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07月18日讯 嘉实沪深300ETF基金07月15日下跌1.47%,现价4.*元,成交64011.36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4.3068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下跌1.46%,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13%。
本基金跟踪指数为沪深300指数,*报告期内,本基金收益率为87.72%,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
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上涨0.35%,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2.81%,近6月本基金净值下跌8.95%,近1年本基金净值下跌16.04%,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1.9226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2次,累计分红金额11.15亿元。目前该基金不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何如,自2016年01月05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36.38%。
刘珈吟,自2021年09月24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1.22%。
10月24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拟公开发行500亿元总额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浦发转债”),创下A股可转债*融资规模纪录。浦发转债期限为6年,至2025年到期。
在募集资金用途方面,浦发银行在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发行可转债是上市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经有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和江苏银行三单上市银行可转债在完成发行。
A股史上*可转债 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根据浦发银行公告,浦发转债及未来转换的公司普通股股票将在上交所上市,本次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为500亿元,发行数量为5亿张,每张面值为100元,按照面值发行。浦发银行的主体信用级别为AAA级,本次可转债的信用等级为AAA级。
本次发行的可转债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六年,即2019年10月28日至2025年10月27日。在利率方面,浦发转债票面利率随着年份后移逐步提升,六年的票面利率分别为: 0.20%、0.80%、1.50%、2.10%、3.20%、4.00%。该可转债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归还本金和最后一年利息。
在转股期方面,浦发转债转股期自可转债发行结束之日满六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可转债到期日止,即2020年5月4日至2025年10月27日止。初始转股价格为15.05元/股。
浦发银行表示,本次发行的可转债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支持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在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
在资本充足性方面,浦发银行制定了2019-2021年资本管理规划,提出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应达到12.0%、10.0%、9.0%。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74%、10.09%和9.43%,刚刚达到此前设定的目标,并且较上年末出现下降,三个指标分别下降0.30、0.36、0.63个百分点。
浦发银行表示,虽然目前的资本充足水平符合现阶段的资本监管要求,但资产规模的持续增长对资本充足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行需在持续满足监管要求的同时,亦为后续可能提高的监管要求预留空间。通过公开发行可转债,浦发可逐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满足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
除了可转债之外,浦发银行还发行了300亿元规模的永续债,今年7月12日发行完成,募集资金计入其他一级资本。
可转债、永续债、优先股……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
今年以来,A股市场共有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和江苏银行三单上市银行可转债在一季度完成发行,发行规模分别为260亿元、400亿元、200亿元,加上浦发银行本次发行的可转债,总规模达到1360亿元,远超去年。银行发行的可转债金额一般较大,据wind数据,目前存续的可转债中,银行可转债占据了前四名。
从当时的发行认购情况来看,三家银行的可转债均受到投资者较高的追捧,申购量屡创新高,平均网上中签率仅为0.034%;其中中信银行有效申购倍数达到5497倍,是A股可转债迄今为止最火爆的一次申购。
从上市表现来看,平安银行转债上市首日上涨14.07%,中信银行转债首日上涨8.00%,江苏银行转债首日上涨9.14%,申购收益表现良好。
分析显示,随着近期银行板块估值回升,A股市场可选择的优质银行转债稀缺,浦发银行此次启动发行可转债,将进一步满足市场投资者对优质银行转债的配置需求,预计将迎来新一轮的申购热潮。
从可转债募资用途来看,今年至今4家发行可转债的银行,募集资金用途都是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这也显示了商业银行资本“补血”的紧迫性,从数据来看,今年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出现下降趋势。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1%,较上季末下降0.24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40%,较上季末下降0.1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12%,较上季末下降0.06个百分点。分机构类型来看,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最多,从一季度的12.64%降至二季度的12.43%,下降0.21个百分点。
事实上,监管层一直鼓励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今年2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一是对商业银行,提高永续债发行审批效率,降低优先股、可转债等准入门槛,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同时发行多种资本补充工具;二是引入基金、年金等长期投资者参与银行增资扩股,支持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债券市场交易。
今年以来,已经有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渤海银行、交通银行、广发银行等9家银行发行了永续债,合计规模达4550亿元。
另外,今年7月19日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修订)》,修订了非上市银行发行优先股的要求,非上市的中小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途径进一步扩宽。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银行频频补充资本金的原因,主要是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包括对资本充足率的指标要求,以及大额风险暴露对一级资本的要求,还有资管新规对风险资产总额影响带来的资本金压力。除此之外,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还面临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出台的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监管要求,我国主要是四大行。
我国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手段主要有定增、配股和可转债的权益部分三种途径,目前主要采用定增、可转债;其他一级资本补充工具包括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补充工具主要是二级资本债。目前银行再融资已走上加速轨道,再融资步伐加快,永续债、优先股、可转债等资本补充工具大量发行,银行大力补充资本金,支持实体经济形成资金良性循环是大势所趋。
新京报
07月07日讯 嘉实沪深300ETF基金07月06日下跌1.26%,现价4.515元,成交43907.68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4.4599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下跌1.44%,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04%。
本基金跟踪指数为沪深300指数,*报告期内,本基金收益率为87.72%,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
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上涨6.75%,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4.62%,近6月本基金净值下跌7.49%,近1年本基金净值下跌11.59%,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1.9876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2次,累计分红金额11.15亿元。目前该基金不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何如,自2016年01月05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43.29%。
刘珈吟,自2021年09月24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6.72%。
尊敬的持有人朋友:
您好!非常诚挚地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嘉实沪深300ETF(159919)及其联接基金(A类:160706 C类:160724)的支持和信任。
2005年4月沪深300指数的诞生,意味着中国证券市场创立10多年来第一次有了反映整个A股市场全貌的指数。伴随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成熟完善,沪深300指数作为中国优质上市公司的精选集合,是周期冷暖和产业变迁的生动标本,当仁不让地成为了A股市场的旗舰指数。而作为场内首批、深交所首只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基金——嘉实沪深300ETF伴随着A股市场和持有人十年栉风沐雨,一路前行。值得一提的是,嘉实沪深300ETF联接基金(LOF)是场外第一只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基金,与沪深300指数一同见证了A股的变迁。
十年间,尽管历经多轮行情起伏,嘉实沪深300ETF及其联接基金广受投资者青睐。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嘉实沪深300ETF规模高达176.13亿元,在全行业股票型ETF中规模排名第十二,同时也是深市规模*的ETF产品;嘉实沪深300ETF联接基金管理规模达101.8亿元,在全部跟踪沪深300ETF的联接基金中规模*,同时也是历年规模*的跟踪沪深300ETF的联接基金。截至2021年末,嘉实沪深300ETF及其联接基金持有人合计已达129万,产品受众广泛,备受肯定。
在多年运作管理中,嘉实指数投资团队基于自身投研实力与创新优势持续赋能,不断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拓展指数工具的投资价值,为该基金的续航远行树立了一座座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在境内外诸多资管机构中,嘉实基金发挥专业优势,不断发掘沪深300的投资价值,围绕沪深300ETF构筑产品生态圈,伴随着生态体系的不断丰富完善,嘉实基金创造了数个业界标杆。
2005年,嘉实沪深300LOF基金成立,是全市场首只跟踪沪深300指数的指数基金,这一只嘉实指数团队历史最悠久的“元老基金”伴随着我们的持有人走过了中国经济飞速腾飞的十七年。
2012年,嘉实沪深300ETF诞生,与跟踪沪深300的场外指数基金形成互补,推进了沪深300指数投资场内与场外全覆盖,也成为了全市场首批沪深300ETF;同年,嘉实沪深300LOF基金成功转型为嘉实沪深300ETF的联接基金,实现了场内外持有人的有效联动。
2019年,嘉实沪深300ETF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申赎模式改制”,大大的提高了交易申赎效率。同年底,伴随深交所跨市场ETF交易和申赎机制升级,深交所沪深300 ETF期权重磅登场,嘉实沪深300ETF成为深交所首个且*一个ETF期权标的,产品生态圈再度延展。
2020年,恒生嘉实沪深300指数ETF在香港市场开售,为香港投资者跨境投资沪深300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场内指数工具,而该基金跟踪的标的——嘉实沪深300ETF也顺势成为首批深港ETF双向互通基金。
毫无疑问,中国正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国力量,历久弥新,中国*的核心资产代表——沪深300指数将迎来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这主要源于沪深300指数的三个特性:市值代表度、盈利稳定性、指数进化力。
首先,沪深300指数为典型的大盘风格指数。沪深300指数由沪深两市A股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代表性的300只股票组成,成份股基本都是各行业龙头,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在今年A股盈利增速整体下行的背景下,龙头公司可以有更强的抵御经济下行压力的能力。
其次,沪深 300 指数具有持续稳定较高的盈利能力,这是指数未来长期走好的基础。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净利润增速与全A基本保持一致,但沪深300指数的ROE水平持续高于全A。虽然近几年沪深300指数的ROE水平有所回落,但一直保持在 12%左右的水平。这也可以看出沪深300指数在近几年市场面临贸易冲突、疫情冲击等不利因素冲击情况下仍能表现出较强的盈利韧性,盈利能力较为稳健。
第三,行业分布较为均衡,新兴行业占比不断提升。沪深300指数,仿佛是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缩影。最近十几年来,国内一直着力于经济转型,从而推动了消费、医药、科技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些行业中很多公司都逐渐成长壮大,已跻身A股市值前列,并成为了沪深300指数的成份股,于是沪深300指数中新兴产业占比扩大,行业分布更加均衡。我们看到虽然金融地产、石化、钢铁、煤炭等周期行业市值较高的龙头公司仍然在列,但权重占比已有下滑,而消费、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等新经济板块也逐渐崭露头角,权重占比升幅较大。可以说沪深300指数行业结构的变迁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随着新兴产业的优质上市公司不断涌入,将持续为沪深300指数注入活力,那么沪深300指数也能够保持长期优势,助力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和转型升级红利。
今年以来,在海外通胀预期升温、美联储流动性收紧、地缘政治以及国内疫情冲击的影响下,市场悲观情绪蔓延,全球各大主要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沪深300指数亦未能幸免。但作为A股市场的核心宽基指数,其成份股基本都属于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能够表现较强的竞争力,整体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也好于其他宽基指数。
2022年是稳增长大年,根据历史经验,在稳增长发力阶段,稳增长政策的力度往往有可能超出市场预期,国内优质龙头企业有望受益,对沪深300指数形成支撑。作为中国核心资产的代表,沪深300指数还具备持续稳定较高的盈利能力,在经过前期调整后,当前估值也已经处于历史较低区域。展望未来,在政府稳增长、稳经济的目标下,在流动性较为充裕以及外资逐渐恢复对中国信心的背景下,我们预计资金将会逐步回流核心资产,沪深300指数将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当我们每次开启梦想之旅的时候,都会无比期待那激动人心的瞬间。但在成功之前,都是无数的细节、可能的风险以及悠长的时光。在这个高速前行的时代,中国正迎来前所未遇的机遇和调整,我们应该拥有足够的自信去应对前方任何的挑战。
这是属于拓荒者的未来,属于创新者的世纪。任何战役(疫)都有终点,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未来那个终将拨*雾见到的青天。
最后,再次诚挚地感谢您的坚定持有。我们期许与子偕作,与子偕行!
您的基金经理:何如、刘珈吟
风险提示:本文中嘉实沪深300ETF及嘉实沪深300ETF联接基金的风险评级均为R3,适合风险承受能力C3及以上的投资者,请投资者选择符合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的产品。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资讯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嘉实300》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嘉实300、浦发发债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