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7月2日,在和信成立十周年之际,美股上市公司Hexindai Inc(NASDAQ:HX)宣布推出“和信借条”全新消费金融品牌。
和信贷相关负责人表示,和信借条作为上市公司体系下全新的消费金融品牌,将由和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完整系列的助贷服务。届时,上市公司体系下也将分为网络借贷与消费金融两块独立业务。
此举被市场解读为,作为上市公司,Hexindai Inc将由单一的“网贷”模式向“网贷+消费金融”模式转型,从而降低“网贷”业务的倚重,并通过为传统金融机构赋能为年轻一代消费人群提供消费金融服务。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消费时代。
虽然今年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8.1%,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去年全年回落1.4和0.9个百分点。从数据统计上看,尤其是家电、汽车消费等较为疲弱,而新兴业态消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增长 21.7%,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 13.6 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总额比重为 18.9%,比去年同期提高 2.3 个百分点。
事实上,随着年轻一代旺盛的消费需求已为消费金融市场打开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银行信用卡业务及消费金融行业头部平台集聚效应显现,部分消费金融平台也通过牵手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导流、贷后管理等助贷服务,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合作,弥补其在渠道、技术等方面的资源限制。和信贷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占有头部优势,通过持牌机构提供的低成本资金,和信借条将依托对消费金融和次级客群的理解、广泛的线上获客渠道等资源快速覆盖优质高成长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我国银行卡产业保持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6月14日,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9)》显示,2009年以来,我国信用卡发卡量从1.86亿张增长到9.7亿张,交易总额从3.5万亿元增长到38.2万亿元。
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工行、建行、招行、中行、农行累计发卡过亿张,而据央行公布的《2018年支付体系运行报告》,全国在用发卡量为6.86亿张,粗略计算,五大银行信用卡的卡量占比在90%以上。工行、建行、招行、交行、中信、光大、民生、平安等8家银行信用卡交易额突破2万亿元,8家银行信用卡交易额合计占行业交易总额57.5%。
2018年银行年报显示,区域性银行正在努力扩张各自的信用卡版图。在这个大中型银行占据了九成以上份额的巨大市场,城商行、农商行等区域性银行的发卡量、交易额等数据,受制于品牌效应和网点布局等局限,都难以望其项背。但通过与各类型的电商平台、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合作,区域性银行正在尝试通过线上渠道打破用户增长瓶颈、重塑其信用卡品牌在当地年轻用户中的影响力。
然而,相对于大中型银行积极开展信用卡等消费金融业务,更多中小银行却很难有机会参与消费金融市场。这位金融科技公司赋能银行提供了一定的市场机遇。
“和信借条将全面与信托、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借助分期电商、消费分期、虚拟信用卡等一系列产品与服务,通过3C产品、旅游等消费场景,深耕消费金融市场,为年轻高成长人群提供丰富的消费金融服务。”上述和信贷相关负责人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和信深耕资产端多年,拥有丰富的小额信贷服务经验和广泛的客户资源,此次推出的和信借条也必然会得到体系资金、资产、技术端的强大支持。更重要的是,和信借条借助金融产业链布局优势,依托机构资金将实现业务规模和客户服务的快速发展。
此外,在风控环节,和信针对于本身的信贷业务,自主研发了“凌风”系统。该系统是以大数据为核心、智能技术为依托,不断创新的技术数据模型为动力,采用聚类算法建立多维度、个性化智能风控模块,并引入INS、FICO丰富模块信息,进一步收集全行风险大数据进行挖掘处理,通过关联业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建设,基于风险大数据重构了一套严谨的风控体系。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利用此系统,和信借条可对完全陌生的客户进行*画像和风险扫描,同时还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构建“贷后预警”、“智能催收”风控体系,在贷后环节进行全面的智能监控,同时完善业务监控体系。
麦肯锡的研究指出,未来将有两大关键因素推动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首先,大型生态系统参与者会坚持把科技作为金融服务产品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并提供“金融科技即服务”产品,推动国内众多中小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发展。其次,政府监管的加强会逐渐把规模较小、不合规或竞争力较弱的企业淘汰出局。麦肯锡预计,金融行业强监管仍会持续,行业将在未来一到两年内进一步整合。
04月29日讯 融通行业景气证券投资基金(简称:融通行业景气混合,代码161606)04月28日净值上涨1.51%,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9470元,累计净值为3.8870元。
融通行业景气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563.17%,今年以来收益9.14%,近一月收益10.94%,近一年收益48.17%,近三年收益101.55%。
融通行业景气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3次,累计分红金额8.74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邹曦,自2012年07月03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81.77%。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恒立液压(持仓比例11.05%)、三一重工(持仓比例10.11%)、海螺水泥(持仓比例10.01%)、潍柴动力(持仓比例9.06%)、华新水泥(持仓比例9.03%)、立讯精密(持仓比例6.62%)、中国重汽(持仓比例5.62%)、长春高新(持仓比例4.78%)、万达信息(持仓比例3.91%)、三棵树(持仓比例3.63%)。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一季度,A股市场大幅下跌,整个季度沪深300指数下跌10%。国内新冠疫情影响了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其后海外疫情的扩散进一步对市场形成压制。从市场风格来看,科技板块、医药行业走势较强,消费板块走势较弱。
本季度本基金的股票仓位持续保持高位,组合结构以周期板块和科技板块为主,并降低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板块的配置。周期板块依然以工程机械、重卡、水泥、消费建材为主,科技板块以电子、云计算、云游戏为主,适当降低了受海外疫情影响较大的电子、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配置。本季度行业景气基金的超额收益主要来自建材、计算机等行业的超配。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746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13%,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37%。
近日,美股上市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和信贷正式推出全方位的资产保障体系——“和芯”。据悉“和芯”将从资产获取风险定价、贷后管理、风险转移四个环节全链条保障资产安全,为出借人提供更加安全的网络信贷及投资服务。
和信贷董事长安晓博现场表示,“ ‘和芯’体系想为大家提供一个简单、便捷、透明、安全的平台,这也意味着和信贷普惠金融的初心未变。”
聚焦风控,和信贷发布“和芯”体系
和信贷CEO周歆明正式发布了“和芯”。据介绍,“和芯”的打造和推出,建立在业内*的大数据风控和网络技术上,叠加外部合作伙伴的风控模式及海量信用数据,另外还有和信贷多年在经营中积累的真实业务数据,具有稳定、全面、真实、高效、严格的特点。
该体系将从资产获取、风险定价、贷后管理、风险转移四个环节全链条保障资产安全。其中风险定价”环节包含了和信贷自主研发的名为“凌风”的大数据风控系统。
“凌风”系统是由和信贷自主开发底层架构,并与近30家征信机构、第三方大数据风控公司合作。周歆明介绍,和信贷已与美国*征信机构FICO合作了FICO决策引擎,与澳洲GBG公司合作了Instinct反欺诈系统。在全球领先的模型和工具基础上,和信贷做了很多本土化的改造,结合自身过去5年信用贷的运营经验和累积的数据,丰富了134个维度,通过这些子维度对人群进行分类归集,并做出个性化的风险定价。
周歆明介绍,“凌风”系统有严格的风控筛选机制,数据层、风控策略、工具层、工作流4大模块构成了系统完整的风控逻辑。举个例子,100个借款申请提交进来,首先会经过自动化系统和人工筛选,然后GBG层层评估筛选后,最后仅23%的借款申请人获得批准。
经过5年时间打磨的“凌风”风控系统,从运行数据表现来看效果卓著,截止到今年1季度,2017财年撮合的贷款总坏账率控制在3.09%。为了给用户进一步提供更好的体验,和信贷积极响应监管层号召引入保险公司,与长安保险开展了深入合作。
长安保险销售公司董事长茹祥安现场分享“作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在美国上市要接受美国SEC和中国相关部门的双重监管,有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披露报告,是透明度比较高的公司。这也是保险公司乐于合作的对象。”
“P2P是中国消费信贷市场未来的动力”
“在中国,仍有很多收入和信用状况良好的人,得不到合适的金融服务。解决这部分人群的融资和投资需求,给了P2P、消费金融、小贷公司商业机会。”周歆明认为,这是公司得到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消费信贷市场未来的动力。
一直关注于小额消费信贷的和信贷的出借人主要以新中产人群和新兴富裕阶层,借款人则分布在一二三线城市,大多持有信用卡,月收入在1万左右。和信贷在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主要撮合中等额度贷款业务。借款人单笔申请金额平均8万元,贷款主要用于消费升级,通常用于支付继续教育、家装、旅游等高端服务和商品。
前不久,和信贷发布了2018财年的财报,财报数据显示:和信贷净收入为1.073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368.0%,全年净利润为6550万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664.3%。
亿欧查证,截至2018年8月2日,和信贷官方运营数据显示,其成交总额242.84亿元,为出借人带来1.02亿元,待还款总额11.43亿元,注册用户总数超过283万人。借款金额204.35亿元,借款笔数179867笔,借款人数超过17万人,平均每笔借款约11.3万元。
近期,P2P行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行业人士分析,这一轮P2P行业的雷潮传导主要因为一些非法平台,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违规经营、设立资金池。此外,一些资质还不错的平台也被“殃及”,这主要是因为“备案制度”落地时间不明确,宏观去杠杆加速,债务人违约风险增大,平台资产恶化,在本息兑付以及低流动性的多重压力下,P2P行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
和信贷此时发布“和芯”资产保障体系一来是集团本身发展的需要,二来也是为行业,为投资人,为二级市场树立信心。截至北京时间8月2日,和信贷股价为8.95美元,总市值4.29亿美元。相比上市初期17美元的*点,和信贷股价承压不小。
据和信贷方面消息,和信贷未来除了在P2P行业深耕外,未来还将拓展小额贷款业务。官方消息显示,和信贷近期通过成立的公司实体(“乌苏公司”)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和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和信贷现有VIE公司)持有乌苏公司的多数股权。
乌苏公司于2017年8月28日在新疆乌苏市注册成立。和信贷于2018年1月1日通过一系列协议安排取得乌苏公司剩余权益的控制权。乌苏公司的注册资金为2亿元人民币,以用于发行贷款。小额贷款的违约风险将得到谨慎控制,*贷款余额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
近日,和信贷(NASDAQ:HX)旗下乌苏和信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乌苏和信”)发生一系列工商信息变更,名称变更为乌苏和信永恒商贸有限公司。同时,经营范围也发生了变化,退出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
天眼查信息显示,乌苏和信成立于2017年8月28日,实缴资本1亿元。乌苏和信为和信贷运营主体公司——和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持股70%的子公司。
在变更前,乌苏和信经营范围为开展各项小额贷款(包括互联网小额贷款服务)业务;票据贴现业务;办理资产转让业务;接受委托办理甲类委托贷款业务;受托管理其他小额贷款公司的不良资产;代理销售持牌金融机构产品;开展企业管理和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
目前,其经营范围为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机械设备、照相器材、体育用品、日用品等;仓储服务;摄影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
天眼查
根据天眼查,其法定代表人仍为吴诗伟。有消息称,吴诗伟为和信贷平台贷后管理负责人。
对于此次变更,和信贷相关负责人对《国际金融报》
9月18日,和信贷发布了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2020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根据业绩报告,2020财年一季度和信贷实现净收入达3487万元,环比上升18.6%;促成借款总额1.92亿元。
数据显示,和信贷该季度该业务促成的借款金额约占总促成借款金额的20%。和信贷创始人兼CEO安晓博表示,对助贷业务的未来充满信心,预计助贷业务将会促进和信贷业务的全面增长。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和信信贷系统》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和信信贷系统、融通行业基金净值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