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1月10日讯 华夏优势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夏优势增长混合,代码000021)11月09日净值上涨2.39%,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2.8260元,累计净值为3.9960元。
华夏优势增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478.60%,今年以来收益47.42%,近一月收益9.15%,近一年收益57.00%,近三年收益48.19%。
华夏优势增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4次,累计分红金额104.95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郑晓辉,自2013年05月10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36.10%。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宁德时代(持仓比例5.96%)、立讯精密(持仓比例5.94%)、先导智能(持仓比例5.36%)、通威股份(持仓比例3.78%)、五粮液(持仓比例3.46%)、贵州茅台(持仓比例3.29%)、北摩高科(持仓比例2.30%)、璞泰来(持仓比例2.24%)、爱尔眼科(持仓比例2.14%)、七一二(持仓比例2.01%)。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3季度,全球经济呈现触底弱复苏态势。新冠疫情全球范围内仍然处于不断蔓延态势,美国、欧洲新冠疫情二次爆发的风险加剧,而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新增患者数目仍在高位徘徊。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方案迟迟无法出台,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发生动摇。美国8月中旬进一步收紧对华为的限制,9月中旬对海思的限制正式生效,台海局势进一步紧张,中美冲突不断升级。国内方面,工业增加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延续回升态势,新增社融、新增信贷等金融数据高位震荡,随着PPI环比不断回升,央行货币政策逐渐回归正常化,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上行。
3季度,A股市场先扬后抑,整体呈现震荡走势。军工、免税等内需受益板块以及部分经济复苏相关的汽车、建材、化工等板块表现相对较好,估值相对基本面透支较高的部分TMT、疫苗等股票表现较差。
报告期内,本基金基本上维持了较高的仓位。主要增持了部分基本面逐渐变好、受益于十四五规划的军工、光伏等成长股,减持了一些涨幅偏大、估值明显透支的疫苗、计算机等个股。由于坚持了一贯的中高成长型价值投资风格,本报告期基金净值表现一般。
国内*钢铁公司的产能扩张仍在继续。
7月14日晚间,山东钢铁(600102.SH)公告称,山东省国资委正在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宝武)筹划对山东钢铁集团战略重组事项。山东钢铁集团为山东钢铁的控股股东,此次重组可能导致山东钢铁的控股股东发生变更。
山东钢铁集团是国内第七大钢铁公司,去年粗钢产量3111万吨。中国宝武是国内*钢铁企业,2020年粗钢产量1.15亿吨。两家公司合并后,粗钢年产量将接近1.5亿吨,占到中国粗钢总产量的14%。
山东钢铁集团成立于2008年,由济钢集团、莱芜钢铁集团、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所属企业(单位)划转设立。
山东省国资委为该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70%。山东国惠投资有限公司和山东省社保基金理事会分别持有山东钢铁集团20%和10%的股权,两者均隶属于山东省政府。
2020年,山东钢铁集团营收2207亿元,归母净利润约9亿元。截至去年年底,山东钢铁集团总资产3736亿元,总负债3094亿元,资产负债率接近83%。
山东钢铁集团目前下辖三大板块,分别为钢材、金融和其他类。钢铁板块占集团总营收的比例超过五成,其主导产品包括齿轮钢、合金钢和轴承钢。山东钢铁集团78%以上的钢材在山东省内销售。
山东钢铁集团的金融板块主要由中泰证券(600918.SH)构成,其他板块则涵盖耐火材料、铁矿粉、铜及其他金属原料等业务。除山东钢铁和中泰证券外,该集团还下辖两家上市公司金岭矿业(000655.SZ)和鲁证期货(01461.HK)。
作为山东钢铁集团的重组方,中国宝武成立于2016年。过去两年,中国宝武接连重组了马钢集团、太钢集团和重庆钢铁(601005.SH)等多家大型钢铁企业。三家公司分别为安徽省、山西省和重庆市*的钢铁企业,它们的粗钢总产能约为3500万吨。
去年10月和今年2月,中国宝武还先后托管了央企中钢集团和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昆钢控股)。
中国宝武董事长陈德荣去年末对外透露,多笔行业重组落地后,中国宝武去年的粗钢产量超过多年排名榜首的安赛乐米塔尔,在规模方面跻身全球*钢铁集团。2020年,中国宝武营收达到6737亿元,归母净利润250亿元。
中国宝武在2017年提出一项名为“亿吨宝武”的产能扩张规划,计划2021年前将自身的产能提升至8000万-1亿吨。
在中国宝武内部,“亿吨宝武”的目标现已被“超亿吨宝武”的新口号所取代,表明出这艘钢铁航母继续扩张产能的雄心。
陈德荣在多个场合提及,中国的钢铁年产量已超过10亿吨,即便是“亿吨宝武”目标实现,也只占到市场的十分之一,中国宝武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本文梳理一下华夏基金,,要求基金经理上任满三年,股票占比大于60%,类型是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基金,多份额保留A类,过去三年业绩大于***,满足条件的有13只基金,本文来看看他们的一些数据以及四季报持仓变动情况。
13只基金共涉及12位基金经理,其中郑晓辉出现2只,13只基金按照过去三年的业绩排序如下,业绩相对较好的几位我都标了红色,基金经理有郑泽鸿、吕佳玮、林晶、周克平、孙轶佳、郑晓辉、董阳阳、佟巍。
其中佟巍的华夏经典混合(288001)我标了黄色底纹,这是*的一只平衡混合型基金,能上榜也是牛了,不过我看了一下股票占比70.37%,这个数据有点高。
13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任职回报、基金经理年限、在管基金数量、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股票占比、相对前期高点的回撤情况感觉业绩靠前的基金经理相对比较受到机构认可的是林晶,林晶在我之前文章出现过很多次,比如在《28位“总监”,最牛的三年收益率326.21%》一文里也出现过,她是华夏基金现任投资研究部总监。
下面简单挑选几位基金经理梳理一下持仓变化,再看一下在四季报中他们的看法。
01、郑泽鸿
郑泽鸿目前在管基金3只,在管规模309.86亿元,基金经理年限4.65年,华夏成长先锋一年持有混合A(013389)是2021年11月16日成立的,目前还没有披露持仓,撇开暂时不表,另外两只基金华夏核心制造混合A(012428)、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003834)的重仓股在2021年四季报披露的持仓变动整理加仓的有华友钴业、洛阳钼业、永兴材料。不过华友钴业也有减仓动作……
翻看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003834)的四季报,郑泽鸿认为,站在长周期角度,新能源长期空间依然很大,汽车电动化的过程刚刚开始,未来将进入加速电动化的阶段。但短期看半年或者一年,完全有可能跑不赢其他指数,类似2021年的白酒和医药。
02、吕佳玮
吕佳玮目前在管规模14.89亿元,在管基金2只,其中华夏核心成长混合A(012703)2021年12月刚成立撇开不谈,管理时间最久的华夏节能环保股票(004640)从名称来看是一只偏主题的基金,具体四季度的持仓变动整理如下,加仓的有欣旺达、华友钴业、宁德时代、宇瞳光学。
翻看华夏节能环保股票(004640)四季报,吕佳玮认为投资的核心是做滤波,即如何从每日繁杂的信息中过滤出长期的信号,关心的是长期的影响和变化,可再生能源结构转型,各领域的电气化、智能化、低碳化。在这些长期的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寻找到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公司,仍然坚持精选优质成长股的理念,继续看好新能源车、光伏、军工等板块以及其他细分制造业龙头的投资机会。
03、林晶
林晶目前在管基金244.96亿元,在管基金7只。华夏时代前沿一年持有混合A(011930)成立于2021年8月24日,所以是下半年建仓的,四季报是*披露持仓信息,当前前十大持仓分别是宁德时代、、腾讯控股、深信服、璞泰来、亿纬锂能、智飞生物、美团-W、立讯精密、海康威视。
挑选林晶在管的六只基金见下表,统计60只重仓股四季度持仓变化情况。加仓的有璞泰来、深信服、、金宏气体、福斯特、先导智能。
翻看华夏策略混合(002031)四季报,林晶减持了价格见顶回落的煤炭、化工、以及部分光伏品种,小幅增加了券商、军工、电子、汽车零部件以及地产产业链上建材、轻工等行业的配置比例。
04、周克平
周克平目前在管规模187.72亿元,在管基金6只,挑选稍早上任的五只见下表,统计这五只基金的50只重仓股四季度的持仓变化如下,加仓的有立讯精密、金蝶国际、华友钴业等。
翻看华夏复兴混合(000031)的四季报:对国防军工中的航空装备、航空发动机、电子元器件依然保持了重点布局,增持了消费电子的龙头公司。对于半导体,降低了集中度,但是依然保持关注,随时准备重拳出击。医药、云计算 SAAS、现代服务业、化工新材料领域。
05、孙轶佳
孙轶佳目前在管基金238亿元,在管基金8只,挑选三只她独自管理的基金见下表,整理30只重仓股的四季度持仓变动如下。加仓的有传音控股、欧派家居、。
翻看华夏新兴消费混合A(005888)的四季报,孙轶佳认为房地产政策的修复将带来地产产业链中的消费品公司的预期修复,因此依然维持了对家居行业的配置;我们认为大众消费品在前期大幅度调整后也进入了价值区间,因此增加了对大众消费品的配置权重;同时我们看好中国消费品公司走向全球的发展机会,因此对相关公司进行了一定的配置。但基于长期价值,我们逐步降低了对汽车及其智能化方向的整体配置比例。
06、郑晓辉
对于郑晓辉,估计很多读者不了解,在我之前的文章《2006年上任的基金经理,只知道周蔚文、曹名长?还有一些你可能没关注的大佬……》里曾经提及过,是和周蔚文、曹名长等都是2006年上任的“老司机”。目前在管规模78.19亿元,在管基金2只,合计20只重仓股四季度的持仓变动整理如下,加仓的有三安光电、先导智能、北方华创、广发证券。
翻看华夏优势增长混合(000021)四季报,郑晓辉目前保持着较高仓位的股票,增持了部分受益于货币环境宽松的券商股以及业绩可能会不断超预期的电子股,同时根据性价比的变化在新能源车、半导体、军工等高景气成长行业内部进行了一定的个股优化。
07、刘平
刘平目前正在休产假,自 2021 年 9 月 13 日起,屠环宇先生代为履行本基金基金经理相关职责。她虽然不在文首榜单上,但是因为我持有她的基金,所以本文也梳理一下,目前在管规模71.97亿元,在管基金四只,全部罗列如下,看持仓变动,加仓了金蝶国际、英伟达、李宁、深信服、金宏气体、圣邦股份……
翻看华夏领先股票(001042)四季报,刘平写得比较详细,各位小伙伴自己看:
翻看我持有的华夏移动互联混合人民币(002891)四季报,刘平认为目前互联网龙头公司的基本业务逻辑没有严重受损,而目前估值水平也处于低位,板块 2022 年存在反 弹的可能性。
………………
这篇文章是基金笔记性质,比较枯燥,但是其实信息量还是蛮多的,请大家多关注客观的数据,不构成投资建议。最后罗列华夏基金公司的四季度末的重仓股:贵州茅台、宁德时代、招商银行、腾讯控股、中国平安、隆基股份、华友钴业、立讯精密、中国中免、美团-W、先导智能、长江电力等等……合计占净值比9.73%。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尽管A股市场波动剧烈,不少公募基金依然基于专业严谨的运作管理能力,在中长期投资中优势尽显。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1日,过去十年,沪指从熊市底部的1996点,一路震荡前行至2610点,上证综指期间涨幅达到了31.51%。但在此期间,华夏基金旗下7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在震荡中抓住机遇,实现了收益翻倍。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1日,有近十年数据可比的267只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为98.41%,约为大盘指数涨幅的3倍。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实现翻倍的基金数量多达112只,在纳入统计的主动权益基金中占比高达41.95%。
华夏基金旗下共有13只基金纳入统计,是拥有成立十年以上权益类基金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wind数据显示,13只基金中12只基金近十年回报超越同期大盘表现,更有7只基金回报翻倍,占比达53.85%。也就是说,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十年前投资了这些权益基金,持有至今已有过半的概率可以获得翻倍的收益。
仔细看来,在这些绩优产品中不乏冒尖产品。以华夏策略精选和华夏大盘精选两只基金为例,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1日,成立于2008年10月的华夏策略精选历史总回报达313.16%,以14.84%的年化回报率大幅战胜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年化5.63%的收益率。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2004年8月的华夏大盘精选截至2019年1月21日收盘净值为11.3790元,历史总回报达1919.48%,实现了惊人的19倍回报;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23.11%。
长期突出的业绩表现,也获得了众多专业机构的多次认可。据统计,华夏策略精选历史上曾获得2次中国证券报颁发的金牛基金奖、5次证券时报颁发的明星基金奖和5次上海证券报颁发的金基金奖,华夏大盘精选也获得过7次金牛基金奖、4次明星基金奖和5次金基金奖。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专业机构肯定的背后,是华夏基金在权益类基金方面出类拔萃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据悉,华夏基金是国内最早提出“研究创造价值”理念的基金公司。成立20年来,华夏基金已经构建了精英荟萃的投研平台,投研决策和风控机制成熟,打造了业内规模领先、*的投资团队。截至目前,华夏基金投研人员近200人,基金经理平均从业经验超过12年。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华夏基金以旗下权益类基金规模达1962亿元,是市场上偏股基金管理规模*的基金公司。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夏优势基金怎么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夏优势基金怎么样、山东钢铁重组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