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上交所2021年11月22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金地集团因属于当日跌幅偏离值达7%的证券而登上龙虎榜。金地集团当日报收10.31元,涨跌幅为-6.44%,偏离值达-7.05%,换手率1.55%,振幅4.90%,成交额7.34亿元。
11月22日席位详情
龙虎榜数据显示,今日共7个机构席位出现在龙虎榜单上,分别位列买一、买三、买四、买五、卖一、卖三、卖四,合计净卖出9444.47万元。除此之外还有永太科技、时代电气、神工股份等32只个股榜单上出现了机构的身影,其中25家呈现机构净买入,获净买入最多的是永太科技,净买额为3.83亿元;7家呈现机构净卖出,其中遭净卖出*的为利元亨,净卖额为1.21亿元。
今日龙虎榜单上出现了沪股通的身影,占据了买二、卖二的位置,净卖出3176.52万,占当日成交总额的4.33%。除此之外沪股通还参与到了时代电气、东阳光、一汽富维等4只个股中,其中2家呈现沪股通净买入,获净买入最多的是东阳光,净买额为2846.96万元;2家呈现沪股通净卖出,遭净卖出*的为时代电气,净卖额为3714.48万元。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月24日,白酒股走势回暖,贵州茅台上涨3.5%,股价重返1600元,连续两天反弹,市值增加近千亿元。此外,锂电上游的锂矿板块分化明显,但中游环节个股涨势显著,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
截至收盘,三大股指集体上涨,沪指、创业板指均涨超1%。两市成交额超1.4万亿元,连续第25个交易日破万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53.15亿元。
今日A股主要指数表现
白酒股回暖
今日白酒板块回暖,酒鬼酒上涨7.17%。此外,泸州老窖、舍得酒业、贵州茅台、金徽酒等涨幅超过3%。
今日部分涨幅居前白酒股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茅台上涨3.5%,报1625.18元,总市值为20415.48亿元。与8月20日相比,市值增加969.53亿元。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白酒板块本次调整与2018年类似,且已到底部布局区间。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次高端及其以上白酒将延续高景气,预计2025年高端容量将超过3000亿元,“茅五泸”将持续享受消费升级红利。次高端行业竞争格局尚未固化,全国化次高端、泛全国化次高端及酱酒龙头公司市占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锂电中游企业股价表现突出
8月24日,锂电产业链上游的锂矿板块走势明显分化,天齐锂业、融捷股份等个股冲高回落,但中游环节在天赐股份带动下,表现突出。
天赐材料今日高开后迅速涨停,收盘报140.84元,创出历史新高,*总市值为1345亿元。
昨日晚间,天赐材料披露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99亿元,同比增长132.27%;实现归母净利润7.82亿元,同比增长151.13%;扣非净利润为7.66亿元,同比增长146.48%。
公司预计,2021年1-9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亿元-16亿元,同比增长170.08%-208.66%。
此外,公司还发布了多个项目的投资建设计划,累计投资额超55亿元。另据高工锂电统计,今年上半年,天赐材料公告的投建锂电材料项目金额约37亿元。也就是说,年内天赐材料的合计投资额超90亿元。
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是锂电中游的四大关键材料。今日电解液、正极板块涨幅居前。Wind锂电电解液板块指数上涨4.4%,除天赐材料外,多氟多也涨停。
今日部分涨幅居前电解液个股
Wind锂电正极板块指数上涨3.98%,板块中厦门钨业涨停。
今日部分涨幅居前的锂电正极个股
电解液行业景气度高企
电解液兼具上游化工行业的周期属性和下游制造业的长期降本诉求。在中信证券看来,短期需求爆发、供需错配下,未来1年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各环节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
从目前扩产情况来看,预计2023年以后电解液产业链多数环节均将出现供应过剩,可能带来新一轮价格周期。但中长期来看,通过产业链纵向布局构筑成本优势、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构筑品质优势、通过率先扩产构筑下游客户深度绑定优势的一体化龙头公司,将有效抵御周期波动的风险,在行业低谷期不断扩大市占率,并充分受益于行业高景气阶段的超额收益,最终穿越周期,实现长期持续成长。
中信建投看好电解液添加剂子领域。由于工艺技术壁垒、环评建设周期等因素,国内电解液添加剂的产能相对受限,2021年以来,添加剂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预计未来新能源领域将带来每年0.5万吨左右的添加剂需求增长,而国内现有产能约1.5万吨/年,供需紧平衡预计将持续至2022年,价格也将处在相对高位。(以上图片均来自Wind)
东阳光药(01558)公布,于2019年11月22日,该公司股东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申请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资股股份全流通的议案》,东阳光决定将所持有的该公司内资股股份全部转换,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并委托该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出H股全流通的申请及办理其他股份转换相关事宜。
据了解,东阳光拟将所持有该公司的内资股股份2.26亿股全部申请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转换股份占该公告日期该公司总股本的约50.40%。
若该公司股票在该次股份转换完成前发生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事项,则该次拟申请转换的内资股股份数量上限将进行相应调整。同时,该次股份转换将在获得中国证监会关于本次申请核准文件的有效期内择机完成。
公告称,2019年11月1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H股公司境内未上市股份申请“全流通”业务指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9]22号),并配套发布H股“全流通”申请材料目录及审核关注要点,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改革。
智通财经
央企和国企主导
“现在业务不好做,”从事分布式光伏发电业务的刘虎对界面新闻说,“我们比不过央企、国企”。
一直以来,在这一领域,由于项目琐碎、量小且管理难度大,都是由民营企业深耕,央企和国企对此一直持观望态度。但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整县推进的政策引爆了分布式光伏市场。
在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可分为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以及不超过 20 兆瓦的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和林光互补等光伏电站。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包括工业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以及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
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和林光互补等光伏电站分别是以鱼塘水面、农业大棚、 宜林地等空间为依托建设的光伏电站。
2021年6月下旬,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光伏整县推进的大幕正式拉开。上述通知下发仅仅4天后,国家电投就与5县市达成合作意向。一个月后另一家能源央企——国家能源集团下达通知:到2022年底,国家能源集团系统开发(主导、参与及签署开发协议)不少于500个县(市、区)域。到了2021年9月14日,国家能源局正式确定了676个整县推进的试点名单。
一时间,五大电力央企: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大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以及“六小豪门”国投电力、中广核、三峡集团、华润电力、中节能(太阳能)、中核纷纷入局。
以浙能、广东能源集团、广州发展、京能、深能、云南能投、水发能源、申能、晋能、乌江能源等十大地方国企为代表的国有投资平台也不甘落后。
中石油、中石化、道达尔等能源巨头也加入分布式光伏业务的混战中。
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旗下上市公司,均可谓财大气粗,在这场竞赛中占据天时地利。
中国电力集团旗下相关上市公司市值超8000亿元,三峡集团旗下的2家上市公司市值也接近6800亿元。地方国企中,广州发展、浙江新能等也实力不俗。
刘虎告诉界面新闻 ,央企如五大电力集团有特殊的资金渠道,能拿到便宜的资金成本。在定向降准降息政策下,他们拿到的资金价格远远低于目前市场价格。在以民营企业作为投资主力的时代,由于难以拿到银行贷款,大部分民营企业需要通过融资租赁来获得项目融资,利息成本高达8%甚至以上。
天风证券做过一项测算,以山东省为例,预计2022年全额上网户用项目初始投资成本为3.07元/w,若贷款比例为70%,若贷款利率从8.15%降至4.15%,则分布式光伏内部投资回报率将由8.79%提高至12.54%,投资回报期则从16年缩短至9年内。
在整县政策下,央企、国企长驱直入。截至2021年,国家电投签约的县域数量已达100家,大唐、国家能源集团、华电、华能、国家电网签约的数量依次为51家、33家、25家、20家和19家。
虽然央企资金实力雄厚,信誉度高,但缺乏相关实战经验,而这正是民营企业所擅长的。也正因为此,在国企入场后,项目可打包交由民企代开发。
户用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开发模式有雷同之处。
在户用分布式光伏领域中,中信建投指出,从收益分配来看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即直接销售系统(农户自持)和合作开发模式。
第一种为农户自持电站,直接销售全套系统给农户,电站生命周期内所有收益归农户所有,这类直接销售模式可以细分为全款销售、贷款、融资租赁三种模式;第二种为合作开发模式,电站所产生的收益在农户、电站持有方之间分配,通常形式是电站持有方出系统,农户出屋顶,电站持有方每年以30-60元/片组件价格的租金付给农户,发电收益归电站持有方,农户不负责电站的购买、安装、运维等,以上均由电站持有方负责进行。
合作发开模式又可细分成3种,其中打包出售和代开发逐步成主流模式。
打包出售模式:民企作为与农户合作共建电站的主体进行项目的建设、开发,然后将电站销售给更适合持有运营电站的国企(国企将成为合作共建电站的主体),以此赚取部分差价,该类模式可以提升民企周转效率,发挥灵活性优势。代开发模式:民企在这个过程中通常负责与农户洽谈(开发)、电站建设、安装、并网,但与农户合作共建电站的主体从项目开发开始就是国企,民企只参与项目开发、建设流程,不作为合作主体,民企从中赚取项目开发、建设费用。
工商业电站商业模式和户用类似,分为业主自己持有电站、电站运营商持有电站两大类。与户用“全额上网”不同,目前新增的工商业光伏大部分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收益率弹性可以更大。
民企上市公司竞速
民企上市公司,尤其是光伏行业上市公司纷纷加入这一大军中,而这并不是分布式光伏第一次“狂欢”,上一个”春天“出现在2017年前后。
当时,在分布式光伏市场中,前中国首富李河君和借壳上市的汉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而拥有3家上市公司的“协鑫系”也在2016年9月末下发通知,动员全体员工,利用节假日期间进行全员分布式业务开发。
随后,天合光能(688599.SH)创办“天合富家”,阿特斯太阳能(CSIQ.O)打下“太阳花园”品牌,纷纷涉足分布式光伏。但一路高歌之下却是乱象丛生,2018年“531”政策重拳出击,这一市场因政策整顿而跌落谷底。
2021年政策急转,惊起层层大浪。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信息,2021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55GW,为历年来*。其中,光伏电站25.6 GW;分布式光伏29GW,约占全部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55%,历史上*超过集中式电站。2022年一季度则再创佳绩。
从硅片、电池、光伏辅材、光伏组件、逆变器到光伏发电站,在这一狭长的光伏产业链上,众多上市公司再次发力。
隆基股份(601012.SH)直接“绑定”中国石化。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石化与隆基新能源已签约147座加油站分布式光伏项目,分布在陕西、湖北、安徽及广东等地。
光伏电池环节的中利集团(002309.SZ)、亿晶光电(600537.SH)、拓日新能(002218.SZ)等诸多上市公司也涉足其中。
中利集团称自行开发、投资建设并运营分布式光伏业务,建成后打包出售给央、国企或其他收购者,公司可持有部分优质电站。拓日新能4月21日称,将斥资5亿元资投建东益新能100MW农光互补电站项目,同时将加快湖北拓绿新能300MW农(渔)光互补、推进与央国企在陕西上百兆瓦级工程和整县分布式等光伏电站项目的建设。亿晶光电3月2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持有运营的分布式电站总装机量为30MW。
光伏辅材环节也有不少企业进军分布式光伏领域。
清源股份(603628.SH)正在历经从集中式光伏转向分布式。公司的一项业务是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和运维。随着光伏平价时代的来临,为降低融资风险,自2021年年中,清源股份表示,将不再激进扩大自持电站规模,并计划持续优化电站资产,转向以工商业屋顶及户用光伏电站投资为主。
光伏组件环节已有不少企业看中了分布式光伏业务,有巨头在这一赛道已占据先发优势。
天合光能通过“天合富家”品牌已在户用赛道上占据一席之地。光伏组件巨头晶科能源(688223.SH)则是直接把目光投向海外。其从 2017 年第三季度开始停止开发新的海外光伏电站项目,但在2021年12月,晶科能源控股宣布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占据巴西市场约31%份额的巴西大型光伏发电解决方案经销商AldoSolar达成2022年合作,双方签署了晶科能源迄今为止装机容量*的海外分布式发电经销协议。 东方日升(300118.SZ)2022年3月9日表示,公司积极布局国内分布式光伏业务并已实现少量销售。
光伏逆变器环节的上市公司多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拓展户用客户。
固德威(688390.SH)则是通过给光伏用户担保融资融资,推进分布式光伏业务的拓展。公司拟与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由金融机构为家庭用户、企事业单位等购买光伏发电产品及服务提供融资服务。融资人以光伏电站发电所产生的收益、补贴收入作为主要还款来源。固德威担保额度已从2021年4月的0.35亿元,提升至2021年年末的10.35亿元。阳光电源(300274.SZ)2021年分布式业务聚焦“大客户开发+渠道拓展”两种模式,与中石油、中石化、蔚来、蒙牛、达能等客户达成项目合作。在“家阳光”合作共建业务模式下,2021年阳光家庭光伏全年装机量同比增长超过500%,从2018年至2021年末,公司家庭光伏产品用户、工商业分布式项目业主担保额度达6.7亿元。
作为光伏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站,在分布式业务上,光伏发电环节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A股上至少有13家光伏发电上市公司。除太阳能(000591.SZ)、浙江新能(600032.SH)分别隶属国资委、浙江省国资委外,其余均为民营企业。
以三家老牌光伏发电厂商林洋能源(601222.SH)、京运通(601908.SH)和兆新股份(002256.SZ)为例,光伏发电环节的上市公司多是采用通过EPC(工程总承包)、BT(建设-转让)和BOO(自建自持)等方式开发及建设,并开展光伏、风能电站运营业务。
比如,总市值超140亿元的林洋能源。以“开发+EPC+运维”模式与中广核、华能、申能、三峡、中电建、中能建等央国企在国内外合作。2022年4月13日发布公告,公司将其持有5个子公司***股权转让给武汉绿曦,涉及的装机容量合计为154MW,股权转让对价约为3.65亿元。此次拟转让的电站均位于安徽省宿州市,交易涉及多种电站类型,包括屋顶分布式、农光互补以及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总市值近150亿元的晶科科技(601778.SH)直接“攻陷”地方政府。晶科科技2021年11月中旬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晶坪电力就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与多地政府及企业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开发,预计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装机容量合计约450兆瓦。2021年在整县推进期间,晶科科技已签约的县域就达40家。于2018年7月上市的芯能科技(603105.SH)的主要聚焦于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业务。
除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外,跨界涉足分布式光伏已不再是新鲜事。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有低压电器渠道拓展经验的正泰电器(601877.SH)已成为户用分布式光伏的领头羊之一。彩电行业有家电渠道拓展经验的创维集团(00751.HK)借此优势快速成长。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东阳光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东阳光股票股吧、贵州茅台股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