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刚刚过去的7月,A股市场指数表现并不给力,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数、科创50指数全线调整。
然而,个股行情却非常热闹,储能、机器人、培育钻石、汽车零部件等板块成为市场主角。而在近期市场中,有一批公募产品的业绩飙升,最强产品近三月涨幅超过70%,涨幅超过40%的产品数量也明显增多。
那么,二季度以来,哪些基金经理成为最努力的选手?哪些产品在大踏步向前?
股票“牛基”TOP20榜:业绩争夺战激烈上演,三员女将表现抢眼
今年上半年,主动股票型基金一度几乎全线亏损,截至4月末,甚至只有两只产品实现正收益。不过随着五六月市场的回暖,主动股票型基金的业绩也逐渐复苏。而经过七月市场的调整,这类基金的业绩排名争夺战开始越来越激烈。
截至7月28日,主动股票型基金*为英大国企改革(上半年股基*),不过其今年以来的回报略有回落,净值涨幅15.36%;紧随其后的是,国金量化多因子、泰达宏利新能源A,两者年内回报均超过10%。
有意思的是,进入7月股票“牛基”前四的产品中,英大国企改革基金经理张媛、国金量化多因子基金经理马芳,以及中银证券优势制造基金经理白冰洋,均为女基金经理,这在近年来还是非常罕见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股基近三个月净值涨幅大幅走高。比如海富通先进制造,近三个月净值涨幅达到52%,也使得该产品成为同类基金近三月*。该产品基金经理吕越超目前管理三只混合型基金和一只股票型基金,管理总规模41亿元,且这几只产品近三个月涨幅均超过50%,而其布局方向主要在新能源产业链。
此外,泰达宏利新能源、信澳转型创新、融通产业趋势、申万菱信行业轮动等产品,近三月也实现了40%以上的正收益。
再看一下被动指数型基金的“牛基”TOP10榜,依然以煤炭、石油等资源类产品为主,银行类的指数基金业绩有所下滑,逐渐退出名单。取而代之的,是光伏类的指数型基金,比如光伏50ETF,近三月收益46%,今年以来取得了5%以上的收益;今年1月5日成立的银华中证光伏产业ETF,近3个月收益也高达45%,不过由于该产品是今年才成立的新产品,所以没有统计在榜单之内。
股票“弱基”TOP20榜: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更有产品遭遇清盘
上个月,我们在统计公募基金投资半年报时曾经提到,今年五六月份,随着大盘反弹,很多基金业绩都明显回升了,但仍然有部分产品“倒地不起”。而经过七月份市场的调整,这些排名靠后的产品,不但业绩没有明显好转,反而亏损还进一步加大。
其中,前海开源价值策略、富国创新趋势两只产品年内亏幅超过30%,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
再看一下被动指数型基金的“弱基”TOP10榜。和上个月的榜单相比,VR、消费电子、人工智能、软件、大数据、计算机、云计算等依然是“重灾区”,只是亏损幅度比6月末有所扩大,业绩靠后的几只产品都达到了30%的亏损幅度。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主动型股票基金,还是被动指数型基金,7月各有产品被清盘。其中,长盛多因子策略优选于7月14日清盘,建信物联网ETF已经终止;此外,易方达中证物联网ETF也发布公告称,截至2022年7月14日,基金已连续47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若截至2022年7月19日日终,基金资产净值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则触发《基金合同》规定的终止情形,《基金合同》应当终止,基金管理人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基金合同》等规定对基金进行清算,特请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
混合“牛基”TOP20榜:交易型选手开始发力
继续关注混合型基金的业绩排名,截至7月末,万家基金黄海管理的三只产品继续包揽混基前三,但今年以来的收益开始有所回落,近1个月均下跌超3%。
另外,财通基金重仓猪肉和航空股的金梓才,近期总体表现不错,继续稳坐混合“牛基”TOP20榜。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市场调整过程中,交易型基金经理依靠灵活的操作,在指数调整过程中把握住了个股机会,实现了业绩快速上涨。比如杨超管理的金信转型创新成长,近一个月净值涨幅近15%,近3个月大涨超60%,今年以来实现超21%的收益,属于典型的黑马。
此外,刘昇管理的汇添富盈鑫混合,近1月回报达15%,今年以来收益15%,也进入了榜单。而汇添富另一只产品,汇添富优选回报同样取得了近1月超10%的涨幅,今年录得14%的收益。
混合型基金“弱基”TOP20榜:蔡嵩松继续垫底
截至7月末,蔡嵩松表现继续低迷,他管理的诺安创新驱动亏损37.53%,继续在混合型“弱基”榜中排名榜首。他管理的诺安成长,今年也亏损近30%。
此外,万家基金黄兴亮管理的万家科技创新、万家自主创新,今年以来分别亏损31%和29%。
QDII“牛基”TOP10:石油产品全线回落
再看QDII产品的“牛基”TOP10榜。随着国际油价的明显下跌,石油类的QDII产品虽然维持不错的收益,但收益幅度较6月末出现明显收窄,近一个月普遍出现了净值的回落。上半年不少收益超过50%的产品,经过7月的调整之后,收益幅度回到50%以下。
QDII“弱基”TOP10榜:腰斩产品已经出现
去年,教育ETF是QDII产品中表现最糟糕的,但今年6月份以后,教育ETF明显回暖,净值大幅上涨。
不过,截至7月末,又有一只净值腰斩的产品出现了——国泰境外高收益,今年以来已亏损47%。
双十基金经理跟踪:傅鹏博彻底“躺平”了?
截至6月末,我们跟踪的8位“双十基金经理”业绩一度有所反弹,但经过7月市场的下跌,他们的业绩再度明显回落。除了周蔚文、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新蓝筹亏损6.5%外,其他几位双十基金经理今年以来都亏损超过10%。
尤其是傅鹏博、朱璘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今年以来更是亏损21.88%,而在上个月末,他的业绩是亏损15.93%。目前,睿远成长价值规模高达289.92亿,同时其股票配置也非常杂,看不出太明显的风格,感觉依然只要是各种“茅”就买。比如三安光电、中国移动、立讯精密、东方雨虹、万华化学、通威、吉利汽车、沃森生物、迈为股份和国瓷材料这些重仓的公司,几乎找不出同一个行业的公司。
另外,近年多个季度以来,傅鹏博的布局也没有出现太明显的变化,基本上都是以前持有的那些老公司。而今年二季度,也就只有通威股份是过去没有买过的。但实际上,对于今年二季度以来涨幅巨大的新能源领域中,傅鹏博并没有太多的配置。你可以认为他不抱团某一赛道,但实际上确实浪费了很多时间和机会。
后市:关注这位容易被忽视的“新人”
在上个月的月报中,我们重点分享了去年*崔宸龙管理的前海开源新经济,而在刚刚过去的7月,该产品取得3%的收益,近3个月来收益达到33.56%,依然还是不错。
在本月月报中,我们分享一位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公募“新人”,他就是只有两年经验的,汇安基金基金经理陆丰。尽管只有两年基金管理经验,但陆丰已是券商投研老将,目前管理两只产品,管理总规模7.72亿元。其中,规模3.47亿的汇安丰利混合,近3个月收益27%,今年以来亏了7%。尽管从业绩上看,陆丰算不上最拔尖的,风格既均衡又偏成长,既买了茅台这样的大白马,也买了一堆新能源的牛股。
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关注陆丰,还是看到了他区别于其他不少基金经理“躺平”的态度。尽管今年5月之前,汇安丰利混合的业绩也一度亏了近30%,严重跑输沪深300指数和同类产品。但是,陆丰积极调整仓位,敢于出手,抓住了石英股份这只今年的超级大牛股,也使得他的产品业绩明显好转。除了石英股份外,陆丰还买入了中矿资源,今年二季度以来表现也非常*。
而在前不久刚刚公布的二季报中,陆丰的观点比较朴实无华,没有像其他很多人一样搞心灵鸡汤写小作文。
陆丰表示,客观来说,今年以来,新能源行业克服了上游涨价和疫情的不利因素,下游需求持续超预期,与其他行业相比,市场的表现如实反映了上述行业的景气度提升。报告期内,陆丰管理的产品持仓结构偏向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制造,在反弹中取得了较好的回报。
此外,站在全球角度来看,我们正处于一个较长的衰退周期内,一方面,上游的资源品因为竞争格局改善,以及缓慢抬升的资本开支制约了供给,要素价格和行业ROE水平持续上升;另一方面,长期流动性宽松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债务比重持续提升,同时全球科技创新也进入瓶颈期,经济增长缺乏新的动力。在这个周期内,供需格局良好的资源品,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兴,都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和跟踪。
陆丰还表示,以锂电和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革命,同时带来了消费端和生产端的重大增量和变化,其产业链演绎精彩纷呈,仍然值得我们继续保持较高仓位。
A股不温不火,可转债炙手可热!
近20只可转债上演“熔断潮” 换手惊现百倍
周四,近20只可转债涨到盘中临停,多只触及二次熔断,市场火爆可见一斑。
其中正元转债涨幅高达176.41%,银河转债大涨73.22%,智能转债等涨幅超过30%。
统计,近一个月,可转债指数出现了一轮V型走势,阶段涨幅达12%,其中蓝盾转债、万里转债、哈尔转债等都走出了翻倍甚至数倍的行情。
另一方面,市场交投火爆,成交额急剧攀升,今天蓝盾转债、正元转载成交均超百亿,另有多只超过50亿,整个市场成交额达1187亿元。
以成交王蓝盾转债为例,盘中再次触发临停,4天翻2倍,累计换手11154%,成交额420亿元。
而业绩连续巨亏的蓝盾股份,近日公司和部分子公司以及控股股东刚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老赖”。
活跃资金转战可转债 机构提醒监管窗口
可转债火爆 资金沉浸在“T+0”的乐趣之中
可转债为什么突然火爆?这本质上是一种债券,可以转换成公司股票,可以到期后收回本息,也可以到期前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可转债的特点在于,价格没有涨跌停限制,而且交易制度是T+0,这就为如今疯狂的走势提供了基础。
注册制逐步推进以来,市场对于20%的涨跌幅“青睐有加”,而可转债不设涨跌幅限制,实行T+0交易,制度无疑更为开放。
一位市场人士对表示,美国大选等因素制约,近期A股情绪谨慎成交低迷。创业板改革初期,活跃的短线投机资金受到监管打压,而可转债T+0,快进快出的属性,就成了这批资金避险的乐园和套利的方向。
尤其,监管层刚刚表态,把不该管的坚决放权于市场,把该管的管好、管住。炒作情绪升至沸点。
不过,开放的交易制度也催生了“割韭菜”的机会。
渤海证券发出提醒,要警惕价格过高,流通盘过低的转债。近期暴涨的主要为小市值个券,今年98只可转债进入转股期,40家发布了“不提前赎回”公告,但不排除后期发布强制赎回公告,符合赎回条件的要注意风险。
今年5月6日,泰晶科技就曾提前赎回,当时转股溢价率超170%,投资者一夜亏60%。第二天泰晶转债暴跌48%,投资者疯狂出逃,至摘牌时,较前期*价跌幅超过70%。
另外10月26日(下周一),可转债新规开始实施,主要对可转债打新、交易权限进行监管,可能不利于转债个券爆炒的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收盘,转债市场已经出现了分化现象,多日暴涨的蓝盾转债尾盘跳水,盛路转债、尚荣转债等多只标的也出现了大幅回落。
2005年权证爆炒重现 “T+0”功不可没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早在2005年,权证也曾盛极一时,当年12月6日收市,沪深两市权证交易金额再爆天量,成交101.8亿元。与权证市场火爆相对应的是,疲弱的A股、B股市场成交金额只有85.31亿元。6只权证打败了1400多只股票。
不过疯狂之后一地鸡毛,在轰动一时的钾肥认沽权证上,每份一度从0.844元暴涨至8.05元,实际上该权证的价值为0,因为盐湖钾肥不可能跌至行权价以下。即使在最后一天,仍然没有跌至0.001元(*价),这意味着持有者血本无归,一夜清零。
同样的一幕发生南航认沽权证上,但争议更大,监管层为平抑南航权证过度炒作,批准26家券商天量创设同名同代码权证,导致南航权证价格暴跌86%,投资者巨亏200亿。
权证作为一种期权,同样具有T+0、无涨跌停限制的特点。当前同样是行情疲软,同样是资金涌入更易被炒作的可转债。
但逐利的同时,更要了解规则,看到风险。
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到来,T+0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分析人士认为:下一步的制度安排建议就是取消涨跌停限制和T+0,只有这样才算是跟国际接轨。现在QFII、RQFII进一步放开限制,北上资金也进一步加大中国股票的配置,都需要交易制度跟国际接轨,这是一个趋势。
随着A股市场及交易制度的日趋成熟,未来T+0必将被提上日程,但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完善的风控制度,而不会是单纯的开放。
05月07日讯 南方隆元产业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南方隆元,代码202007)05月06日净值下跌5.08%,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8410元,累计净值为0.8410元。
南方隆元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8.94%,今年以来收益16.97%,近一月收益-9.08%,近一年收益2.44%,近三年收益24.78%。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蒋秋洁,自2015年07月24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06%。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中国国旅(持仓比例6.61%)、中国平安(持仓比例4.75%)、分众传媒(持仓比例4.50%)、中炬高新(持仓比例3.99%)、沪电股份(持仓比例3.72%)、贵州茅台(持仓比例3.71%)、牧原股份(持仓比例3.65%)、芒果超媒(持仓比例3.40%)、中国中车(持仓比例3.36%)、广联达(持仓比例3.08%)。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19年以来,市场快速反弹,投资者信心得到明显修复。2019年一季度,大部分经济宏微观指标呈现复苏状态,且呈现逐月好转趋势。同时,中美贸易谈判进入缓和期,阶段性谈判结果向乐观方向发展。在各种友好政策的推动下,一季度的经济表现是超出预期的,居民和企业的预期也从去年过度悲观中得到了修复。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新旧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下移、地产和基建未出现强刺激、以及海外经济疲弱的情况下,经济状况还有出现底部区域反复的可能。从长期视角出发,我们仍然在不断寻找未来十年中能够成为中国经济新动能的优势产业。本基金密切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秉承一贯风格,寻找景气度不断向上的行业进行配置,以求给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本基金本季度总体以中等偏高仓位运作,寻找从底部复苏的行业机会;同时,优中选优,借助行业龙头的自身调整能力减少经济下行周期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0.893元,报告期内,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4.20%,同期业绩基准增长率为24.21%。
第一步赚取100
今天收益-194,累计投入4000,累计收益-217
清仓芯片200份、减仓酒400份、创业板50减300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202007》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202007、南航权证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