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安全吗,南方基金好吗

2022-08-02 13:57:21 基金 xialuotejs

南方基金安全吗



本文目录一览:



上一周A股主要指数跌涨互现,中证1000、中证500、上证指数涨幅靠前,创业板指、沪深300、深证成指跌幅居前。


行业方面,环保、计算机、传媒涨幅靠前,农林牧渔、电力设备、建筑材料跌幅靠前。

数据Wind,截至20220722


上周还发生了哪些大事呢?南南进行了梳理,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第一,重磅新品上市,大时代来了!

7月22日,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正式上市,分别是中金所第四个正式挂牌的股指期货品种、第二个期权品种,为我国衍生品市场发展增添一座新的“里程碑”。


证监会表示,股指期货和期权是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投资者风险管理需求随之增加。


上市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助于进一步满足投资者避险需求,健全和完善股票市场稳定机制,助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摘要:“中国基金报”


02

第二,国常会重磅定调,下大力气巩固经济。

7月22日,据 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持续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举措,增强经济恢复发展拉动力;确定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决定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三季度至关重要。要贯彻***、国务院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进一步生效,下大力气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优先保障稳就业稳物价目标实现。

摘要:“券商中国”


03

第三,再创新高,债券持仓规模突破14万亿!


截至目前,公募基金2022年二季报已正式披露完毕。除了关注持股外,基金配置债券的情况对于保守投资者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数据显示,二季度基金持有债券的规模稳步增长,已突破14万亿。2022年二季度持仓中,基金最青睐的债券品种是金融债和同业存单,两大品种基金持仓分别达5.55万亿和3.59万亿,占债券投资市值比均超过25%。

摘要:“中国基金报”


04

第四,这些投资领域受热捧!

2022年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次新主动权益基金的建仓情况也浮出水面。各基金建仓期内节奏不一,部分基金股票仓位已超过90%,但也有基金为了保障资金资产安全性而秉持稳健建仓的策略。


从其资产组合的配置来看,重点投资领域覆盖新能源、新消费、大金融。


展望后市,部分次新权益基金基金经理表示,从股债性价比的情况来看,整体权益市场的机会大于风险。后续在积累下适当安全垫之后会逐步增加持仓比例,在估值和股价相对低位的优质公司中寻找机会。

摘要:“中国基金报”


05

第五,科创板持仓突破1700亿!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在科创板开市三周年之际,*公示的公募基金2022年二季报显示,公募基金重仓持有科创板市值突破17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重仓持有科创板公司数量254家,也创下历史重仓股最多。


多位基金投资人士表示,科创板担负着培育中国科技创新行业的重要历史使命,科创板开市三年来,吸引了大批有科技含量的上市公司,涌现出大量投资机会,公募基金也将“硬科技”作为中长期的投资主线。


随着公募等机构投资者在科创板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对科创板市场扩容、注册制改革、科技产业发展等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摘要:“中国基金报”


06

第六,新能源板块反弹超55%!


自4月27日反弹以来,以新能源板块为代表的成长板块成为此轮反弹的“急先锋”。


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中证新能源指数自4月27日以来涨幅超过55%。

摘要:“中国基金报”


展望后市,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认为,自4月末以来,市场在疫后修复的推动下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反弹,中报披露期临近,市场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上市公司基本面上来,而上半年国内外扰动因素较多,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难有好的表现,市场进入震荡状态。


下半年来看,消费和新能源仍然是高景气的赛道。对新能源而言,市场最为担心的两个点还是在于交易拥挤导致的估值偏高和业绩兑现不及预期的风险,对于消费而言,估值安全垫比新能源来说更厚,目前*的影响仍然是在线下消费的边际变化上。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银蓝筹

作为一家银行系大型公募基金公司,中银基金的表现在这两年却出现了倒退。

事实上,中银基金的规模在这两年的权益大年中并没有借势增长反而表现缩水。

中银基金2020年年末的总管理规模为3571.39亿,其中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为2879.23亿,相较2019年年末的数据分别减少247.08亿、83.92亿。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银基金总管理规模为3733.88亿,非货币管理规模2651.5亿。中银基金的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进一步缩水。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今年7月底,公募基金的总管理规模达到23.54万亿元。公募基金迎来发展大年,而这家老牌的银行系大型公募基金公司,中银基金缘何在牛市中失速?

中银“清盘季”

当23万亿资金越来越多的涌向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绩优基金之时,迷你基金也越来越多。

难以为继不得不走向清盘,是中银基金旗下多只产品的命运。

数据显示,今年中银基金清盘的5只基金中有3只均是主动权益产品,其余两只则是债券型基金。

严菲自2015年加入中银基金,此前在融通基金担任基金经理,其担任基金经理的总时长超过13年。

中银新蓝筹自2017年5月成立,成立以来回报为60.1%。该基金今年二季度末的规模仅剩0.17亿元。今年以来,该基金收益为-7.67%。

事实上,中银新蓝筹自成立以来基金份额就逐步缩水,至2018年九月末,该基金规模就已经缩水至5046.54万元,逼近清盘线。虽然2019年该基金规模又有所增加,但2020年、2021年,这只基金的规模则进一步缩减。

中银基金清盘的产品中还有不少次新基金。譬如中银惠兴多利,该基金2020年2月7日成立,至2021年4月29日到期,成立时间仅一年两个多月就宣告清盘。

虽然中银惠兴多利是一只债券产品,而中银基金一直以来的强项就在固收领域。但这只基金还是遭遇了和中银新蓝筹同样的命运。

数据显示,中银惠兴多利自成立以来规模就逐季缩水,从最初的3.45亿,直至最终的2185万。

更短命的还有中银消费活力。这只基金于2019年6月成立,2020年2月清盘,成立时间尚不足一年。这只基金成立以来回报为10.85%,由钱亚风云管理。

清盘的同时则是逐步下行的规模。

有意思的是,上个月中银基金刚刚发行了一只消费主题新基金中银鑫新消费成长。这只基金由基金经理黄珺担纲,9月1日结束募集,目前尚未成立。

老基金不被认可转而新发基金,中银基金此次表现如何尚有待市场检验。

资料显示,黄珺自2019年3月起在中银基金担任基金经理,目前其管理两只基金中银主题策略和中银收益。截至今年上半年,总管理规模为21.48亿元。

权益人才缺失

在这个明星基金经理频出的时代,中银基金却没有一位有号召力的权益基金明星基金经理。

相比同为银行系的工银瑞信基金、农银汇理基金等公司涌现出的袁芳、赵诣等明星基金经理,中银基金十分落寞。

2020年,任职中银基金16年的权益老将陈军离职。陈军于2004年4月至2020年2月就职于中银基金,历任基金经理、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助理执行总裁、副执行总裁等职。在陈军管理中银收益混合基金的13年又139中,任职回报达到554.64%。

目前,中银基金基金经理年限最长的权益基金经理即是严菲,另一位基金经理年限超过14年的基金经理李建管理的产品则偏向固收类。

此外,中银基金还有3位基金经理年限超过10年的基金经理,其中奚鹏洲、白洁均为债券基金经理,吴印为权益基金经理。

从业绩上看,王帅管理的5只基金今年以来收益均告负。

“银行系基金的权益产品发展不好有几个原因,一个是能力圈问题,很多领导都是银行过来的,做固收出身,在固收领域更具优势;另一个还是激励的问题,银行系公司都是根据银行总体意愿来进行考核,薪资市场化程度不高,激励并不是很好,所以业务发展只能说是比较平稳。”一家公募基金研究机构人士告诉

“对比行业内激励比较足的中欧基金等公司,有激励才有发展的特征十分明显。”该人士表示。

“公司的人才队伍建设是长线工作,需要有效的制度。”某券商基金分析师同样指出。

对于中银基金近两年的发展问题,一位曾在中银基金任职的基金经理在回复

优势领域显露颓势

“中银基金作为银行系的基金公司,优势领域就是固收,权益类产品一直都表现一般,这其实还是资源禀赋的问题。”华南一家基金销售公司人士告诉

“中银基金的固收产品其实还是非常受行业认可的,我们有一个基金公司构建的基金投资组合,其中除了该基金公司自己的产品之外,入选的债券基金就是中银基金的产品。”该人士表示。

但即使是以往强势的固收领域,中银基金也表现弱势。

数据显示,在2020年一季度末达到顶峰后,中银基金旗下债券型基金的规模开始下滑,至2021年上半年末,中银基金债券型基金规模为2063.55亿元,相比2020年一季度末缩减了近600亿。而自2020年以来中银基金清盘的债券基金也有3只。

事实上,中银基金也曾有过*时刻。

2018年末,中银基金的管理规模达到历史*的4518.44亿元,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达到1880.86亿元,排名行业第四位,同时是所有银行系公募基金的第一位。

但今年二季度末,中银基金的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已经下滑至行业第17位。

一方面是权益产品发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固收优势项目表现弱势,中银基金处境尴尬。

同为银行系的工银瑞信公司,今年二季度末的非货币基金规模已经超过4000亿。而相比中银基金的债券基金规模占据*大头,工银瑞信基金的股票型基金规模比例接近非货币基金规模的四分之一。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中银基金的股票型基金规模为62.1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则为2063.43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518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的占比达到78%。

“受资管新规影响,清理机构定制的固收产品,这也是中银基金债券型基金规模缩减的重要原因。”前述分析师表示。

而从这两年的新基金布局来看,中银基金目前仍以固收类产品为重点布局。




南方基金安全吗?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工具,人们借助手机足不出户便可以完成生活购物、转账、投资等事情。与此同时,一批犯罪份子开始盯上了互联网,通过假冒投资平台进行诈骗。

近期,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监测发现多起仿冒投资平台进行诈骗的事件。诈骗分子仿冒京东金融、拍拍贷、马上金融等平台,推出大量“李鬼”式APP,以相似标志和产品介绍以假乱真,以“小额返利”等诱导网民进行访问下载,进而实施诈骗,给一些网民造成巨大财产损失。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提高人们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本期南方基金以“警惕‘李鬼’式诈骗平台”为主题,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告诉大家如何防坑。具体案例

2022年1月,四川省吴某在网上看到“农E贷”仿冒APP的宣传信息,由于当时资金紧张便点击下载,并填写了信息申请贷款,但显示放款失败。随后所谓的在线客服与吴某某进行“沟通”,称其账户信息不匹配,需先进行资金验证。吴某听信其言,向指定账户转账3万元,事后才发现被骗。

2022年2月,江西省某市洪某某下载了*名为“京东.J.R”的仿冒APP,受到“额度高”“利息低”等表述诱导,注册账户并申请贷款。后来平台谎称其账号异常,需转账到所谓的“银保监会账户”进行验证,洪某某先后多次转账,合计被骗5万元。

2022年3月,河南省钱某某在“长城资产”仿冒APP上进行期货投资。平台客服以免费提供增值服务为由添加其微信,并告知钱某某缴纳2.5万元即可成为“VIP用户”,可享受手续费打折并优先获取相关市场信息。钱某某信以为真,便向指定账户进行了转账,最后被平台客服拉黑。

上述案例中的受害者没有在官方渠道下载正版APP,或者受“高额度”“低利息”等诱导,让诈骗份子有了可乘之机。

在此南方基金提醒广大投资者,警惕这类诈骗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在官方和正规渠道下载APP。官方网站、正规商店、相应的下载量和评论是鉴别真伪的重要手段。安装使用前还可以通过安全防护软件对要使用的APP进行安全验证。

二、注意核对软件相关信息。下载后不要急着使用,应该仔细阅读服务条款和个人授权内容,并先到菜单栏中查看“帮助”“关于我们”等软件产品相关信息。

三、谨慎授权。按需授权访问“位置”“相册”“通讯录”等功能,关闭和软件使用无关的授权,并在使用后彻底关闭APP。

四、小心交易。每笔交易前后都应该仔细核对对方网银账户或支付宝账户信息等,对于某些打着国家机构旗号的账户更要小心,可打电话或者上网进行查实。同时不要再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交易,避免在公共wifi下使用APP进行转账支付等。

五、手机废弃时注意删除、清空信息。当手机废弃不用时,要及时删除所有信息,恢复出厂设置,进行系统格式化,拔出外置存储卡,避免信息泄露。




南方基金好吗

“每一条净值曲线,都是基金经理价值观、人生观的折射,是基金管理人不断叩问自身、穿越光阴的过程。投资,始于技,臻于艺,止于道。”


【我们做这个专栏的目的】

筛选出极少数的靠谱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

我们参考的指标:

1、基金经理代表作品要跨越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且跑赢沪深300指数;

2、在历史上股灾极端情形下,要表现出*的控制回撤能力;

3、重仓股买卖点选择较好,重仓板块经历完整爆发期;

4、基金经理有自己清晰的投资理念,且言行表现一致。


【基金名称】

南方转型增长灵活配置混合基金

【基金代码】

A类:001667 C类:014499

产品成立于2016年08月17日 / 13.024亿份,截至2021年9月30日,规模是4.66亿元。


【基金公司】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

沪深300收益率*60%+上证国债收益率*40%


【基金经理】

林乐峰(累计任职时间:5年又286天)

【代表产品】

001667 南方转型增长灵活配置混合基金

【业绩表现】

点评:

可以看到林乐峰先生正好接手在2017年底,接手后即迎来2018年的大跌,不过在这之前也是一直跑输沪深300指数的,直到2020年3月份疫情冲击之后,突然加速,然后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超额收益,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更是走出强势行情。


【回撤控制】

点评:

*回撤13.5%出现在2020年3月疫情冲击的第二波,比沪深300指数回撤仅稍小一点,包括2021年3月的回撤,作为一个固收+的大咖,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回撤控制优势。


【仓位变化】

点评:

有较为明显的择时痕迹,2018年四季度、2021年一二季度都有明显的减仓,2021年一季度减仓可以理解,2018年四季度减仓就纯粹是跌的受不了了。


【重仓个股表现】

北新建材:

中炬高新:

中顺洁柔:

双汇发展:

兴业银行:

点评:

买卖点做的还是比较*!


【投资理念】

秉持价值投资理念,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同时严控风险,力争给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投资体验。根据市场情况灵活机动调整股债仓位,注重净值回撤管理;权益方面,着重研究进入壁垒较高、格局相对稳定、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行业,擅于选择优质行业里优质的上市公司。


【结论】

大家知道国内公募史上第一只债基是哪个?202101南方宝元,南方宝元的基金经理是哪个?林乐峰。南方宝元的规模太大涨不动,所以林乐峰跟南方基金的另一个“固收+”大将孙鲁闽一起做了008513南方宝丰。

林乐峰一直都是作为“固收+”大咖的形象出现,其实他还有个偏股的作品,就是这个001667南方转型增长灵活配置,因为有着做固收+的风控思维,我们期待他在这个产品上也可以带来更好的收益回报和更好的回撤控制。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南方基金安全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南方基金安全吗、中银蓝筹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