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一场关于是否超额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争论正在A股上演,争论的双方是禾望电气(603063,SH)以及公司第五大股东夏泉波的前妻丁文菁。上市公司表示,丁文菁在今年8月超额减持了公司174.17万股股份,违反了相应承诺。对于上市公司所言,丁文菁不予认可,其甚至通过律师称已提起诉讼,要以法院审理查明事实为准。
《》
股东不承认减持超额
这场争论在9月中旬便已初露苗头。禾望电气9月18日公告宣称,公司股东丁文菁自8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累计减持公司股份268.67万股,超过了丁文菁在2021年7月28日至2022年7月27日期间可减持的股份数额,合计超出174.17万股。
丁文菁为禾望电气原实际控制人之一夏泉波(现为公司第五大股东)的前妻。2019年8月,夏泉波与丁文菁签订《离婚协议书》,约定夏泉波将其持有的禾望电气630万股股份转至丁文菁名下。禾望电气当时披露,丁文菁承诺将继续履行夏泉波作出的股份锁定、减持等承诺,包括“锁定期满两年内,每年将向公司申报所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发行人股份及其变动情况,每年减持数量不超过其所持的发行人*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前公司股份数量的15%”。
2020年7月28日,夏泉波IPO前取得的禾望电气股票全部上市流通。今年5月17日,夏泉波将所持禾望电气股票630万股通过非交易过户的形式转至丁文菁名下。
在禾望电气看来,丁文菁在2020年7月28日至2021年7月27日、2021年7月28日至2022年7月27日期间的可减持股份额度均为94.5万股,其减持已经违反承诺。对此,丁文菁表示:“减持系严格按照《证券法》和《公司法》的要求合规减持。”
10月25日晚间,禾望电气在回复上交所《监管工作函》时透露,丁文菁的代理律师向上市公司回应称:“有关是否存在贵司所称违反承诺减持的情况,现通过附件提交有关已提起民事诉讼相关诉状及递交法院受理的图片,并最终以法院审理查明事实为准。”以此观之,丁文菁对减持违反承诺的说法依然不认可。
禾望电气方面则称,经检查发现公司2019年8月披露的丁文菁作出的股份锁定、减持承诺内容不完整,需要补充。补充的内容主要明确丁文菁知晓股份锁定、减持数量限制以及违反承诺的处罚方式等情况。
同时,禾望电气搬出了丁文菁前夫夏泉波的说法。夏泉波称,其在与丁文菁签署的《离婚协议书》里明确阐述了“女方同意待交割取得禾望电气630万股股票后,同意继续遵守男方之前作为禾望电气大股东一致行动人、董事、高管而做出的股票限售承诺”。
另外,禾望电气网友分享上市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也发表核查意见称,丁文菁在今年8月减持的股份数已超过其承诺可减持数量。该等减持违反丁文菁出具的相关承诺。
博弈背后有巨额收益?
这场博弈背后,还是潜在的数千万元巨额收益。
今年8月,禾望电气股票*价为20.90元/股,*价为29.62元/股,加权均价为24.477元/股。以加权均价估算,丁文菁8月份合计套现6576万元;上市公司所称的超额减持那部分股票套现约4263万元。
按照禾望电气所称,丁文菁曾签署《承诺函》,其中提到:“如因未履行前述承诺事项而获得收益的,所得收益归禾望电气所有,并将在获得收益的10日内将前述收益支付给禾望电气指定账户;如因未履行前述承诺事项给禾望电气或者其他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向禾望电气或者其他投资者赔偿损失。”
按照《承诺函》内容,那么丁文菁8月份套现的大部分收益可能都落入禾望电气袋中。对于丁文菁以及禾望电气而言,争论的输赢意义不小。
此外,从一些过往案例来看,上市公司股东超额减持股份,还有可能受到监管层的处罚。
在禾望电气股吧里,投资者也是议论纷纷。一些投资者认为丁文菁提起诉讼是在拖延时间,转移资金;也有人认为,丁文菁态度强硬必然有因,背后存在隐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丁文菁之前,夏泉波还曾向曹媛媛分割了所持禾望电气巨额股权。
据禾望电气招股书披露,夏泉波与曹媛媛于2015年10月签署离婚协议并同意分割财产。2017年4月,夏泉波将所持禾望电气股份684.9万股过户至曹媛媛名下。彼时,曹媛媛承诺,同意在持有上述股份期间,将表决权、提名权和提案权委托给夏泉波行使,就股权减持遵守夏泉波作出的股份锁定承诺、减持意向承诺等。
禾望电气2021年一季报显示,曹媛媛新进成为公司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为591.84万股。以公司3月31日的收盘价(14.62元/股)估算,这部分股票当时的市值逾8600万元。
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了2021年度的财报,许多曾经深陷亏损泥潭的公司被证券会戴上了退市风险警示的帽子“ST”,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一些业绩*的大白马股价不涨,反倒是一些ST股票的股价一路狂飙,里面究竟藏着什么玄机呢?
那些因为连续亏损被ST的股票,股价都曾经遭遇到了滑铁卢,一旦公司业绩负数,扭亏为盈,被证监会摘帽以后,股价必然会有一波较大的行情。2022年度,有哪些ST公司有可能被摘帽呢?容我来给大家一一介绍,看看大家都搭上车了没有!
1、* ST康美
* ST康美,又称康美药业,主要从事中药饮片、中药材贸易、药品生产销售、保健品及保健食品、中药材市场经营、医药电商和医疗服务等业务。公司总部在广东省普宁市,曾经作为中医药行业的龙头老大,风光无限!自从康美药业因为大股东占用公司300亿资金被证监会处罚以后,公司计提了大量的存货跌价准备,导致公司连年亏损,股价从*的30多远一直下跌到2.73元。
2022年1月28日,康美药业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预盈公告,公司业绩预计盈利56亿元到84亿元之间,去年公司的亏损可是高达277亿元!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公司一年内实现利润大逆转的呢?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1年12月29日作出(2021)粤52破1号之四《民事裁定书》,裁定确认《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实现相关重整收益净额约1,75亿元,导致公司业绩同比实现大额增长,并扭亏为盈。
也就是说康美药业是通过非经常性收益实现的扭亏,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公司主营业务方面的利润还是为-57亿到-86亿元之间。
无论如何,公司都到了需要摘帽的时候,2022年公司摘帽之前,投资者还有机会吗?
综合评价:扭亏指数 ★★★★★ 盈利质量 ★
2、*ST海航
ST海航即海南航空,主要从事国际和国内的航空客运业务。2020年公司亏损640亿元,深陷泥潭,股价一直都是2元左右震荡。根据公司2021年度业绩预告,公司在2021年度实现了净利润45亿元至62亿元之间。
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并不是主营业务好转造成的,主要业务比去年相比只是少亏损93亿元,造成公司本次业绩扭亏为盈主要是由于重整事项所致,影响金额约1,60亿元至1,76亿万元,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8亿元至-1,05亿元之间,也就是说公司扭亏并不是经常性收益造成的。
2021年2月10日,海南省*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公司及十家子公司的重整申请,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收到海南省*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确认《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十家子公司重整计划》(以下简称《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根据破产重整债权申报、债权留债及清偿、其他主体重整安排及《重整计划》执行情况,本期公司及十家子公司确认相关债务重组利得金额约为1,600,000万元至1,760,000万元。
可以看出,海南航空的扭亏完全是为了摘帽子的需求,2021年度利润是债主们免除了他们部分债务造成了公司的盈利,明年如果需要实现持续的盈利,那是相当有难度!
综合评价:扭亏指数 ★★★★ 盈利质量 ★
3、*ST节能
公司以前叫做神雾节能,主要是从事推广蓄热式转底炉处理冶金尘泥、矿渣技术以及传统冶金行业设计业务等方面的业务,总市值仅20亿,是江苏的一家上市公司。
公司上年度亏损约3.6亿元,2021年度预计实现净利润17.5亿元到22亿元之间,造成公司扭亏的原因是以下两点:
(1)公司子公司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院”)因破产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及上市公司债务和解协议执行完毕导致的重整收益约15.58亿元;
(2)因违规担保债务解除导致的收益约3.8亿元,上述影响均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扭亏原因解读:公司的扭亏并非经常性收益造成的,同样也是与债务人达成了和解,免费了公司大量的债务,这种盈利同样属于非经常性收益,盈利的质量不高!
综合评价:扭亏指数 ★ 盈利质量 ★
4、*ST澄星
澄星股份是江苏一家从事黄磷、磷酸、磷酸盐等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上市公司,公司总市值约为59.83亿元。2020年度,公司全年亏损金额为22亿元,2021年度,公司预计实现利润为13.5亿元到20亿元之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79亿元到1.17亿元之间。
造成公司利润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主营业务方面黄磷市场价格涨幅较大,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加了,营收同时增加。第二个原因也是债务从组给公司带来了21.77亿元的债务重组收入,也就是说主要是非经常性收益给公司造成了扭亏。
无论如何,公司在2021年将会实现摘帽的任务。
综合评价:扭亏指数 ★ 盈利质量 ★ ★
5、ST大有
大有能源是河南省一家从事原煤开采、煤炭批发经营、煤炭洗选加工的上市公司,公司总市值约为111亿元。2020年度公司全年亏损10.35亿元,2021年公司公布的年度业绩预告披露,公司全年预计实现盈利10.2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公司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亿元至11.58亿元,与上年同期比较,将增加12亿元至15亿元。
公司本期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是要有两点,一是受市场因素影响,煤炭行业景气度向好,公司商品煤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导致公司盈利同比大幅增加。二是公司2021年收购的阿拉尔豫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良好,为公司创造了较好的效益!
ST大有的盈利指数和盈利质量都是这些扭亏公司里*的,这点从公司的股价上就能直接反映出来,公司业绩预告披露以后,股价呈现一字长蛇阵式的增长。
综合评价:扭亏指数 ★★★ 盈利质量 ★ ★ ★ ★ ★
朋友们,你们觉得哪些扭亏的ST公司值得投资,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今日走势:禾望电气(603063)今日强势封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2次。
涨停原因揭秘:公司于2018年10月18日收到实际控制人之一深圳市平启科技有限公司通知,平启科技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不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本次增持未设置价格区间,平启科技将根据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情况,逐步实施增持计划。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强势涨停,后市有继续冲高动能。
A股大盘从4月27日见底反抽以来,*涨幅接近20%。虽然这段时间市场整体涨幅不小,但仍有不少人回血程度远远落后于大盘。在旌阳看来,这是因为大家并未踩准市场节奏,而白白错失了大好行情。
从盘面上看,这两个多月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动力电池、新能源及其配套,刚刚有所表现的芯片半导体,以及这几个赛道主题的上游资源,是A股市场中的主线热点。而在今早《下周A股重要看点:3大赛道主题将会师!警惕4类股有大幅回撤风险》一文中,旌阳结合近期市场消息面、基本面、资金面和技术面展望A股市场短期行情,得出的结论是:除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回撤洗盘期外,下周其他三大赛道主题将会在A股市场中会师!这就意味着虽然大盘已从强势区转入震荡区,但市场方向一时半会还不会切换。
对于我们普通散户而言,踩准市场节奏,找到市场方向,是收益率超越大盘的第一步!如果你还想有进阶收益,就必须找到主线热点里的先锋军!
何为主线热点中的先锋军?我们以上述四大主题中的芯片半导体为例,虽然是高景气度产业,但并非铁板一块,有些分支产业如晶元代工正在经历砍单潮,有些则仍处于高景气周期中。所以不同分支的市场表现也会差异巨大!
鉴于此,这篇文章旌阳就来和大家盘点一下,这四大主题以及其上游资源里的先锋军都有谁?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5大先锋军:汽车热管理、一体化压铸、车用PCB板、线控底盘、线控制动系统!
1,汽车热管理:主被动协同助力行业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快充加速落地、电池能量密度持续提升,对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主动管理方面,热泵系统的冷却回路集成度提升,重要零部件如液冷板、管路、水泵等的性能和价值量有所增长;2)被动管理方面,防火隔热材料的应用价值量有望提升。
涉及个股:北特科技603009、松芝股份002454、江苏雷利300660、东方电热300217、银邦股份300337等。
2,一体化压铸:电动车革命的关键工艺!一体压铸技术是特斯拉在2019年*提出的,并且在2020年Model Y的后地板生产上应用了这种技术,具有明显的减重效果。在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生产后将后地板原有的80个冲压焊接零件集成为一个部件,使得生产的后地板实现减重10%。更值得关注的是,成本还下降了40%。继特斯拉之后,最近蔚来、小鹏、大众都开始引入一体化压铸技术。
涉及个股:春兴精工002547、瑞鹄模具002997、广东鸿图002101、万丰奥威002085、文灿股份603348、立中集团300428等。
3,车用PCB板:在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ADAS持续升级以及智能座舱应用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单车PCB的用量不断增大。单车PCB价值量也从传统燃油车的400元人民币激增至智能电动车的2000-3000元人民币。今年以来车用PCB市场持续向好,其中不少PCB厂商加大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投资和布局,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的带动下,叠加成本下降的背景,车用PCB需求有望迎来爆发。
涉及个股:科翔股份(300903)、四会富仕(300852)、弘信电子(300657)、崇达技术(002815)等。
4,线控底盘:线控底盘是无人驾驶与新能源车正中间的一个契合点,它是完成自动驾驶的重要媒介。线控底盘具备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能量回收强的特点,是实现*别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是*别自动驾驶汽车执行端的基石。
涉及个股:拓普集团(601689)、保隆科技(603197)、中鼎股份(000887)、伯特利(603596)等。
5,线控制动系统:近两年,随着智能电动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和政策不断加码,汽车制动系统开始快速向线控方向演进。线控制动系统技术开始由原来的“选配”,逐步向“标配”进化。线控制动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目前渗透率较低,约3%,且仅有少量车型配备,新能源汽车配置率相对较高。随着新能源汽车、L3及以上智能驾驶车辆的逐步渗透,线控制动市场有望爆发。业内表示,线控制动目前处于商业化初期,未来市场会快速放量,预计2025年渗透率将达26%。
涉及个股:亚太股份(002284)、万安科技(002590)、伯特利(603596)等。
二,动力电池5大先锋军:固态电池、磷酸锰铁锂、铝塑膜、比亚迪刀片电池、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1,固态电池:据媒体报道,宝马计划与韩国供应商就生产固态电池进行合作。资料显示,固态电池相较于液态电池,在大电流工作环境下,不会因为锂枝晶刺破隔膜引发短路等危险情况,可以更好的解决电动车起火、自燃等危险。有机构预计,2021-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高速增长,至2030年或将突破250GWh,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00亿元以上。
涉及个股:德尔股份(300473)、国轩高科(002074)、珈伟新能(300317)、天赐材料(002709)等。
2,磷酸锰铁锂: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张,产业迭代不断加速,对更低成本、更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不断提升。磷酸锰铁锂作为磷酸铁锂的升级版,是在磷酸铁锂的基础上添加锰元素而获得的新型正极材料。对此,业内认为,未来2-3年磷酸锰铁锂将更多地以复配三元材料的方式加以应用;长远来看,随着其成本下降,循环性能改善,将加速完成从辅材到主材的升级过程。
涉及个股:湘潭电化(002125)、红星发展(600367)、中钢天源(002057)、杉杉股份(600884)等。
3,铝塑膜:在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市场对铝塑膜的需求激增。业内人士指出,铝塑膜是锂电池产业链中尚未完全实现国产化的原料,目前国内市场份额超七成属于日韩企业。但日韩企业现有铝塑膜产能有限,且扩产速度慢,产能释放跟不上全球软包行业的迅猛发展。国产铝塑膜价格优势明显,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涉及个股:奥特佳(002239)、科创新源(300731)、银轮股份(002126)、华峰铝业(601702)、先导智能(300450)、利元亨(688499)等。
4,宁德时代麒麟电池:6月23日,宁德时代发布CTP3.0麒麟电池,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能量密度已经超过了特斯拉4680。麒麟电池将于2023年量产上市。麒麟电池从热交换本质着手,重构水冷系统,换热面积扩大四倍,大大提升了电芯换热效率。
涉及个股:奥特佳(002239)、联创股份(300343)、瑞泰新材(301238)、万顺新材(300057)、铭利达(301268)等。
5,比亚迪刀片电池:比亚迪电池产能有望从去年底的135GWh达到今年底的285GWh,国内第二的位置稳固,与宁德时代差距不断缩小。现在比亚迪新能源车的成功,相当于刀片电池*的广告,特斯拉和国内车厂纷纷采购。
涉及个股:比亚迪(002594)、翔丰华(300890)、德新交运(603032)、明冠新材(688560)等。
三,新能源及能源配套5大先锋:光储系统、移动电源、全钒液流电池、光伏HJT电池、光伏用钨丝!
1,光储系统:近日,本周欧洲电力交易所现货价格一度突破400欧元/兆瓦时,逼近历史新高,欧洲光储系统一机难求,需排队甚至加价。对此,有机构认为,欧洲未来电价难以降回2元/度水平,民众采购光储系统的意识已经建立且不可逆转。
涉及个股:科士达(002518)、科陆电子(002121)、禾望电气(603063)、华自科技(300490)等。
2,全钒液流电池:作为国家能源局批准建设的首个*大型化学储能示范项目,目前大连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正在进行最后的电池单体调试和系统调试阶段,即将在今年8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而发改委此前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提出,2025年累计实现30GW装机量,预计2025年钒电池渗透率达到20%。
涉及个股:安宁股份(002978)、攀钢钒钛(000629)、振华股份(603067)、中核钛白(002145)等。
3,移动电源:随着自驾游、郊区游兴起,能够在户外为手机、电脑、电饭煲等电器供电的移动电源,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今年“618”促销活动开启的5月23日到6月18日期间,户外移动电源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根据机构测算,我国露营装备市场规模远期预计可达千亿规模。随着户外移动电源产品的热销,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布局户外移动电源市场,一线产能迅速扩大。
涉及个股:宗申动力(001696)、力帆科技(601777)、毅昌科技(002420)、奥海科技(002993)、德赛电池(000049)等。
4,光伏HJT电池:近期,已经有多家公司披露建设GW级异质结电池项目,已披露光伏异质结潜在招标超20GW,行业大规模应用临近,有望驱动新一轮设备招标。2022年是HJT降本增效加速推进的一年,设备领先于电池片产品成熟,行业景气来临。机构预计2025年HJT设备市场空间超400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为80%,对产业变革能力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将率先受益。
涉及个股:金刚玻璃(300093)、捷佳伟创(300724)、奥特维(688516)、海源复材(002529)、宝馨科技(002514)、京山轻机(000821)等。
5,金刚石线用钨丝:由于2021年以来光伏硅料价格大幅上涨,下游硅片厂逐步向线径更细的金刚线切换,以降低切割过程中的硅料损耗。细线化是金刚线行业发展必然趋势,钨丝母线突破线径瓶颈且性能优异,将成为下一代金刚线母线材料,中环、协鑫、阿特斯已向钨丝转换。对此,有机构认为,钨丝行业基本面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主导需求转换为高增长高景气的光伏领域,钨丝在光伏领域新增百亿空间,需求增长四年十倍。
涉及个股:中钨高新(000657)、宇晶股份(002943)等。
四,芯片半导体3大先锋:电源管理芯片、半导体设备、碳化硅氮化镓!
1,电源管理芯片:6月以来,全球采购需求复苏,其中,受户外和消费电子双重利好拉动,户外便携储能产品成为海外爆款。而移动电源的火爆,则带动了上游电源管理芯片的需求。电源管理芯片是半导体芯片中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门类,业内认为,2022年应该还不会有产能松动的现象,未来电源管理芯片需求仍会处于成长的态势。在电源管理芯片高景气下,产业链公司盈利能力望提升。
涉及个股:富满微(300671)、芯朋微(688508)、必易微(688045)、圣邦股份(300661)、韦尔股份(603501)等。
2,半导体设备:近日,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在《世界晶圆厂预测报告》中指出,2022年全球前端晶圆厂设备支出预计将同比增长20%,创下109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这是继2021年增长42%后的连续第三年增长。报告还预计,2023年晶圆厂设备投资将依然强劲。晶圆厂扩产显著拉动半导体设备需求,同时国产设备加速推广A股半导体设备厂商营收持续高增长,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涉及个股:精测电子(300567)、飞鹿股份(300665)、至纯科技(603690)、长川科技(300604)、芯源微(688037)、拓荆科技(688072)等。
3,碳化硅氮化镓:近期,新能源车企加快布局碳化硅步伐,相关领域投资迎来密集落地。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碳化硅材料被认为是功率半导体行业主要的发展方向,用于制作功率器件,可显著提高电能利用率。新能源汽车是碳化硅功率器件的主要应用场景。据机构测算,2021年到2025年全球碳化硅衬底总市场规模将从19亿元增长至143亿元,需求量将从30万片增长至420万片。
涉及个股:温州宏丰(300283)、蓝海华腾(300484)、三安光电(600703)、楚江新材(002171)等。
除了这四大主题的先锋军外,它们的上游资源在A股市场中同样火热,比如风电上游的聚醚胺、光伏上游的三氯氢硅、新能源汽车上游的稀土、光伏上游的金属硅、锂电池上游的磷矿石等等。只不过最近资源价格松动,原油、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价格大跌,连累了稀缺资源板块的短期表现而已。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禾望电气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禾望电气股票股吧、2022年有可能摘帽的st股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