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货币基金排行榜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市场上,能验证基金公司投资能力的只有业绩、业绩、业绩。
A股市场多年市场牛熊更迭,究竟哪家基金公司脱颖而出?大基金公司中谁最领先?2020年、最近3年、最近5年哪些基金公司是最强*?海通证券日前发布的*业绩统计揭开了答案。
5年长期业绩领先
景顺长城、信达澳银、诺德名列前三
5年A股往往经历了一次牛熊更迭,能够业绩领先的通常是长跑*者。因此,从长期业绩来看,基金公司5年期业绩排名最受关注。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从 2016年1月4日到2020年12月31日的5年间,股市起伏较大。2016年处市场熔断之后,市场风险偏好明显降低,随后整体市场起起伏伏,而在2019年市场逐渐回暖。不过2020年遭遇“活久见”的新冠肺炎蔓延影响,市场起伏较大,但整体上仍获得难得的结构性行情,因此公募基金整体获得较好收成。
这五年间“核心资产”逐渐被市场追捧表现突出,其中一批公司“长跑”能力突出。具体来看,景顺长城基金成为最近五年权益类基金*收益榜*,最近5年权益基金平均收益达到145.61%,在97家基金中*。
信达澳银基金紧随其后,以144.73%的收益在97家基金中排名第二。诺德基金、泓德基金、银华基金、东证资管、易方达、前海开源、民生加银、交银施罗德排名第三至第十,这些基金公司整体收益均超过113%。
此外,兴全基金、国泰基金、上银基金、万家基金、圆信永丰等最近5年的权益基金*收益也超过100%。
从基金公司规模来看,海通证券专门设置了权益类基金大型基金公司、中型基金公司和小型基金公司*收益排行榜。
从最近5年的业绩来看,大中型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高于小型基金公司,其中最近5年大型和中型基金公司平均收益为98.31%、90.04%,而小型的仅为58.52%。这也说明大中型基金公司较为强大的投研实力,能让基金公司更及时地把握市场机遇获取较好收益,“马太效应”明显。其实这也发生在基金销售中,易方达、汇添富、南方、广发、景顺长城、交银施罗德等头部基金公司拥有较好感召力,新基金发行较强,资金正流向此类“头部公司”。
3年中长期业绩
信达澳银、华泰保兴、泓德、交银领跑
3年期业绩同样是基金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从3年期(2018年1月2日到2020年12月31日)*收益排名看,信达澳银旗下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121.88%,在110家公司中*,显示出该公司在最近3年市场中抓住了市场机遇。
华泰保兴、泓德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景顺长城旗下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19.04%、113.06%、103.33%、103.09%,排名第二至第五,收益率均超过100%。
易方达、工银瑞信、融通、中欧、银华旗下权益类基金3年期*回报也进入前十,显示出较强的中期投资能力。这些公司核心投研稳定,较好地把握住了机会。
从基金公司规模来看,12家大型基金公司3年收益平均值为86.76%,而10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则为81%;纳入统计的88家小型基金公司这一业绩数据仅60.1%。相对来说,最近3年大型基金公司创造收益更高。
2020年
5家公司收益超80%
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让整个市场起伏波动,整体A股结构性行情亮眼。
用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全年所有的主流指数都呈现上涨态势,表现*的是创业板指,2020年涨幅达到64.96%,此外中小板指、深证成指的涨幅也分别达43.91%、38.73%。
从行业表现来看,中信一级行业中,2020年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表现*,2020年涨幅达到88.34%,食品饮料和消费者服务涨幅也达到88.06%、81.06%,此外,国防军工、医药、汽车、基础化工等表现较好。在这一结构性行情之下,整体公募基金抓住了“黄金赛道”的机遇,整体表现要好于主流指数。
在这样的环境下,究竟哪家基金公司脱颖而出?海通证券数据显示,全部基金公司2020年都获得正收益,更有5家基金公司收益超80%。
数据显示,2020年表现*的是恒越基金,全年业绩达到90.75%,是目前*一家2020年收益超90%的基金公司。紧随其后是鹏扬、红土创新、朱雀、农银汇理,2020年以来收益达到86.13%、84.37%、81.3%、80.24%。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旗下有不少产品较多地配置消费、新能源等领域,把握住结构性行情,表现较优。
数据说明:
1、基金管理公司*收益是指基金公司管理的主动型基金净值增长率按照期间管理资产规模加权计算的净值增长率。期间管理资产规模按照可获得的期间规模进行简单平均。
2、主动权益类基金包含主动股票开放型、强股混合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混合型、灵活策略混合型、对冲策略混合型和主动混合封闭型基金,不含指数型、生命周期混合型、偏债混合型基金、港股灵活策略混合型、港股偏股混合型、港股强股混合型和QDII基金,主动固定收益类基金包括纯债债券型、准债债券型、偏债债券型基金、可转债基金、短债基金和封闭债基,不包含货币基金、理财债基和指数债基。
3、大、中、小型公司的划分:按照海通证券规模排行榜近一年主动权益(主动固收)的平均规模进行划分,按照基金公司规模自大到小进行排序,其中累计平均主动权益(主动固收)规模占比达到全市场主动权益(主动固收)规模50%的基金公司划分为大型公司,在50%-70%之间的划分为中型公司,其余为小型公司,小型公司还包括旗下存续时间最长的产品成立不满1年的公司。
数据来源于wind、基金公司官网及海通证券研究所
曾经出现过
真假灭火器、真假消防员
万万没想到
造假分子如此猖獗
这次
竟出现了假的消防员招录网站
不法分子为了一己私利
竟然对官方招录平台进行仿制
不法之心昭然若揭!
假网址为:
http://www.xfyzltraining.com/
骗子妄图以此蒙骗有志投身于
消防救援队伍的社会青年
和不明情况的群众
并可能从中收取高额的
“报名费、培训费、教材费”和其他各种费用
上图为消防员招录全国*官方平台
网址为:
http://xfyzl.119.gov.cn/
请广大有志青年擦亮眼睛
注意甄别
其实,与招录消防员有关的虚假信息
不是第一次出现
全国多地的消防部门都曾经辟谣过
温馨提示
报考消防员,一定要注意甄别信息发布渠道,并且官方招聘不指定任何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社会单位和个人举办考试、测试辅导培训和代为报名工作,请有志于投身消防救援工作的朋友们提高警惕,避免信息泄露和上当受骗!
原文标题:注意!这个网站是假的!
来源 | 中国消防
吉林日报
1月24日,公募基金四季报披露结束,2021年度基金公司规模排名也随之曝光。
截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了25.34万亿元,其中非货总规模达到了15.91万亿元,相比2020年末的11.92万亿元增长了33.46%,公募基金行业迈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公募基金规模前十座次中,易方达基金以1.19万亿元的非货规模*,华夏、广发、富国、汇添富基金紧随其后;但前十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部分排名发生变动,例如汇添富基金由2020年末的第二下滑至第五,曾经排名第十的鹏华基金则跌出前十,工银瑞信基金则新进前十。
此外,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凭借黑马基金经理、绩优基金产品等在2021年进步明显,排名获得大幅提升,例如前海开源基金、信达澳银基金、恒越基金、金鹰基金等,排名跃升超10名,业绩对规模加持明显。
“公募老大”非货规模1.19万亿,遥遥领先全行业
整体来看,一共有39家基金公司的非货规模突破了千亿大关。其中,易方达基金以1.19万亿元的规模*,且遥遥领先于第二名4938亿元,也是*一家非货规模破万亿的基金公司,“公募老大”的地位十分牢固。
2021年火爆的基金发行市场中,全年共有22只基金发行份额超100亿元,但“大块头”基金发行成果均由头部公司包揽。例如约150亿规模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南方兴润价值一年持有A、广发均衡优选、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A、博时汇兴回报一年持有等,仅去年新发行的基金就为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带来2108亿元和1802亿元的增量。
具体来看,易方达旗下的中概互联ETF在去年备受资金关注,呈现越跌越买态势,规模从55.41亿元增长至326.53亿元,贡献了271.12亿元的增量,此外,公司旗下易方达稳健收益、易方达裕祥回报等“固收+”产品的规模增长较大。
紧随其后,华夏基金位居次席,截至2021末的非货规模为6961.41亿元,比2020年末增长了1922.46亿元,排名上升1位;广发、富国、汇添富基金分列3~5名,非货规模都超过了6000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易方达远远甩开第二名近5000亿,公募基金2~5名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部分相差仅一两百亿,可谓是贴身肉搏。
排在第三的广发基金,广发纳斯达克100指数去年规模新增19.93亿元,广发小盘成长与广发制造业精选分别增长了16.7亿元与15.28亿元。多只基金吸引巨量“加购”,让头部公司非货规模得以高速增长。
此外,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和博时基金的非货规模均超过5000亿元,招商基金从第九名上升到第七名,工银瑞信基金新进前十,这在格局稳定、竞争激励的前十强中十分难得。其中招商基金2021年规模增长了1979.45亿元,工银瑞信基金非货规模增长了1339.52亿元。
业绩加持规模,前海开源、恒越等排名大跃升
公募基金前十的座次相对稳定,更大的变数发生在中小型公司中,部分公司在今年突飞猛进,排名获得大幅跃升。
例如,刚刚摘得2021年度业绩*的前海开源基金,在2021年的规模和排名均进步明显。在绩优基金的加持下,公司2021年非货规模增长了707.86亿元,年末非货总规模1408.67亿元,排名第31,相比2020年末进步了15名。
此外,信达澳银基金在2021年的排名从第77名大幅跃升至第51名,排名上升26位,规模增长了415.21亿元。该公司同样有着以擅长科技、新能源投资著称的明星基金经理,业绩对规模的助力较大,截至2021年末,公司非货总规模691.89亿元。
而在厮杀更激烈的前30强中,天弘基金的进步十分突出,公司2021年末非货规模2860.39亿元,排名第18位,相比2020年末上升了10名,规模增长1578.50亿元。在规模排名剔除货币基金后,天弘基金一度较为低迷,但近年来在指数基金、主动权益基金等方向上发力,从此次规模来看已经初见成效。
据wind数据显示,恒越基金、中庚基金、金鹰基金等中小型基金公司均在今年进步较大,排名上升超10名,其中恒越基金甚至上升了29名。而这些公司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即有业绩*的基金经理崭露头角,例如恒越基金的高楠、中庚基金的丘栋荣、金鹰基金的韩广哲等,业绩对规模的加持效果明显。
行业竞争激烈,部分基金公司惨遭“掉队”
然而,排行榜是个“零和博弈”,在各家公司激战正酣之时,有的公司排名跃升,也有公司稍有不慎便名次滑落。
前十名中,汇添富基金由2020年排名第二下滑至第五,2020年排名第十的鹏华基金则跌出前十,排名第十二。然而,这三家公司非货基规模在2021年均取得了11%到40%不等的增幅,但在强手如林的“顶流”榜单中仍被后来者居上。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 汇添富排名下滑主要系去年业绩一般所致。据Wind数据统计,汇添富2021年偏股型基金业绩指数下跌2.51%,虽然较为平稳,但在平均值为9%的公募行业内处于后20%的名次。
此外,相较于其他几家头部公司都有比较绩优的明星产品而言,汇添富没有特别突出的绩优产品。相反的,在2021年四季度,汇添富有多只产品随着医药板块的整体下跌出现超过10%的季度亏损,这对于医药投资占比较大的汇添富是一个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也影响了他们的整体规模的增长。
公募行业欣欣繁荣之时,也有24家公司在2021年非货基规模取得负增长。农银汇理、民生加银和泓德基金分别减少515.37亿元、310.16亿元和182.3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金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的背景下,非货基规模降低的公司绝大多数中小型基金公司,千亿级别的寥寥,但2800多亿的中银基金的非货基规模也在2021年下滑。业内人士分析,下滑原因可能和公司高管变更有关,任职10年之久的总经理李道滨因个人原因于去年11月5日离职,高管层的变动导致去年发展略有停滞。“而且中银基金主要优势在固收方面,但去年权益类份额增长是行业普遍现象,所以相对而言比较吃亏。”
一家基金公司规模清零
有趣的是,在2021年度的基金公司规模中,出现了一家规模为0的公司,即国开泰富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国开泰富基金成立于2013年7月16日,注册资金3.6亿元,自成立以来资产规模一直未超过20亿元,2016年末,基金公司规模曾达到17.76亿元,为其“峰值”。
但随后几年,公司很少再发新产品,且高管频频变动,总经理一职经历了李鑫、杨波、朱瑜等多次更迭,公司较为动荡。
2020年4月和8月,国开泰富睿富、国开泰富开航皆因触发合同终止条款,先后清盘。2021年7月30日,公司发布国开泰富开泰灵活配置基金清算报告;2021年8月,国开泰富基金最后一只基金——国开泰富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发布清算报告,至此,国开泰富基金成为一家“空壳”公司。
注:以上排名剔除货币基金、短期理财基金及ETF联接基金
1月24日,公募基金四季报披露结束,2021年度基金公司规模排名也随之曝光。
截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了25.34万亿元,其中非货总规模达到了15.91万亿元,相比2020年末的11.92万亿元增长了33.46%,公募基金行业迈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公募基金规模前十座次中,易方达基金以1.19万亿元的非货规模*,华夏、广发、富国、汇添富基金紧随其后;但前十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部分排名发生变动,例如汇添富基金由2020年末的第二下滑至第五,曾经排名第十的鹏华基金则跌出前十,工银瑞信基金则新进前十。
此外,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凭借黑马基金经理、绩优基金产品等在2021年进步明显,排名获得大幅提升,例如前海开源基金、信达澳银基金、恒越基金、金鹰基金等,排名跃升超10名,业绩对规模加持明显。
“公募老大”非货规模1.19万亿,遥遥领先全行业
整体来看,一共有39家基金公司的非货规模突破了千亿大关。其中,易方达基金以1.19万亿元的规模*,且遥遥领先于第二名4938亿元,也是*一家非货规模破万亿的基金公司,“公募老大”的地位十分牢固。
2021年火爆的基金发行市场中,全年共有22只基金发行份额超100亿元,但“大块头”基金发行成果均由头部公司包揽。例如约150亿规模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南方兴润价值一年持有A、广发均衡优选、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A、博时汇兴回报一年持有等,仅去年新发行的基金就为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带来2108亿元和1802亿元的增量。
具体来看,易方达旗下的中概互联ETF在去年备受资金关注,呈现越跌越买态势,规模从55.41亿元增长至326.53亿元,贡献了271.12亿元的增量,此外,公司旗下易方达稳健收益、易方达裕祥回报等“固收+”产品的规模增长较大。
紧随其后,华夏基金位居次席,截至2021末的非货规模为6961.41亿元,比2020年末增长了1922.46亿元,排名上升1位;广发、富国、汇添富基金分列3~5名,非货规模都超过了6000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易方达远远甩开第二名近5000亿,公募基金2~5名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部分相差仅一两百亿,可谓是贴身肉搏。
排在第三的广发基金,广发纳斯达克100指数去年规模新增19.93亿元,广发小盘成长与广发制造业精选分别增长了16.7亿元与15.28亿元。多只基金吸引巨量“加购”,让头部公司非货规模得以高速增长。
此外,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和博时基金的非货规模均超过5000亿元,招商基金从第九名上升到第七名,工银瑞信基金新进前十,这在格局稳定、竞争激励的前十强中十分难得。其中招商基金2021年规模增长了1979.45亿元,工银瑞信基金非货规模增长了1339.52亿元。
业绩加持规模,前海开源、恒越等排名大跃升
公募基金前十的座次相对稳定,更大的变数发生在中小型公司中,部分公司在今年突飞猛进,排名获得大幅跃升。
例如,刚刚摘得2021年度业绩*的前海开源基金,在2021年的规模和排名均进步明显。在绩优基金的加持下,公司2021年非货规模增长了707.86亿元,年末非货总规模1408.67亿元,排名第31,相比2020年末进步了15名。
此外,信达澳银基金在2021年的排名从第77名大幅跃升至第51名,排名上升26位,规模增长了415.21亿元。该公司同样有着以擅长科技、新能源投资著称的明星基金经理,业绩对规模的助力较大,截至2021年末,公司非货总规模691.89亿元。
而在厮杀更激烈的前30强中,天弘基金的进步十分突出,公司2021年末非货规模2860.39亿元,排名第18位,相比2020年末上升了10名,规模增长1578.50亿元。在规模排名剔除货币基金后,天弘基金一度较为低迷,但近年来在指数基金、主动权益基金等方向上发力,从此次规模来看已经初见成效。
据wind数据显示,恒越基金、中庚基金、金鹰基金等中小型基金公司均在今年进步较大,排名上升超10名,其中恒越基金甚至上升了29名。而这些公司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即有业绩*的基金经理崭露头角,例如恒越基金的高楠、中庚基金的丘栋荣、金鹰基金的韩广哲等,业绩对规模的加持效果明显。
行业竞争激烈,部分基金公司惨遭“掉队”
然而,排行榜是个“零和博弈”,在各家公司激战正酣之时,有的公司排名跃升,也有公司稍有不慎便名次滑落。
前十名中,汇添富基金由2020年排名第二下滑至第五,2020年排名第十的鹏华基金则跌出前十,排名第十二。然而,这三家公司非货基规模在2021年均取得了11%到40%不等的增幅,但在强手如林的“顶流”榜单中仍被后来者居上。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 汇添富排名下滑主要系去年业绩一般所致。据Wind数据统计,汇添富2021年偏股型基金业绩指数下跌2.51%,虽然较为平稳,但在平均值为9%的公募行业内处于后20%的名次。
此外,相较于其他几家头部公司都有比较绩优的明星产品而言,汇添富没有特别突出的绩优产品。相反的,在2021年四季度,汇添富有多只产品随着医药板块的整体下跌出现超过10%的季度亏损,这对于医药投资占比较大的汇添富是一个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也影响了他们的整体规模的增长。
公募行业欣欣繁荣之时,也有24家公司在2021年非货基规模取得负增长。农银汇理、民生加银和泓德基金分别减少515.37亿元、310.16亿元和182.3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金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的背景下,非货基规模降低的公司绝大多数中小型基金公司,千亿级别的寥寥,但2800多亿的中银基金的非货基规模也在2021年下滑。业内人士分析,下滑原因可能和公司高管变更有关,任职10年之久的总经理李道滨因个人原因于去年11月5日离职,高管层的变动导致去年发展略有停滞。“而且中银基金主要优势在固收方面,但去年权益类份额增长是行业普遍现象,所以相对而言比较吃亏。”
一家基金公司规模清零
有趣的是,在2021年度的基金公司规模中,出现了一家规模为0的公司,即国开泰富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国开泰富基金成立于2013年7月16日,注册资金3.6亿元,自成立以来资产规模一直未超过20亿元,2016年末,基金公司规模曾达到17.76亿元,为其“峰值”。
但随后几年,公司很少再发新产品,且高管频频变动,总经理一职经历了李鑫、杨波、朱瑜等多次更迭,公司较为动荡。
2020年4月和8月,国开泰富睿富、国开泰富开航皆因触发合同终止条款,先后清盘。2021年7月30日,公司发布国开泰富开泰灵活配置基金清算报告;2021年8月,国开泰富基金最后一只基金——国开泰富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发布清算报告,至此,国开泰富基金成为一家“空壳”公司。
注:以上排名剔除货币基金、短期理财基金及ETF联接基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货币基金排行榜》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货币基金排行榜、www7733kcom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