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07月13日讯 鹏华价值优势混合(LOF)基金07月12日上涨0.81%,现价0.992元,成交33.61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1.0020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上涨1.42%,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90%。
本基金为上市可交易型混合型基金,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下跌0.10%,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0.50%,近6月本基金净值下跌1.42%,近1年本基金净值上涨10.46%,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5.8120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9次,累计分红金额30.6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谢书英,自2015年06月10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69.46%。
袁航,自2018年08月07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01.24%。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宋城演艺(持仓比例6.99%)、海尔智家(持仓比例6.65%)、日月股份(持仓比例6.14%)、蓝思科技(持仓比例5.53%)、海大集团(持仓比例4.99%)、长春高新(持仓比例4.67%)、博汇纸业(持仓比例4.59%)、紫金矿业(持仓比例4.22%)、山东高速(持仓比例4.13%)、联化科技(持仓比例4.07%)。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一季度组合增加了中游产业的配置比例,我们持续看好有望在国内、外持续获得更好市场份额的企业;在今年尤其是能够受益于海外需求复苏、具有较强海外竞争实力的企业。同时组合通过增加了低估值、高分红个股的配置比例,适当降低了整体的估值水平。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当银行明确提示心仪的基金超出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闭眼持有还是任由基金黯然退场?这两种选择又对应着哪些后果?
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该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就预想到该决策产生的后果。平时购买普通商品还要各大APP来回做攻略、仔细看测评的我们,更应该在买基金这种“投资大事”上多下功夫,买前预防好过买后补救。
购买基金被提示风险,怎么办?
我们知道在买基金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也知道了投资者等级越高,“可解锁”的基金产品类型也越丰富。当我们完成了风险测评,进入基金购买环节的时候,新的情况就出现了。
首先,有一些投资者,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产品风险等级刚好匹配,自然可以顺顺当当买入。
不匹配的,会遇到下面两种情况。
情形一:遇到一个大惊叹号。
这是什么情况?
为了保护投资者,A1级别的投资者只能购买对应的R1级产品。所以这时候销售系统就对这次购买行为进行劝退。
情形二:购买前需要进一步确认。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风险承受能力在A2--A5级别的投资者可以超风险购买高于自己等级的产品。
在招商银行APP购买基金时,如果被提示“超风险与高风险产品购买确认”,则代表该产品的风险等级超出了我们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需要我们三思而后行。
遇到这两种提示,有些人真的会调整自己的投资思路。有些人却抱有侥幸心理,他们觉得“虽说提示了超风险,但是银行向来总愿意把事情说得很严重,买了也未必会有这个风险。”如果有这种想法,其实犯了投资大忌,也违背了风险测评的初心。
那么,正确的应对方法是怎样呢?
基金等级超风险,稳妥选择正确答案
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咨询一下网点的客户经理问两件事。第一,你选中的这款超风险评级产品的风险点都有哪些,第二,让他们推荐一些适合自己的产品。
这里面问的第一件事,其实是补投资知识的短板,第二件事则是明确自己投资的安全地带。多问多学,才能真正积累下购买高风险产品的才智资本。
有些小伙伴抱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心理,闭眼买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基金产品,这种感觉有点像进赌场,赌赢了皆大欢喜,赌输了自己未必承受得起。市场上这种例子很多,因为前期决策失误造成自己投资焦虑症的投资者也不在少数。
在法院审理的纠纷案件中,不乏因为自己投资评级过低买不到心仪基金产品,而自行更改风险测评答案,最终造成投资损失的案例。
银行在风险提示中明确:“如果购买超过自身风险等级的产品,则由投资者本人承担后果。”这意味着如果未如实填写或随意填写风险测评,导致测评结果超过实际风险承受能力,一旦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失,投资者很可能会因此导致维权不利,最终风险自担!
要是实在看好这款产品,觉得这只基金怎么看怎么好,不论是投资方向、还是基金经理风格都觉得投缘,一旦错过就怕遗憾,最后的一个折中方案就是:少买一点,降低投资在这只基金上的资金比例。手动控制风险吧,分配好资金比例,不要把所有资金都押注在超风险基金上,少买一点“搏一搏”,将大头放在风险低的基金或理财产品中。
这个原理其实也是投资界老生常谈的了,估计大家也知道:“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某种程度上,分散投资=分散风险。通过合理的分散组合,可以避免“一损俱损”的情况发生。适合自己的产品才能拿得住,拿得长久,才能最终拿到预期收益。
文中基金仅为举例,并非推荐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产品实际收益,不构成产品的任何收益承诺。
精彩内容还没看够?来招商银行App【社区】频道,财经热点、知识干货、理财技巧全都有!小招陪你慢慢了不起~
01月28日讯 鹏华价值优势混合(LOF)基金01月27日下跌0.77%,现价1.045元,成交67.03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1.0330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上涨1.08%,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39%。
本基金为上市可交易型混合型基金,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上涨9.93%,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12.81%,近6月本基金净值上涨15.55%,近1年本基金净值上涨54.56%,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5.9020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9次,累计分红金额30.6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谢书英,自2015年06月10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74.71%。
袁航,自2018年08月07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07.47%。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海尔智家(持仓比例8.55%)、日月股份(持仓比例5.88%)、蓝思科技(持仓比例5.88%)、宋城演艺(持仓比例5.88%)、中南建设(持仓比例5.78%)、长春高新(持仓比例5.56%)、博汇纸业(持仓比例4.92%)、联化科技(持仓比例4.78%)、玉禾田(持仓比例4.26%)、紫金矿业(持仓比例4.08%)。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组合四季度进行了一定的调仓,增加了在周期板块的配置比例、降低了高估值的新能源汽车、光伏的配置。从较长的时间维度来看,新能源板块已经存在一定的估值泡沫,需要较长的时间、以及持续强劲的基本面才能消化。尽管短期海外的疫情有所反复、但是整体来看,疫情终将结束、海外的经济将逐步恢复。
鹏华基本面投资大学开学啦!
长期投资,稳利致远,鹏华基金秉承价值投资的理念,致力于成为基本面投资专家。为归本溯源基本投资规律,真正让员工专业能力与投研理念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价值创造力;为增强投资信心,增进投研认同,不断提升客户投资获得感;由鹏华基金人力资源部主导,协同投研、销售等各体系部门,共同联合发起“鹏华基本面投资大学”开学啦!
在价值发现的星辰大海,鹏华基金坚持与客户为伴,积极传递投资精神与投研品牌,携手重要渠道伙伴合作共赢,投资共进。
基本面投资 第一课
“双料”金牛基金经理的权益投资心路
“开学典礼”第一课,我们隆重邀请到鹏华基金董事总经理,“双料”金牛基金经理王宗合先生首任培训讲师,开启“基本面投资”的权益课堂,从权益投资理念与价值投资逻辑框架中共话权益投资的心路历程。公司内外部参会伙伴们也积极踊跃参与互动提问。
谈及如何才能做到研究领先,王宗合认为,首先,要深信价值投资,把所有精力全部放到股票和行业的研究和挖掘上。其次,要拥有大量的过往研究经历,对事物认知能力的差异是导致价值投资能否获得更好收益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所谓认知能力其实就是研究能力,不同团队的研究和个股挖掘能力差异非常大,这是导致业绩不同的最核心因素。最后,应充分利用市场上的资源,要对公司和行业做系统调研和长期跟踪。
最新双料金牛奖基金经理
(中国证券报,2020年3月)
鹏华董事总经理 王宗合掌舵
挖掘成长价值 聚焦价值龙头
鹏华成长价值混合
A类 009330 C类009331
正在发行 敬
风险提示:本基金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募集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鹏华价值基金净值》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鹏华价值基金净值、招商银行买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