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宝盈策略增长
财联社8月1日
对比去年同期,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两项指标一减一增。从管理规模变动情况来看,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进一步攀升至1.74万亿元,同比增幅达8.07%。
据Wind数据,截至6月30日,华夏基金旗下54只基金(各类份额分开计)成立以来总回报超过100%。其中,华夏大盘精选A、华夏收入、华夏回报A等成立以来总回报均超过1100%,而这类“10倍基”行业并不多见,华夏大盘精选A复权净值增长率高达3804.07%。
营收、净利同比一减一增
与去年同期相比,华夏基金上半年营收和净利两项指标一减一增。其中,今年上半年营收较去年同期的36.52亿元减少0.19亿元,净利润则较去年同期的10.49亿元增加0.09亿元。
从管理规模变动情况来看,2022年上半年末,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进一步攀升至1.74万亿元,去年同期为1.61万亿元,同比增幅达8.07%。此外,截至2022年6月30日,华夏基金总资产为157.07亿元,总负债为44.66亿元。
而此次业绩披露的主要原因是华夏基金股东之一Mackenzie Financial Corporation的控股母公司IGM Financial Inc.将于近期刊发其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华夏基金的主要财务数据也将登载。
基于信息披露的公平原则,中信证券也相应披露了华夏基金2022年半年度主要财务数据。
规模突破万亿关口
虽然业绩快报并未披露具体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数据,但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华夏基金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关口。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华夏基金全部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为10886.58亿元,行业排名第4。其中,非货币型基金规模为7298.15亿元,在业内排名第2,而货币市场型基金为3588.43亿元。
对比2021年底数据,今年上半年华夏基金的规模攀升更多由货基的规模增量贡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华夏基金的公募基金规模增量为952.74亿元,其中非货规模较2021年底的6961.41亿元,增加了336.74亿元,而货基较2021年底的2972.43亿元,增加了616亿元。
股票型、混合型规模下滑
具体来看,非货基金的规模增量主要来源于债基的规模攀升。截至2022上半年末,华夏基金旗下债基规模合计为2072.23亿元,较2021年末的1612.45亿元增加了459.78亿元,增幅超过28%。
不过,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均出现规模的下滑。其中,2022年6月底股票型基金规模为2436.73亿元,较2021年底的2681.76亿元减少245.03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为1942.28亿元,较此前的2094.47亿元减少152.19亿元。不过整体来看,华夏基金在业内基金公司的非货基金规模排名并未发生变化。
作为行业的头部公司,华夏基金的动态也成为市场的聚焦点之一。日前,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曾公开演讲称,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公募基金一直是服务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根据专业、持续、深度的研究,公募基金可助力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为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中更具备增长潜力的方向,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优质公司做强做大。通过主动选择受益于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领域的企业,公募基金引导资本投向,服务于国家战略。
二是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公募基金积极帮助上市公司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比如近几年,基金公司重视ESG投资理念的实践,引导上市公司向负责任可持续方向转型。具体来说,公募基金助力上市公司更好发展,主要体现在发挥信息监督作用,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同时积极使用投票表决权帮助公司完善重大决策机制,为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提供专业化的建议,促进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助力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4月11日鲍斯股份(300441)盘中创60日新低,收盘报7.19元。
重仓鲍斯股份的前十大基金
鲍斯股份2021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6.58亿元,同比上升20.08%;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上升25.09%;扣非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上升27.08%;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5.14亿元,同比下降3.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371.45万元,同比下降20.3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6091.36万元,同比下降20.31%;负债率45.69%,投资收益-132.45万元,财务费用2025.65万元,毛利率35.44%。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4.62。
根据2021年报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基金共23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为宝盈策略增长混合。宝盈策略增长混合目前规模为14.48亿元,最新净值0.9517(3月22日),较上一日下跌0.46%,近一年上涨5.82%。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朱建明。朱建明在任的公募基金包括:宝盈睿丰创新混合A/B,管理时间为2017年1月5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63.36%;宝盈泛沿海增长混合,管理时间为2020年2月4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5.25%。
宝盈策略增长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
中国基金报
实习生 周倬睿
随着半年报的陆续披露,华夏基金打响上半年业绩披露“第一枪”。
8月1日,华夏基金控股股东中信证券发布公告,披露了华夏基金2022年半年报业绩情况:2022年上半年,华夏基金实现营业收入36.33亿元,与去年同期接近持平;净利润10.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千万元,相对去年也几乎是持平状态。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今年股债市场的“跷跷板效应”下,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出现一定萎缩,而固收类基金则出现较大增长,两相冲抵下,预计多家公募巨头的财务数据也将保持基本平稳,相对有利于偏固收类业务的基金管理人。但拉长时间看,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形成规模和业绩的良性驱动,基金管理人的长期财务数据才会更加亮眼。
营收36.33亿元 净利10.58亿华夏基金上半年财务数据平稳
8月1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中信证券控股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基金”)的股东Mackenzie Financial Corporation 持有华夏基金13.9%股权。Mackenzie Financial Corporation之控股母公司IGM Financial Inc.将于近期刊发其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其中将载有华夏基金的主要财务数据。
基于信息披露的公平原则,中信证券对华夏基金2022年半年度主要财务数据披露
截至2022年6月30日,华夏基金总资产157.07亿元,总负债44.66亿元;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33亿元,净利润10.58亿元,综合收益总额10.99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人民币17401.72亿元。
而在2021年上半年,华夏基金实现营业收入36.52亿元,净利润 10.49亿元,目前业绩保持几乎持平的水平。
从管理规模看,虽然近一年股债市场大波动,基金发行也出现反复,但华夏基金仍保持了规模的震荡攀升。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二季报,华夏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1.13万亿元,规模同比增长1525亿元,增幅15.6%。其中,今年上半年股债市场大幅波动期间,华夏基金规模增长919亿元,规模仍出现了8.86%的增长。
分结构看,今年上半年股市大幅波动,但是华夏收益宝货币、华夏惠利货币、华夏财富宝货币三只货基吸金超过600亿元,多只债基规模增长明显,是规模增长的第一大方向;另外,华夏基金旗下恒生互联网ETF、科创50ETF、恒生科技ETF三只ETF产品,也在今年股市下跌过程中“越跌越买”,也有230多亿的净买入;最后,虽然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不佳,但同业存单、绩优基金经理发行的债券基金等新基金,发行规模仍在高位,也为基金规模贡献不少。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夏基金发行了百亿体量的同业存单基金,华夏鼎优、华夏卓信1年、华夏鼎成1年等新基金,今年二季末总计也有320多亿的新基金规模增量,也成为规模的重要增长部分。
股债“跷跷板”效应下上半年固收业务占优
业内人士表示,在今年股债市场的“跷跷板”效应下,今年公募权益类基金规模下降,固收类基金规模上升,整体也带来对公募基金财务数据的影响。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权益类基金管理规模7.94万亿元,比去年末减少7883亿元,上半年规模萎缩9%;而从固收类基金来看,同期管理规模则从16.28万亿元增至18.13万亿元,半年规模激增1.85万亿元,规模增幅11%。
谈及上述变化对财务数据的影响,北京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表示,一般而言,公募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取1.5%的管理费率,该类型基金规模的变化,对基金的营收和利润影响较大;而纯债、货基管理费平均管理费0.3%左右,因此,在今年权益类基金规模下降、固收类基金规模大增的背景下,两相对冲下,可能多数公募的经营情况仍将保持在稳定状态。
“随着后续越来越多公募基金披露财务数据,预计今年上半年多数公募经营数据保持稳健,总体上会对偏重固收业务的公募更加利好一些。”上述北京公募市场部人士称。
北京一位公募高管也表示,今年上半年的市场情况,对偏重固收类业务的公募形成利好,公司管理规模可能会出现较快增长。而对于偏重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公募,短期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经营下滑,但从长远看,只要公司可以扎扎实实做好投研,优化长期投资业绩,吸引更多资金的净流入,并带动管理规模的稳定增长,权益类基金对公司的长期财务数据会有更大的贡献。
从2022年二季报数据看,绝大多数的公募基金今年规模实现了逆势增长。公募前30强中,24家公募管理规模出现了增长,广发基金规模增长最多,新增规模超过1800亿元,鹏华基金新增1582亿元,平安、华夏基金同期规模新增也超过900亿元,预计多家公募巨头的财务数据都将保持平稳的发展势头。
中国军方有什么样的反应?外交部回应!刚刚,李显龙敦促佩洛西!
文|AI财经社实习生 魏晗 许亚玲
编|陆佳
11月2日下午,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特别公告,公告称其基金经理蔡向阳于11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41岁。
蔡向阳于2007年10月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4年5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先后负责华夏回报、华夏回报二号、华夏稳盛、华夏常阳等多只基金和产品的投资管理工作。根据公告,蔡向阳生前“曾经6次荣获明星基金、金牛基金、金基金等奖项,所管理基金累计为持有人分红超142亿元。”
管理规模超600亿,有产品回报达170%
蔡向阳生前在管产品达到9只,管理总规模达到635.87亿元,其管理基金规模一度占据华夏混合基金的三分之一,被称为“华夏一哥”。据了解,华夏基金甚至有许多基金是为蔡向阳私人订制,其名称都包含“阳”字,如华夏常阳,华夏睿阳,华夏兴阳等。
蔡向阳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分别是华夏回报和华夏回报二号,均已管理超过7年,任职回报均在170%左右。其中,华夏回报自2003年成立至今,涨幅达到1879.75%,被称为基金“分红之王”。根据其2020年年报,该基金过去一年、三年和五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达到54.05%、67.76%和118.08%。华夏回报二号,根据其2020年年报,过去一年、三年、五年的净值增长率为52.18%、66.01%、116.13%。
而其管理华夏稳盛的任职回报为91.52%,华夏常阳三年定开混合、华夏翔阳两年定开混合、华夏睿阳一年持有混合,以及华夏兴阳一年持有混合的任职回报分别为51.35%,46.32%、33.5%以及30.95%。
基金经理的突然离世,令许多投资者感到心痛与惋惜。在天天基金的评论区中,有众多基民表达哀悼,也有基民们关心其管理的基金将会托付给哪位基金经理。
华夏基金向AI财经社表示,目前基金没有大的调整,正常运作中。有关基金经理的调整,需要监管备案,调整完成以后会发布更换基金经理的公告。
基金经理成高危职业?
蔡向阳的突然去世令人惋惜,但这也不是基金界第一次传来这样突然的噩耗。据了解,长期从事基金工作的基金经理们,精神压力大,休息时间少,吃饭不规律似乎是常事,这样对身体健康的损耗很大。许多基金从业人员都有着大大小小的职业病,如肠胃炎、颈椎病、结膜炎等。
2009年,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明星基金经理孙延群因消化道出血身亡,年仅41岁。有报道称,在去世前的最后一天,孙延群还躺在病床上查看市场有关的研究报告。
2011年,银华基金基金经理杨长清因白血病去世,年仅37岁。有熟悉杨长清的业内人士表示,“杨长清的病肯定与工作压力和长期劳累有关”。
2018年3月,中邮基金总经理周克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45岁。周克被称为中邮的灵魂人物,自中邮基金2005年创立后,便一直担任总经理职务,带领中邮从名不经传的小基金公司挂牌新三板,成为第一家挂牌的公募基金公司。
事实上,除了基金行业,也有令人惋惜的精英离去。2018年7月,招商证券研发中心研究总监杨晔因病去世,年仅48岁。据报道,杨晔于2018年6月30日还在出差。
资料显示,杨晔曾任招商证券董事总经理、研发中心研究总监,长期从事基金评价分析与研究工作。在基金评价和研究领域具有多年专业经验,主持建立了招商证券基金评价体系。于2010年带领团队获得中国基金业协会授予的基金评价业务资格。
据悉,杨晔曾作为券商方面的专业人士参加中国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的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并担任ETF产品审核专家。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夏基金公司怎么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夏基金公司怎么样、宝盈策略增长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