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基金理财的队伍,但大部分人专业知识是欠缺的,尤其是面对上万只基金,要作出有效的筛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基金理财不仅仅只涉及到买卖,前期准备工作其实比买卖更重要。其中涉及到行业偏好、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收益预期、知识储备等等,为了减少大家在理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迷茫,我在这里精心筛选了各种风格、主题、行业的*基金,供大家参考,如果你风险承受能力低,建议多关注债券型,如果你喜欢大消费行业;可以重点想看张坤、刘彦春;如果你喜欢科技行业,我也梳理了部分*基金经理管理的,不能说我汇总的应有尽有,但大部分投资需求是能够满足的。下面就各个板块作具体。
一、大消费
从历史来看,能够穿越牛熊的板块不多,其中就有大消费板块。这个板块也孕育出了很多*的基金经理,包括张坤、刘彦春、萧楠、胡昕炜等等,他们的管理规模也是排在前十的。
如果你喜欢白酒、消费行业,可以重点跟踪张坤、刘彦春、萧楠等,他们都是深耕消费行业多年,同时也是目前市场炙手可热的明星基金经理。
二、医药医疗
跨越周期的另一个板块就是医药医疗了。因为医药行业的刚需,加上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也越来越严峻,医药行业未来依旧是*赛道之一。尽管去年医药行业涨幅较大,但或许才刚刚开始。医药行业本身具有消费和科技属性,如果十年后再看今天,医药健康行业的发展还差得很远。个人觉得这个行业最适合定投,按周或月都是可以的。
葛兰、郑磊、谭冬寒都是医药专业出身,后续值得重点跟踪。目前大热的葛兰,从管理规模上来看也是*,医学博士的加身,再加上这两年业绩表现优异,女性基金经理少,都为她增加了热度。
三、均衡风格
A股市场流行行业轮动、板块轮动,这往往需要投资者有较强的择时能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来判断某个行业的周期拐点,从而也就不能准确择时。为了减少这种风险,我建议大家可以更多的配置均衡风格的基金,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均衡风格的基金更友好一些,基金经理从各个行业优选个股,做到均衡的同时本身也有择时的选择。
“交银三剑客”都是均衡风格,其中杨浩更稳健。除了杨浩,还有邬传雁、谢志宇、曲扬、李晓星、袁芳都非常*。当你想买基金又不知道买什么的时候,就可以看看上面这个表,精选你喜欢的一到两个基金经理的基金即可。
四、“固收+”
所谓“固收+”基金,是以优质债券为底仓,获得稳定票息收益的同时,通过配置股票、可转债、新股申购等多策略来增强收益的一种产品。简单来说,这是介于纯债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之间的品种。这类产品既继承了债券基金稳健的优点,又具备权益类基金那样的收益弹性,风险和收益适中。“固收+”产品的目标客群是风险偏好性相对较低、理财替代诉求强烈的投资者。
“固收+”基金主要是为中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筛选的。对于看多了高收益、突然看到这种收益在10%左右的基金的投资者,就觉得太垃圾,那是没搞懂什么是风险收益比。你选择了低风险,自然也只能匹配低收益,况且年化收益在10%已经很不错了,就上面基金经理李建的中银多策略混合来说,其历史*回撤在2.86%,这种*的基金是很难得的。
五、价值风格
如果你是深度价值投资者,或者你平时买卖股票关注的大多数是银行、地产、蓝筹等大盘股,那么价值投资风格的基金可以适当关注。当时价值风格的基金从收益来看,肯定不可能是市场*的,但抗跌是它*的优势。从这两年火热的基金市场来看,今年基金大度大涨的概率相对降低,很多板块估值也趋于中高位,这个时候,适当配置部分价值风格的基金是可取的,这也是我对2021年收益预期的一个判断。
价值风格也是相对稳健的,适当配置作为压仓,再去追求部分高收益相对妥帖。可以重点关注劳杰男、朱少醒、董承非等。
六、科技
展望未来,科技肯定不能少,科技行业也是最值得期待的。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无论是科技强国的战略定位,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还是科技赋能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我们终将被科技改变。如果我们将眼光放长远一点,或许我们也能孕育出像美国那样的科技巨头,那为什么现在不配置点科技主题的呢?
相对而言,科技主题的基金波动是相对*的,不太建议新入门的投资者参与,即便你有一定的投资经验,也不太建议你中仓位投于这个板块。以上我主要选择的是以计算机、消费电子、半导体为主的科技属性较强的基金。从近期来看,科技板块已经持续跌了大半年,从位置来看,是可以配置的。
七、新能源
从全球环保和碳排放的要求来看,新能源发展将是是21世纪上半叶的主旋律之一,目前美国、欧盟、中国三个*市场都在积极深度布局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攀升,适合中长期配置。
新能源主要包括光伏、新能源汽车、风电、核电。从目前发展方向来看,市场最热的主要是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又包括上游材料(电池)、中游汽配、下游整车,上表列的也主要是这几方向。
八、定开基金
对于有中长期理财计划,平时有不能怎么管得住自己手的投资者来说,优选一到两只定开基金持有到期是相对较好的策略。当然定开基金的劣势也在于流动性差,同时在封闭期的机会成本。但如果你所选的是*的基金经理,从数据统计来看,年化20%基本能够达到。当然这个过程更多的是考验你的耐心和对基金经理的优选能力。
列表中封闭期有长有短,长的有五年的,短的有一个月的,按照自己资金使用情况,匹配封闭期。从上表来看,两到三年的居多,收益也相对稳一些。
九、其它
基金细分的主题很多,在此也不能一一列出,下面的简单汇总了部分大家关注较多的,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行业、风格、主题的需要,可以留言我后续汇总。
以上就是目前我整体的基金库,尽管看起来不多,但还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统计梳理,其目的也是希望投资者朋友能够少走弯路,尽量不踩坑,从专业的角度做好资产配置。
这里统计的都是主动管理基金,从投资角度来说,我不建议大家配置指数型基金,少了基金经理的主观能动性,你将被市场所左右。
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讨论,如果有什么建议可以提出,如果有什么错误希望指正。谢谢!
关于中欧天启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
提示性公告
中欧天启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欧天启”)的基金合同自2017年1月25日起生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中欧天启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等有关规定:“在任一开放期的最后一日日终,如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则无须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本基金将根据基金合同第十九部分的约定进行基金财产清算并终止:(1)基金资产净值加上当日有效申购申请金额及基金转换中转入申请金额扣除有效赎回申请金额及基金转换中转出申请金额后的余额低于5000万元。(2)基金份额持有人人数少于200人。”。
2018年7月25日至2018年8月7日是中欧天启的首个开放期,根据基金的资产规模状况和近期市场情况,中欧天启有可能触发上述基金合同终止情形,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人”)特将相关情况提示
一、若截至开放期的最后一日(2018年8月7日)日终,中欧天启出现基金合同上述终止事由,基金合同将自动终止。自2018年8月8日起,本基金进入清算程序,停止办理申购、赎回等相关业务,不再收取基金管理费、基金托管费。
二、若基金合同终止,基金管理人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基金合同等规定成立基金财产清算小组,履行基金财产清算程序。
请广大投资者注意以上可能发生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并将及时公告上述事项的进展及变化情况,敬请投资者关注。
投资者可登陆本公司网站www.zofund.com,或拨打本公司客服电话400-700-9700、021-68609700咨询相关信息。
特此公告。
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18年7月27日
《电鳗财经》文/尹秋彤
近日,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完美收官,基金盈利情况跃然纸上。《电鳗财经》注意到,在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中,有一只陌生面孔现身利润榜TOP5。
一举成名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陌生基金现身
据基金二季报,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总规模达到26.67万亿元。受益于行情回暖、基金净值上涨,二季度公募基金整体盈利近7000亿元。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参与统计的9573只基金的利润总额为6999亿元。二季度超过200亿元的基金公司有11家,合计利润占总利润的一半以上,“强者恒强”的头部效应较为明显。其中,易方达基金第二季度的利润*,为739亿元;其他公司的利润均在400亿元以内。总体来看,90%以上的基金公司在二季度实现了正收益,而一季度实现正收益的不足两成。
业内人士称,基金公司的规模与利润会有很强的关联,随着二季度行情回暖,基金的利润也随之水涨船高,剔除货币基金后,易方达基金是*一家规模上万亿元的基金公司,非货基管理规模为1.1万亿元;华夏基金和广发基金以7298亿元、6817亿元分列二三位。从利润榜上看,易方达旗下基金在第二季度合计实现利润总额为739亿元;华夏基金和广发基金紧随其后,旗下基金同期利润总额分别为393亿元、328亿元。
《电鳗财经》注意到,在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中,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在第二季实现利润分别为734787.09万元、677215.57万元、540520.71万元,占据单只基金的冠亚季军。第四名的基金确实陌生面孔——睿远成长价值混合,二季度实现利润315363.14万元,与一季度的亏损825624.69万元形成鲜明对比。第五名、第六名分别是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景顺鼎益,在二季度利润额均超过30亿元。
顶格配置股票
《电鳗财经》在探究陌生基金一举成名的原因时发现,睿远成长价值混合有三大特点:一是顶格配置股票;二是加仓热点赛道;三是知名基金经理掌舵。
翻开睿远成长价值混合二季报,我们发现,截至二季度末,睿远成长价值混合配置股票市值298.54亿元,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高达91.53%。值得注意的是,A股自5月份开始强劲反弹,这使得重仓布局股票的基金受益匪浅。
《电鳗财经》还发现,睿远成长价值混合还在加仓热点赛道。对比一季度及二季度财报,我们发现,睿远成长价值混合配置有了明显调整:增加了煤炭资源板块个股。实证显示,通胀背景下资源板块的收益一般领先于其他板块,且未来中长期国内化石能源价格运行中枢或上移,增强了板块实现收入和盈利稳定增长的可能性。增加了光伏和新能源个股。硅料和电池景气度提升,光伏电池片设备的技术和效率提高,新能源车在疫后的快速复工,是该基金增加持有的逻辑起点,相关个股对组合净值贡献也较为明显。增加了和新冠相关的疫苗和*药个股。要实现经济生活不间断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对全民更有效的疫苗普遍接种,以及对病人的及时有效治疗,是防治两大关键点,这是我们加仓的主要理由。
二季度,睿远成长价值混合继续保持较高仓位的运作,前十大重点持仓个股占比达40%以上,前二十持仓个股占比超过了65%,持有公司的集中度较高。
其实,这只陌生基金之所以所向披靡,还与其执掌的基金经理有关。据披露,睿远成长价值混合由两名基金经理,一是公司副总经理傅鹏博 ,有着29年的证券从业年限,且在天天基金网中评为四星级,累计任职基金经理时间长达12年又189天,现任基金资产规模324.88亿(2只基金);另一名基金经理也不弱,同样摘获天天基金网四星级基金经理,累计任职时间3年又124天,现任基金资产规模324.88亿(2只基金)。
简介:科技板块选主动基金还是指数基金?
哈哈,标题起的有点大,不过文章内容实至名归。我把科技板块的主动基金和指数基金进行了汇总整理,并且深入的对比了优劣。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基金世界杯:主被动之争的史诗级战役》就粗略做过这两者对比,结论是平手,也就是说你选主动基金或者指数基金都行。今天再进行更深层次的对比,还会是同样的结论吗?请看:
一、科技板块主动基金
下图是今年来(截止2019.9.8,下同)重仓科技板块的主动基金前10名↓
注意:我不是推荐他们,就给你看看,让你羡慕羡慕
羡慕吧!问题来了:
假如站在去年年底或今年年初(科技行情启动前),你看好2019年的科技行情,想要选个基金,请问你能选中上面某只基金吗?
答案是不能,你现在是在用后视镜看这些基金,在事前你很难知道是这些基金涨幅*。而选主动基金最忌讳的就是马后炮,假如你现在去追着买这些基金,那就是犯了错误。
我不排除这些基金经理中,或许有将来几个能成长为明星经理,但是现在大部分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经理,他们靠着大胆的操作、集中的仓位、行业的风口和一定的运气,才获得了今年来优异的成绩,这是大概率没法持续的。
我们再继续看第10-30名:
还是同样的问题,请问你在科技行情启动前能选中以上基金吗?
·
·
·
·
·
·
·
答案是部分能。图中我注明的冯明远、金梓才、潘明、彭海平、胡宜斌,他们都是在科技板块有一定经验的、过去证明过能力的基金经理。(这其中,我曾经给大家推荐过冯明远、金梓才、胡宜斌,我自己买了冯明远和金梓才。)
凡是专注于主动基金,有一定关注的基民,即使是在年初或2018年,都有可能选中他们。而且他们的业绩也很*,今年60%-70%的业绩,在全部混合基金里也能排到前50了,可以碾压大部分基金了。
这说明,*的基金经理是可以持续发挥能力,延续自己的业绩的。
但是这个概率还是挺小,因为擅长科技行业的基金经理还有陈立、陈平、张仲维、朱建明、邵卓、王凯、钱鑫、付伟、蒋建伟、刘晨、彭凌志等等,他们在业内同样是比较被认可的、在科技板块有长期alpha能力的基金经理,也是我个人比较关注的,在事前就挑选出的经理。(这其中,我曾经给大家推荐过陈立、陈平、刘晨、彭凌志。)
如果你是一个专注主动基金的基民,你也可能会挑选到他们。但是你有可能没选到前面我说的那5个,可能会选中后面这11个,我一共列了16个人。在事前选中冯明远、金梓才、潘明、彭海平、胡宜斌的概率是31.25%。
第三个问题就来了:如果你选基金经理的能力中等,假如你“不幸”选到了后面列的那几个基金经理,会怎样?
·
·
·
·
·
·
他们今年的业绩是(每人取一个科技代表基)↓
有一般的,也有好的,总体来说,也是不错的吧!!
这说明,*的基金经理也很难保持一直拔尖,不过他们的业绩一般能保持在平均以上。
现在我算一下上述16个经理的科技代表基金的平均情况:平均业绩是55.43%,中位数56.75%。
也就是,在科技行情的事前,如果你对科技板块主动基金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随机的选择或者一篮子全买,到今天大概率能取得55%左右的收益。
科技板块很大,鱼龙混杂,真正有业绩的企业比较少。基金经理可以帮我们筛选掉蹭热度的、编概念的、讲故事的公司,选择真正有业绩成长的公司,获取更稳定的收益。
那么科技板块的指数基金表现如何呢?能跑赢主动基金吗?继续看:
二、科技板块指数基金
科技板块范围很广,并不算是一个行业,而是包含了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电子、通信、新能源、互联网等多个行业,并且这多个行业的范围也相互交叉,而有些公司,业务又囊括了多个行业。总之就是又大又乱。而且最近又接连上市了好几个科技板块的指数基金(科技龙头、科技100、通信、5G等),更加增加了选基难度。
甚至还有些说科技板块应该医药(创新药)的
[滴汗]
算了咱还是别把医药列进来吧↓
Ps:看不清就放大,以上表格电子稿都在知识星球里提供下载;
Ps2:今年热炒和热门的通信行业及5G主题指数,今年涨幅反而是*的。令人大跌眼镜!
大家可以看到,今年来,17个科技板块的相关指数涨幅跟主动基金的涨幅不相上下,平均收益55.79%,中位数58.09%。如果去掉年初没成立基金的,平均收益是57.28%。
也就是说,你在年初,随意的买一个科技基金,或者是全买,大概率也能取得57%的收益,也不错吧~!
需要注意的是,我上面统计主动基金收益是截止9.8,指数是截止9.9。9月9日科技板块普遍涨了2.5%-4%,再说指数基金未必能跑赢指数收益。所以从收益上对比主被动,主动基金略胜3%-4%。
三、到底是选指数基金还是选主动基金呢?
虽然科技板块主动基金略胜了一丁点,从选基难度上说,主动基金就难很多了。主要是基数就太大了,我估计今年重仓科技板块的基金至少200只,专注科技板块的基金经理估计也有30人。必须要从学历、专业、工作经验、历史业绩、经理发言、规模、换手率、重仓股、机构占比等等多个角度去筛选对比,才能选出我刚才列的那16个经理。
还好你们关注了我,我直接帮你们筛选好了!节省了你几百个小时的时间,说到这,你们是不是应该去加入一下我的星球,或者是知识付费感恩一下我啊。
[加油]
指数基金的挑选难度可以就容易多了。指数编制规则明明白白,估值、成分股等信息公开透明,相关的介绍文章也特别多。即使是新手,稍微花点时间也能选到不错的指数基金。
此外,到了牛市指数表现也更好。要知道A股的牛市跟熊市完全是两种市场!牛市时炒作氛围浓厚,蜂拥而上的散户们几乎不看业绩,只看概念、听故事。这时候,大多数主动基金都会跑输指数。
所以牛市时买指数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给你们列一下上一轮牛市几个科技板块指数的涨幅↓
猛不猛?可以说,到了牛市,指数包含的小盘越多越好,整体概念越广越好,别管业绩,只需要跟着炒作就行了。
话说那个很猛的、也很*的科技龙头指数,根据数据显示,科技龙头相对沪深300和创50都有很高的超额收益,而且稳定性很强,过去8年的只有2年跑输创业板50,一次是2013,另一次是2015。就是因为这两年都有典型的小市值风格特征。
那么我的文章结论,是不是就是选指数基金获胜呢?
NO!
别忘了我之前给参与科技板块下的定义——投机!(参见前文:《泼一泼冷水,谈谈科技和5G板块的投资风险》)
既然是投机,风险控制才是第一位考虑的。
科技指数基金虽然涨的猛,容易选,表面上看适合新手。事实上,科技指数基金跌的也很快,散户们由于不擅长择时、不懂得获利了结,很容易就把赚的钱亏掉了,如果是追高,还可能亏更多。
而选主动基金,虽然牛市涨的不一定猛,但是基金经理可以在上涨中帮我们卖掉一些估值过高、涨幅过大的公司,保住收益,使我们跌的更少。还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行业的轮动切换。
刚才我对比的是今年的数据,由于今年科技板块主要是单边行情,难以体现基金经理的这种操作。
我给大家看看稍长期的科技主被动对比(2017.4以来)↓
2014.12.10以来,那时候科技类基金还比较少↓
可以看到在长区间的对比下,即使是中间还有换经理、管理费更高等因素,主动基金依然全面获胜了。
好了,可以说文章结论了:
·在科技板块,其实新手和散户们更应该选主动基金,让基金经理帮你择时,保住收益。
·科技指数基金,其实是更适合有能力择时的、有投机经验的老鸟,既能用指数基金获取*收益,又可能及时撤退。
但是这样的老鸟我估计少之又少,目前我是没看到有几个能做到,我是没那个能力,我自己选的是主动基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板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板块、中欧基金管理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