资者的朋友;
ETF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大不必深究市场波动背后的原因,只要利用好市场波动即可,通过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微笑曲线获取收益。
前两个都好理解,这里比较取巧的是第三个条件:充足的现金流。
实际没有人能够做到无尽的现金流,我们能做的是资金规划,尽量保证有充盈的资金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
空间和时间,是衡量市场波动的两个维度,在做资金规划时两者必考虑其一,或者两者融合考虑更佳;
当然,这种规划是以牺牲资金效率为前提的,投资收益远远不如一把梭抄底来的爽快;
不过抄底这种事,你真的有那么好的运气吗?绝大多数人预期的超额收益反而变成了超额亏损;
放弃贪婪的抄底想法,投资稳赚并非难事。
估值表详细说明:
1. 增加全市场估值指标。
关于格雷厄姆指数,之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做过解析,这里不再累述。
扬帆远航看“天气”-解读一个靠谱的全市场估值指标
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我们格雷厄姆指数的低估阈值调整为2.1,格雷厄姆指数大于2.1时全市场进入低估区域,历史低估极值为2.6,低风险投资者建议格雷厄姆指数大于2.1时,再开始买入,这样可以很好的把控回撤问题。
低头走路,抬头看天。做投资,我们不光要关注具体投资标的的情况,更要关注当前全市场整体情况,毕竟能够逆势而行的并不多。
2. 表中字段说明:
分类:主要分为宽基、消费、医药、科技、金融、强周期等,普通投资者建议从宽基为主,*行业为辅(消费、医药、科技)。
指数质量星级:评定标准主要考量指数长期收益情况,☆☆☆代表较好,☆☆代表正常,☆代表较差。
历史估值观测区间:正常观测区间选择近10年,不过也有不少指数历史数据查不到那么久。
指标当前值:根据【估值指标】,此处填写指标当前的具体数值。
区间*值:为【历史估值观测区间】中指数曾到达过的估值*值。
距离*值下跌幅度:(【指标当前值】-【区间*值】)/【指标当前值】
区间*值:为【历史估值观测区间】中指数曾到达过的的估值*值。
距离*值的上涨幅度:(【指标*值】-【区间当前值】)/【指标当前值】
区间百分位(时间维度):举个例子,表中沪深300的【区间百分位(时间维度)】为67.7%,也就是说,沪深300当前估值比近10年中67.7%的时间都要高。
场内代码:从规模、费率、收益情况综合考虑选取。
3. 为了方便读者更清晰的一眼分辨出指数大致估值情况,表中绿色代表该指数处于较低估值区域;表中黄色代表该指数处于正常估值区域;表中红色代表该指数处于较高估值区域。
评估的标准综合考虑了【距离*值下跌幅度】和【区间百分位(时间维度)】,分别对应空间和时间因素。
4. 由于部分指数的行业构成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指数估值的底部相较以往会有提升,打个比方,随着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赴港上市,恒生指数和H股指数的估值底部必然是要抬升的。
5. 表中估值数据中证指数、上证红利估值数据来源于中证指数网(暂无历史分为数据),其余指数估值数据以理杏仁为主、投资数据网为辅。
6. 历史百分位估值为我们衡量标的的贵贱提供了可量化的标尺,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过往历史仅能体现过去,无法表达未来,具体到某一只指数,还是要结合指数特点,规则的变化,行业的发展等具体分析。
7. 估值表每周三收盘后及周末发布,一周两次,表中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错误之处欢迎指正。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小板etf》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小板etf、广发证券至强版606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