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要想搞清楚“大数据”和“云计算”啥关系,必须先理解“大数据”和“云计算”分别是个什么东东?
大数据,英语译为Big Data,简而言之就是数据量巨大的信息,这种信息可能来自于教育、医疗、交通、社会等领域,如果需要定量表示的话,请记住是PB级以上。大数据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专业化的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过滤、分析、计算、挖掘,然后指导和帮助相关企事业单位做出价值决策。
云计算,“云”是一种形象比喻,云计算重点强调的是“计算”两个字,其核心是“资源池”。从广泛意义上来讲,“云计算”的“资源池”中主要提供三类资源:一是计算资源,对标计算机的CPU和内存;二是存储资源,对标计算机的硬盘;三是网络资源,对标计算机的网卡。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是怎样形成的呢?
首先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的数据中心都会采购大量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服务器本身带有CPU、内存、硬盘、网卡等物理硬件,那么就可以结合“虚拟化”技术,把N多个服务器中可识别的CPU、内存、硬盘、网卡进行整合分类,比如把多台服务器上的CPU、内存整合到“计算资源池”;把多台服务器上的硬盘整合到“存储资源池”,把多台服务器上的网卡整合到“网络资源池”。将来根据外部用户购买“服务”的情况,在资源池中给用户灵活分配资源,这种分配方式具有可伸缩性,随时可以增加和减少。这样用户单位就不需要自己采购服务器,转而购买“服务”就可以实现业务所有需求。这也是信息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至此,大数据和云计算想必大家有了那么一点点理解了,那么两者什么关系呢?
由“大数据”概念可知,如果要发挥大数据的价值,必须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由谁来承担这一加工处理任务呢?当然是计算机中的CPU、内存、存储来接收这些任务,而云计算中心就可以根据用户大数据需求,在资源池中给用户分配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那么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关系就不难理解了,即大数据需要云计算提供底层支持、而云计算的实现不需要大数据。
新年以来,随着基础市场持续反弹,权益类基金整体收益已突破2%,并上摸3%,尤以消费、5G等主题基金表现抢眼。公募人士表示,利好政策频出与外围环境趋于缓和,使得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回暖,当前仍可积极做多。同时,为把握市场行情,公募已开始积极布局可转债和股基等权益产品,“未来半年或一年,可转债基金与股基很可能跑赢债基。”
“仍可积极做多”
从1月4日本轮反弹开始,截至1月24日,沪指、深成指和创业板指累计涨幅分别为5.17%、6.83%和4.17%,而蓝筹权重所在的沪深300及上证50指数,累计涨幅也高达6.54%和6.27%。深圳某大型公募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对中国证券报
“市场能否持续走强,关键在于美股,A股很难走出独立行情。”华南某私募机构人士表示。该私募主要从事美股投资,“3月份后,市场行情预计会好很多,我对市场非常有信心,尤其是生物医药和TMT领域。”
招商基金也认为,国内市场政策频出,叠加一季度经济数据真空期和外围不确定性缓和预期,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持续回暖,当前市场仍可积极做多。其中,外资大幅流入的白酒、家电等品种值得重点关注,科技板块(如5G)短期或因涨幅偏高有一定回调压力,但中期继续看好。
股基净值上涨近3%
在预期回升的同时,权益类基金也出现可喜变化。
首先是资金回流明显。数据显示,上周(1月14日-1月20日)全球股基共有48亿美元净流出,但中国的股基却获得5.7亿美元净流入,较前一周的1.3亿美元大幅上升。
其次,净值收益也明显回升。阶段性看,因央行全面降准和5G临时牌照即将发放等利好消息,新年第二周(1月7日-1月13日)沪指放量上涨1.55%,当周股基净值顺势上涨2.14%,超过混基的1.39%和指数基金的1.72%,其中中欧电子信息产业A以5.94%的周净值涨幅位居第一。而在上周(1月14日-1月20日),沪指涨势扩大到1.65%,当周股基净值涨幅也扩大到2.21%,胜于混基(1.3%)和指数基金(1.76%)。其中,创金合信医疗保健行业A以周净值上涨5.11%居股基之首。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19年以前成立的1081只股基,今年以来平均的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96%,其中有280只增长率超过4%,最好的收益率则在8%以上。另外,3000只混基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92%,涨幅超过4%的则有302只,最高的为7.9%。
另外,得益于热门板块高涨带动,今年以来白酒、食品饮料、军工和5G等诸多行业主题基金,也多数录得不错涨幅,如银华食品饮料量化股票发起式A和C上周涨幅均超过4%。
顺势布局权益产品
华南区某大型公募人士对中国证券报
实际上,早在1月8日,诺安基金就启动了新年首只权益类基金发行——诺安精选价值混合基金。
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今年以来共有16只股基和14只混基成立。其中,股基的累计规模为130亿元,最大的是工银瑞信沪深300C的36.28亿元;混基的累计规模34.66亿元,交银核心资产的7.8亿元为最大。
此外,上述分析师对
(文章中国证券报)
关注天天基金网微信号【tiantianjijin1818】,每天为您提供基金交易、净值、排行、资讯等全面理财服务,超5600只基金,申购费全面1折!
互联网已经经历了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可否认仅仅几年时间,移动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饱和。那么哪种技术可以开启下一个时代?是云计算、大数据还是人工智能? 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系统的了解一下,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什么?在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
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因此,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拥有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
狭义的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这种特性经常被称为像水电一样使用IT基础设施。广义的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
大数据
“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不再是静止和陈旧的,任何被遗忘在服务器中的数据,都可能被重新利用,从而发现其中与我们、与行为、与现象的相关性。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三者界限愈加模糊
“人工智能”技术其实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技术,它不仅涵盖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用户画像,它其实越来越和大数据、云计算的界限在变得模糊。”李彦宏曾这样描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关系。
人工智能之所以历经这么多年后才于近年大红大紫,原因在于2006年出现的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至此才有了实用价值,而深度学习正式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日趋成熟的背景下才取得的实质性进展。
相关数据显示,未来云计算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在近十年后发展成重塑企业思考和使用技术方式的“海啸”。但在传统的观念中,外界对所谓的“云”的认知依然停留在其充当存储与计算的工具而已。
三者联系非常紧密
事实上,大数据、云计算在通往人工智能方面上意义深远,而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海量数据的积累,也为云计算带来的新的可能。
但说到底,已经应用于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甚至击败了围棋九段李世石机器人领域的人工智能,如今的一系列成绩背后,是海量大数据的积累与学习,而且在没有云的时代,一切均无法想象。
正是得益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支持,互联网才正在向物联网扩展,并进一步升级至体验更佳、解放生产力的人工智能时代。借用百度总裁张亚勤更专业的话来描述,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这三股力量推动之下,在未来的30年中,虚拟世界的一切将真正实现物理化。
三股力量合力而为
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有远见的巨头企业已经开始利用数据规模和技术优势深耕布局做好新一轮PK战准备。
有大规模处理数据的能力,有人工智能,以及很多领域的创新可以作为工具提供给社会,所有这些能力结合起来,其实在各个行业能够发挥出它非常独特作用。
由此可见,无论是云计算、大数据还是人工智能,都将会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人工智能这台火箭,其燃料为大数据,而云计算则是引擎。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无论是云计算、大数据、还是人工智能,都将成为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弄清楚他们的本质,抓住机遇,跟上趋势,创新发展,才能高科技的发展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IT行业中,有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其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就是大数据和云计算培训。相信还有很多人对云计算和大数据之间的关系有点不能解释的清楚。这样才会把这两种放在一起讨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今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区别。
通俗的解释,云计算就是虚拟化的硬件资源,大数据却不同。大数据是针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处理。虽然这样的解释有点不全面,但是可以让对这两者概念十分陌生的人快速的理解两者的区别。更精准的解释是,云计算可以当作是我们计算机和操作系统,分配了把大量虚拟化的硬件资源进行使用。
大数据可以看作是一个海量的数据库,在大数据的发展来看,大数据发展一直向着类似传统数据库体验的发展方向。传统数据库让大数据的发展拥有更大的空间。
大数据的总体架构可以分三个部分:数据储存、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数据线在数据存储层进行存储,接着根据需求和目标建立相应数据模型和分析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数据最终价值。
而中间的时效性利用中间数据处理层提供的强大的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计算能力来完成。三者相互配合,挖掘出更多的数据价值。在这中间产生的时效性有可以利用中间的数据处理层提供强大的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计算能力完成。这样三者互相补充才让大数据拥有了最后的价值。
大数据与云计算的这两者可以看作是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大数据是没有办法用单台的计算机完成处理,必须通过分布式架构。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是大数据的工作亮点。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云计算与大数据》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云计算与大数据、天天基金网净值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