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工银瑞信基金2020年成绩单出炉,去年实现净利润19.73亿元,赶超华夏基金,目前暂列公募基金盈利榜首位。
3月26日晚间,工银瑞信基金股东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披露了2020年度业绩,工银瑞信基金2020年的经营情况也随之出炉。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工银瑞信基金总资产149.24亿元,净资产113.03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9.73亿元。
和2019年的经营情况相比,工银瑞信基金净利润同比增长28.45%,总资产增加35.16%,净资产增加21%。
Wind数据显示,工银瑞信2020年实现的净利润和总资产均是自工商银行2006年上市以来已披露年报中的历史最高纪录。考虑到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在前十年的经营情况,该数据应该是历史最高纪录。
此外,据()
截至2020年末,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募基金164只,管理年金、专户、专项组合近600个,管理资产总规模1.41万亿元。其中,管理的年金社保等养老金业务规模合计达527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4.2%;非货币基金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其中股票类基金规模增长103%。
工银瑞信基金由工商银行和瑞士信贷合资设立,工商银行持股80%,成立于2005年6月。
已公布2020年业绩的公募基金公司经营数据
02月04日讯 泰信先行策略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泰信先行策略混合,代码290002)02月03日净值下跌7.11%,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5983元,累计净值为2.3736元。
泰信先行策略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67.05%,今年以来收益-7.02%,近一月收益-8.95%,近一年收益17.22%,近三年收益-3.45%。
泰信先行策略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5次,累计分红金额4.23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王博强,自2016年06月30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51%。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正邦科技(持仓比例7.92%)、天邦股份(持仓比例7.08%)、帝欧家居(持仓比例6.84%)、牧原股份(持仓比例5.75%)、卫星石化(持仓比例4.82%)、天康生物(持仓比例4.81%)、宁德时代(持仓比例4.28%)、傲农生物(持仓比例4.02%)、海通证券(持仓比例3.98%)、赣锋锂业(持仓比例3.86%)。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19年四季度,中美贸易、货币政策、通涨等几大主要宏观事件依然是左右市场走向的主要因素,市场走出了震荡向上的行情。
2019年四季度,我们延续了三季度以来对生猪养殖板块的集中配置。我们认为疫情叠加猪周期,生猪养殖行业格局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龙头公司将持续受益。同时,我们在四季度围绕着新能源汽车、电子、传媒、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中存在的投资机会做出了积极的配置。我们在四季度末期逐步减持了医药、白酒类个股。
刚刚过去的2021年,A股呈现震荡分化格局,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全年分别上涨4.8%、2.67%、12.02%,沪深300、上证50分别下跌5.2%、10.06%。在结构分化和波动加大的市场环境中,主动管理能力突出的基金公司持续傲领潮头,为持有人实现了良好的投资回报。2021年工银瑞信旗下25只主动型基金年度回报超15%,其中2只净值涨幅达50%以上,公司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平均收益率13.68%,位列权益类大中型公司第二名。
在更为考验实力与耐力的中长期业绩长跑中,工银瑞信基金旗下权益、固收类产品业绩同样彰显卓越。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工银瑞信主动权益类基金近三年收益率高达207.15%,居权益类大中型公司第一,全市场基金公司前十。工银瑞信旗下“固收+”基金(不含2021年成立的新基金)成立以来全部实现正收益,平均年化收益率达6.18%,19只年化回报逾6%,公司固定收益类基金近十年收益率为105.66%,稳居固定收益类大型公司前三。
全面领先的业绩表现,体现出工银瑞信持续强化“投资为民”理念和受托责任,坚持“以专业精神,为投资人创造价值”取得了突出成效。
2021年业绩绽放异彩
从刚刚过去的2021年来看,工银瑞信旗下14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度收益超20%。海通证券数据显示,2021年工银生态环境、工银新能源汽车A净值涨幅均超55%,分别为56.68%、56.12%,位列业绩“第一梯队”,其中工银生态环境涨幅在可比的485只主动股票开放型基金中位列前十。此外,前瞻布局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工银物流产业、工银新兴制造A、工银新材料新能源、工银国家战略主题4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也在30%以上。
对比业绩比较基准来看,工银瑞信旗下基金的超额收益更为可观。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工银瑞信旗下29只基金近一年超额收益率在10%以上,其中,工银物流产业、工银国家战略主题、工银新金融A年度超额收益率高达30%以上。
在2021年市场关注度极高、体现固收、权益双实力的“固收+”领域,工银瑞信旗下产品表现不俗。工银可转债优选债券、工银银和利混合、工银双债增强债券、工银可转债债券、工银添颐债券、工银聚福混合、工银新生利混合7只“固收+”基金2021年收益率均超10%,并排名同类前1/4,其中工银银和利混合以16.78%的收益率在同类231只基金中排名前十。公司旗下9只“固收+”基金2021年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超3%,其中工银可转债优选债券、工银添颐债券超额收益率分别高达8.40%、5.69%,展现出工银瑞信基金持续优秀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除了“固收+”外,2021年工银瑞信基金在更多固收细分品类也持续表现出“稳而优”的实力。例如,纯债基金方面,工银瑞泽定开债券2021年收益率达8.38%,在同类1458只基金中位列前十,工银纯债债券、工银信用纯债三个月定开债券收益率均在6%以上,并位居同类基金前5%;准债债券型基金方面,工银添利债券2021年收益率达9.71%,在588只同类基金中排名前10%;短债基金方面,工银尊益中短债债券2021年回报5.55%,在301只同类基金中排名前十。
主动投资业绩持续领跑大中型公司
作为国内首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基金始终以服务好客户需求为工作出发点,为了服务好广大人民的财富管理需求,公司不断完善投研管理体系、加强投研能力建设,近年来绩优基金经理管理半径不断扩大,新生代基金经理实现快速成长,投研能力显著提升。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工银瑞信主动权益类基金近两年、三年收益率分别为106.93%、207.15%,均位列权益类大中型公司第一。在最能体现基金公司投资能力的超额收益排行榜方面,工银瑞信最近两年、三年依然双双位居权益类大中型公司第一。
近三年A股演绎结构性牛市,工银瑞信旗下主动权益基金充分为投资者把握住了获得收益的机遇。海通证券数据显示,工银瑞信近三年“翻倍基”多达43只,其中41为主动权益基金。积极布局新能源、绿色经济、战略转型等主题的产品表现出色,如工银生态环境、工银中小盘成长、工银新能源汽车A、工银战略转型主题A、工银新金融A近三年收益率超300%,为持有人创造了卓越回报。其中工银生态环境以近三年高达416.21%的回报率,在主动股票开放型基金中排名前五,工银中小盘成长以337.23%的收益率,同类排名前十。值得一提的是,工银瑞信旗下主动权益基金有31只近三年跑赢业绩比较基准逾100%,为持有人中长期实现了可观的超额回报。
作为固收老牌劲旅,工银瑞信在固收投资领域长跑能力出色,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公司近十年固定收益类基金收益率105.66%,居固收类大型公司前三。
在“固收+”产品投资管理方面,工银瑞信高度重视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投资体验,银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工银瑞信旗下“固收+”基金(不含2021年成立的新基金)成立以来均实现了正收益,平均年化收益率达6.18%,19只年化回报逾6%。其中工银添颐债券作为长跑逾10年的老牌“固收+”基金,成立以来年化回报达10.22%。近三年,工银瑞信旗下5只“固收+”基金超额收益率在10%以上,其中工银可转债债券、工银双债增强债券的超额收益率达30%以上,工银添颐债券、工银产业债券、工银可转债优选债券的超额收益率也在10%以上。
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强大平台的培育和滋养。工银瑞信基金坚持以“专业为本”,构建了全面、高效的投研体系:通过自下而上的深入研究,坚持优中选优精选投资标的;通过自上而下的宏观分析,强化资产配置层面的动态平衡。同时,在公司层面构建强大的知识共享平台;在组合层面构建敏捷高效的投资决策流程。在投资决策中,既高度重视投资的纪律性,又高度重视动态调整的及时性,通过高效的过程管理,持续降低业绩波动性,提升业绩竞争力。
作为银行系旗舰公司,工银瑞信基金坚持“稳健为基”,不断强化“投资为民”理念和受托责任,切实履行对投资者的信义义务,始终坚持“稳健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打造了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老中新三代”人才辈出的投研队伍、完备的制度机制,为工银瑞信基金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日,晨星(中国)公布了最新的基金业绩榜单和评级报告,工银瑞信基金旗下28只产品业绩跻身同类前十,其中工银生态环境股票、工银战略转型股票、工银前沿医疗股票、工银信息产业混合等9只基金更登顶同类榜首。
作为全球主要的投资研究机构及证监会认可的基金评价机构之一,晨星在全球享有极高声誉及权威性,其公布的基金业绩榜单及产品评级,成为机构长期投资能力的重要见证。工银瑞信旗下产品群星璀璨,多达28只基金获得晨星(中国)五星评级,高居同业第二名。
主动权益实力卓越
根据晨星(中国)数据,截至2022年3月末,工银瑞信基金旗下19只主动权益基金跻身同类业绩榜单前十强,产品百花齐放,实力长盈。
具体类别来看,大盘成长股票基金中,工银瑞信有五只产品五年期业绩跻身同类TOP10,独占半壁江山,位列行业第一。其中,由老将何肖颉管理的工银生态环境股票夺得三年期业绩冠军,五年期同类前十。鄢耀管理的工银新金融夺得五年期同类亚军,王君正管理的工银美丽城镇也位列五年期业绩前五。此外,张宇帆管理的工银物流产业、袁芳管理的工银文体产业分别以22.56%、21.85%年化收益跻身近五年同类前十。
行业股票-医药基金中,五年期与三年期前十榜单里,工银瑞信赵蓓的产品均占三席,公司凭借医药军团强大的实力成为上榜产品最多的基金公司。由赵蓓管理的三只基金近三年、近五年稳居同类TOP5,且区间回报均实现翻倍。其中,工银前沿医疗股票近五年、近三年年化回报高居同类第一名;工银养老产业股票近三年业绩居同类第二,近五年同类前三;赵蓓与谭冬寒共同管理的工银医疗保健股票近三年、五年回报翻倍,且年化回报均位居同类前五。
平衡股票基金中,由“均衡战将”杜洋管理的工银战略转型股票,近五年、近三年的年化收益均稳居同类首位。该基金不仅区间回报超两倍,且近三年最大回撤仅14.26%,在同类TOP10中最小。“价值投资女将”王筱苓管理的工银新蓝筹股票近五年、近三年业绩均位居同类前三。
其他混合型基金中,由金牛基金经理单文管理的工银信息产业混合,近五年以19.47%的年化回报夺得同类冠军,近三年业绩32.55%居同类第二名。何肖颉管理的工银新趋势灵活配置混合近五年年化回报、李昱管理的工银灵活配置近三年年化回报双双位列同类前五。杜洋管理的工银新能源汽车混合近三年、近一年年化回报均位列同类前十。其他股票型基金中,杨鑫鑫管理的工银创新动力以近三年19.32%的年化收益率摘得同类冠军。谭冬寒管理的工银医药健康股票以近三年31.42%的年化回报跻身同类前五。
长跑基涌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彰显了工银瑞信完善的产品布局和强大的综合投研实力。工银瑞信全面优胜的投研实力,出色的中长期业绩获得了晨星(中国)产品评级的高度认可。
截至今年3月末,工银瑞信旗下主动权益类基金中,16只基金获评晨星(中国)三年期五星评级,14只摘得五年期五星基金,数量均为同业第一。其中工银新金融股票、工银美丽城镇股票、工银国家战略股票、工银新蓝筹股票、工银战略转型股票、工银前沿医疗股票、工银养老产业股票、工银新趋势灵活配置混合、工银研究精选股票、工银信息产业混合10只基金更是获得了三年期与五年期双五星评级。
固收劲旅长期制胜
作为固收领域的王牌劲旅,工银瑞信基金旗下产品线丰富,并且在不同的细分类型上均锻造出长跑明星。
凭着出色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和信评能力,工银瑞信“王牌固收”团队投资管理出色。晨星(中国)业绩榜单及评级数据显示,由杜海涛、景晓达共同管理的工银添颐债券,近十年累计回报达139.39%,年化回报达9.12%,高居积极债券基金TOP10,作为债基中难得的“翻倍基”,获得十年期五星评级。何秀红所管理的工银四季收益债券,以近十年6.92%的年化回报高居普通债券基金TOP5,不仅获得十年期五星评级,且凭借各维度出色表现,一举斩获2022年度晨星(中国)“年度普通债券型基金奖”,成为2022年度该类别唯一获奖的基金产品。
此外,谷衡和张略钊共同管理的工银纯债债券,以近三年4.24%的年化回报,获得三年期五星评级,此前也获得了晨星(中国)2022年度“纯债型基金”提名。同样由谷衡管理的工银尊益中短债债券F,近一年收益率5.35%,在同类217只短债基金中位居前五。
除主动权益和固收类产品之外,工银瑞信旗下工银深证红利ETF近十年以10.7%的年化收益率居同类前十。工银香港中小盘股票(QDII)人民币和美元份额、工银全球精选近五年、三年业绩均稳居同类前三,工银全球美元债美元份额三年期业绩也位列同类前五,为投资者海外配置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工具。
专业为本稳健为基,锻造长期驱动力
在“以业绩说话”的公募基金行业,出色的投资业绩离不开强大的平台支持,工银瑞信持续提升投研能力,不断加快自身高质量发展,尽全力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为投资者回馈更多的价值贡献。
工银瑞信基金坚持“专业为本”,构建了全面、高效的投研体系:通过自上而下的宏观分析,强化资产配置层面的动态平衡;通过自下而上的深入研究,坚持优中选优精选投资标的。同时,在公司层面构建强大的知识共享平台;在组合层面构建敏捷高效的投资决策流程。在投资决策中,既高度重视投资的纪律性,又高度重视动态调整的及时性,通过高效的过程管理,持续降低业绩波动性,提升业绩竞争力。
作为银行系旗舰公司,工银瑞信基金坚持“稳健为基”,不断强化“投资为民”理念和受托责任,切实履行对投资者的信义义务,深入践行“稳健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责任投资、绿色投资”理念,倡导共创、共建、共享、协作、包容的家园文化,构建起强大的明星投研团队,老中新三代战将涌现,明星基金经理辈出,且在各个赛道上均有亮眼表现。目前工银瑞信投研人员约180人,投资团队平均从业经验超过13年。团队内大部分投研人员以自主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团队中自主培养的比例超过90%,不少基金经理都是从研究员成长为投研骨干。
通过持续推进投研核心竞争力建设,工银瑞信锻造了长期稳健可持续业绩的强大内驱力,在市场波动中持续为投资者创造优异回报。2021年工银瑞信旗下公募产品为投资者创造了盈利260.58亿元,排名2021年基金公司赚钱榜单前十。截至2021年末,工银瑞信资产管理规模已突破1.7万亿元,旗下各类产品(含非公募)累计为近7000万客户创造4852亿元投资回报,其中公募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了近2000亿元的利润,稳居银行系公司第一,充分体现出工银瑞信持续强化“投资为民”理念和受托责任,坚持“以专业精神,为投资人创造价值”取得了突出成效。
Tips:
晨星公司(Morningstar, Inc)是全球目前最主要的投资研究机构之一,创立于1984年,并于1985年首次推出基金评级(Morningstar Rating)。截至2021年12月31日,Morningstar, Inc. 及其子公司在全球29个市场开展业务,所管理及给予投资建议的资产约2650亿美元。
2003年2月20日,晨星(中国)总部在深圳成立。作为目前拥有基金评价资格的10家机构之一,晨星(中国)将在全球三十多年基金评价的成熟理念、方法和经验引入国内市场,为市场提供独立第三方的评价。
晨星(中国)对基金大类的分类主要依据法规和证监会规定的标准,分为股票型、混合型、可转债、债券型、货币、另类、商品及其它等类型,在此基础上,以投资组合为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晨星基金排名建立在同类基金对比的基础上,对收益指标进行排名。晨星评级新的评价体系以期望效用理论为基础衡量基金的风险调整后收益,体现基金各月度业绩表现的波动变化,并更加注重反映基金资产的下行波动风险。评级以有三年或三年以上业绩数据的开放式基金为评级对象,以基金分类为基础,根据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对不同类别的基金分别进行评级,划分为5个星级。晨星评级的公布频率为每三个月,目前定为对季度末的评级进行发布,如遇方法论重要调整则当月月末更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工行瑞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工行瑞信、泰信先行基金净值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