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强债基金(国际医学股票股吧)广发强债基金可靠吗

2022-08-02 18:01:08 股票 xialuotejs

广发强债基金



本文目录一览:



“对和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在正确时收获了多少和你在错误时损失了多少。”这是投资大师索罗斯的一句名言,也是广发基金债券投资部总经理谢军的座右铭。

谢军进入证券行业已有15年,投资年限超过12年,是固定收益领域的老将。他是业内仅有的4位连续管理同只基金超过10年的债券基金经理之一,所管产品6次荣获金牛奖、明星基金奖。2011年,他管理的广发强债基金创造了债券基金问鼎全市场业绩冠军的佳绩。

在谢军眼中,投资永远是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平衡,他始终坚持追求风险调整后的超额收益。在市场机遇大于风险时全力进攻,在风险大于机遇时尽量保守,在追求收益和防范风险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在熟悉谢军的人眼中,他身上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以深度的基本面研究为依托,精准把握市场趋势。

前瞻性研究精准把握市场拐点

投资首重研究与预判。2018年初,国内经济韧性一致预期未能打破,货币政策依然偏紧,监管政策强势未改,通胀预期浓重,美联储加息影响。在市场一致担忧国内通胀和海外加息周期时,谢军在自己的年终工作中对债市的趋势进行研判,旗帜鲜明地提出债市将重新迎来周期性的配置机会。

当时,有两个因素促成了他的这个判断。一是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分析,随着全球经济处于增长区间上限,潜在增长的引力对经济有较强下拉作用,他预计国内这轮宏观经济复苏已接近拐点。二是从债市估值角度分析,债市收益率曲线达到历史分位数的前1/4,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达到5%以上。根据其对债市历史收益率的分析,估值已进入熊市区域,具备配置价值。

谢军对宏观经济周期见顶回落的判断,在当时显得颇为“另类”。自2016年下半年经济见顶后,权益市场走出了繁荣期的结构性牛市特征。因而,2017年底时,市场情绪高涨,主流券商策略中对新一年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的预期都极为乐观,几乎“忽视”了周期的存在。

但谢军在基金年度报告的2018年展望中指出,“本轮宏观复苏接近拐点,由于供给测收缩产能,使得中上游工业品价格易涨难迭,形成PPI端的滞胀格局。如果需求大幅下滑,打破滞胀格局,那么长债,比如10年期金融债5%左右的收益,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或者说资本利得机会。这需要时刻把握宏观的拐点”。

事后复盘2018年,谢军发现,国内经济景气度在2018年三季度见顶回落,但是,在严监管、去杠杆导致融资需求收缩的市场环境下,债券牛市在2月出现萌芽。进入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边际转向等多方因素促成合力,推动债市走出了一波酣畅淋漓的牛市行情。

得益于其在2017年底对经济周期和基础资产的前瞻性判断,谢军管理的股债混合型基金在2017年底即降低股票仓位,全年实现超过6%以上的收益,例如,广发集瑞以7.08%的回报在200只同类基金中排第7,广发鑫和灵活实现6.13%的回报。其管理的债券基金也在年初增加了对长久期债券的配置,广发增强债券、广发景源、广发集富等多只纯债基金均获得超过6%的回报。

投资是“基本面+市场趋势+估值”的结合

谢军是固定收益领域较早的一批从业者,也是广发基金固定收益团队中最资深的一名成员。他从宏观研究和利率研究起步,慢慢成长为基金经理。在12年的投资生涯中,谢军先后管理过货币基金、纯债基金、股债混合基金、社保组合,并在多轮市场牛熊周期中锻炼了敏锐的宏观嗅觉。

“做固收的人对市场拐点会特别敏感,他们会最先感知到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变化。”在谢军看来,做债券投资,需要有非常敏锐的宏观和中观视角,不仅要能看懂各种大趋势,准确把握一国经济大势、分析世界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趋势,也要能把握各类大类资产走势的拐点,通过全局性的把握来获取收益、控制回撤。而这种对市场大趋势的判断,核心取决于基金经理对基本面的前瞻预判。而前瞻性的把握则必须以基本面的深度研究为基础。

在谢军的投资框架中,经济基本面是债市趋势的主要驱动力,但是它的运行趋势会受到市场情绪和投资者认知的影响,并促使市场的演化趋势表现为从最初的“怀疑、否定”,逐步走向“相信、狂热”。所谓的“狂热”情绪在熊市中表现为多头情绪彻底瓦解,出现非理性的疯狂抛压,这正是介入市场的黄金时点。

“与股市在2018年初见顶前的繁荣景象不同,2018年债市牛熊转折走得四平八稳,并没有出现熊市末期疯狂抛压的一段。”谢军坦言,这波牛市中,他并没有等到最低点的入市时机。而在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开启的三波牛市中,他均精准地把握了牛熊周期的拐点,并将组合久期提高到5年以上,充分分享了长债收益率趋势下行带来的丰厚回报。

为何能精准把握市场趋势的拐点?谢军将其归功于自己搭建的基本面研究体系。“经济周期是决定趋势背后的推动力。”谢军说,过去15年,他经历了多轮经济周期的起起落落,见证了利率市场的涨涨跌跌,这些经历加深了他对经济周期和利率规律的理解,并帮助其在基本面判断和利率把握方面建立了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几年经历了多轮周期的更迭,他的基本面研究框架也随经济周期而不断调整,在不同时期主抓不同的主要矛盾。“传统的经济周期研究是看工业和物价,但随着经济周期的演化,相关的变量也在发生变化,如物价是我2008年和2011年时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但自2012年以后,CPI已不是我关注的指标。”谢军介绍,最近几年,他在研究债市趋势时,关注的指标包括表外业务、影子银行、房地产、上游产业的过剩情况、金融结构的变化及相关政策的变化等。

谢军强调,经济基本面是债市趋势的主要驱动力,但是趋势的运行还要受制于市场的认知和投资者的情绪,这两者也很重要。因此,投资需要对基本面、估值和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很多债市投资者对经济周期非常关心,但是对市场趋势的演化过程关注度不高。其实,经历过足够多的市场轮回,基金经理对大趋势的理解会更为深刻。”

谢军透露,多年以前,自己曾一门心思研究基本面,对技术分析持回避态度。“当时,我不懂什么是技术分析,但下意识就是不想跟别人讨论。”谢军回忆,入行初期,他管理的基金出现较大的回撤。经过反思,他意识到自己对市场趋势的认知和人性的认知存在欠缺,技术分析是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在这方面吃了大亏。后来,谢军将技术分析纳入自己的框架中,并逐步形成 “基本面+市场趋势+估值”三者相结合的投资框架。相比最初,他所构建的基本面分析框架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有底蕴,对市场周期的轮回把握也更为精准。

静水深流投资方法需要不断进化

“你的气质,透露出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听起来简单的基本面研究框架,但其实需要基金经理日积月累的沉淀和思考。在广发基金固定收益部,谢军是最爱读书的“书虫”,在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前往外地出差的途中,他总是抱着一本书安静地阅读。在他的办公室,随处可见的是各类投资类、经济基本面类的书籍。

“我看的书很杂,既然有经济周期、投资类等经典的专业类书籍,也有武侠、科幻、认知心理学类的非专业类书籍。”谢军说起,读书是自己多年保留的习惯,也是自己思想不断提升和进化的首要途径。当自己思考到某个专题或研究维度时,就会习惯地找一些相关的书来读,以此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提起阅读对自己影响,谢军坦言,读书就好比是与投资大师的对话,如果自己的思考和认知没有达到这个层次,很难真正理解经典书籍的精髓。其中,对其影响比较大的一本书是乔治·索罗斯著作的《金融炼金术》。

“这本书我看了很多遍,最开始看的时候根本看不懂,但后面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感悟。”谢军说,这本书的核心精髓是投资大师对不确定性的思考,尤其是对自己认知的反思。在他看来,很多人在投资中都试图捕捉确定性的东西,但也许真正决定成败的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不确定性。

“市场不会简单重复,投资获胜的关键并不仅仅是把握确定性,也包括正确处理不确定性。”谢军说,自己是一位信仰基本面研究的投资人,这类群体的共同特点是给基本面研究赋予过高的权重,而缺少处理不确定性的禀赋。因而,他在读书和思考中,不断地加深自己对不确定性的认知能力,以实现投资方法的升级和进化。

例如,投资大师杰里米·格兰桑属于宏观价值派,他对宏观经济周期和大类资产价值的分析体系,给谢军留下深刻印象;霍华德·马克斯在市场周期演变中对投资者行为的洞察,让他非常敬佩;索罗斯对趋势的认知和不确定性的把握,令他收获颇丰。其中,索罗斯的那句名言,“对和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在正确时收获了多少和你在错误时损失了多少”,让他慢慢放下对判断正确与否的执念,接受基本面研究框架的不完美。

“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判断的对与错,而是在对的时候赚得多,在错的时候亏得少,这样长期下来就能积累不错的回报。”谢军总结,投资行业是一个开放系统,每个人对市场判断的对与错,都会公开摆在面前,无法掩盖。在这过程中,我们需要真诚地面对自己,不断去学习,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回首固定收益领域走过的15年,他在每一轮周期中都会碰到新的问题和挑战,也会在每一次摔倒之后,进行反思和总结,并慢慢学到新的知识,将其纳入自己的投资框架中。十五年的积淀,十五年的坚守,他是一位债市长跑的老将,也是一位债市长跑的健将。




国际医学股票股吧

国际医学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1-6月亏损5.8亿元至6亿元,同比上年减61.16%至66.72%。

公告中解释本次业绩变动的原因为:

公司2022年半年度业绩亏损主要原因是:

1.公司下属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自今年1月13日起停业整顿3个月,于2022年4月13日经批准复诊。两家医院停业整顿期间,公司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

2.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自2022年4月复诊以来,医疗业务恢复较好,日住院床位已恢复至停诊前水平,由于公司整体医疗床位使用量仍处于提升阶段,运营成本、期间费用相较于营业收入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3.公司2021年5月开始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本报告期产生费用对公司净利润影响约为-8,240万元,同比增加约5,116万元。

国际医学2022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05亿元,同比下降51.78%;归母净利润-42842.16万元,同比下降134.01%;扣非净利润-41445.13万元,同比下降217.85%;负债率61.59%,投资收益376.14万元,财务费用4057.9万元,毛利率-78.27%。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增持评级2家。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3994.93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425.86万,融券余额减少。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国际医学(000516)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可能有财务风险,存在隐忧的财务指标包括:有息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利润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经营现金流/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0.5星,好价格指标1星,综合指标0.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广发强债基金可靠吗


说起投资,大多数投资者都想收获稳稳的收益和稳稳的幸福,投资货币基金、国债或者存到银行可以实现,但是收益率又太低,一般约为2%-3%。那么有没有既能获得稳稳的收益,同时收益率又比较高的投资产品呢?

今天为大家推荐三只年化收益率8%左右的债券型基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债券型基金呢?债券型基金就是以国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根据投资股票的比例不同,债券型基金又可分为纯债券型基金与偏债券型基金,两者的区别在于,纯债券型基金不投资股票,而偏债型基金可以投资少量的股票。

债券型基金并非绝对的保本型投资产品,如果债券违约,债券型基金的净值会下跌。但是好的债券型基金具有年度胜率高、控制回撤能力强、平均年化收益率高以及高波动资产占比不同等特征。例如以下三只基金。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鹏华丰融定开债(000345)

该债券基金成立于2013年11月19日,为一年定期开放型基金,今年开放日期为2022年4月25日至4月29日。成立以来8个完整年度收益率均为正收益,2014-2021年度收益率依次为:10.54%、9.37%、2.92%、4.81%、16.79%、11.29%、5.80%、4.91%,平均收益率8.30%。近五年最大回撤0.71%,近一年收益回撤比为14.72。2021年,可转债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1.51%,股票投资组合占比0%。

招商产业债券A(217022)

该债券基金成立于2012年3月21日,成立以来9个完整年度收益率均为正收益,2014-2021年度收益率依次为:21.42%、11.85%、4.17%、3.02%、8.64%、6.71%、4.17%、6.50%,平均收益率8.31%。近五年最大回撤1.39%,近一年收益回撤比为15.07。2021年,可转债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0.35%,股票投资组合占比0%。

广发纯债债券A(270048)

该债券基金成立于2012年12月12日,成立以来9个完整年度收益率均为正收益,2014-2021年度收益率依次为:19.24%、15.32%、0.88%、1.79%、6.57%、2.63%、4.46%、5.72%,平均收益率7.08%。近五年最大回撤1.87%,近一年收益回撤比为8.22。2021年,可转债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0%,股票投资组合占比0%。

祝大家投资愉快,收获满满!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仅为数据、内容等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广发强债基金净值 270009

现在总喜欢拿10年说事儿,10年仿佛已经成为衡量成熟基金经理的一项硬性标准,然而公募基金这么年轻,10年哪有那么容易?

一管十年多,仅有64只基金

柠檬君查了一下,同一基金经理一管10年多的基金仅有64只:





其中主动权益基金19只,指数基金18只,债券基金16只,QDII基金8只,货币基金3只。10年以前,主动权益基金的地位比现在还高,这个留存率,可见主动权益基金也是最难留人的一类基金。

任职时间最长的是富国基金朱少醒,从2005年9月开始管理富国天惠至今,长达15.5年,堪称公募基金界最长情也是最专一的基金经理。

第2位的是诺安基金杨谷,超15年,然而由于业绩平平,这位老将并未得到太多的关注,这么多年,从林健标、周心鹏、夏俊杰到韩冬艳、王创练、蔡嵩松,杨谷一直没有太抢眼的表现。

主动权益第3位的同样是来自富国基金的毕天宇,也是一位比较出色的基金经理。

名气不大的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和泰信基金都有2只基金上榜,并且分属于不同的基金经理,不过基金经理业绩迥异,国海富兰克林的赵晓东和徐荔蓉业绩不错,而泰信基金的两位就有点难堪。

小众且长情

主动权益基金自然最受瞩目的一类产品,关注度高,诱惑就多,长情就更难,从这一角度来说,柠檬君还是很钦佩朱少醒的。

相对来说,小众的产品更容易得基金经理长情,比如说QDII基金、指数基金、债券基金。想当年这些类型的基金都处于刚起步或者比较困难的阶段。很多基金经理从基金成立一直管到现在,非常难得。

比如说工银瑞信增强收益债券(485105),杜海涛从2007年5月11日成立管理至今;广发增强债券(270009),谢军从2008年3月27日基金成立管理至今,且一直是独立管理,眼瞅着就要满13年了,偏股有朱少醒的富国天惠,债基有谢军的广发强债。

现在这些基金经理很多都成长为公司的部门总监、投资总监,甚至还有公司的副总经理,和公司一起发展前进。

长情乃佳选?

当我们看多了10年以上任期的基金经理,就会发现好业绩跟任期长并不是高度相关的。

我们也能看到不少业绩平平的基金经理,管理一只基金很长时间,始终没什么起色。而熟人就是那几个,而拿到任期同类第一的更是只有过钧、游凛峰、赵晓东。

在柠檬君看来,A股的发展时间不长,市场并不成熟,发展速度很快,很多经验性的东西是很难积累的,所以我们并没有必要迷恋基金经理的资历。而想要在这个市场上持续取得好的业绩,也需要基金经理持续学习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这对于上了年纪的基金经理来说也是挑战,能做到的并不多。

长情是一件好事儿,但这并不能与好基金划等号,甚至参考价值都比较弱。如果大家真就想在这方面多考虑考虑,还不如去考察考察基金经理的任职稳定性,也就是跳槽的概率。

欢迎关注基民柠檬!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广发强债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广发强债基金、国际医学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