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徐金忠 中国证券报·
公告显示,富兰克林国海均衡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于2022年7月18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2年8月12日。根据统计,截至目前,募集的基金份额总额和认购户数均已达到基金合同生效的备案条件。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人利益,根据相关约定,国海富兰林基金决定提前结束基金的募集,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022年7月29日止,即基金2022年7月29日当日的有效认购申请(当日的有效认购申请指销售机构认购截止时间内的有效申请,具体时间以各销售机构的业务规则为准)将全部予以确认,并自2022年7月30日(含当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
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富兰克林国海均衡增长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刘晓。目前,刘晓管理的基金资产总规模约141.24亿元,任职期间*基金回报为205.09%。
自7月26日携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复牌以来,风范股份(601700.SH)已经接连收获了2个一字板,而百亿私募伊洛基金却也因此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7月11日晚间,风范股份公告表示,公司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苏州晶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樱光电”)控制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宜,公司股票自7月12日开市起停牌,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之后风范股份于7月25日晚间公告确认,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晶樱光电98%股权,风范绿建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晶樱光电2%股权,公司股票自7月26日(星期二)开市起复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天风范股份披露的截至其停牌前一个交易日(即2022年7月11日)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中,百亿私募伊洛基金旗下的“红橡金麟伊洛1号私募基金”位列第四位,持股数量为2040万股。
由于截至一季报时,上述产品并未出现在风范股份前十大股东中,而且其持股数量与该股7月5日发生的一笔大宗交易成交数量一致,伊洛私募被质疑在风范股份停牌前突击买进,或存在内幕交易嫌疑。
7月26日晚间,风范股份在公告中回应称,经与公司控股股东范建刚核实,其于7月5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79%股份(2040万股),上海伊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红橡金麟伊洛1号私募基金确为本次大宗交易的受让方。但是风范股份同时表示,公司本次重组事项不存在内幕信息泄露情形,本次大宗交易不涉及内幕交易。
一切都只是巧合吗?
根据风范股份公告,截至7月11日,范建刚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5.27%。
有意思的是,7月25日晚间,风范股份曾公告为了顺利推进本次交易,公司股东范岳英、赵金元、赵月华、朱群芬经审慎考虑,决定提前终止1月29日披露的减持股份计划中涉及本人的股份减持计划,同时承诺,自本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公告之日起至交易实施完毕期间不存在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计划。
一边是大股东在重组交易停牌前不久匆忙卖股份给知名私募,一边是公司数位股东为了保证重组交易顺利承诺不减持,凡此种种放在一起,确实不免让人浮想联翩。
特别是伊洛基金也曾与风范股份有着不解之缘,Wind数据显示,2020年年报时,“红橡金麟伊洛1号”便曾新进成为该股成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为2255万股,随后三个季度一直持股未变,直到2021年年报时消失在该股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股价方面,2021年12月风范股份曾有一轮快速上涨,*一度刷出了8.77元/股的阶段高点,相较于2020年年底的股价涨幅接近九成,也就是说,如果伊洛基金恰好卖在相对高点的话,这次押注风范股份将获利匪浅。
伊洛基金成立于2011年2月,于2014年5月完成登记备案,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上,官网资料显示,公司的投资策略为“自上而下”确定仓位策略、配置策略,“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择时投资,其董事长许传华拥有18年证券投资经验,历经两轮完整的牛熊市转换,实战经验丰富,投资风格稳健。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伊洛基金第一次因为所持的个股而引起争议了,比如今年4月份公司就曾被上交所监管警示,主要原因是其管理的多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持有中远海发(601866.SH)股票达到5%时,未及时停止交易并披露权益变动报告。
长期以来,A股市场风格切换频繁,没有哪一种风格能够持续独领“风骚”,例如今年上半年市场风格便经历了由价值到成长的一波轮动。对于难以判断市场风格、希望购买的权益类基金表现相对稳健的投资者来说,均衡分散风格的基金不失为较好选择。近日
资料显示,国富均衡增长混合的股票仓位不低于基金资产的60%,属于偏股混合型基金,将延续刘晓一贯的均衡配置策略,不押注单一行业或个股,价值与成长并重,追求合理价格下的成长性;同时稳扎稳打,积小胜求大胜,追求投资组合整体的稳健和高胜率。
据了解,刘晓具备15年证券从业经验,5年基金管理经验,曾担任行业研究员长达10年,研究功底深厚,行业覆盖广泛,包括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新能源、煤炭、环保、电力等行业。丰富的研究经历使得刘晓形成了“行业均衡、个股分散”的投资风格,对传统和新兴行业均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好奇心,淡化风格属性,在各个行业中挑选优质标的,不断累积阿尔法,尽可能消除行业贝塔波动。
在个股选择方面,刘晓通过对投资标的技术路线、产品竞争力、治理结构、管理层能力、财务、研发、销售等全方位的研究,寻找能够保持或者成为行业领先者,具备自身阿尔法属性的优质公司;然后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个维度,力争寻找具备可持续快速增长潜力的行业和其中具备阿尔法属性的个股,形成“戴维斯双击”。
刘晓管理时间最长的代表作国富深化价值混合,超额收益显著,业绩长期稳定领先,风格适应性强。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刘晓自2017年2月18日开始管理国富深化价值以来实现累计收益213.7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仅为25.21%,实现了近7.5倍的超额收益。据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国富深化价值过去两年、三年、五年均排名同类前10%。据wind数据,2017年至2021年连续5个完整会计年度,国富深化价值的单年度业绩均跑赢沪深300指数,且连续5年排名晨星积极配置大盘成长型基金前1/3,同类615只基金中仅2只做到。
作为基金管理人,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强大的投研能力也将为国富均衡增长的管理运作提供支持。经过近18年发展,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形成了权益投资、固收投资、海外投资共同发展的业务格局,权益投资团队以价值投资为纲,坚持研究驱动投资,拥有稳定专业的投研团队和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自成立以来,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累计荣获16座《中国证券报》金牛奖、15座《上海证券报》金基金奖及21座《证券时报》明星基金奖,受到市场多家权威评价机构的高度认可。
展望后市,刘晓认为,市场中期将逐步改善,这段时间的震荡行情正是在底部区域逐步“收集筹码”的好机会。相对老基金而言,新基金可充分运用建仓期内仓位的灵活性,根据市场情况逐步建仓。建仓初期将优先选择安全边际大的个股,随后根据市场情况逐步建仓,选取各个行业里有长期成长属性的优质公司,以合理或偏低的价位买入,力争基金资产的持续稳健增值。(CI S)
今年以来,A 股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呈现震荡下行态势,上证指数一度跌至3023.3点。权益类产品表现普遍不佳,截至3月30日,积极偏股型基金年内平均下跌15.37%。“基金大跌”连登热搜榜单,基民亏损严重。大幅震荡的市场环境让那些回撤表现优异的“抗跌英雄”重回基民的视野。
天相投顾统计得出 2017-2021年每年*回撤排名均位于同类排名前50%的积极偏股型基金名单,评选维度包括基金规模、收益—风险情况、资产配置、持仓特征以及业绩归因五个方面剖析。让我们来一睹为快!
16只长期抗跌基金有何特点?
天相本次筛选指标将*回撤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统计出2017-2021年每年*回撤排名均位于同类前50%的积极偏股型基金,并剔除规模在2亿以下的基金后,得出16只最强“抗跌”基金。
它们分别是嘉实新消费、大成高新产业A、工银农业产业、国富小盘、工银新蓝筹股票A、诺安低碳经济A、嘉实研究阿尔法、工银美丽城镇A、工银新金融股票A、安信价值精选、诺安先进制造、民生优选股票、前海股息率100、鹏华先进制造、圆信优加生活、富国文体健康A,包含工银瑞信基金(4只)、嘉实基金(2只)、诺安基金(2只)、大成基金(1只)、国海富兰克林基金(1只)、安信基金(1 只)、民生加银基金(1只)、前海开源基金(1只)、鹏华基金(1 只)、圆信永丰基金(1只)和富国基金(1只),共11家基金公司的16只基金产品。
天相投顾研究发现,2018 年,上述基金规模缩水幅度小于市场基金;2019年2季度至2020年1季度,在市场基金规模整体上涨的情况下,名单基金规模出现下跌。这是因为在震荡下跌的市场环境下,这些基金*的回撤表现吸引了投资者进行申购;而在牛市中,上述基金的吸引力下降,投资者倾向于将资金向赚钱效应更强的基金转移。
此外,2017-2021年,绝大多数名单基金的股票仓位低于同类平均水平;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名单基金相对于市场基金有更为明显的减仓行为,表现出更加出色的择时能力。
看上述基金的持仓特征,主要重仓食品饮料、银行和医药生物行业;相较于自上而下配置回撤较小的行业,主要通过自下而上优选个股控制风险;名单基金的持股集中度差异较大,综合来看并没有表现出一致的集中持股或分散持股的特征;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名单基金更为主动地通过调整持股集中度分散风险;整体呈现出大盘价值的风格特征。
长期绩优基金有哪些?
是否“抗跌”是投资者选择基金的重要维度,直接决定了基民的持有体验。除此之外,基金业绩的持续性也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如果能够发掘出业绩表现较好且具有较强持续性的基金,那投资就是一件简单且愉快的事情。投资者在挑选基金时,应该从更长的时间角度看待基金业绩,那些能够长期、稳定、可持续地创造超额收益的基金才能被认定为优质基金。
看晨星五年期基金业绩排行榜中,截至2022年3月31日,大盘成长股票基金前十名分别为泰达宏利转型机遇股票、工银新金融股票A、鹏华环保产业股票、嘉实新能源新材料股票A、工银美丽城镇主题股票A、建信改革红利股票、工银物流产业股票A、工银文体产业股票A、嘉实环保低碳股票、工银生态环境股票A,工银瑞信占据半壁江山。
根据晨星公布的产品评级数据,截至3月底,工银瑞信旗下共有13只基金获得晨星五星评级(含三年期、五年期和十年期),其中7只同时获得三年期、五年期双五星评级,20只产品业绩居同类前十(含一年、三年、五年和十年区间排名)。
从产品具体类别来看,晨星的股票型基金中,工银瑞信三年期五星基金4只,五年期五星基金3只,均为行业最多;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工银瑞信三年期五星基金8只,五年期五星基金5只,也均为行业最多。
此外,工银四季收益债券、工银纯债债券2只基金入围2022年度晨星(中国)年度基金提名,工银瑞信成为*一家有两只固收类产品上榜提名的基金公司,最终工银四季收益债券斩获晨星(中国)“年度普通债券型基金奖”,成为2022年度该类别*获奖的基金产品。
据悉,晨星基金奖的评选方法包括定量筛选和定性评价。定量筛选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基金当年度以及长期业绩、风险、风险调整后收益;基金经理在2021年度是否变动等。定性评价考察基金经理任职时间、基金公司管理团队的稳定性、投资组合与投资策略的一致性以及合规情况等。
截至2021年底,工银瑞信基金的投研人员约180人,投资团队平均从业经验超过13年。公司大部分投研人员以自主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在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团队中,自主培养的比例超过90%,不少基金经理都是从研究员成长为投研骨干。
据悉,投研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工银瑞信基金突破常规,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投资”金字塔式人才培养路径,从行业研究员到行业基金经理、主题基金经理、全市场基金经理,打通研究到投资的快速通道。公司会通过业绩归因分析来识别*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针对契合未来市场发展方向的主要行业,前瞻性地发行行业基金产品。在行业基金经理能力拓展后,逐步培养为主题基金经理、全市场基金经理,以实现人才能力与公司业务的匹配。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富兰克林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富兰克林基金、股票000540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