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基金频上热搜,现在的态势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你要是不买个基金,和别人聊天都插不上话。但大多数人关注的是张坤、蔡嵩松、兴全、中欧,或者是一些管理规模大的基金公司,比如嘉实、南方之类。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家我一直关注的基金公司,还有他的三个猛将,咱们一起讨论,共同进步~希望能给不想追“流量”的基友提供一点思路。
不卖关子了,这家基金公司就是国富基金,全名叫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从名字就能看出这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券商系基金公司,国海证券+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集团,国富的slogan也是全球视野的投资专家。
旗下的三位猛将是:赵晓东、徐荔蓉、徐成。
下面我来分别介绍下:
(不想看详细介绍的,可以直接往下滑,我做了个表列了一下这三位的重点信息)
———————————————
赵晓东
我给他的标签是:
十年老将、回撤小、五维选股法
从业时间:
11年基金管理经验,17年证券从业经验。之前在实业做过项目经理和投资经理,也在券商做过研究员,全方位多角度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大家应该都知道,如今基金管理10年以上基金经理凤毛麟角,经历如此丰富的就更加难得了。
管理规模:
142亿(非债基规模为:136亿,机构占比相当高,非常受机构认可)
年化收益:
代表作: $国富中小盘股票(F450009)$ 2010.11.23-至今,任职回报436.51%,年化17.81%
其管理的股票型基金整体年化收益为15.57%
各阶段排名基本都位于10%,可收获稳稳的幸福。
现任基金:
(画粉框的是我个人比较看好的,焦点驱动机构占比98%,基本上就完全是为机构定制的了,咱们小散就不要参与了)
当前持仓:
可以看出,晓东总是比较喜爱消费板块和金融板块的。招行、安琪酵母、玲珑轮胎等都是长期持有的。而且,长期来看换手率不高。注重板块个股间的相关性和安全边际,所以一直以来回撤也控制得非常好,国富中小盘近一年以来的*回撤差不多是15%的样子。
投资风格:
偏好大盘蓝筹价值股,兼顾成长确定性高的中小市值股票。
晓东总有一套*的选股理论:五维选股法。这个方法强烈推荐给大家!十分系统且使用。
安全边际:人的识别(管理层识别)+商业模式的识别+估值识别+风险识别
+
成长
关于五维选股法,我截取了一段晓东的访谈:
五维选股法的核心是公司的安全边际,从安全边际出发有三个维度,分别是人的识别(管理层识别)、业务识别(商业模式识别)、估值的识别。管理层是更加长期的一个维度,如果有*的管理层在公司,长期角度来看它大概率差不了。商业模式和业务景气是一个中期维度,估值是一个短期的目标保护维度。这三点紧密结合,可以更好地分析一家公司的安全边际。
风险其实也算是安全边际的一个维度,它是一个基础性的评判维度,除了一些传统的风险之外,商业模式能不能被颠覆掉这点我也是非常看重的,风险这个角度也是对整个商业模式这块的一个补充,要单独列出来进行分析。总的来说,从安全边际这个角度来看包含这四个维度。
另外一点就是成长性,我们知道如果只有安全边际,没有成长性,那么这个股价表现也不会很好,所以我们在成长角度中加了一些数量化的角度,比如说研发创新的支出、公司的营销管理能力、公司的财务状况,通过这三点来评判公司是否会在未来一段时间,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能不能持续成长,所以说总体的5维选股实际上是完全边际加成长。
现阶段我看估值这块会比较重一点,但是我个人也在持续学习和完善,我觉得从未来的投资角度来看,管理层这块可能更重要。从中长期投资肯定是最看重管理层,从短期来看更看重估值。
获奖:
国富中小盘和国富弹性市值混合都多次拿过金牛奖,数不过来。
———————————————
徐荔蓉(是男性哦)
标签:
十年以上投资经验+20%年化收益(上位1%)
从业时间:
14年基金管理经验,23年证券从业经验,妥妥的投资老将,并且参与过基金公司的建立。
管理规模:
52亿
年化收益:
代表作: $国富中国收益混合(F450001)$ 2010.9.30-至今,任职回报242.98%,年化12.58%(股票仓位在60%左右)
国富潜力组合 2014.01.21-至今,任职回报300.16%,年化21.9%(这只是高仓位运行)
现任基金:
当前持仓:
大家目前看到重仓股中有隆基吧?其实早在2018年2季度他就出现在徐总的重仓股中了。
给大家截图下隆基的周k线图,就问你服不服?
投资风格:
自下而上选股
选股策略偏向合理估值下的成长股(GARP策略),合理估值下买的成长股。
他的投资方法论也很清晰,“三三三”原则。
风格:逆向投资坚守三心:逆向投资足够耐心+兼容并蓄开放的心+全球视野坚定信心。
选股:自上而下三重标准:管理层*+成长天花板高+合理估值
配比:他希望自己组合中的比例是1/3创新高的股票+1/3创新低的股票+1/3趋势不明显的股票,追求组合风格上的平衡。
———————————————
徐成
标签:
港美股投资
从业时间:
5年基金管理经验,14年投研经验。
管理规模:
106亿
年化收益:
代表作: $国富大中华精选混合(QDII)人民币(F000934)$ 2015.12.24-至今,任职回报247.68%,年化27.29%
国富沪港深成长精选 2017.07.08-至今,任职回报233.74%,年化39.44%(这只是我的持仓)
各阶段业绩均表现不俗。
现任基金:
(画粉框的是我个人比较看好的)
当前持仓:
因为涉及a股、港股、美股三个板块,所以我列一下代表作的持仓。
相对于赵晓东和徐荔蓉,徐成的换手率还是比较高的。而且从他持仓来看,他覆盖的范围也很广,各行各业都有许多投资成功的案例,实在是佩服。
投资风格:
平衡偏成长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估值和成长性两手抓。
获奖:
大中华精选拿过一年期qdii金基金奖
(题外话:据说徐成是一个非常之勤奋人,沉迷研究,5年胖了40斤,希望他之后在勤奋研究的同时也能多注重下身体吧。)
整理一下关键信息:
这三位都是我非常钦佩的基金经理,希望能和诸位分享一下~如果我有那里说得不对,请多多指教[可爱]
10月30日,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2020年美国军事力量指数》报告,评估全球作战环境和美国军事实力。该报告长达534页,将美军各项能力分别按照“极弱”、“弱”、“及格”、“强”、“极强”五个层级进行衡量。
1
美军改进状况
该报告分别对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从军队规模、作战能力、战备能力以及总能力上做出了评判。在总能力上,四支部队均被评为“及格”;在战备能力上,陆军从“强”升至“极强”,空军和海军陆战队从“弱”升至“及格”,海军与去年持平,达到“及格”。
报告希望陆军共组建50个作战旅;海军共装备400艘舰艇;空军共装备1200架战斗机;海军陆战队共组建36个营。然而,考虑到美国当前国防预算增加的现实,以上目标难以实现。因此,美军应将工作重点集中至战备方面。扩大部队规模和使用新装备实现部队现代化均需要长期投资,因此较难实现。
美国在核武器方面也已取得显著改进。由于美国家核安全局的预算增加,核弹头现代化与核武器综合设施水平从“弱”上升至“及格”水平;核武器部队战备水平也从“及格”上升至“强”。
2 地区威胁
总体而言,美国面临较高的海外威胁,具体包括俄罗斯、中国、朝鲜、伊朗以及*主义。报告称,中东*主义威胁已有所下降,中国和俄罗斯已成为美国面临的最强海外威胁,且两国仍在持续提高各自的作战能力。伍德表示,由于美国当前的财政支持较弱,国防部只能在中俄两国之间选择其一作为未来的战争对手,无法负担与两国同时抗衡。
3 财政现状
美国会正在制定一项为期六个月的持续性决议(CR)。在CR期间,美军将无法启动新项目,资金也将锁定在前一年水平。CR可能将降低该智库对美军作战能力的评定等级。若国防部暂无更换或采办新装备的计划,美军装备的使用年限将持续增加。资金缺乏导致将设备持续老化,进而带来作战能力的削弱。伍德表示,如果美军没有足够资金进行装备采办,应持续重点关注战备情况,因为战备增加所需的额外训练成本远低于数十亿的新装备采办费用。
来源 :美国防务新闻网站/图片来自互联网
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 窦玮璇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国防科技要闻”(ID:CDSTIC)
注:原文来源网络,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立场,相关建议仅供参考。
综合分析
战略与规划
科技管理
国防创新
军事理论
人工智能
陆军
海军
空军
航天
网络空间
电子信息
核武器
高超声速
无人系统
精确打击
防空反导
新概念武器
基础科学
技术
先进动力
与能源
先进材料
与制造
生物与医学
战例与演习
试验鉴定
关注全球国防科技发展重大动向 分享国防科技信息优质产品和资源
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微信平台
根据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基金管理人”)与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签署的基金销售协议,新增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担任富国中证旅游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简称:旅游ETF;二级市场交易代码:159766)、富国中证农业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简称:农业ETF;二级市场交易代码:159825)、富国中证稀土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简称:稀土ETF;二级市场交易代码:159713)、富国中证800银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简称:银行ETF;二级市场交易代码:159887)的申购赎回代办券商。投资人可通过上述券商办理开户及上述基金的申购、赎回等业务。其他业务的开通情况敬请投资者留意届时公告。
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咨询有关事宜: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95523或4008895523
公司网站:www.swhysc.com
投资者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咨询:
客服电话:95105686,4008880688(全国统一,均免长途话费)
网址:www.fullgoal.com.cn
风险提示: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相关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产品的详细情况,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并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二二一年十月十一日
1月24日,公募基金四季报披露结束,2021年度基金公司规模排名也随之曝光。
截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了25.34万亿元,其中非货总规模达到了15.91万亿元,相比2020年末的11.92万亿元增长了33.46%,公募基金行业迈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公募基金规模前十座次中,易方达基金以1.19万亿元的非货规模*,华夏、广发、富国、汇添富基金紧随其后;但前十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部分排名发生变动,例如汇添富基金由2020年末的第二下滑至第五,曾经排名第十的鹏华基金则跌出前十,工银瑞信基金则新进前十。
此外,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凭借黑马基金经理、绩优基金产品等在2021年进步明显,排名获得大幅提升,例如前海开源基金、信达澳银基金、恒越基金、金鹰基金等,排名跃升超10名,业绩对规模加持明显。
“公募老大”非货规模1.19万亿,遥遥领先全行业
整体来看,一共有39家基金公司的非货规模突破了千亿大关。其中,易方达基金以1.19万亿元的规模*,且遥遥领先于第二名4938亿元,也是*一家非货规模破万亿的基金公司,“公募老大”的地位十分牢固。
2021年火爆的基金发行市场中,全年共有22只基金发行份额超100亿元,但“大块头”基金发行成果均由头部公司包揽。例如约150亿规模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南方兴润价值一年持有A、广发均衡优选、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A、博时汇兴回报一年持有等,仅去年新发行的基金就为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带来2108亿元和1802亿元的增量。
具体来看,易方达旗下的中概互联ETF在去年备受资金关注,呈现越跌越买态势,规模从55.41亿元增长至326.53亿元,贡献了271.12亿元的增量,此外,公司旗下易方达稳健收益、易方达裕祥回报等“固收+”产品的规模增长较大。
紧随其后,华夏基金位居次席,截至2021末的非货规模为6961.41亿元,比2020年末增长了1922.46亿元,排名上升1位;广发、富国、汇添富基金分列3~5名,非货规模都超过了6000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易方达远远甩开第二名近5000亿,公募基金2~5名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部分相差仅一两百亿,可谓是贴身肉搏。
排在第三的广发基金,广发纳斯达克100指数去年规模新增19.93亿元,广发小盘成长与广发制造业精选分别增长了16.7亿元与15.28亿元。多只基金吸引巨量“加购”,让头部公司非货规模得以高速增长。
此外,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和博时基金的非货规模均超过5000亿元,招商基金从第九名上升到第七名,工银瑞信基金新进前十,这在格局稳定、竞争激励的前十强中十分难得。其中招商基金2021年规模增长了1979.45亿元,工银瑞信基金非货规模增长了1339.52亿元。
业绩加持规模,前海开源、恒越等排名大跃升
公募基金前十的座次相对稳定,更大的变数发生在中小型公司中,部分公司在今年突飞猛进,排名获得大幅跃升。
例如,刚刚摘得2021年度业绩*的前海开源基金,在2021年的规模和排名均进步明显。在绩优基金的加持下,公司2021年非货规模增长了707.86亿元,年末非货总规模1408.67亿元,排名第31,相比2020年末进步了15名。
此外,信达澳银基金在2021年的排名从第77名大幅跃升至第51名,排名上升26位,规模增长了415.21亿元。该公司同样有着以擅长科技、新能源投资著称的明星基金经理,业绩对规模的助力较大,截至2021年末,公司非货总规模691.89亿元。
而在厮杀更激烈的前30强中,天弘基金的进步十分突出,公司2021年末非货规模2860.39亿元,排名第18位,相比2020年末上升了10名,规模增长1578.50亿元。在规模排名剔除货币基金后,天弘基金一度较为低迷,但近年来在指数基金、主动权益基金等方向上发力,从此次规模来看已经初见成效。
据wind数据显示,恒越基金、中庚基金、金鹰基金等中小型基金公司均在今年进步较大,排名上升超10名,其中恒越基金甚至上升了29名。而这些公司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即有业绩*的基金经理崭露头角,例如恒越基金的高楠、中庚基金的丘栋荣、金鹰基金的韩广哲等,业绩对规模的加持效果明显。
行业竞争激烈,部分基金公司惨遭“掉队”
然而,排行榜是个“零和博弈”,在各家公司激战正酣之时,有的公司排名跃升,也有公司稍有不慎便名次滑落。
前十名中,汇添富基金由2020年排名第二下滑至第五,2020年排名第十的鹏华基金则跌出前十,排名第十二。然而,这三家公司非货基规模在2021年均取得了11%到40%不等的增幅,但在强手如林的“顶流”榜单中仍被后来者居上。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 汇添富排名下滑主要系去年业绩一般所致。据Wind数据统计,汇添富2021年偏股型基金业绩指数下跌2.51%,虽然较为平稳,但在平均值为9%的公募行业内处于后20%的名次。
此外,相较于其他几家头部公司都有比较绩优的明星产品而言,汇添富没有特别突出的绩优产品。相反的,在2021年四季度,汇添富有多只产品随着医药板块的整体下跌出现超过10%的季度亏损,这对于医药投资占比较大的汇添富是一个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也影响了他们的整体规模的增长。
公募行业欣欣繁荣之时,也有24家公司在2021年非货基规模取得负增长。农银汇理、民生加银和泓德基金分别减少515.37亿元、310.16亿元和182.3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金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的背景下,非货基规模降低的公司绝大多数中小型基金公司,千亿级别的寥寥,但2800多亿的中银基金的非货基规模也在2021年下滑。业内人士分析,下滑原因可能和公司高管变更有关,任职10年之久的总经理李道滨因个人原因于去年11月5日离职,高管层的变动导致去年发展略有停滞。“而且中银基金主要优势在固收方面,但去年权益类份额增长是行业普遍现象,所以相对而言比较吃亏。”
一家基金公司规模清零
有趣的是,在2021年度的基金公司规模中,出现了一家规模为0的公司,即国开泰富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国开泰富基金成立于2013年7月16日,注册资金3.6亿元,自成立以来资产规模一直未超过20亿元,2016年末,基金公司规模曾达到17.76亿元,为其“峰值”。
但随后几年,公司很少再发新产品,且高管频频变动,总经理一职经历了李鑫、杨波、朱瑜等多次更迭,公司较为动荡。
2020年4月和8月,国开泰富睿富、国开泰富开航皆因触发合同终止条款,先后清盘。2021年7月30日,公司发布国开泰富开泰灵活配置基金清算报告;2021年8月,国开泰富基金最后一只基金——国开泰富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发布清算报告,至此,国开泰富基金成为一家“空壳”公司。
注:以上排名剔除货币基金、短期理财基金及ETF联接基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国富基金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国富基金公司、国防指数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