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劲基建(002941)路劲基建是国企吗

2022-08-01 22:39:44 股票 xialuotejs

路劲基建



本文目录一览:



请求出错,状态码:0内容:



002941

1月16日丨新疆交建(002941.SZ)公布,根据国家“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一方面深挖经济国内大循环现有需求,一方面逐步深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潜在需求,推进国际市场的深度布局,以自身“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在海南省洋浦自贸区新设全资子公司海南国际合作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暂命名)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全部由公司出资。

能够为公司带来活力,增强公司内部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盈利能力、为客户提供整合服务、有效把控风险等作用。




路劲基建是国企吗

尽管好几个月不能线下卖房,但房企的人力规模还是稳住了。

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2020年上半年,市场上不断传出降薪裁员的消息。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规模上市房企研究课题组统计发现,80家规模上市房企中,发布完整员工数据的企业里,七成企业继续扩招,仅三成员工减少。

最为夸张的是,几年前被挤下“房企一哥”神坛的万科,在这两年里扩招人员4万+,规模相当于两年创下五家中型房企。在此人员规模下,万科已经超越恒大,重夺“宇宙一哥”地位。

哪怕三个月不卖房

龙头房企也未见冬天

在美国,今年以来已400多家大型企业宣布破产,这是十年来最糟糕的数据。在国外企业频现裁员之下,国内旅游、电影、餐饮等行业也受到重挫。而房地产行业,虽然有接近3个月没能线下卖房,但裁员现象总体仍属少见。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规模上市房企研究课题组统计,在80家上市房企中,有45家公布了员工人数。其中,有员工完整人数对比的有41家。从这41家房企的数据看,上半年疫情中,国内房企仍然有爱,未见大规模企业裁员。

41家房企,有28家的人员出现同比增长,占比达68.3%。当中有三家扩招逾一倍;扩招逾20%至31.8%的,有六家房企;另有6家扩招10%-20%以内;13家房企扩招人数在10%以内。

13家房企出现减员现象,占比31.7%。其中4家房企减员逾20%至50%,其间不乏是公司架构调整,分化部分员工到其他分支企业所致(如时代中国);9家房企减员在10%以下。

与此同时,从有同时公布去年和今年薪酬的30家房企数据看,涨薪的降薪企业各占半。其中不乏有房企宁愿降薪,也要保证公司员工数量稳定。

事实亦证明,扛过疫情,房地产行业又迎来更汹涌的“春天”。

从4月份起,全国上下房地产销售数据一直稳增长,到9月已经出现史上至高峰。以广州为例,9月份一手新房成交16575套,同比近翻倍,是史上最强金九,该成交套数也是广州新房史上月度成交套数第2,仅次于2010年10月的16845套。

而从房企的销售金额看,截止10月上旬,已公布2020年9月销售业绩的30家企业合计单月房地产月度销售额达到6096亿,同比上涨高达19%。这30家房企1-9月累计销售数据高达41454亿,同比上涨更高达8.8%。

三家10万+员工房企变两家

2019年,房地产行业丰收依然。彼时的房企,兵强马壮。

从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规模上市房企研究课题组的统计可见,2019年底,恒大、万科、碧桂园分别以约13.3万、13.2万、10.2万的员工总人数位列行业前三。这也是国内公布员工人数的房企中,仅有的员工人数上10万+的三家房企。

不过截止今年上半年底,员工人数超过10万的房企仅剩下万科和恒大两家。

当中万科持续扩招,从2018年上半年的92764人,到2019年上半年的112059人,再到今年上半年的133455人,两年间扩招40691人!这人员规模,妥妥地相当于两年内造出一家合生创展、一家合景泰富、一家越秀地产、一家路劲基建、一家绿地香港,这五家公司人数累计为40298人,还不敌万科这两年扩招的兵马多。

事情回溯至2018年9月中旬,彼时万科董事长郁亮在万科内部会议制定三年事业计划书,“所有行为都要‘收敛聚焦,我们要保证’活下去’!”他还称,假设该年度6300亿的回款目标没有达成,“我们所有的业务都可以停了。”

转眼两年过去,一度喊出“活下去”的万科,却是疯狂扩张。当然,扩招的人员中,不乏物业人员。

今年2月17日,万科下属控股子公司万科物业启动2万人招聘计划,面向全国招聘物业安保、保洁及保修;房产经纪和装修;数字化产品及开发;物业专家;市场及营销;财务、投资及人力等六大类人员。

而兵马强壮的万科,在2020年上半年员工规模超越恒大,终于重新夺回“宇宙第一大”房企地位。

尽管万科员工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却呈现出了“去高学历”化的特征,本科学历以下员工比例大涨。

研究员发现,万科在2019年上半年末员工人数为112059人,到了2020年上半年末增长至133455人,但是计提职工薪酬福利却从80亿元降低到71.3亿元,人均薪酬明显降低。研究员通过两份半年报的对比,很明显可以看出万科员工整体学历降低了,这也可能导致平均薪酬有所下调。

万科房地产开发系统员工,截至2019年上半年底,本科学历以下仅占10.5%,而博士占0.5%,硕士占22%;但是到了2020年上半年底,本科以下员工占翻倍达到了22.1%,而博士占0.3%,硕士占16.1%,纷纷降低。

至于万科的物业系统员工,由于今年将保安人员编制已经划归联营公司,不好进行前后对比。但是其他系统(新业务)员工,也同样呈现整体学历降低的情况。去年中期,万科其他系统员工本科以下占28.1%,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1.9%。到了今年中期,本科以下占比高达45.7%,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54.3%。

被抢掉“一哥”地位的恒大,上半年员工131615人,同比微增2.2%,其员工人数比万科少1840人。

无惧疫情,近七成房企扩招,三成减员

41家房企中,28家员工人数正增长,13家负增长。三成减员,七成扩招,预示尽管不少中小房企难以为继,但是龙头房企依然在扩张。

扩招最夸张的依次是世茂、雅居乐、三盛控股,三者分别扩招145.64%、144.02%、116.18%。



近两年的世茂集团,俨然走的是前两年“融创”模式,大规模“买买买”,收购了福晟、广州老牌国企粤泰等房企的项目,还与其他不少大型房企传出过收购传闻。在收购项目的同时,其人员也由此大幅扩充。从去年上半年的10640人,一举增加15496人,人员增幅在规模上市房企中排名第一。



紧随世茂,雅居乐在2020年上半年亦扩充达144.02%的人马,达59840人。人员变动背后,是雅居乐多元化业务的快速发展。在2020年上半年,雅居乐旗下物业、环保、雅城、房管、商业、城市更新等多元化业务营收为42.17亿,同比增加74%。今年6月,更申请分拆雅城在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并成立城市更新集团。

在13家房企减员的房企中,时代中国、富力地产、碧桂园、北大资源都减员逾20%以上。当中时代中国以减员49.4%居首。

据了解,时代中国此前三年曾大规模扩充员工。员工人数从2017年底的7492人增加至9502人,在2019年上半年员工进一步增长至12692名。在2019年下半年,时代中国推广全员营销,传称达不成任务可能会被裁员。

在去年12月时代邻里上市之后,时代中国大量员工分到物业公司。截止2019年底,员工5955名,比2019年中期减少6737名,比2018年底减少3547名。

事实上,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员近五成,但时代中国在疫情影响这半年,仍是招兵466人,从去年底的5955人,增至今年上半年的6421人。值得同行羡慕的是,或由于此前薪水被物业平均化,抑或因为精简人员节流,在今年上半年,时代中国的员工月薪暴涨181.5%,至24399元/月。

减员33.5%的富力地产,为中国最早的一批民营企业,曾在2018年内部发文停止招聘。而这两年,业界亦传出该司裁员。自从2017年砸140亿元接盘万达70多家酒店后,富力的资金账面一直不大好看。

在房地产销售方面,尽管今年疫情期间,富力在行业里率先找到李湘网上直播卖房。并在李湘之后,又推出“百城百盘,老总直播”卖房,创行业之先。努力如斯,上半年的业绩仍然同比下降15.2%。

从公布员工人数的46家房企榜单可见,员工规模上万者有20家;规模在1000人以上10000人以下有23家;员工人数不足千人的有北大资源、三盛控股、正商实业,其中北大资源受母公司北大方正破产等牵连,已在去年上半年的基础上裁员283人,同比减员22.5%。

总体来看,不管人多人少,在受疫情冲击的2020年,规模上市房企人员依然相对稳定。

策划:林广

牵头人:王艳玲

研究员:邱永芬 王艳玲 林广 伊晓霞 李美钰 黄露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规模上市房企研究课题组出品




路劲基建董事长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分享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在孙宏斌的传奇故事中占据一席之位的“香港公路王”路劲(01098-HK),与它的股价一样,不太显山露水。

说它是公路股吧?不全是,收入基本来自房地产开发业务。

说它是地产股?也不对,收费公路业务的应占收益占了举足轻重的比重。

说它是內房股?并不完全是,该公司近年也开始在香港拿地。

(路劲过去十年股价表现 港交所)

是拓展至房地产业务的基建股?还是进行收费公路项目投资的地产股?

路劲与香港上市的惠记(00610-HK)及利基控股(00240-HK)一脉相承。

惠记由路劲主席单伟豹的父亲创立。 1994年,惠记集团与美国国际集团(AIG)联手创立路劲基建,主要经营內地收费公路业务,单伟豹任主席。

直至目前为止,惠记仍然是路劲的大股东,持有42%以上权益。这样的家族属性,应该也是路劲维持高派息的原因。

从创立到21世纪初,路劲一直从事收费公路业务。 2004年起,路劲开始涉足房地产业务,购入广州三个项目。而真正的量变是在2007年,低价从孙宏斌手中接盘资金链断裂的顺驰之后,土地储备由290万平方米扩至630万平方米。

收购顺驰的交易并不顺遂,曾一度对簿公堂,绵延两年之久。从账面上来看,财务状况也从收购起发生变化,随着房地产业务的占比提高,杠杆率也持续上升。

(杠杆倍数VS.资产回报率及股本回报率 公司业绩,财华社编制)

无论如何,对顺驰的收购还是让路劲赶上了国內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好时机,纵然期间经历过几次调整,大趋势的发展让路劲的房地产销售收入逐级提高。

(路劲历年房地产发展业务收入 公司业绩,财华社编制)

路劲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房地产开发收入,但盈利中,收费公路业务所占比重仍较为显著。 2018年上半年,收费公路的分部溢利增长34.4%,至2.69亿港元,占合计分部溢利的22.6%。该公司还收到收费公路项目合作企业的现金分成3.74亿港元。

(历年公路项目现金回收 公司业绩,财华社编制)

但是,随着房地产业务的扩张,公路项目所占的盈利比重正逐渐缩小。事实上,路劲曾打算将公路资产分拆上市,但后来因为估值问题而暂缓。

房地产发展存在较大的周期性和波动性,不过,收费公路业务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缓冲作用。

2018年物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1%

2018年,路劲录得物业销售3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其中已签订合同额为321.54亿元人民币,协议未转合同额为23.69亿元人民币。以半年来看,下半年的销售表现不错,物业销售同比增长65.7%,至172.78亿元人民币。

(物业销售额及增幅 公司公告,公司业绩,财华社编制)

收费公路方面,2018年路费收入同比增长15.7%,至30.79亿元人民币,日均车流量同比增长10.7%,至259,000车次,这反映每车次收入提高了4.5%,至每车次32.57元人民币。下半年,路费收入同比增长15.8%,至16.09亿元人民币,每车次收入同比增长10.6%,至每车次33.7元人民币。

结语

从2018年的初步经营数据来看,路劲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和收费公路收入或仍可保持稳定的增长。

截至2018年6月30日,路劲房地产分部的土地储备约有668万平方米,长三角地区的占比达到62.4%,渤海湾地区的占比达26.3%,粤港澳大湾区的占比也有7.1%,其中香港的土地储备面积为11.7万平方米。

(公司历年土地储备数据 公司业绩,财华社编制)


( 土地储备地区分类(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业绩,财华社编制)

路劲预计2018年下半年的竣工面积为127.7百万平方米,相较上半年的物业竣工面积只有40.8万平方米(上半年物业销售收入为53.57亿港元),这或意味着下半年可确认更高的物业开发收入。

从路劲提供的项目资料来看,目前其持有的大部分物业项目计划竣工日期都集中在2019年和2020年,这或意味着在可预见的将来,该公司将可维持物业销售收入水平。

收费公路方面,路劲主要通过合作经营的方式从事该项业务,目前有五个管理项目,从近年的数据看都保持温和增长,预计可维持稳定的收入和盈利表现。路劲表示在中长期有扩充规模的机会,或意味着若物色到好的项目,该公司有可能扩大收费公路组合。

正如我们前边提到,这家带有家族企业色彩的房地产企业派息颇为慷慨。路劲于2017年的全年期息为每股0.93港元,按现价13.72港元计算,股息收益率为6.8%。

随着基建业务特征逐步淡化,这家公司的周期性风险和随房价波动的风险或上升,房企的特征更为突出。展望未来,內地和香港楼市调整,路劲的房地产业务能否继续带来可观的回报?这应该是困扰着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问题,就让时间来解答吧。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路劲基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路劲基建、002941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