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股吧,中公教育股吧同花顺

2022-07-31 15:49:36 基金 xialuotejs

中公教育股吧



本文目录一览:



最近,某明星考编的事情闹得挺大,做公务员培训的机构也再次引起人们热议,作为考公培训界“一哥”,中公教育就因“拖欠学费3个月不退”上了热搜。

随着这几年的“考公务员”热愈演愈烈,以公务员考试培训为重点项目的中公教育在2021年的高位时刻,其市值一度近2700亿元,一度超过了教育龙头股新东方历史*的成绩。

不过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如今,中公的形势便急转直下,自2021年10 月宣布三季度亏损后,中公的股价开始一路下跌,截止7月11日收盘,股价暂报5.35元/股,市值仅剩下330亿元。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市值蒸发超2300亿元的中公教育,到底发生了什么?

频繁被投诉“退费难”

就在昨日深夜,中公教育还因退费问题登上了热搜,据《新法制报》报道,“未被录取便全额退款”,正打算报考某信用社岗位的南昌市民小杨被中公教育(江西分校)“未被录取便全额退款”的承诺打动了,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

因最终成绩未通过,小杨向中公教育提交了退费申请材料,但退款却迟迟未到账,几次询问也未能得到满意结果,在被报道后,中公教育相关负责人受访时表示,会积极处理退费事项,并称这两天就会走相关程序,退费到账,次日,小杨向

这也让网友们议论纷纷,有网友表示深有同感,“我记得我那年是45个工作日退,双休日不算在内,等了快三个月才退成功”,还有网友表示“投诉第二天直接到账”......

而中公教育退费难的问题似乎一直存在,在知名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就有诸多网友投诉中公教育,大部分涉及到“退款难”等问题,截止发稿,中公教育在该平台上已有13234投诉量。

去年总退费就高达153亿元

事实上,最近几年,我国的“考公务员”热愈演愈烈,以公务员考试培训为重点项目的中公教育的股价也水涨船高,其市值在2020年11月初一度达到2687亿元。

但是进入2021年,情况急转直下,中公的股价开启了一路暴跌,市值缩水将近10倍到目前的329亿元,遭遇脚踝斩,跌超87%。

这背后,主要是因为公司经营层面的“大变脸”,根据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收入69.12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下降38.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0亿元,去年为23.04亿元,同比下降202.83%。

中公教育这份2021年成绩单,与2021年初管理层对全年利润30+亿元的预测值简直天壤之别,对于中公教育的业绩陡降,监管的目光也转向了中公教育。

此前,深交所也曾向中公教育发年报问询函,要求其对2021年业绩波动等问题作书面说明,对此,中公教育回复函称,2021年中公教育总收款204.3亿元,总退费153亿元;2021年培训人次384.9万人次,退费人次162.1万人次,2021年的退费较2020年同期增加52.88%,较2019年同期增长106.13%。

为何中公教育的退费额会突然激增?中公教育回复函称,公司加大了高退费班的推广力度以及增加了学员贷的使用,这些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退费增加。

而中公教育所谓的高退费班,就是上述江西市民朋友报的“未被录取便全额退款”的协议班,据悉,江西市民的培训课程包括:笔试培训128课时视频+20天20晚走读;面试培训3天3晚走读,优惠后,课程培训费用总金额为18600元,根据其签订《培训服务协议书》,乙方(小杨)如笔试、面试未通过,甲方(中公教育)向乙方退费18600元。

董事长曾豪言要捐100个亿给母校,如今家族财富缩水至200亿元

进入2022年,中公教育的业绩仍是问题,据其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2.13亿元,同比下降40.89%;净利润为-4.64亿元,同比减少429.59%。

而值得注意的是,有数据显示,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超20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0余万人,也就是说,考生增多了,而中公教育的业绩却仍在持续下滑。

遥想2021年,在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北大之友报告厅的讲台上,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庄严地许下承诺“这是我给母校捐赠的第1个10亿,将来我的第1个100亿,也要捐给北大”。

当时的中公教育还有2000亿市值,持股占比达60%的李永新家族在当时还拥有1200亿的身价,曾经在2019年和2020年蝉联中国教育界首富,可是没想到,一年之后,中公教育的总市值仅剩330亿元,家族财富也严重缩水至200亿元左右。




滨海能源(000695)股吧

4月29日丨滨海能源(000695.SZ)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2亿元,同比减少8.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95.64万元,同比减少244.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18.52万元,同比减少271.37%;基本每股收益-0.2564元。




中公教育股吧股吧

7月14日电中公教育(002607)7月1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5000万元-1.5亿元,上一年同期为亏损2.33亿元。

今日(7月15日)早盘,中公教育跌停开盘,截至发稿,中公教育跌幅为10.00%,报价15.30元,市值为943.亿元。

值得注意,今年以来,中公教育股价大幅下挫,从前期高点股价已经持续下跌近六个月,跌幅超过60%。

至于业绩变动原因。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年度经营目标,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加大研发、教学、市场以及OMO平台投入,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预计增长70%以上。

同时,受战略性投入带来的成本上升以及上半年多省联考提前导致高峰收费期减少一个月的双重影响,公司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下一阶段,公司将在上半年奠定的市场格局下,进一步发挥市场红利,努力为股东创造价值。

教师薪酬大幅提升致业绩亏损,但看好长期增长逻辑。公共服务均等化“稳就业”大背景下,公职类招录有望稳定增长。

国家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十四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据国家行政学院的研究,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就业人口约占劳动力就业人口的10~20%,加拿大、香港甚至超过20%,而我国目前的公共部门就业人口仅占劳动力就业人口的5%左右。

随着公共部门就业人口比例的提升,公职类招录培训市场有望长期稳定增长。

受公务员多省联考时间提前,以及为应对市场竞争大幅提升教师薪酬的共同影响,21Q2业绩亏损。随着H2竞争格局向好,教师薪酬有望趋于正常水平,带来盈利能力的回升。




中公教育股吧同花顺

公务员考试第一股中公教育(002607.sz)突然被立案调查,结合其股价的持续下跌,逐渐证实了锐眼哥此前对它的分析,这家借壳上市的10倍牛股公司确实存在问题。


自去年三季度至今,锐眼哥曾两次分析过中公教育这只股票。第一次是在去年9月初,那时中公教育如日中天,股价势如破竹,市值刚刚突破2100亿大关,当时的观点是公司市值太高存在泡沫;第二次是在今年6月底,在公司股价较高位已经腰斩之际,观点是,随着国家教培新规的出台,中公教育存在系统性风险隐患。


经过一年多的跟踪,中公教育的股价、业绩逐渐显现出了一些问题,今年以来中公教育股价暴跌80%以上,前三季度业绩突然巨亏9亿多,现在的立案调查也证实了中公教育绝非一家所谓的“公考龙头”公司。


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


12月16日晚间,中公教育发布了收到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因为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监管立案。公司表示,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监管的调查工作。


(中公教育公告截图)


这只是一份通知性的公告,并不涉及具体违规行为的披露,但在12月1日的时候公司曾收到安徽证监局的警示函,该函显示中公教育在2019-2020年期间,与北京创晟、上海贝丁、吉安理享学金融、陕西冠诚等多家关联方存在合作,但公司一直未按规定在上市公司相关公告中予以披露!


(中公教育公告截图)


根据这两份监管相关公告可知,此次被立案调查可能就是因为之前安徽证监局提及的没有按照规定披露关联交易的行为,至于具体关联交易金额并没有具体说明。


但是,根据安徽证监局的监管函说明“相关交易金额达到应披露标准”来看,中公教育隐瞒没有披露的关联交易金额应该不小。


因为A股与关联交易相关法规规定,沪深主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达到300万且占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净资产*值的0.5%,应当对外披露;当金额达到3000万且占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净资产*值的5%,应当对外披露同时需经股东大会审议。


中公教育今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净资产33.84亿,按0.5%计算就是1692万。考虑公司三季报为未经审计报告,而2020年报为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报告,截至2020年底公司净资产为42.75亿,按0.5%计算就是2138万!


当然,2138万这个数字只是根据相关披露标准计算的*额,具体公司涉及的未披露关联交易金额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但公司曾在2020年2月对外披露,以3.83亿向关联方陕西冠城购买资产的事项。


所以,中公教育真正未对外披露的关联交易或许远超2138万这个数字,甚至超过3.83亿这个数字!


股价腰斩再腰斩


中公教育突然被立案调查,对公司股价真的是雪上加霜,对那些在本月初看见公司股价涨停冲进去的投资者来说更应该感到一股凉意。


先看一下中公教育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走势吧:


(中公教育股价走势截图)


去年9月初,中公教育市值突破2100亿,锐眼哥分析认为中公教育存在泡沫,因为当时公司市净率已经高达120倍,之后公司市值虽然一度冲高到2658.15亿,但那之后就一路下跌;今年6月底,在公司股价较高位腰斩之后,锐眼哥认为教培新规将是中公教育这类培训机构面临的一个系统性风险,公司目前股价较今年6月底再一次腰斩!


这一路下来,中公教育的股价较历史高位43.58元暴跌81.57%,市值较2658.15亿的高位已经跌去2163.15亿。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今年6月9日发布的教培新规对中公教育的影响分析中,实控人鲁忠芳、李永新曾书面承诺,若中公教育旗下从事非学历教育的分、子公司因未取得办学许可证或者工商登记经营范围中未包含教育培训内容而遭到行政处罚等,鲁中芳、李永新将承担由此给中公教育造成的一切损失!


(中公教育公告截图)


教培新规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可以看到,随着新规的实施,中公教育的股价是一天比一天低,当前股价较9月1日已经跌超23%。


教培新规对公司业绩到底有没有影响,外界并不好去判断,从股价看似乎有影响,从公司业绩看或许影响更大。


中公教育三季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滑68.79%、环比下降48.47%,净利润同比下滑151.08%、环比亏损扩大5.56亿。


(数据同花顺网站)


从单季度业绩来看,中公教育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自去年三季度后就持续下滑,直至今年一季度后,二季度、三季度连续两个季度亏损,且三季度较二季度亏损扩大,股价也一跌再跌,至今基本已经跌回当初借壳的位置了!


(中公教育历史股价走势截图)


中公教育借壳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像极了资金盘的玩法,前两年疯狂的拉盘制造10倍、20倍牛股神话,后两年疯狂的砸盘。


实控人鲁中芳、李永新的持股基本没变,鲁中芳持股25.52亿、李永新持股11.31亿,但鲁中芳持股的质押比例从17.64%提高到24.31%。而第三大股东王振东年内通过大宗交易减持7410.6万股套现7.19亿,持股比例从14.63%降至14.40%,质押比例达到45.07%!


主动撤回增发材料


还有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是,随着公司股价的持续下跌,公司竟然主动撤回了增发融资39亿的申请材料。


39亿可不是个小数目,如前所属,截至去年12月底公司净资产42.75亿,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净资产33.84亿,募资39亿是要再造一个中公教育啊!


(中公教育增发预案截图)


去年11月24日公司发布增发预案,拟募资不超过60亿用于怀柔学习基地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那个时候正值公司股价处于历史高位的时候。今年1月27日公司将拟募资额从60亿降至59.9亿,此时公司股价已较高位回调超25%。今年5月29日又将拟募资额从59.9亿降至39亿,此时股价较高位跌超47%。


看来中公教育募资用于怀柔学习基地建设所需资金是随公司股价变动的,股价高资金需求就大,股价低资金需求就小,直至最近公司股价跌至借壳时的位置,公司的资金需求就没有了!


根据公司在12月7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撤回增发申请材料的原因是,考虑资本市场环境、募投项目发展情况、公司实际情况以及募资时机等因素,决定终止增发并撤回申请文件。


(中公教育公告截图)


好吧,这话就差没直接说,现在公司股价一直跌,不好圈钱了,所以终止增发了。


总得来说,这篇算是跟踪中公教育的第三篇分析,回顾中公教育借壳亚夏汽车以来的表现,A股资本市场曾为它是公考培训第一股而疯狂过,*给过120倍的市净率,而那些冲着10倍、20倍牛股光环买入的投资者,更是经历了年内暴跌80%的惨痛教训。


或许可以用一句话解释中公教育借壳以来股价大起大落的表现:借壳上市实际上带有很明显的圈钱意图!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公教育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公教育股吧、滨海能源(000695)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