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1月8日,首批四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产品正式上市,四只产品累计总成交额突破百亿元,成交十分火爆。
“首批A50ETF的顺利上市,不仅为投资者布局中国优质核心资产再添场内工具,更是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走出国门的里程碑事件。”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女士表示,“A50ETF具有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打包国内行业龙头,一键追踪聪明资金等显著优势。”
近年以来,素有“聪明钱”称号的北向资金持续“超配A股”。不但彰显出对A股的坚定信心,更是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活力、潜力的认可。
目前,北向资金年内流入总额早已超过去年全年。统计发现,2021年以来截至11月8日,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金额已达3280.98亿元,不但超过2020年2089.32亿元的全年总额,更是刷新了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以来的同期纪录。具体来看,今年前10个月,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均在百亿元以上,其中,4月份、5月份净买入金额均超500亿元,分别为526.07亿元和557.76亿元。另外,11月份以来至今,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34.12亿元。
据了解,MSCI中国A50ETF对标的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是根据“母指数”MSCI中国A股指数构建,优选11个行业板块50只龙头个股,行业面向未来均衡配置,一键布局全球瞩目的中国优势资产。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该指数表征A股核心龙头资产,高配新经济行业和公司的权重,长期来看会有较好的表现。同时,由于其成份股是北上资金持仓核心标的,增量资金的涌入也有利于互联互通基金的表现。
可以看到,进入四季度,A股市场在跌宕起伏中,热点快速轮动,呈现震荡回落态势。在此期间,北向资金不断调仓换股,10月份以来截至11月8日,累计资金净流入达362.51亿元。虽然周一,北向资金小幅净卖出10.03亿元,但整体看,外资依然在不断加码A股。
进一步梳理发现,从沪股通、深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跃股来看,10月份以来截至11月8日,共有65只个股现身前十大成交活跃股榜单,其中,38只活跃股期间处于净买入状态,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404.03亿元。其中,宁德时代最受青睐,期间累计净买入金额达93.7亿元,紧随其后的是,伊利股份、中国中免、天赐材料、阳光电源、赣锋锂业、万华化学、立讯精密、招商银行、汇川技术、药明康德等个股,期间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额居前,均在10亿元以上。
从市场表现来看,在上述38只北向资金净买入的个股中,四季度以来,有30只个股跑赢同期上证指数(累计跌幅1.95%),占比近八成。其中,中天科技、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永太科技、比亚迪、宁德时代、长安汽车、东山精密、上汽集团等9只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均超20%,尽显强势。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夏风光在接受
表:10月份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的个股情况:
(编辑 孙倩 策划 吴珊)
7月7日丨横店东磁(002056.SZ)披露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1-6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6亿元-5.84亿元,同比增长50%-70%。业绩预增原因系:
报告期内,公司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经营效率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公司各产业群的效能进一步释放,从而拓展了产业发展的空间,使得公司的销售收入和盈利能力均实现了较高速增长。
上一篇文章《长期赚钱的“上证50指数与沪深300指数基金”》介绍了这两只指数。可是毕竟指数好,不意味着这两只指数的所有基金都是好的、都适合投资。那今天来介绍猪猪是如何选择基金的,并且教大家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出适合自己的基金。
上证50(沪深300)指数基金的选择:
这里先介绍一个网站—天天基金网,这个网站是投资基金必须知道的网站。当我们确定投资上证50(沪深300)指数基金的时候,打开网站搜索“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就会出现所有上证50(沪深300)的指数基金,这里我就摘选部分。
部分上证50指数基金
部分沪深300指数基金
这么多基金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下面我们就一步步来介绍:
1、不选分级基金
分级基金有两种份额:分级A与分级B,分级A有较小的风险与较小收益,而分级B有着较大的风险与较大的收益。通俗的讲,分级B会借用分级A的资金来提高收益,如果涨了会加倍的涨,如果跌了会加倍的跌;分级A只赚取基本固定的收益。所以我们在投资指数基金的时候,尽量避开分级B。我就经常见到从1元跌到1毛的分级B,直接亏损90%以上,普通投资者应该尽量避开这类高风险的投资。
2、避开规模小的基金
如果一只基金规模较小,它清盘的风险就较大。基金清盘就是说这只基金不运行了,基金公司把钱归还给投资者。基金清盘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会亏损,而是清盘之后,它会打乱我们的投资计划,本来打算投资5年,结果刚刚投资一年就清盘了,导致我们不得不中断投资。
3、历史业绩
这里介绍一个经典的选基法则“4433选基法”,什么是4333选基法呢?
1、过去1年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1/4的基金
2、过去2年、3年以及今年以来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1/4的基金
3、近6个月在同类基金中排名1/3的基金
4、近3个月在同类基金中排名1/3的基金
虽说历史业绩好,不代表未来业绩好,但是历史业绩不好的基金,基金经理的能力还是值得怀疑的。
4、管理费用低
对于指数基金来说,管理费用是大头。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用从0.5%-1%之间,不要小看这0.5%差距,一年两年看不出来,如果时间长了,差距可是巨大的,我们就以年复利(利滚利)10%与10.5%来看一看,1万元30年的差距:
1万元年复利10%,30年后为17万;
1万元年复利10.5%,30年后为20万。
30年之间两者就差近3万元,这只是投资1万元,10万就差30万,100万就差300万,所以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一定不可忽略管理费对收益的吞噬。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如果两只基金资产规模、历史业绩等等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费用低的那只基金;如果除了费用优惠,其他条件都没有优势,我们优先以其他条件为主,毕竟我们投资是为了赚钱,如果一只基金不能为我们赚钱,那费用低也就没有意义了。
5、ETF基金
ETF基金,全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通俗来讲ETF基金是在股票账户上买卖的基金,想要投资ETF基金,必须有股票账户才可以买。不过大多数ETF基金都有相对应的联接基金,就是说,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联接基金而达到投资ETF基金的目的。例如你想投资广发沪深300ETF,但是没有股票账户,你可以通过广发基金官网购买广发沪深300ETF联接基金。
6、A类、C类怎么选择?
具体解释:A收取申购费、赎回费,C类只收取销售费。具体比较很复杂,我会单独写一篇文章。简单的说:长期投资(一年以上)选A类,短期投资(一年以下)选C类。
具体这些选择的方式怎么用,这不是一篇文章能够解释明白的,大家先看一下,在脑子里留一个印象,时间长了,用的多了,自然就学会。
这里就直接选出符合我的选基标准的基金,给大家一个参考:
上证50指数:华夏上证50ETF联接A、易方达上证50指数A、天弘上证50指数A、博时上证50ETF链接A;沪深300指数:富国沪深300指数增强、景顺长城沪深300指数增强。具体操作:
1、选择一只基金进行定投,每月投资,越跌越买,计划投资5年以上。
2、通过官网购买,例如要买天弘上证50指数A ,通过天弘基金官网或者下载天弘基金官方手机软件,登录注册。这里说一个小窍门,先将资金放到货币基金(相当于天弘基金的余额宝)里,这样买基金时申购费打一折或者免费。当然你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购买,例如余额宝、天天基金等等都可以购买,不过费用比较高。我购买基金一般都是通过官网进行购买的。
我个人的选择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家可以再自己过一遍筛子,挑出适合自己的基金。
从我的挑选能发现一个规律:倾向于长期投资,多选择A类基金。
因为短期来说走势比较随机,风险很大,长期投资可以化解随机的风险,也就是说投资时间越长,亏损的概率越低。其次,没有哪一只基金是*的好,一般同类的基金都会有几只基金是差不多的,选哪只都可以,但没必要都选,例如十年后,*基金涨了3倍,排名第二的基金涨了2.8倍......排名第八的基金涨了2.5倍,那我们非得在现在选出*的基金吗?没必要,只不过是赚的多一点少一点的区别。
好了,上面的基金仔细研究,挑选一只就好。最后忠告一句: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看法,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后果自负。
「眼下 MSCI A50 ETF 同时有四只上市了,未来可能更多。如果是长期持有,哪一只的收益可能会更高一些啊」,针对近期大热的 MSCI A50ETF 品种,有读者站在长期持有的角度,询问选择的思路。
如果从长期持有角度,个人倾向于南方基金的中国 A50ETF(159602)。
当然,这个预测,仅是一家之言,也未必对。但个人觉得,得出这个结论背后的过程,其实更具参考意义。
每一个指数投资者,都应当记住指数基金的开创者约翰 · 伯格 (John Bogle) 对于指数基金优势的基本定论——指数基金相对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是靠更低的管理费省出来的。
沿着这个思路,其实要预测跟踪同一指数的多只 ETF 到底哪只的长期收益*,也同样要遵循成本思路。
当然,中国的 ETF 有特殊国情,所以需要考虑的成本维度更多,至少有三大成本不可忽略。
① 管理费及托管费
约翰 · 伯格掌舵的先锋领航基金公司 (Vanguard),对于基金行业的一大贡献就是将基金的管理费降低到了一个令人发指低的程度。
的确,管理费和托管费,在长期运作中,对基金的资产是一个潜移默化的 「侵蚀」。
指数基金的拥趸们对于下表的示例应该不会陌生,当一只净值 1 元的基金没有做任何投资,只是承受管理费的损耗。
那么 1.5% 的管理费 30 年后,1 元变成了 0.64 元,损耗了 36%;而 0.15% 管理费下,30 年后依然有 0.96 元,仅仅损耗 4%——这当中的差值,就是低费率指数基金的超额收益来源。
当然,今次上市的多只 MSCI A50 ETF,管理费和托管费均为 0.5%+0.1%,所以彼此之间,这块并不会构成差异。
② 交易成本
虽然 ETF 相比场外指数基金,更多是以股票换购,但因为允许部分现金换购,所以依然存在买入或卖出股票的行为——随之而来的则是交易成本。
这一块,对不同的 ETF,有时候还真是天差之别的差异。
下表是笔者做的一个对比,是所有跟踪沪深 300 指数且规模 (取 2021 年上半年 6 个月每月末规模的平均值) 在 10 亿元以上的 ETF 的一些相关数据。
首先我们要知道,不同 ETF 因为交易者的风格不同,实际需要进行的买入或者卖出股票行为几率也是不同的。
从下图可以看到,低的 ETF,交易金额相比规模大概就是三成多的水平,而多的则是超过 ***。
这不同的交易额规模比,本身就会导致佣金的差异。
更重要也是许多人没意识到,各家支付的佣金费率,差异是巨大的。
笔者以交易佣金 ÷(累计买入 + 累计卖出),计算出了佣金费率。
是的,在一众 ETF 中,类似南方、易方达、华夏等,支付的佣金都是在 「万一」 及以下水平,比我们许多散户的费率还要低!而部分基金公司,竟然达到了 「万八」 甚至更高,考虑到 ETF 就是跟踪指数也不怎么需要券商的研究服务,这个水平就有点高了。
交易额规模比和佣金费率两个水平交互作用之下,就是佣金规模比这个数字,代表了一只 ETF 在上半年支付的佣金相对规模的比例,*的是南方它家的沪深 300ETF,仅为 0.0033%;而高的几家,则是这个数字的十倍甚至更多。
请注意,过多的买入卖出交易,对基金净值的损耗,决不仅仅是交易佣金,还包括买卖时流动性冲击带来的损耗。
正因此,在选择 ETF 时,交易额规模比和佣金费率两个因素都要考虑,越低越好。
在这一点上,南方基金在业内的还是极具口碑的。
笔者将所有规模在 10 亿元以上的 ETF 做了一个排序,根据佣金规模比从低到高排序,在交易成本损耗最小的 10 只基金中,南方基金上榜 4 只,是占比*的一家。
虽然几只 MSCI A50 ETF 上市没多久,要等年报数据时才能就这一数据进行详尽的分析,不过从公司的特性来看,南方基金的 ETF,在这块上有比较大的概率领先。
③ 打新机会成本
A 股的 ETF,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行为就是会参与打新赚取这笔常年近乎稳赚的钱。
是的,在许多海外指数基金经理来看,这一操作虽然赚钱,其实会增加指数的跟踪误差,他们是能免则免。
不过,海外尤其美国,ETF 大量被用来进行做空交易,这样增加跟踪误差对做空不友好行为,自然是会被那些持有人 「深恶痛绝」 的。
但是,在 A 股,ETF 主要是做多工具,所以能够通过打新多赚一点,总是好的。
打新这东西,无论基金规模大小,单一股票能够分配的金额是有上限的,一年参与打新下来,能够赚的钱也近乎固定在一个区间内,比如 2000 万元上下。
这就意味着,从收益率角度,基金规模越大,那么一笔固定金额的打新收益转化为收益率时,摊薄的效应就越明显——这就是为规模过大要付出的打新机会成本。
目前,南方的中国 A50ETF(159602)规模在 38.96 亿元,在几只 ETF 中,是对于打新收益规模最友好的一只——长期下来,在打新上能够累计的超额收益也应该会是较多的。
费率一致,更低的交易佣金开支,更小的打新机会成本,这是笔者倾向于南方基金的中国 A50ETF(159602)在几只 A50 基金中长期收益可能*的基本理由。
当然,指数基金,在类似指数成分股调整等环节,也很考验基金经理的微操能力,也会对收益造成影响。
正因此,南方基金的中国 A50ETF(159602)能否依靠成本优势在这场净值长跑中获取优势,仍需要未来的时间检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a50etf》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a50etf、股票002056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