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今天大A就是个戏精,早上直接高开高走,大家以为又是逼空大涨的一天!谁知大盘拐头向下,沪指一度跌近1%,创业板大跌近2%,这波跳水到下午两点钟,很多人以为大势已去,尾盘指数又深V,爆拉差点翻红了。
上次沪指在半年线附近时,也是连续高位横盘震荡,回踩一度破了10日均线,不过整体跌幅并不大,期间日周期MACD指标没死叉,5日均线也没死叉10日均线,之后一个强反抽,就突破了。这次还会这样吗?
被特停的中通客车、浙江世宝即将复牌,明天可以关注一下它们的表现以及对汽车相关板块的影响。如果还能继续操作,市场情绪会再次被带动。
重磅文件催化,钒电池板块狂飙8%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其中提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时,应进行一致性筛选并结合溯源数据进行安全评估。
钒电池优劣分析(对比锂电池)
优势
优势1、安全性强,易扩容
液流电池的电解液与电堆是相分离的,由于全钒液流电池电解质离子存在于水溶液中,不会发生热失控、过热、燃烧和爆炸。
钒电池的电堆作为发生反应的场所与存放电解液的储罐分开,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电池的自放电现象。功率只取决于电堆大小,容量只取决于电解液储量和浓度,设计灵活。当功率一定时,要增加储能容量,只需要增大电解液储罐容积或提高电解液体积或浓度即可(类似于加汽油),而不需改变电堆大小。
优势2、中国钒资源产储量全球第一,自主可控
中国锂盐产量占比65%,资源高度依赖进口。
2021年中国锂盐产量合计约35.5万吨碳酸锂当量,占全球锂盐产量的65%。中国以13%的全球锂资源产量支撑了全球65%的锂盐产量,锂资源高度依赖进口。
中国钒产量占68%,资源可完全自给:全球生产钒的国家主要有中国、俄罗斯、南非和巴西。2020年全球钒产量为10.8万吨,其中中国产量7.3万吨,占比68%;俄罗斯、南非和巴西钒产量分别为1.9万吨、0.9万吨和0.7万吨,占比分别为18%、8%和6%。
优势3、更适用于长时储能
优势4、环保性高
相关概念股全整理
07月15日讯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基金07月14日上涨2.37%,现价1.099元,成交107154.1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1.1252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上涨2.27%,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02%。
本基金跟踪指数为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报告期内,本基金收益率为-21.04%,业绩比较基准为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
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上涨0.76%,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10.68%,近6月本基金净值下跌17.51%,近1年本基金净值下跌30.29%,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0.7814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张弘弢,自2020年09月2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3.59%。
荣膺,自2020年09月2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1.86%。
【深圳商报-读创】
读创/深圳商报
7月以来,钒电池概念股异常火爆,多次领涨A股市场,俨然成继锂电后储能赛道的又一新风口。
7月20日,钒电池概念再度聚焦市场人气,截至收盘,板块指数涨幅近4%。其中龙头股攀钢钒钛涨停,近19个交易日股价翻倍。同时,一墙之隔的“钛白粉”产业,包括中核钛白、金浦钛业等企业,也因废料中含有可提取的钒而借势大涨。
7月20日钒电池概念涨幅榜
作为新能源储能“新贵”,钒电池产业为何引来产业界和资本界追捧?
据公开资料显示,钒电池一般指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简称为钒电池(Vanadium Redox Battery,缩写为VRB),是一种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液态的氧化还原电池。
钒液流电池是大功率、大容量和长时储能的理想技术路线,未来有望实现装机量的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国内钒产量超过5万吨,其中,超过90%的钒被应用于钢铁生产,用于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和耐热性。据乐观估计,2030年全球钒用量有望在2021年基础上翻一番。随着新型储能技术快速渗透,钒液流电池发展前景广阔。
▎攀钢钒钛19个交易日股价翻倍
行情数据显示,攀钢钒钛7月20日再度涨停,全天换手率11.23%,成交额65.75亿元,总市值为61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自6月24日启动以来,攀钢钒钛股价持续上涨,7月便进入加速模式,截至7月20日收盘,在19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106.05%,同时股价也刷新自2011年9月以来新高。
对于近期股价连续攀升的走势,7月20日晚间,攀钢钒钛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连续3个交易日(2022年7月18日、2022年7月19日、2022年7月20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积超过20%。经核实,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在股票异常波动期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没有买卖公司股票。
公告称,公司2022年继续与大连融科就全钒液流电池用钒储能介质委托加工和钒储能介质购销签订了商业合同,若合同得以全部顺利执行,按照铁合金在线网站公布的目前钒产品市场价格水平计算,交易金额规模约5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低,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构成重大影响。
近期,攀钢钒钛在互动平台解答投资者问题时阐明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钒、钛和电,其中钒、钛是公司战略重点发展业务。
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文件对储能安全性提出要求,而全钒液流电池具备安全性高、扩容性强、循环寿命长、全生命周期成本低等优点。据研究机构EVTank数据,预计2025年钒电池新增规模将达到2.3GW,2030新增量将达到4.5GW,届时钒电池储能项目累计装机量将达到24GW,当年新增市场规模将达到405亿元。
攀钢钒钛7月9日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4亿元~11.5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50.72%~66.66%。
除中报预告业绩实现高增长外,近日持续活跃的钒电池概念也为攀钢钒钛的走强添砖加瓦。
民生证券认为,钒电池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业绩增长点。2021年公司与大连博融及相关子公司、参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公司多钒酸铵原料加工成钒储能介质,并全部用于恒流公司(大连博融参股公司)的“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国家示范项目(一期)”项目中。公司钒电池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钒电池产业空间广阔,产业链有望集体受益
光大证券指出,攀钢钒钛目前拥有全球*的钒产品产能,产能折4万吨五氧化二钒/年,原料优势显著。2021年9月,公司与连博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钒电池产业链实现优先供应、共建电解液工厂及储能装备生产等方面合作。受益于钒电池的发展,公司钒制品的价值有望重估。
钒行业具有市场规模小,下游消费领域集中以及供应端集中度高的特点。以上特点使得钒价对于供需失衡呈现出高弹性特征,例如2018年由于钢铁行业用钒量增加,钒价在一年内涨幅超过400%。假设未来钒行业供应保持缓慢增长态势,在储能用钒量激增的拉动下,我们预测2025年全球钒供应缺口将达到3.0万吨,2030年缺口将扩大至9.6万吨,显著的供需缺口或刺激钒价再次出现大幅上涨的行情。
▎储能消费快速扩容,原料端或成关键点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电力装机量快速增长,国内储能需求持续旺盛,据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抽水蓄能以外技术)规模达30GW以上,并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目前,钒电池等液流电池已处于商业化前夕,同时,相较于锂电池而言,我国钒资源储量和产量均居全球第一,资源端更为可控。
中信证券认为,钒液流电池是大功率、大容量和长时储能的理想技术路线,未来有望在新型储能技术中实现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受益于钒液流电池对钒消费的拉动,预计到2030年全球钒用量将在2021年基础上翻一番。储能用钒激增叠加供应增长缓慢,钒价或因此出现大幅上涨。在钒液流电池装机量上升的过程中,上游钒资源将是率先获益的环节。
不同于常见金属元素的广泛分布,目前,我国可提取的钒矿,主要分布于四川攀枝花和河北承德,其中,四川攀枝花地区钒储量,占国内已探明钒储量的87%。其余地段,包括中核钛白所在的甘肃省,主要分布的钒矿都是石煤,这种矿藏提钒虽然简单易行,然而资源利用率较差,并且存在极为严重的环保问题,目前已基本被禁止。正如中信证券所提到的那样,目前,制约钒电池产业化的重要因素,就是钒供应的紧缺。
这也意味着,行业的首轮和长期红利,必定属于那些钒产业链的头部企业。具体来说,就是钒矿的持有者和钒提取技术的持有者。
审读:孙世建
ID:jrtt
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高中,钒电池板块领涨。
Wind数据显示,7月20日,钒电池指数(8841629)大涨6.05%,报1927.74点,领涨两市。同时,指数成分股全部收红。
其中,振华股份(603067)、安宁股份(002978)、攀钢钒钛(000629)等悉数涨停。金浦钛业(000545)、河钢股份(000709)、易成新能(300080)、惠云钛业(300891)等均涨超6%。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钒电池板块表现持续向好。Wind数据显示,钒电池指数20日涨幅实现24.97%,60日涨幅达27.53%。同时,在上半年市场经历深度回调背景下,年初至今同样实现收涨,上行7.03%。
对于钒电池板块的走强,市场人士分析称,主要是需求增长所致。
“近期,钒电池板块涨势较好,主要是政策驱动的。6月份,政策端对储能安全性要求的进一步调高,使得以钒电池为主的液流电池,成为大中型储能的重要方式。因此,市场预期接下来钒电池的需求,或加速增长。”有券商电新分析师对
据悉,国家能源局6月29日发布了《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
国泰君安证券钢铁团队报告指出,“双碳”背景下,与清洁能源匹配的储能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其中,钒电池以其自身安全、环保、超长循环次数等特性,在新的政策背景下,有望成为电化学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大证券研报同时指出,钒电池在储能领域空间广阔。全钒液流电池是目前商业化较为成熟的液流电池,在长时储能领域大有可为。同时,相对锂电池,具有安全性高、生命周期成本低等优势。
“首先,全钒液流电池安全性高、易扩容。锂电池易发生内部短路而导致自燃,而全钒液流电池电解质离子存在于水溶液中,不会发生热失控、燃烧和爆炸。同时,全钒液流电池的电堆、电解液相对独立,可通过增大电堆功率和电解液来提高储电量,可扩展于百兆瓦级储能电站。”光大证券表示。
光大证券进一步指出,全钒液流电池还兼具循环寿命长、易回收,全生命周期成本低等优点。一方面,钒电池寿命长,循环次数可达10000次至20000次。另一方面,由于钒在电解液仅发生价态变化,基本可以完全回收。钒电池全生命周期成本已经低于锂电池。
“截至2021年底,中国钒资源储量占全球39%,产量占全球68%,均处全球第一。而锂资源中国储量占比仅7%。”光大证券表示。
展望后市,光大证券认为,随着补贴和鼓励资源开发,技术驱动降本,钒电池有望高速增长。
“2021年,钒电池在国内新型储能中装机占比不到1%。目前,已有多个钒电池项目在建,预计2021年至2026年,保守情况下,中国钒电池年新增装机量的复合增长率或为42%,理想情况下,有望达56%。”光大证券称。
配置方面,光大证券建议投资者关注拥有丰富钒资源,且逐步布局钒电池产业链的攀钢钒钛。同时,建议投资者关注河钢股份。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同时建议投资者关注攀钢钒钛,认为伴随钒电池需求的上升,钒资源供给或逐渐趋紧。因此,深耕钒电池领域的攀钢钒钛,将充分受益于钒电池需求的增长。
不过,光大证券同时提醒投资者,对于钒电池板块,需关注资源开发不及预期导致钒价上涨,及技术更新带来的降本不及预期风险。
“目前,钒电池项目投资成本是目前锂电池储能电站投资成本的2倍以上。同时,钒电池能量密度低、能量转换效率也低于锂电池。此外,钒电池需求的高速增长,下一步或拉动钒价上涨。”光大证券进一步指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钒电池概念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钒电池概念股、华夏50etf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